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548B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548B
CN112887548B CN202110088168.2A CN202110088168A CN112887548B CN 112887548 B CN112887548 B CN 112887548B CN 202110088168 A CN202110088168 A CN 202110088168A CN 112887548 B CN112887548 B CN 112887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camera
component
driv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81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548A (zh
Inventor
陈若宇
邓丽娜
张东
周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81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产品领域。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基座、承载台、摄像头、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承载台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基座上第一压电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承载台在与摄像头的光轴垂直的第一平面内移动;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压电形变组件、第二压电形变组件、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摄像头通过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承载台上,四组压电形变组件能够驱动摄像头转动。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模组。本申请能够解决摄像模组拍摄画面不稳定、拍摄质量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摄像越发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功能,电子设备拍照与摄像时的稳定性一直是保证拍照和摄像体验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感,相关技术中采用微云台机构或滚珠悬架机构对摄像头模组进行调节、控制,然而,上述方式在调节摄像头模组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提升拍摄画面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拍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摄像头模组的拍摄画面的稳定性不佳而影响拍摄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
基座;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可活动;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承载台可活动;
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位于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可变形实现伸缩,以带动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第一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摄像头的光轴;
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位于摄像头和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压电形变组件、第二压电形变组件、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台和所述摄像头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组和供电模块,所述摄像模组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电连接,且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为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承载台和基座之间设置第一压电驱动组件,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在通电情况下可实现伸缩变形,从而可以带动承载台相对于基座在第一平面内运动,以调节承载台与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或承载台在第一平面内的转动角度;在摄像头和承载台之间设置第一压电形变组件、第二压电形变组件、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且四组压电形变组件按矩形阵列方式排布,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可在通电情况下在第一方向上伸缩,如此,通过对不同的压电形变组件通电,可实现对摄像头运动模式的控制。例如,控制摄像头围绕不同的轴线相对于承载台转动,或者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承载台,从而实现防抖效果,提升拍摄质量。相比于常规的微云台驱动方式或滚珠悬架机构驱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摄像头全方位调节控制,从而使摄像头具有更广泛的运动范围,并且,调节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可靠性更佳,进而可以提升拍摄质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承载台、基座以及供电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承载台以及柔性铰链装配的第一视角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承载台以及柔性铰链装配的第二视角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压电驱动组件或压电形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压电驱动组件的弹性内架或压电形变组件的弹性内支架在无约束情况下变形前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压电驱动组件的弹性内架或压电形变组件的弹性内支架在宽度方向一端固定的情况下变形前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围绕X轴转动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围绕Y轴转动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沿Z向平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沿X向平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沿Y向平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模块驱动摄像头围绕Z轴转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座;
200-第一驱动模块;210-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1-弹性内架;2111-第一边沿;2112-第二边沿;2113-第三边沿;2114-第四边沿;212-弹性外架;213-连接部件;214-压电部件;22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3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40-第四压电驱动组件;
300-第二驱动模块;310-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1-弹性内支架;3111-第一支架部;3112-第二支架部;3113-第三支架部;3114-第四支架部;312-弹性外支架;313-连接件;314-压电件;32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3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40-第四压电形变组件;
400-承载台;
500-摄像头;
600-柔性铰链;
700-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公开的摄像模组包括基座100、承载台400、摄像头500、第一驱动模块2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
基座100为摄像模组的基础安装构件,基座100为承载台400和第一驱动模块200等构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基座100可实现对承载台400的可活动安装。
承载台400为摄像模组的安装构件,承载台400为摄像头5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等构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承载台400可实现对摄像头500的可活动安装。
摄像头500为摄像模组的核心拍摄构件,摄像头500设置在承载台400上,且摄像头500可以相对于承载台400活动,从而改变摄像头500相对于承载台400的位置、角度等参数,以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通常情况下,摄像头500在非工作时,其光轴沿第一方向设置,此时,摄像头500的光轴可以与承载台400的用于安装摄像头500的表面相垂直,以使摄像头500处于初始状态。
