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8683B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08683B CN112908683B CN202110040345.XA CN202110040345A CN112908683B CN 112908683 B CN112908683 B CN 112908683B CN 202110040345 A CN202110040345 A CN 202110040345A CN 112908683 B CN112908683 B CN 1129086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shaping
- conveying
- pin
- m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2 incom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包括循环输送线、上料装置、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循环输送线具有载具,上料装置、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沿循环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分布,载具可在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缠线装置的执行末端、线脚整形装置的执行末端、引脚剪切装置的执行末端和第一下料装置的执行末端之间移动,该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且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背景技术
网络变压器是PCI网卡上的重要电子元器件之间,其在网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传输数据,其把端口物理层(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不同电平的连接网线的另一端;第二,隔离网线连接的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不同电平,以防止不同电压通过网线传输损坏设备。此外,网络变压器还能够对设备起到一定的防雷保护作用。
网络变压器主要包括磁环、磁芯线和针脚座,在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完成将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在针脚座的引脚上、对针脚座的引脚上缠绕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进行整形、对针脚座的引脚进行裁切使引脚被裁切至设计长度等步骤。虽然,目前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加工已逐渐从传统的人工作业过渡到由加工设备进行半自动生产加工或全自动生产加工,例如:采用缠线机将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到针脚座的引脚上;采用线脚整形机对针脚座的引脚上缠绕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进行整形;采用引脚裁切机对针脚座的引脚进行裁切加工,以使针脚座的引脚被裁切至设计长度。但是,现有的各加工设备之间相互独立,使得在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由人工将网络变压器从一个加工设备转移至另一个加工设备,且网络变压器在转移至新的加工设备上后,需要重新对网络变压器进行安装、定位,导致网络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时间长。此外,在将磁芯线的线脚缠绕至针脚座的引脚上之前,需要将磁芯线的线脚勾设到专用夹具的线槽内,且目前已有相应的勾线设备来实现上述操作,然而,当勾线设备将磁芯线的线脚勾设到专用夹具的线槽内后,同样需要人工将该专用夹具转移至缠线机处以对针脚座的引脚进行缠线加工。可见,现有的各加工设备之间缺少机械联动,自动化程度低,且难以进一步扩大网络变压器生产周期内的全自动化加工的覆盖范围,使得变压器的生产周期难以被进一步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程度高且加工精度高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中,包括循环输送线、上料装置、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循环输送线具有载具,上料装置、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沿循环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分布,载具可在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缠线装置的执行末端、线脚整形装置的执行末端、引脚剪切装置的执行末端和第一下料装置的执行末端之间移动。
由上可见,上料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均用于与外部设备对接,如外部的输送线设备或外部的加工设备的输送线对接,使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机械联动,以提高网络变压器生产周期内的自动化加工的覆盖程度,减少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时间,达到进一步缩短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周期的目的;此外,上料装置还用于将外部设备输送的工件(如包括夹具及其上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循环输送线的载具上,而第一下料装置还用于将循环输送线上完成设定工序加工的工件(如包括夹具及其上的网络变压器、或包括夹具及其上的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或包括夹具)移送至外部设备。循环输送线通过其上的载具将夹具及放置在夹具上的网络变压器依次移送至缠线装置处、线脚整形装置处、引脚剪切装置处和第一下料装置处,使缠线装置将网络变压器的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在针脚座的引脚上、使线脚整形装置将针脚座的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进行整形、使引脚剪切装置将针脚座的引脚剪切至设计长度以及使第一下料装置将夹具移送至外部设备。本发明通过对变压器缠线组装机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且加工精度高的优点,既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工参与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加工,又能够更好的缩短网络变压器的生产周期。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切线装置,沿上料装置的上料方向,切线装置位于循环输送线的上游端,切线装置包括定位座、两块第一刀块和第一驱动单元,定位座具有放置位,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可在定位座和载具之间移动,两块第一刀块分别位于定位座的相对的两侧,两块第一刀块的第一刀刃相对设置,第一驱动单元分别驱动两块第一刀块朝向或背向定位座移动。
由上可见,切线装置用于与上料装置配合,以将勾设到夹具线槽内的磁芯线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单元、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压紧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一夹持单元的夹持末端在定位座和载具之间移动,第二驱动单元还可驱动第二夹持单元的夹持末端移动至定位座处,第二驱动单元还可驱动压紧单元的压紧末端移动至定位座处,定位座可与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和压紧单元中的一个配合。
由上可见,第二夹持单元用于将外部设备输送的工件移送至切线装置的定位座上;压紧单元用于配合定位座对上述工件进行夹紧、定位,以使得切线装置第一刀块能够配合夹具将磁芯线的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第一夹持单元用于将定位座上已完成磁芯线的线脚裁切的工件移送至循环输送线的载具上。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沿上料装置的上料方向,视觉检测装置位于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的上游端。
由上可见,视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外部设备输送的工件是否存在异常,如磁芯线的线脚是否准确的被勾设到夹具上相对应的线槽内、磁芯线的线脚是否缺失等,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变压器缠线组装机的控制系统,以在当工件存在异常时,控制系统能够进行报警并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第二下料装置,沿运输方向,第二下料装置位于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之间,第二下料装置包括视觉检测单元,第一移栽单元,第一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可在载具和视觉检测单元之间移动。
由上可见,第二下料装置用于将完成磁芯线的线脚缠线加工、线脚整形加工和引脚剪切加工后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后级设备,进而实现与后级设备的对接,使网络变压器能够直接进入后级设备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或当网络变压器存在异常时将其剔除,避免需要人工对网络变压器进行转移,以缩短网络变压器的周转时间和生产周期。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下料装置还包括回流输送线,沿第二下料装置的下料方向,回流输送线位于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端,第一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还可移动至回流输送线处。
由上可见,回流输送线用于与第二下料装置的后级设备进行对接,以在当成磁芯线的线脚缠线加工、线脚整形加工和引脚剪切加工后的网络变压器经视觉检测单元检测合格后,能够通过回流输送线移送至后级设备中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针脚座上料装置,沿运输方向,针脚座上料装置位于第二下料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之间,针脚座上料装置包括料槽、定位块和第二移栽单元,定位块位于料槽的出料口处,第二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可在定位块和载具之间移动。
