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7876U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7876U
CN213307876U CN202022601280.5U CN202022601280U CN213307876U CN 213307876 U CN213307876 U CN 213307876U CN 202022601280 U CN202022601280 U CN 202022601280U CN 213307876 U CN213307876 U CN 213307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assembly according
connecting seat
piece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12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保健
栾庆蕾
刘阿仕
邵光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12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7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7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7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卡扣,所述连接座设有可供所述卡扣卡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卡槽,所述连接座还设有驱动部,通过按压所述驱动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拆开。上述连接组件装拆简单,佩戴方便,可以大大简化用户拆装的操作流程,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连接组件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环、手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腕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现在表带方面的需求是表带的可拆更换。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或者手环多为推拨生耳固定表带或者采用扣舌与卡孔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上述通过推拨生耳和传统表扣进行表带拆装的方式,拆装不便,无法实现快速拆装表带,且组装后的设备一体性不强。
因此,如何实现腕戴设备拆装方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采用卡扣式连接结构,拆卸简单,佩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可穿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卡扣,所述连接座设有可供所述卡扣卡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卡槽,所述连接座还设有驱动部,通过按压所述驱动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座拆开。
可选地,所述卡扣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卡扣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卡扣设有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凸起,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之间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嵌入的嵌入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均设有用以供所述销轴穿设的销孔。
可选地,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经注塑一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U型本体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U型本体的两个支臂上的卡接凸起。
可选地,所述卡槽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槽关于所述连接座的轴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按键,且两个所述按键分别凸出于所述连接座的两个侧壁。
可选地,任一所述按键通过弹性臂与所述连接座连接,且所述连接座、任一所述按键及与之相连的所述弹性臂经注塑一体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凸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用以供所述凸舌卡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座,第一连接件设有卡扣,连接座设有卡槽,卡槽可供卡扣卡合,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合,以实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座连接,此外,连接座还设有驱动部,通过按压驱动部,可以使第一连接件脱离连接座。如此设置的连接组件,组装时,直接将第一连接件的卡扣直接卡入连接座的卡槽,即可实现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座二者的连接;拆卸时,通过按压驱动部,即可使卡扣脱离卡槽,从而使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座拆开。相较于传统通过推拨生耳和采用扣舌与卡孔扣合的方式,上述设置方式装拆简单,佩戴方便,可以大大简化用户拆装的操作流程,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连接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连接件和卡扣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连接件、11-卡扣、111-第一连接凸起、112-U型本体、1121-卡接凸起、12-销轴、13-第二连接凸起、14-嵌入槽;
2-第二连接件、21-连接孔;
3-连接座、31-卡槽、32-驱动部、33-弹性臂、34-容纳槽、35-凸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采用卡扣式连接结构,拆卸简单,佩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连接组件的可穿戴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的连接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连接件和卡扣的装配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连接座3,第一连接件1设有卡扣11,连接座3设有卡槽31,卡槽31可供卡扣11卡合,通过卡扣11与卡槽31的卡合,可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与连接座3的连接。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上述连接座3可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胶件,连接座3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1;第一连接件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软胶件,既可以是硅胶件,也可以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系列的连接件。作为优选的,连接座3具体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连接座3具有矩形体内腔,矩形体内腔用于供第一连接件1和卡入插入。
此外,连接座3还设有驱动部32,通过按压驱动部32,可以使第一连接件1脱离连接座3,驱动部32可以一体连接于连接座3。
如此设置的连接组件,组装时,将第一连接件1的卡扣11直接卡入连接座3的卡槽31,即可实现第一连接件1和连接座3二者的连接;拆卸时,通过按压驱动部32,即可使卡扣11脱离卡槽31,从而使第一连接件1与连接座3拆开。
当然,上述连接组件可应用于相关电子产品中与主体相连的附带零部件的连接,比如可以用于智能手表、手环中腕带的连接,第一连接件1即为长腕带或者短腕带,连接座3即为用于连接两个腕带的连接件。
相较于传统通过推拨生耳和采用扣舌与卡孔扣合的方式,上述设置方式装拆简单,佩戴方便,可以大大简化用户拆装的操作流程,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作为一具体实施例,上述卡扣11可以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以便于灵活地卡入连接座3。比如,卡扣11可以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具体地,卡扣11通过销轴12与第一连接件1转动连接,卡扣11设有沿轴向凸起的第一连接凸起111,第一连接件1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凸起13,两个第二连接凸起13均沿第一连接件1的长度方向凸起,两个第二连接凸起13之间设有用于供第一连接凸起111嵌入的嵌入槽14,且第一连接凸起111和两个第二连接凸起13均设有销孔,用于供销轴12穿设。这样一来,卡扣11即可通过销轴12实现相对第一连接件1的转动。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卡扣11也可以与第一连接件1经注塑一体连接,在该设置方式中,取消了销轴12的装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设置销轴12的连接方式具体阐述。组装连接组件时,先将卡扣11与第一连接件1组装好,然后,再将第一连接件1与连接座3连接。
具体地说,上述卡扣11包括U型本体112,也就是说,卡扣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臂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支臂的连接臂,连接臂垂直于两个支臂,三者共同形成U型的整体结构;其中,U型本体112的两个支臂上分别设有卡接凸起1121,卡接凸起1121用于与卡槽31扣合,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与连接座3的连接。
