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4696B -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4696B
CN112904696B CN202110123927.4A CN202110123927A CN112904696B CN 112904696 B CN112904696 B CN 112904696B CN 202110123927 A CN202110123927 A CN 202110123927A CN 112904696 B CN112904696 B CN 112904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watch
main body
assembly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39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4696A (zh
Inventor
黄令
黄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39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4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4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4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4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4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A44C5/147Watchcase itself used as faste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两侧开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边缘,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线呈斜角,两侧的所述卡接部关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以及表带,所述表带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的连接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主体不能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手表功能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使用手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手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目前手表具有如:时间日期显示,计算步数,心率,电话等多种复杂功能,具有两个不同佩戴角度表带的手表,给用户多一种佩戴角度表带的选择,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而且倾斜佩戴角度表带的手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给使用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主体不能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包括:
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两侧开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边缘,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线呈斜角,两侧的所述卡接部关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以及表带,所述表带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包括位于两端的限位块,两端的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为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生耳装配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生耳装配孔相配的生耳组件,所述生耳组件卡嵌于所述生耳装配孔而连接所述卡接部。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还包括:
圆弧腰形槽,所述圆弧腰形槽开设在所述手表主体外圆周边缘,所述圆弧腰形槽的槽底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中心的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中;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所述生耳组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所述连接部卡嵌于所述圆弧腰形槽内部。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还包括:
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所述圆弧腰形槽的两端侧壁与对应所述限位块之间间隔形成,与所述导向块一起固定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位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并抵靠所述手表主体的外圆周边缘;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圆弧凸台的两侧,并嵌于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所述圆弧腰形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弧沉槽,所述圆弧沉槽用于限位所述圆弧凸台。
进一步,两端的所述生耳装配孔的孔口相向设置,两端所述生耳装配孔的中轴线朝外方向并相互延伸靠近;
两端所述限位块相向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贯穿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表带,并连接所述生耳装配孔,
所述生耳组件包括:
生耳圆轴,所述生耳圆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滑动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两端的插销,所述插销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生耳装配孔内。
进一步,所述生耳圆轴的轴向与两端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平行;
所述生耳组件还包括:
摇杆,所述摇杆可滑移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的外壁上,并连接所述插销,且用于控制所述生耳组件上的插销缩进或伸出所述生耳圆轴。进一步,所述手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连通所述圆弧腰形槽,所述摇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内。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平行于两端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所述生耳圆轴卡嵌在所述连接孔内。
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并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所述摇杆在所述第二开口槽内沿所述连接孔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表带为直表带,所述直表带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
所述直表带包括:直短表带,所述直短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直短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所述卡接部;
直长表带,所述直长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直长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
所述直短表带用于与所述直长表带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或者
所述表带为斜表带,所述斜表带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
所述斜表带包括:斜短表带,所述斜短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斜短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所述卡接部;
