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4723B -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4723B
CN112934723B CN202110114327.1A CN202110114327A CN112934723B CN 112934723 B CN112934723 B CN 112934723B CN 202110114327 A CN202110114327 A CN 202110114327A CN 112934723 B CN112934723 B CN 112934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mechanism
conveying frame
frame
longitudinal
lo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43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4723A (zh
Inventor
张乐廷
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ongan Yi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ongan Yi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ongan Yi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ongan Ying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43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4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4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4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4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16Sorting according to weight
    • B07C5/28Sorting according to weight using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8Collecting or arrang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4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rotary and rectilinear mov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04Load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装车件放置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上,对待装车件进行初检,初检过后通过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转向机构处;如该待装车件初检不合格,当待装车件移至第一转向机构处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通过第二转向机构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二纵向副输送架上后经过第四转向机构到达第二延长输送架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通过桁架横梁的移动带动抓取机构位于待装车件正上方后为止,通过抓取机构将待装车件吊至疏运车辆上完成装运。实现快速检验装车,提高装车效率的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包上车装置,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打包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棉包进行装车时,首先需要对每个棉包进行称重及其外检,然后在进行贴标后装车,现有这一系列操作均是通过人工完成,一方面,装车现场由于堆积棉包较多且不规整,不仅影响效率且检验合格件、不合格件和待检件易混淆不清;另一方面,装车效率慢。人工劳动强度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上述技术问题的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上述技术问题的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装车件放置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上,对待装车件进行初检,初检过后通过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转向机构处;
S2:如该待装车件初检不合格,当待装车件移至第一转向机构处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将初检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一横向输送架上,通过第一横向输送架到达第二转向机构,通过第二转向机构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二纵向副输送架上后经过第四转向机构到达第二延长输送架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初检合格,那么继续通过第一转向机构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上,通过第三转向机构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上后到达挡块上;
S3:通过桁架横梁的移动带动抓取机构位于待装车件正上方后为止,通过抓取机构将待装车件吊至疏运车辆上完成装运。
作为优选,所述S2中,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上后,通过设置在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上的检测称重单元进行检测称重,完成检测称重后通过打标机进行打标;
如检测称重不合格,那么当不合格件移至第三转向机构处后,通过第三转向机构转向将不合格件运至第二横向输送架上,随后通过第四转向机构将其转运至第二延长输送架上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检测称重合格,那么通过第三转向机构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上后到达挡块上,通过挡块的设置避免待装车件继续向前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S3中的具体步骤为,通过行走驱动单元驱动行走箱体使其桁架横梁的两端沿第一导轨梁和第二导轨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直到桁架横梁移动至挡块上方位置,同时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齿条配合使其机座移动,直到抓取机构移动至待装车件的正上方为止;
通过第五电机下放抓取机构,直到待装车件位于定位卡爪和活动卡爪之间为止,通过气缸调节活动卡爪使其与定位卡爪配合将其抓起后装在运输车辆上。
作为优选,所述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包括输配单元;所述输配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结构;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和第一纵向副输送架,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导向定位架,各所述导向定位架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定位架上设置有导向滚筒;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位于各所述导向滚筒之间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的后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转向第一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所述转向第一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向架连接,所述转动盘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转向滚筒;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之间通过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结构相同的第一横向输送架连接;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的后端通过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三转向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机构的后端通过第一延长输送架与检修台连接,所述检修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延长输送架配合使用的挡块,所述检修台上设置有第一爬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的前端均设置有手动打包机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配合使用的助力吊。
