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2179A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2179A
CN112952179A CN202011460082.XA CN202011460082A CN112952179A CN 112952179 A CN112952179 A CN 112952179A CN 202011460082 A CN202011460082 A CN 202011460082A CN 112952179 A CN112952179 A CN 11295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insulator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according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00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宰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2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5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additio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01M50/557Plate-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保护模块封装件,包括接线片桥、输入/输出端子和绝缘体,绝缘体包括中间块和侧块,中间块在其中具有输入/输出端子,侧块与中间块间隔开,接线片桥将中间块连接到侧块;以及裸电池,包括电连接到接线片桥的电极。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可以用作用于移动装置、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不间断电源等的能量源,并且根据二次电池所应用于其的外部装置的类型,二次电池可以以单个电池的形式或者以其中多个电池连接并且组合成一个单元的电池模块的形式使用。
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移动装置可以根据单个电池的输出和容量工作一定时间;然而,在长时间驱动或高功率驱动的情况下(诸如在具有高功耗的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由于输出和容量问题而会使用包括多个电池的电池模块,并且电池模块可以根据内置电池的数量而增大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发明内容
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保护模块封装件,包括接线片桥、输入/输出端子和绝缘体,绝缘体包括中间块和侧块,中间块在其中具有输入/输出端子,侧块与中间块间隔开,接线片桥将中间块连接到侧块;以及裸电池,包括电连接到接线片桥的电极。
侧块可以包括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分别在中间块的第一侧和中间块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与中间块间隔开,接线片桥可以由与绝缘体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将中间块连接到第一侧块的第一接线片桥和将中间块连接到第二侧块的第二接线片桥,第一接线片桥和第二接线片桥可以电连接到裸电池的具有不同极性的相应电极。
输入/输出端子可以沿着保护模块封装件或绝缘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中心位置处。
绝缘体可以包括其上具有输入/输出端子的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以及将上表面连接到下表面并且形成绝缘体的外围的侧表面。
输入/输出端子可以暴露在绝缘体的上表面处。
接线片桥可以包括:固定件,在绝缘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跨过绝缘体延伸;以及连接件,从固定件弯曲,连接件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连接到电极。
连接件可以布置成在电极的弯曲到裸电池的平台部分上的部分处与电极叠置,连接件可以弯曲以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围绕绝缘体的下表面。
固定件可以包括掩埋在绝缘体中的部分。
固定件可以通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暴露,并且可以跨过中间块和侧块延伸。
接线片桥还可以包括加强件,加强件从固定件朝向绝缘体的与连接件相对的侧表面弯曲。
加强件可以跨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延伸。
相比于加强件,连接件可以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延伸地更长,加强件可以不延伸超过绝缘体的侧表面。
绝缘体可以包括弯曲部分,弯曲部分设置在中间块的面对侧块的第一侧部分的拐角处,第一侧部分和侧块彼此面对且具有限定第一侧部分与侧块之间的空间的间隙。
弯曲部分可以将第一侧部分平滑地连接到与第一侧部分相邻的第二侧部分,从形成在第一侧部分和第二侧部分的延长线上的交点到第一侧部分的距离可以比从所述交点到第二侧部分的距离短。
接线片桥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暴露,并且用于抑制扭转力矩在中间块与侧块之间传递的变形孔可以位于接线片桥的通过间隙暴露的部分中。
在接线片桥与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的电路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掩埋在中间块中。
除了接线片桥之外,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的组件可以不布置在侧块中。
可以在中间块中形成雕刻图案,雕刻图案从与输入/输出端子相对的下表面在深度方向上被雕刻。
雕刻图案可以在深度方向上从中间块的下表面朝向中间块的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的上表面形成,或者可以在深度方向上从中间块的下表面朝向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路部分形成。
雕刻图案可以包括:纵向部分,平行于中间块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部分,在与纵向部分相交的方向上跨过纵向部分延伸;以及隔离突起,被纵向部分和横向部分围绕。
雕刻图案可以包括倾斜的侧表面,该倾斜的侧表面形成为其开口宽度沿着深度方向逐渐减小。
中间块可以包括:中心厚部分,输入/输出端子形成在中心厚部分中,中心厚部分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以及一对薄部分,在厚部分的两侧上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
侧块可以包括:薄部分,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以及厚部分,在薄部分外部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
接线片桥的连接件可以连接到中间块的薄部分和侧块的薄部分,中间块的薄部分和侧块的薄部分可以形成在相邻位置处。
中间块的厚部分和薄部分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台阶的下表面,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可以形成在厚部分的下表面和薄部分的下表面处,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在中间块中在深度方向被雕刻,并且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可以彼此断开。
二次电池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绝缘体上并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的柔性电路板。
柔性电路板的导电凹陷和输入/输出端子可以彼此对准,并且可以利用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凹陷与输入/输出端子的焊接材料彼此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可以从输入/输出端子的一侧延伸到输入/输出端子的另一侧,以沿着绝缘体的长度方向跨过输入/输出端子,并且柔性电路板可以包括:导电图案,在输入/输出端子的一侧处电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以及虚设图案,在输入/输出端子的另一侧处不与输入/输出端子电连接。
