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1598A -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1598A
CN112961598A CN202110190001.7A CN202110190001A CN112961598A CN 112961598 A CN112961598 A CN 112961598A CN 202110190001 A CN202110190001 A CN 202110190001A CN 112961598 A CN112961598 A CN 112961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lable glue
parts
acrylate oligomer
peelable
certain embodi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0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群飞
寻金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Lans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Lan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Lansi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Lansi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00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1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1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1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for coatings strippable as coherent films, e.g. temporary coatings strippable as coherent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电镀和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10~20份;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6~42份;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5~25份;丙烯酸单体10~20份;TPO光引发剂0.5~2份;184光引发剂1~5份;二氧化硅2~8份;消泡剂0.1~2份。本发明的UV可剥胶能有效保护电镀过程中的非工作部位,且边缘精度高。UV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经过烘烤,把UV可剥胶涂层中的低分子物质烘烤出去,在真空电镀的过程中无气体释放出来,不会影响真空电镀的气压,提高了电镀膜层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电镀和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真空电镀是一种物理沉积现象,即在真空状态下注入氩气,氩气撞击靶材,靶材分离成分子,被导电的货品吸附成一层均匀的光滑的表面层。
随着电镀膜层的多元化以及工艺的多元化,需要在同镀件的不同部位或者局部做一个电镀工艺。这样就要对局部保护的方法来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以保证零件非镀部位不会镀上镀层。现有的局部电镀保护方法有包扎法专用夹具法、腊剂保护法。包扎法只适用于简单零件以及规则的圆形零件。专用夹具法,对于某些复杂的零件,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设计出专门的夹具对非电镀区域进行保护,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夹具的成本较高,精准对位有难度。腊剂保护法,腊液在高温下有挥发份对于真空电镀会影响真空气压影响电镀颜色以及亮度效果,只适用于温度小于60摄氏度的镀种。
以上三种局部电镀保护方法均不能够适用于手机玻璃屏的局部电镀工艺,因此需要开发一款能够在手机玻璃屏电镀工艺中能够有效的起到局部保护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局部保护,高温电镀保护时不释放气体,提高了电镀膜层的良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11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21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22
优选的,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B-215、DR-U328、DR-U329J-65、DR-U315和DR-U379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196-100。
优选的,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25C-45;
所述丙烯酸单体为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为P-527;
所述消泡剂为AFCONA-2024消泡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UV可剥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氧化硅和部分丙烯酸单体混匀,研磨,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TPO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和剩余的丙烯酸单体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
B)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消泡剂混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UV可剥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UV可剥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
b)将印刷后的玻璃片依次进行UV固化和热烘烤;
c)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进行真空电镀;
d)除去所述UV可剥胶。
优选的,步骤a)中,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稀释剂。
优选的,步骤b)中,UV固化能量为400~1000mj/cm2
热烘烤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5~20min。
优选的,步骤c)中,真空电镀的温度为180~250℃;
步骤d)中,除去所述UV可剥胶的方法包括:
在常温下,用1kg拉力的胶带粘除UV可剥胶,至没有残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10~20份;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6~42份;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5~25份;丙烯酸单体10~20份;TPO光引发剂0.5~2份;184光引发剂1~5份;二氧化硅2~8份;消泡剂0.1~2份。本发明中的UV可剥胶能有效保护电镀过程中的非工作部位,通过丝印的方式,用高网目的网版将UV可剥胶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实现局部保护。经研究发现,将边缘放大19倍后均无牙无缺,因而,边缘精度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里面不含有机溶剂,丙烯酸单体和树脂不会对油墨涂层有腐蚀作用,UV固化的时候UV可剥胶涂层不会与油墨涂层有化学反应。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与油墨涂层之间存在的主要是物理吸附,用1千克力的胶带撕时,具有优良的可剥离性能。并且,UV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经过烘烤,可以把UV可剥胶涂层中的低分子物质烘烤出去,在真空电镀的过程中无气体释放出来,不会影响真空电镀的气压,提高了电镀膜层的良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41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包括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量份数为15份、12份或16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25C-4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为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25C-45。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量份数为38份、42份或37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B-215、DR-U328、DR-U329J-65、DR-U315和DR-U379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DR-U32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广东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215,或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R-U328、DR-U329J-65、DR-U315和DR-U379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量份数为18~22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重量份数为20份、18份或21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196-10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长兴材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196-100。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丙烯酸单体。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单体的重量份数为12~18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单体的重量份数为12份、15份或18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单体为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TPO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TPO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1~1.5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TPO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1份。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184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184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2~4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184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3份。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二氧化硅。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的重量份数为5~7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的重量份数为6份或8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为日本水泽化学生产的P-527。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还包括消泡剂。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的重量份数为1~1.5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的重量份数为1.5份、0.5份或1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为AFCONA-2024消泡剂。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51