第一驱动模块200为摄像模组中的驱动构件,第一驱动模块200用于为调节承载台400的位置、旋转角度提供驱动力。可选地,第一驱动模块200位于承载台400和基座100之间,一方面,第一驱动模块200可以对承载台400进行支撑,以实现承载台400与基座100的安装,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模块200还可以驱动承载台400相对于基座100运动,从而对承载台400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进行相应调节,以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具体地,第一驱动模块200包括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的一端于基座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台400活动连接,如,铰接等,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可以实现对承载台400的支撑和调节。具体为,在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可以发生变形,以实现伸缩运动,从而,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可以带动与其连接的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运动,第一平面为与摄像头500的光轴相垂直的平面,如此,可以使承载台400以及设置在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沿第一平面平移或围绕与第一平面垂直的轴线转动。
第二驱动模块300为摄像模组中的驱动构件,第二驱动模块300用于为调节摄像头500的位置和旋转角度提供驱动力。可选地,第二驱动模块300位于摄像头500和承载台400之间,一方面,第二驱动模块300可以对摄像头500进行支撑,以实现摄像头500与承载台400的安装,另一方面,第二驱动模块300还可以驱动摄像头500相对于承载台400运动,从而对摄像头500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以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具体地,第二驱动模块300包括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按矩形阵列排布,也即,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角处,且四者分别连接在摄像头500和承载台40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可以发生变形,以实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在第一方向上伸缩运动。在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通电的情况下,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可以发生变形,以实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在第一方向上伸缩运动。在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通电的情况下,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可以发生形变,以实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在第一方向上伸缩运动。在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通电的情况下,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可以发生形变,以实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在第一方向上伸缩运动。
基于上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四组压电形变组件的运动情况进行控制,如,当需要摄像头500靠近或远离承载台400时,可同时对四组压电形变组件通入大小相同的正电压或负电压,使四组压电形变组件沿第一方向同步运动,从而可以带动摄像头500靠近或远离基座100,以实现调焦。当需要摄像头500相对于承载台400转动时,可以对四组压电形变组件中的一部分通电,另一部分不通电,此时,通电的压电形变组件驱动摄像头500的局部运动,而不通电的压电形变组件使摄像头500的局部不发生运动,从而可以对摄像头500的角度进行调节,以实现转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承载台400和基座100之间设置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在通电情况下可实现伸缩变形,从而可以带动承载台400相对于基座100在第一平面内运动,以调节承载台400与基座100之间的相对位置或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的转动角度;在摄像头500和承载台400之间设置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且四组压电形变组件按矩形阵列方式排布,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可在通电情况下在第一方向上伸缩,如此,通过对不同的压电形变组件通电,可实现对摄像头500运动模式的控制。例如,控制摄像头500围绕不同的轴线相对于承载台400转动,或者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承载台400,从而实现防抖效果,提升拍摄质量。相比于常规的微云台驱动方式或滚珠悬架机构驱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模块2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摄像头500的角度、位置的全方位调节控制,从而使摄像头500具有更广泛的运动范围,并且,调节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可靠性更佳,进而可以提升拍摄质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200还包括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同样连接在承载台400和基座100之间。考虑到承载台400与基座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承载台400相对于基座100的运动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设置在摄像头500的相对的两侧,且两者相对于摄像头500的光轴中心对称,具体请参见图3。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分别从承载台400的相对(非正对)的两侧支撑,并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的配合可以使承载台400产生运动。具体地,在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分别通电时,如,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通入正电压,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通入与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大小相等的负电压,此时,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伸长,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收缩,从而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移动。当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通入正电压,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通入与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大小相等的正电压时,此时,由于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与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各自与承载台400的连接区域错位设置,从而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围绕垂直于第一平面的轴线转动。因此,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可以实现对承载台400的位置、角度等参数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承载台400上设置的摄像头500进行相应调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200还包括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同样连接在承载台400和基座100之间。考虑到承载台400与基座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承载台400相对于基座100的运动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与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分别设置在摄像头500的相邻的两侧,且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分别设置在摄像头500的相对(非正对)的两侧,如此,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四者相对于摄像头500的光轴中心对称,具体请继续参见图3。