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通过传动带连接,至少一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向架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盘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开口,所述转动盘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圆形开口处,各所述转向滚筒的一端通过链条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转向滚筒的一端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件,各所述转向滚筒位于各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向机构通过第二纵向副输送架与第四转向机构的前端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通过与所述第一横向输送架结构相同的第二横向输送架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延长输送架;所述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上设置有检测称重单元,所述检测称重单元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之间设置有打标机;
所述输配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相同的第二输送结构,所述第一输送结构与所述第二输送结构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结构相同的第一纵向输出架,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的前端设置有手动打包机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配合使用的助力吊,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转向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五转向机构,所述第五转向机构的两侧分别通过各第二横向输送架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和第二输送结构上的第一转向机构连接,所述第五转向机构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纵向输出架。
作为优选,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纵向导轨单元,所述纵向导轨单元上设置有横向导轨单元,所述横向导轨单元上设置有抓取机构;所述架体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处设置有第二爬梯,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轨梁,各所述第一导轨梁之间设置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梁,各所述第一导轨梁和各所述第二导轨梁之间均通过第四钢板连接;各所述第一导轨梁和所述第二导轨梁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脚;
所述纵向导轨单元包括桁架横梁,所述桁架横梁的两端通过行走箱体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梁和所述第二导轨梁上,所述行走箱体上设置有声光警示灯和用于驱动行走箱体的行走驱动单元;
所述横向导轨单元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下端通过滑座与设置在桁架横梁上的导轨滑动配合,沿所述桁架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机座内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械臂,所述机座通过所述机械臂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回转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同时与两个第二连接板连接,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卡爪和活动卡爪,各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活动卡爪通过所述气缸驱动并通过滑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五电机通过绕设拉绳吊钩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机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来操作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将待装车件放置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上,对待装车件进行初检,初检过后通过第一纵向主输送架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转向机构处;如该待装车件初检不合格,当待装车件移至第一转向机构处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将初检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一横向输送架上,通过第一横向输送架到达第二转向机构,通过第二转向机构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二纵向副输送架上后经过第四转向机构到达第二延长输送架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如初检合格,那么继续通过第一转向机构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上,通过第三转向机构将待装车件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上后到达挡块上;通过桁架横梁的移动带动抓取机构位于待装车件正上方后为止,通过抓取机构将待装车件吊至疏运车辆上完成装运。实现快速检验装车,提高装车效率的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输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转向机构等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纵向主输送架等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架体等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抓取机构等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抓取机构与机座等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助力吊27将待装车件200放置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通过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一转向机构11处,当待装车件200还未到第一转向机构11处时通过人工对该待装车件200进行初步检验,如该待装车件200初检不合格,那么当待装车件200移至第一转向机构11处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15转动,从而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一横向输送架17,通过第一横向输送架17到达第二转向机构12,通过第二转向机构12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二纵向副输送架31上后经过第四转向机构32到达第二延长输送架35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初步检验合格,那么继续通过第一转向机构11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的检测称重单元36进行检测称重,完成检测称重后通过打标机37进行打标(检测称重不合格产品不需要打标),如检测称重不合格,那么当不合格件移至第三转向机构19处后,通过第三转向机构19转向将不合格件运至第二横向输送架33上,随后通过第四转向机构32将其转运至第二延长输送架35上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检测称重合格,那么通过第三转向机构19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20上后到达挡块22上,通过挡块22的设置避免待装车件200继续向前移动,通过行走驱动单元107驱动行走箱体105使其桁架横梁66的两端沿第一导轨梁60和第二导轨梁62的长度方向移动,直到桁架横梁66移动至挡块22上方位置,同时通过驱动电机70输出轴上的齿轮80与齿条69配合使其机座67移动,直到抓取机构56移动至待装车件200的正上方为止,通过第五电机93下放抓取机构56,直到待装车件200位于定位卡爪97和活动卡爪98之间为止,通过气缸99调节活动卡爪98使其与定位卡爪97配合将其抓起后装在运输车辆300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输送结构2中设置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可有效的解决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进行检修时进行使用。