中间块可以包括中心定位的厚部分,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厚部分中并且厚部分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中间块可以包括在厚部分的相对侧上形成有相对小厚度的一对薄部分,导电图案可以在厚部分的一侧上跨过一个薄部分延伸,虚设图案可以在厚部分的另一侧上布置在另一薄部分上。
虚设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和相应的薄部分可以通过绝缘片的开口直接彼此面对。
可以在虚设图案中形成多个通孔。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1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A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另一透视图;
图5和图6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与保护模块封装件之间的连接的视图;
图7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8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0和图11是用于描述修改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10是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XI-XI截取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剖视图;以及
图12和图13是用于描述修改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12是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线XIII-XIII截取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和完整的,并且这些实施例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示例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说明的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种/者)”的表达在一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而不修饰该列中的单个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
图1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二次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1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3A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另一透视图。图5和图6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与保护模块封装件之间的连接的视图。图7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一部分的视图。图8是图6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示出图8中所示的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的视图。
参照图1和图2,二次电池可以包括裸电池C和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
裸电池C可以包括电极组件10、围绕电极组件10的外部材料P和从外部材料P引出的电极E。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电极组件10可以形成为卷绕型,其中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膜以卷的形式卷绕;或者可以形成为堆叠型,其中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隔膜彼此堆叠。电极组件10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可以通过裸电池C的电极E电连接到外部材料P的外部,裸电池C的电极E可以包括不同极性的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分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电极E可以通过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引出,并且可以如下所述电连接到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外部材料P可以形成为围绕电极组件10,并且可以通过对外部材料P的在围绕电极组件10之后剩余的剩余部分进行密封来形成用于密封电极组件10的密封部分。例如,密封部分可以包括电极E从其引出的平台部分T,并且除了平台部分T之外,密封部分还可以形成在裸电池C的两侧上。
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安装在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上。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电连接到裸电池C以形成用于裸电池C的充电/放电电流的路径,并且可以执行用于防止由裸电池C的过热、过充电、过放电等引起的过热或爆炸的保护操作。
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包括绝缘体101、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的输入/输出端子105、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并且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接线片桥B以及位于绝缘体101中并且将输入/输出端子105电连接到接线片桥B的电路部分110。
接线片桥B可以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电极E。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分别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的第一接线片桥B1和第二接线片桥B2。
接线片桥B可以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接线片桥B可以被布置成在弯曲以围绕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的同时面对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接线片桥B可以在平台部分T上与电极E的从平台部分T引出并且弯曲以折叠到平台部分T上的部分叠置。接线片桥B和电极E可以分别由金属形成,接线片桥B和电极E的彼此叠置的部分可以通过焊接等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3A、图3B和图4,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包括绝缘体101、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的输入/输出端子105、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并且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接线片桥B以及掩埋在绝缘体101中并且将输入/输出端子105电连接到接线片桥B的电路部分110。
绝缘体101可以包括绝缘聚合物树脂的模制体。绝缘体101可以形成封装件,该封装件围绕电路部分110并且使电路部分110与外部环境绝缘并且保护电路部分110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示例实施例中,电路部分110可以被掩埋在绝缘体101中。根据示例实施例,电路部分110与作为使电路部分110绝缘并且保护电路部分110的封装件的绝缘体101可以一体地形成,以提供其中电路部分110和围绕电路部分110的封装件被集成为一个组件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例如,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通过嵌入注射成型形成,因此,电路部分110和围绕电路部分110的绝缘体101可以集成为一个组件。
绝缘体101可以包括其上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上表面101a、与上表面101a相对地形成的下表面101b以及将上表面101a连接到下表面101b并且形成绝缘体101的外围的侧表面101c。
