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9601A -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9601A
CN112879601A CN202110274537.7A CN202110274537A CN112879601A CN 112879601 A CN112879601 A CN 112879601A CN 202110274537 A CN202110274537 A CN 202110274537A CN 112879601 A CN112879601 A CN 112879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flow
circulation
valv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
王宏伟
盛祥曦
陈开星
严爱秀
樊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45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9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9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9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16K11/085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8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所述多通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的内腔的阀芯;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沿阀芯的轴向,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第一流通腔能够将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第三流通口连通,第二流通腔能够与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三流通腔与第二流通腔连通,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三流通腔连通。

Description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流体控制是利用流体的各种控制元件(例如:泵、阀门、油缸)及液压系统附件(例如:过滤器、管路接头、液位计、压力仪表等),组成控制闭式回路,以进行自动控制,流体控制分为液压控制和气动控制。在流通控制系统中,阀门起到重要作用。在一些流体控制系统中需要对不同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需要用到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其中,三通阀实现对流体的换向或者比例调节,四通阀实现流体的换向,存在的问题是,同时设置三通阀和四通阀,会使得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尤其多次使用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时,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时设置三通阀和四通阀,会使得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尤其多次使用三通阀和四通阀的组合时,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所述阀体本体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内;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
所述第一流通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三流通腔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阀的第一层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多通阀的第二层和第一层的组合,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当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均与第三流通腔连通时,通过阀芯的转动,可以调节第四流通口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以及第五流通口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从而使得介质进入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的量不同,进而能够实现对介质的比例调节。采用一个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阀就可以实现对介质的转向和比例调节,也即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阀集成了三通阀和四通阀的功能,能够减少流体控制系统中阀的数量,从而简化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减少流体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另外,减少阀的数量,还能够减少装配,从而降低装配误差,进而提高流体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
所述第一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流通口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通腔位于所述第三间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
进一步地,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阀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
和/或,所述多通阀还包括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阀芯传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芯,用于上述的多通阀,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
进一步地,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流通口的横截面积流通口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三间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体,用于上述多通阀;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以及大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多通阀,所述多通阀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阀芯的第一视角的切面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阀芯的第二视角的切面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三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三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四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四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五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五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六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所示的多通阀在第六种工作模式下的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阀体;20-阀芯;30-执行组件;40-密封圈;50-堵盖;11-阀体本体;12-第一流通口;13-第二流通口;14-第三流通口;15-第四流通口;16-第五流通口;17-流通口延伸部;18-加强板;19-加强筋;111-阀体内腔;21-阀芯本体;22-第一流通腔;23-第二流通腔;24-第三流通腔;25-第一连通接口;26-第二连通接口;27-第三连通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是指,间隔的面向阀体内腔的侧壁的面积。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阀,包括:阀体10和阀芯20;阀体10包括阀体本体11和设置在阀体本体11上的多个流通口,阀体本体11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111,阀芯20设置在阀体内腔111内;沿阀芯20的轴向,阀体本体11上间隔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和第三流通口14,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阀芯20包括阀芯本体21和设置在阀芯本体21内的第一流通腔22、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三流通腔24;第一流通腔22能够将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中的一个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能够与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三流通腔24与第二流通腔23连通,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
本实施例中,流通口为多个,多个流通口中存在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第三流通口14、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多通阀可以包括两层,多通阀的第一层与阀体10的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多通阀的第二层与阀体10的第二层流通去相对应。在阀芯20以其自身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过程中,阀芯20中的流通腔相对阀体10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在阀芯20转动过程中,第一流通腔22能够将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中的一个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能够与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三流通腔24与第二流通腔23连通,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可以是以下六种模式:
