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553A -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553A
CN112911553A CN202110352798.6A CN202110352798A CN112911553A CN 112911553 A CN112911553 A CN 112911553A CN 202110352798 A CN202110352798 A CN 202110352798A CN 112911553 A CN112911553 A CN 112911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istance
mounted terminal
unit
roa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27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553B (zh
Inventor
朱胜超
余亮
马志广
武宏伟
郑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chuan Onlin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27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回复信号是车载单元在接收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目标车辆上;在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简称OBU)长期运行,受运行环境干扰或器件老化等影响,造成设备故障或者使用性能下降。有些性能无法通过自检发现,例如射频发射异常、射频接收异常、未知原因的通信失败等,而射频发射异常、射频接收异常等问题通常会影响到OBU的灵敏度,如OBU的唤醒灵敏度和接收灵敏度。目前OBU出厂安装后的使情况基本上也脱离了业主和设备厂家的监控范围,对业主而言故障OBU会造成通信成功率低,增加管理成本,对设备厂家而言不利于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客户体验,容易造成品牌认可度的降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地,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一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一回复信号的第一唤醒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唤醒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其中,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唤醒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唤醒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唤醒距离与第一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唤醒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唤醒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唤醒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二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二回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是由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预设区域范围对所述车载单元唤醒之后,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所述预设区域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路侧单元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接收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接收距离与第一标准接收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接收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接收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接收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路侧单元发送至车载单元发射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发射信号的第二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二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
可选地,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灵敏度误差等级;在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灵敏度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以使调整后的灵敏度满足预设范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区块链节点向目标用户和/或目标运营商发送告警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还用于向智能车载终端发送参数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对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智能车载终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回复信号的射频参数;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确定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射频参数误差等级;在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射频参数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二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射频参数。
可选地,所述射频参数包括:所述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功率、频率、占空比和位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装置,应用于智能车载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由于通过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回复信号是车载单元在接收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在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由此可以到达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检测的目的。因此,可以解决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低问题,达到提高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
步骤S204,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
步骤S206,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通过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回复信号是车载单元在接收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在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由此可以到达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检测的目的。因此,可以解决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低问题,达到提高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检测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等,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是具备接收和发射信号的装置,可以设置的车辆上。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载终端与5.8G模块组合模式有两种,一种是5.8G模块内置于智能车载终端内,另一种为智能车载终端与OBU通过高速串口/输入输出IO/蓝牙相连。当车辆未贴装其它OBU时,智能OBU为智能车载终端与OBU的组合模式;当车主已贴有普通OBU,针对此种情况也可贴装智能OBU,其中OBU可配置为5.8G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 ations,简称DSRC)功能,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控制5.8GDSRC通信单元通过DSRC通信技术唤醒原有OBU并与之进行DSRC数据交互,同时智能车载终端也接收5.8G DSRC通信单元监听到的本车内原有OBU与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简称RSU)之间的交互数据,从而可支持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li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扩展应用。基于以上智能OBU的硬件设计基础上,智能OBU还可通过与移动终端绑定,从而实现移动应用层APP访问。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车载单元OBU可以设置在车辆上,路侧单元(RoadSide Unit,简称RSU)可以设置在门架上,车辆行驶至可以接收信号的区域,车载单元OBU可以与路侧单元RSU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计费等功能。本实施例中的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接收车载单元OBU与路侧单元RSU之间的交互的信息,如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信息交互示意图,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接收到路侧单元RSU向车载单元OBU发送的发射信号,车载单元OBU接收到发射信号后向路侧单元RSU返回回复信号,智能车载终端也可以接收到。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智能车载终端可以记录接收到车载单元OBU发送的回复信号的时刻,该时刻可以称为第一时刻。智能车载终端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位置差,可以确定车辆与路侧单元RSU之间的距离,记第一时刻车辆与路侧单元RSU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通过该距离可以确定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具体地,可以预设标准距离,若第一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认为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存在误差,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1米、1.5米等。智能车载终端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提醒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可以准确确定出载单元OBU的灵敏度,可以达到灵敏度自检的目的,进而可以提高灵敏度检测的效率。
