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7437B -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7437B CN109907437B CN201910249345.3A CN201910249345A CN109907437B CN 109907437 B CN109907437 B CN 109907437B CN 201910249345 A CN201910249345 A CN 201910249345A CN 109907437 B CN109907437 B CN 1099074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ar
- pipe
- hole
- belt
-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手表包括带,便携设备主体以及带连接结构,带连接结构包括:基部,该基部具有与带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和从带的端部延伸突出设置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生耳,该生耳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以及遮蔽部,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突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生耳的手拨杆且贯穿的第二通孔,遮蔽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生耳的手拨杆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三通孔。通过将基部的连接部设置在带的端部,再通过将生耳设置于基部的突出部内,再在基部外壁罩设遮蔽部,使得生耳两端的生耳头露出所述遮蔽部的两侧便于与便携设备安装固定,避免现有技术中生耳的两端与表带接触的部分磨损毁坏,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连接结构表带制作方法及表带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和图2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表带40通过第二生耳41与表盘20的表耳21进行安装连接,所述第二生耳41穿设于所述第二表带40的端部,所述第二生耳41的第二手拨杆412贯穿设于所述第二表带40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生耳41两端的第二生耳头411露出所述第二表带40 的端部两侧;采用第二生耳41连接第二表带40和表盘20时,将露出所述第二表带40的端部两侧的所述第二生耳头411与表盘20的表耳21安装连接。
在这样的结构下,表带材质若采用橡胶表带或尼龙表带,第二生耳41两端的第二生耳头411较细且尖锐,第二生耳41与第二表带40接触的接触部 42发生磨损,久而久之,使得接触部42崩开断裂,这样会缩短第二表带40 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第二表带40通过第二生耳41与表盘20的表耳21进行安装连接,所述第二生耳41穿设于所述第二表带40的端部,所述第二生耳41的第二手拨杆412贯穿设于所述第二表带40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生耳41两端的第二生耳头411露出所述第二表带40 的端部两侧;
在这样的结构下,表带材质若采用橡胶表带或尼龙表带,由于对第二手拨杆412时的手指甲刮擦,而且,第二生耳41两端的第二生耳头411较细且尖锐,第二生耳41与第二表带40接触的接触部42发生磨损,久而久之,使得接触部42崩开断裂,这样会缩短第二表带40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手表,包括带,便携设备主体以及带连接结构,带连接结构连接在带与便携设备主体之间,带连接结构包括:
基部,该基部具有与所述带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和在长度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延伸突出设置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一通孔;
生耳,该生耳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以及
遮蔽部,所述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
所述突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的手拨杆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二通孔,
所述遮蔽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的手拨杆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手表,其中所述遮蔽部的两端设有供所述生耳的左侧的左生耳头,以及所述生耳的右侧的右生耳头的伸出的第四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手表,其中所述遮蔽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开口,所述开口向内扩展有与所述基部的形状匹配的空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手表,其中所述带为尼龙编织织带,且所述带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空心织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手表,其中所述基部的连接部内插在所述带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基部的连接部粘接固定在所述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的手表,其中所述遮蔽部为不锈钢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表带包括所述带连接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适当长度的带,该带为空心环状织带;
S2,准备基部,将基部的连接部固定在空心环状织带的端部;
S3,将生耳的通管从侧边插入基部的第一通孔内;
