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5684A -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5684A
CN112925684A CN202110302566.XA CN202110302566A CN112925684A CN 112925684 A CN112925684 A CN 112925684A CN 202110302566 A CN202110302566 A CN 202110302566A CN 112925684 A CN112925684 A CN 112925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interface
code stream
stream inform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25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世杰
左丰国
王玉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25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5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6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buses, lines or interfaces, e.g. stuck-at or open line fa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解决了在建链逻辑测试过程中,设备间“握手”操作会因协同因素而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Description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串行接口SerDes通信之前,首先需要建立起链路。其中,串行接口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简称SerDes)为串行器/解串器的通称,一般用于将发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号转换成高速串行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例如光缆或铜线,最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号重新转换成低速并行信号。在链路建立的过程需要主机和从机的协同工作,也就是说传输信号和数据的两端设备间需要协同工作并进行测试以实现后续链路的建立。
一般来说,在进行通信时需要先对建链逻辑进行测试,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在主机和从机间根据建链逻辑互相发送码流信息0~N,其中每个码流信息对应一个节点。例如,从主机的第一节点发送码流信息1至从机的第一节点后,由从机的第一节点将该码流信息1反馈至主机的第一节点,从而完成一次“握手”操作,并以此类推直至最后的一个节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在控制两端设备依靠码流信息执行“握手”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串行接口的生产厂家、电路板走线、电源供电、电压大小以及参考时钟等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现有的建链逻辑测试过程中往往因上述情况的出现而导致异常报错的问题,继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描述,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提高测试过程中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包括:
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将所述码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可选的,所述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串行接口的配置寄存器开启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控制所述串行接口向所述目标设备的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以便与所述对端实现链路的建立。
可选的,所述串行接口中包含多个传输节点;
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
若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均传输正常,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建链逻辑正常。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包括:
在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正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若不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异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
可选的,所述转发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将所述码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用单元,用于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可选的,所述启动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串行接口的配置寄存器开启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控制所述串行接口向所述目标设备的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以便与所述对端实现链路的建立。
可选的,所述串行接口中包含多个传输节点;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
执行模块,用于若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均传输正常,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建链逻辑正常,并向所述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
可选的,所述测试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正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异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逻辑芯片电容电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其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然后,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之后,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最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从而实现建链逻辑的测试功能。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建链逻辑的测试过程是在串行接口自身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间进行的,也就是说码流信息并不会传输到对端设备,从而无需在测试过程中对两端设备间执行传输码流信息的操作,避免了因两端设备间基于串行接口型号、参考时钟及电源供电等诸多差异导致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报错问题,无需两端设备之间进行“握手”的操作,也就避免了因设备之间协同不一致导致额外问题出现的情况,提高了建链逻辑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执行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以进行信号传递、数据通信。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为了在对串行接口的建链逻辑的测试过程中,避免因串行接口的生产厂家、电路板走线、电源供电、电压大小以及参考时钟等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报错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当建链逻辑的测试时,基于上述因素导致的异常报错问题,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方案的实施步骤可以如图1所示,本方案所述的方法在执行过程中主要应用在串行接口设备之间进行首次通信之前的链路逻辑建立前的测试过程,由于设备分为两端,如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适用于这两端的任意一端,即任意一个设备均可以自行进行测试,这样可以避免现有技术在进行建链逻辑的测试过程中主\从机之间需要协同测试的需要,例如,当执行的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时,则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建链逻辑测试装置为主机设备的串行接口端。具体情况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其中,本实施所述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码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在设备间进行“握手”操作时用以设备间互相验证的通信数据。为了解决目标设备在进行对端“握手”时因串行接口的生产厂家、电路板走线、电源供电、电压大小以及参考时钟等参数不一致产生的协同问题所导致的测试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发送端发送了码流信息后直接获取该码流信息,无需串行接口向外部设备进行码流信息的传输。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预设服务或功能实现。
