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251A -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251A
CN112909251A CN201911228604.0A CN201911228604A CN112909251A CN 112909251 A CN112909251 A CN 112909251A CN 201911228604 A CN201911228604 A CN 201911228604A CN 112909251 A CN112909251 A CN 112909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silicon
electrode material
lithium ion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86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进
何娜
梅骜
焦一峰
李扬
王群峰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86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01M4/622Binders being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负极材料活性层,包括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和石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硅、多孔硅、SiOX、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粘结剂包括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和丁苯橡胶类粘结剂,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或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和/或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的丁苯橡胶。本发明还提供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以及锂离子电池包。本发明通过调整负极材料活性层的组成,制得负极膨胀低、循环稳定性高、以及倍率性能高的锂离子电芯。

Description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石墨类负极材料,但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无法满足未来更高比能量及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要求。因此,寻找替代碳的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由于具有最高的储锂容量(理论比容量4200mAh/g)和丰富的资源,硅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材料。然而,由于在嵌/脱锂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硅材料结构破坏和材料粉化,会导致电极结构破坏,造成硅活性组分丧失电接触。此外材料的粉化和巨大的体积变化,会造成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不断生成,从而导致电池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较差,阻碍了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应用。
为解决硅负极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通过硅的纳米化和复合化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构筑多元多层次复合材料的方法来解决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体积膨胀,造成极片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循环过程中容易粉化并从集流体上脱落,从而失去电接触丧失活性。此外还会导致SEI膜反复破裂和生成,消耗正极及电解液中有限的锂离子,最终造成电池内阻增大、容量急剧衰减、安全性恶化。因此,为满足新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对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更好实现硅基负极材料在高比能电池中的应用,必需从粘结剂体系、导电剂网络以及电解液匹配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协同提高含硅负极的综合性能。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活性层,该负极材料活性层制备的锂离子电芯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极片,该负极极片制备的锂离子电芯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高。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芯,该锂离子电芯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高。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该锂离子电池包包括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高的锂离子电芯。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将锂离子电池包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上,该锂离子电池包包括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高的锂离子电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极材料活性层,包括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和石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硅、多孔硅、SiOX、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粘结剂包括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和丁苯橡胶类粘结剂。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为溶解型粘结剂,其由丙烯酸酯基团和/或酰胺基团改性而得,经丙烯酸酯基团改性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好的韧性,经酰胺基团改性后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呈乳液状,其包括丁苯橡胶和/或羧基等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的丁苯橡胶,经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后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粘结剂采用改性丙烯酸类等溶解型粘结剂与丁苯橡胶乳液组成的复合粘结剂体系,不仅增强了活性颗粒之间以及负极材料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提高了极片的弹性,提升了极片的加工特性,提升了锂离子电芯的循环稳定性。
进一步地,负极材料活性层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复合负极材料80-95%,例如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碳纳米管0.01%-1%,例如0.01%、0.05%、0.1%、0.2%、0.3%、0.4%、0.5%、0.6%、0.7%、0.8%、0.9%、1%;导电碳黑1%-10%,例如1%、2%、3%、4%、5%、6%、7%、8%、9%、10%;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1-4%,例如1%、2%、3%、4%;丁苯橡胶类粘结剂1.5%-6%,例如1.5%、2%、2.5%、3%、3.5%、4%、4.5%、5%、5.5%、6%;优选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88-93%、碳纳米管0.01-1%、导电碳黑1%-3%、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1-3%、丁苯橡胶类粘结剂1.5%-3%。
进一步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负极材料1%-50%,石墨50%-99%,优选地,硅基负极材料5%-35%,石墨65%-95%。
