CN112984914A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84914A CN112984914A CN202110343003.5A CN202110343003A CN112984914A CN 112984914 A CN112984914 A CN 112984914A CN 202110343003 A CN202110343003 A CN 202110343003A CN 112984914 A CN112984914 A CN 112984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ezing
- refrigerating
- air
- duct
- circ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冷冻室和与所述冷冻室连通的冷冻循环风道;冷藏室和与所述冷藏室连通的冷藏循环风道;冻藏风道连通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或隔绝;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还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隔绝。本公开无需布置多余的风道管路,在不增加冰箱的发泡层厚度的情况下,还能解决冷藏送风口处温度低以及减少冷藏送风口与冷藏室温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风冷冰箱而言,冰箱内部温度的降低是利用风扇吹出冷风,对冰箱内部空间及食品进行降温。冰箱蒸发器处温度是很低的,通常在-18℃以下。对于冷冻而言,这样的温度可以保证冷冻食品,但温度不能太低,温度过低将会冻伤食品。而我们现有的风冷冰箱,在出风口位置,温度是非常低的,因为从蒸发器处吹出来的风是在-18℃左右。如果部分冷藏新鲜果蔬靠近出风口。将有可能被冻伤,降低果蔬的保存期及新鲜度。这个原理就类似于坐在空调出风口附近的人感觉很冷,但是远离空调出风口位置的人感觉热。同样的道理,对于冷藏储存果蔬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保证果蔬不被冻坏,我们需要将温度调高,或者将风口位置避开。这样都会带来冰箱性能变化、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或者果蔬保存期变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一种冰箱,包括:冷冻室和与所述冷冻室连通的冷冻循环风道;冷藏室和与所述冷藏室连通的冷藏循环风道;冻藏风道连通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或隔绝;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还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隔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蒸发器;当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和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共享所述蒸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所述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所述蒸发器;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在所述冷冻送风道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冻风机,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藏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藏室,设有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内形成冷藏循环风道,所述第一背板设有冷藏送风口和冷藏回风口;所述冷藏循环风道与所述冷藏送风口和所述冷藏回风口连通;所述冷冻室,设有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内形成冷冻循环风道,所述第二背板设有冷冻送风口和冷冻回风口;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与所述冷冻送风口和所述冷冻回风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循环风道的空气经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后再由所述冷藏送风口进入所述冷藏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藏送风口远离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所述冷藏回风口靠近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所述冷藏室设有出风口,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设有进风口,所述冷藏回风管路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门,用于使得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藏回风管路连通或隔绝;其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时,所述出风门连通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藏回风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和所述出风门的运动方式为旋转、翻转或移动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和所述出风门均设有可旋转的挡风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与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或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通过电信号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进行运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冰箱中,所述制冷控制方法包括:打开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保持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在第二位置持续第一时间;关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断开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保持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在第一位置持续第二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所述冷藏室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门;所述制冷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时,所述出风门连通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藏回风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蒸发器;当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和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共享所述蒸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为5~6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为2~3min。。