102、将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与前述步骤101中获取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相似,在本步骤中也可以基于预设服务或功能进行码流信息的转发,同时,该步骤也是在串行接口的内部进行的,无需串行接口向外界传输码流信息,从而根本上避免设备间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3、获取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具体来说,该状态信息能够表征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码流信息是否一致,该状态信息可以为任意字符或字符串,在此并做限定,只要能够分别表征码流信息一致或不一致即可。
104、根据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目前,现有的对建链逻辑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主机、从机之间通过“握手”操作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在建链逻辑对应的传输节点中分别按照顺序进行码流信息的传输,具体可以如图2所示,在主机向从机发送了码流信息后,在从机对应的传输节点接收该码流信息并反馈,当主机接收到码流信息后,检测是否与之前发出的码流信息一致,从而确定该次“握手”操作完成,并在下一个传输节点进行同样的操作。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主机、从机之间配合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在执行“握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两端设备协同操作。而由于电子设备特殊性,尤其是串行接口,对于生产厂家、电路板走线、电源供电、电压大小以及参考时钟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握手操作中出现失败的情况,而众所周知,两个设备端在通过串行接口通信时,基于每个串行接口都含有多个节点,因此,节点之间具有一定的数据传输顺序,这个传输顺序可以理解为建链逻辑,而当出现握手失败的情况时,可能是因为上述硬件因素所导致的,而并非是节点之间的传输逻辑出现问题,这样会导致建链逻辑测试出现因上述因素导致的报错情况,从而使建链逻辑测试过程中出现非建链逻辑问题导致的异常报错情况,影响实际的测试定位问题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步骤101至104所述的执行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其中,在上述步骤101至102中,通过在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发送端发送了码流信息后,获取该码流信息,并将该码流信息转发到该目标设备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可以实现将码流信息由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这样就无需再利用对端设备进行接收和发送,而是通过设备的串行接口内部实现了内部回环的功能,无论是主机设备还是从机设备都能够自身进行测试,相较于现有的两端间“握手”操作,本实施例的方法无需在建链逻辑测试过程中需要两个设备协同配合的需要,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因设备之间协同时的“握手”过程中因生产厂家、电路板走线、电源供电、电压大小以及参考时钟等因素影响导致握手失败的问题。
同时,在步骤103中通过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再基于104的步骤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这样能够基于该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来确定码流信息是否正常传输,从而确定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建链逻辑是否正常,该过程对应的方法可以使测试过程中无需单独设置用于判断码流信息是否正常的设备,使测试过程依靠串行接口自身的功能得到的状态信息即可实现,简化了测试过程。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串行接口中一般都内置有用于内部检测的服务和功能,例如回环服务。其中,回环又称loopback,将电子信号、数据流等原样送回发送者的行为,回环包括内部回环及外部回环。例如,在外部回环中,设备的发送引脚连接到其接收引脚将导致设备接收到它发送的确切内容;将此循环连接移动到电缆的远端可将电缆添加到此测试中;将其移动到调制解调器链路的远端可进一步扩展测试。这是一种常见的故障排除技术,通常与专门的测试设备结合使用,与之不同的是,在一些设备中,设置有内部环回,在本实施例中所实现的方法即为内部回环,在执行过程中无需借助外部设备或线缆,通过在串行接口内设置的回环服务使串行接口可以在其内部实现从发送端到接收端间数据的内部传输。
基于此,前述步骤101中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在执行时具体可以为: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这样,由于回环服务是预先设置在串行接口中的,通过利用串行接口中预设回环服务进行获取码流信息的功能,能够在执行过程中避免额外设置用于获取码流信息的服务的需要,从而简化测试过程。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预设回环服务是预设在串行接口中的,因此前述步骤102中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在执行时也可以利用该预设回环服务实现,具体为:通过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将所述码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由于回环服务能够直接调用或启动,因此在将获取到的码流信息转发至接收端的过程中,可以避免额外设置专用转发功能的模块或指令的需要,从而简化测试过程。
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可知,预设回环服务是预先设置在串行接口中的,且串行接口是一种的传输模块,这样在实际应用中,该预设回环服务实际上是关闭或禁用的,否则数据将无法传输至接口对应的设备。因此,在前述实施例实施过程中,在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之前,实际上还有将回环服务开启的操作,具体为: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由此,通过启动该预设回环服务,能够确保在需要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时,为实现后续获取码流信息并转发至接收端的功能奠定基础。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包括:通过所述串行接口的配置寄存器开启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其中,所述配置寄存器可以理解为串行接口中预设的控制器,其主要的功能包括调整、配置串行接口的各种功能和服务的使能,即启动或禁用。基于前述实施例可知,预设回环服务在正常情况下是关闭或禁用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通过配置寄存器对所需的预设回环服务进行开启,从而确保后续能够基于该预设回环服务执行发送端的码流信息的获取,以及将获取到的码流信息转发至接收端的功能的实现。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在执行完步骤104之后,则可以基于测试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链路建立过程,因此,前述步骤104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确定所述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控制所述串行接口向所述目标设备的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以便与所述对端实现链路的建立。具体来说,所述测试成功可以理解为上述串行接口的建链逻辑是基于状态信息后确定为正确的,并不存在报错的问题,这样,则可以基于该建链逻辑进行链路建立,具体的,可以按照本实施例的方式,基于对串行即可进行控制,使其向对端设备发送链路建立信号,这样,对端在接收到该信号后则可以进行响应以实现链路的建立。