S4,将遮蔽部套设在基部上,使得生耳的通管和所述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
S5,穿过基部的突出部上的第二通孔和遮蔽部上的第三通孔,将生耳的手拨杆固定在生耳的通管上。
进一步地,S1步骤中,通过镭射切割出适当长度的带,并在带的尾部镭射出扣孔。
进一步地,S2步骤中,首先将涤纶布浸泡在硬化剂溶剂内2至15分钟,然后切割成方形,接着,对折后将连接部通过粘接剂插入所述带的内部空间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镭射在基部的突出部上开设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S2步骤中,将涤纶布浸泡在RFE型硬化剂溶剂内5至10分钟。
进一步地,S5步骤中,将生耳的手拨杆螺纹旋入在生耳的通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遮蔽部是316不锈钢件。
实施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将基部的连接部设置在带的端部,再通过将生耳设置于基部的突出部内,再在基部外壁罩设遮蔽部,使得生耳两端的生耳头露出所述遮蔽部的两侧便于与便携设备安装固定,避免现有技术中生耳的两端与表带接触的部分磨损毁坏,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而且,对手拨杆的拨动操作,不会对表带的边缘薄弱部分(图1中接触部42处)进行刮擦磨损,延迟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带为空心环状织带,侧边更加厚实,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二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遮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生产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生产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生产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生产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表带的实施例一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表带的实施例一的穿插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表带的实施例一的穿插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表带的实施例一的穿插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带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表带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带;
13-带连接结构;
131-基部;1311-连接部;1312-突出部;1313-第一通孔;1314-第二通孔;1315-第五通孔;
132-生耳;1321-通管;1322-手拨杆;1323-生耳头;1324-第三手拨杆;
133-遮蔽部;1331-第三通孔;1332-第四通孔;1333-开口;1334-第六通孔;
20-表盘;21-表耳;
30-表带;31-第一带部;311-扣孔;32-第二带部;321-表扣;穿插部 -312a,312b,312c;
40-第二表带;41-第二生耳;411-第二生耳头;412-第二手拨杆;42- 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图4和图5,一种带连接结构13,连接在带10与便携设备主体之间,其中包括:基部131,该基部131具有与所述带10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311和在长度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延伸突出设置的突出部1312,该突出部1312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一通孔1313;生耳132,该生耳 132穿设于第一通孔1313内;以及遮蔽部133,所述基部131位于该遮蔽部 133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设备为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俗称手表,便携设备主体为内装机芯或智能电子设备的表盘表壳结构。带可拆卸地连接在表壳的表耳上。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知道,所述便携设备也可以为智能手环或者装饰首饰。
该便携设备并非本申请的重点,在此不作细述。
请参照图4,所述生耳132包括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1313的通管1321,与所述通管1321内两端抵接且伸出所述通管1321两侧的生耳头1323,设于两个所述生耳头1323之间的弹性件(未图示),以及突出于所述通管1321 的侧壁且可在宽度方向上可拨动回缩,以便使得所述生耳头1323的端部缩回所述通管1321内的手拨杆1322,所述手拨杆1322穿过所述通管1321与所述通管1321内一侧的生耳头1323安装连接。在本实施中,所述弹性件优选为弹簧。
请参照图4,所述突出部1312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132的手拨杆 1322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二通孔1314,所述遮蔽部133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132的手拨杆1322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三通孔1331,所述第二通孔1314和所述第三通孔1331大小相同。
请参照图4和图6,所述遮蔽部133的侧壁面设有开口1333,所述开口 1333向内扩展有与所述基部131匹配的空腔,其中所述遮蔽部133的两端设有供所述生耳132的两端的生耳头1323伸出的第四通孔1332。自然状态下,所述手拨杆1322与靠近所述生耳132端部的第二通孔1314的内侧壁相抵,所述手拨杆1322与靠近所述生耳132端部的第三通孔1331的内侧壁相抵。
