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7228B -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7228B
CN112977228B CN202110230448.2A CN202110230448A CN112977228B CN 112977228 B CN112977228 B CN 112977228B CN 202110230448 A CN202110230448 A CN 202110230448A CN 112977228 B CN112977228 B CN 112977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veyor
conveying device
compartment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304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77228A (zh
Inventor
宫文新
李红岩
纪洪凯
刘鸿印
白刚
李林杰
崔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304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7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7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7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36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thereon
    • B60P1/38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endless chains or belts thereon forming the main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or par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框架,设置在厢体内;分拣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上;上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分拣机构的下方;端部输送装置,可翻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端部输送装置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上游,扫码装置,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上;下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下方,下层输送装置能够从上层输送装置远离端部输送装置的一端处接收货物,下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城市内部快递配送一般为:人工将混乱的货物由分拨中心装入厢式货车上,厢式货车运至快递营业网点,快递员将属于自己的快件码放在自己的快递三轮车内,而后进行配送。
混乱的货物装入厢式货车内,相关技术中在厢式货车内设置有分拣机构,分拣机构能够对混乱的货物逐一进行分拣,但由于货物的种类、形状及尺寸不一致,加上信息不清楚或者出现破损情况,在混乱的货物装入厢式货车进行分拣的过程中,使得分拣难度大,导致分拣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框架,设置在厢体内;分拣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上;上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分拣机构的下方;端部输送装置,可翻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端部输送装置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上游,扫码装置,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上;下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下方,下层输送装置能够从上层输送装置远离端部输送装置的一端处接收货物,下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厢体上的控制器,扫码装置、检测装置、分拣机构、端部输送装置、上层输送装置以及下层输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分拣机构包括多个分拣组件,多个分拣组件间隔地设置在框架上,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检测装置与多个分拣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均匀地位于上层输送装置两侧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间隔设置,多个隔板中位于上层输送装置一侧的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放货空间,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上层输送装置下方的多个收集器具,多个分拣组件和多个收集器具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收集器具位于每个放货空间内。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的倾斜板,倾斜板位于上层输送装置和收集器具之间,倾斜板的顶边与上层输送装置连接,倾斜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隔板连接。
进一步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输送装置远离端部输送装置的一端和下层输送装置之间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的滑槽结构,连接板连接在框架远离扫码装置的一端,连接板上设置有连通口,滑槽结构连通与连通口连通。
进一步地,滑槽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以及连接在两个槽侧壁之间的槽底壁,滑槽结构的槽口朝向上层输送装置,槽底壁相对于框架的一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槽底壁与框架远离扫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a满足:45°≤a<90°。
进一步地,端部输送装置具有位于厢体内的回收位置以及伸出至厢体外的展开位置,上层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输送带,端部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输送带,第二机架的第一端伸出厢体外,第二机架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机架,车厢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可伸缩地连接在框架和第二机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上的车厢装置,车厢装置为上述的车厢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车厢装置包括:厢体、框架、分拣机构、上层输送装置、端部输送装置、扫码装置和下层输送装置。框架设置在厢体内。分拣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上。上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分拣机构的下方。端部输送装置可翻转地设置在框架上。端部输送装置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上游。扫码装置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上。下层输送装置设置在框架内并位于上层输送装置的下方。