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9672B -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9672B
CN112889672B CN202110294303.9A CN202110294303A CN112889672B CN 112889672 B CN112889672 B CN 112889672B CN 202110294303 A CN202110294303 A CN 202110294303A CN 112889672 B CN112889672 B CN 112889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s
culture
hardening
bletilla striata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3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9672A (zh
Inventor
冯耀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943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9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9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9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01G22/63Orch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01G24/15Calcined rock, e.g. perlite, vermiculite or clay aggre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8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eat, moss or sphagn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织培养: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壮苗培养;(2)组培苗炼苗:基质处理、选择瓶苗、瓶内炼苗和苗床炼苗;(3)大田种植。通过白芨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苗培养,在不同的时期更换不同的培养基来适应白芨的生长情况,降低白芨的污染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白芨种苗的质量和产量,可以进行全面的推广与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地生草本植物。其具有多种价值,一观赏价值:白芨的花朵比较漂亮,能在阴暗的环境中开花,可在室外种植,也可采用盆栽方式,还比较适合插花。二药用价值:白芨的块茎具有消毒止血以及预防伤口感染等诸多功效,杀菌抗癌的效果也比较良好。三工业价值:白芨作为糊料生产也能发挥其积极价值作用,因为白芨的黏性比较好,所以这就是成为糊料的重要基础。白芨无污染、无害,能够保障材料的应用安全。白芨也能应用在纺织领域中。四酿酒价值:白芨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料,酿造白芨酒,具有保健作用。
目前市场上白芨种苗严重缺乏,白芨种子繁殖的成苗率极低,同时传统分株块根繁殖又存在育苗速度慢、留种数量大而影响产量的矛盾,因此,在白芨的培养技术上,急需一种规范化种植,可以提高组培苗的质量,同时降低污染率,实现白芨的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可以解决白芨种苗存活率低的问题,同时实现白芨种苗的优质高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培养
无菌播种后,依次经过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壮苗培养三个阶段,生长小苗;
(2)组培苗炼苗
将生长的小苗于温室内进行炼苗,包括处理基质、选择瓶苗、瓶内炼苗、和苗床炼苗,炼苗3-4个月后起苗移栽;
(3)大田种植
将经过炼苗的白芨种苗种植于大田中;
其中,增殖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初代培养产生的原球茎或丛生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1000-3000lx和温度为25+1℃的条件下恒温培养;
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白芨器官经过消毒杀菌后,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于初代培养基上萌发原球茎或者丛生芽;再将原球茎或者丛生芽移至增殖培养基中,使原有的原球茎分化为丛生芽,原有的丛生芽基部脱分化产生原球茎,进一步增殖,产生丛生芽;将丛生芽移至生根壮苗培养阶段,通过生根和壮苗的方式,配合新的培养基,使小苗快速生长,达到壮苗和生根的作用;其次,将小苗驯化,提高组培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才能进行移栽,因此首先选择和处理基质,使基质适宜刚生根的小苗,选择高度长度合适的瓶苗可以提高炼苗的存活率和质量;再将小苗移至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炼苗,阶段性揭盖,使瓶苗可以一步一步适应光照环境;再将瓶苗取出,移栽进苗床中,在大环境中共同炼苗,最后再起苗移栽至大田,此时的组培苗经过阶段式炼苗,已经完全符合在当地的生态气候特点,可以在大田中全方面培养与繁育。其中,增殖培养中,温度较高或较低都不利于原球茎的增殖,温度过高原球茎增殖缓慢,原球茎的生长不适应,部分原球茎死亡;较低的温度同样表现为原球茎的增殖速度降低。25+1℃与1000-3000lx条件配合的情况下,幼苗生长茁壮,避免无效苗的增加。
进一步地,初代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白芨成熟蒴果进行消毒后,切开,将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20-25d,再移至培养室光照培养,直至种子萌发产生原球茎或丛生芽。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毒后的蒴果可以避免虫卵的依附和霉菌的生成,避免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或者产生原球茎过程中遭到啃食以及腐烂,经过暗培养可以引发胚芽萌动,再移至光照下培养,来促进芽分化或者原球茎增殖,避免芽萌发后出现白化现象而导致死亡。
进一步地,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50%的MS基本培养基和1.0mg/L的6-BA。
进一步地,增殖培养的过程还包括将分化完成的丛生芽置于新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0-45d,培养2-3代,每代均需更换新的增殖培养基,直至白芨种苗发育至茎长2-3cm。
进一步地,生根壮苗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增殖培养后的小苗通过继代的方式长出小苗,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2000-40001x和温度为23+1℃的条件下恒温培养。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生根壮苗培养阶段,培养所需温度较增值分化培养为低,温度太低影响植株体内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植株生长。温度过高影响植株根生成的数量和质量,使植株成活率变低。生根苗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较低温度下,生根苗更健壮高大。在光照为2000-4000lx以及23+1℃的条件下,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适应后期的炼苗过程。
