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5358A -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 Google Patents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5358A
CN112925358A CN202010155529.6A CN202010155529A CN112925358A CN 112925358 A CN112925358 A CN 112925358A CN 202010155529 A CN202010155529 A CN 202010155529A CN 112925358 A CN112925358 A CN 112925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ing
cooking
pot bod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55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5358B (zh
Inventor
杨路路
朱硕硕
刘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55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5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5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5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5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202/00Devices hav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炖锅,该控制方法在选择烹饪参数时,基于循环多次加热和停止加热的时长,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并基于该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择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这种烹饪参数选择的方式,将陶锅内食材的大小量及单次判量误差考虑在内,是适应于当前锅体内食材量和输入电压高低的数值,可以很好地避免溢锅或加热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具有陶锅内胆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背景技术
区别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电炖锅一般自带陶锅作为内胆,由于陶土自带的耐酸耐碱的特点,且热容量大,适合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炖煮的食物的加工过程。相比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炖煮的食物,食材在电炖锅的陶锅内胆中的熟化过程较为缓慢,烹饪后的食材味道更好,营养也较好的被保留。
但是,电炖锅的陶锅内胆的底壁较厚,传热速度较低,而电炖锅的感温装置一般设置于陶锅的外底壁上,并且,电炖锅会依据该感温装置判断陶锅的底壁温度变化而调定加热功率,这样,无论陶锅内部的食材多少,陶锅的底壁温度变化都不会差很多,依据该底壁温度差调定的加热功率基本相同。在同一调定功率下,对于锅内食物量较小的烹饪情况而言,加热功率会大于实际所需功率,陶锅可能出现溢锅问题;对应地,对于锅内食物量较小的烹饪情况而言,这一调定加热功率相比于其实际所需功率又偏低,陶锅会出现沸腾不足的问题。
因此,相关现有技术中的电炖锅的烹饪控制方法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及电炖锅,该控制方法在选择烹饪参数时,将陶锅内食材的大小量及单次判量误差考虑在内,选定的烹饪参数更加合理。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烹饪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升温阶段、判量阶段以及烹饪阶段,
在所述升温阶段,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停止加热并进入所述判量阶段;
在所述判量阶段:
当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时,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进行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并记录加热的时长Q1;
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记录停止加热的时长Q2;
计数值N加1;
循环所述判量阶段的上述步骤,至计数值N达到预设次数;
基于所述判量阶段的累计加热时长和累计停止加热时长,以及计数值N,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
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在上述烹饪控制方法中,当输入电压高低相同时,锅体内的食材量影响加热时长Q1和停止加热时长Q2,例如,相比于食物量大的情况,当锅体内食物量小时,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的Q1偏小,但等待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一温度T1的Q2又偏大;而当锅体内的食材量相同时,相比于输入电压偏低的情况,输入电压高时,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的Q1偏小,但等待温度降低至小于第一温度T1的Q2又偏大,在循环预设次数后,得到的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可以在消除单次测量误差的前提下,客观反映锅体内食材量的大小以及输入电压的高低,基于该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择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是适应于当前锅体内食材量大小和输入电压高低的数值,可以很好地避免溢锅或加热不足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公式:R=(Q4*M)/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进一步地,所述公式R=(Q4*M)/Q3中M取10。
如此设置,由前所述,食材量的大小以及加热锅体时输入电压的高低不同,会导致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的不同,按照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的比率R也不相同,即,相比于食物量大的情况,当锅体内食物量小时,平均加热时长Q3偏小,但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偏大,基于R的计算公式所得的比率R偏大;同理,当锅体内的食材量相同时,输入电压高时,平均加热时长Q3偏小,但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偏大,基于R的计算公式所得的比率R偏大,由于公式中带入了经验值M,比率R可以更加明显地反应当前锅体内食材量和输入电压的高低,以更佳精准地避免溢锅或加热不足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以及第二加热功率P2,所述烹饪阶段包括冲沸腾阶段,在所述冲沸腾阶段: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所述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二温度值T2,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
如此设置,锅体在连续加热时,当锅体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值T2时,或者锅体的温度在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时,表明锅体温度已升高至沸腾温度;或者进一步加热锅体但锅体无明显温度升高,此时锅体已在沸腾温度平衡,基于平均加热时长Q3和比率R选定的上述两个烹饪参数,可以很好的适用于冲沸腾阶段的温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参数还包括第三加热功率P3以及第二平衡时长t2’;