斜长表带,所述斜长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斜长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
所述斜短表带用于与所述斜长表带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通过在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两侧设置卡接部,并将卡接部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边缘,其中,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线呈斜角,使得所述手表主体可以连接与所述手表主体中线方向相同的表带,也可以连接位于所述手表主体中线相反方向的与所述卡接部中线呈相同大小斜角的表带,两侧的卡接部关于手表主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连接的表带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中垂线朝向所述手表主体中线一侧时,所述表带的中线可与手表主体的中线同向,形成直表带结构方式;当连接的表带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中垂线背离所述手表主体中线一侧时,形成斜表带结构方式,从而实现兼容不同角度的表带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主体不能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分别匹配两种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实施例连接斜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实施例的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100、手表主体;110、卡接部;111、圆弧腰形槽;112、圆弧沉槽;113、导向槽;114、限位块;115、生耳装配孔;116、卡接凹槽;117、第一开口槽;200、表带;210、直表带;211、直长表带;212、直短表带;213、第一凹槽;214、第二凹槽;215、表带扣;216、表带扣帽;217、第三凹槽;218、椭圆孔;219、腰形穿透孔;221、第三开口槽;220、斜表带;222、斜长表带;223、斜短表带;230、连接组件;231、圆弧凸台;233、导向块;234、斜面;235、连接部;236、生耳组件;237、连接孔;238、第二开口槽;239、插销;240、摇杆;241、生耳圆轴;242、腰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随着手表功能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使用手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手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目前手表具有如:时间日期显示,计算步数,心率,电话等多种复杂功能,具有两个不同佩戴角度表带的手表,给用户多一种佩戴角度表带的选择,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而且倾斜佩戴角度表带的手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给使用者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描述,以智能手表屏幕面朝向水平平面平放为例,以靠近手表主体100中心方向为内,以远离手表主体100中心方向为外,以智能手表屏幕面的朝向为下,以智能手表屏幕面背离的方向为上,以手表主体100在12点和6点钟方向的连线为手表主体100的中线L1,以表带宽度的中线为表带200的中线。本发明提出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包括:手表主体100和表带200。所述手表主体100为可以安装表带的手表,可为智能手表,智能电话手表等。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两侧开设有卡接部110,手表主体100的圆周两侧是指手表主体100侧面上关于手表主体100中心相对称的两位置,所述卡接部110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边缘,以卡接部110延伸方向与手表主体100的中线相交点的中垂线作为卡接部的中线(L2),所述卡接部110中线(L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线(L1)呈斜角(角度α),使得所述手表主体100可以连接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相同方向的表带200,也可以连接位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相反方向的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呈相同大小斜角的表带200。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L2)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所述表带的中线可与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同向,形成直表带结构方式;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L2)背离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形成斜表带结构方式,从而实现兼容不同角度的表带结构。两侧的所述卡接部110关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表带200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110相配的连接组件230。所述表带200可环绕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外圆周旋转180°后,再与所述手表主体100连接,也就是说,所述表带200可转换方向,选择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任一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两侧设置卡接部110,并将卡接部110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边缘,其中,所述卡接部1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呈斜角(角度α),使得所述手表主体100可以连接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相同的表带,也可以连接位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相反方向的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呈相同大小斜角的表带,两侧的卡接部110关于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L2)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所述表带的中线可与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同向,形成直表带结构方式;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L2)背离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形成斜表带结构方式,从而实现兼容不同角度的表带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主体不能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问题。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接部110包括位于两端的限位块114,两端的所述限位块114的连线方向为所述卡接部110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块114上开设有生耳装配孔115,所述连接组件230包括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相配的生耳组件236,所述生耳组件236通过卡嵌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而连接所述卡接部110,所述生耳组件236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230内部并用于连接所述卡接部110。这样将所述生耳组件236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230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连接,能够将所述表带200与所述手表主体100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拆卸方便,连接牢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接部110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边缘,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呈斜角(即α角),两侧的所述卡接部110关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具体的,所述卡接部110数量为2个,设置所述手表主体100两端,所述卡接部110围绕所述手表主体100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180度后,2个所述卡接部110完全重合,可将智能手表旋转180度,上述设置便于同一个卡接部110分别与直表带210或者斜表带220连接,且跨度不大,安装方便,实现功能多样化。