进一步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分别偏离承载台400的四个周侧的中部,也即,四组压电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承载台400的四个周侧的靠近端部的区域。如此,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在摄像头500的两侧错位布置,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在摄像头500的两侧错位布置。基于上述设置,当四组压电驱动组件同时施加大小相同的正电压或大小相同的负电压时,使承载台400以平行于摄像头500的光轴方向的轴线为转轴进行转动,进一步对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进行角度调节。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相互配合可以使承载台400产生运动。具体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分别通电,且两者通入的电压大小相等,一个为正电压,另一个为负电压,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不通电,此时,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相互配合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沿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的伸出或收缩方向移动,进一步实现了设置在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在该方向位置的调节。同样的,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分别通电,且两者通入的电压大小相等,一个为正压,另一个为负压,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不通电,此时,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相互配合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沿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的伸出或收缩方向移动,进一步实现了设置在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在该方向位置的调节。当然,还可以同时向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同时通电,且四者通入的电压大小相等,且均为正电压或均为负电压,此时,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相互配合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在第一平面内围绕与第一平面垂直的轴线转动,且转动方向与四者的伸出或收缩方向相同,进一步实现了设置在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在该方向上的转动。
当然,除了上述通电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四组压电驱动组件的通电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制具体的通电方式。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各自与承载台400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如,通过柔性铰链600柔性铰接,从而在四者中的部分压电驱动组件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运动干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按正方形阵列排布。请参见图3,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分别设置在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处,如此,可以在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驱动摄像头500上对应的位置进行运动。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一组压电形变组件包括驱动部和固定部,其中,驱动部与承载台400固定连接,驱动部与摄像头500活动连接,此时,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各自的驱动部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处,从而可以根据四组压电形变组件不同的通电情况控制摄像头500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分别设置在邻近摄像头500的四个周侧边缘区域。基于此种设置,使得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在摄像头500的安装面上平铺的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在各组压电形变组件伸缩运动时,对于摄像头500的运动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提升摄像头500的运动精度和摄像头500的运动稳定性。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压电形变组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只要能够对摄像头500进行调节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相对于摄像头500的光轴中心对称,且四者分别位于摄像头500的四个周侧的中部。基于上述设置,使得摄像头500受到来自四组压电形变组件的作用力较为均匀,以提高摄像头500安装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分别位于摄像头500的光轴的周围,从而在四组压电形变组件驱动摄像头500运动时,可以减小对于摄像头500运动的影响,进而可以提高摄像头500的运动精度。
请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中的每一个包括弹性内架211、弹性外架212、连接部件213和压电部件214。具体地,压电部件214设置在弹性内架211内,且压电部件21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内侧对应连接。如此,在压电部件214通电时,其自身可以伸长或缩短,由于弹性内架211为弹性金属件或弹性非金属件,通过压电部件214可以同步带动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与此同时,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也会彼此靠近或远离,进而使弹性内架211产生变形。弹性内架211部分设置在弹性外架212内,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外侧与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内侧之间分别通过连接部件213实现连接,连接部件213为刚性件,通过连接部件213可以将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两端处的位移传递到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从而使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靠近或远离。由于弹性外架212同样采用弹性金属件或弹性非金属件,弹性外架212可以发生变形,从而使弹性外架2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弹性外架2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基座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台400活动连接,如此,弹性外架212可以将位移传递到承载台400上,以带动承载台400运动而实现调节。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弹性内架211、连接部件213、弹性外架212可以将压电部件214上的位移传递到承载台400上,从而实现对承载台400位置、角度的调节。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压电部件214的伸长量或缩短量与通入电压的大小和方向相关,如,压电部件214通入正电压则伸长,通入负电压则缩短。因此,可根据实际需求通入适当的电压,以达到预期运动效果。此外,压电部件214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考相关技术,此处不作详细阐述。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内架211和弹性外架212均为菱形架。具体地,菱形架包括第一边沿2111、第二边沿2112、第三边沿2113和第四边沿2114,且第一边沿2111、第二边沿2112、第三边沿2113和第四边沿2114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了封闭的框架,并且,第一边沿2111、第二边沿2112、第三边沿2113和第四边沿2114四者的长度相等,以使框架为菱形架。如此,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从而,在压电部件214的驱动作用下,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变形量相等,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变形量也相等。同理,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弹性外架2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由于连接部件213为刚性件,从而,弹性内架211通过连接部件213驱动弹性外架212发生形变时,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变形量相等,弹性外架2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形变量相等。基于上述设置,使了各组压电驱动组件对承载台400施加的驱动力的大小、方向更加精确,进一步保证了承载台400以及设置在承载台400上的摄像头500的运动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边沿2111、第二边沿2112、第三边沿2113和第四边沿2114四者共同围设成容纳空间,压电部件214设置在弹性内架211的容纳空间内,弹性内架211部分设置于弹性外架212的容纳空间内。具体请参见图4,在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第一面,压电部件2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面上,且在弹性内架211产生形变时,弹性内架211的各个边沿不会与压电部件214触碰,从而不会产生运动干涉。在弹性内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第二面,相应地,在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内侧分别设置第三面,连接部件2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面和第三面之间。