作为参考,在整个公开中,包括绝缘体101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以及作为绝缘体101的一部分的中间块M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将分别被赋予与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下表面101b和侧表面101c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和下表面101b可以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形成。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可以面对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并且可以不暴露于二次电池的外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可以暴露于二次电池的外部。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连接到与外部负载或外部充电器形成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150(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并且可以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
绝缘体101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中间块M以及布置在中间块M两侧上的一对侧块S。中间块M和侧块S可以彼此间隔开而不是彼此直接连接,并且可以通过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接线片桥B彼此连接。因此,尽管形成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和侧块S彼此间隔开,但是因为中间块M和侧块S可以通过接线片桥B彼此连接,所以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不根据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隔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离的组件。因此,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可以被模块化成一个组件单元,而不是被划分为分离的组件。
其中绝缘体101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中间块M和侧块S的结构可以有助于防止在绝缘体101的成型工艺中由突然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扭曲变形。例如,在绝缘体101的成型中,可以将在高温下熔化的聚合物树脂注入模具中,并且可以通过脱模获得具有特定形状的绝缘体101。在冷却时,绝缘体101的形状可能由于冷却的聚合树脂的体积收缩而扭曲和变形。例如,绝缘体101的形状可以在沿着作为最长尺寸的长度方向最大程度地收缩的同时变形。根据示例实施例,中间块M和侧块S形成为彼此间隔开的分割结构,而不是形成为一个完全连接的块。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绝缘体101由于在模制工艺中由突然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收缩而变形。因为至少中间块M和侧块S彼此间隔开,所以它们不会由于体积收缩而彼此影响,并且可以限制由于体积收缩而变形的范围。
侧块S可以包括分别布置在中间块M的两侧上的第一侧块S1和第二侧块S2。第一侧块S1和第二侧块S2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均可以与中间块M间隔开,且第一侧块S1和第二侧块S2与中间块M之间具有间隙g。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中间块M和第一侧块S1可以通过第一接线片桥B1连接,中间块M和第二侧块S2可以通过第二接线片桥B2连接。
接线片桥B可以将中间块M在结构上连接到侧块S,并且也可以将裸电池C电连接到保护模块封装件100。因此,接线片桥B可以由电导体形成,以穿过间隙g将彼此间隔开的中间块M和侧块S在结构上连接,从而将保护模块封装件100模块化成一个组件单元。此外,接线片桥B可以将裸电池C电连接到保护模块封装件100,从而形成将裸电池C连接到外部负载或将裸电池C连接到外部充电器的充电/放电路径。
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掩埋在绝缘体101中的一部分,接线片桥B的另一部分可以从绝缘体101暴露。例如,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固定到绝缘体101的固定件Ba以及从固定件Ba弯曲的连接件Bb。连接件Bb可以连接到裸电池C的例如电极E。固定件Ba可以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和下表面101b之间沿着平行于上表面101a或下表面101b的方向跨过绝缘体101延伸。连接件Bb可以在沿基本上平行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的方向延伸的同时从固定件Ba弯曲并且跨过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连接到裸电池C。固定件Ba可以大部分掩埋在绝缘体101中,连接件Bb可以从绝缘体101暴露。例如,固定件Ba可以在跨过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和侧块S延伸的同时大部分掩埋在绝缘体101中,并且可以包括通过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暴露的部分。
连接件Bb可以连接到裸电池C,连接件Bb和裸电池C的电极E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彼此连接。连接件Bb可以在从掩埋在绝缘体101中的固定件Ba弯曲的同时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连接件Bb可以布置成在弯曲以跨过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围绕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的同时面对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连接件Bb可以布置成在平台部分T上与裸电池C的电极E叠置。因此,连接件Bb和裸电池C的电极E可以在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上彼此叠置的同时彼此连接。
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第一接线片桥B1和第二接线片桥B2,第一接线片桥B1和第二接线片桥B2分别连接到裸电池C的彼此不同(例如,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第一接线片桥B1和第二接线片桥B2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接线片桥B1可以在跨过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和第一侧块S1之间延伸的同时将中间块M连接到第一侧块S1,第二接线片桥B2可以在跨过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和第二侧块S2之间延伸的同时将中间块M连接到第二侧块S2。
接线片桥B可以通过掩埋在绝缘体101中的电路部分110电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电路部分110可以在接线片桥B与输入/输出端子105之间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电路部分110可以包括电路板111和安装在电路板111上的电路元件115。形成接线片桥B与输入/输出端子105之间的充电/放电路径的导电图案(未示出)可以形成在电路板111上。
电路元件115可以包括布置在充电/放电路径上的保护元件。例如,保护元件可以包括对环境温度作出反应的可变电阻器,并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限制或中断充电/放电电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元件可以被设置为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能够通过根据控制信号而被接通或关断来断开/闭合充电/放电路径。例如,除了保护元件之外,电路元件115还可以包括将控制信号输出到保护元件的以芯片的形式的控制器。