进一步地,生根壮苗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2.0g/L的活性炭。
进一步地,组培苗炼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基质
选用0.2-0.4%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翻洒喷雾,均匀后覆盖薄膜焖72h以上;
(2)选择瓶苗
选择苗高大于5cm、假鳞茎大于0.3cm以及根长大于2cm的组培苗作为瓶苗,其中每株组培苗的根的数量为3-5条;
(3)瓶内炼苗
将选择的瓶苗于温室中光照闭瓶炼苗6-8d,同时调节遮荫度,炼苗后先松盖1-2d,再按照瓶盖的1/5开盖1-2d,按照每次揭开1/5瓶盖体积的程度开盖直至完全揭盖;其中春季遮荫度为45-55%,夏季遮荫度为65-75%;
(4)苗床炼苗
将步骤(3)揭盖5-7d后的组培苗取出,清洗根部后使用杀菌剂浸泡根部12-20min后,移栽至基质中,浇透定根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择基质进行消毒杀菌,高锰酸钾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选择苗高跟根长适宜的组培苗,首先置于瓶内进行炼苗,阶段性调节光照的程度和范围,同时调节遮荫度,使瓶苗可以逐渐适应不同时期的不同光照强度;再将瓶苗取出,置于苗床中炼苗,此时的组培苗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充分的光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稳定出苗的目的。
进一步地,步骤(1)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1-3:2-4:1-3:2-4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步骤(4)炼苗过程还包括水肥管理,所述水肥管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炼苗2个月后,再一次浇透水;炼苗1个月后,每月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其中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浓度依次为0.2%、0.3%和0.4%。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白芨是一种喜肥的植物,因此在炼苗过程中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基质的湿润度并进行叶面追肥,保证在白芨生长的关键时期不会缺乏营养物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整套白芨的培育方法,系统化的建立白芨组培苗快速繁育和规范化种植的标准,扩大了白芨组培苗的生产规模;
2、通过改善不同时期的培养基的配方和调节环境参数条件,提高白芨组培苗的质量和产量;
3、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组培苗质量高,一级苗(株高10cm以上,根数5根以上,茎粗3mm以上)占比90%,在4个月后可以实现稳定出苗,成品苗株高在20cm以上,假鳞茎直径1cm以上;
4、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污染率控制在2%左右,炼苗成活率达到99%,炼苗后种植成活率率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培养
(1.1)初代培养
采用白芨成熟蒴果消毒后,切开取种子,将种子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再移至培养室光照培养,直至种子萌发产生原球茎或者丛生芽;其中,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50%的MS基本培养基和1.0mg/L的6-BA。
(1.2)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产生的原球茎或者丛生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20001x和温度为2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增殖培养,直至原球茎完全分化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置于新的增殖培养基中重复培养2代,每代40d;其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1.3)生根壮苗培养
增殖培养后,将小苗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30001x和温度为23℃的条件下恒温培养;其中,生根壮苗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2.0g/L的活性炭;
(2)组培苗炼苗
(2.1)处理基质
选用0.4%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翻洒喷雾,均匀后覆盖薄膜焖72h以上;其中,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2:3:2:3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2.2)选择瓶苗
选择苗高大于5cm、假鳞茎大于0.3cm以及根长大于2cm的组培苗作为瓶苗,其中每株组培苗的根的数量为5条;
(2.3)瓶内炼苗
将选择的瓶苗于温室中光照闭瓶炼苗8d,同时调节遮荫度,炼苗后先松盖2d,再按照瓶盖的1/5开盖2d,每次揭开瓶盖体积的1/5,直至完全揭盖;其中春季遮荫度为55%,夏季遮荫度为75%;
(2.4)苗床炼苗
将步骤(3)揭盖7d后的组培苗取出,清洗根部后使用杀菌剂浸泡根部20min后,移栽至基质中,浇透定根水;
其中,还包括水肥管理,即包括以下步骤:炼苗2个月后,再一次浇透水;炼苗1个月后,每月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其中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浓度依次为0.2%、0.3%和0.4%。
(3)大田种植
(3.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0厘米以上,基肥采用菌包肥料与猪粪按照质量比为按3:1的比例混合后发酵3个月,每亩施用2000公斤,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米的高畦栽种;
(3.2)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除草4次,第1次于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3.3)水肥管理
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2000公斤,8-9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如下: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和0.15mg/L的NAA。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如下: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2.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如下:浓度为75%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3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如下:浓度为100%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对比例5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的增殖培养基配方如下:浓度为100%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和0.3mg/L的NAA。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5培育出来的白芨种苗进行生长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增殖培养基培养情况