请参照图2至图4,现有技术中,所述表盘20的两侧设有表耳21,同侧的所述表耳21数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一表耳21上设有盲孔,所述生耳132两端的生耳头1323的对应插入所述盲孔内,从而实现将带10与表盘20的安装连接。
从表盘20上拆卸带时,将手拨杆1322向所述生耳132的中部拨动,与所述手拨杆1322连接的生耳头1323缩回所述遮蔽部133一侧的第二通孔 1332内,从而带10端部的一侧从表耳21中取出,此时,将已取出带端部的一侧倾斜10度到45度,再将所述带端部的另一侧拉出,即可将另一侧的生耳头1323从盲孔中取出,使得带整体从表盘20的表耳21内拆下。
请参照图7,所述带10为空心环状织带,所述织带为尼龙材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将表带对齐折叠,并使用粘合剂将折叠的上下表带之间粘合连接,久而久之,上下表带的边缘处会出现相互分离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10为空心环状尼龙带,通过在带10内涂抹粘合剂,再通过设备对带面进行压合,将带压成扁平条状,且所述带10的边缘为封闭的,不会出现上下表带的边缘处相互分离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具体商业应用案例中,所述带10为东莞市和煦带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空的套筒结构的尼龙编织织带。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部131的连接部1311内插在所述带10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基部131的连接部1311通过粘合剂粘接固定在所述带10上。
所述基部131为硬质织布,该织布通过浸泡化学药水进行化学反应后硬度加强。
所述遮蔽部133采用不锈钢制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部131为硬质织布,所述遮蔽部133采用不锈钢制造,有利于使得所述基部131,所述生耳132以及所述遮蔽部133组成的带连接结构13整体在所述带10的一端更加稳固,延长带1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所述遮蔽部133将所述生耳132 整体罩设在所述突出部1312内,使得带连接结构13整体更加美观,精致,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
在一个具体商业应用案例中,所述遮蔽部133是316不锈钢件。
在一个具体商业应用案例中,基部131通过将涤纶布放入RFE硬化剂溶剂中浸泡得到。RFE硬化剂例如有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RFE硬化剂。RFE硬化剂含有聚异氰酸盐,属于胶粘剂行业,也称架桥剂。
请参照图12至图15,一种表带30包括设有等距排列的扣孔311的第一带部31和一端设有与所述扣孔311相匹配的表扣321的第二带部32,所述第一带部3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带连接结构13,所述第二带部32上与所述表扣321相反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带连接结构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扣321采用针扣,所述表扣321和所述扣孔311 的结构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赘述。
请参照图12至图15,在所述第一带部31与所述带连接结构13相反的另一端设置有便于穿过所述表扣321的穿插部312a,312b,312c,所述穿插部312a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穿插部312b为半圆形,所述穿插部312c为中间为尖,两边通过弧线过渡的形似半橄榄球形状的穿插部312c。通过将穿插部312a,312b,312c设置成直角三角形,半圆形或者半橄榄球形有利于所述第一带部31穿过所述第二带部32的表扣32从而实现所述扣孔311与表扣321扣合连接,有利于安装方便。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带制作方法。该实施例是结合第一带部 31进行说明的。结合该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只要稍作部分调整,该表带制作方法亦可用于制作第二带部32。
请同时参照图4,图8至图11,图17,介绍一种表带制作方法:
S1,准备适当长度的带,该带为空心环状织带;
S2,准备基部,将基部的连接部固定在空心环状织带的端部;
S3,将生耳的通管从侧边插入基部的第一通孔内;具体而言,将缺少手拨杆1322的生耳132穿设过所述突出部1312的第一通孔1313,所述生耳 132两端的生耳头1323露出所述基部131的两侧。
S4,将遮蔽部套设在基部上,使得生耳的通管和所述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生耳头从遮蔽部伸出;具体而言,在遮蔽部133的一侧的第二通孔1332 穿过一侧的生耳头1323,再将另一侧的生耳头1323向内压缩,随后将遮蔽部133的另一侧罩设在另一侧的生耳头1323上,直至所述生耳132两端的生耳头1323露出所述遮蔽部133的两侧,所述遮蔽部133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314大小相同的第三通孔1331,如图6所示。
S5,穿过基部的突出部上的第二通孔和遮蔽部上的第三通孔,将生耳的手拨杆固定在生耳的通管上。
其中,S1步骤中,通过镭射切割出适当长度的带,并在带的尾部镭射出扣孔。
进一步地,S2步骤中,首先将涤纶布浸泡在硬化剂溶剂内2至15分钟,然后切割成方形,接着,对折后将连接部通过粘接剂插入所述带的内部空间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镭射在基部的突出部上开设第二通孔。换言之,将所述基部131的连接部1311粘接固定在所述带10的内部上,并在所述基部131 的突出部1312上形成供所述手拨杆1322沿宽度方向拨动的第二通孔1314。
进一步地,S2步骤中,将涤纶布浸泡在RFE型硬化剂溶剂内5至10分钟。
进一步地,S5步骤中,将生耳的手拨杆螺纹旋入在生耳的通管上。具体而言,将手拨杆1322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331,第二通孔1314后再与所述生耳132内一侧的生耳头1323螺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遮蔽部是316不锈钢件。