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冻藏风道连通门位于冷藏室的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室的冷冻循环风道之间,从而控制冷冻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是否可以进入冷藏循环风道内,使冷藏室和冷冻室共用一个蒸发器,通过冻藏风道连通门的打开和关闭来精确控制冷藏室的温度;此外,冷冻循环风道的空气经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后再由所述冷藏送风口进入所述冷藏室,冷冻循环风道内的风与冷藏送风口错开,避免由冷冻循环风道进入冷藏循环风道内的冷空气直接由冷藏送风口进入冷藏室,使冷藏送风口处的温度过低;冷冻循环风道内的冷风在进入冷藏室之前,通过冷藏循环风道,冷空气与冷藏循环风道内的空气中和,从而避免冷藏送风口处的温度过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冻藏风道连通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冻藏风道连通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冰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制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为精确控制冷藏温度、避免温度过低,一般采用如下方案:微风道,增加冷藏间室出风口的数量,在冰箱100侧板增加风道管路,增加冷藏间室前部四周出风口。出风口数量增多,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实现精确温度的控制。然而风道管路复杂,需要在冷藏侧板布置多余的管路,而且管路过细会增加空气流动阻力。过大会影响冰箱100的发泡层厚度。而且风口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风口部位温度低的问题。只是可以适当均衡减小整个冰箱100冷藏室内部的温度差。
由此可知,相关技术中,仍然存在出风口处温度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冰箱100,在不增加冰箱100的发泡层厚度的情况下,还能解决冷藏送风口111处位置温度低以及减少冰箱100冷藏室10空间内温度差大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100,如图1至图3所示,冰箱100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包括冷藏室10、冷冻室20、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箱门用于打开或关闭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之间设有隔板30,隔板30将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隔离开,使冰箱100的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可以单独实现各自的冷藏功能和冷冻功能,而不相互干扰。
冰箱100的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可以是上下设置,也可以是左右设置。其中,与重力方向相同的一方为下方,相反,与重力方向相反的一方为上方。使用者面对冰箱100时,与左手方相同的一方为左方,相反,与右手方相同的一方与右方。当冰箱100的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上下设置时,冷藏室10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冷藏室10也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下方。当冰箱100时的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左右设置时,冷藏室10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左方,冷藏室10也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右方。在本实施例中,冰箱100为家用冰箱,且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
进一步地,冷藏室10可以设有第一背板,第一背板内形成冷藏循环风道11。冷冻室20可以设有第二背板,第二背板内形成冷冻循环风道21。其中,第一背板可以位于冷藏室10的后侧,此处的后侧是指远离冷藏室10门体且与冷藏室10门体相对的一侧,第一背板也可以设置于冷藏室10的侧方,此处的侧方可以是冷藏室10除后侧和门体外的任意一侧。同理,冷冻室20的第二背板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后侧,此处的后侧是指远离冷冻室20门体且与冷冻室20门体相对的一侧,第二背板也可以设置于冷冻室20的侧方,此处的侧方可以是冷冻室20除后侧和门体外的任意一侧。此外,冷藏室10的第一背板和冷冻室20的第二背板可以均位于冰箱100的后侧,也可以是均位于冰箱100的侧方。当位于冰箱100的侧方时,可以位于冰箱100的同一侧,也可以位于冰箱100相异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均位于冰箱100的后侧。可以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在冰箱100相同的方向占用空间,从而避免空间不必要的浪费,此外,位于同一位置处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便于维修,且生产、安装工艺简单。
进一步地,第一背板可以设有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连通。第二背板可以设有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连通。具体地,第一背板设有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均与冷藏室10连通。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连通,则使得冷藏循环风道11通过冷藏送风口111以及冷藏回风口112与冷藏室10连通。冷藏循环风道11可以将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冷风由冷藏送风口111吹入冷藏室10内,经冷藏回风口112再次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从而可以降低冷藏室10的温度,以及使冷藏室10的温度差减小,同时还可以带走冷藏室10的异味、水汽等。同理,第二背板设有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均与冷冻室20连通。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连通,则使得冷冻循环风道21通过冷冻送风口211以及冷冻回风口212与冷冻室20连通。冷冻循环风道21可以将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由冷冻送风口211吹入冷冻室20内,经冷冻回风口212再次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内,从而可以降低冷冻室20的温度,以及减小冷冻室20的温度差,同时还可以带走冷藏室10的异味、水汽等。
冷藏室10设置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以及冷冻室20设置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目的在于,冷藏室10与冷冻室20可以各自实现独立循环,即冷藏室10独立循环和冷冻室20独立循环。冷藏室10通过独立循环,可以使整个冷藏室10各处的温差降到最低,也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而导致冻伤冷藏室10内食品或物品的现象发生。冷冻室20通过独立循环,也可以使整个冷冻室20各处的温差降到最低,也避免冷冻室20出现受冻不均匀而化冻导致食物腐败,物品无法正常保存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冰箱100还可以设置冻藏风道连通门40和控制装置。其中,冻藏风道连通门40可活动的设置于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之间,控制装置用于孔至冷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以使得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还用于控制冻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以使得冷藏循环风道和冷冻循环风道隔绝。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之间设置隔板30,因此,冻藏风道连通门40可以设置在隔板30处。