进一步地,碳纳米管的直径小于50nm,优选为直径小于10nm,最优选为直径小于3nm。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的粘度为4000-13000mPa·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活性层,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面或两面,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由上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干燥形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与导电碳黑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将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碳纳米管混合得到导电胶液;将混合粉体与导电胶液搅拌分散得到第一浆料;将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加入第一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到第二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合适粘度的第三浆料;将第三浆料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经干燥及辊压得到负极极片。
进一步地,混合粉体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机械融合、高速混合机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
进一步地,导电胶液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喷射研磨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芯,包括: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离膜、以及外壳,所述负极极片为上述的负极极片,所述隔离膜置于所述负极极片与所述正极极片之间,所述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及所述隔离膜制成裸电芯,所述裸电芯置于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芯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以及有机溶剂,所述锂盐选自LiPF6、LiBF4、LiN(SO2F)2、LiN(CF3SO2)2、LiClO4、LiAsF6、LiB(C2O4)2、LiBF2C2O4及LiPF2O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亚戊酯、氟代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芯。
本发明还将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包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导电碳黑及碳纳米管构成三维高效导电网络,避免了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反复的体积膨胀收缩造成丧失电接触而导致容量衰减,其中导电碳黑主要起到短程导电的作用,碳纳米管网络起到长程导电作用;粘结剂采用改性丙烯酸类等溶解型粘结剂与丁苯橡胶乳液组成的复合粘结剂体系,丙烯酸类溶解型粘结剂实现颗粒的均匀包覆,减少了SEI生成的副反应,同时具有较强的粘结性;SBR颗粒不仅增强了活性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加了极片的弹性,避免了丙烯酸类粘结剂极片较脆难于加工的弊端,提升了极片的加工特性,进而提升了电芯的循环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负极极片的制备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中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包括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
其中,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和石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硅、多孔硅、SiOX、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直径小于50nm,优选为直径小于10nm,最优选为直径小于3nm,粘结剂包括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和丁苯橡胶类粘结剂。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为溶解型粘结剂,其由丙烯酸酯基团和/或酰胺基团改性而得,经丙烯酸酯基团改性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好的韧性,经酰胺基团改性后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呈乳液状,其包括丁苯橡胶和/或羧基等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的丁苯橡胶,经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后的粘结剂可以具有较高的键合强度。粘结剂采用改性丙烯酸类等溶解型粘结剂与丁苯橡胶乳液组成的复合粘结剂体系,不仅增强了活性颗粒之间以及负极材料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提高了极片的弹性,提升了极片的加工特性,提升了锂离子电芯的循环稳定性。在本发明中,负极材料活性层的粘度为4000-13000mPa·s。
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活性层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复合负极材料80-95%,例如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碳纳米管0.01%-1%,例如0.01%、0.05%、0.1%、0.2%、0.3%、0.4%、0.5%、0.6%、0.7%、0.8%、0.9%、1%;导电碳黑1%-10%,例如1%、2%、3%、4%、5%、6%、7%、8%、9%、10%;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1-4%,例如1%、2%、3%、4%;丁苯橡胶类粘结剂1.5%-6%,例如1.5%、2%、2.5%、3%、3.5%、4%、4.5%、5%、5.5%、6%。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活性层中,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为88-93%、碳纳米管为0.01-1%、导电碳黑为1%-3%、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为1-3%、丁苯橡胶类粘结剂为1.5%-3%。
进一步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负极材料1%-50%,石墨50%-99%,优选地,硅基负极材料5%-35%,石墨65%-95%。
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其中,负极材料活性层由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混合制成。
请参阅图1及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极片中,标号1-7分别代表1-负极集流体,2-导电碳黑,3-碳纳米管,4-石墨,5-硅基负极材料,6-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7-丁苯橡胶类粘结剂,8-三维高效导电网络。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中,碳纳米管3和导电碳黑2组成的导电剂形成三维高效导电网络8,可以避免硅基负极材料5由于反复的体积膨胀收缩造成丧失电接触而导致的容量衰减,在上述负极极片中,导电碳黑2主要起到短程导电的作用,碳纳米管网络主要起到长程导电作用,通过长短程导电作用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的导电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的导电效果可通过利用四探针测试法测得极片电阻来体现。
另外,本发明中的粘结剂采用改性丙烯酸类等溶解型粘结剂与丁苯橡胶乳液组成的复合粘结剂体系,丙烯酸类溶解型粘结剂可以实现颗粒的均匀包覆,减少了SEI生成的副反应,同时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丁苯橡胶颗粒不仅增强了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加了极片的弹性,避免了丙烯酸酯类粘结剂使极片较脆且难于加工的弊端,提升了极片的加工特性,进而提升了电芯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的粘结性和加工特性可通过剥离强度测试实验获得的极片剥离强度来体现,可利用从接触面进行单位宽度剥离时所需要的最大力,来体现负极极片的粘结强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请参阅图2,该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与导电碳黑预分散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S2:将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碳纳米管混合得到导电胶液;