可选地,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一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一回复信号的第一唤醒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唤醒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其中,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唤醒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唤醒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唤醒距离与第一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唤醒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唤醒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唤醒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可以是唤醒灵敏度。在通常情况下车载单元OBU是处于睡眠状态的,例如,在高速上车载单元OBU可以处于睡眠状态,以此可以到达节约资源的效果。而车辆行驶到达路侧单元信号覆盖范围前,需要对车载单元进行唤醒,可以通过唤醒距离表示车载单元OBU的唤醒灵敏度。具体地,路侧单元发送唤醒信号,车载单元OBU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进行回复,以此可以实现对车载单元OBU的唤醒。在本实施例中,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接收车载单元OBU发送的回复信号,并记录接收到回复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一唤醒时刻。智能车载终端可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位置差确定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以称为第一唤醒距离。可以预设标准唤醒距离,若第一唤醒距离与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认为车载单元OBU的唤醒灵敏度存在误差,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智能车载终端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提醒车载单元OBU的唤醒灵敏度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检测出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可以达到对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进行自检的目的,进而可以提高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检测效率。
可选地,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二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二回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是由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预设区域范围对所述车载单元唤醒之后,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所述预设区域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路侧单元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接收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接收距离与第一标准接收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接收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接收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接收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方式,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可以是接收灵敏度。在车载单元OBU被唤醒后,可以对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进行检测。具体地,可以在路侧单元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内对车载单元OBU的灵敏度进行检测。在本实施例中,路侧单元发送发射信号,车载单元OBU在接收到发射信号后进行回复,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接收车载单元OBU发送的回复信号,并记录接收到回复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一接收时刻。智能车载终端可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位置差确定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可以称为第一接收距离,可以预设标准接收距离,若第一接收距离与标准接收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认为车载单元OBU的接收灵敏度存在误差,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智能车载终端可以通过发送指示信息的方式提醒车载单元OBU的接收灵敏度需要调整。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检测出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可以达到对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自检的目的,进而可以提高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检测效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路侧单元发送至车载单元发射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发射信号的第二时刻;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二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路侧单元灵敏度正常,车载单元灵敏度出现问题。路侧单元灵敏度出现问题,车载单元灵敏度正常。路侧单元和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均出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确定路侧单元灵敏度是否正常,再进一步确定车载单元灵敏度是否出现问题。
具体地,如图3所示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接收路侧单发送的发射信号,智能车载终端在接收到发射信号时,记录接收发射信号的时间作为第二时刻,智能车载终端可以获取车辆在第二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位置差确定在第二时刻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若该距离与预设的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可以确定路侧单元路侧单元的灵敏度是没有问题的,在此种情况下确定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而若在第二时刻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与预设的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确定路侧单元路侧单元的灵敏度存在问题,而此种情况需要结合上述第一距离确定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具体地,若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确认车载单元的灵敏度正常,若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之间的差值不在预设距离阈值内,则确认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存在异常,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和距离预设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可以是0.5米、1米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智能车载终端接收发射信号时车辆与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确定路侧单元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在确定路侧单元的灵敏度正常的情况下,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可以提高车载单元灵敏度调整的准确性。
可选地,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灵敏度误差等级;在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灵敏度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以使调整后的灵敏度满足预设范围。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唤醒距离与第一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唤醒灵敏度的误差等级,差值越大等级越高。每个唤醒灵敏度的误差等级可以对应于一个调整参数,误差等级与对应的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中。根据差值确定误差等级后,选取该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不同唤醒灵敏度的误差等级与对应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的确定出与该唤醒灵敏度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进一步可以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进行调整,可以提高对车载单元的唤醒灵敏度进行调整的速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一接收距离与第一接收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接收灵敏度的误差等级,差值越大等级越高。每个接收灵敏度的误差等级可以对应于一个调整参数,误差等级与对应的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中。根据差值确定误差等级后,选取该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不同接收灵敏度的误差等级与对应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的确定出与该接收灵敏度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进一步可以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可以提高对车载单元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的速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区块链节点向目标用户和/或目标运营商发送告警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还用于向智能车载终端发送参数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对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的参数进行调整。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确定智能车载终端的唤醒灵敏度和/或接收灵敏度需要调整的情况下,智能车载终端可以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区块链节点向用户和/或运营商发送告警信息,以提示用户和运营商车载单元的灵敏度需要调整。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灵敏度调整参数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调整参数,并将该调整参数发送至智能车载终端,以指示智能车载终端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调整。灵敏度调整参数可以存储在区块链节点的智能合约中,区块链节点可以将灵敏度调整参数发送至智能车载终端,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调整参数,智能车载终端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节点存储灵敏度调整参数,可以达到对灵敏度调整参数统一管理的目的,提高灵敏度调整的准确性。