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时,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由冻藏风道连通门40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之后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从而对冷藏室10进行降温,而冷藏室10内的空气则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在冷冻循环风道21内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的冷空气或冷风在此由冻藏风道连通门40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从而完成冷冻循环风道21对冷藏室10制冷的循环。冻藏风道连通门40关闭时,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隔绝,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无法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此时,冷冻室20与冷藏室10形成各自独立的循环风道,换而言之,冷藏室10与冷冻室20各自进行独立循环。
具体地,冷冻室20的冷冻循环风道21,通过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与冷冻室20形成独立循环,也可以使整个冷冻室20各处的温差降到最低,也避免冷冻室20出现受冻不均匀而化冻导致食物腐败,物品无法正常保存的现象发生。此外,冷藏室10的冷藏循环风道11,通过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与冷藏室10形成独立循环,不仅可以使整个冷藏室10内各处的温差降到最低,还可以防止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避免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持续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可以是连通一段时间后,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使冷藏室10与冷藏循环风道11风道的空气热交换,进行独立循环,可以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进而可以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而导致冻伤冷藏室10内食品或物品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此外,冷藏送风口111位于冷藏室10的上方位置,冷藏回风口112位于冷藏室10的下方位置。因此,冷藏循环风道11的空气由下往上运行。同理,冷冻送风口211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位置,冷冻回风口212位于冷冻室20的下方位置。因此,冷冻循环风道21的空气也由下往上运动。当打开冻藏风道连通门40,使冷藏室10的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室20的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时,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风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由于在重力作用影响下,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在非外力驱动作用下,无法快速地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需要在外力作用驱动下,来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的空气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而通过外力作用驱动空气的流动,可以精确地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流量以及流速,进而可以通过冷冻循环风道21并在共用一个蒸发器的情况下,精确地控制和调节冷藏室10的温度。
进一步地,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经冷藏循环风道11后再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此处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由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后,冻藏风道连通门40与冷藏送风口111的距离过近,导致冷风直接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内,如此仍然无法解决冷藏送风口111处温度过低的现象发生。因此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时,冻藏风道连通门40与冷藏送风口111的相隔较远的距离,可以使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在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时,先与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进行冷空气交换,提高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温度,而后再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温度过低,而导致冷藏送风口111处冻伤冷藏室10内食品或物品的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送风口111远离冻藏风道连通门40设置,冷藏回风口112靠近冻藏风道连通门40设置。具体地,在本市实施例中,由于冷藏室10位于冷冻室20的上方,因此,冷藏循环风道11位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上方,众所周知,冷空气与热空气相比,较冷的空气更容易向下沉,而冷冻室20位于冷藏室10的下方,可以避免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时,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沉到冷藏循环风道11,而导致无法精确控制冷藏室10的温度。此外,由上述内容可知,冷藏送风口111位于冷藏室10的上方,由冷冻循环风道21初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的冷空气,在非外力驱动作用下,无法快速地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因此需要在外力作用驱动下,来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的空气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而通过外力作用驱动空气的流动,可以精确地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流量以及流速,进而可以通过冷冻循环风道21并在共用一个蒸发器的情况下,精确地控制和调节冷藏室10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冷藏室10第一背板上的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除了可以上下设置外,还也可以是前后设置。具体地,当第一背板位于冷藏室10的侧方时,冷藏送风口111或冷藏回风口112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位于前方,即靠近冷藏室10门体的位置,相对的,另一个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后方,即远离冷藏室10门体的位置。同理,冷冻室20第二背板上的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除了可以上下设置外,也可以是前后设置。具体地,当第二背板位于冷冻室20的侧方时,冷冻送风口211或冷冻回风口212中的其中之一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前方,即靠近冷冻室20门体的位置,相对的,另一个可以位于冷冻室20的后方,即远离冷冻室20门体的位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冷藏送风口111的位置可以是设置在第一背板的任意位置,但均需满足冷藏送风口111远离进风口,才可以避免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与冷藏送风口111的距离太近,而导致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较低,冷藏室10的室内温差大。