第一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一流通口12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二流通口13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和第四流通口15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一流通口12、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四流通口15、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二流通口13。
第二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一流通口12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二流通口13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和第五流通口16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一流通口12、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五流通口16、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二流通口13。
第三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一流通口12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二流通口13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同时与第四流通口15、第五流通口16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一流通口12、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四流通口15、第五流通口16、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二流通口13。
第四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二流通口13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一流通口12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和第四流通口15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二流通口13、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四流通口15、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一流通口12。
第五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二流通口13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一流通口12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和第五流通口16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二流通口13、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五流通口16、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一流通口12。
第六种:第一流通腔22将第二流通口13与第三流通口14连通,第二流通腔23与第一流通口12连通,第三流通腔24将第二流通腔23同时与第四流通口15、第五流通口16连通;在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二流通口13、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三流通口14;在多通阀的第二层和多通阀的第一层,介质的流动路线为,第四流通口15、第五流通口16、第三流通腔24、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一流通口12。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的“介质的流动路线”只是说明介质流过哪些结构,并不是对介质的流动方向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哪一个流通口为进口,哪一个流通口为出口。
为方便描述,将第一流通口12定义为A口,第二流通口13为B口,第三流通口14为C口,第四流通口15为D口,第五流通口16为E口。下面以A口和B口为介质出口,C口、D口和E口为介质进口为例来说明该多通阀的上述六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模式:如图7和图8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D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
第二种模式:如图9和图10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E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
第三种模式:如图11和图12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D口和E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
第四种模式:如图13和图14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D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
第五种模式:如图15和图16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E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
第三种模式:如图17和图18所示,介质由C口流入多通阀内,流过第一流通腔22,然后由B口流出多通阀外;介质由D口和E口流入多通阀内,然后流过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最后由A口流出多通阀。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阀的第一层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多通阀的第二层和第一层的组合,可以实现介质的换向,当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均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时,通过阀芯20的转动,可以调节第四流通口15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以及第五流通口16与第三流通腔连通的面积,从而使得介质进入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的量不同,进而能够实现对介质的比例调节。采用一个本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阀就可以实现对介质的转向和比例调节,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阀集成了三通阀和四通阀的功能,能够减少流体控制系统中阀的数量,从而简化流体控制系统的结构,减少流体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阀集成化高,体积小,成本降低,可以实现流通控制系统中复杂的流道切换;减少阀的数量,还能够减少装配,从而降低装配误差,进而提高流体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使得客户端控制简单,相关技术中几个水阀需要整车单独控制、驱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阀需要一个控制端口跟整车连接即可。
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沿阀芯20的轴向,阀芯本体21上设有与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接口段和与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接口段;第一层接口段设有第一流通腔22、第二流通腔23、与第一流通腔22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25以及与第二流通腔23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26;第一连通接口25的面积和第二连通接口26的面积均小于第一流通口12的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14的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接口25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以及第二连通接口26的横截面积的大小均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可选的是,第一连通接口25的面积和第二连通接口26的面积均小于第一流通口12的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14的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有利于介质流动。
其中,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和第三流通口14,这三个流通口的形状和面积可以均不相同设置,可选的,该三个流通口的形状相同、面积相同,方便加工制造,也方便阀芯20的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27,第三流通腔与第三连通接口27连通;第三连通接口27的面积大于第四流通口15的面积和第五流通口16的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介质可以通过第三连通接口27进入第三流通腔24内,当第四流通口15与第三连通接口27连通,或者第五流通口16与第三连通接口27连通时,第四流通口15或者第五流通口16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第三连通接口27的面积大于第四流通口15的面积和第五流通口16的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有利于介质流动。
其中,第三连通接口27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设置,例如:阀芯20为分体结构,即阀芯20包括第一阀芯段和第二的阀芯段,第一层接口段位于第一阀芯段上,第二层接口段位于第二阀芯段上,第一阀芯段和第二阀芯段分别采用一个执行组件30进行驱动,也即第一阀芯段的转动和第二阀芯段的转动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需要保障第三流通腔24和第二流通腔23始终连通,可以设置第二流通腔23的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处为条形孔设置,相应的,第三流通腔24的与第二流通腔23的连通处也为条形孔设置,两个条形孔在阀芯20转动过程中始终存在连通部分;第三连通接口27设置在第二阀芯20段上,第三连通接口27可以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第三连通接口27的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隔大小,可以实现第四流通口15与第三流通腔连通,或者第五流通口16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或者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同时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阀芯20为一整体,通过一个执行组件30即可实现带动阀芯20转动,使得多通阀的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具体地,第三连通接口27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三连通接口27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三连通接口27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第四流通口15的面积和第五流通口16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