相应地,卡槽3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卡槽31与两个卡接凸起1121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卡槽31关于连接座3的轴线对称设置。任一卡槽31具体可以设置为连接座3内壁上的凹位。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座3具体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连接座3具有矩形体内腔,连接座3的两个用于卡接卡扣1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应当小于两个卡接凸起1121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且两个卡槽31内壁之间的距离稍小于或者等于两个卡接凸起1121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这样一来,当卡扣11伸入连接座3时,连接座3的两个用于卡接卡扣11的侧壁受到卡扣11的压迫会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以使两个侧壁微微向外侧张开,以便于卡扣11卡入内腔;直到卡扣11的两个卡接凸起1121卡入卡槽31时,连接座3的两个侧壁恢复原状。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驱动部3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按键,两个按键分别设于连接座3的两个侧壁的外侧,换言之,两个按键分别凸出于连接座3的两个侧壁。当然,按键可以设置为凸块的形状。
更加具体地说,上述任一按键通过弹性臂33与连接座3连接,连接座3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容置按键和弹性臂33的容纳槽34,同时,连接座3、任一按键及与之相连的弹性臂33经注塑一体连接。
当然,驱动部32的设置也可以有其他多种不同的设置方式,例如,取消容纳槽34的设置,直接在连接座3的侧壁上设置一向内侧凹陷的凹位,凹位的中心设置按键,且凹位与整个连接座3的侧壁一体设置,这样也可以通过按压按键以使卡扣11脱离卡槽31。
在上述基础上,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连接座3内设有凸舌35,第二连接件2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连接孔21,连接孔21用于供凸舌35卡入;全部连接孔21沿第二连接件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任意两个相邻的连接孔21的间距相等,第二连接件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软胶件,既可以是硅胶件,也可以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系列的连接件。
通过设置凸舌35和连接孔21可以根据佩戴需要调整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长度,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连接座3可以形成可供人体腕部佩戴的手表或者手环的腕带组件。佩戴时,先把第一连接件1和卡扣11组装好,然后把第二连接件2装入连接座3中,再把第一连接件1插入连接座3,佩戴完成;取下时,只需要用手指按动连接座3两侧的按键,第一连接件1即可与连接座3分开,达到拆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或手环,包括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连接组件,可穿戴设备还包括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连接的主体,可穿戴设备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连接座(3),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卡扣(11),所述连接座(3)设有可供所述卡扣(11)卡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连接座(3)连接的卡槽(31),所述连接座(3)还设有驱动部(32),通过按压所述驱动部(32),所述卡扣(11)脱离所述卡槽(31),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连接座(3)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通过销轴(1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转动连接,所述卡扣(11)设有第一连接凸起(111),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凸起(13),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13)之间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1)嵌入的嵌入槽(14),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111)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起(13)均设有用以供所述销轴(12)穿设的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经注塑一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包括U型本体(112)以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U型本体(112)的两个支臂上的卡接凸起(11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槽(31)关于所述连接座(3)的轴线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按键,且两个所述按键分别凸出于所述连接座(3)的两个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按键通过弹性臂(33)与所述连接座(3)连接,且所述连接座(3)、任一所述按键及与之相连的所述弹性臂(33)经注塑一体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所述连接座(3)内设有凸舌(35),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用以供所述凸舌(35)卡入的连接孔(21)。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CN202022601280.5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ctive CN213307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1280.5U CN21330787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1280.5U CN21330787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7876U true CN213307876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1280.5U Active CN213307876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7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05108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09846156A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4205515U (zh)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WO2022156415A1 (zh)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CN215124967U (zh)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330787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2545925U (zh) 腕戴设备
CN214386387U (zh) 一种快拆快装式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腕戴设备
CN216255794U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穿戴设备
CN10937284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69627A (zh) 表带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09732782U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CN212878015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2545936U (zh) 腕戴设备
CN20919588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4802840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8896292U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21507596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用连接结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4386386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穿戴产品
CN212345601U (zh) 腕戴设备
CN111184322A (zh) 可拆卸式手表及电子系统
CN109527729B (zh)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