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形成在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处,包括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结构可以相对于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对称地形成。因此,将输入/输出端子105布置在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处并且将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结构相对于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对称地形成可以用于设计可应用于不同尺寸的二次电池的公共组件。当包括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结构被设计成相对于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呈不对称的形式时,可能需要根据尺寸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与此不同,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因为包括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结构相对于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对称地形成,所以可以根据尺寸的变化进行尺寸调整,但是可以避免除了尺寸调整之外的单独地重新设计。因此,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形成在保护模块封装件100的中心位置处,并且例如可以在形成在绝缘体101的中心处的中间块M处形成。例如,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处,并且可以不延伸到侧块S。
电路部分110可以在绝缘体101中形成为主要位于中间块M上。例如,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处,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电路板111也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中并且可以不跨过中间块M延伸到侧块S。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跨过中间块M延伸到侧块S的构造可以对应于接线片桥B,并且除了接线片桥B之外,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的组件可以不布置在侧块S中。
如上所述,电路部分110可以在绝缘体101中主要布置在中间块M处,中间块M可以保护电路部分110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使电路部分110与外部环境绝缘。此外,侧块S可以保护中间块M中的电路部分110免受中间块M两侧上的外部冲击。例如,侧块S可以布置在中间块M的两个边缘上以防止跌落冲击,并且可以保护中间块M中的电路部分110使得电路部分110不会直接受到跌落冲击的冲击。此外,电路部分110可以不形成在可能直接施加外部冲击的侧块S中。
参照图4,绝缘体101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具有可变厚度。因此,形成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包括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Ma和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Mb,形成绝缘体101的侧块S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包括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Sa以及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Sb。例如,中间块M和侧块S可以在与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叠置的位置处包括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Mb和Sb,并且可以在与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包括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Ma和Sa。中间块M和侧块S可以通过薄部分Mb和Sb与厚部分Ma和Sa之间的台阶来引导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的弯曲。因此,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可以暴露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并且布置成在弯曲以围绕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的同时面对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薄部分Mb和Sb与厚部分Ma和Sa之间的台阶可以形成在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上,以引导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的弯曲。因此,中间块M和侧块S可以在与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叠置的位置处包括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Mb和Sb,并且可以在其它位置处包括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Ma和Sa。因此,中间块M的薄部分Mb和侧块S的薄部分Sb可以对应于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所连接的点,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所连接的中间块M的薄部分Mb和侧块S的薄部分Sb可以形成在相邻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中间块M可以包括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的中心厚部分Ma和在厚部分Ma的两侧上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的一对薄部分Mb。输入/输出端子105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的厚部分Ma处。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可以连接到中间块M的薄部分Mb。中间块M的薄部分Mb可以通过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连接到侧块S并且可以形成在与侧块S相邻的位置处。
侧块S可以包括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连接到其并且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Sb,并且可以包括在薄部分Sb外部的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Sa。侧块S的薄部分Sb可以通过接线片桥B(例如,连接件Bb)连接到中间块M,并且可以形成在与中间块M相邻的位置处。侧块S的厚部分Sa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形成在侧块S的外部部分处,并且对应于外部冲击可能直接施加到其的点可以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用于避免对裸电池C的折角(dog ear)DE(见图1)的影响的凹陷R可以形成在侧块S的外部端部处。当密封部分在平台部分T的拐角处折叠时,凹陷R避免了对在平台部分T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折角DE的物理干扰,并且凹陷R可以形成在第一侧块S1和第二侧块S2的外部端部中的每个处。
如上所述,绝缘体101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上表面101a和与上表面101a相对的下表面101b。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可以包括凹凸不平的形状,从而形成可变厚度。例如,与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Mb和Sb相比,中间块M的厚部分Ma和侧块S的厚部分Sa可以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并且可以包括具有突出形状的下表面101b。