所述冲沸腾阶段还包括:当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锅体加热至第二温度值T2,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时,停止加热t3时长;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至第三温度值T3,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其中:P3<P2,T3<T2,t2’≤t2。
如此设置,将冲沸腾按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相较于前一阶段加热功率降低,则可以避免持续高功率加热导致的溢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维持功率P4以及维持温度T4,所述烹饪阶段包括冲沸腾阶段和维持阶段,在所述冲沸腾阶段内,所述锅体被加热至沸腾;进入维持阶段,以所述维持功率P4对锅体加热,以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如此设置,锅体内的食材在被加热至沸腾后,需要维持沸腾一段时间,以实现炖煮,此时,基于平均加热时长Q3和比率R选定的维持功率P4和维持温度T4,均是适应于当前输入电压和食材量的参数,可以很好的与锅体维持沸腾所需功率匹配,同时,锅体维持沸腾的温度也匹配于实际工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维持阶段,在所述锅体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后,降功率对锅体进行加热,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继续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如此设置,维持沸腾是在冲沸腾后进行,此时,锅体内食材应当已经沸腾,以分阶段的形式维持沸腾,可以很好的避免溢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锅体被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t6时长后,再进入所述维持阶段。
如此设置,在锅体内沸腾后,停止加热预设时长t6,可以使锅体内的食材沸腾程度减缓,再进入维持沸腾阶段,可以更好的避免溢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空置阶段,在所述空置阶段,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然后进入所述升温阶段,其中:t0设定为1min至10min。
如此设置,等待预设时长t0,可以尽量消除锅体初始温度的误差,避免锅体受到冷热水清洗、前一次烹饪余温等影响,所需加热时长变长或变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值N的取值范围为2≤N≤6。
如此设置,循环2至6次,基本可以消除单次误差,计算的评价值更加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所述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
如此设置,P0与P1均在80%*P至100%*P之间选择,可以使判量阶段所需时长缩短。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
所述处理器控制加热元件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
当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同时记录加热的时长Q1;
停止对锅体加热至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的时长Q2,并将计数值N加1;
循环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以及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的步骤,至计数值N达到预设次数,其中:加热时长Q1和停止时长Q2累计计算;
所述处理器基于累计加热时长、累计停止加热时长,及计数值N,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并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公式:R=(Q4*10)/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进一步地,所述公式R=(Q4*M)/Q3中M取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二温度值T2,或者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达到T2时,或者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t3时长,然后,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至第三温度值T3,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其中:P3<P2,T3<T2,t2’≤t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维持功率P4以及维持温度T4,在所述加热元件将所述锅体加热至沸腾后,所述加热元件以选择的所述维持功率P3对锅体加热,以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锅体温度维持在T4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降功率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继续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锅体被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t6时长后,再进入所述维持阶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始以所述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前,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再开启所述加热元件,其中:t0设定为1min至1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值N的取值范围为2≤N≤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所述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炖锅,包括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的烹饪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烹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有陶锅作为内胆的电炖锅中,一般在陶锅的外底壁上设置有感温装置,如各类温控器,其能够检测陶锅的锅体温度值。本发明中,为了避免溢锅或加热不足问题的出现,通过多次将锅体循环加热至一预设温度值和停止加热等待锅体降温至另一预设温度值,并记录累计的加热时长和停止加热时长,基于该累计加热时长、累计停止加热时长和循环次数,计算平均每次将锅体加热至该预设温度值所需的平均加热时长,以及等待锅体降温至低于该预设温度值所需的平均停止加热时长。计算所得的平均加热时长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输入电压高低以及锅体内食材量大小。而对烹饪效果影响较大的,也恰是这两个因素,因此,在选择烹饪参数前即将这两个关键因素考虑在内,可以使选择的烹饪参数更加适应于当前的工况,提升炖煮效果。进一步地,基于计算所得的平均加热时长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计算的比率R,可以将锅体内食材量大小和输入电压高低反应的更佳明显,因此,以平均加热时长和计算所得的比率R选择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可以更好的避免锅体内加热不足或发生溢锅。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参考图1中,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值T1,停止加热并进入判量阶段;