其中,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的形状及面积均可以不同,可选的,第四流通口15的形状和第五流通口16的形状相同,第四流通口15的面积和第五流通口16的面积相同,方便阀体10的加工,也方便阀芯20的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二流通腔23位于第三间隔的上方,以能够使得阀芯20在为一整体设置时,在与阀体10配合的情况下,使得多通阀能够实现上述六种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三流通腔24的连通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阀芯本体21为实心设置,在阀芯本体21的第一层接口段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由阀芯本体的一侧贯穿至阀芯本体的另一侧,从而形成第一流通腔22;第二通孔由阀芯本体的一侧贯穿至阀芯本体的另一侧,从而形成第二流通腔23;在阀芯本体的第二层接口段,以每个第三连通接口27为始端开设流通槽,直至流通槽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通腔23连通,多个流通槽组成第三流通腔24;或者,阀芯本体21的第一层接口段为实心设置,在第一层接口段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由阀芯本体的一侧贯穿至阀芯本体的另一侧,从而形成第一流通腔22;第二通孔由阀芯本体的一侧贯穿至阀芯本体的另一侧,从而形成第二流通腔23,第二层接口段中空设置,第二层接口段的中空设置形成的内腔即为第三流通腔24,在第二流通腔23上设置连通孔,以与第三流通腔24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3所示,阀芯本体21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实心部设置在第一层接口段上,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一连通接口25均设置在实心部上;空腔部的位于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第二流通腔23,空腔部的位于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第三流通腔24,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三流通腔24为一个整体,介质由第四流通口15或者第五流通口16进入第三连通接口27,然后进入阀芯本体21的内腔,然后由第二连通接口26流出至第一流通口12或者第二流通口13。这种结构的阀芯20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也可以理解为,在阀体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第一流通口与第三流通口以设定圆心角设置,第二流通口与第三流通口以相同的设定圆心角设置,设定圆心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设定圆心角为60°、90°或者120°等,这种结构能够与一体结构的阀芯20配合,从而实现上述六种工作模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阀体10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17;多个流通口延伸部17与多个与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流通口延伸部17的一端与阀体10的内腔连通,流通口延伸部17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流通口,多个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可以为多通阀的安装面,通过流通口延伸部17将介质的进出口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内,则方便多通阀的安装,使得管路结构简单、规整。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流通口的位置不同,多个流通口延伸部17的结构有所不同。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与第四流通口15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17为左流通口延伸部17,与第五流通口16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17为右流通口延伸部17,在左流通口延伸部17和右流通口延伸部17之间设置加强板18,从而提高阀体10的强度。
或者,在流通口延伸部17与阀体本体11之间设置加强筋19,从而提高阀体10整体的强度。
可选的,即在左流通口延伸部17和右流通口延伸部17之间设置加强板18,又在流通口延伸部17与阀体本体11之间设置加强筋19,从而进一步提高阀体10整体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阀芯20和阀体10之间还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提高多通阀的密封性,避免多通阀泄漏。
多通阀还包括执行组件30,执行组件30与阀芯20传动连接,以带动阀芯20转动,从而实现相应的工作模式。
阀体10可以两端均开口设置,通过堵盖50将阀体10的一端密封,另一端用于安装阀芯20。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多通阀,该实施例包括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多通阀,自然包括上述任一是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次不再赘述。
多通阀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或者四个等),也可以多个多通阀组合使用,从而实现更多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阀芯20,用于上述带的多通阀,阀芯20包括阀芯本体21和设置在阀芯本体21上的第一流通腔22、第二流通腔23和第三流通腔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可以为普通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也可以为新能源车的热管理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沿阀芯本体21的轴向,阀芯本体21上间隔设有与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接口段和与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接口段;第一接口段设有第一流通腔22和第二流通腔23,第一流通腔22的两端贯穿阀芯本体21设置从而形成两个第一连通接口25,第二流通腔23的两端贯穿阀芯本体21设置从而形成两个第二连通接口26。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二接口段设有能够与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阀芯20接口,第三流通腔的一侧与阀芯20接口连通,第三流通腔24的另一侧与第二流通腔23连通;阀芯20接口的面积大于第四流通口15的面积和第五流通口16的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阀芯20为一整体;阀芯20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阀芯20接口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阀芯20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二流通腔23与第三间隔相对设置,即第二流通腔可以设置在第三间隔上方或者下方。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阀芯本体21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实心部设置在第一层接口段上,第一流通腔22和第一连通接口25均设置在实心部上;空腔部的位于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第二流通腔23,空腔部的位于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第三流通腔24。
需要说明说的是,有关阀芯20说明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再次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体10,用于上述的多通阀,阀体10包括阀体本体11,沿阀芯20的轴向,阀体本体11上间隔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和第三流通口14,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15和第五流通口16。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和第三流通口14沿阀体本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大于第二流通口13与第三流通口14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以及大于第一流通口12和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阀体10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17;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17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17的一端与所述阀体10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17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多个流通口延伸部17中,与第四流通口15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17,和与第五流通口16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17之间设有加强板18;和/或,流通口延伸部17与阀体本体11之间设有加强筋19。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阀体10的说明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再次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21)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体本体上的多个流通口,所述阀体本体中空设置以形成阀体内腔,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内腔内;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其中,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内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
