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9878A -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9878A
CN112939878A CN201911260343.0A CN201911260343A CN112939878A CN 112939878 A CN112939878 A CN 112939878A CN 201911260343 A CN201911260343 A CN 201911260343A CN 112939878 A CN112939878 A CN 112939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formula
structure shown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03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浩杰
赵建民
刘子龙
孙艳伟
乔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03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9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9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9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9/08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C07D249/10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49/12Oxygen or sulfur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硝化试剂进行硝化反应,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2)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硝基进行加氢还原,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3)将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R1SO2Cl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后,再与SOCl2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中,X为卤素,R1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收率高且副反应较少。

Description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芳基三唑啉酮类化合物可作为医药或农药中间体化合物,基于芳基三唑啉酮结构开发的除草剂如唑草酮、甲磺草胺等产品已成功商业化,芳基三唑啉酮的化合物的制备也广受重视。
WO2017041230公开了一种氯甲基三唑啉酮的合成方法,其采用芳环氯化后的三唑啉酮中间体,继续进行杂环的侧链氯化,再经硝化,还原,甲磺酰化后得到氯甲基化芳基三唑啉酮除草剂。但是,由于芳环侧链氯原子活性较高,硝化、加氢、甲磺酰化时易于其它活泼基团反应,影响产品收率。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技术中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的合成方法,避免氯原子导致的相应副反应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收率低、副反应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收率高且副反应较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硝化试剂进行硝化反应,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2)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硝基进行加氢还原,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3)将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MeSO2Cl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后,再与SO2Cl2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21
其中,X为卤素,R1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优选地,X为F、Cl或Br,R1为甲基。
优选地,步骤1)中,以硫酸为溶剂(优选为浓度为98重量%的浓硫酸),以硝酸为硝化试剂进行所述硝化反应。
优选地,所述硝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40-70℃,反应时间为1-4小时。
优选地,步骤2)中,以Pd碳或Pt碳为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进行所述还原。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还原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5小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和N,N-二甲基-4-氨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和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在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用羟甲基芳基三唑啉酮中间体代替氯甲基三唑啉酮中间体,副反应较少,产品的转化率高,避免了中间体引入氯甲基带来的副反应多的问题,通过采用加氢还原,减少了铁粉还原带来的废固问题,有利于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除草剂的进一步工艺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硝化试剂进行硝化反应,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2)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硝基进行加氢还原,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3)将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MeSO2Cl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后,再与SOCl2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41
其中,X为卤素,R1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下面分别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硝化反应步骤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式(1)中,X为F、Cl或Br;更优选地,式(1)中,X为Cl。
作为式(1)所述结构的化合物优选为下述式(1-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42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1)中,以硫酸为溶剂,以硝酸为硝化试剂进行所述硝化反应。
优选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硫酸的用量摩尔比为1:8-20,更优选为1:10-15。