此外,为了精确控制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内的温度,需要监测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中的温度,从而调控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温度。因此,在冷藏室10设有第一传感器,在冷冻室20设有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与冰箱100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可以测得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的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打开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00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50,冷藏室10设有出风口51,冷冻循环风道21设有进风口52,冷藏回风管路50与出风口51和进风口52连通。
在冷藏室10内设置出风口51,出风口51异于冷藏室10第一背板上的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回风口112。冷冻循环风道21处设有进风口52,进风口52异于冷冻室20第二背板上的冷冻送风口211和冷冻回风口212。冷藏回风管路50的一端与出风口51连通,冷藏回风管路50的另一端与进风口52连通。由此可知,冷藏回风管路50通过出风口51和进风口52使冷藏室10和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换而言之,冷藏室10与冷冻循环风道21通过冷藏回风管路50相连通。
在冷藏室10与冷冻循环风道21之间设置冷藏回风管路50的目的在于,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时,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依次经由冷藏循环风道11,冷藏送风口111和冷藏室10。若要使冷藏室10内的室内温度降低,则需要排除冷藏室10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因此进入冷藏室10内的冷风将冷藏室10内的空气通过冷藏室10的出风口51循环至冷藏回风管路50中,再由进风口52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由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的蒸发器对由冷藏室10循环而来的空气进行制冷降温,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空气循环。冷藏回风管路50的设置,使得通过冷冻循环风道21对冷藏室10制冷时,可以形成一个闭环串通循环通道,可以有效的使冷藏室10的空气进行快速的流动,在保证冷藏送风口111温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使冷藏室10各处温度的温度差降到最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51处设有出风门,用于使得冷藏室10和冷藏回风管路50连通或隔绝。冻藏风道连通门40与出风口51同时打开或关闭。换而言之,冻藏风道连通门40由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实现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冷藏室10、冷藏回风管路50之间的串通循环。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依次经由冷藏循环风道11,冷藏送风口111、冷藏室10、出风口51和冷藏回风管路50,并与由进风口52再次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串通循环。由此可知,出风口51的出风门需要与冻藏风道连通门40同时打开,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串通循环。具体地,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时,出风口51的出风门也打开;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关闭时,出风口51的出风门也关闭,如此可以实现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的独立循环,关闭出风口51的出风门使冷藏室10独立循环时,避免部分冷空气由出风口51进入到冷藏回风管路50中,使得冷空气并未起到降低冷藏室10的温度的作用,造成电消耗成本的增高。
冻藏风道连通门40以及出风口51处的出风门的打开或关闭,可以均通过旋转、翻转、移动或推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冻藏风道连通门40和出风口51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即冻藏风道连通门40和出风口51的出风门均可以设有可旋转的挡风片4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冻藏风道连通门40设置在冷藏室10与冷冻室20的隔板30上,因此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的挡风片41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隔板30上。而出风口51位于冷藏室10,因此,出风口51处的挡风片41也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冷藏室10的内胆。此外,由于冻藏风道连通门40与出风口51的出风门需要同时打开或关闭,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的串通循环以及冷藏室10和冷藏循环风道11的独立循环,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装置同时控制冻藏风道连通门40和出风口51的出风门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地,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挡风板与隔板30的铰接处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器。其中,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传动组件与冻藏风道连通门连接,用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冻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控制器与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通过电信号的方式控制驱动组件进行运转。当控制器接收到冷藏室10或冷冻室20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时,并根据温度信号对驱动组件发送执行指令,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操纵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的挡风板转动,从而实现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关闭和打开。同理,出风口51处的出风门的挡风板与冷藏室10内胆的铰接处也连接控制装置,当控制器接收到冷藏室10或冷冻室20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时,并根据温度信号对驱动组件发送执行指令,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操纵出风口51处出风门的挡风板转动,从而实现出风门的关闭和打开。