下层输送装置能够从上层输送装置远离端部输送装置的一端处接收货物,下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在车厢装置分拣多个货物的情况下,扫码装置对端部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多个货物进行信息扫描,能够清楚地扫描到信息的货物输送至上层输送装置上,分拣机构对多个货物中能够清楚地扫描到信息的货物进行分拣,多个货物中无法被扫码装置扫描出信息的货物,该货物的信息不清楚或者出现破损情况,该货物经上层输送装置远离端部输送装置的一端处输送至下层输送装置上,由于下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下层输送装置将该货物输送至厢体的厢口处,这样人工对无法被扫码装置扫描出信息的货物进行重新处理,这样,信息不清楚或者出现破损情况的货物能够自动的分拣出来,人工无需专门花时间对这部分货物进行分拣,大大降低了分拣难度,提高了分拣效率。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厢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除去厢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除去厢体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车厢装置的扫码装置、端部输送装置以及第一支撑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除去厢体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车厢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端部输送装置处于展开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端部输送装置处于回收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2的车厢装置的除去厢体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扫码装置和端部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的车厢装置的输送通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车体;10、厢体;20、框架;40、分拣机构;41、分拣组件;411、第三缸体;412、分拣件;50、上层输送装置;51、第一机架;52、第一输送带;60、端部输送装置;61、第二机架;62、第二输送带;70、第一支撑装置;71、第一缸体;72、第一活塞杆;81、挡件;82、收集器具;83、下层输送装置;84、隔板;85、输送通道;851、连接板;8511、连通口;852、滑槽结构;8521、槽侧壁;8522、槽底壁;86、倾斜板;90、扫码装置;91、架体;911、第一立杆;912、第二立杆;913、顶框;92、扫码仪;93、第二支撑装置;931、第二缸体;932、第二活塞杆;94、锁定结构;941、第一锁定件;942、第二锁定件;944、操作手柄;95、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图5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厢装置包括:厢体10、框架20、分拣机构40、上层输送装置50、端部输送装置60、扫码装置90和下层输送装置83。框架20设置在厢体10内。分拣机构40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20上。上层输送装置50设置在框架20内,并位于分拣机构40的下方。端部输送装置60可翻转地设置在框架20上。端部输送装置60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的上游。扫码装置90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下层输送装置83设置在框架20内并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的下方。下层输送装置83能够从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接收货物,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相反。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层输送装置83设置在框架20内并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的下方。下层输送装置83能够从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接收货物,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相反。在车厢装置分拣多个货物的情况下,扫码装置90对端部输送装置60上输送的多个货物进行信息扫描,将能够清楚地扫描到信息的货物输送至上层输送装置50上,分拣机构40对多个货物中能够清楚地扫描到信息的货物进行分拣,多个货物中无法被扫码装置90扫描出信息的货物,该货物的信息不清楚或者出现破损情况,该货物经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输送至下层输送装置83上,由于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相反,下层输送装置83将该货物输送至厢体10的厢口处,这样人工对无法被扫码装置90扫描出信息的货物进行重新处理,这样,信息不清楚或者出现破损情况的货物能够自动的分拣出来,人工无需专门花时间对这部分货物进行分拣,大大降低了分拣难度,提高了分拣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分拣效率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分拣效率低的问题后,本实施例的车厢装置还可以将大件货物与小件货物(小件货物的体积比大件货物的体积小)分别装载管理。由于小件货物数量多、体积小,可以通过上层输送装置50进行输送及分拣机构40进行分拣,将其按照统一地址进行集装集运。大件货物体积大、重量大、相对数量少,此时,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方向与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相同,可以通过下层输送装置83输送货物(包括货物输送进厢体10内、货物输送出厢体10外),能够减少掏箱或者装箱操作。
如图2、图3、图5和图9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框架20上的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厢体10上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扫码装置90、检测装置、分拣机构40、端部输送装置60、上层输送装置50以及下层输送装置83均与控制器连接。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到上层输送装置50上的货物的到达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扫码装置90对能够清楚地扫描到信息的货物进行扫码,将获取的货物信息传输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计算确定货物的货位,并计算出分拣机构40的运动方向,控制器根据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速度和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速度,计算出分拣机构40的启动时间,当货物到达指定货位(由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得到,即货物与控制器中存储的收集器具82的地址信息相匹配的位置)时,分拣机构40将执行分拣操作。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车厢装置还包括端部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端部检测装置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端部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端部检测装置检测到端部输送装置60上有货物时,控制端部输送装置60停止一段时间,以使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停止状态,此时,扫码装置90有足够地时间识别货物的信息,位于端部输送装置60上的货物能够被扫码装置90轻易地识别到,有利于提高识别准确率。