优选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硝酸的用量摩尔比为1:2-4,更优选为1:2-3。
优选地,所述硝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40-70℃,反应时间为1-4小时。
根据本发明,对于所述硝化反应的后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按照本领域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在硝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温到室温(5-40℃),然后使用水和二氯甲烷进行萃取,根据需要还可以将萃取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后进行柱层析。
步骤2):还原步骤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式(2)中,X为F、Cl或Br;更优选地,式(2)中,X为Cl。
作为式(2)所述结构的化合物优选为下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51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2)中,以Pd碳或Pt碳为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进行所述还原。
更优选地,所述还原在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为甲醇、乙醇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Pd碳或Pt碳的重量用量比为1:0.003-0.01,更优选为1:0.005-0.007。
优选地,所述还原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5小时。
根据本发明,对于所述还原反应的后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按照本领域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在还原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催化剂,将滤液除去溶剂,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步骤3):氯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式(3)中,X为F、Cl或Br;更优选地,式(3)中,X为Cl。
作为式(3)所述结构的化合物优选为下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61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R1SO2Cl中,R1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更优选地,R1为甲基、乙基或丙基;更优选地,R1为甲基。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和N,N-二甲基-4-氨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和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在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所述第一接触反应,优选地,先将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上述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再将R1SO2Cl滴加到该混合液中进行所述第一接触反应。
作为所述第二接触反应,优选将SOCl2直接滴加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反应产物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和所述第二接触完成后,通过水洗、结晶即可高收率且高纯度地得到目标化合物(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其后处理及其简单。
根据本发明,作为式(4)所述结构的化合物优选为X为氯,R1为甲基的化合物。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式(1-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按照US5468868A中记载的制备方法获得。
实施例1
1)将式(1-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50g加入到160g的浓硫酸(浓度为98重量%)中,水浴加热至60℃。滴加68重量%的硝酸30g,60℃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5℃,反应液加入到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分液,有机层水洗,10重量%的NaHCO3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溶剂浓缩至干。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42.0g,纯度为96.0重量%,收率为70.2%,其核磁和质谱数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71
1H NMR(500MHz,CD3SOCD3)δ:8.49(s,1H,O2NC=CH),8.34(s,1H,ClC=CHCCl),7.42-7.65(t,1H,FCHF),5.95(t,1H,OH),4.55(d,2H,CH2OH).
ESI[M354+Na]+:377.1;
2)向高压釜中加入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5g,加入甲醇75g和Pd碳催化剂0.075g,氮气三次,升温至80℃,通入氢气,至反应釜压力为0.5MPa,进行加氢反应,反复进行通入氢气的操作,直到高压釜压力不降低为止,中控,加氢反应结束,趁热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脱除溶剂后得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2.5g,纯度为95重量%,收率为90%,其核磁和质谱数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72
1H NMR(500MHz,CDCl3)δ:7.42(s,1H,H2NC=CH),6.96-7.20(t,1H,FCHF),6.84(s,1H,ClC=CHCCl),5.95(t,1H,OH),4.78(d,2H,CH2OH).
ESI[M324+Na]+:347.0;
3)将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g加入到甲苯8g中,加入催化剂DMF0.13g,滴加甲基磺酰氯5.4g,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5小时,降温至60℃,滴加氯化亚砜13.9g,继续保温反应8小时,降温,水洗,有机相降温至25℃结晶,过滤得粗品,将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到式(4-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3g,纯度为96.0重量%,收率为80.3%,其核磁和质谱数据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11443100000081
1H NMR(500MHz,CD3SOCD3)δ:9.82(s,1H,NH),8.01(s,1H,ClC=CHCCl),7.75(s,1H,HNC=CH),7.49-7.72(t,1H,FCHF),4.91(t,2H,ClCH2),3.13(s,3H,SO2CH3).