优选的,当斜角设置为10°时,即α角为10°,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呈10°倾斜,所述直表带210中线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所述斜表带220中线(L3)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0°。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卡接部110设置在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边缘,所述卡接部110的中线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线方向呈倾斜角度(即α角),能够达到卡接部110位置不变的同时,分别能与直表带210和斜表带220两端连接,实现功能多样化。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接部110还包括:圆弧腰形槽111,导向槽113,限位块114,和第一开口槽117。所述圆弧腰形槽111开设在所述手表主体100外圆周边缘,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的槽底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心的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114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中;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用于将所述表带200连接在所述手表主体100上,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弧沉槽112,所述圆弧沉槽112用于限位所述圆弧凸台231。所述连接组件230卡嵌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内部时,所述圆弧沉槽112为所述圆弧凸台231限位,防止所述连接组件230过多的进入所述圆弧腰形槽111内部,影响美观。所述圆弧腰形槽111与所述圆弧沉槽112沿卡接部11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结构相同,但具体尺寸不同。所述导向槽113为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的两端侧壁与对应所述限位块233间隔形成,所述导向槽113背离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并与所述导向块233一起固定所述连接组件230,从而固定所述表带200的位置,所述导向槽113数量为2个,2个导向槽113结构相同,功能相同,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尺寸可不同。所述限位块114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中,所述限位块114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的侧壁间隔形成的导向槽113用于所述导向块233限位,2个所述限位块114结构相同,功能相同,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尺寸可不同。所述第一开口槽117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上,所述第一开口槽117连通所述圆弧腰形槽111,所述第一开口槽117呈U形,方向朝外,为生耳组件236上的摇杆240留有活动空间,控制表带200安装和拆卸。优选的,所述卡接部110上所有部件均设有倒角,增加手表的圆润性,显得更加美观。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限位块114上开设有生耳装配孔115和卡接凹槽116。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两端的所述生耳装配孔115的孔口相向设置,两端所述生耳装配孔115的中轴线朝外方向并相互延伸靠近,所述生耳组件236两端设有插销239,所述插销239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连接。所述生耳装配孔115倾斜设置,方便生耳组件236上的插销239插入,并使得生耳组件236装配的更牢固。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两端的所述限位块114相向的侧面上开设所述卡接凹槽116,所述卡接凹槽116向外贯穿所述限位块114朝向所述表带200的表面,并连接所述生耳装配孔115,这样便于所述插销239进出所述生耳装配孔115。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组件230还包括:连接部235,圆弧凸台231,以及导向块233。所述连接部235位于所述表带200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圆弧凸台231靠近所述卡接部110的方向,所述连接部235与所述圆弧凸台231一体成型,所述生耳组件236套设于所述连接部235内,所述连接部235与所述所述生耳组件236卡嵌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内部。所述圆弧凸台231位于所述表带200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一端,并抵靠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外圆周边缘,所述圆弧凸台231圆弧的方向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卡嵌于所述卡接部110的圆弧沉槽112内部。所述导向块233位于所述圆弧凸台231的两侧,并嵌于所述导向槽113,所述导向块233呈圆柱形,且其内侧设置有斜面234,便于与所述限位块114相配合,固定导向块233位置,进而方便手表主体100与表带200的连接。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部235上开设有连接孔237,以及第二开口槽238。所述连接孔237的轴线平行于两端所述限位块114的连线方向,所述生耳圆轴241卡嵌在所述连接部235的所述连接孔237内。所述第二开口槽238设置于所述连接部235两端,并与所述连接孔237相连通,所述摇杆240可在所述第二开口槽238内沿所述连接孔237的轴向移动,便于生耳组件236在卡接部110上的拆卸。所述连接部235两端与所述圆弧腰形槽111相接触的部位设有倒角,便于与所述卡接部110配合。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生耳组件236沿垂直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方向安装在所述连接部235内部,所述生耳组件236用于将所述连接部235与所述卡接部110相连接。所述生耳组件236包括生耳圆轴241,摇杆240,插销239,以及腰形槽242。所述生耳圆轴24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35上,所述生耳圆轴241的轴向与两端所述限位块114的连线方向平行,所述连接孔237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35。所述插销239滑动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241两端,所述插销239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内。所述摇杆240可滑移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241的外壁上,所述摇杆240在所述第一开口槽117内活动,并连接所述插销239,通过所述摇杆240在所述第一开口槽117内活动控制所述插销239缩进或伸出所述生耳圆轴241。所述摇杆240呈圆柱形,上面设有光滑圆头,便于手指将其轴向来回拨动,即所述表带200安装或拆卸在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卡接部110上。所述插销239位于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两端,在所述摇杆240的控制下连接于所述生耳装配孔115,所述插销239有2个,在生耳组件236内部的两个插销239之间可设有弹簧,使得两端的插销239有一定的伸缩空间,所述插销239在生耳组件236内部来回移动。所述腰形槽242开设在所述生耳圆轴241上方,所述腰形槽242开设在所述生耳圆轴241上方的一端,具体位置与所述卡接部110上的第一开口槽117相对应,所述摇杆240可在所述腰形槽242内活动控制所述插销239,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表带200。
具体的,基于表带200与所述卡接部110装配的牢固性,所述生耳组件236采用金属材质,所述卡接部110采用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相同的材质,同时,为了表带与手腕皮肤的贴合性更佳,所述连接组件230采用硬胶材质。优选的,所述卡接部110与所述连接组件230之间还除了采用插销239和生耳装配孔115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替代生耳装配孔115,将生耳组件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卡接部110上,或者,还可以采用弹簧按压卡嵌的形式将生耳组件236固定在所述卡接部110上,具体连接不限于上述方式。