如图2、图3、图5和图9所示,为了提高分拣效率,分拣机构40包括多个分拣组件41。多个分拣组件41间隔地设置在框架20上。为了检测货物的是否准确地到达对应的到达位置,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检测装置与多个分拣组件41一一对应地设置。
如图2至图5以及图7至图10所示,端部输送装置60具有位于厢体10内的回收位置以及伸出至厢体10外的展开位置。这样,一方面分拣机构40和上层输送装置50以及处于回收位置的端部输送装置60均位于厢体10内,使车厢装置的结构更加的紧凑;另一方面处于展开位置的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部分位于厢体10外,能够节约厢体10的内部的运输空间,以使车厢装置具有足够大的货物的运输空间,解决了运输空间受限的问题。上层输送装置50包括第一机架51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第一机架51上的第一输送带52,端部输送装置60包括第二机架61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第二机架61上的第二输送带62,第二机架61的第一端伸出厢体10外,第二机架6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机架51。这样,第二机架61的第二端能够绕第一机架51的一端转动,便于端部输送装置60在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同时第二机架61能够可靠地连接在第一机架51上,保证端部输送装置60安装在上层输送装置50上的稳定性。车厢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70,第一支撑装置70可伸缩地连接在框架20和第二机架61之间。第一支撑装置70伸出时,第一支撑装置70推动端部输送装置60的第二端能够绕第一机架51的一端转动,以使端部输送装置60由回收位置切换至展开位置。第一支撑装置70缩回时,第一支撑装置70拉动端部输送装置60的第二端能够绕第一机架51的一端转动,以使端部输送装置60由展开位置切换至回收位置。这样,在第一支撑装置70的驱动下,便于端部输送装置60在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第二机架61的第一端伸出厢体10外是指第二机架61的第一端伸出至厢体10的厢口外。
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装置70包括第一缸体71以及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缸体71的第一活塞杆72。第一缸体71的端部与框架20的端部铰接,第一活塞杆72的端部与第二机架61铰接。第一活塞杆72在第一缸体71内移动,以使端部输送装置60在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第一活塞杆72和第一缸体71配合,使得第一支撑装置70能够平稳地实现伸出动作或者缩回动作。
如图5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51的上方的挡件81,挡件81位于第一输送带52和第二输送带62交界处并对应于第二机架61的两侧。第二输送带62将多个货物输送至第一输送带52上的过程中,挡件81能够挡住货物,防止货物脱离第二输送带62或者第一输送带52,以安全地输送多个货物。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车厢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上方的挡件。或者仅在第二机架的上方的挡件。
如图5、图6和图9所示,分拣组件41包括第三缸体411、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缸体411上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分拣件412,分拣件412与上层输送装置50之间具有间隙,分拣件4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架以及设置在每个连接架上的推板。这样,活塞在第三缸体411上移动时,活塞能够带动分拣件412一起在第三缸体411上移动,使得分拣件412的推板能够推动上层输送装置50上的货物在上层输送装置50上移动。
如图2和图5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均匀地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两侧的多个隔板84。多个隔板84间隔设置,多个隔板84中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一侧的相邻的两个隔板84之间形成放货空间。这样,多个放货空间能够按照货物地址确定装运顺序,隔板84能够有效地区分开,减少了分拣操作流程,同时每个放货空间相对独立设置,分拣机构40执行分拣操作,推动上层输送装置50上的货物移动,货物落入指定的放货空间内的收集器具82内的过程中,隔板84能够阻隔货物,防止货物偏离指定的放货空间,以使货物准确地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具82内。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下方的多个收集器具82,多个分拣组件41和多个收集器具82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收集器具82位于每个放货空间内。这样,每个收集器具82能够收集分拣后的货物,以将多个货物分类放置,有利于提高分拣效率。
如图2和图5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隔板84之间的倾斜板86。倾斜板86位于上层输送装置50和收集器具82之间。货物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具82内的过程中,倾斜板86的设置使得货物能够沿倾斜板86的倾斜角度移动,能够加快货物的落入时间,以使货物快速地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具82内。同时,为了增加倾斜板86的连接的可靠度,倾斜板86的顶边与上层输送装置50连接,倾斜板86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隔板84连接。
如图2、图3、图5和图11所示,为了使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的货物平稳地落入至下层输送装置83上,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和下层输送装置83之间的输送通道85。这样,货物能够沿输送通道85平稳地移动。输送通道85包括连接板851以及设置在连接板851上的滑槽结构852。连接板851连接在框架20远离扫码装置90的一端,连接板851上设置有连通口8511,滑槽结构852连通与连通口8511连通。连接板851的设置便于将输送通道85连接在框架20远离扫码装置90的一端。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的货物落入至下层输送装置83上的过程中,货物从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进入至滑槽结构852内,货物沿滑槽结构852移动,经连通口8511落入下层输送装置83上。这样,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货物移动的平稳性。
如图3和图11所示,滑槽结构85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槽侧壁8521以及连接在两个槽侧壁8521之间的槽底壁8522。滑槽结构852的槽口朝向上层输送装置50,槽底壁8522相对于框架20的一端倾斜设置。这样,货物沿滑槽结构852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槽侧壁8521能够阻挡货物,防止货物脱离滑槽结构852,并且倾斜设置的槽底壁8522在保证货物平稳性的同时,能够增加货物的移动速度,以使货物能够平稳且快速地落入至下层输送装置83上。