参照图5和图6,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柔性电路板150可以支撑在绝缘体101的平坦的上表面101a上。因此,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并且可以在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位置处具有凹入的上表面101a。这可以有助于使布置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上的柔性电路板150对准。为了使输入/输出端子105与柔性电路板150之间的连接位置对准,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或中间块M的上表面101a可以在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位置处凹入地凹陷。其中形成有柔性电路板150的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导电凹陷151的部分也可以以凹入形状弯曲。
柔性电路板150可以布置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上,柔性电路板150的导电凹陷151与输入/输出端子105(沿着垂直方向彼此对准)可以通过钎焊、焊接等彼此结合。例如,焊接材料160可以位于柔性电路板150的导电凹陷151与输入/输出端子105之间,以将它们电连接在一起。柔性电路板150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导电凹陷151的一侧和其中形成有连接件152的另一侧。外部负载或外部充电器可以连接到连接件152。
用于粘结到绝缘体101的结合构件180可以形成在柔性电路板150的其中形成有导电凹陷151的一侧与柔性电路板150的其中形成有连接件152的另一侧之间。结合构件180可以与绝缘体101一起围绕柔性电路板150,以将柔性电路板150牢固地结合到绝缘体101上,使得柔性电路板150不会与绝缘体101分离或者可以不颤动。例如,PET胶带、双面胶带、热固性粘合剂等可以用作结合构件180,并且可以形成在绝缘体101的侧块S处。
参照图7,变形孔B'可以在跨过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和侧块S延伸的部分处的接线片桥B(例如,接线片桥B1、B2中的每个)中形成在位于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处的部分处。如果扭转力矩通过接线片桥B在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传递,则变形孔B'可以有助于防止中间块M或侧块S被损坏。因此,如果扭转力矩作用于接线片桥B固定到其的绝缘体101,则形成绝缘体101的中间块M或侧块S在整体旋转的同时不会变形。因此,因为跨过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延伸的接线片桥B可以弯曲,并且这种弯曲变形可以以扭转力矩的形式在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传递以引起对中间块M或侧块S的损坏,所以变形孔B'可以形成在位于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处的接线片桥B(例如,接线片桥B的固定件Ba)中以抑制扭转力矩的传递。变形孔B'可以使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接线片桥B容易地弯曲,使得接线片桥B的弯曲变形可以不以扭转力矩的形式传递。变形孔B'可以以例如菱形形状形成。
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作为用于抑制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扭转力矩的传递的构造,弯曲部分RS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和侧块S彼此面对的位置处。例如,相应的弯曲部分RS可以形成在彼此面对的中间块M的第一侧部分L1和侧块S的第一侧部分L1的拐角处。弯曲部分RS可以使中间块M的第一侧部分L1和第二侧部分L2平滑地连接。弯曲部分RS可以使侧块S的彼此相邻的侧部分L1和L2平滑地连接。例如,第一侧部分L1和第二侧部分L2可以对应于中间块M和侧块S的短边部分和长边部分。
弯曲部分RS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和侧块S的第一侧部分L1的能够相对强地传递扭转力矩的拐角处,从而减轻通过第一侧部分L1的拐角传递的扭转力矩。在示例实施例中,弯曲部分RS可以沿着具有特定曲率半径R(由图7中的实线指示)的弧形形成。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抑制扭转力矩,弯曲部分RS可以形成为在其中第一侧部分L1和第二侧部分L2彼此接触的拐角处朝向第二侧部分L2深深地凹陷。弯曲部分RS可以将其中中间块M和侧块S彼此面对的第一侧部分L1平滑地连接到与第一侧部分L1相邻的第二侧部分L2。相对于形成在第一侧部分L1和第二侧部分L2的延长线上的交点O,从交点O至第二侧部分L2的距离d2可以比从交点O至第一侧部分L1的距离d1长。
图8和图9是用于描述柔性电路板150的结构的视图。
参照图8和图9,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柔性电路板150可以布置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上。柔性电路板150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从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一侧跨过输入/输出端子105延伸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另一侧。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导电图案155可以形成在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一侧上,充电/放电电流可以通过导电图案155传送,并且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150的连接件152输入/输出到外部负载或外部充电器。导电图案155可以例如跨过中间块M的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厚部分Ma和在厚部分Ma的一侧上的薄部分Mb延伸。
柔性电路板150可以包括虚设图案158,虚设图案158不连接(例如,电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且位于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另一侧上,并且不传送充电/放电电流或电信号。虚设图案158可以在相对于中间块M的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厚部分Ma布置在另一侧上的薄部分Mb上。因此,相对于输入/输出端子105或者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厚部分Ma,导电图案155可以布置在一侧上的薄部分Mb上,虚设图案158可以布置在另一侧上的薄部分Mb上。导电图案155可以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然而虚设图案158可以不具有电功能并且可以用作中间块M的散热板。例如,虚设图案158可以布置在中间块M上以用作掩埋在中间块M中的电路部分110的散热板。如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50的导电图案155和虚设图案158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功能,并且可以以断开的形状形成而不是彼此连接。例如,虚设图案158可以以隔离形状形成,该隔离形状不与包括导电图案155的其它组件形成电连接。
柔性电路板150可以包括位于面对绝缘体101的位置处的第一片150a,并且可以包括与绝缘体101相对的第二片150b。在示例实施例中,连接件152、导电图案155和虚设图案158可以形成在第一片150a处,导电凹陷151可以形成在第二片150b处。柔性电路板15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片150a与绝缘体101之间的绝缘片IS。导电图案155可以形成充电/放电路径,并且可以覆盖有用于电绝缘的绝缘片。例如,绝缘片可以位于导电图案155与绝缘体101和接线片桥B之间。尽管没有通过绝缘体101电短路,但是为了阻挡与从绝缘体101暴露的诸如接线片桥B的导电构件的短路,可以在导电图案155与绝缘体101和接线片桥B之间定位绝缘片。
虚设图案158可以以隔离形状形成且不具有电功能,并且可以用作电路部分110的散热板。因此,虚设图案158可以不被绝缘片覆盖以与电路部分110紧密热接触。例如,可以在虚设图案158与绝缘体101之间排除绝缘片,用于暴露虚设图案158的开口OP可以形成在绝缘片中。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可以排除绝缘片以减小虚设图案158与绝缘体101(例如,中间块M)之间的热阻。在示例实施例中,绝缘片中的开口OP可以暴露虚设图案158的至少一部分。绝缘片可以沿着柔性电路板150的长度方向跨过导电图案155延伸,并且可以形成有开口OP,开口OP在其中形成有虚设图案158的位置处暴露虚设图案158。虚设图案158的至少一部分和中间块M(例如,中间块M的薄部分Mb)可以通过绝缘片的开口OP直接彼此面对。
