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2782U -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2782U
CN209732782U CN201821781032.XU CN201821781032U CN209732782U CN 209732782 U CN209732782 U CN 209732782U CN 201821781032 U CN201821781032 U CN 201821781032U CN 209732782 U CN209732782 U CN 209732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strap
wristband
insert
inserts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103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翔
刘阿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103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2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2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2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外侧的软胶外框,软胶外框上设有主体硬胶嵌件;腕带,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本申请的方案中,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的连接通过上述两个硬质的结构实现,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软质结构带来的晃动和不稳定。与传统采用生耳的连接结合方式相比,取消生耳后设置的固定结构的硬质件,结构简单,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组装形式方便,降低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腕带连接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趋势以越来越向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发展,即要求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结构,同时要求生产成本降低。
智能手表手环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现阶段手环及手表的表带与主体的连接大多数靠生耳连接,此方案结构稳定且组装工艺较为成熟,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稳定连接且结构简单的腕带连接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连接结构,该腕带连接结构连接稳定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包括:
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外侧的软胶外框,所述软胶外框上设有主体硬胶嵌件;
腕带,所述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
优选的,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软胶外框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二者接触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优选的,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腕带的主体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接触二者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优选的,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和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中的一者设有卡槽,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槽插接固定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腕带的主体包括分体设置且存在结构差异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二者分别设有结构不同的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软胶外框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腕带硬胶嵌件的第一硬胶嵌件和第二硬胶嵌件,所述第一硬胶嵌件和所述第二硬胶嵌件的结构不同。
优选的,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腕带上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和设于所述第二腕带上的第二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排布方式不同或间距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软胶外框为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外框。
优选的,所述腕带包括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和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腕带。
一种腕带设备,包括腕带和连接于所述腕带的腕带设备主体,所述腕带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
本申请在腕带设备主体上通过软胶外框连接硬质连接件,并通过硬质连接件实现与腕带的卡接,能够避免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之间发生小范围转动或移动时导致二者的脱离或断开。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的连接通过上述两个硬质的结构实现,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软质结构带来的晃动和不稳定。与传统采用生耳的连接结合方式相比,取消生耳后设置的固定结构的硬质件,结构简单,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组装形式方便,降低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腕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胶外框与主体硬胶嵌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腕带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硬胶嵌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硬胶嵌件的俯视图。
图1-6中:
主体下壳1,主体上壳2,主体框3,软胶外框31,第一硬胶嵌件32,第二硬胶嵌件33;
第一腕带4,第二腕带5;软胶腕带41,注塑位置412,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卡扣6,卡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腕带连接结构,该腕带连接结构连接稳定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腕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胶外框与主体硬胶嵌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腕带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硬胶嵌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硬胶嵌件的俯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腕带连接结构,主要用于将腕带连接于腕带设备的主体结构,在结构上,上述腕带连接结构包括软胶外框31、主体硬胶嵌件、腕带的主体和设置于腕带设备主体上的腕带硬胶嵌件。
软胶外框31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的外侧,软胶外框31可以将腕带设备主体进行包裹,或者其他形式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是外框形结构,该结构能够包裹固定在腕带设备主体的外部。软胶外框31可以为圆框、方框等,通常需要根据腕带设备主体的结构进行设置。
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需要说明的是,腕带的主体可以为软质结构,以便实现手环的方便佩戴。
在软胶外框31上设置主体硬胶嵌件,腕带的主体上设有腕带硬胶嵌件,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均为具有卡接结构的部件,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可以相对设置并进行卡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主体硬胶嵌件为在连接腕带设备主体的软胶外框31上设置的硬质的连接件,腕带硬胶嵌件为在腕带上设置硬质的连接件,主体硬胶嵌件与腕带硬胶嵌件可以卡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硬胶嵌件与腕带硬胶嵌件的卡接固定方向,可以为插接固定连接,或者为转动卡接连接等,无论采用何种卡接,二者的连接应当适应于腕带设备主体和腕带之间的连接方向,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腕带设备主体与腕带的连接。
本申请在腕带设备主体上通过软胶外框31连接硬质连接件,并通过硬质连接件实现与腕带的卡接,能够避免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之间发生小范围转动或移动时导致二者的脱离或断开。
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的连接通过上述两个硬质的结构实现,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软质结构带来的晃动和不稳定。
与传统采用生耳的连接结合方式相比,取消生耳后设置的固定结构的硬质件,结构简单,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组装形式方便,降低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主体硬胶嵌件上用于与软胶外框31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二者接触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硬胶嵌件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与腕带两端连接,其与软胶外框31连接的位置设有的凹槽或凸起,由于平面结构连接中相接处的面积较小,通过接触面形成粘结力并提升稳定的可能性较低,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触面上设置凸起或凹槽,相对应地,使得软胶外框31受压后产生一定形变,软胶外框31与主体硬胶嵌件的接触面的面积增大,贴合形成的面压和面与面的粘结力将明显提升,因而能够将主体硬胶嵌件与软胶外框 31的连接稳定性明显提升。