ESI[M420+Na]+:442.9;
实施例2
1)将式(1-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50g加入到200g的浓硫酸(浓度为98重量%)中,水浴加热至70℃。滴加68重量%的硝酸30g,7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5℃,反应液加入到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分液,有机层水洗,10重量%的NaHCO3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溶剂浓缩至干。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41.3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5重量%,收率为68.7%,。
2)向高压釜中加入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5g,加入甲醇50g、甲苯50g和Pd碳催化剂0.09g,氮气三次,升温至90℃,通入氢气,至反应釜压力为0.7MPa,进行加氢反应,反复进行通入氢气的操作,直到高压釜压力不降低为止,中控,加氢反应结束,趁热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脱除溶剂后得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2.9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4重量%,收率为93%。
3)将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g加入到甲苯6g中,加入催化剂DMF0.15g,滴加甲基磺酰氯5.7g,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6小时,降温至50℃,滴加氯化亚砜14g,继续保温反应8小时,降温,水洗,有机相降温至25℃结晶,过滤得粗品,将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到式(4-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7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4-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6重量%,收率为82.7%。
实施例3
1)将式(1-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50g加入到170g的浓硫酸(浓度为98重量%)中,水浴加热至60℃。滴加68重量%的硝酸35g,60℃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至25℃,反应液加入到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中,分液,有机层水洗,10重量%的NaHCO3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溶剂浓缩至干。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41.6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3重量%,收率为69.1%。
2)向高压釜中加入式(2-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5g,加入甲醇75g和Pd碳催化剂0.075g,氮气三次,升温至100℃,通入氢气,至反应釜压力为0.5MPa,进行加氢反应,反复进行通入氢气的操作,直到高压釜压力不降低为止,中控,加氢反应结束,趁热过滤,除去催化剂,滤液脱除溶剂后得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2.4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2重量%,收率为91%。
3)将式(3-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g加入到甲苯4g中,加入催化剂DMF0.13g,滴加甲基磺酰氯5.5g,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7小时,降温至70℃,滴加氯化亚砜14g,继续保温反应6小时,降温,水洗,有机相降温至20℃结晶,过滤得粗品,将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到式(4-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10.5g(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认得到式(4-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纯度为95.5重量%,收率为81.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结构如式(4)所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硝化试剂进行硝化反应,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2)将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的硝基进行加氢还原,得到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3)将式(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R1SO2Cl进行第一接触反应后,再与SOCl2进行第二接触反应,得到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2311443090000011
其中,X为卤素,R1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X为F、Cl或Br,R1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以硫酸为溶剂,以硝酸为硝化试剂进行所述硝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硝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40-70℃,反应时间为1-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以Pd碳或Pt碳为催化剂,以氢气为还原剂,进行所述还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还原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和N,N-二甲基-4-氨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反应和所述第二接触反应在有机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和氯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10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
CN201911260343.0A 2019-12-10 2019-12-10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939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0343.0A CN112939878A (zh) 2019-12-10 2019-12-10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0343.0A CN112939878A (zh) 2019-12-10 2019-12-10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9878A true CN112939878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0343.0A Pending CN112939878A (zh) 2019-12-10 2019-12-10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98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3032B1 (ko) 4-{4-[({[4-클로로-3-(트리플루오로메틸)페닐]아미노}카르보닐)아미노]페녹시}-n-메틸피리딘-2-카르복사미드의 제조 방법
JP5587324B2 (ja) キノリニルオキシジフェニルシクロプロパンジカルボキサミドの製造
CN113045505A (zh) 一种法匹拉韦中间体及法匹拉韦的合成方法
AU2013293200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amino-5-fluoro-3-halo-6-(substituted)picolinates
JPH0641083A (ja) 4−フエノキシキノリン化合物の製造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方法
EP2401253B1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toricoxib
CN110437125B (zh) 一种Tezacaftor中间体II的制备方法
CN112939878A (zh) 氯甲基芳基三唑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US4109093A (en) Process for making 2-(4'-aminophenyl) 5-amino benzimidazole
CN114436991A (zh) 一种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ndreassen et al. Nucleophilic alkylations of 3-nitropyridines
CN115490694B (zh) 一种四嗪稠环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0219225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anitidine or acid addition salts thereof,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is preparation
EP2835371B1 (en) Industri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purity methiozoline
JPH0258253B2 (zh)
CN109456257B (zh) 一种高收率2-氯-5-硝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KR20240038024A (ko) B형 간염 바이러스 뉴클레오캡시드 억제제의 제조 방법
CN107043374B (zh) 一种制备1,2,3-噻二唑-5-甲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JPH0481582B2 (zh)
WO2017037296A1 (en) Stable adducts of 2-iodoxybenzoic acid
JP2759809B2 (ja) 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のe−異性体の製造方法
US4451681A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pentanitrotoluene
JPH0139427B2 (zh)
JPH05178833A (ja) N−シアノアセトアミ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S6029706B2 (ja) 1,2‐ジメチル‐3,5‐ジフエニルピラゾリウムメチルサルフエートの製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