可以在虚设图案158中穿孔多个通孔158'。通孔158'可以形成虚设图案158中的散热路径,并且可以增大虚设图案158的表面积。例如,考虑到外部异物穿透的可能性,通孔158'可以形成在柔性电路板150的第一片150a的侧面上,并且可以不形成在第二片150b的侧面上。通孔158'可以以在沿着柔性电路板150的长度方向和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行方向Z1和列方向Z2上布置的矩阵图案形成。在示例实施例中,一组通孔158'可以沿着行方向Z1布置成九排,并且沿着列方向Z2布置成两栏。
在行方向Z1上的相邻通孔158'之间的间隔和在列方向Z2上的相邻通孔158'之间的间隔可以被设定为彼此相等。例如,通孔158'可以形成为具有约0.15mm的直径为的圆孔,在行方向Z1上的相邻通孔158'之间的间隔和在列方向Z2上的相邻通孔158'之间的间隔可以被设定为约0.6mm。一组通孔158'可以形成为距柔性电路板150的端部具有约1.2mm的间隙,并且可以沿着柔性电路板150的长度方向布置为超过约4.8mm。
图10和图11是用于描述修改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10是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XI-XI截取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在绝缘体101的上表面101a与下表面101b之间平行于上表面101a或下表面101b延伸的固定件Ba。接线片桥B可以包括从固定件Ba弯曲并且跨过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延伸的连接件Bb。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接线片桥B还可以包括与连接件Bb相对的加强件Bc。加强件Bc可以在与其中连接件Bb弯曲的侧相对的侧处从固定件Ba弯曲。加强件Bc可以沿着绝缘体101的相对侧表面101c延伸,使得加强件Bc朝向与连接件Bb相对的侧表面101c弯曲。
加强件Bc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相对于固定件Ba弯曲,并且在与绝缘体101(101b)形成结构干涉(structural interference)的同时支撑绝缘体101,从而补充绝缘体101的刚性并且有效地抑制沿着通过接线片桥B连接的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的下垂或弯曲变形。在示例实施例中,加强件Bc可以插置到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中,并且通过插入结合可以形成与绝缘体101的结构干涉。加强件Bc可以跨过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延伸以增强刚性。在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中,通过接线片桥B的加强件Bc的刚性可以有效地抑制下垂或弯曲变形。加强件Bc可以在沿着绝缘体101的长度方向跨过中间块M与侧块S之间的间隙g延伸的限度内形成有短宽度,并且可以形成有比接线片桥B的固定件Ba或连接件Bb的宽度短的宽度。
加强件Bc和连接件Bb可以分别沿着绝缘体101的相对侧表面101c平行地延伸。例如,加强件Bc可以沿着相对远离裸电池C定位的侧表面101c延伸,连接件Bb可以沿着相对靠近裸电池C定位的侧表面101c延伸。加强件Bc可以延伸相对短,以不与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偏离,从而避免与裸电池C的电干扰。连接件Bb可以在弯曲以跨过绝缘体101的侧表面101c围绕绝缘体101的下表面101b的同时延伸相对长,从而在裸电池C的平台部分T上电连接到裸电池C的电极E。
在示例实施例中,加强件Bc可以抑制弯曲变形,并且可以通过与绝缘体101的结构干涉来补充绝缘体101的刚性。加强件Bc可以完全掩埋在绝缘体101中,或者可以部分掩埋并且部分暴露,并且可以以各种形式与绝缘体101形成结构干涉。
图12和图13是用于描述修改实施例的视图,其中,图12是保护模块封装件的透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线XIII-XIII截取的保护模块封装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12,从下表面101b雕刻至特定深度的雕刻图案GP可以形成在其中布置有电路部分110的中间块M中。雕刻图案GP可以增大中间块M在电路部分110处的表面积,因此可以增大电路部分110的冷却面积。
雕刻图案GP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处,并且可以在从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朝向中间块M的上表面101a的深度方向上以雕刻形状形成。深度方向可以指从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至与下表面101b相对的上表面101a的方向,或者可以指从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朝向电路部分110的方向。因为电路部分110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05并且可以布置在中间块M的上表面101a的其中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105的一侧上,所以深度方向可以指从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朝向中间块M的上表面101a的方向或者朝向在上表面101a的所述侧上的电路部分110的方向。
雕刻图案GP可以形成在中间块M的厚部分Ma和薄部分Mb两者处,并且可以包括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例如彼此分开地分别形成在通过以不同的厚度形成而彼此成台阶的厚部分Ma和薄部分Mb的下表面101b处。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可以通过以断开的形状形成而彼此分开地形成,而不是彼此连接。
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形成。然而,因为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分别形成在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厚部分Ma和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薄部分Mb处,所以第一雕刻图案GP1和第二雕刻图案GP2的深度可以被设定为彼此不同。
雕刻图案GP可以包括例如沿着中间块M的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多个纵向部分G1和在与纵向部分G1相交的方向上跨过多个纵向部分G1延伸的横向部分G2。此外,雕刻图案GP可以包括被纵向部分G1和横向部分G2围绕的隔离突起G3。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雕刻图案GP可以包括三个纵向部分G1、两个横向部分G2和两个隔离突起G3。
参照图13,雕刻图案GP可以以其中雕刻图案GP的开口宽度沿着深度方向逐渐减小的形状形成,从而形成倾斜的侧表面,这对于增大雕刻图案GP的表面积可以是有利的。沿着深度方向,可以将雕刻图案GP的端部的最小开口宽度N1设定为例如约0.3mm,并且可以将雕刻图案GP的两个侧表面之间的角度N2设定为例如约10度。
雕刻图案GP可以沿着深度方向具有倾斜的侧表面,使得形成雕刻图案GP的纵向部分G1、横向部分G2和隔离突起G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倾斜的侧表面。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纵向部分G1、横向部分G2和隔离突起G3可以全部具有倾斜的侧表面。
中间块M可以具有具备最小裕度N3的足够厚度,以保持电路部分110的绝缘而不暴露掩埋在中间块M中的电路部分110。因此,在从中间块M的下表面101b朝向电路部分110的深度方向上形成的雕刻图案GP可以仅形成为距电路部分110留下最小裕度N3的深度N4。例如,雕刻图案GP可以形成为距电路部分110留下约0.2mm的最小裕度N3的深度N4。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雕刻图案GP的深度N4可以是约1mm。
如上所述,用于形成从裸电池到输入/输出端子的充电/放电路径并且对裸电池执行保护操作的电路部分以及用于使电路部分与外部环境绝缘并且保护电路部分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封装件可以集成并且模块化成一个组件。
如上所述,可以改善结构稳定性,甚至可以完全保护电路部分免受诸如跌落冲击的外部冲击,并且可以提供有利于电路部分的散热的结构。
如上所述,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在该二次电池中电路部分(用于形成从裸电池到输入/输出端子的充电/放电路径并且对裸电池执行保护操作)和封装件(用于使电路部分与外部环境绝缘并且保护电路部分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集成并且模块化成一个组件。