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于第二位置,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时,冷藏室10第一背板上的冷藏回风口112可以是打开的,也可以是关闭的。换而言之,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在串通循环的同时,冷藏室10也可以同时进行独立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在串通循环的同时,冷藏室10的冷藏回风口112是关闭的,即冻藏风道连通门40在第一位置时使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隔绝,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可以实现自循环;冻藏风道连通门40在第二位置时使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的自循环关闭。具体地,冷藏回风口112可以设置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附近,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挡风片41可以在打开冻藏风道连通门40时,用以关闭冷藏回风口112,从而关闭冷藏室10与冷藏循环风道11的独立循环。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挡风片41可以在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时,用以打开冷藏回风口112,从而关闭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如此,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可以更快地将冷藏室10内的温度降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时,冷藏回风口112可以处于常开状态时,可以使冷藏室10内各处的温度都可以均匀的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回风管路50位于冰箱100的发泡层内。由图2可知,冷藏回风管路50设置在冰箱100后方,在冰箱100的后方设置有发泡层,发泡层即保温层,冷藏回风管路50设置在冰箱100后方的发泡层内,在发泡层实现保温的同时,还可以因为容纳冷藏回风管路50而节省冰箱100的空间。此外,冷藏回风管路50设置在发泡层内,冷藏室10内的空气在进入冷藏回风管路50后,由于发泡层具有保温作用,发泡层可以确保夏天外部的热空气与冷藏回风管路50内的空气的热交换,从而节约蒸发器的制冷成本,节约电能消耗。另外,冷藏回风管路50设置在发泡层内,发泡层还可以对冷藏回风管路50起到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外力磕碰的作用下,误伤冷藏回风管路50,导致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循环风道11内设有冷藏风机113,用以驱动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冷藏循环风道11设有冷藏风机113,冷藏风机113可以通过旋转,迫使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进行流通,进而实现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内的空气的独立循环。此外,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于第二位置打开时,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冷藏风机113也可以用以驱动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具体地,打开冻藏风道连通门40,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冷风由冻藏风道连通门40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冷冻室20位于冷藏室10的下方,冷冻循环风道21位于冷藏循环风道11的下方,且冷空气不易由下而上的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此时冷藏风机113转动,带动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进行流通,将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通过冷藏送风口111吹入冷藏室10内,此时冷藏循环风道11内,冷藏风机113将位于冷藏循环风道11下方的冷空气吸入上方,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再由冷藏室10的出风口51进入冷藏回风管路50中,将冷藏室10温度较高的空气循环至冷冻循环风道21内,由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的蒸发器进行制冷降温,再次由冻藏风道连通门40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进行串通循环。
冷藏风机113作为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可以为冷藏室10的独立循环以及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提供外部动力。具体地,通过控制冷藏风机113的转动与否,可以控制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串通循环的与否,促使位于下方或底部的冷空气,在进入冷藏室10之前与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控制冷藏风机113转动的转速,可以控制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串通循环的速度。此外,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关闭时,通过控制冷藏风机113的转动以及转速,可以控制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独立循环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循环风道21内设有冷冻风机213,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蒸发器214,当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处于连通状态,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共享蒸发器214。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14设置在冷冻循环风道21内。其中,冷冻风机213用以驱动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冻室20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冷冻风机213设置在靠近冷冻送风道入口处,蒸发器214用于对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降温。