判量阶段的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当锅体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值T1时,以第一功率P1再次对锅体进行加热,当锅体温度≥T1时,停止加热,在此过程中,记录锅体再次加热至T1的时长Q1,以及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再次低于T1的停止加热时长Q2,同时,将计数值N加1;
S21,将计数值N与预设次数相比较,当N小于预设值时,执行步骤S20,否则进入步骤S22;
S22,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
S23,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择烹饪参数。
在步骤S1中,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值T1后,再进入判量阶段,如此,无论环境温度如何,进入判量阶段的起始温度都是第一温度T1,因此,判量阶段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在步骤S22中,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的计算依据,是基于两个参数:(1)在多次循环加热和停止加热过程中,累计的加热时长和累计的停止加热时长;(2)循环次数,以循环加热两次为例说明:两次的累计加热时长除以2,即为平均加热时长Q3,两次的累计停止加热时长除以2,即为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以平均时长代替单次时长,可以消除单次计时或感温的误差,基于平均值计算的参数也更加贴近真实参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循环次数的预设值为2次至6次之间。
进一步地,在步骤S22中获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后,基于公式:R=(Q4*M)/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其中:M为经验值,其取值范围为8至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M取10。相比于食物量大的情况,当锅体内食物量小时,步骤S22中计算得到的平均加热时长Q3偏小,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偏大,基于公式计算所得的比率R偏大;同理,当锅体内的食材量相同时,相比于输入电压偏低的情况,输入电压高时,平均加热时长Q3偏小,但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偏大,基于R的计算公式所得的比率R偏大,由于公式中带入了经验值M,比率R可以更加明显地反应当前锅体内食材量和输入电压的高低,以更佳精准地避免溢锅或加热不足的问题。
选定的烹饪参数包括有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用于冲沸腾阶段;以及,维持功率P4和维持温度T4,用于维持阶段。可以理解的,两个阶段的烹饪参数,可以只包含部分参数,例如,可以只选定冲沸腾阶段的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而按照现有技术中普通方式确定维持阶段的烹饪参数,图1及以下描述中,两个阶段烹饪参数均基于计算结果选定。
在判量阶段结束后,进入冲沸腾阶段S3,其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以预设的第二加热功率P2对锅体进行加热;
S31,当锅体温度达到第二温度值T2,或者在第一平衡时长t2内锅体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认为锅体内达到沸腾状态,进入下一步。第一平衡时长t2的物理含义为:锅体温度在该时长内没有发生变化,这里,第一平衡时长t2的取值范围为30s至5min之间。
参考图2中所示,其与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在步骤S31后增加以下步骤:
S32,停止加热t3时长;
S33,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
S34,当锅体温度达到第三温度值T3,或者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锅体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认为锅体内达到沸腾状态,进入下一步;
增加的三个步骤,相当于将冲沸腾阶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中间暂停加热t3时长,t3的取值范围为1min至10min之间。第三加热功率P3低于第二加热功率P2,即,两个冲沸腾阶段中,加热元件以降功率的方式对锅体进行加热,且两个加热阶段之间暂停t3时长,以使锅体内沸腾态势稍缓,这样,锅体可以被平稳加热至锅内发生沸腾,避免大功率持续加热导致的锅体温升过快而溢锅。
在分两个阶段进行冲沸腾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4中的第三温度值T3比步骤S31中的第二温度值T2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3比T2低10℃左右。同时,步骤S34中的第二平衡时长t2’小于等于步骤S31中的第一平衡时长t2。如此可以更好地避免锅体内食材剧烈沸腾而发生溢锅。
冲沸腾阶段之后,可以直接进入维持阶段,以选定的维持功率P4和维持温度T4进行维持阶段的烹饪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束冲沸腾阶段后,进入维持阶段前,还可以设置有步骤S4,停止加热t6时长,然后再进入维持阶段。停止加热的时长t6可以为1min至10min之间的任一时长,在该阶段,锅体内食材的沸腾态势稍缓,避免以维持功率P4对锅体加热时发生溢锅。
在步骤S3或S4后,进入维持阶段,其包括:
步骤S5,以维持功率P4对锅体加热,使锅体温度维持在维持温度T4,直至烹饪结束。
参考图3中所示,在步骤S5之后,还可以包括有步骤S50,以维持功率P5对锅体加热,并使锅体温度维持在维持温度T4,且P5<P4。这种方式类似于前述的分阶段进行冲沸腾,是将维持阶段也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后的阶段所使用的维持功率低于前一阶段的维持功率,选定的维持功率P4为第一阶段所使用的功率,在后的阶段需选用低于P4的功率值对锅体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空置阶段,该空置阶段包括:
步骤S0,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然后进入所述升温阶段,其中:t0设定为1min至10min。等待预设时长t0后再对锅体进行加热,可以尽量消除锅体初始温度的误差,避免锅体受到冷热水清洗、前一次烹饪余温等影响,所需加热时长变长或变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第二加热功率P2与P1取值相同。升温功率P0在接近满额功率范围内取值,可以尽量缩短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值T1所需时间,从而缩短整体的烹饪时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
所述处理器控制加热元件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
当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同时记录加热的时长Q1;
停止对锅体加热至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的时长Q2,并将计数值N加1;
循环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以及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的步骤,至计数值N达到预设次数,其中:加热时长Q1和停止时长Q2累计计算;