此外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二爬梯59登上第一钢板57上对其进行检修,第一钢板57和第二钢板58上均设置有护栏301,同时在装车区域设置3m的应急通道、人工作业区及安全通道。
由于运输车辆300在停位时会有误差,从而增大了装车难度,导致无法将待装运件装车码垛整齐,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发明还可设置激光传感器,在将待装运件装在运输车辆300上时,通过激光传感器寻位车厢的实际位置,同时结合码垛程序进行装车码垛,通过激光传感器和码垛程序配合使用,从而不管车厢位置如何,都可以将工件装车码垛整齐。装车桁架机械手(抓取机构56)通过编码传感器,定位精度高,可实时跟踪位置。
其中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输配单元1;所述输配单元1包括第一输送结构2;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件6,所述第一导向件6包括导向定位架7,各所述导向定位架7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定位架7上设置有导向滚筒8;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位于各所述导向滚筒8之间并通过第一电机10驱动;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的后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转向第一转向机构11和第二转向机构12,所述转向第一转向机构11包括转向架13,所述转向架13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盘15,所述转动盘1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向架13连接,所述转动盘15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转向滚筒16;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12之间通过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的第一横向输送架17连接;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的后端通过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结构相同的第三转向机构19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的后端通过第一延长输送架20与检修台21连接,所述检修台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延长输送架20配合使用的挡块22,所述检修台21上设置有第一爬梯23。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的前端均设置有手动打包机26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26配合使用的助力吊27。
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通过传动带连接,至少一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与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连接。
所述转向架13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盘15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开口28,所述转动盘15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圆形开口28处,各所述转向滚筒16的一端通过链条29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转向滚筒16的一端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所述转动盘15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向件6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件30,各所述转向滚筒16位于各所述第二导向件30之间。
所述第二转向机构12通过第二纵向副输送架31与第四转向机构3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通过与所述第一横向输送架17结构相同的第二横向输送架33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延长输送架35。
所述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设置有检测称重单元36,所述检测称重单元36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之间设置有打标机37。
所述输配单元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相同的第二输送结构38,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与所述第二输送结构38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38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的第一纵向输出架39,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39的前端设置有手动打包机26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26配合使用的助力吊27,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39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结构相同的第五转向机构50,所述第五转向机构50的两侧分别通过各第二横向输送架33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和第二输送结构38上的第一转向机构11连接,所述第五转向机构50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纵向输出架51。
还包括架体52,所述架体52上设置有纵向导轨单元53,所述纵向导轨单元53上设置有横向导轨单元55,所述横向导轨单元55上设置有抓取机构56。
所述架体52包括第一钢板57和第二钢板58,所述第一钢板57处设置有第二爬梯59,所述第一钢板57和所述第二钢板58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轨梁60,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之间设置有第三钢板61,所述第三钢板6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梁62,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各所述第二导轨梁62之间均通过第四钢板63连接;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所述第二导轨梁62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脚65;
所述纵向导轨单元53包括桁架横梁66,所述桁架横梁66的两端通过行走箱体105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所述第二导轨梁62上,所述行走箱体105上设置有声光警示灯106和用于驱动行走箱体105的行走驱动单元107;
所述横向导轨单元55包括机座67,所述机座67的下端通过滑座90与设置在桁架横梁66上的导轨68滑动配合,沿所述桁架横梁6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69,所述机座67内设置有第五电机93,所述抓取机构56包括机械臂94(两轴导向机械臂,轴承铰接),所述机座67通过所述机械臂94与第一连接板9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上端设置有回转单元102,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下端同时与两个第二连接板96连接,各所述第二连接板96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卡爪97和活动卡爪98,各所述第二连接板96下端设置有气缸99,所述气缸9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100,所述活动卡爪98通过所述气缸99驱动并通过滑轨10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6滑动连接,
所述第五电机93通过绕设拉绳吊钩10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上端连接;