由上可见,当第二下料装置将夹具上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后级设备或剔除后,夹具呈空载状态,此时,针脚座上料装置能够对该夹具进行针脚座装填,进而解决现有人工装填时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缩短网络变压器的周转时间及生产周期;而夹具被重新装填满针脚座后,循环输送线会将其移送至第一下料装置处,使第一下料装置将其移送至后级设备参与下一道工序的加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线脚整形装置具有整形工位,线脚整形装置包括整形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整形单元包括整形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针和第一驱动组件,整形针沿第一方向延伸,整形针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孔和线槽,槽孔沿第一方向延伸,线槽沿整形针的径向延伸,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整形针绕该整形针自身的轴线转动,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整形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使整形针朝向或背向整形工位移动,载具可移动至整形工位内,整形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在第一方向上,整形工位位于两个整形机构之间,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整形单元在整形工位的第一来料方向上移动。
由上可见,第一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整形机构在第一方向上朝向整形工作移动,使整形机构的整形针的第一端部能够推动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的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朝向引脚的根部移动,进而使引脚上相邻的两匝磁芯线线圈相互紧靠,以保证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的轴向尺寸、致密度和电磁性能,同时提高引脚上磁芯线线圈的抗短路变形能力,减小磁芯线线圈的载流导线在工频交变磁场中的振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整形针转动,而整形针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的线槽会卡住磁芯线的线脚的末端并带动线脚同步转动,使线脚的末端在整形针的带动下适当的二次缠绕在针脚座的引脚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引脚剪切装置包括剪切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剪切单元包括剪钳、第二刀块、第三刀块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刀块安装在剪钳的第一钳头上,第三刀块安装在剪钳的第二钳头上,第二刀块的第二刀刃与第三刀块的第三刀刃之间形成剪切位,第二刀块面向第三刀块的一面内凹成型有收纳槽,沿剪切单元的进给方向,收纳槽位于第二刀刃的上游端,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剪钳张合,在引脚剪切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第二刀块位于第三刀块的下方,高度方向垂直于进给方向,第四驱动单元驱动剪切单元在进给方向上移动。
由上可见,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剪切单元沿进给方向朝向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的引脚移动,使针脚座的引脚位于剪切单元的剪切位内;剪切单元的驱动机构通过剪钳控制第二刀块和第三刀块相向移动,使得第二刀块的第二刀刃与第三刀块的第三刀刃配合以对针脚座的引脚进行剪切,从而切除引脚的多余部分,而第二刀块上的收纳槽则用于对切除的引脚废料进行回收,避免引脚废料弹射到引脚剪切装置的周边,进而防止弹射出的引脚废料对引脚剪切装置周边的其他装置、设备或人员造成伤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循环输送线包括两个输送单元、两个移栽单元和多个载具,每个输送单元均包括输送带机构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沿输送带机构的第一传送方向延伸,两个输送单元的第一导轨相互平行,且两个输送单元的输送带机构的第一传送方向相反,两个移栽单元分别位于第一导轨的两端处,每个移栽单元均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导轨和第一电机,第二导轨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并平行于第一导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直线模组驱动第二导轨在两个输送单元的第一导轨之间移动,且第二导轨可与任意一个输送单元的第一导轨对接,输送带机构的传动带具有第一齿部,每个载具上均具有第二齿部,第二齿部可与第一齿部啮合,且每个载具均可在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上移动。
由上可见,载具的设置使得循环输送线能够为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等装置提供加工平台,使得上述装置能够对载具放置的工件进行加工。通过对输送单元和移栽单元的结构设计,以及通过对输送单元和移栽单元之间的相对布局设计,使得输送单元能够将位于其上的载具移送至位于其第一传送方向下游端处的移栽装置的第二导轨上;移栽单元则在接收到输送单元移送的载具后,将该载具移送至另一个输送单元的上游端处,使该输送单元沿自身的第一传送方向将载具移送至位于其下游端的另一个移栽单元的第二导轨上,以实现对载具的循环运输,从而使得循环输送线能够配合其他加工装置对放置在载具上的工件进行全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的输送单元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循环输送线的移栽单元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缠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线脚整形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引脚剪切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剪切单元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第二刀块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引脚剪切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引脚剪切装置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第二下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实施例的针脚座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包括视觉检测装置101、上料装置1、切线装置2、循环输送线3、缠线装置4、线脚整形装置5、引脚剪切装置6、第二下料装置7、针脚座上料装置8和第一下料装置9。其中,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视觉检测装置101位于上料装置1的上游端,切线装置2位于循环输送线3的上游端。此外,上料装置1、缠线装置4、线脚整形装置5、引脚剪切装置6、第二下料装置7、针脚座上料装置8和第一下料装置9依次沿循环输送线3的运输方向分布,循环输送线3具有载具33,载具33可在上料装置1的执行末端、缠线装置4的执行末端、线脚整形装置5的执行末端、引脚剪切装置6的执行末端、第二下料装置7的执行末端、针脚座上料装置8的执行末端和第一下料装置9的执行末端之间单向循环移动。其中,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
结合图3,视觉检测装置101包括第一连接座1011和第一工业相机1012,第一连接座1011与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的机架10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1011具有检测工位,使得外部设备的输送线输送的工件(包括夹具103及其上的网络变压器,此时的网络变压器的磁芯线的线脚已被勾设到夹具103上相应的线槽内)能够穿过检测工位。第一工业相机1012安装在第一连接座1011上,且第一工业相机1012的摄像端朝向检测工位设置,第一工业相机1012用于外部设备输送的工件是否存在异常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的控制系统,以在当工件存在异常时,控制系统能够进行报警并执行相应的处理步骤,如:控制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暂时停机并等待人工处理,或控制外部设备将工件取走回收等等。此外,上述工件存在以下至少一种情况均可被视为异常:磁芯线的线脚未被准确的被勾设到夹具103上相对应的线槽内;磁芯线存在缺失;磁芯线的线脚的长度过短。需要说明的是,判定工件被视为存在异常的情况可根据网络变压器的生产要求进行相适应的变更,而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
上料装置1包括第二驱动单元11、第一夹持单元12、第二夹持单元13和压紧单元14。第二驱动单元11安装在机架102上,第二驱动单元11包括第二直线模组111和第二电机112,第二电机112用于驱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丝杠转动,进而通过丝杠驱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滑台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移动。第一夹持单元12、第二夹持单元13和压紧单元1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滑台上,且第二夹持单元13、压紧单元14和第一夹持单元12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依次分布。第一夹持单元12包括第一气缸121、第一气动夹指122和第一夹板123,第一气缸121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滑台上,第一气动夹指122与第一气缸121的杆体固定连接。第一夹板12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第一夹板123相互平行设置,且一块第一夹板123与第一气动夹指122的一个指部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气动夹指122能够驱动两块第一夹板123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一气缸121可驱动第一气动夹指122在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的高度方向Z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气动夹指122带动两块第一夹板123朝向或背向切线装置2移动,从而使第一气动夹指122驱动两块第一夹板123对切线装置2上的工件进行夹取;且第一气缸121还可驱动第一气动夹指122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气动夹指122带动两块第一夹板123朝向或背向循环输送线3的载具33移动,从而使第一气动夹指122驱动两块第一夹板123将从切线装置2上夹取的工件放置到载具33上。