实施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将基部的连接部设置在带的端部,再通过将生耳设置于基部的突出部内,再在基部外壁罩设遮蔽部,使得生耳两端的生耳头露出所述遮蔽部的两侧便于与便携设备安装固定,通过遮蔽部的保护作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生耳的两端与表带接触的部分磨损毁坏,延长带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手拨杆1322的拨动操作,不会对表带的边缘薄弱部分(图1中接触部42处)进行刮擦磨损,延迟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此外,该带为空心环状织带,更加厚实,侧边美观大方。
实施例二
接着,请参照图16,对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带连接结构进行说明。此外,除非特别说明,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带连接结构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5说明的构成相同。以下,主要对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带连接结构的构成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带连接结构相同的结构进行简略说明。
请参照图16,所述突出部1312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通孔1314相反的另一侧设有第五通孔1315,所述遮蔽部133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三通孔1331相反的另一侧设有第六通孔1334,所述生耳132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手拨杆1322相反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手拨杆1324,所述第三手拨杆1324依次穿过所述第六通孔1334,所述第五通孔1315后,再与所述手拨杆1322相反一侧的另一生耳头1323螺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从表盘20的表耳21拆卸所述带10时,将所述手拨杆 1322和所述第三手拨杆1324一同向内施力拨动,使得所述生耳132两端的生耳头1323一同从所述表耳21中的盲孔中抽出,从而将带10从表盘20的表耳21中取下,拆卸过程更加简单,便捷,轻松。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手表,包括带(10),便携设备主体以及带连接结构(13),带连接结构(13)连接在带(10)与便携设备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带连接结构(13)包括:
基部(131),该基部(131)具有与所述带(10)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1311)和在长度方向从所述带的端部延伸突出设置的突出部(1312),该突出部(1312)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一通孔(1313);
生耳(132),该生耳(132)穿设于第一通孔(1313)内;以及
遮蔽部(133),所述基部(131)位于该遮蔽部(133)内部,所述遮蔽部罩设在所述基部外壁,
所述突出部(1312)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132)的手拨杆(1322)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二通孔(1314),
所述遮蔽部(133)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生耳(132)的手拨杆(1322)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三通孔(1331);
所述生耳包括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的通管,与所述通管内两端抵接且伸出所述通管两侧的生耳头,设于两个所述生耳头之间的弹性件,以及突出于所述通管的侧壁且可在宽度方向上可拨动回缩,以便使得所述生耳头的端部缩回所述通管内的手拨杆,所述手拨杆穿过所述通管与所述通管内一侧的生耳头安装连接;
所述带(10)为尼龙编织织带,且所述带(10)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空心织带,所述基部(131)的连接部(1311)内插在所述带(10)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基部(131)的连接部(1311)粘接固定在所述带(10)上,所述遮蔽部(133)为不锈钢件;
所述基部131为硬质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133)的两端设有供所述生耳(132)的两端的生耳头(1323)伸出的第四通孔(13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133)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穿的开口(1333),所述开口(1333)向内扩展有与所述基部(131)的形状匹配的空腔。
4.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适当长度的带,该带为空心环状织带;
S2,准备基部,将基部的连接部固定在空心环状织带的端部;所述基部为硬质织布,基部通过将涤纶布放入硬化剂溶剂中浸泡得到;S2步骤中,首先将涤纶布浸泡在硬化剂溶剂内2至15分钟,然后切割成方形,接着,对折后将连接部通过粘接剂插入所述带的内部空间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镭射在基部的突出部上开设第二通孔;S3,将生耳的通管从侧边插入基部的第一通孔内;
S4,将遮蔽部套设在基部上,使得生耳的通管和所述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
S5,穿过基部的突出部上的第二通孔和遮蔽部上的第三通孔,将生耳的手拨杆固定在生耳的通管上;
所述生耳包括穿设过所述第一通孔的通管,与所述通管内两端抵接且伸出所述通管两侧的生耳头,设于两个所述生耳头之间的弹性件,以及突出于所述通管的侧壁且可在宽度方向上可拨动回缩,以便使得所述生耳头的端部缩回所述通管内的手拨杆,所述手拨杆穿过所述通管与所述通管内一侧的生耳头安装连接;