具体地,由上述内容可知,冷藏风机113作为驱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冷冻循环风道21内也设置冷冻风机213,冷冻风机213同样可以作为冷冻室20独立循环以及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的动力源。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关闭时,冷冻室20进行独立循环,通过控制冷冻风机213的转动以及转速,可以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冻室20独立循环的速度。蒸发器214位于冷冻循环风道21内,对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其中,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一方面来自冷冻室20自循环时,由冷冻室20输送而来的空气;另一方面来自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时,由冷藏室10经冷藏回风管路50输送而来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循环风道21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冻藏风道连通门40设置在冷冻送风道附近,冷冻送风道与冷冻送风口连通,冷冻回风道与冷冻回风口连通,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均与蒸发器21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冷冻风机213位于蒸发器214和冻藏风道连通门40之间,即冷冻风机213位于冷冻送风道内。在本实施例中,冷冻风机213位于蒸发器214的上方,蒸发器214将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后,冷冻风机213转动可以将冷风循环至冷冻送风口211以及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冷冻风机213将冷空气循环至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后,再由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冷藏风机113将位于冷藏循环风道11下方的冷空气循环至冷藏循环风道11内。此外,冷冻风机213位于蒸发器214的上方,在打开冻藏风道连通门40,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进行串通循环时,由于冷冻风机213将蒸发器214上方的空气循环至冷冻送风口211以及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因此,蒸发器214下方空间需要新的空气进行补充,此时,可以促进冷藏回风管路50中的空气进入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下方,避免由冷藏室10循环至冷藏回风管路50中的空气滞留至冷藏回风管路50中。最终实现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
综上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40位于冷藏室10的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室20的冷冻循环风道21之间,通过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空气是否可以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由冷冻循环风道21对冷藏循环风道11进行降温,使得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共用一个蒸发器214,共用一个蒸发器214位于冷冻循环风道21内,减少了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蒸发器214,不仅可以节省冰箱100的空间,还可以降低冰箱100的生产成本和冰箱100的重量。
此外,由于每次冷藏室10需要的低温温度远远低于冷冻室20,因此在对冷藏室10制冷时,制冷的时间比较短。而且蒸发器214的在每次停机后,必须需要停机5至10分钟后,才可以重新进行启动。而相关技术中,仅仅依靠现有的冰箱100系统进行控制,无法实现蒸发器214如此频繁的启动与停机。不仅如此,频繁的启动与停机,会引起蒸发器214中电动机发热严重,导致蒸发器214的电动机的寿命降低。因此,无法通过控制蒸发器214的启动与停机来实现冷藏室10的制冷与不制冷。而本公开的冰箱100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共用一个蒸发器214,无需在冷藏循环风道11内单独设置蒸发器214,不仅降低成本和空间,也无需频繁的开启和停止蒸发器214,延长蒸发器214的使用寿命以及节约电能。
另外,通过在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由冰箱100的控制装置控制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打开和关闭,以及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或关闭的大小,即控制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的进风量,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冷藏室10的温度。此外,冷冻循环风道21的空气经冷藏循环风道11后再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风与冷藏送风口111错开,避免由冷冻循环风道21进入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冷空气直接由冷藏送风口111进入冷藏室10,使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而是通过冷藏循环风道11,在进入冷藏室10之前,冷空气与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空气中和,从而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冰箱100中,如图4所示,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打开冻藏风道连通门40,连通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
步骤S2:保持冻藏风道连通门40在第二位置持续第一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为5~6min。
步骤S3: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断开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
步骤S4:保持冻藏风道连通门40在第一位置持续第二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为2~3min。
冷藏室10的温度升高,导致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升高,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号,控制控制装置使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挡风片41转动,使冻藏风道连通门40由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冷藏室10的风路循环如图2中所示循环,冷藏室10内的风由冷藏室10底部的出风口51,经过处于冷冻室20后方的发泡层中的冷藏回风管路50,回到冷冻循环风道21的底部,经过冷冻循环风道21内的蒸发器214对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然后在冷冻风机213的作用下,向上循环至冷藏循环风道11内。空气流动方向一直往上,经过冷藏风机113后,从冷藏送风口111吹进冷藏室10。进入冷藏室10内,对冷藏室10进行冷却循环后,到达冷藏室10底部,重新进入出风口51。当运行5至6分钟后,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已降低。
此时,控制装置的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递的温度信号,控制传动组件使冻藏风道连通门40的挡风片41转动,使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关闭,不再有冷风吹到冷藏室10。此时冷藏室10内部进行独立循环,冷藏循环风道11上端的冷藏风机113运行,对冷藏室10内的空气进行强制循环,将冷藏室10内温度较高的空气由冷藏回风口112循环进冷藏循环风道11内,与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冷空气进行交换,使冷藏循环风道11内部的温度升高,当运行2-3min后,冷藏循环风道11内的温度几乎与冷藏室10内部的温度相同。完成一个循环。