步骤S3:将混合粉体与导电胶液高速搅拌分散得到第一浆料;
步骤S4:将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加入到第一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第二浆料;
步骤S5: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到第二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合适粘度的第三浆料;
步骤S6:将第三浆料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经干燥及辊压得到负极极片。
在步骤S1中,混合粉体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机械融合、高速混合机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在步骤S2中,导电胶液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喷射研磨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将正极活性材料与正极导电剂、正极粘结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
之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经真空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得正极活性材料浆料;
将上述浆料均匀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两面上,经过烘干、冷压、分切等工序后得到正极极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芯,包括:
上述的负极极片;
上述的正极极片;
隔离膜,隔离膜置于负极极片与正极极片之间;以及
外壳,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及隔离膜制成的裸电芯置于外壳内。可以理解的是,若外壳用铝塑膜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则得到锂离子软包电芯,若外壳用铝制材料或钢制材料制作而成则得到锂离子硬包电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锂离子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路板及外壳等,将电池模组、电路板等组装于外壳内形成锂离子电池包,锂离子电池包有多种规格,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设计,在此不作限制,现有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包的组装方式均可应用至本发明。
其中,电池模组由若干锂离子电芯串并联组成,同样地,电池模组也有多种规格,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设计,在此不作限制,现有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组装方式均可应用至本发明。锂离子电芯分为锂离子软包电芯和锂离子硬包电芯。
该锂离子电池包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上,以给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提供动力。
下面描述本发明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的各个实施例。
实施例1
(1)负极极片的制备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60:32: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1800g人造石墨、960g氧化亚硅及90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与6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混合,在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在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在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材料活性层的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2)正极极片的制备
将正极活性材料锂镍钴锰LiNi0.8Co0.1Mn0.1O2与正极导电剂导电碳黑(super-P)、碳纳米管(CNT)、正极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6.8:1.5:0.5:1.2混合均匀,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NMP),经真空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得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将上述浆料均匀涂覆在铝箔(厚度13μm)集流体两面上,经过烘干、冷压、分切后得正极极片。
(3)锂离子软包电芯的制备
将隔离膜置于负极极片与正极极片之间,通过卷绕的方式制备方形裸电芯,用铝塑膜复合材料制作外壳,将裸电芯置入外壳中封装后得干电芯,干电芯经过烘烤除水、注液、封口、静置、化成、除气封装、分容等工序后得到锂离子软包电芯。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卷绕的方式制备方形裸电芯,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叠片的方式制备裸电芯,也可将裸电芯制备成其他的形状,如圆柱形或椭圆,即常规的锂离子软包电芯的制备方法均可应用至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负极极片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与实施例1中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52:28:0.5:9.5:4:6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1560g人造石墨、840g氧化亚硅及285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4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与15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混合,在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6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为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负极极片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与实施例1中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56:30:0.1:4.9:3:6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1680g人造石墨、900g氧化亚硅及147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加入3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组成与各组分质量比实施例1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硅合金、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酯类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63:29:0.2:2.8:2:3设计负极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1890g人造石墨、870g硅合金、以及90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与6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混合,在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为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负极极片中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组成与各组分质量比