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灵敏度调整参数也可以存储在智能车载终端的存储器中,智能车载终端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调整参数,智能车载终端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存储灵敏度调整参数,并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对灵敏度进行调整,可以到达提高灵敏度调整效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智能车载终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回复信号的射频参数;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确定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提示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对车载单元的发射性能进行检测,发射性能检测可以是检测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射频参数,上述射频参数可以包括发射信号的功率、频率、占空比和位速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对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进行检测,智能车载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回复信号的功率,若回复信号的功率与预订的功率值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则认为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发射功率存在误差,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车载终端可以对车载单元的发射性能进行检测,达到车载单元的发射性能自检的目的,提高车载单元的发射性能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射频参数误差等级;在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射频参数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二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射频参数。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智能车载终端接收到的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发射性能的误差等级,差值越大等级越高。每个误差等级可以对应于一个调整参数,误差等级与对应的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中,也可以存储在智能车载终端中。根据差值确定误差等级后,选取该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发射射频参数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以射频参数为发射功率为例,可以根据智能车载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与预定功率之间的差值确定发射性能的误差等级,在一组功率调整参数中可以选取与误差等级相对应的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具体地,若车载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大于预定功率,可以减小车载单元的发射功率。相反地,若车载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小于预定功率,可以增大车载单元的发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不同误差等级与对应调整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的确定出与该车载单元射频参数误差等级对应的调整参数,进一步可以按照该调整参数对车载单元的发射射频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提高对车载单元的发射射频参数进行调整的速率。
可选地,所述射频参数包括:所述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功率、频率、占空比和位速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车载单元的功率调整可以是减小或增大放大倍数,频率调整可以是调整发射信号的本振频率,占空比的调整可以是信号的脉冲调制,位速率的调整可以是调整时钟速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车载单元射频参数的监控调整,可以达到对车载单元进行自检的目的,提高车载单元的检测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灵敏度的监控预警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确定模块44,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发送模块46,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一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一回复信号的第一唤醒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唤醒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其中,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时刻;确定在所述第一唤醒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唤醒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距离;在所述第一唤醒距离与第一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唤醒阈值的情况下,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唤醒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唤醒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二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二回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是由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预设区域范围对所述车载单元唤醒之后,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所述预设区域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路侧单元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确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接收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距离;在所述第一接收距离与第一标准接收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接收阈值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接收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接收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接收路侧单元发送至车载单元发射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发射信号的第二时刻;确定在所述第二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灵敏度误差等级;在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灵敏度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以使调整后的灵敏度满足预设范围。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区块链节点向目标用户和/或目标运营商发送告警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还用于向智能车载终端发送参数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对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的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回复信号的射频参数;在确定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提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用于根据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射频参数误差等级;在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射频参数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按照所述第二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射频参数。
可选地,所述射频参数包括:所述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功率、频率、占空比和位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
S2,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
S3,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
S2,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
S3,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
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
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一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一回复信号的第一唤醒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唤醒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其中,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时刻;
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唤醒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唤醒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唤醒距离;
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唤醒距离与第一标准唤醒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唤醒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唤醒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唤醒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包括: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第二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第二回复信号的第一接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是由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预设区域范围对所述车载单元唤醒之后,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一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所述预设区域范围大于或等于所述路侧单元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所述回复信号包括所述第二回复信号,所述发射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发射信号,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时刻;