所述处理器基于累计加热时长、累计停止加热时长,及计数值N,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并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公式:R=(Q4*10)/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8至12。进一步地,所述公式R=(Q4*M)/Q3中M取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参数包括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处理器控制加热元件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二温度值T2,或者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从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达到T2时,或者从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时,处理器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t3时长,然后,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至从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再次达到所述第三温度值T3,或者锅体温度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其中:P3<P2,T3<T2,t2’≤t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参数包括维持功率P4以及维持温度T4,在加热元件将锅体加热至沸腾后,加热元件以选择的维持功率P3对锅体加热,以使锅体的温度维持在维持温度T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维持在T4后,控制加热元件降功率对锅体进行加热,使锅体的温度继续维持在维持温度T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锅体被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t6时长后,再进入维持阶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始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前,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再开启加热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数值N的取值范围为2≤N≤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炖锅,包括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的烹饪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升温阶段、判量阶段以及烹饪阶段,
在所述升温阶段,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停止加热并进入所述判量阶段;
在所述判量阶段:
当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时,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进行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并记录加热的时长Q1;
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记录停止加热的时长Q2;
计数值N加1;
循环所述判量阶段的上述步骤,至计数值N达到预设次数;
基于所述判量阶段的累计加热时长和累计停止加热时长,以及计数值N,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
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公式:R=(Q4*M)/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式R=(Q4*M)/Q3中M取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第二温度值T2、第一平衡时长t2以及第二加热功率P2,
所述烹饪阶段包括冲沸腾阶段,在所述冲沸腾阶段: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所述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二温度值T2,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参数还包括第三加热功率P3以及第二平衡时长t2’;
所述冲沸腾阶段还包括:当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锅体加热至第二温度值T2,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时,停止加热t3时长;
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至第三温度值T3,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
其中:P3<P2,T3<T2,t2’≤t2。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维持功率P4以及维持温度T4,
所述烹饪阶段包括冲沸腾阶段和维持阶段,在所述冲沸腾阶段内,所述锅体被加热至沸腾;进入维持阶段,以所述维持功率P4对锅体加热,以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空置阶段,在所述空置阶段,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然后进入所述升温阶段,其中:t0设定为1min至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值N的取值范围为2≤N≤6。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所述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
10.一种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体温度;
所述处理器控制加热元件以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至第一温度T1;
当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同时记录加热的时长Q1;
停止对锅体加热至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的时长Q2,并将计数值N加1;
循环以第一加热功率P1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一温度T1,以及停止加热至锅体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T1的步骤,至计数值N达到预设次数,其中:加热时长Q1和停止时长Q2累计计算;
所述处理器基于累计加热时长、累计停止加热时长,及计数值N,计算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并根据平均加热时长Q3和平均停止加热时长Q4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公式:R=(Q4*10)/Q3,计算比率R值,并基于所述比率R和平均加热时长Q3选定所述烹饪阶段的烹饪参数,
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式R=(Q4*M)/Q3中M取10。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第二温度值T2和第一平衡时长t2,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第二加热功率P2将锅体加热至所述第二温度值T2,或者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达到T2时,或者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在所述第一平衡时长t2内未发生变化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t3时长,然后,以第三加热功率P3对锅体再次进行加热,至从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锅体温度再次达到第三温度值T3,或者所述锅体温度在第二平衡时长t2’内维持在同一值;