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纳米硅(平均粒径80nm)、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85:7: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2550g人造石墨、210g纳米硅、以及90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与6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混合,在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为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负极极片中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组成与各组分质量比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多孔硅(平均粒径5μm)、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85:7: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2550g人造石墨、210g多孔硅及90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加入6g管径为2nm的单壁碳纳米管,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调解搅拌分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为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导电剂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配方和制作方式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照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多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的质量比为60:32: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
该负极极片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1800g人造石墨、960g氧化亚硅、以及90g导电碳黑放入10L双行星搅拌机中,在1200rpm下搅拌分散1h,得到混合粉体;
将2kg固含量为3%的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与6g管径为10nm的多壁碳纳米管混合,600rpm下球磨分散2h得到导电胶液;
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粉体加入导电胶液中,3000rpm下高速搅拌分散1h,得到第一浆料,再加入300g固含量为30%的丁苯橡胶乳液,800rpm下搅拌分散30min后,得到第二浆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分散调解固含量至40%左右,得到第三浆料;
最后将第三浆料转移至涂布机上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厚度为8μm)的两面、经烘烤和辊压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实密度控制在1.6g/cm3,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控制在8mg/cm2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点是负极极片中未加入碳纳米管,其所占质量分数由导电碳黑取代,该对比例以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质量比60:32:3: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点是负极极片中单壁碳纳米管被管径为50nm的多壁碳纳米管替代,该对比例以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多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SBR)质量比60:32: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点是负极极片中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被传统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取代,该对比例以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丁苯橡胶(SBR)质量比60:32: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点是负极极片中采用羧基修饰的丁苯橡胶乳液取代传统的丁苯橡胶乳液,该对比例以人造石墨、氧化亚硅、单壁碳纳米管、导电碳黑(super-P)、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酰胺基团改性而得)、羧基改性的丁苯橡胶质量比60:32:0.2:2.8:2:3设计负极极片的配方。其余同实施例1。
对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得到的锂离子电芯进行如下性能测试,测量结果见表1:
(1)负极满电膨胀率:
将锂离子电芯以1C倍率恒流充电至4.2V,在4.2V下恒压至0.02C,对电池进行拆解,通过千分尺测量负极极片厚度V2,负极辊压后厚度为V1,其中铜箔厚度V0,计算出负极满电膨胀率,负极满电膨胀率=(V2-V1)/(V1-V0)*100%。
(2)常温循环性能测试
在25℃的恒温箱中,将上述实施例1-7与对比例1-4所得锂离子电芯,以1C倍率恒流充电至4.2V,然后在4.2V下恒压至0.02C,静置30min后以1C放电至2.8V,如此进行充电/放电循环,记录电池经过20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
锂离子电芯2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第200周循环放电容量/第1周循环放电容量*100%
(3)可逆容量保持率
电芯1/3C循环测试条件为:将锂离子电芯以1/3C倍率恒流充电至4.2V,在4.2V下恒压至0.02C,静置30min后以1/3C放电至2.8V,容量C1
电芯1C循环测试条件为:将锂离子电芯以1/3C倍率恒流充电至4.2V,在4.2V下恒压至0.02C,静置30min后以1C放电至2.8V,容量C2
电芯3C循环测试条件为:将锂离子电芯以1/3C倍率恒流充电至4.2V,在4.2V下恒压至0.02C,静置30min后以3C放电至2.8V,容量C3
1C可逆容量保持率=(C1-C2)/C1*100%
3C可逆容量保持率=(C1-C3)/C1*100%
(4)负极材料活性层粘度的测试方法
在500ml烧杯中放入450ml负极浆料,通过国产方瑞数显旋转粘度计测试浆料粘度:选用4号转子,转速12rpm,室温22℃,先点启动,待扭矩显示可应用后,点运行测试60s,得到浆料粘度。
(5)极片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
用丙酮擦拭不锈钢板表面4次,并晾置10min后,将宽30mm,长80mm双面胶带贴于钢板表面;用裁刀裁取宽为25mm、长度为100mm的极片试样,贴于双面胶表面,将裁取试样的一端胶粘面对折,形成约20mm长的折叠层;将试样的另一端粘贴在钢板的一端,并用压辊以600mm/min的速度滚压两次后,将该端钢板与试样的自由端分别装夹在万能材料实验机的上、下夹具中,然后以10mm/min的速度,10N的载荷进行180度剥离测试,得到剥离强度数值。
(6)极片电阻的测试方法(四探针测试法)
用直径60mm取样器裁取负极极片样品,尺寸满足无穷大要求(大于四倍探针间距),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测量极片电阻率。
表1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4得到的锂离子电芯的性能
Figure BDA0002302903820000201
根据表1中实施例1-7制得的锂电子电芯的的性能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负极极片结构稳定性好、负极膨胀低、锂离子电芯循环稳定性高、以及倍率性能高。
进一步地,根据表1中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制得的锂电子电芯的性能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芯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优于对比例1中锂离子电芯的性能,这是由于导电碳黑主要起到短程导电的作用,碳纳米管网络起到长程导电作用,导电碳黑与碳纳米管形成三维导电网络,避免了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反复的体积膨胀收缩造成活性材料丧失电接触而导致负极极片储存容量的衰减,同时降低负极膨胀率。
进一步地,实施例1中锂电子电芯的性能优于对比例2中锂电子电芯的性能,说明单壁碳纳米管相比于多壁碳纳米管,更利于提高锂电子电芯的循环与倍率性能。