第二夹持单元13包括第二气缸131、第二气动夹指132和第二夹板133,第二气缸131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滑台上,第二气动夹指132与第二气缸131的杆体固定连接。第二夹板13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第二夹板133相互平行设置,且一块第二夹板133与第二气动夹指132的一个指部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气动夹指132能够驱动两块第二夹板133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二气缸131可驱动第二气动夹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气动夹指132带动两块第二夹板133朝向或背向外部设备的输送线移动,从而使第二气动夹指132驱动两块第二夹板133对外部设备的输送线上通过视觉检测装置101的工件进行夹取。压紧单元14包括第三气缸141和第一压块142,第三气缸141固定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111的滑台上,第一压块142与第三气缸141的杆体连接。第三气缸141用于驱动压块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进而使压块配合切线装置2将勾设到夹具103的线槽内的磁芯线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
切线装置2包括定位座21、第一刀块22和第一驱动单元23。定位座21固定安装在机架102上,定位座21具有放置位,放置位可用于容纳夹具103并对夹具103进行定位。第一刀块2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第一刀块22分别位于定位座21的相对的两侧,两块第一刀块22的第一刀刃相向设置,且一块刀块与夹具103一侧上的线槽相对应,第一刀块22的第一刀刃用于配合夹具103将磁芯线的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第一驱动单元23用于驱动两块第一刀块22相向或相背移动,以使得每块第一刀块22朝向或背向夹具103移动。优选地,第一驱动单元23包括滚珠丝杠、第三电机和两块第一滑块,滚珠丝杠的丝杠沿两块第一刀块22的分布方向延伸,且该丝杠上设置有两个螺杆部,两个螺杆部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三电机与该丝杠连接,以驱动该丝杠转动。两块第一滑块分别与滚珠丝杠的两个螺母螺纹连接,两块第一刀块22分别安装在两块第一滑块上,使得第三电机能够通过滚珠丝杠和两块第一滑块驱动两块第一刀块22相向或相背移动。其中,上料装置1的第二驱动单元11可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在切线装置2的定位座21和循环输送线3的载具33之间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持单元12的两块第一夹板123能够将定位座21上完成切线加工后的工件移送至载具33上;第二驱动单元11还可同时驱动第二夹持单元13在外部设备的输送线和定位座21之间移动,使得第二夹持单元13对两块第二夹板133能够将外部设备的输送线上通过检测的工件移送至定位座21上;第二驱动单元11还可同时驱动压紧单元14移动至定位座21处,使第一压块142配合定位座21将工件压紧固定在定位座21上,以使得切线装置2的两块第一刀块22能够可靠地将磁芯线的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
结合图4,循环输送线3包括输送单元31、移栽单元32、载具33和定位单元34。其中,机架102上设置有第一底座1021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10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底座1021沿移栽单元32的第二传送方向(即第一方向X)分布,且两个第一底座1021沿输送单元31的第一传送方向(即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底座沿第一传送方向分布,且两个第二底座沿第二传送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底座位于第一底座1021的两端。结合图5和图6,输送单元31的数量和定位单元34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输送单元31安装在一个第一底座1021处,两个定位单元34与两个输送单元31一一对应。具体地,每个输送单元31均包括输送带机构311、第一导轨312和支撑架313。
输送带机构311包括传送带、带轮组件3112和第二驱动组件3113。带轮组件3112包括多个带轮,多个带轮中的第一部分带轮安装在第一个第二底座上,多个带轮中的第二部分带轮安装在第二个第二底座上,多个带轮中的第三部分带轮安装在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一底座1021上,且每个带轮均可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传动带3111绕设在每个带轮上,以实现多个带轮件的联动,优选地,传动带3111采用双面齿同步带。第二驱动组件3113的输出端与多个带轮中的一个连接,进而实现输送带机构311的转动。其中,两个输送单元31的输送带机构311的第一传送方向相反。第一导轨312安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一底座1021上,且第一导轨312沿第一传送方向延伸,使得两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架313与第一导轨312安装在同一个第一底座1021上,支撑架313沿第一传送方向延伸。支撑架313上设置有凹槽3131,凹槽3131沿第一传送方向延伸,传动带3111的上部位于凹槽3131内,使得凹槽3131能够在第二传送方向上对传动带3111进行香味,同时凹槽3131的底部与传动带3111的上部邻接,以对传动带3111进行支撑,进而保证传动带3111能够可靠地带动载具33进行移动。
结合图7,移栽单元3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移栽单元32安装在一个第二底座处,且两个移栽单元32分别位于第一导轨312的两端处,使得每个移栽单元32均可与任意一个输送单元31进行对接,从而使得两个输送单元31和两个移栽单元32之间能够收尾相连,以实现对载具33进行循环运输。具体地,每个移栽单元32均包括第一直线模组321、第一电机322、第二导轨323、接近开关324、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和限位板326。第一直线模组321固定安装在机架102上,第一电机322与第一直线模组321的丝杠连接。第二导轨323固定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321的滑台上,且第二导轨323平行于第一导轨312。第一电机322可通过第一直线模组321驱动第二导轨323在两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之间移动,进而使第二导轨323与任意一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对接。其中,第一直线模组321的丝杠沿第二传送方向延伸。接近开关3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接近开关324均安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二底座上,且两个接近开关324分别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21的两端处。其中,一个接近开关324对应一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设置,且接近开关324的检测端朝向相对应的一根第一导轨312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载具33的承载面330上,传动带3111在第一传送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第一导轨312在第一传送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且在第一传送方向上,第一导轨312的第一端(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上游端)与传动带3111的第一端之间具有容纳位,第一导轨31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传送方向的下游端)与传动带3111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容纳位3115。第一容纳位3114和第二容纳位3115均用于容纳相应的一个移栽单元32的滑台及滑台上的第二导轨323。优选地,第一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容纳位3114位于该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的第一端和第一个移栽单元323的第一个接近开关324之间,且该第一接近开关324的检测端朝向该第一容纳位3114设置;第二个输送单元31的第二容纳位3115位于该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的第二端和第一个移栽单元32的第二接近开关324之间,且该第二接近开关324朝向该第二容纳位3115设置。同理地,第二个输送单元31的第二容纳位3115位于该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的第二端和第二个移栽单元32的第二个接近开关324之间,且该第二接近开关324朝向该第二容纳位3115设置;第二个输送单元31的第一容纳位3114位于该输送单元31的第一导轨312的第一端和第二个移栽单元32的第一个接近开关324之间,且该第一接近开关324朝向该第一容纳位3114设置。
移栽单元32的两个接近开关324中的第一个用于检测单元44第二导轨323位于一个输送单元31的上游端处时,第二导轨323上是否有载具33且载具33是否被移送到位;两个接近开关324中的第二个用于检测当第二导轨323位于另一个输送单元31的下游端处时,第二导轨323上是否有载具33且载具33是否被移送到位,进而便于控制系统控制循环输送线3进行传动。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分别位于第一直线模组321的两端处。第一直线模组321的滑台上设置有感应片6222,感应片6222可随滑台在第二传送方向移动至任意一个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的槽口内。两个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一个与配合第一直线模组321的滑台上的感应片6222检测该滑台的位置,以避免该滑台越过设计位置而与输送单元31发生碰撞,进而对移栽单元32、输送单元31均起到保护作用。此外,两个第一槽型光电开关325还用于配合控制系统对循环输送线3的传送进行控制。限位板326安装在对应一个第二底座上,限位板326上具有限位条3261,限位条3261沿第二传送方向延伸。