现有的UV可剥胶一般是在玻璃和金属基材上面使用,对可剥胶边缘的精度要求不高。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里面不含有机溶剂,丙烯酸单体和树脂不会对油墨涂层有腐蚀作用,UV固化的时候UV可剥胶涂层不会与油墨涂层有化学反应。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与油墨涂层之间存在的主要是物理吸附,用1千克力的胶带撕时,具有优良的可剥离性能。并且,UV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经过烘烤,可以把UV可剥胶涂层中的低分子物质烘烤出去,在真空电镀的过程中无气体释放出来,不影响电镀颜色,不会影响真空电镀的气压,提高了电镀膜层的良率。添加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使得UV可剥胶膜层表面硬度高和光滑,使得在平板清洗的时候,UV可剥胶膜层不易从油墨层上脱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UV可剥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氧化硅和部分丙烯酸单体混匀,研磨,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TPO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和剩余丙烯酸单体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
B)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消泡剂混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UV可剥胶。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的制备方法中,采用的原料组分及配比同上,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部分丙烯酸与剩余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氧化硅和部分丙烯酸单体混匀为搅拌混匀。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氧化硅和部分丙烯酸单体混匀后,还包括:过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采用400目的网纱进行过滤。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研磨采用研磨三辊机进行。
本发明对所述研磨的次数并无特殊的限制,能够使得第一混合物的粒径不超过15μm即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的次数为至少两次。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物的粒径不超过15μm。
步骤A)中,加热搅拌的作用是使得TPO光引发剂和184光引发剂完全溶解。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25~35min。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时间为30min。本发明对所述加热搅拌的搅拌方法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搅拌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步骤A)中,加热搅拌后还包括:过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采用400目的网纱进行过滤。
得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后,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消泡剂混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UV可剥胶。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0.1Mpa。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60min。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干燥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文所述的UV可剥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
b)将印刷后的玻璃片依次进行UV固化和热烘烤;
c)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进行真空电镀;
d)除去所述UV可剥胶。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真空镀膜方法。所述UV可剥胶为上文所述的UV可剥胶或上文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UV可剥胶。
本发明先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稀释剂。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印刷前,还包括:将所述UV可剥胶搅拌2~3min。
本发明对所述丝印方法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丝印方法即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丝印采用140T的网板。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墨涂层的主要组分包括丙烯基树脂和聚异氰酸酯树脂。
然后,将印刷后的玻璃片依次进行UV固化和热烘烤。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UV固化能量为400~1000mj/cm2。在某些实施例中,UV固化能量为600mj/cm2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热烘烤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5~20min。在某些实施例中,热烘烤的温度为180℃。在某些实施例中,热烘烤的时间为10min。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烘烤在烤箱中进行。
经过热烘烤,UV可剥胶在待电镀的玻璃片上呈现出局部保护膜层图案。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热烘烤完成后,还包括:
将热烘烤后的玻璃片进行平板清洗。经过平板清洗,得到印有UV可剥胶且洁净的待电镀玻璃。本发明对所述平板清洗的方法和参数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平板清洗的方法和参数即可。
热烘烤完成后,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进行真空电镀。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电镀的温度为180~25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电镀的温度为200℃。
经过真空电镀,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会有电镀层附着,同时,在UV可剥胶涂层保护的区域,电镀层则沉积在UV可剥胶涂层上,这样就达到了局部电镀的要求。
真空电镀完成后,除去所述UV可剥胶。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除去所述UV可剥胶的方法包括:
在常温下,用1kg拉力的胶带粘除UV可剥胶,至没有残胶。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用1kg拉力的胶带粘1~2次,可使得UV可剥胶从电镀后的玻璃片上的油墨层上脱离,同时,电镀区域的电镀层不受影响。
本发明对上文采用的原料的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本发明提供的UV可剥胶里面不含有机溶剂,丙烯酸单体和树脂不会对油墨涂层有腐蚀作用,UV固化的时候UV可剥胶涂层不会与油墨涂层有化学反应。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与油墨涂层之间存在的主要是物理吸附,用1千克力的胶带撕时,具有优良的可剥离性能。并且,UV固化后的UV可剥胶涂层,经过烘烤,可以把UV可剥胶涂层中的低分子物质烘烤出去,在真空电镀的过程中无气体释放出来,不影响电镀颜色,不会影响真空电镀的气压,提高了电镀膜层的良率。添加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使得UV可剥胶膜层表面硬度高和光滑,使得在平板清洗的时候,UV可剥胶膜层不易从油墨层上脱落。
同时,这种保护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部位选择灵活,适用于多元化镀种、以及精度要求高的部件。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原料均为一般市售。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6
(1)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625C-45、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6196-100、二氧化硅P-527和部分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用400目的网纱过滤,过滤后,用三辊研磨机至少研磨两次,直至混合物粒径低于15μm,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TPO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和剩余的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混合,加热到60℃搅拌30min,使得TPO光引发剂和184光引发剂完全溶解,用400目的网纱过滤,得到第二混合物;部分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与剩余的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1。
(3)将第一混合、第二混合物和消泡剂AFCONA-2024搅拌均匀,在真空干燥箱中,40℃、-0.1Mpa下抽真空60min,得到UV可剥胶。