如图3和图1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使货物能够平稳且快速地落入至下层输送装置83上,槽底壁8522与框架20远离扫码装置90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a满足:45°≤a<90°。上述的夹角a优选为45°或者60°或者75°。
如图3和图4所示,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展开位置时,端部输送装置60与框架20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在60度至90度的范围内。这样,位于端部输送装置60上的货物与端部输送装置60的表面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以使货物稳定地位于端部输送装置60上,防止货物从端部输送装置60上掉落。端部输送装置60与框架20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在60度或者76度或者80度。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货物从端部输送装置60上掉落,另一方面端部输送装置60能够向下倾斜设置,降低了人工投货物的操作高度。
如图2至图5所示,车厢装置还包括扫码装置90。扫码装置90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扫码装置90包括可折叠设置的架体91以及设置在架体91的顶部的扫码仪92,架体91具有折叠位置和伸展位置。当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回收位置时,架体91处于折叠位置,此时扫码装置90完全位于厢体10内。这样,便于将架体91折叠起来,同时分拣装置的分拣机构40、分拣装置的上层输送装置50、分拣装置的处于回收位置的端部输送装置60以及扫码装置90均位于厢体10内,使车厢装置的结构更加的紧凑;当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展开位置时,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此时扫码装置90完全位于厢体10外。这样,分拣装置的处于展开位置的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部分以及扫码装置90均位于厢体10外,能够大大节约厢体10的内部的运输空间,以使车厢装置具有足够大的货物的运输空间,有效地解决了运输空间受限的问题。当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展开位置时,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此时扫码装置90完全位于厢体10外,这样,在厢体10外,扫码仪92能够对端部输送装置60上的货物进行信息扫描,以得到货物信息,这样能够大大节约厢体10的内部的运输空间。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当端部输送装置处于回收位置时,架体也可以处于伸展位置,这样,便于将架体伸展开。
如图2至图5所示,扫码装置90还包括支撑架体91的第二支撑装置93。第二支撑装置93可伸缩地连接在架体91和端部输送装置60之间,以使架体91在折叠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第二支撑装置93缩回时,第二支撑装置93拉动架体91绕端部输送装置60摆动,以使架体91由折叠位置切换至伸展位置。第二支撑装置93伸出时,第二支撑装置93推动架体91绕端部输送装置60摆动,以使架体91由伸展位置切换至折叠位置。这样,在第二支撑装置93的驱动下,便于架体91在折叠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具体地,架体91连接在第二机架61上,第二支撑装置93可伸缩地连接在架体91和第二机架61之间。这样,架体91能够可靠地连接在第二机架61上,保证扫码装置90安装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的稳定性。
如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示,架体91包括第一立杆911、第二立杆912和顶框913。第一立杆911和第二立杆912相对设置。扫码仪92设置在顶框913上,第一立杆9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立杆912的第一端均与顶框913的铰接,第一立杆911的第二端和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均与端部输送装置60铰接。这样,顶框913、第一立杆911、第二立杆912以及部分端部输送装置60能够构成四边形结构,利用四边形结构的变形特性,便于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或者折叠位置。第二支撑装置93包括第二缸体931以及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缸体931的第二活塞杆932,第二缸体931的端部与端部输送装置60铰接,第二活塞杆932的端部与第一立杆911铰接。第二缸体931和第二活塞杆932配合,使得第二支撑装置93能够平稳地实现伸出动作或者缩回动作。
在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装置70和第二支撑装置93均与电气控制器连接,电气控制器能够同时独立控制,以使第一支撑装置70驱动端部输送装置60在回收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以使第二支撑装置93驱动架体91在折叠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切换,这样有利于提高电气控制器对于车厢装置控制的正确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故障率低。另外,上层输送装置50、端部输送装置60以及分拣组件41均与电气控制器连接。
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扫码装置能够折叠设置在输送装置上,扫码装置处于伸展位置时,扫码装置在输送装置上容易发生晃动,使得扫码装置的稳定性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扫码装置90还包括锁定结构94,锁定结构94设置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锁定结构94能够锁定架体91以使架体91保持在伸展位置。这样,由于扫码装置设置了锁定结构94,锁定结构94能够锁定住处于伸展位置时的架体91,避免架体91在端部输送装置60上发生晃动,以使架体91保持在伸展位置,提高了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时的稳定性。另外,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时,第二立杆912被锁定结构94锁定住,使得架体91能够稳定地保持在伸展位置。
如图10所示,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通过连接结构95与端部输送装置60连接,连接结构95包括铰接座和连接销。连接销穿设于铰接座以及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这样,通过铰接座和连接销的配合能够使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绕铰接座摆动。锁定结构94包括可移动地穿设在铰接座上的第一锁定件94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杆912上的第二锁定件942,第一锁定件941能够穿设在第二锁定件942内以锁定第二立杆912。这样,第一锁定件941和第二锁定件942相配合,能够使锁定结构94可靠地锁定处于伸展位置的架体91。第一锁定件941优选为柱状结构,第二锁定件942包括锁定块以及在锁定块上设置有锁定孔,柱状结构能够与锁定孔锁定配合。