载具33的数量可根据循环输送线3上设置的工位的数量进行相适应的调整,如在本实施例中,载具33的数量为12个,且每个输送单元31配置有五个加工工位。载具33具有本体331和第二滑块332,本体331安装在第二滑块332上,且本体331通过第二滑块332与第一导轨312和/或第二导轨323进行可滑动地连接。其中,本体331上设置有第二齿部3311、第一卡槽3312、承载台3313、定位销3314和第一限位槽3315。第二齿部3311成型于本体331面向机架102的一面上,且第二齿部3311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二齿部3311沿第二传送方向分布在第二滑块332的相对的两侧上,且两个第二齿部3311与两个输送单元31的传动带3111一一对应。具体地,第一个第二齿部3311与第一个输送单元31的传动带3111的第一齿部啮合,第二个第二齿部3311与第二个输送单元31的传动带3111的第一齿部啮合,使得载具33能够与第一个输送单元31进行联动或第二个输送单元31进行联动。第一卡槽3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槽3312沿第二传送方向分布在第二滑块332的相对的两侧上,且两个第一卡槽3312与两个定位单元34一一对应。具体地,第一个第一卡槽3312与设置在第一个输送单元31处的定位单元34相配合,第二个第一卡槽3312与设置在第二个运输单元处的定位单元34相配合。
承载台3313成型于本体331的背向机架102的一面上,承载台3313用于承载夹具103。定位销331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定位销3314安装在承载天上,且定位销3314凸出于载具33的承载面330。定位销3314用于配合夹具103上的定位孔对夹具103进行定位和限位,以保证夹具103与承载台3313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从而保证各加工装置对夹具103上的网络变压器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第一限位槽3315与第二齿部3311成型于本体331的同一面上,第一限位槽3315沿第二传送方向贯穿本体331。第一限位槽331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槽3315沿第一传送方向分布,且两个齿部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3315之间。第一限位槽3315用于在移栽单元32对载具33进行移送时与移栽单元32的限位板326上的限位条3261卡接,并沿限位条3261移动。本体331上第一限位槽3315的设置以及已在单元的限位板326的设置使得当移栽单元32对载具33进行移送过程中,限位板326上的限位条3261能够配合载具33上的第一限位槽3315对载具33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使得载具33能够被可靠地移送至设计位置,并使载具33的第二齿部3311能够与传动带3111的第一齿部进行准确、可靠的啮合。
定位单元34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机构341,其中,定位机构341的具体数量根据与该定位单元34相对应设置的一个输送单元31所配置的加工工位的数量进行设置,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单元34均包括五个定位机构341,且一个定位机构341设置一个加工工位处。定位单元34的设置使得当载具33移动至设计的加工工位处时,该加工工位处的定位机构341能够对该载具33进行定位,以将该载具33限制在该加工工位处,从而使得循环输送线3能够配合各加工装置对该载具33上的工件进行稳定、可靠的加工,并保证各加工装置的加工质量及加工精度。具体地,定位机构341包括插销3413和第三驱动组件3414。定位机构341设置于相对应的一个加工工位处并与相应的一个第一底座1021固定连接。插销3413与第三驱动组件3414的输出端连接,使得第三驱动组件3414能够驱动插销3413在高度方向上活动,以在当该定位机构341所处的加工工位处有载具33时,第三驱动组件3414驱动插销3413伸出第二连接座3412并插装至载具33上相对应的一个第一卡槽3312内。其中,第三驱动组件3414优选采用气缸。
结合图8,缠线装置4包括缠线单元41、第五驱动单元42、第一微调单元43、检测单元44和第六驱动单元45。其中,缠线装置4具有缠线工位。缠线单元41包括缠线针411和第三驱动机构412。缠线针411沿第一进给方向延伸,第一进给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其中,缠线针411的第一端设置有槽孔和钩部,槽孔在第一进给方向上自缠线针411的第一端面朝向缠线针411内延伸,槽孔用于避让和容纳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104上的引脚,以避免缠线针411在将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在针脚座104的引脚上时,缠线针411与引脚发生碰撞,进而对缠线针411和引脚进行保护,同时也保证了磁芯线的线脚能够可靠、高质的被缠绕于引脚上以形成磁芯线线圈。优选地,槽孔位于缠线针411的轴线上。钩部用于在将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在引脚上的过程中勾住磁芯线的线脚,以保证磁芯线的线脚能够可靠、高质的被缠绕于引脚上以形成磁芯线线圈。
缠线针411的数量优选为两根至八根,且两根至八根缠线针411沿缠线装置4的缠线工位的第一来料方向分布,第一来料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如在本实施例中,缠线针411的数量为四根。第三驱动机构412的输出端与缠线针4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驱动机构412用于驱动每根缠线针411绕该缠线针411自身的轴线转动,并使得每根缠线针411进行同向转动。具体地,第三驱动机构412包括安装座4121、第一多轴箱4122和第五电机4123。第一多轴箱4122具有一根第一输入轴和两根以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一多轴箱412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4121上,第一多轴箱4122的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五电机4123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一根第一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一根缠线针411固定连接。其中,多根第一输出轴的转向相同。第五驱动单元42用于驱动缠线单元41在第一进给方向上相对缠线工位移动,以对位于缠线工位处的针脚座104的引脚进行磁芯线的缠线加工。
第一微调单元43包括第一导轨组件431和调节组件432,第一导轨连接在第五驱动单元42的第一滑座425和第三驱动机构412的安装座4121之间,使得缠线单元41可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调节组件432包括第一连接块4321和第一调节螺栓4322,第一连接块4321与第一滑座425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螺栓4322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块4321上,第一调节螺栓4322沿高度方向Z延伸,且第一调节螺栓4322还与第三驱动机构412的安装座4121螺纹连接,进而驱动安装座4121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第一微调单元43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322调节缠线针411与针脚座104的引脚在高度方向Z上的相对位置,以使引脚能够更准确的位于相对应的缠线针411的轴线上,从而保证进行缠线加工时,引脚能够插装至缠线针411的槽孔内,并使得缠线针411能够将磁芯线的线脚更紧密、更可靠地缠绕在引脚上。
检测单元44包括第二槽型光电开关441和转盘442。第二槽型光电开关441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座425上,转盘442固定套装在第五电机4123的电机轴上,转盘44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槽型光电开关441的槽口内,转盘442上设置有缺口,且缺口可随第五电机4123的电机轴转动至第二槽型光电开关441的槽口内。优选地,第五电机4123为双出轴电机,第五电机4123的电机轴的第一端与第二联轴器固定连接,而转盘442固定套装在第五电机4123的电机轴的第二端上。检测单元44用于检测缠线针411的位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使缠线单元41每次对引脚进行缠线加工前,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检测单元44的反馈结果控制第五电机4123驱动缠线针411转动至初始位置,进而保证缠线单元41每次对引脚进行缠线加工时,缠线针411的钩部能够准确、可靠的勾住对该引脚相对应的磁芯线的线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槽型光电开关441也可根据需要将其安装在第三驱动机构412的安装座4121上。第六驱动单元45用于驱动第五驱动单元42在第一来料方向上移动,进而控制每根缠线针411能够相对同一个针脚座104的同一侧壁上的多根引脚移动,从而使得缠线装置4能够对针脚座104的所有需要缠绕磁芯线的引脚进行缠线加工。
结合图9,线脚整形装置5包括整形单元51、第三驱动单元52和微调滑台53。其中,线脚整形装置5具有整形工位。整形单元51包括整形机构511和第一驱动机构512,在本实施例中,整形机构511的数量为两个,且在第一方向X上,整形工位位于两个整形机构511之间。当网络变压器被移动至整形工位处时,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104的两个设置有引脚的侧壁沿第一方向X分布,使得一个整形机构511能够对针脚座104的一个侧壁上的引脚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和磁芯线线脚进行整形加工。