所述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的手表主体100的表带连接结构有两种实施例,所述表带200为直表带210或者为斜表带22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表带200为直表带210,所述直表带210长度方向的中线位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12点钟方向和6点钟方向,所述直表带210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两端的圆周边缘上。所述直表带210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L2)同线。所述直表带210的中线位于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朝向所述手表本体100中线一侧。
所述直表带210包括:直短表带212和直长表带211。所述直短表带212和所述直长表带211分别位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两端。所述直长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230,所述直长表带21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30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110,所述直长表带211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连接组件230的中线呈所述斜角,另一端可与所述直短表带212相扣于手腕上;为了减小表带与手腕皮肤接触的空间,所述直长表带211设有第一凹槽213,所述直长表带211末端设有第二凹槽214,所述第二凹槽214内部设有表带扣215,所述表带扣215呈椭圆柱形,所述表带扣215顶端设有椭圆形表带扣帽216,当所述直长表带211与所述直短表带212连接时,防止脱落。
所述直短表带212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230,所述直短表带21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30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一侧所述卡接部110;所述连接组件230的中线与所述直短表带212长度方向的中线呈所述斜角,所述直短表带212用于与所述直长表带212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与所述直长表带211相同,为了减小表带与手腕皮肤接触的空间,增加空气与皮肤的接触,所述直短表带212设有第三凹槽217,所述第三凹槽217内部所述直短表带212中心轴线方向上设有椭圆孔218,所述椭圆孔218用于可将长表带的所述表带扣215扣在上面,所述椭圆孔218数量至少为1个,最多可根据表带的具体长度设计。所述直短表带212末端沿着所述表带的中线方向设有腰形穿透孔219,所述直长表带211可穿过所述腰形穿透孔219,然后将所述直长表带211固定于所述椭圆孔218内部,为便于所述表带扣215顺利穿过,所述直短表带212末端开设有第三开口槽221。为了表带的多样化,所述表带扣215还可以采用双按扣、单按双开扣、单开扣等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形式。
进一步,为了人体接触表带的顺滑,所述直长表带211和所述直短表带212所有的边和孔均设有倒角或圆角,同时,所述直长表带211和所述直短表带212均采用软胶材质。优选的,所述表带200还可以采用金属材质,采用金属链条等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表带200为斜表带220,所述斜表带220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L2)同线。所述斜表带220的中线位于所述生耳圆轴241的中垂线背离所述手表本体100中线一侧。所述斜表带包括:斜短表带223和斜长表带222。所述斜短表带223和所述斜长222表带的宽度的中线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的角度为2倍所述斜角。所述斜长表带222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230,所述斜长表带22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30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110,所述斜长表带222宽度中线与所述连接组件230的中线呈所述斜角。所述斜短表带223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230,所述斜短表带223通过所述连接组件230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一侧的所述卡接部110,所述连接组件230的中线与所述斜短表带223长度方向的中线呈所述斜角,另一端与斜长表带222连接,所述斜短表带223用于与所述斜长表带222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所述斜表带220上的连接组件230与所述直表带210上的连接组件230,及表带上部件的结构与材质均相同,只是根据与所述装配主体不同的连接方向做出不同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斜表带220上部件与所述直表带210上也可不同,可根据个性化需要做出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通过在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两侧设置卡接部110,并将卡接部110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圆周边缘,其中,所述卡接部1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呈斜角(角度α),使得所述手表主体100可以连接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方向相同的表带,也可以连接位于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相反方向的与所述卡接部110中线呈相同大小斜角的表带,两侧的卡接部110关于手表主体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垂线朝向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所述表带的中线可与手表主体100的中线同向,形成直表带结构方式;当连接的表带200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110的中垂线背离所述手表主体100中线一侧时,形成斜表带结构方式,从而实现兼容不同角度的表带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表主体不能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两侧开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延伸设置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圆周边缘,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线呈斜角,两侧的所述卡接部关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以及表带,所述表带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配的连接组件;
所述卡接部包括:两端的限位块,两端的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为所述卡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生耳装配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生耳装配孔相配的生耳组件,所述生耳组件卡嵌于所述生耳装配孔而连接所述卡接部;
所述卡接部设置有2个,所述卡接部围绕所述手表主体中心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180度后,2个所述卡接部完全重合;
所述手表主体能够连接与所述手表主体中线方向相同的表带,也能够连接位于所述手表主体中线相反方向的与所述卡接部中线呈相同大小斜角的表带;
当连接的表带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中垂线朝向所述手表主体中线一侧时,所述表带的中线能够与手表主体的中线同向,形成直表带结构方式;