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包括: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一接收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接收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接收距离;
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接收距离与第一标准接收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接收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标准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标准接收距离,所述第一阈值包括所述第一接收阈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智能车载终端接收路侧单元发送至车载单元发射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发射信号的第二时刻;
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确定在所述第二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二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确定灵敏度误差等级;
在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灵敏度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一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灵敏度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
按照所述第一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灵敏度,以使调整后的灵敏度满足预设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区块链节点向目标用户和/或目标运营商发送告警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还用于向智能车载终端发送参数调整指令,以指示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对所述智能车载终端的参数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智能车载终端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回复信号的射频参数;
所述智能车载终端在确定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射频参数与预定射频参数之间的差值确定射频参数误差等级;
在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确定与所述射频参数误差等级相对应的第二调整参数,其中,所述一组射频调整参数中包括至少两个调整参数,每个调整参数对应于一个误差等级,不同调整参数对应于不同的误差等级;
按照所述第二调整参数调整所述车载单元的射频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参数包括:所述车载单元发射信号的功率、频率、占空比和位速率。
10.一种灵敏度的监控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车载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载单元发送至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并确定接收所述回复信号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回复信号是所述车载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发射信号后对所述路侧单元的回复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目标车辆与所述路侧单元之间的第一距离,其中,所述智能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目标车辆上;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一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指示信息。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可被终端设备或计算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110352798.6A 2021-03-31 2021-03-31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911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798.6A CN112911553B (zh) 2021-03-31 2021-03-31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798.6A CN112911553B (zh) 2021-03-31 2021-03-31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553A true CN112911553A (zh) 2021-06-04
CN112911553B CN112911553B (zh) 2022-10-25

Family

ID=7610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2798.6A Active CN112911553B (zh) 2021-03-31 2021-03-31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5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269A (zh) * 2021-12-07 2022-03-22 星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54839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安徽高灯微行科技有限公司 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3954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tc车载单元交易成功率的系统
CN107302468A (zh) * 2016-04-14 2017-10-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车路通信的路侧通信装置自动巡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261908A1 (ja) * 2019-06-26 2020-12-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路側装置および通信輻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2468A (zh) * 2016-04-14 2017-10-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车路通信的路侧通信装置自动巡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6193954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tc车载单元交易成功率的系统
WO2020261908A1 (ja) * 2019-06-26 2020-12-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路側装置および通信輻輳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海舟: "全智能交通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与应用构想(上)", 《中国交通信息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7269A (zh) * 2021-12-07 2022-03-22 星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54839A (zh) * 2023-12-06 2024-01-05 安徽高灯微行科技有限公司 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54839B (zh) * 2023-12-06 2024-02-20 安徽高灯微行科技有限公司 唤醒灵敏度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553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1925B2 (en) IoT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for managing LoRaWAN-based large-scale facilities, and IoT network server and terminal applying the same
CN112911553B (zh) 灵敏度的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US10339731B2 (en) In-vehicle unit and in-vehicle unit diagnosis system
EP2095579B1 (en) Sensor network
EP2503710A1 (en)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 on-board unit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on-board unit
EP371669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links between asset tracking devices
CN109831764A (zh) 一种适用于obu电子标签的抗邻道干扰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03255A (zh) 车载单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6339381B1 (en) DSRC car-mounted equipment
CN11120086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6031680A (ja) タイヤ管理システム
CN112752235B (zh) Obu的检测方法、obu、etc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3114386B (zh) 路侧单元的射频参数监控预警方法及装置
US20200227926A1 (en) Remote connectivity using a battery
CA2874286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le monitoring
US11619673B2 (en) Lifetime battery tracking using a wireless interface
CN113830209B (zh) 异常移动检测方法、装置、车辆及服务器
CN110056855B (zh) 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00279632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787546B2 (ja) タイヤ管理システム
CN112203256B (zh) 车载单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18352740U (zh) 路侧单元及路侧通信系统
CN117630477A (zh) 用于评估由通信对象所消耗的电能量的方法
CN116170852A (zh) 一种频点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47954A (zh) 车载装置、管理装置、异常判定方法和异常判定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Room 020, 2001, Ant Innovation Base, Building 1, Zhejiang Chamber of Commerce Building, No. 299 Pinglan Road, Yingfeng Street,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15

Patentee after: Sanchuan Online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Wanji space, building 12,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