整形机构511包括整形针5111和第一驱动组件5112,整形针5111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整形针5111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孔和线槽。其中,槽孔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槽孔优选与整形针5111呈共轴设置,槽孔用于容纳针脚座104上的引脚,使得整形加工过程中,针脚座104上的引脚能够通过槽孔伸入整形针5111内,使得整形针5111的第一端部能够推动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朝向引脚的根部移动,进而使引脚上相邻两匝磁芯线线圈之间能够彼此紧挨,以达到时引脚上的磁芯线线圈的致密度;线槽沿整形针5111的径向延伸,线槽用于容纳并在整形加工过程中卡住缠绕在引脚上的磁芯线的线脚末端,优选地,线槽贯穿整形针5111并与槽孔连通,以使得线槽能够更好的容纳并卡住线脚的末端,从而使整形针5111被驱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可靠的带动线脚末端一同转动。为了提高整形加工的效率,整形针5111的数量优选可设置为两根至六根,且两根以上的整形针5111沿整形工位的第二来料方向分布,第二来料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如在本实施例中,整形针5111的数量为两根,使得一个整形机构511在整形加工过程中能够同时对两个针脚座104的引脚上的磁芯线线脚进行整形加工。其中,两个整形机构511上的两根整形针5111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两根整形针5111优选呈共轴设置,当然,如若针脚座104的两个侧壁上的引脚呈非对称设置时,上述相对应的两根整形针5111则相对应地被设置呈非共轴布置,即两根对应设置的整形针5111呈相互错开设置。
第一驱动组件5112用于驱动每根整形针5111绕该整形针5111自身的轴线转动,优选地,第一驱动组件5112包括第二多轴箱5113和第八电机5114。第二多轴箱5113具有一根第二输入轴和两根以上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入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根以上的第二输出轴进行同向转动,其中,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机构或带传动机构。第二输出轴的数量与整形针5111的数量相等,且一根第二输出轴通过一个第三联轴器与一根整形针511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输出轴与对应设置的一根整形针5111之间呈共轴设置,此外,第三联轴器的设置使得整形针5111的替换更加简单、方便。第八电机5114通过第四联轴器与第二多轴箱511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进而使第八电机5114能够驱动第二输入轴转动,以实现多根第二输出轴的同步输出。采用第八电机5114优选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使得整形机构511在对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及磁芯线线脚末端进行整形时,能够精准的调整、控制每根整形针5111转动的圈数,从而保证了整形加工的精度,又避免磁芯线的线脚过度缠绕在引脚上,以对磁芯线和/或引脚起到保护作用,还使得整形单元51能够对不同的型号和/或不同尺寸的变压器进行线脚的整形加工。
第一驱动机构512包括第三导轨5121、第三滑座5122和电动手指5123。第三导轨512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三滑座512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三导轨5121上。第三滑座512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整形机构511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三滑座5122上。电动手指5123固定安装在第三导轨5121上,电动手指5123具有两个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指部,且一个指部与一个第三滑座5122固定连接。电动手指5123用于驱动两个第三滑座5122在第一方向X上相向或相背移动,进而使得每个第三滑座5122上的整形机构511的整形针5111在第一方向X上朝向整形工位内的变压器的引脚移动,或使得每个第三滑座5122上的整形机构511的整形针5111在第一方向X上背向整形工位内的网络变压器的引脚移动。
第三驱动单元52用于驱动整形单元51在整形工位的第二来料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每根整形针5111能够相对同一个针脚座104的同一侧壁上的多个引脚移动,进而实现整形机构511对一个针脚座104的同一侧壁上的多个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及磁芯线线脚末端进行整形。第三驱动单元52包括第六底座521、第九电机522、第四滚珠丝杠523、第四滑座524和第四导轨组件525。第九电机522固定安装在第六底座521上,第四滚珠丝杠523的丝杠沿第二来料方向延伸,且第四滚珠丝杠523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六底座521上,第九电机522的电机轴与第四滚珠丝杠523的丝杠连接,以驱动第四滚珠丝杠523的丝杠转动,优选地,第九电机522的电机轴与第四滚珠丝杠523的丝杠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连接,以减小第三驱动单元52所占据的空间,进而优化第三驱动单元52的结构布局。第四滚珠丝杠523的螺母与第四滑座524固定连接,第四导轨组件525连接在第四滑座524和第六底座521之间,整形单元51安装在第四滑动座上,使得第九电机522能够通过第四滚珠丝杠523驱动第四滑座524在第二来料方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四滑座524带动整形单元51在第二来料方向上移动。
微调滑台53连接在第三驱动单元52和整形单元51之间,微调滑台53可驱动整形单元51在第一方向X和/或高度方向Z上移动。微调滑台53用于微调整形单元51的整形针5111与变压器的引脚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整形单元51的每根整形针5111能够准确的对应至变压器上相对应的引脚,进而保证整形单元51的整形精度,并防止整形加工时整形单元51和/或网络变压器受损。
参照图10,引脚剪切装置6包括剪切单元61、第四驱动单元62、第一微调单元43和第七驱动单元64。其中,引脚剪切装置6具有剪切工位。引脚剪切装置6用于对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104的引脚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以使针脚座104的引脚符合设计长度。结合图11,剪切单元61包括剪钳611、第二刀块612、第三刀块613、第二驱动机构614和挡片615。在本实施例中,剪切单元61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微调单元43的数量与剪切单元61的数量相等,两个剪切单元61沿引脚剪切装置6的第三来料方向分布,该第三来料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一个第一微调单元43连接在一个剪切单元61和第四驱动单元62之间。
第二刀块612安装在剪钳611的第一钳头上,且第二刀块612具有第二刀刃6121;第三刀块613安装在剪钳611的第二钳头上,且第三刀块613具有第三刀刃6131。第二刀块612的第二刀刃6121和第三刀块613的第三刀刃6131相向设置,且第二刀刃6121和第三刀刃6131之间形成剪切位。在高度方向Z上,第二刀块612位于第三刀块613的下方。此外,第二刀块612面向第三刀块613的一面内凹成型有收纳槽6122,沿剪切单元61的第二进给方向,收纳槽6122位于第二刀块612的上游端,收纳槽6122用于对被剪切单元61切出的引脚废料进行回收,以避免引脚废料弹射到引脚剪切装置6的周边,进而防止弹射出的引脚废料对引脚剪切装置6周边的其他装置、设备或人员造成伤害。其中,第二进给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进一步地,结合图12和图13,剪钳611的第一钳头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111,第一通孔6111贯穿剪钳611的第一钳头。第二刀块61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123,第二通孔6123贯穿第三刀块613,且第二通孔6123连通第二刀块612上的收纳槽6122和剪钳611的第一钳头的第一通孔6111。可见,第一通孔6111和第二通孔6123的设置使得收纳槽6122收集的引脚废料能够通过第一通孔6111和第二通孔6123排出收纳槽6122,以避免收纳槽6122内由于堆满引脚废料而对剪切单元61的剪切加工造成影响,同时也便于对引脚废料进行进一步回收。优选地,收纳槽6122的底部大致呈漏斗状设置,且第二通孔6123与收纳槽6122的连通处位于收纳槽6122的漏斗状底部的最低处,使得收纳槽6122内的引脚废料能够通过该漏斗状的底部更好地落入第二通孔6123后进行第一通孔6111排出收纳槽6122。更进一步地,可在第一钳头的第一通孔6111内设置一根连通第二通孔6123的导管6112,该导管6112的输出端可配合回收的料盒对引脚废料进行回收,进而避免引脚废料散落在引脚剪切装置6的周边。
第二刀块612面向第三刀块613的一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124,第一限位块6124在第二刀块612面向第三刀块613的一面朝向第三刀块613凸出,而第三刀块613面向第三刀块613的一面则相应地内凹成型有第二限位槽6133,当剪钳611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限位块6124卡合在第三限位槽6126内。第一限位块6124和第二限位槽6133的配合能够在第二刀块612和第三刀块613相向移动时对第二刀块612和第三刀块613进行限位和导向,从而使第二刀块612的第二刀刃6121和/或第三刀块613的第三刀刃6131能够稳定、可靠将针脚座104的引脚的多余部分切除。在第二进给方向上,第一限位块6124位于第二刀刃6121的上游端,第二限位槽6133位于第三刀刃6131的上游端。此外,第二刀块61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块6125,第二限位块6125位于第二刀块612的第二刀刃6121处,且第二限位块6125与第二刀刃6121之间形成第三限位槽6126,当剪钳611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三刀块613的第三刀刃6131卡合在第三限位槽6126内。沿第二进给方向,第二刀刃6121位于第二限位块6125的上游端。第二限位块6125既用于配合第二刀刃6121对第三刀刃6131进行限位和导向,又可用于在剪切单元61向剪切工位处的针脚座104移动时与针脚座104的座体接触,以对剪切单元61的移动进行定位和限位作用,避免剪切单元61与针脚座104上的引脚发生碰撞,进而避免剪切单元61对针脚座104的座体和/或针脚座104上的引脚造成损伤。
第三刀块613上设置有吹气孔6132,吹气孔6132的出口端朝向收纳槽6122设置,吹气孔6132用于与外部的正压供气管路连接,使得外接的正压供气管路能够自身输出的正压气体将收纳槽6122内的引脚废料吹入第一通孔6111,以更好且更及时地将收纳槽6122内的引脚废料排净。剪钳611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614上,第二驱动机构614用于驱动剪钳611进行张合,以使得剪钳611上的第二刀块612和第三刀块613相背或相向的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614可采用气动式第二驱动机构614或电动式第二驱动机构614。