为了防止弹性内架211与弹性外架212之间产生运动干涉,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压电构件处于断电情况下,弹性内架211与弹性外架212的容纳空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隙,从而在弹性内架211沿自身宽度方向伸长,弹性外架212沿自身宽度方向收缩时,弹性内架211不会触碰到弹性外架212,从而保证两者之间各自运动而不产生运动干涉。
本申请中,第一驱动模块200中的各组压电驱动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工作时,向压电部件214施加正(负)电压,压电部件214伸长(缩短)。下面将以压电部件214伸长为例,具体请参见图4。压电部件214沿X方向输出位移,弹性内架211在自身长度方向上伸长并使弹性内架211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缩短,相当于弹性内架211在Y方向缩短,且该位移借助连接部件213将弹性内架211在Y方向上产生的位移传递到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上,并导致弹性外架212在自身长度方向上缩短,与此同时,弹性外架212在自身宽度方向上伸长,相当于各压电驱动组件在Z方向上伸长。类似的,当压电部件214缩短时,各压电驱动组件在Z方向上缩短。
请参见图5和图6,第一驱动模块200中的各组压电驱动组件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在无约束状态下,向压电部件214施加负电压,使压电部件214在X方向上缩短。假设X方向左右各缩短Δx/2,总缩短变形量为Δx,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可推导出y向伸长变形量为Δy=Δxctgθ(ctg为余切函数),此状态下,上下两边均产生Δy/2的伸长位移,如图5所示。如约束压电驱动组件Y向的一端,则在另一端产生Δy的伸长位移,如图6所示。两种状态下,压电驱动组件的放大系数均为A=ctgθ。当然,压电部件214施加正电压的过程与上述变形过程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弹性内架211的其中一个边沿与弹性内架21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设为θ1,此时,弹性内架211的运动位移放大系数为:A1=Δy1/Δx=ctgθ1,基于上述设置可知,θ1的角度小于45°,从而,使得A1大于1,也即,弹性内架211可以放大运动位移。
同理,弹性外架212的其中一个边沿与弹性外架21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设为θ2,此时,弹性外架212的运动位移放大系数为:A2=Δz/Δy2=ctgθ2,基于上述设置可知,θ2的角度小于45°,从而,使得A2大于1,也即,弹性外架212可以放大运动位移。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弹性内架211和弹性外架212可以实现运动位移的两级放大,总的位移放大系数为:A1*A2=ctgθ1*ctgθ2,此时,总的位移放大系数同样大于1。因此,通过弹性内架211和弹性外架212可以对压电部件214的伸缩位移进行两级放大,从而增大了各组压电驱动组件的运动位移输出。
其中,上述Δx为弹性内架21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总变形量,Δy1为弹性内架211沿自身宽度方向的总变形量,Δy2为弹性外架21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总变形量,Δz为弹性外架21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总变形量,θ1为弹性内架211的边沿与压电部件214之间的夹角,θ2为弹性外架212的边沿与连接部件213之间的夹角。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中的每一个包括弹性内支架311、弹性外支架312、连接件313和压电件314。具体地,压电件314设置在弹性内支架311内,弹性内支架311设置在弹性外支架312内,压电件314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弹性内支架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弹性内支架3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连接件313分别对应连接于弹性外支架3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弹性外支架3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摄像头500和承载台400。如此,在压电件314通电的情况下,压电件314可发生变形,并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驱动弹性内支架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弹性内支架311带动弹性外支架3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靠近或远离,且弹性外支架3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内支架311和弹性外支架312均为菱形支架。具体地,菱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3111、第二支架部3112、第三支架部3113和第四支架部3114,且第一支架部3111、第二支架部3112、第三支架部3113和第四支架部3114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了封闭的支架,并且,四个支架部的长度相等,以形成菱形支架。如此,弹性内支架3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弹性内支架3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弹性外支架3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弹性外支架3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相互对称。从而,弹性内支架311在产生形变时,弹性内支架3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产生的变形量相等,弹性内支架3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产生的变形量相等,弹性外支架3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产生的变形量相等,弹性外支架3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产生的变形量相等。基于上述设置,使得各组压电形变组件对摄像头500施加的驱动力的大小、方向更加精确,进一步保证了摄像头500的运动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部3111、第二支架部3112、第三支架部3113和第四支架部3114四者共同围设成容纳空腔,压电件314设置在弹性内支架311的容纳空腔内,弹性内支架311部分设置在弹性外支架312的容纳空腔中,在压电件314处于断电的情况下,弹性内支架311与弹性外支架312的容纳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基于上述设置,使得弹性内支架311沿自身宽度方向伸长,且弹性外支架312沿自身宽度方向收缩时,弹性内支架311与弹性外支架312不会接触,从而使两者在产生形变时不会相互干涉。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压电件314、弹性内支架311和弹性外支架312三者之间的设置、连接关系还可参考上述压电部件214、弹性内架211和弹性外架212三者之间的设置、连接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第二驱动模块300中的各组压电形变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一驱动模块200中的各组压电驱动组件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均处于断电情况下,四者在与第一平面平行的各个方向上的距离相等。具体地,每一组压电驱动组件中的弹性外架2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00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承载台400上,从而,在每一组压电驱动组件处于断电的情况下,使每一组压电驱动组件的高度相等,以使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处于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下,第一平面与摄像头500的光轴垂直,以便于为后续调节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奠定基础,从而使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的调节更加精确。
同理,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均处于断电情况下,四者在沿摄像头500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相等。具体地,每一组压电形变组件中的弹性外支架3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在承载台400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摄像头500上,从而,在断电情况下,每一组压电形变组件的高度相等,此时的摄像头500处于初始状态,以为后续调节摄像头500的位置、角度奠定基础,以提升摄像头500调节的精确性。
请参见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分别与承载台400铰接。具体地,铰接的方式可以包括:通过十字轴方式铰接、球副方式铰接等。