所述机座6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70,所述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80,所述齿轮80与所述齿条69啮合。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在定位卡爪97上设置有商标识别仪。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装车件(200)放置在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对待装车件(200)进行初检,初检过后通过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一转向机构(11)处;
S2:如该待装车件(200)初检不合格,当待装车件(200)移至第一转向机构(11)处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15)转动,从而将初检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一横向输送架(17)上,通过第一横向输送架(17)到达第二转向机构(12),通过第二转向机构(12)将不合格件输送至第二纵向副输送架(31)上后经过第四转向机构(32)到达第二延长输送架(35)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初检合格,那么继续通过第一转向机构(11)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通过第三转向机构(19)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20)上后到达挡块(22)上;
S3:通过桁架横梁(66)的移动带动抓取机构(56)位于待装车件(200)正上方后为止,通过抓取机构(56)将待装车件(200)吊至疏运车辆上完成装运;通过行走驱动单元(107)驱动行走箱体(105)使其桁架横梁(66)的两端沿第一导轨梁(60)和第二导轨梁(62)的长度方向移动,直到桁架横梁(66)移动至挡块(22)上方位置,同时通过驱动电机(70)输出轴上的齿轮(80)与齿条(69)配合使其机座(67)移动,直到抓取机构(56)移动至待装车件(200)的正上方为止;
通过第五电机(93)下放抓取机构(56),直到待装车件(200)位于定位卡爪(97)和活动卡爪(98)之间为止,通过气缸(99)调节活动卡爪(98)使其与定位卡爪(97)配合将其抓起后装在运输车辆(300)上;
所述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包括输配单元(1);所述输配单元(1)包括第一输送结构(2);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向件(6),所述第一导向件(6)包括导向定位架(7),各所述导向定位架(7)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的上端连接,所述导向定位架(7)上设置有导向滚筒(8);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位于各所述导向滚筒(8)之间并通过第一电机(10)驱动;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的后端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的转向第一转向机构(11)和第二转向机构(12),所述转向第一转向机构(11)包括转向架(13),所述转向架(13)上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盘(15),所述转动盘(1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向架(13)连接,所述转动盘(15)上端设置有若干个转向滚筒(16);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与所述第二转向机构(12)之间通过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的第一横向输送架(17)连接;
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的后端通过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与所述第一转向机构(11)结构相同的第三转向机构(19)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的后端通过第一延长输送架(20)与检修台(21)连接,所述检修台(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延长输送架(20)配合使用的挡块(22),所述检修台(21)上设置有第一爬梯(23);所述S2中,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后,通过设置在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的检测称重单元(36)进行检测称重,完成检测称重后通过打标机(37)进行打标;
如检测称重不合格,那么当不合格件移至第三转向机构(19)处后,通过第三转向机构(19)转向将不合格件运至第二横向输送架(33)上,随后通过第四转向机构(32)将其转运至第二延长输送架(35)上后,通过人工将不合格件进行转运;
如检测称重合格,那么通过第三转向机构(19)将待装车件(200)输送至第一延长输送架(20)上后到达挡块(22)上,通过挡块(22)的设置避免待装车件(200)继续向前移动;所述转动盘(15)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导向件(6)结构相同的第二导向件(30),各所述转向滚筒(16)位于各所述第二导向件(30)之间;所述第二转向机构(12)通过第二纵向副输送架(31)与第四转向机构(3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通过与所述第一横向输送架(17)结构相同的第二横向输送架(33)连接,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延长输送架(35);所述第二纵向主输送架(18)上设置有检测称重单元(36),所述检测称重单元(36)与所述第三转向机构(19)之间设置有打标机(37);
所述输配单元(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相同的第二输送结构(38),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与所述第二输送结构(38)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和所述第二输送结构(38)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结构相同的第一纵向输出架(39),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39)的前端设置有手动打包机(26)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26)配合使用的助力吊(27),所述第一纵向输出架(39)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转向机构(32)结构相同的第五转向机构(50),所述第五转向机构(50)的两侧分别通过各第二横向输送架(33)与所述第一输送结构(2)和第二输送结构(38)上的第一转向机构(11)连接,所述第五转向机构(50)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纵向输出架(51);还包括架体(52),所述架体(52)上设置有纵向导轨单元(53),所述纵向导轨单元(53)上设置有横向导轨单元(55),所述横向导轨单元(55)上设置有抓取机构(56);所述架体(52)包括第一钢板(57)和第二钢板(58),所述第一钢板(57)处设置有第二爬梯(59),所述第一钢板(57)和所述第二钢板(58)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轨梁(60),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之间设置有第三钢板(61),所述第三钢板(6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梁(62),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各所述第二导轨梁(62)之间均通过第四钢板(63)连接;各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所述第二导轨梁(62)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脚(65);
所述纵向导轨单元(53)包括桁架横梁(66),所述桁架横梁(66)的两端通过行走箱体(105)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梁(60)和所述第二导轨梁(62)上,所述行走箱体(105)上设置有声光警示灯(106)和用于驱动行走箱体(105)的行走驱动单元(107);
所述横向导轨单元(55)包括机座(67),所述机座(67)的下端通过滑座与设置在桁架横梁(66)上的导轨(68)滑动配合,沿所述桁架横梁(6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69),所述机座(67)内设置有第五电机(93),所述抓取机构(56)包括机械臂(94),所述机座(67)通过所述机械臂(94)与第一连接板(9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上端设置有回转单元(102),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下端同时与两个第二连接板(96)连接,各所述第二连接板(96)的下端均设置有定位卡爪(97)和活动卡爪(98),各所述第二连接板(96)下端设置有气缸(99),所述气缸(9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100),所述活动卡爪(98)通过所述气缸(99)驱动并通过滑轨(10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6)滑动连接,