如图10所示,锁定结构94还包括操作手柄944,具体地,操作手柄944与第一锁定件941通过螺钉固定,由第一锁定件941保持伸出于铰接座的状态,当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绕连接销摆动以使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时,第二锁定件942压住第一锁定件941,以使第一锁定件941向下移动,第一锁定件941压缩弹簧,弹簧被压缩后,在弹簧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第一锁定件941方向施加弹力,推动第一锁定件941向上移动,以使第一锁定件941与第二锁定件942配合,第二立杆912被锁定,同时第一锁定件941保持伸出于铰接座的状态,使得架体91稳定地保持在伸展位置。当需要第二立杆912的第二端绕连接销摆动以使架体91由伸展位置切换至折叠位置时,只需按压操作手柄944,操作手柄944带动第一锁定件941压缩弹簧,同时第一锁定件941脱离与第二锁定件942的配合位置,这样,便于架体91由伸展位置切换至折叠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1和位于车体1上的车厢装置,车厢装置为上述的车厢装置。由于上述的车厢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车厢容纳货物的运输空间受限的问题,包括该车厢装置的车辆能够解决同样的问题。上述的厢口与车辆的车头相对设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厢体(10);
框架(20),设置在所述厢体(10)内;
分拣机构(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20)上;
上层输送装置(50),设置在所述框架(20)内,并位于所述分拣机构(40)的下方;
端部输送装置(6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框架(20)上,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的上游,
扫码装置(90),设置在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上,其中,所述扫码装置(90)包括可折叠设置的架体(91)、设置在所述架体(91)的顶部的扫码仪(92)及支撑所述架体(91)的第二支撑装置(93),所述架体(91)具有折叠位置和伸展位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93)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架体(91)和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之间,以使所述架体(91)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回收位置,所述架体(91)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扫码装置(90)完全位于所述厢体(10)内,当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处于展开位置,所述架体(91)处于伸展位置时,所述扫码装置(90)完全位于所述厢体(10)外;
下层输送装置(83),设置在所述框架(20)内并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的下方,所述下层输送装置(83)能够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处接收货物,所述下层输送装置(83)的输送方向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20)上的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厢体(10)上的控制器,所述扫码装置(90)、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分拣机构(40)、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以及所述下层输送装置(83)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40)包括多个分拣组件(41),多个所述分拣组件(4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框架(20)上,所述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装置与多个所述分拣组件(41)一一对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均匀地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两侧的多个隔板(84),多个所述隔板(84)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板(84)中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84)之间形成放货空间,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下方的多个收集器具(82),多个所述分拣组件(41)和多个所述收集器具(82)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所述收集器具(82)位于每个所述放货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84)之间的倾斜板(86),所述倾斜板(86)位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和所述收集器具(82)之间,所述倾斜板(86)的顶边与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连接,所述倾斜板(86)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8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远离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的一端和所述下层输送装置(83)之间的输送通道(85),所述输送通道(85)包括连接板(85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851)上的滑槽结构(852),所述连接板(851)连接在所述框架(20)远离所述扫码装置(90)的一端,所述连接板(851)上设置有连通口(8511),所述滑槽结构(852)连通与所述连通口(851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85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槽侧壁(852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槽侧壁(8521)之间的槽底壁(8522),所述滑槽结构(852)的槽口朝向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所述槽底壁(8522)相对于所述框架(20)的一端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壁(8522)与所述框架(20)远离所述扫码装置(90)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a满足:45°≤a<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具有位于所述厢体(10)内的回收位置以及伸出至所述厢体(10)外的展开位置,所述上层输送装置(50)包括第一机架(51)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所述第一机架(51)上的第一输送带(52),所述端部输送装置(60)包括第二机架(61)以及可转动地绕设在所述第二机架(61)上的第二输送带(62),所述第二机架(61)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厢体(10)外,所述第二机架(61)的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架(51),所述车厢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70),所述第一支撑装置(70)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框架(20)和所述第二机架(61)之间。
10.一种车辆,包括车体(1)和位于所述车体(1)上的车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装置。