挡片615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挡片615沿第三来料方向分布在第二刀块612的相对的两侧上,且挡片615与第二刀块612或第三刀块613固定连接,如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挡片615均与第三刀块613固定连接。当剪钳611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二刀块612、第三刀块613和两块挡片615之间围成一个空腔。挡片615的设置能够在剪切单元61在切除引脚的多余部分的过程中将切出的引脚废料阻挡在第二刀块612、第三刀块613和两块挡片615围成的空腔内,此外,当外接的正压供气管路将引脚废料吹入第一通孔6111的过程中,第二刀块612、第三刀块613和两块挡片615的配合还能够防止切出的引脚废料飞出至引脚剪切装置6的周边。
第二微调单元63包括第三连接座631、第六滑座632和调节机构633,第三连接座631与第四驱动单元62的输出端连接,第六滑座632在高度方向Z上与第三连接座631可滑动地连接,剪切单元61的第二驱动机构614固定安装在第六滑座632上。调节机构633优选采用螺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连接座631上,且螺栓沿高度方向Z延伸,螺栓的螺杆与第六滑座632螺纹连接,使得当螺栓绕自身的轴线转动时,驱动第六滑座632在高度方向Z上相对第三连接座631滑动,进而对剪切单元6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可见,第二微调单元63用于调节剪切单元61的高度位置,使得在剪切单元61对针脚座104的引脚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时,被剪切的引脚能够准确地位于剪切单元61的剪切位内,同时使得第二刀块612和第三刀块613能够稳定、可靠地对针脚座104的引脚的多余部分进行切除。
第四驱动单元62用于驱动剪切单元61在第二进给方向上相对剪切工位移动,结合图14,第四驱动单元62包括第七底座621、第五滑座622、第二压缩弹簧623、第五滚珠丝杠624、第十电机625、垫片626和第三槽型光电开关627。第七底座621上设置第五导轨组件6211和第六导轨组件6212,其中,第五导轨组件6211连接在第七底座621和第二微调单元63的第三连接座631之间,第六导轨组件6212连接在第七底座621和第五滑座622之间,使得第三连接座631和第五滑座622均可沿第二进给方向移动。第二微调单元63的第三连接座631上设置有第二卡槽6311,第五滑座622上设置有连接柱6221,连接柱6221沿第二进给方向朝向第三连接座631延伸,连接柱6221的伸出端设置有卡块6223,卡块6223位于第三连接座631的第二卡槽6311内,且卡块6223可在第二进给方向上相对第二卡槽6311滑动。第二压缩弹簧623套装在连接柱6221上,第二压缩弹簧623位于第二卡槽6311外,且第二压缩弹簧6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座631、第七底座621抵接,第二压缩弹簧623用于迫使第三连接座631沿第二进给方向移动。
第五滚珠丝杠624的丝杠沿第二进给方向延伸,第五滚珠丝杠624的螺母与第五滑座622固定连接。第十电机625安装在第七底座621上,第十电机625的电机轴与第五滚珠丝杠624的丝杠连接,以使得第十电机625能够通过第五滚珠丝杠624驱动第五滑座622在第二进给方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五滑座622带动其上的剪切单元61在第二进给方向上相对剪切工位移动。垫片626套装在第五滑座622的连接柱6221上,且垫片626位于第三连接座631的第二卡槽6311内。垫片626的设置能够避免连接柱6221的卡块6223与第三连接座631的第二卡槽6311进行硬性碰撞,从而对连接柱6221和/或第三连接座631起到保护作用。第三槽型光电开关627安装在第七底座621上,第五滑座622上还设置有感应片6222,当第五滑座622在第二进给方向上背向剪切工位移动时,感应片6222可移动至第三槽型光电开关627的槽口内。第三槽型光电开关627及感应片6222的设置使得控制引脚剪切装置6的控制系统能够获取第五滑座622上剪切单元61的原点位置,进而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控制剪切单元61的进给量。优选地,第十电机625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可见,通过对第四驱动单元62的结构设计,使得当第四驱动单元62驱动剪切单元61沿第二进给方向向网络变压器移动时,剪切单元61在第二进给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缓冲行程,进而避免剪切单元61与网络变压器发生硬性碰撞而造成剪切单元61和/或网络变压器受损。
第七驱动单元64用于驱动第四驱动单元62在第三来料方向上相对剪切工位移动,第七驱动单元64包括第八底座641、第七滑座642、第四驱动机构643、缓冲器644和行程限位螺栓645。第八底座641上设置有沿第三来料方向延伸的第七导轨组件6411,第七滑座642与第七导轨组件6411连接,使第七滑座642可在第三来料方向上移动,第四驱动单元62的第七底座621固定安装在第七滑座642上。第四驱动机构643的输出端与第七滑座642固定连接,第四驱动机构643用于驱动第七滑座642在第三来料方向上相对剪切工位移动,进而使得第七滑座642带动其上的剪切单元61和第四驱动单元62在第三来料方向上相对剪切工位移动,使得剪切单元61能够对剪切工位的不同针脚座104的引脚进行剪切加工。其中,第四驱动机构643优选采用气缸。
缓冲器644和第四驱动机构643沿第三来料方向分布,且缓冲器644与第四驱动机构643分别位于第七滑座642的相对的两侧上。缓冲器644的缓冲触发端朝向第七滑座642设置,使得当第四驱动机构643驱动第七滑座642在第三来料方向上朝向缓冲器644移动至缓冲器644处时,缓冲器644能够对第七滑座642的移动起到缓冲减速作用,并使得第七滑座642的移动更加平稳。行程限位螺栓645与缓冲器644位于第七滑座642的同一侧上,行程限位螺栓645绕自身的轴线与第八底座641螺纹连接,行程限位螺栓645沿第三来料方向延伸,且行程限位螺栓645的螺杆末端可与第七滑座642接触。行程限位螺栓645用于对第七滑座642的移动进行限位,以避免第七滑座642超出设定行程。
结合图15,第二下料装置7包括视觉检测单元71、第一移栽单元72、回收料盒73、暂存载具74和回流输送线75。其中,视觉检测单元71安装在机架102上,视觉检测单元71具有第二工业相机,第二工业相机用于对完成缠线、线脚整形及引脚剪切后的网络变压器进行检测,且当网络变压器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判定网络变压器存在异常,如:网络变压器的针脚座104的引脚上没有缠绕相应的磁芯线、针脚座104的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散乱、针脚座104的引脚长度不符合要求(包括引脚剪切过度、引脚未剪切、引脚过长等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判定第二工业相机判定网络变压器被视为存在异常的情况可根据网络变压器的生产要求进行相适应的变更,而并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
第一移栽单元72安装在机架102上,第一移栽单元72包括第一多轴机器人721、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和矫正座723,第一多轴机器人721用于将夹具103上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矫正座723处进行位置矫正,以保证视觉检测单元71检测的准确性,第二多轴机器人722用于夹取网络变压器在矫正座723和视觉检测单元71之间移动,以将矫正座723上的网络变压器夹取到视觉检测单元71处进行检测。回收料盒73用于回收存在异常的网络变压器,当网络变压器被判定为异常时,第二多轴机器人722的夹持末端将异常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收料盒73处进行回收。暂存载具74用于暂时回收部分合格的网络变压器,具体地,若第二多轴机器人722一次夹取的网络变压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在当被夹取的两个以上的网络变压器中出现至少一个不合格时,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先将被夹取的两个以上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收料盒73处,以将不合格的网络变压器丢弃至回收料盒73中,再将合格剩余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暂存载具74上进行回收。
回流输送线75包括第一输送线751、第二输送线752和回流机械手753,其中,第一输送线751和第二输送线752的传送方向相反,且第一输送线751用于向第二多轴机器人722输送治具,当第二多轴机器人722一次夹取的网络变压器全部检测合格时,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将全部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流输送线75的第一输送线751上的治具内。当第一输送线751上的治具装满网络变压器时,第一输送线751将该治具移送至回流输送线75的回流机械手753处,使回流机械手753将该治具转移至回流输送线75的第二输送线752上,使第二输送线752将该治具移送至后级设备、后级工位或后级回收装置。其中,在第一输送线751将装满网络变压器的治具移送至回流机械手753处的同时,第一输送线751同步将下一个空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下料装置7处。
结合图16,针脚座上料装置8包括料槽81、定位块82、第二移栽单元32和下料机构84。料槽81安装在机架102上,料槽81用于存放多根存储有针脚座104的IC管,IC管倾斜与高度方向Z。定位块82安装在料槽81上并位于料槽81的出料口处,使得IC管滑落的针脚座104能够进入定位块82并通过定位块82移动至第二移栽机构的取料工位处。第二移栽单元32包括第三多轴机器人831和第一取料机械手832,第三多轴机器人831安装在机架102上,第一取料机械手832安装在第三多轴机器人831的执行末端上,使得第三多轴机器人831能够控制第一取料机械手832在载具33和定位块82(即取料工位)之间移动,进而将定位块82上的针脚座104移送至载具33上的夹具103的容纳槽内,以重新将针脚座104填满夹具103的容纳槽。下料机构84安装在料槽81上,当料槽81最底层的IC管内无针脚座104时,下料机构84将该IC管从料槽81内剔除,使得该IC管上方的新的IC管滑落的该IC管的当前位置,进而使得新的IC管内的针脚座104能够滑落至定位块82上,从而实现针脚座上料装置8的持续供料。
如图3所示,第一下料装置9安装在机架102上,第一下料装置9包括第四多轴机器人91和第二取料机械手92,第二取料机械手92安装在第四多轴机器人91的执行末端上,使得第四多轴机器人91可控制第二取料机械手92在载具33及第一下料装置9的后级设备之间移动。
以下对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缠线装置4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缠线装置4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缠线装置4沿第一方向X分布,同一组的两个缠线装置4共用一个缠线工位,且同一组的两个缠线装置4的第一进给方向相反;线脚整形装置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线脚整形装置5沿第二方向Y分布;引脚剪切装置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引脚剪切装置6沿引脚剪切装置6的第一方向X分布,且两个引脚剪切装置6共用一个剪切工位。