其中:P3<P2,T3<T2,t2’≤t2。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参数包括维持功率P4以及维持温度T4,在所述加热元件将所述锅体加热至沸腾后,所述加热元件以选择的所述维持功率P3对锅体加热,以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锅体温度维持在T4后,控制所述加热元件降功率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使所述锅体的温度继续维持在所述维持温度T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体被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t6时长后,再进入所述维持阶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开始以所述升温功率P0将锅体加热前,不对锅体进行加热并等待t0时长,再开启所述加热元件,其中:t0设定为1min至10min。
19.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值N的取值范围为2≤N≤6。
20.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功率P0设定为80%*P≤P0≤100%*P,所述第一加热功率P1设定为80%*P≤P1≤100%*P,其中:P为额定功率。
21.一种电炖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0155529.6A 2020-03-06 2020-03-06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Active CN112925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5529.6A CN112925358B (zh) 2020-03-06 2020-03-06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5529.6A CN112925358B (zh) 2020-03-06 2020-03-06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358A true CN112925358A (zh) 2021-06-08
CN112925358B CN112925358B (zh) 2022-11-08

Family

ID=7616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5529.6A Active CN112925358B (zh) 2020-03-06 2020-03-06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53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5932A (zh) * 2021-07-27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养生壶沸腾的方法、装置、养生壶及存储介质
CN113729508A (zh) * 2021-09-01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29509A (zh) * 2021-09-02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939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8309026A (zh) * 2018-03-15 2018-07-2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09419366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中米水量的判断方法和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11074248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939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419366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中米水量的判断方法和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108309026A (zh) * 2018-03-15 2018-07-2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煮饭吸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10742487A (zh) * 2019-10-29 2020-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5932A (zh) * 2021-07-27 2021-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养生壶沸腾的方法、装置、养生壶及存储介质
CN113475932B (zh) * 2021-07-27 2022-03-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养生壶沸腾的方法、装置、养生壶及存储介质
CN113729508A (zh) * 2021-09-01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29509A (zh) * 2021-09-02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3729509B (zh) * 2021-09-02 2022-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5358B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5358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09976434B (zh) 调整家用器具的至少一个加热件的加热功率的方法
CN112914373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02342737A (zh) 一种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
CN104095555A (zh) 煎烤机锁型烹饪的控制方法及煎烤机
CN108827489A (zh) 一种食材检测模块
CN103105875A (zh) 一种电压力锅烹制烙饼的控制方法
CN108926231B (zh) 显示烹饪倒计时时间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器具
CN106322448A (zh) 锅具的加热方法
CN109124289B (zh) 煮饭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CN112256069B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852637A (zh) 陶瓷电炖锅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陶瓷电炖锅
CN112244617A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1265103B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1053440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11728469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6596B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48831A (zh) 一种修正加热时间的电饭锅以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11061315A (zh) 一种菜谱烹饪方法和装置
CN115309205B (zh) 用于烹饪电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和烹饪电器
CN110037563A (zh) 加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4568951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烹饪器具
JP5877311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3384161A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器具
JP5750565B2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