Figure BDA0002983734280000091
如表1所示,适当浓度的马铃薯添加物添加进增殖培养基中,可以提高白芨种苗的整齐度;当培养基中的6-BA和NAA浓度过高时,并不利于生根情况;而MS基本培养基的浓度越高,培养基中的6-BA和NAA就会较低,也会影响生根情况。因此本发明通过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来提高白芨种苗的生长态势,提高生根率和整齐度。
实施例2
(1)组织培养
(1.1)初代培养
采用白芨成熟蒴果消毒后,切开取种子,将种子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再移至培养室光照培养,直至种子萌发产生原球茎或者丛生芽;其中,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50%的MS基本培养基和1.0mg/L的6-BA。
(1.2)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产生的原球茎或者丛生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20001x和温度为26℃的条件下恒温培养增殖培养,直至原球茎完全分化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置于新的增殖培养基中重复培养2代,每代40d;其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1.3)生根壮苗培养
增殖培养后,将小苗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30001x和温度为24℃的条件下恒温培养50d;其中,生根壮苗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2.0g/L的活性炭;
(2)组培苗炼苗
(2.1)处理基质
选用0.4%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翻洒喷雾,均匀后覆盖薄膜焖72h以上;其中,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2:3:2:3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2.2)选择瓶苗
选择苗高大于5cm、假鳞茎大于0.3cm以及根长大于2cm的组培苗,其中组培苗的根数为5条;
(2.3)瓶内炼苗
将选择的瓶苗于温室中光照闭瓶炼苗7d,同时调节遮荫度,炼苗后先松盖1d,再按照瓶盖的1/5开盖1d,每次揭开1/5瓶盖体积的程度开盖直至完全揭盖;其中春季遮荫度为50%,夏季遮荫度为70%;
(2.4)苗床炼苗
将步骤(3)揭盖7d后的组培苗取出,清洗根部后使用杀菌剂浸泡根部20min后,移栽至基质中,浇透定根水;
其中,还包括水肥管理,即包括以下步骤:炼苗2个月后,再一次浇透水;炼苗1个月后,每月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其中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浓度依次为0.2%、0.3%和0.4%。
(3)大田种植
(3.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0厘米以上,基肥采用菌包肥料加猪粪按3:1的比例混合发酵3个月,每亩施用2000公斤,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米的高畦栽种;
(3.2)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除草4次,第1次于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3.3)水肥管理
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2000公斤,8-9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对比例6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生根壮苗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浓度为100%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1.8g/L的活性炭。
对比例7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生根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1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1.8g/L的活性炭。
对比例8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生根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浓度为100%的MS基本培养基和0.2mg/L的NAA。
对比例9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不同,本对比例生根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5mg/L的GA3和0.15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将实施例2与对比例6-9接种培养50d后的小苗进行观察,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生根培养基培养情况
Figure BDA0002983734280000121
如表2所示,MS基本培养基的浓度较高或者NAA浓度较低,均会影响叶片的平整度,导致叶片卷曲;马铃薯添加物和活性炭在生根培养基中会影响叶片的发黄,没有添加马铃薯添加物和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培育出来的白芨种苗会出现叶片发黄甚至死亡现象。本发明中通过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1.8g/L的活性炭,来提高白芨种苗生长整齐度,使叶片足够嫩绿,生长长度均匀,减少白芨种苗的死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培养
(1.1)初代培养
采用白芨成熟蒴果消毒后,切开取种子,将种子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再移至培养室光照培养,直至种子萌发产生原球茎或者丛生芽;其中,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50%的MS基本培养基和1.0mg/L的6-BA;
(1.2)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产生的原球茎或者丛生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20001x和温度为2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增殖培养,直至原球茎完全分化为丛生芽,再将丛生芽置于新的增殖培养基中重复培养2代,每代40d;其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1.3)生根壮苗培养
增殖培养后,将小苗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30001x和温度为23℃的条件下恒温培养;其中,生根壮苗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2.0g/L的活性炭;