当有待加工的网络变压器(此时,待加工的网络变压器被放置于夹具103的容纳槽内上,且此时的网络变压器包括针脚座104、放置于针脚座104的容纳腔内的磁芯及缠绕在磁芯上的磁芯线,磁芯线的线脚被勾在夹具103的线槽内)被外部设备的输送线移送至视觉检测装置101处时,视觉检测装置101检测夹具103上的网络变压器是否存在异常,若网络变压器存在异常,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的控制系统进行报警并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如使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进行停机,)。接着,外部输送线继续将夹具103移送至上料装置1处,当网络变压器经检测正常时,上料装置1先将夹具103移送至切线尾装置处将磁芯线的线脚裁切至设定长度,再将夹具103移送至循环输送线3的载具33上。
具体地,上料装置1的第二驱动单元11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第二夹持单元13和压紧单元14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夹持单元12将外部设备的输送线上的夹具103夹持到切线装置2的定位座21上,且若此时定位座21上具有夹具103(此时的夹具103上的磁芯线的线脚已被裁切至设计长度),则第二夹持单元13同步将定位座21上的夹具103移送至循环输送线3的载具33上(此时,循环输送线3的第一个移栽单元32刚好将载具33移送至上料装置1处);接着,上料装置1的第二驱动单元11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第二夹持单元13和压紧单元14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的反向移动至第一设定位置,随后,压紧单元14对定位座21上的夹具103及网络变压器进行压紧;接着,切线装置2的第一驱动单元23驱动两块第一刀块22分别向夹具103移动,以配合夹具103将网络变压器的每根磁芯线线脚裁切至设计长度;随后,第一驱动单元23驱动两块第一刀块22复位,且压紧单元14复位;接着,上料装置1的第二驱动单元11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2、第二夹持单元13和压紧单元14沿上料装置1的上料方向的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
当夹具103上料装置1的第二夹持单元13被放置到循环输送线3的载具33上后,循环输送线3先将夹具103移送至缠线装置4处,使缠线装置4将每根磁芯线的线脚缠绕到针脚座104上相对应的引脚上。其中,在缠线加工过程中,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上有相应的压紧装置将夹具103及网络变压器压紧在载具33上,同时定位单元34的定位机构341对该载具33进行锁紧。
当完成对磁芯线线脚的缠绕加工后,循环输送线3将夹具103移送至线脚整形装置5处,使线脚整形装置5对针脚座104上的每根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和磁芯线线脚末端进行整形。其中,在整形加工过程中,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上有相应的压紧装置将夹具103及网络变压器压紧在载具33上,同时定位单元34的定位机构341对该载具33进行锁紧。
当完成对针脚座104上的每根引脚上成型出的磁芯线线圈和磁芯线线脚末端的整形加工后,循环输送线3将夹具103移送至引脚剪切装置6处,使引脚剪切装置6对针脚座104上的每根引脚的多余部分进行剪切,以使该引脚及其上磁芯线线圈的轴向长度为第二设计长度。其中,在引脚剪切加工过程中,变压器缠线组装机100上有相应的压紧装置将夹具103及网络变压器压紧在载具33上,同时定位单元34的定位机构341对该载具33进行锁紧。
当完成对针脚座104上的每根引脚的剪切加工后,循环输送线3将夹具103移送至第二下料装置7处。接着,第二下料装置7的第一移栽单元72的第一多轴机器人721取走夹具103上的网络变压器,并配合矫正座723相对网络变压器进行位置矫正;接着,第一移栽单元72的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先将网络变压器移送至视觉检测单元71处进行检测,若网络变压器的检测不合格,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将该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收料盒73中回收;其中,若第二多轴机器人722一次夹取的网络变压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在当被夹取的两个以上的网络变压器中出现至少一个不合格时,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先将夹取的两个以上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收料盒73处,以将不合格的网络变压器丢弃至回收料盒73中,再将合格剩余的网络变压器移送至暂存载具74上进行回收;而当下第二多轴机器人722一次夹取的网络变压器全部检测合格时,第二多轴机器人722将全部网络变压器移送至回流输送线75的第一输送线751上的治具内。
当第一输送线751上的治具装满网络变压器时,第一输送线751将该治具移送至回流输送线75的回流机械手753处,使回流机械手753将该治具转移至回流输送线75的第二输送线752上,使第二输送线752将该治具移送至后级设备、后级工位或后级回收装置。其中,在第一输送线751将装满网络变压器的治具移送至回流机械手753处的同时,第一输送线751同步将下一个空载治具移送至第二下料装置7处。
当第二下料装置7将夹具103上的变压器全部取走后,循环输送线3将夹具103移送至针脚座上料装置8处,使针脚座上料装置8的第二移栽单元32将定位块82上的针脚座104移送至该夹具103上,以重新填满该夹具103上的容纳槽。当IC管内的针脚座104全部排空时,针脚座上料装置8的下料机构84会将该IC管从针脚座上料装置8的料槽81内剔除,以使得下一根IC管内的针脚座104能够滑落至定位块82上。
当夹具103上的容纳槽被针脚座上料装置8重新填满针脚座104时,循环输送线3将该夹具103移送至第一下料装置9处,使第一下料装置9的第四多轴机器人91及第二取料机械手92配合将该夹具103及夹具103上的针脚座104被移送至后级设备、后级工位或后级回收装置,以使后续对夹具103上的每个针脚座104进行磁芯的放置以及将磁芯线的线脚被勾在夹具103的线槽内。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输送线、上料装置、缠线装置、线脚整形装置、引脚剪切装置和第一下料装置,所述循环输送线具有载具,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缠线装置、所述线脚整形装置、所述引脚剪切装置和所述第一下料装置沿所述循环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依次分布,所述载具可在所述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所述缠线装置的执行末端、所述线脚整形装置的执行末端、所述引脚剪切装置的执行末端和所述第一下料装置的执行末端之间移动;
所述线脚整形装置具有整形工位,所述线脚整形装置包括:
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包括整形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整形针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整形针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整形针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槽孔和线槽,所述槽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线槽沿所述整形针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整形针绕该整形针自身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整形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使所述整形针朝向或背向所述整形工位移动,所述载具可移动至所述整形工位内,所述整形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整形工位位于两个所述整形机构之间;
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整形单元在所述整形工位的第一来料方向上移动;
所述循环输送线包括:
两个输送单元,每个所述输送单元均包括输送带机构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输送带机构的第一传送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输送单元的所述第一导轨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输送单元的所述输送带机构的所述第一传送方向相反;
两个移栽单元,两个所述移栽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处,每个所述移栽单元均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导轨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台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所述第二导轨在两个所述输送单元的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移动,且所述第二导轨可与任意一个所述输送单元的第一导轨对接;
多个所述载具,所述输送带机构的传动带具有第一齿部,每个所述载具上均具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可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每个所述载具均可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或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切线装置,沿所述上料装置的上料方向,所述切线装置位于所述循环输送线的上游端,所述切线装置包括:
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具有放置位,所述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可在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载具之间移动;
两块第一刀块,两块所述第一刀块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座的相对的两侧,两块所述第一刀块的第一刀刃相对设置;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分别驱动两块所述第一刀块朝向或背向所述定位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第二驱动单元;
第一夹持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夹持末端在所述定位座和所述载具之间移动;
第二夹持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可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的夹持末端移动至所述定位座处;