所述遮蔽部是316不锈钢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通过镭射切割出适当长度的带,并在带的尾部镭射出扣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将涤纶布浸泡在RFE型硬化剂溶剂内5至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将生耳的手拨杆螺纹旋入在生耳的通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9345.3A CN109907437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49345.3A CN109907437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7437A CN109907437A (zh) | 2019-06-21 |
CN109907437B true CN109907437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696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49345.3A Active CN109907437B (zh) | 2019-03-29 | 2019-03-29 |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74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57517A1 (en) | 2020-06-16 | 2021-12-23 | Tom Ford International, Llc | Single-piece watch band |
CN112515302A (zh) * | 2020-12-03 | 2021-03-1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表的表带连接装置及手表 |
CN112904696B (zh) * | 2021-01-29 | 2022-06-10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兼容不同角度表带的手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95748A (en) * | 1968-04-08 | 1970-02-17 | Jacoby Bender | End structure for watchband |
KR20170111474A (ko) * | 2016-03-28 | 2017-10-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마트 워치 |
CN206994682U (zh) * | 2017-08-08 | 2018-02-13 | 杨海滨 |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生耳及具有该生耳的手表 |
CN208624752U (zh) * | 2018-03-05 | 2019-03-22 |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表带 |
CN108338462A (zh) * | 2018-03-27 | 2018-07-31 |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表带及手表 |
-
2019
- 2019-03-29 CN CN201910249345.3A patent/CN10990743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7437A (zh) | 2019-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7437B (zh) | 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 | |
CN209931669U (zh) | 一种带连接结构及表带 | |
US5914913A (en) | Interchangeable watchband and watchcase attachment assembly | |
CN105361372A (zh) | 分段连接设备 | |
US9901148B2 (en) | Survival watch | |
US4213548A (en) | Insulative wide style watchband | |
CN108135335B (zh) |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 |
US7394728B2 (en) | Wristwatch | |
CN105901849B (zh) | 具有扩展表带的手表 | |
CN215124967U (zh) |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 |
CN116249462A (zh) | 单体式表带 | |
JP2003275005A (ja) | 腕装着型携帯装置 | |
US7178365B2 (en) | Multi-piece jewelry assembly | |
CN211186086U (zh) | 一种带连接结构 | |
CN206933567U (zh) | 一种表带扣及具有该表带扣的手表 | |
CN109171128B (zh) |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表带 | |
CN114081253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111247490B (zh) | 表带的固定装置 | |
US7030823B2 (en) | Wristband or bracelet, in particular a watchband, includ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embedded in its thickness | |
CN103251181B (zh) | 手表及表扣 | |
CN219088558U (zh) | 一种手表腕带 | |
US20050011918A1 (en) | Wristband or bracelet adjustable in length, in particular a watchband, includ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embedded in its thickness | |
US2274207A (en) | Wrist watch | |
CN113243631B (zh) | 表带和钟表 | |
JP2004129838A (ja) | 帯状装身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