实施例1~5和比较例1~6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具体的原料组分及用量见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和比较例1~6的原料组分及用量(单位:g)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091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101
实施例6
进行真空镀膜:
(1)将实施例1制备的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油墨涂层的主要组分包括丙烯基树脂和聚异氰酸酯树脂;
(2)用600mj/cm2的UV固化能量进行固化,再在烤箱中180℃下烘烤10min,使UV可剥胶在待电镀的玻璃片上呈现出局部保护膜层图案;
(3)然后,进行平板清洗,得到印有UV可剥胶且洁净的待电镀玻璃;
(4)在200℃下,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进行真空电镀,经过真空电镀,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会有电镀层附着,同时,在UV可剥胶涂层保护的区域,电镀层则沉积在UV可剥胶涂层上;
(5)用1kg拉力胶带粘胶,可使得UV可剥胶从电镀后的玻璃片上的油墨层上脱离。
实施例2~5以及比较例1~6均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进行,并检测真空镀膜的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采用实施例1~5以及比较例1~6的UV可剥胶进行真空镀膜的效果
Figure BDA0002943607970000111
同时,经研究发现,步骤(1)将实施例1制备的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后,将边缘放大19倍后均无牙无缺,边缘精度高。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UV可剥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FDA000294360796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Figure FDA000294360796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包括B-215、DR-U328、DR-U329J-65、DR-U315和DR-U379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196-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为625C-45;
所述丙烯酸单体为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为P-527;
所述消泡剂为AFCONA-2024消泡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低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高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氧化硅和部分丙烯酸单体混匀,研磨,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TPO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和剩余的丙烯酸单体混合,加热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
B)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消泡剂混匀,进行真空干燥,得到UV可剥胶。
7.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可剥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在待镀玻璃片上的油墨涂层区域;
b)将印刷后的玻璃片依次进行UV固化和热烘烤;
c)在所述热烘烤后的玻璃片的待电镀区域进行真空电镀;
d)除去所述UV可剥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将UV可剥胶通过丝印方法印刷的过程中无需使用稀释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UV固化能量为400~1000mj/cm2
热烘烤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5~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真空电镀的温度为180~250℃;
步骤d)中,除去所述UV可剥胶的方法包括:
在常温下,用1kg拉力的胶带粘除UV可剥胶,至没有残胶。
CN202110190001.7A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2961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0001.7A CN112961598A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0001.7A CN112961598A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1598A true CN112961598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8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0001.7A Pending CN112961598A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15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8283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厦门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76428A (zh) * 2023-03-31 2023-07-04 深圳市安伯斯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型uv可剥离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478A (zh) * 2004-12-20 2006-07-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436A (zh) * 2014-11-28 2015-04-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可剥胶涂层组合物、可剥胶涂层、可剥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02316A (zh) * 2016-02-26 2016-05-2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剥胶涂层组合物、可剥胶涂层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478A (zh) * 2004-12-20 2006-07-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436A (zh) * 2014-11-28 2015-04-0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可剥胶涂层组合物、可剥胶涂层、可剥胶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02316A (zh) * 2016-02-26 2016-05-2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剥胶涂层组合物、可剥胶涂层及其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8283A (zh) * 2022-06-22 2022-08-30 厦门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8283B (zh) * 2022-06-22 2023-12-26 厦门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76428A (zh) * 2023-03-31 2023-07-04 深圳市安伯斯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型uv可剥离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5665B (zh) 一种耐热型uv减粘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598A (zh) 一种uv可剥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778806A (zh) 耐热型uv减粘胶组合物及uv减粘保护膜
TWI490299B (zh) 丙烯酸系黏著組合物及其用途
CN1977015A (zh) 具有优良再加工性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CN108219589B (zh) 一种uv-led喷墨打印阻焊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07289B (zh) 一种双固化机理紫外光固化喷墨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4163A (zh) 一种耐水煮耐高温耐酸泡uv固化黑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45979A (zh) 塗敷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以及利用該塗敷組合物的轉印薄片
CN106147636A (zh) 一种硬化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11154428A (zh) 一种抗静电型uv减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641821A (zh) 层叠片、等离子显示屏用背面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0903779A (zh) 一种防增塑剂析出uv减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5371A (zh) 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及层叠体
CN103382371A (zh) 保护膜及加饰保护膜
CN108624219B (zh) 一种耐强碱、易除胶的uv固化丝印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EP3451792B1 (en) Heating element
CN107429132A (zh) 透明导电性膜用载体膜及层叠体
CN113265196B (zh) 一种uv固化的超声波喷涂加硬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3889A (zh) 一种优排气亚克力保护膜及其生产方法
CN111923647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型高温水转印装饰膜及其制法
CN114672189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JP2009084399A (ja) 近赤外線吸収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多層光学フィルム
CN112961538B (zh) 一种移印镜面银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60488B (zh) 一种uv固化及热固化的双固化水转印烫金底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