冷藏回风口112及冷冻回风口212位置如图3所示。冻藏风道连通门40处于打开状态,运行5-6min左右,此时冷藏送风口111处温度已经较低。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冷藏室10单独进行循环,如图1所示的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因为每次冷藏开启制冷时间较短,如果仅仅靠现有冰箱系统进行控制,无法实现,因为蒸发器214无法如此频繁的启动与停止。每次蒸发器214停机后,必须要停机5至10分钟,才可以重新进行启动,而且频繁的启动与停机,会引起蒸发器214电动机发热严重,导致电动机寿命降低。所以无法通过控制蒸发器214开机与关机来实现制冷与不制冷。而冷藏室10与冷冻室20共用一个蒸发器214,不需要冰箱100进行频繁的开停,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对冷藏室10进行制冷时,持续制冷5-6min;之后关闭冻藏风道连通门40,停止对冷藏室10进行制冷,冷藏室10独立循环2-3min。然后重新开始制冷。如此循环往复,阶梯型的降低冷藏室10出风口以及冷藏室10的温度,可以保证冷藏送风口111位置温度不会降的太低,进而可以避免冷藏送风口111处的温度过低而导致冻伤冷藏室10内食品或物品的现象发生。同时整个冷藏室10温度持续循环,冷藏室10各位置的温度差值较小,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温度的目的。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冷控制方法,其中各个零部件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冰箱100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100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50,冷藏室10还包括和出风口51,出风口51处设有出风门;制冷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出风口51处的出风门,在冻藏风道连通门40位于第二位置时,保持出风口51处的出风门为打开状态,冷藏室10通过冷藏回风管路50与冷冻循环风道21。由上述内容可知,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连通时,实现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以及冷藏室10之间的串通循环。冷冻循环风道21的冷风依次经由冷藏循环风道11,冷藏送风口111、冷藏室10、出风口51、冷藏回风管路50、进风口52以及冷冻循环风道21,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串通循环。由此可知,出风口51的出风门需要与冻藏风道连通门40同时打开,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串通循环。具体地,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打开时,出风口51的出风门也打开,如此可以实现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冻循环风道21的串通循环。当冻藏风道连通门40关闭时,出风口51的出风门也关闭,如此可以实现冷藏循环风道11与冷藏室10的独立循环。关闭出风口51的出风门使冷藏室10进行独立循环时,还可以避免部分冷空气在未与冷藏室10内的空气进行交换,完成制冷的情况下,直接由出风口51进入到冷藏回风管路50中,使得冷空气并未起到降低冷藏室10的温度的作用,造成蒸发器214制冷时电消耗成本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循环风道21连通蒸发器214;当冷藏循环风道11和冷冻循环风道21处于连通状态,冷冻循环风道21和冷藏循环风道11共享蒸发器214。冷冻循环风道21与冷藏循环风道11的串通循环,以及冷冻循环风道21的独立循环,冷藏循环风道11的独立循环,整个冰箱100制冷共同一个蒸发器214。使得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共用一个蒸发器214,蒸发器214位于冷冻循环风道21内,无需在冷藏循环风道11内单独设置蒸发器214,不仅可以节省冰箱100的空间,还可以降低冰箱100的生产成本和冰箱100的重量。此外也无需频繁的开启和停止冷藏循环风道11的蒸发器214。具体地,由于每次冷藏室10需要的低温温度远远低于冷冻室20,因此在对冷藏室10制冷时,制冷的时间比较短。而且蒸发器214的在每次停机后,必须需要停机一段时间后,才可以重新进行启动。频繁的启动与停机,会引起蒸发器214中电动机发热严重,导致蒸发器214的电动机的寿命降低。而冰箱100冷藏室10和冷冻室20共用一个蒸发器214,无需在冷藏循环风道11内单独设置蒸发器214,不仅降低成本和空间,也无需频繁的开启和停止蒸发器214,节约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冻室和与所述冷冻室连通的冷冻循环风道;冷藏室和与所述冷藏室连通的冷藏循环风道;冻藏风道连通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或隔绝;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还用于控制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蒸发器;
当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和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共享所述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包括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
所述冷冻送风道和冷冻回风道连通所述蒸发器;
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在所述冷冻送风道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冻风机,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冷藏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室,设有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内形成冷藏循环风道,所述第一背板设有冷藏送风口和冷藏回风口;所述冷藏循环风道与所述冷藏送风口和所述冷藏回风口连通;
所述冷冻室,设有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内形成冷冻循环风道,所述第二背板设有冷冻送风口和冷冻回风口;所述冷冻循环风道与所述冷冻送风口和所述冷冻回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风道的空气经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后再由所述冷藏送风口进入所述冷藏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送风口远离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所述冷藏回风口靠近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所述冷藏室设有出风口,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设有进风口,所述冷藏回风管路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门,用于使得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藏回风管路连通或隔绝;
其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时,所述出风门连通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藏回风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和所述出风门的运动方式为旋转、翻转或移动中的任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和所述出风门均设有可旋转的挡风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
传动组件,与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接,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或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通过电信号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进行运转。
13.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中,所述制冷控制方法包括:
打开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
保持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在第二位置持续第一时间;