压紧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还可驱动所述压紧单元的压紧末端移动至所述定位座处,所述定位座可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和所述压紧单元中的一个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沿所述上料装置的上料方向,所述视觉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上料装置的执行末端的上游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第二下料装置,沿所述运输方向,所述第二下料装置位于所述引脚剪切装置和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之间,所述第二下料装置包括:
视觉检测单元;
第一移栽单元,所述第一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可在所述载具和所述视觉检测单元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料装置还包括回流输送线,沿所述第二下料装置的下料方向,所述回流输送线位于所述视觉检测单元的下游端,所述第一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还可移动至所述回流输送线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缠线组装机还包括针脚座上料装置,沿所述运输方向,所述针脚座上料装置位于所述第二下料装置和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之间,所述针脚座上料装置包括:
料槽;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料槽的出料口处;
第二移栽单元,所述第二移栽单元的夹持末端可在所述定位块和所述载具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缠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脚剪切装置包括:
剪切单元,所述剪切单元包括剪钳、第二刀块、第三刀块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刀块安装在所述剪钳的第一钳头上,所述第三刀块安装在所述剪钳的第二钳头上,所述第二刀块的第二刀刃与所述第三刀块的第三刀刃之间形成剪切位,所述第二刀块面向所述第三刀块的一面内凹成型有收纳槽,沿所述剪切单元的进给方向,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第二刀刃的上游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剪钳张合,在所述引脚剪切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刀块位于所述第三刀块的下方,所述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进给方向;
第四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剪切单元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0345.XA CN112908683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40345.XA CN112908683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8683A CN112908683A (zh) | 2021-06-04 |
CN112908683B true CN112908683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7611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40345.XA Active CN112908683B (zh) | 2021-01-11 | 2021-01-11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086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8796B (zh) * | 2021-08-24 | 2024-10-18 | 绵阳讯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变压器生产用自动绕线设备及绕线方法 |
CN113571329B (zh) * | 2021-09-22 | 2021-12-07 | 徐州百荣电子厂 | 一种防断裂的板载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 |
CN114102157B (zh) * | 2021-11-23 | 2024-03-22 | 苏州明益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电池盖板自动化组装冲铆焊接设备 |
CN114864275A (zh) * | 2022-06-01 | 2022-08-05 | 深圳市维富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滤波器全自动分线绕线加工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558614U (zh) * | 2017-09-12 | 2018-06-29 | 深圳市鹏达金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 |
CN110517878A (zh) * | 2019-09-05 | 2019-11-29 | 苏州祥崴电子有限公司 | 变压器铁芯包胶自动缠绕机及其胶带缠绕方法 |
CN210648257U (zh) * | 2019-07-23 | 2020-06-02 | 南京英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变压器线圈整形切脚机 |
CN211404295U (zh) * | 2019-12-24 | 2020-09-01 | 东莞市微米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线材穿管缠脚系统及变压器穿管绕线包胶一体机 |
CN212094140U (zh) * | 2020-02-15 | 2020-12-08 | 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尾裁切装置 |
CN112185682A (zh) * | 2020-09-16 | 2021-01-05 | 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 | 线圈后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线圈绕线机 |
CN214152699U (zh) * | 2021-01-11 | 2021-09-07 | 珠海市欧科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
2021
- 2021-01-11 CN CN202110040345.XA patent/CN1129086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558614U (zh) * | 2017-09-12 | 2018-06-29 | 深圳市鹏达金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 |
CN210648257U (zh) * | 2019-07-23 | 2020-06-02 | 南京英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变压器线圈整形切脚机 |
CN110517878A (zh) * | 2019-09-05 | 2019-11-29 | 苏州祥崴电子有限公司 | 变压器铁芯包胶自动缠绕机及其胶带缠绕方法 |
CN211404295U (zh) * | 2019-12-24 | 2020-09-01 | 东莞市微米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线材穿管缠脚系统及变压器穿管绕线包胶一体机 |
CN212094140U (zh) * | 2020-02-15 | 2020-12-08 | 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线尾裁切装置 |
CN112185682A (zh) * | 2020-09-16 | 2021-01-05 | 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 | 线圈后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线圈绕线机 |
CN214152699U (zh) * | 2021-01-11 | 2021-09-07 | 珠海市欧科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08683A (zh) | 2021-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08683B (zh)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
CN214152699U (zh) | 一种变压器缠线组装机 | |
CN108821025B (zh) | 一种骨架线圈绕线设备 | |
CN104227422A (zh) |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 | |
CN107717373B (zh) | 一种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和工艺方法 | |
CN111243844A (zh) | 滤波器全自动生产线 | |
CN203444991U (zh) | 电容赋能焊接注胶插壳组装机 | |
CN102069469A (zh) | 一种胶塞压入自动机 | |
CN208189957U (zh) | 一种全自动插针折弯一体机 | |
CN209045347U (zh) | 一种变压器组装包胶系统 | |
CN110153726A (zh) | 空调压缩机滚子的自动加工生产线 | |
CN113594828A (zh) | 一种5g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 |
CN210523515U (zh) | 一种集成电路切筋成型设备 | |
CN110993302A (zh) | 入基座分线设备 | |
CN201907098U (zh) | 一种胶塞压入自动机 | |
CN219936032U (zh) | Pcb板多工位老化测试装置 | |
CN115400960B (zh) | 一种金属钽电容的整形测试编带设备 | |
CN115036128B (zh) | 一种磁环电感生产线 | |
CN213366489U (zh) | 一种自动调节螺钉装配单元 | |
CN210984518U (zh) | 入基座分线设备 | |
CN204893369U (zh) | 二极管磁环装配机 | |
CN114050047A (zh) | 一种全自动环形骨架式四轴绕线机 | |
CN209592600U (zh) | Usb type-c母座前贴后插自动组装机 | |
CN216656653U (zh) | 一种出料矫正装置及焊锡机 | |
CN114597041B (zh) | 一种线圈入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