(2)组培苗炼苗
(2.1)处理基质
选用0.3%高锰酸钾溶液和多菌灵对基质进行翻洒喷雾,均匀后覆盖薄膜焖72h以上;其中,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2:3:2:3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2.2)选择瓶苗
选择苗高为5cm、假鳞茎大于0.3cm以及根长大于2cm的组培苗作为瓶苗,其中每株组培苗的根的数量为5条;
(2.3)瓶内炼苗
将选择的瓶苗于温室中光照闭瓶炼苗8d,同时调节遮荫度,炼苗后先松盖2d,再按照瓶盖的1/5开盖2d,每次揭开1/5瓶盖体积的程度开盖直至完全揭盖;其中春季遮荫度为55%,夏季遮荫度为75%;
(2.4)苗床炼苗
将步骤(3)揭盖7d后的组培苗取出,清洗根部后使用杀菌剂浸泡根部20min后,移栽至基质中,浇透定根水;
其中,还包括水肥管理,即包括以下步骤:炼苗2个月后,再一次浇透水;炼苗1个月后,每月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其中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浓度依次为0.2%、0.3%和0.4%。
(3)大田种植
(3.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作收获后,翻耕土壤20厘米以上,基肥采用菌包肥料加猪粪按3:1的比例混合发酵3个月,每亩施用2000公斤,于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宽1.3米的高畦栽种;
(3.2)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除草4次,第1次于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旺盛生长时,因此时杂草滋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除尽杂草,避免草荒,第3次于8-9月;第4次结合收获间作物搂松畦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宜浅,避免伤根;
(3.3)水肥管理
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2000公斤,8-9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施用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盖土压入畦内。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采用不同的炼苗基质,本对比例的炼苗基质如下: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蛭石按照质量比为2:3:2:3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采用不同的炼苗基质,本对比例的炼苗基质如下: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采用不同的炼苗基质,本对比例的炼苗基质如下:珍珠岩与蛭石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对比例1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采用不同的炼苗基质,本对比例的炼苗基质如下:草炭土、河沙与蛭石按照质量比为1:1:1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对比例1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白芨种苗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采用不同的炼苗基质,本对比例的炼苗基质如下:草炭土与珍珠岩按照质量比为2:1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对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0-14炼苗培育30d后的白芨组培苗进行观察,其生长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炼苗基质中白芨的生长情况
Figure BDA0002983734280000161
如表3所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的配合有利于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根系生长,无论是缺少哪一种基质材料,均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本发明通过选择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2:3:2:3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使炼苗后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高达99.1%,平均株高为7.1cm,同时提高叶片的厚度和生长态势,使根系生长旺盛,更有利于移栽大田培养。
虽然结合表格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培养
无菌播种后,依次经过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壮苗培养三个阶段,生长小苗;
(2)组培苗炼苗
将生长的小苗于温室内进行炼苗,包括处理基质、选择瓶苗,瓶内炼苗、和苗床炼苗,炼苗3-4个月后起苗移栽;
(3)大田种植
将经过炼苗的白芨种苗种植于大田中;
其中,所述初代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白芨成熟蒴果进行消毒后,切开,将种子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20-25d,再移至培养室光照培养,直至种子萌发产生原球茎或丛生芽;
所述增殖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初代培养产生的原球茎或丛生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和温度为25+1℃的条件下恒温培养,直至原球茎全部分化为丛生芽;
所述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50%的MS基本培养基和1.0mg/L的6-BA;
所述增殖培养的过程还包括将分化完成的丛生芽置于新的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0-45d,培养2-3代,每代均需更换新的增殖培养基,直至白芨种苗发育至茎长2-3cm;
所述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1.0mg/L的6-BA、0.15mg/L的NAA以及120g/L的马铃薯添加物;
所述生根壮苗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为:浓度为75%的MS基本培养基、0.2mg/L的NAA、90g/L的马铃薯添加物以及2.0g/L的活性炭;
所述步骤(2)中处理的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河沙与锯末按照质量比为1-3:2-4:1-3:2-4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壮苗培养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增殖培养后的小苗接种于生根壮苗培养基中,于光照强度为2000-40001x和温度为23+1℃的条件下恒温培养30-50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苗炼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基质
选用0.2-0.4%高锰酸钾溶液对基质进行翻洒喷雾,均匀后覆盖薄膜焖72h以上;