关闭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断开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
保持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在第一位置持续第二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冷藏回风管路,所述冷藏室还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门;所述制冷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冻藏风道连通门连通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时,所述出风门连通所述冷藏室与所述冷藏回风管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风道连通蒸发器;当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和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冷冻循环风道和所述冷藏循环风道共享所述蒸发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为5~6min。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为2~3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3003.5A CN112984914A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43003.5A CN112984914A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84914A true CN112984914A (zh) | 2021-06-18 |
Family
ID=76338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43003.5A Pending CN112984914A (zh) | 2021-03-30 | 2021-03-30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8491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81609A (zh) * | 2021-08-23 | 2021-11-02 | 韩传华 | 一种基于生鲜配送用存放箱 |
CN115096030A (zh) * | 2022-05-13 | 2022-09-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及冰箱 |
CN115388602A (zh) * | 2022-08-29 | 2022-11-25 |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异味净化方法 |
WO2023083074A1 (zh) * | 2021-11-10 | 2023-05-19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202292A (zh) * | 2021-11-30 | 2023-06-02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冷藏冷冻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6840A (zh) * | 2009-10-29 | 2010-04-21 | 吕甘田 | 一种节能冰箱 |
CN203534028U (zh) * | 2013-07-25 | 2014-04-09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5091457A (zh) * | 2015-07-31 | 2015-11-25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 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06338171A (zh) * | 2016-08-30 | 2017-01-18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8344224A (zh) * | 2017-12-23 | 2018-07-31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43003.5A patent/CN1129849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6840A (zh) * | 2009-10-29 | 2010-04-21 | 吕甘田 | 一种节能冰箱 |
CN203534028U (zh) * | 2013-07-25 | 2014-04-09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5091457A (zh) * | 2015-07-31 | 2015-11-25 |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 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06338171A (zh) * | 2016-08-30 | 2017-01-18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8344224A (zh) * | 2017-12-23 | 2018-07-31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81609A (zh) * | 2021-08-23 | 2021-11-02 | 韩传华 | 一种基于生鲜配送用存放箱 |
WO2023083074A1 (zh) * | 2021-11-10 | 2023-05-19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202292A (zh) * | 2021-11-30 | 2023-06-02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冷藏冷冻装置 |
CN115096030A (zh) * | 2022-05-13 | 2022-09-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温度控制结构及冰箱 |
CN115388602A (zh) * | 2022-08-29 | 2022-11-25 |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异味净化方法 |
CN115388602B (zh) * | 2022-08-29 | 2023-09-22 |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异味净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84914A (zh) |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
CN101484765B (zh) | 具有冷气循环装置的冰箱以及循环冷气的控制方法 | |
US20200284493A1 (en) | Refrigerator | |
JP6131116B2 (ja) | 冷蔵庫 | |
JP6344895B2 (ja) | 冷蔵庫 | |
CN102803876B (zh) | 冰箱 | |
CN108518909B (zh) | 冰箱 | |
WO2015035886A1 (zh) | 冰箱 | |
JP6254385B2 (ja) | 冷蔵庫 | |
JP5487224B2 (ja) | 冷蔵庫 | |
JP2012037073A (ja) | 冷蔵庫 | |
JP2013190149A (ja) | 冷蔵庫 | |
JPH1151536A (ja) | 冷蔵庫の冷気供給システム | |
KR20120000642A (ko) | 모듈식 냉장고 | |
JPH1059057A (ja) | 貨物温調庫 | |
JP5743867B2 (ja) | 冷却貯蔵庫 | |
JPH11211318A (ja) | 冷蔵庫 | |
JP4113483B2 (ja) | 冷蔵庫 | |
JP2000292046A (ja) | 冷蔵庫 | |
JPH1026459A (ja) | 貨物温調庫 | |
JP7475869B2 (ja) | 冷蔵庫 | |
JP2012026677A (ja) | 冷凍冷蔵庫 | |
US20210247112A1 (en) | Refrigerator | |
JP2011052934A (ja) | 冷蔵庫 | |
CN114484988A (zh) | 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