所述第五电机(93)通过绕设拉绳吊钩(10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95)的上端连接;所述机座(6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70),所述驱动电机(7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80),所述齿轮(80)与所述齿条(69)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和所述第一纵向副输送架(5)的前端均设置有手动打包机(26)和与所述手动打包机(26)配合使用的助力吊(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各所述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转动连接且至少一端通过传动带连接,至少一个第一纵向输送滚筒(9)与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与所述第一纵向主输送架(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架(13)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盘(15)大小相适应的圆形开口(28),所述转动盘(15)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圆形开口(28)处,各所述转向滚筒(16)的一端通过链条(29)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转向滚筒(16)的一端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CN202110114327.1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934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327.1A CN112934723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327.1A CN112934723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4723A CN112934723A (zh) 2021-06-11
CN112934723B true CN112934723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23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4327.1A Active CN112934723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4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7806B (zh) * 2022-03-28 2023-05-16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轧花生产线出包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879A (zh) * 2019-10-17 2020-01-07 天津市隆达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及方法
CN211895879U (zh) * 2020-03-31 2020-11-10 成都凯德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提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6243B2 (en) * 2013-01-11 2021-07-20 Multilif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ying articles and an apparatus for doing the same
AU2015230674A1 (en) * 2014-03-12 2016-09-08 Rsf Enterprises (Aust) Pty Ltd Straddle carriers
FR3031047B1 (fr) * 2014-12-24 2016-12-30 Solystic Machine de tri postal avec une entree d'alimentation comprenant un bras robotise et un magasin mobile verticalement
TWM579219U (zh) * 2019-03-04 2019-06-11 仁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Continuous locking screw and washer combination machine
CN210455450U (zh) * 2019-08-16 2020-05-05 佛山市好苗靓土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封口机检测定量装置
CN211732992U (zh) * 2019-08-27 2020-10-23 回收哥(武汉)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电器自动分类输送装置
CN211196878U (zh) * 2019-08-30 2020-08-07 宜宾毕升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分拣功能的玻璃瓶贴标机
CN211594267U (zh) * 2019-12-03 2020-09-29 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pc叠合楼板堆码机
CN212168184U (zh) * 2020-03-04 2020-12-18 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药材加工挑选装置
CN111468422A (zh) * 2020-03-12 2020-07-31 安徽辰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用分拣架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879A (zh) * 2019-10-17 2020-01-07 天津市隆达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成品砖卸、拆、运、组队、打包成套机组及方法
CN211895879U (zh) * 2020-03-31 2020-11-10 成都凯德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提升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范碧霞等.配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第1版),第129-1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4723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4723B (zh)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1735701A (zh) 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CN113899623A (zh) 一种机器人上下料混凝土抗压试验系统
CN111573192B (zh) 一种带有笼车定位机构的发动机缸体下料系统
CN215159354U (zh) 一种打包车自动上车装置
CN113426909B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2646321U (zh) 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CN218904292U (zh) 电池模组自动装配线
CN111282856A (zh) 一种铝铸棒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6802040U (zh) 一种铁路敞车下侧门折页自动焊接机
CN214877614U (zh) 一种防掉落的废旧汽车拆解后零件运输带
CN211587571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台
CN113568388A (zh) 一种满足幕墙铝型材加工用自动生产线
CN208120260U (zh) 一种移动式机器人装卸码垛机
CN113020976A (zh) 一种检测仪手柄组装设备
CN209582788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排插机的台车传送机构
US4073386A (en) Powered material handling apparatus
CN111153237A (zh) 一种圆柱形钢桶自动装车机
CN215695948U (zh) 一种轴类零件的全自动检测设备
CN220596256U (zh) 一种用于交叉杆探伤装置的单双杆上下料机构
CN21353615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全自动输送设备
CN215932439U (zh) 一种满足幕墙铝型材加工用自动生产线
CN114082860B (zh) 侧部上下料及堆垛系统
CN214732810U (zh) 容器搬运堆放机
CN212333054U (zh) 一种电解铜残极垛的打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