需要说明的而是,上述凹槽或凸起并不受形状或结构的限制,任何类型的凹槽或者凸起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带硬胶嵌件上用于与腕带的主体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接触二者面积的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腕带硬胶嵌件、腕带的主体之间的凹槽与凸起的形式与上述实施例情况类似,由于硬质结构和软质结构在连接时会产生相对挤压,因此,腕带硬胶嵌件上设置凸起或凹槽,从而增大与软胶结构的连接面积,能够增大而这的粘结力,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中的一者设有卡槽7,另一者设有与卡槽7插接固定的卡扣6。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硬胶嵌件包括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通常用于连接腕带的不同的位置,相对应的,腕带硬胶嵌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便对应连接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均设有卡扣6,对应的,腕带上的腕带硬胶嵌件均设有卡槽7。或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腕带,可以在第一硬胶嵌件32上设置卡扣6,在第二硬胶嵌件33上设置卡槽 7,相对应的,两个腕带硬胶嵌件中,连接第一硬胶嵌件32的腕带硬胶嵌件设置卡槽7,另一个设置卡扣6,以便实现配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卡接可为插接连接方式,或者其他类型的卡接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带的主体包括分体设置且结构存在差异的第一腕带4和第二腕带5,二者分别设有结构不同的腕带硬胶嵌件;
软胶外框31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应连接两个腕带硬胶嵌件的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的结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腕带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分体制造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或者为整体式结构,即为一根完整的腕带,仅需要一个腕带硬胶嵌件实现与主体硬胶嵌件的连接。
当腕带为分体式结构、且分体的二者存在长短差异或结构类型的不同时,二者与主体硬胶嵌件的连接需要进行区分,以避免连接时易于出现混乱。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方案是将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设置为结构不同的硬胶嵌件,并使两个腕带上设置的腕带硬胶嵌件与硬胶嵌件一一对应设置,通过结构上的不同,避免连接设置时出现混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腕带硬胶嵌件结构上的不同、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结构上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例如卡接结构的凸起位置不同或卡接形式不同等,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带硬胶嵌件包括设于第一腕带4上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和设于第二腕带5上的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上的至少两个卡槽7与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两个卡槽7的排布方式不同或间距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7的排布方式可以为一字型、折线形等,卡槽7的间距指的是两个卡槽7的距离S1,请参考图6,其中,S1为两个卡槽7的间距。
可选的,除了排布方式和间距外,卡槽7的个数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的至少四个卡槽7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和/或,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卡槽7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软胶外框31为通过双色注塑于主体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外框。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腕带包括腕带硬胶嵌件和通过双色注塑于腕带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腕带。
需要说明的是,工艺设计中通常是在硬胶结构上注塑软胶结构,所以上述软胶外框31和软胶腕带41的结构均可以在硬胶结构上进行二次注塑得到。可选的,上述注塑方式可以选择双色注塑或其他类型的注塑。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包括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主体框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主体上壳2和主体下壳1,主体框3包括软胶外框 31和设于软胶外框31上的主体硬胶嵌件。腕带部分包括左右两个长度不同的第一腕带4和第二腕带5,第一腕带4包括软胶腕带41和设置于软胶腕带41 上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设置在软胶腕带41的注塑位置412上。当然,第二腕带5上也包括对应的软胶腕带。
本申请中提供的所有软胶嵌件、软胶结构等均为具有弹性变形能力的结构件,相对应的,硬胶嵌件、硬胶结构等均为没有弹性变形能力或者弹性变形能力极低的结构件。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腕带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该腕带设备包括腕带连接结构和腕带设备主体,腕带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申请所提供的腕带设备可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腕戴心率监测设备、腕戴通话设备、体感设备的腕戴端等等。相对应的,腕带设备主体为上述设备的主要功能结构,腕带连接腕带设备主体,用于将腕带设备主体佩戴于腕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腕带设备及腕带连接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外侧的软胶外框(31),所述软胶外框(31)上设有主体硬胶嵌件;
腕带,所述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软胶外框(31)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二者接触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腕带的主体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接触二者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和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中的一者设有卡槽(7),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槽(7)插接固定的卡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的主体包括分体设置且存在结构差异的第一腕带(4)和第二腕带(5),二者分别设有结构不同的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软胶外框(31)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腕带硬胶嵌件的第一硬胶嵌件(32)和第二硬胶嵌件(33),所述第一硬胶嵌件(32)和所述第二硬胶嵌件(33)的结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腕带(4)上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和设于所述第二腕带(5)上的第二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7)与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7)的排布方式不同或间距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42)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7)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7)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外框(31)为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外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包括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和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腕带。
10.一种腕带设备,包括腕带和连接于所述腕带的腕带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
CN201821781032.X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Active CN209732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032.XU CN20973278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032.XU CN20973278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2782U true CN209732782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69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1032.XU Active CN209732782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27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7729A (zh) * 2018-10-30 2019-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7729A (zh) * 2018-10-30 2019-03-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109527729B (zh) * 2018-10-30 2024-04-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676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智能穿戴设备
US10069317B2 (en) Wearable power supply and hand worn mobi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105962561A (zh) 一种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手环
CN207868383U (zh) 一种挂绳
CN205795073U (zh) 一种内置充电结构的智能手环
CN110169627A (zh) 表带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2814792U (zh) 臂环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527729B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108075219A (zh) 一种挂绳
CN212808925U (zh) 一种带了表带的手表保护壳
CN213787444U (zh) 智能头环
CN208316964U (zh) 一种无按键固定蓝牙耳机的手环
CN204499686U (zh) 智能手环
CN209879276U (zh) 腕戴设备
CN204349535U (zh) 一种手表移动充电装置
CN20919588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98373B (zh) 保护壳
CN211747408U (zh) 一种智能手环壳体用治具
CN209807291U (zh) 一种用于固定表带的充电组件及智能手环
CN217851666U (zh) 腕带和腕戴设备
CN218978211U (zh) 一种儿童电子通讯手表
CN21330787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7383701U (zh) 硫化橡胶表带
CN214547745U (zh) 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