(2)选择瓶苗
选择苗高大于5cm、假鳞茎大于0.3cm以及根长大于2cm的组培苗作为瓶苗,其中每株组培苗的根的数量为3-5条;
(3)将选择的瓶苗于温室中光照闭瓶炼苗6-8d,同时调节遮荫度,炼苗后先松盖1-2d,再按照瓶盖的1/5开盖1-2d,按照每次揭开1/5瓶盖体积的程度开盖直至完全揭盖;其中春季遮荫度为45-55%,夏季遮荫度为65-75%;
(4)苗床炼苗
将步骤(3)揭盖5-7d后的组培苗取出,清洗根部后使用杀菌剂浸泡根部12-20min后,移栽至基质中,浇透定根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苗床炼苗过程还包括水肥管理,所述水肥管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炼苗2个月后,再一次浇透水;炼苗1个月后,每月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其中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浓度依次为0.2%、0.3%和0.4%。
CN202110294303.9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Active CN112889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303.9A CN11288967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303.9A CN11288967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9672A CN112889672A (zh) 2021-06-04
CN112889672B true CN112889672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10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303.9A Active CN112889672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96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1310A (zh) * 2022-07-14 2022-10-18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一种兰科植物组炼苗方法
CN116649216A (zh) * 2023-06-25 2023-08-29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一种纯正白芨三叉组培驯化苗育苗方法
CN116671441A (zh) * 2023-07-10 2023-09-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白及高效繁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17A (zh) * 2008-08-15 2009-01-2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兰花种子萌发培养基
CN101940158A (zh) * 2009-07-09 2011-01-12 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白芨种子快速繁殖小苗的方法
CN10865127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自然光下快速培育白芨种苗的方法
CN112042537A (zh) * 2020-09-09 2020-12-08 三峡大学 一种白芨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2686B2 (ja) * 2002-07-23 2008-09-17 サッポロビール株式会社 ラン類未受粉花へのオーキシン処理によるラン類の半数体作出方法及びラン類育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2117A (zh) * 2008-08-15 2009-01-2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兰花种子萌发培养基
CN101940158A (zh) * 2009-07-09 2011-01-12 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白芨种子快速繁殖小苗的方法
CN10865127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自然光下快速培育白芨种苗的方法
CN112042537A (zh) * 2020-09-09 2020-12-08 三峡大学 一种白芨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芨无菌小苗一步成苗培养基优化;邹晖 等;《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0731;第130-132页 *
白芨的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叶静 等;《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31;第422-4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9672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9672B (zh) 一种白芨种苗优质高产的培育方法
CN105766645B (zh) 白及组培苗高效繁殖方法
CN100426952C (zh) 鸟巢蕨植物的组培育苗方法
CN103125386B (zh) 工厂化山葵种植方法
CN106359087B (zh) 一种天门冬组培快繁育苗方法
CN108419675B (zh) 一种紫果西番莲顶梢的组培育苗方法
CN103155868B (zh) 樱桃砧木zy-1组培快速育苗方法
CN108040879B (zh) 一种黄花补血草生根诱导培养基和黄花补血草繁育方法
CN113229053A (zh) 一种可自动定量填加富硒营养液的蔬菜用种植方法
CN100360008C (zh) 花榈木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4396511A (zh) 一种西红柿育苗技术
CN109315423B (zh) 一种金钗石斛种子萌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4010B (zh) 一种蓝果树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01743908A (zh) 红花银桦组培快繁及栽培方法
CN113170707B (zh) 一种凉粉草脱毒苗的高效育苗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05105A (zh)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CN108391591A (zh) 一种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CN114600891A (zh) 一种用于种子萌发的组合物及方法
CN111448985A (zh) 一种细梗蔷薇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7371775A (zh) 一种白蜡树扦插育苗的方法
CN109804884B (zh) 一种试管微扦插繁殖玉扇锦的方法
CN111699971B (zh) 风雨兰组织培养的方法
AU2020104372A4 (en) An effective seedling hardening matrix for promoting corn callus seedling growth
CN111480575B (zh) 一种固沙草植物组培育苗方法
CN114402736B (zh) 一种赤芍种子工业化快速育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