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在该二次电池中改善了结构稳定性并且可以充分地保护电路部分免受诸如跌落冲击的外部冲击,并且该二次电池具有有利于电路部分的散热的结构。
在此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的和描述性的含义来使用和解释它们,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截止本申请的提交,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如在权利要求书阐述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31)

1.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
保护模块封装件,包括接线片桥、输入/输出端子和绝缘体,绝缘体包括中间块和侧块,中间块在其中具有输入/输出端子,侧块与中间块间隔开,并且接线片桥将中间块连接到侧块;以及
裸电池,包括电连接到接线片桥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侧块包括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第一侧块和第二侧块分别在中间块的第一侧和中间块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与中间块间隔开,
接线片桥由与绝缘体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将中间块连接到第一侧块的第一接线片桥和将中间块连接到第二侧块的第二接线片桥,并且
第一接线片桥和第二接线片桥电连接到裸电池的具有不同极性的相应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输入/输出端子沿着保护模块封装件或绝缘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中心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体包括具有输入/输出端子位于其上的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以及将上表面连接到下表面并且形成绝缘体的外围的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输入/输出端子暴露在绝缘体的上表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接线片桥包括:
固定件,在绝缘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跨过绝缘体延伸;以及
连接件,从固定件弯曲,连接件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连接到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连接件布置成在电极的弯曲到裸电池的平台部分上的部分处与电极叠置,并且
连接件弯曲以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围绕绝缘体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固定件包括掩埋在绝缘体中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固定件通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暴露,并且跨过中间块和侧块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接线片桥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从固定件朝向绝缘体的与连接件相对的侧表面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加强件跨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相比于加强件,连接件跨过绝缘体的侧表面延伸地更长,并且加强件不延伸超过绝缘体的侧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绝缘体包括弯曲部分,弯曲部分设置在中间块的第一侧部分的拐角处,第一侧部分面对侧块,第一侧部分和侧块彼此面对且具有限定第一侧部分与侧块之间的空间的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弯曲部分将第一侧部分平滑地连接到与第一侧部分相邻的第二侧部分,并且
从形成在第一侧部分和第二侧部分的延长线上的交点到第一侧部分的距离比从所述交点到第二侧部分的距离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接线片桥的一部分通过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间隙暴露,并且
用于抑制扭转力矩在中间块与侧块之间的传递的变形孔位于接线片桥的通过间隙暴露的部分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接线片桥与输入/输出端子之间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的电路部分至少部分地掩埋在中间块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除了接线片桥之外,形成充电/放电路径的组件不布置在侧块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中间块中形成雕刻图案,雕刻图案从与输入/输出端子相对的下表面在深度方向上雕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雕刻图案在深度方向上从中间块的下表面朝向中间块的形成有输入/输出端子的上表面形成,或者在深度方向上从中间块的下表面朝向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的电路部分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雕刻图案包括:
纵向部分,平行于中间块的长度方向延伸;
横向部分,在与纵向部分相交的方向上跨过纵向部分延伸;以及
隔离突起,被纵向部分和横向部分围绕。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雕刻图案包括倾斜的侧表面,倾斜的侧表面形成为其开口宽度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中间块包括:
中心厚部分,输入/输出端子形成在中心厚部分中,并且中心厚部分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以及
一对薄部分,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且在厚部分的两侧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侧块包括:
薄部分,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以及
厚部分,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且在侧块的薄部分外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接线片桥的连接件连接到中间块的薄部分和侧块的薄部分,并且
中间块的薄部分和侧块的薄部分形成在相邻的位置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中间块的厚部分和薄部分包括相对于彼此成台阶的下表面,
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分别形成在厚部分的下表面和薄部分的下表面处,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在中间块中在深度方向上被雕刻,并且
第一雕刻图案和第二雕刻图案彼此断开。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布置在绝缘体上并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的柔性电路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柔性电路板的导电凹陷和输入/输出端子彼此对准,并且利用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凹陷与输入/输出端子之间的焊接材料彼此电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柔性电路板从输入/输出端子的一侧延伸到输入/输出端子的另一侧,以沿着绝缘体的长度方向跨过输入/输出端子,并且
柔性电路板包括:
导电图案,电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且在输入/输出端子的一侧处;以及
虚设图案,不与输入/输出端子电连接且在输入/输出端子的另一侧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中间块包括中心定位的厚部分,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厚部分中并且厚部分形成有相对大的厚度,
中间块包括一对薄部分,一对薄部分形成有相对小的厚度且在厚部分的相对侧上,
导电图案在厚部分的一侧上跨过一个薄部分延伸,并且