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串行接口中包含多个传输节点,也就是说在进行测试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传输节点的顺序依次进行测试,从而得到建链逻辑的测试结果,由此,在前述实施例中,步骤104中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在执行时具体可以按照下述过程执行,其中包括:首先,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然后,基于每个传输节点的测试结果进行判断,其中若全部所述传输节点均传输正常,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建链逻辑正常。
通过上述步骤可知,在测试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预设回环服务将每个传输节点的发送端所发出的码流信息进行获取,并转发到接收端,然后基于每个传输节点得到的状态信息来确定是否传输正常,从而实现了利用串行接口在传输节点自身内进行基于预设回环服务的“握手”操作,这样在测试过程中无需其他端设备的介入和协同,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协同过程存在的问题导致的测试过程中异常报错的问题,继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在具体的传输测试操作中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
首先,在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否一致。
由此,基于判断结果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若发送的码流信息和接收的码流信息一致,则说明从发送端发出的与接收端收到的是相同的码流信息,传输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即内部“握手”成功,这样可以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正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另一方面,若发送的码流信息与接收的码流信息不一致,则说明发送端发出的码流信息与接收端接收的码流信息是不同的,传输过程中存在问题,即内部“握手”失败,从而可以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异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第二方面,基于上述该方法的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其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如前述第一方面该的方法,其执行的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示例性的,该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可以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转发单元32,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获取单元31获取的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第二获取单元33,可以用于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测试单元34,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33获取的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获取单元31,具体可以用于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转发单元32,具体可以用于通过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将所述码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用单元35,可以用于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以便所述第一获取单元31及所述转发单元32基于所述预设回环服务执行获取和转发操作。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启动单元35,具体可以用于通过所述串行接口的配置寄存器开启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36,可以用于当确定所述测试单元34得到的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控制所述串行接口向所述目标设备的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以便与所述对端实现链路的建立。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串行接口中包含多个传输节点;
所述测试单元34,包括:
测试模块341,可以用于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
执行模块342,可以用于若测试模块341得到的测试结果中确定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均传输正常,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建链逻辑正常,并向所述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测试模块341,包括:
判断子模块3411,可以用于在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子模块3412,可以用于若判断子模块3411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正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子模块3413,可以用于若判断子模块3411判断接收端接收到的码流信息与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是不一致,则确定所述传输节点传输异常,并生成对应的状态信息。
示例性的,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该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的装置包括存储器501,该存储器501用于存储执行前述第一实施例中该方法的程序。该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的装置还包括处理器502,与该存储器501连接,该处理器502被配置为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01中存储的程序。
该处理器5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的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图6所示,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601,该计算机程序6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该的实施例中任一项该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包括:首先,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然后,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之后,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最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建链逻辑的测试过程是在串行接口自身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间进行的,也就是说码流信息并不会传输到对端设备,从而无需在测试过程中对两端设备间执行传输码流信息的操作,避免了因两端设备间基于串行接口型号、参考时钟及电源供电等诸多差异导致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报错问题,无需两端设备之间进行“握手”的操作,也就避免了因设备之间协同不一致导致额外问题出现的情况,提高了建链逻辑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包括:
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将所述码流信息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调整预设回环参数获取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码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用所述串行接口的所述预设回环服务,包括:
通过所述串行接口的配置寄存器开启所述预设回环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时,控制所述串行接口向所述目标设备的对端发送链路建立信号,以便与所述对端实现链路的建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接口中包含多个传输节点;
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建链逻辑按照节点顺序分别对每个所述传输节点进行传输测试;
若每个所述传输节点均传输正常,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建链逻辑正常。
8.一种建链逻辑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发送的码流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主机设备或从机设备,所述码流信息为当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联系时的验证信息;
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码流信息转发至所述串行接口的接收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串行接口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是所述串行接口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码流信息后生成的;
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执行测试操作得到测试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
CN202110302566.XA 2021-03-22 2021-03-22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29256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566.XA CN112925684A (zh) 2021-03-22 2021-03-22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2566.XA CN112925684A (zh) 2021-03-22 2021-03-22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684A true CN112925684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2566.XA Pending CN112925684A (zh) 2021-03-22 2021-03-22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56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4132A (zh) * 2023-11-06 2023-12-08 成都芯盟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jesd204b建链可靠性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892A (zh) * 2008-02-01 2009-08-0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接口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520744A (zh) * 2009-03-31 2009-09-02 上海远景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检的串口通信系统及其自检方法
CN104750588A (zh) * 2015-03-04 2015-07-01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压力测试方法
CN106708769A (zh) * 2015-07-16 2017-05-24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串行接口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892A (zh) * 2008-02-01 2009-08-0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接口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520744A (zh) * 2009-03-31 2009-09-02 上海远景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检的串口通信系统及其自检方法
CN104750588A (zh) * 2015-03-04 2015-07-01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压力测试方法
CN106708769A (zh) * 2015-07-16 2017-05-24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串行接口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4132A (zh) * 2023-11-06 2023-12-08 成都芯盟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jesd204b建链可靠性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7194132B (zh) * 2023-11-06 2024-02-02 成都芯盟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jesd204b建链可靠性压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0026B1 (e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mobile gateway with communication protocol management
US8362791B2 (en) Test apparatus additional module and test method
US691488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circuit
KR100614638B1 (ko) 고속의 무선 통신에 적합한 하이브리드형 직렬 주변 장치 인터페이스 회로 및 그 방법
CN112925684A (zh) 建链逻辑的测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31069B (zh) 使用非链接测试资源控制无线待测设备的方法
US71334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modem
JP2009244991A (ja) データ通信方法、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電子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回路基板
US20090024875A1 (en)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device and method testing the same
WO2021244130A1 (zh) 故障诊断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532B (zh)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JP4843102B2 (ja) 試験装置および試験方法
JP4822171B2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2023057371A (ja) 誤り検出装置および誤り検出方法
CN114003018A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986600A (zh) 一种用于芯片串行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和芯片
KR20210100474A (ko) 차량용 전자 제어기의 테스트 장치 및 그 테스트 방법
CN108535629B (zh) 一种以太网电路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350785A (zh) 一种检验serdes通信链路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14553753B (zh) 调测带串行通信接口的通信模块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3194371B2 (ja) シリアルバスインタフェースマクロ回路の動作テスト方法
CN116684913B (zh) 4g通信模组的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5537A (zh) 一种10bit寻址模式下的I2C总线传输方法
CN113726425B (zh) 一种有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25500A (zh) 一种设备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