当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通电,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不通电时,承载台400沿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的方向移动,此时,承载台400需要相对于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移动。基于此,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两者与承载台400之间可以采用柔性铰接,如,采用柔性铰链600等。当然,当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通电,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不通电的情况与上述基本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基于上述设置,使得承载台400与各组压电驱动组件之间不会产生运动干涉,保证了承载台400的正常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分别与摄像头500铰接。具体地,铰接的方式可以是包括:通过十字轴方式铰接、球副方式铰接等。基于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各组压电形变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摄像头500的位置移动或转动,且摄像头500在移动或转动的过程中各组压电形变组件之间不会产生运动干涉,以便于实现对摄像头500的调节。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组和供电模块700,摄像模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供电模块700分别与第一驱动模块2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供电模块700分别为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供电,以使各组压电驱动组件和各组压电形变组件进行伸缩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模组,通过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可以驱动承载台400实现不同的运动模式,并通过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可以驱动摄像头500实现不同的运动模式,具体请参见图7至图12。
当需要使摄像头500绕X轴转动时,向安装在Y轴上的两组压电形变组件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即,在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上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带动摄像头500的一侧增加的距离设为H1,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带动摄像头500的另一侧减少的距离为H2,计算出摄像头500绕X轴旋转的角度为θx=arcsin((H1+H2)/Lx),其中,Lx为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分别与摄像头500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
当需要使摄像头500绕Y轴转动时,向安装在X轴上的两组压电形变组件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即,在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和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上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带动摄像头500的一侧增加的距离设为H3,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带动摄像头500另一侧减少的距离为H4,计算出摄像头500绕Y轴旋转的角度为θy=arcsin((H3+H4)/Ly),其中,Ly为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和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分别与摄像头500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如图8所示。
当需要摄像头500沿Z轴平动时,同时向第一压电形变组件310、第二压电形变组件320、第三压电形变组件330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340施加大小相等的正电压或负电压,四组压电形变组件沿Z轴方向均增加或减少的距离为H5,从而,四组压电形变组件共同作用使摄像头500沿Z轴平动H5的距离,如图9所示。
当需要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沿X轴平动时,向安装在X轴上的两组压电驱动组件施加一正一负电压,即,在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上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此时在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和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的共同驱动作用下,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沿X轴平动,如图10所示。
当需要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沿Y轴平动时,向安装在Y轴上的两组压电驱动组件施加一正一负电压,即,在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上分别施加一正一负电压,此时在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的共同驱动作用下,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沿Y轴平动,如图11所示。
当需要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围绕Z轴转动时,向第一压电驱动组件210、第二压电驱动组件220、第三压电驱动组件230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240施加大小相同的正电压或负电压,以使四组压电驱动组件同时伸长或同时缩短,从而可以共同驱动承载台400及其上的摄像头500围绕Z轴转动,如图12所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模块200和第二驱动模块300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摄像头500的位移、角度等参数的调节,并实现了防抖效果,提升了拍摄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可活动;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摄像头的光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承载台可活动;
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位于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可变形实现伸缩,以带动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在第一平面内移动,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摄像头的光轴;
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位于摄像头和所述承载台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压电形变组件、第二压电形变组件、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台和所述摄像头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在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可变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可变形实现伸缩,以带动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的光轴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三压电驱动组件和第四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可变形实现伸缩,以带动所述承载台向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移动;在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可变形实现伸缩,以带动所述承载台相对于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移动,
其中,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的光轴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按正方形阵列排布,且分别邻近所述摄像头的四个周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相对于所述摄像头的光轴中心对称,且分别位于所述摄像头的四个周侧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弹性内架、弹性外架、连接部件和压电部件;
所述压电部件设置在所述弹性内架内,所述弹性内架设置于所述弹性外架内,所述压电部件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内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对应连接,所述弹性内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弹性外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弹性外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基座;