进一步地,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芯的性能优于对比例3中锂离子电芯的性能,这是由于粘结剂采用改性丙烯酸类等溶解型粘结剂与丁苯橡胶乳液组成的复合粘结剂体系,不仅增强了活性颗粒之间以及活性层与集流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改性丙烯酸类溶解型粘结剂能够实现颗粒的均匀包覆,减少了SEI生成的副反应,提升了极片的加工特性,提升了电芯的循环稳定性。
进一步地,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芯的性能优于对比例4中锂离子电芯的性能,这是由于改性SBR表面增加了羧基极性亲水性官能团,与硅基表面的羟基键合,增加了SBR与硅基负极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了锂离子电芯的循环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负极材料活性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和石墨,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纳米硅、多孔硅、SiOX、硅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和碳纳米管,粘结剂包括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和丁苯橡胶类粘结剂,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由丙烯酸酯基团和/或酰胺基团改性而得,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和/或极性亲水性官能团改性的丁苯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其特征在于,负极材料活性层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复合负极材料80-95%、碳纳米管0.01%-1%、导电碳黑1%-10%、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1-4%、丁苯橡胶类粘结剂1.5%-6%,优选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88-93%、碳纳米管0.01-1%、导电碳黑1%-3%、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1-3%、丁苯橡胶类粘结剂1.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其特征在于,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硅基负极材料1%-50%,石墨50%-99%,优选地,硅基负极材料5%-35%,石墨65%-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的直径小于50nm,优选为直径小于10nm,最优选为直径小于3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的粘度为4000-13000mPa·s。
6.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活性层,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形成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面或两面,所述负极材料活性层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活性层干燥形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与导电碳黑混合得到混合粉体;
将改性丙烯酸类粘结剂、碳纳米管混合得到导电胶液;
将混合粉体与导电胶液搅拌分散得到第一浆料;
将丁苯橡胶类粘结剂加入第一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第二浆料;
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到第二浆料中,搅拌分散得到合适粘度的第三浆料;
将第三浆料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经干燥及辊压得到负极极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粉体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机械融合、高速混合机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胶液采用双行星机械搅拌、球磨分散、喷射研磨混合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得。
10.一种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
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置于所述负极极片与所述正极极片之间;以及
外壳,所述负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及所述隔离膜制成的裸电芯置于所述外壳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芯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以及有机溶剂,所述锂盐选自LiPF6、LiBF4、LiN(SO2F)2、LiN(CF3SO2)2、LiClO4、LiAsF6、LiB(C2O4)2、LiBF2C2O4及LiPF2O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亚戊酯、氟代碳酸亚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12.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芯。
13.将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自行车上。
CN201911228604.0A 2019-12-04 2019-12-04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2909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604.0A CN112909251A (zh) 2019-12-04 2019-12-04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8604.0A CN112909251A (zh) 2019-12-04 2019-12-04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251A true CN112909251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8604.0A Pending CN112909251A (zh) 2019-12-04 2019-12-04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25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218A (zh) * 2021-08-12 2021-11-16 湖南金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和高倍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138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914444A (zh) * 2021-02-10 2022-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5663195A (zh) * 2022-12-22 2023-01-31 博路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23032499A1 (ja) * 2021-08-31 2023-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5842095A (zh) * 2022-07-06 2023-03-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粘结剂、电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6093331A (zh) * 2023-04-06 2023-05-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WO2023143035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
CN11731723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329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负极片
CN104221194A (zh) * 2012-05-25 2014-12-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248592A (zh) * 2017-07-31 2017-10-13 鹤壁市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108063255A (zh) * 2017-11-17 2018-05-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丙烯酸型负极粘结剂