当连接的表带中线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中垂线背离所述手表主体中线一侧时,形成斜表带结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圆弧腰形槽,所述圆弧腰形槽开设在所述手表主体外圆周边缘,所述圆弧腰形槽的槽底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中心的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圆弧腰形槽中;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所述生耳组件套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所述连接部卡嵌于所述圆弧腰形槽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还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所述圆弧腰形槽的两端侧壁与对应所述限位块之间间隔形成;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位于所述表带朝向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并抵靠所述手表主体的外圆周边缘;
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圆弧凸台的两侧,并嵌于所述导向槽;
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一起固定所述连接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腰形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圆弧沉槽,所述圆弧沉槽用于限位所述圆弧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两端的所述生耳装配孔的孔口相向设置,两端所述生耳装配孔的中轴线朝外方向并相互延伸靠近;
两端所述限位块相向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贯穿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表带,并连接所述生耳装配孔,所述生耳组件包括:
生耳圆轴,所述生耳圆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滑动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两端的插销,所述插销可伸缩设置于所述生耳装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圆轴的轴向与两端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平行;
所述生耳组件还包括:
摇杆,所述摇杆可滑移设置在所述生耳圆轴的外壁上,并连接所述插销,且用于控制所述生耳组件上的插销缩进或伸出所述生耳圆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连通所述圆弧腰形槽,所述摇杆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平行于两端所述限位块的连线方向,所述生耳圆轴卡嵌在所述连接孔内;
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并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所述摇杆在所述第二开口槽内沿所述连接孔的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为直表带,所述直表带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
所述直表带包括:直短表带,所述直短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直短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所述卡接部;
直长表带,所述直长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直长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
所述直短表带用于与所述直长表带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
或者
所述表带为斜表带,所述斜表带的中线与所述生耳圆轴的中垂线呈斜角设置;
所述斜表带包括:斜短表带,所述斜短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斜短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所述卡接部;
斜长表带,所述斜长表带的一端设置所述连接组件,所述斜长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卡接部;
所述斜短表带用于与所述斜长表带相连接并系于手腕上。
CN202110123927.4A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Active CN112904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3927.4A CN112904696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3927.4A CN112904696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4696A CN112904696A (zh) 2021-06-04
CN112904696B true CN112904696B (zh) 2022-06-10

Family

ID=7612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3927.4A Active CN112904696B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469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95636A5 (de) * 2002-01-30 2006-07-14 Vacuum Chronometer Corp Uhrengehäuse für eine Armbanduhr.
CH696988A5 (fr) * 2007-04-10 2008-02-29 Richemont Int Sa Pièce d'horlogerie comportant une lunette tournante.
CN201667005U (zh) * 2010-02-24 2010-12-08 张欧 一种方便分享时间的手表
CN202794858U (zh) * 2012-08-07 2013-03-13 江世永 便读式手表
CN205942264U (zh) * 2016-08-18 2017-02-08 深圳市魅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手表
CN109613813A (zh) * 2019-02-25 2019-04-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
CN109907437B (zh) * 2019-03-29 2021-06-29 高达皮革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4696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56503A1 (en) Wearable device, watchband and connector
CN211323317U (zh) 手环
CN108936991B (zh) 手表
CN110403306A (zh) 用于将腕带固定至表壳的装置
CN112904696B (zh)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CN210988554U (zh) 一种快速装拆的表带及手表
CN210015333U (zh)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JP2008167789A (ja) 装身具
CN211672725U (zh) 一种表带连接结构及腕带设备
CN210329616U (zh) 一种表壳与表带装配结构
CN212574382U (zh) 一种拼接式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110602597B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273776A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209784745U (zh) 一种可更换面盖的手表壳
CN112741405B (zh) 一种手表装配组件及智能手表
JP2007090046A (ja) 腕装着装置
CN210611247U (zh) 一种盲戴腕带
CN211323320U (zh) 表扣及手表
CN109527729B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112230533A (zh)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3455791B (zh) 绑带调节机构、带体结构以及腕戴设备
CN21309651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7185072U (zh) 一种表带结构及手表
CN216019511U (zh) 一种多佩戴方式的手表、怀表及座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5

Address after: Room 501, 85 Xiaguang Dongli,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reliabl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8th floor,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F4, phase III,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