在所述压电部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压电部件可变形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驱动所述弹性内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所述弹性内架带动所述弹性外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靠近或远离,且所述弹性外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内架和所述弹性外架均为菱形架,所述菱形架包括第一边沿、第二边沿、第三边沿和第四边沿,所述第一边沿、所述第二边沿、所述第三边沿和所述第四边沿依次首尾相连,且长度分别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沿、所述第二边沿、所述第三边沿和所述第四边沿之间围设成容纳空间,所述压电部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内架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弹性内架部分穿设于所述弹性外架的容纳空间中,在所述压电部件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内架与所述弹性外架的容纳空间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弹性内支架、弹性外支架、连接件和压电件;
所述压电件设置在所述弹性内支架内,所述弹性内支架设置在所述弹性外支架内,所述压电件沿自身长度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弹性内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弹性内支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弹性外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弹性外支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承载台;
在所述压电件通电的情况下,所述压电件可变形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驱动所述弹性内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所述弹性内支架带动所述弹性外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彼此靠近或远离,且所述弹性外支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彼此远离或靠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内支架和所述弹性外支架均为菱形支架,所述菱形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第二支架部、第三支架部和第四支架部,所述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三支架部和所述第四支架部依次首尾相连,且长度分别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部、所述第二支架部、所述第三支架部和所述第四支架部之间围设成容纳空腔,所述压电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内支架的容纳空腔内,所述弹性内支架部分穿设于所述弹性外支架的容纳空腔中,在所述压电件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内支架与所述弹性外支架的容纳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断电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在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各个方向上的距离均相等;
和/或,在断电情况下,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相等。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三压电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压电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承载台铰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分别与所述摄像头铰接。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模组和供电模块,所述摄像模组为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电连接,且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为所述第一压电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二压电形变组件、所述第三压电形变组件和第四压电形变组件供电。
CN202110088168.2A 2021-01-22 2021-01-2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887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8168.2A CN112887548B (zh) 2021-01-22 2021-01-2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8168.2A CN112887548B (zh) 2021-01-22 2021-01-2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548A CN112887548A (zh) 2021-06-01
CN112887548B true CN112887548B (zh) 2022-07-29

Family

ID=7605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8168.2A Active CN112887548B (zh) 2021-01-22 2021-01-22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5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2762A (zh) * 2021-11-12 2023-05-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1496A (zh) * 2019-07-05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7646B (zh) * 2017-01-17 2019-04-09 西安交通大学 可实现平动和转动的三自由度压电驱动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11212214B (zh) * 2020-03-19 2021-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抖机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41761B (zh) * 2020-05-27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1496A (zh) * 2019-07-05 2019-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548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2556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653822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175048A1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887548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42456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401984U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EP3876514B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819152A (zh) 对焦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7277304A (zh)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65318B (zh) 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防抖模组、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8401985U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2822372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258477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822373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527096U (zh) 屏幕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2887546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JP7116134B2 (ja) 屈曲可能な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の支持フレーム及び屈曲可能な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
CN112887545A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220353358A1 (en) Terminal with adjustable screen size
CN112887561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5915680A (zh) 柔性防尘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CN112492184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098993U (zh) 支撑结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CN114650346A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713698B (zh) 接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