CN202110230448.2A 2021-03-02 2021-03-02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29772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0448.2A CN112977228B (zh) 2021-03-02 2021-03-02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30448.2A CN112977228B (zh) 2021-03-02 2021-03-02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7228A CN112977228A (zh) 2021-06-18
CN112977228B true CN112977228B (zh) 2023-02-28

Family

ID=7635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30448.2A Active CN112977228B (zh) 2021-03-02 2021-03-02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72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8349A (en) * 1992-03-10 1993-08-24 Grace Sr Robert W Article sorting and retrieval system
CN208527335U (zh) * 2018-05-22 2019-02-22 北京红枫树智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物流分拣系统
CN208574949U (zh) * 2018-05-21 2019-03-05 杭州祥龙钻探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包裹分拣机接货袋装置
CN209452303U (zh) * 2019-01-25 2019-10-01 吴洋晖 小件物流包裹自动分拣装置
DE102018211567A1 (de) * 2018-07-12 2020-01-16 Robert Bosch Gmbh Mobil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mit einer mobilen Vorrichtung zur Auslieferung und/oder Bereitstellung von Paketen und/oder Waren
CN210701268U (zh) * 2019-10-25 2020-06-09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件融合分拣装置
CN111891018A (zh) * 2020-07-29 2020-11-06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33340U (zh) * 2016-12-30 2017-08-2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功能多的物料装载转运施撒装置
CN107117089A (zh) * 2017-05-25 2017-09-01 何建华 实现自动化运输的厢式货车
US11027640B2 (en) * 2017-10-10 2021-06-08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Delivery vehicle and facility loading and unloading shelf system
CN109158320B (zh) * 2018-11-08 2023-11-14 深圳蓝胖子机器智能有限公司 物流分拣系统及物流分拣方法
CN209738907U (zh) * 2018-11-26 2019-12-06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分拣平台的展示半挂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8349A (en) * 1992-03-10 1993-08-24 Grace Sr Robert W Article sorting and retrieval system
CN208574949U (zh) * 2018-05-21 2019-03-05 杭州祥龙钻探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包裹分拣机接货袋装置
CN208527335U (zh) * 2018-05-22 2019-02-22 北京红枫树智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物流分拣系统
DE102018211567A1 (de) * 2018-07-12 2020-01-16 Robert Bosch Gmbh Mobil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mit einer mobilen Vorrichtung zur Auslieferung und/oder Bereitstellung von Paketen und/oder Waren
CN209452303U (zh) * 2019-01-25 2019-10-01 吴洋晖 小件物流包裹自动分拣装置
CN210701268U (zh) * 2019-10-25 2020-06-09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件融合分拣装置
CN111891018A (zh) * 2020-07-29 2020-11-06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7228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5142A (en) System for mechanized pickup of separated materials
US5222853A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ollection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CN108045935B (zh) 一种用于样品的采制样系统
US5018929A (en) Truck body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collection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US5015143A (en) Curbside container for recyclable material
CN108602630A (zh) 用往复托架动态分拣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15225A (zh) 将运送物递送至运送物柜的递送车辆及接收、储存和重新发放运送物的运送物柜
CN105947219B (zh) 一种无人机货物输送装置
CN112977228B (zh)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58594A (zh) 快递柜
EP3732120A1 (en) Robotic item retrieval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10171655A (zh) 一种全自动封条分拣机及封条分派方法
US5171119A (en) Container and pickup assembly for collection of recyclable materials
CN112977226B (zh) 车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3697342A (zh) 货运无人机舱内货物运输堆放方法
JP2023093422A (ja) 物品回収装置
CN113000394B (zh) 车厢装置的货物分拣方法
CN113060437A (zh) 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JPS6323288Y2 (zh)
CN210175849U (zh) 高度可调的物品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物品输送分拣系统
CN212861213U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01009383A (ja) 果実の選別装置
CN114433497B (zh) 一种条件物流分拣配送系统
CN213921121U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手推车
CN217376531U (zh) 外排卸料环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