CN108183235A (zh) * 2017-11-17 2018-06-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丁苯橡胶型负极粘结剂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194A (zh) * 2012-05-25 2014-12-17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3872329A (zh) * 2014-03-18 2014-06-1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负极片
CN107248592A (zh) * 2017-07-31 2017-10-13 鹤壁市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108063255A (zh) * 2017-11-17 2018-05-2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丙烯酸型负极粘结剂
CN108183235A (zh) * 2017-11-17 2018-06-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丁苯橡胶型负极粘结剂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4444A (zh) * 2021-02-10 2022-08-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3659218A (zh) * 2021-08-12 2021-11-16 湖南金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容量和高倍率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32499A1 (ja) * 2021-08-31 2023-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436138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361384B (zh) * 2021-12-31 2024-03-26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负极、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43035A1 (zh) * 2022-01-26 2023-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
CN115842095A (zh) * 2022-07-06 2023-03-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粘结剂、电极极片、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5663195A (zh) * 2022-12-22 2023-01-31 博路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15663195B (zh) * 2022-12-22 2023-03-10 博路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16093331A (zh) * 2023-04-06 2023-05-09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731723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317234B (zh) * 2023-11-29 2024-05-10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9251A (zh) 负极材料活性层、负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US20220052320A1 (en) Anode activ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evice using the anode active material
Sun et al. Effect of poly (acrylic acid)/poly (vinyl alcohol) blending binder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s
CN107046815A (zh) 包含至少两种导电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浆料和使用所述正极材料浆料的锂二次电池
CN111725509B (zh) 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浆料、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2002883A (zh)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用硅基复合材料及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3636032A (zh) 锂二次电池用电极、锂二次电池和锂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12103468B (zh) 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KR20210137562A (ko) 배터리 응용을 위한 애노드 전극 조성물 및 수성 분산액
WO2019216275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組成物、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5911246A (zh) 极片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
CN111384370B (zh) 一种高容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
Huang et al.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inders and different-sized silicons on dispersion homogeneity of anodes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lithium-silicon batteries
WO2023123087A1 (zh) 一种水系正极极片及包含该极片的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2736247A (zh) 水系复合粘结剂、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CN113728471B (zh) 负极材料、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3394363B (zh) 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负极极片、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3130907A (zh) 一种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快充锂离子电池
WO2023130886A1 (zh) 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
US20230343943A1 (en)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and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aining such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WO2012086186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2952050A (zh)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锂离子软包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
CN11311360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Ten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onductive additiv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iO/C composite anod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503645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5

Address after: 511400 No.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