虚设图案在厚部分的另一侧上布置在另一薄部分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虚设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和相应的薄部分通过绝缘片的开口彼此直接面对。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虚设图案中形成多个通孔。
CN202011460082.XA 2019-12-11 2020-12-11 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29521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4640A KR102609867B1 (ko) 2019-12-11 2019-12-11 이차전지
KR10-2019-0164640 2019-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2179A true CN112952179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0082.XA Pending CN112952179A (zh) 2019-12-11 2020-12-11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5285B2 (zh)
KR (1) KR102609867B1 (zh)
CN (1) CN1129521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007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05963A (ko) * 2022-01-05 2023-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7731A1 (en) * 2005-04-26 2006-11-16 Samsung Sdi Co., Ltd. Polymer battery pac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00082530A (ko) * 2009-01-09 2010-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보호회로모듈을 구비하는 이차전지
CN101807709A (zh) * 2009-02-17 2010-08-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的二次电池
KR101479607B1 (ko) * 2014-08-29 2015-01-06 엔블록셀유한책임회사 플렉서블한 전지 간 연결부를 갖는 엔블록 클립 형태의 리튬 이차전지 팩
CN105938892A (zh) * 2015-03-02 2016-09-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9839B2 (ja) 2001-06-28 2007-06-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JP5005246B2 (ja) 2006-04-07 2012-08-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77490B2 (ja) 2007-11-02 2013-04-03 日立マクセ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KR100965711B1 (ko) 2008-05-09 2010-06-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20120047542A (ko) 2010-11-04 2012-05-14 문기업 외부환경으로부터 보호되는 보호회로모듈
US9093723B2 (en) 2012-06-08 2015-07-28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973048B1 (ko) 2012-08-06 2019-04-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캡 조립체,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및 제조 방법
KR101479306B1 (ko) 2013-07-01 2015-01-06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엠반도체 배터리 보호회로 모듈 패키지 및 배터리 보호회로 모듈 패키지 어셈블리
CN105324871B (zh) 2013-07-01 2018-09-11 Itm半导体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电路模块封装、电池组以及具备该电池组的电子装置
KR101678529B1 (ko) 2014-11-28 2016-1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접속 부재를 지지하기 위한 돌출부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2637306B1 (ko) * 2017-05-19 2024-02-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팩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332332B1 (ko) * 2017-06-16 2021-11-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7731A1 (en) * 2005-04-26 2006-11-16 Samsung Sdi Co., Ltd. Polymer battery pac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00082530A (ko) * 2009-01-09 2010-07-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보호회로모듈을 구비하는 이차전지
CN101807709A (zh) * 2009-02-17 2010-08-18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保护电路模块的二次电池
KR101479607B1 (ko) * 2014-08-29 2015-01-06 엔블록셀유한책임회사 플렉서블한 전지 간 연결부를 갖는 엔블록 클립 형태의 리튬 이차전지 팩
CN105938892A (zh) * 2015-03-02 2016-09-14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007A1 (zh) * 2022-05-18 2023-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79624A1 (en) 2021-06-17
US11695285B2 (en) 2023-07-04
KR102609867B1 (ko) 2023-12-05
KR20210073884A (ko) 2021-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2919B2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264550B1 (ko) 배터리 팩
EP2109166B1 (en) Battery pack
KR20130006279A (ko) 배터리 팩
EP2747189A1 (en) Battery pack
US8440344B2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20140142649A (ko) 배터리 팩
KR102331064B1 (ko) 전지 팩
CN112952179A (zh) 二次电池
KR20110002617A (ko) 배터리 팩
US8216706B2 (en) Battery pack
US9048477B2 (en) Battery pack
US8541125B2 (en) Battery pack
KR20110005581A (ko) 폴리머 전지팩
JP3507397B2 (ja) 電池パック
US20120028082A1 (en) Battery pack
US8445124B2 (en) Battery pack
US11942660B2 (en) Battery pack
US8399111B2 (en) Battery pack
WO2017188582A2 (ko) 이차 전지
KR101384930B1 (ko) 보호회로기판 및 그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US9257688B2 (en) Battery pack having an inner frame and an outer frame
EP3618143A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release paper cover
KR20230025190A (ko) 배터리 팩
CN116565462A (zh) 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