所述第一流通腔能够将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流通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腔能够与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二流通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三流通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
所述第一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二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流通口的横截面积、第二流通孔的面积以及第三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腔位于所述第三间隔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
和/或,所述多通阀还包括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阀芯传动连接。
1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阀,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流通段相对应的第一层接口段和与所述第二层流通段对应的第二层接口段;所述第一层接口段设有所述第一流通腔、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一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流通腔的两侧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设有能够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和所述第五流通口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口,所述第三流通腔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口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小的一个流通口的横截面积流通口的横截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一整体;所述第三连通接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连通接口形成一个间隔,三个间隔中,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均大于所述第四流通口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五流通口的横截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第三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分别大于第一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和第二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两者中最大的一个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间隔的外侧壁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腔与所述第三间隔相对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包括实心部和空腔部,所述实心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接口段上,所述第一流通腔和所述第一连通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实心部上;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流通腔,所述空腔部的位于所述第二层接口段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三流通腔。
17.一种阀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阀;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所述阀体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层流通段和第二层流通段;所述第一层流通段上设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和第三流通口,所述第二层流通段上设有第四流通口和第五流通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阀体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和所述第三流通口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和所述第一流通口与所述第三流通口之间的间隔的宽度相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包括多个流通口延伸部;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多个与所述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流通口延伸部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以形成所述流通口,多个所述流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阀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中,与所述第四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和与所述第五流通口对应的流通口延伸部之间设有加强板;
和/或,所述流通口延伸部与所述阀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筋。
2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阀,所述多通阀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CN202110274537.7A 2021-03-11 2021-03-11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2879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537.7A CN112879601A (zh) 2021-03-11 2021-03-11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537.7A CN112879601A (zh) 2021-03-11 2021-03-11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9601A true CN112879601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1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537.7A Pending CN112879601A (zh) 2021-03-11 2021-03-11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960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4490A (zh) * 2021-09-27 2021-12-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阀
CN114370514A (zh) * 2021-12-07 2022-04-19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阀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4458789A (zh) * 2022-01-06 2022-05-10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阀及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
DE102021109742A1 (de) 2021-04-19 2022-10-20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alventileinrichtung mit Anschlussraster und drehbarem Verstellelement für ein Kühl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Elektro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Kühlsystem
WO2022268193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器及控制阀
WO2023030285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和流体控制装置
WO2023041001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09742A1 (de) 2021-04-19 2022-10-20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alventileinrichtung mit Anschlussraster und drehbarem Verstellelement für ein Kühl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Elektro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Kühlsystem
DE102021109742B4 (de) 2021-04-19 2023-10-26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alventileinrichtung mit Anschlussraster und drehbarem Verstellelement für ein Kühl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Elektro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Kühlsystem
WO2022268193A1 (zh) * 2021-06-24 2022-12-29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器及控制阀
WO2023030285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和流体控制装置
WO2023041001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
CN113864490A (zh) * 2021-09-27 2021-12-3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阀
WO2023045316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阀
CN113864490B (zh) * 2021-09-27 2024-03-1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阀
CN114370514A (zh) * 2021-12-07 2022-04-19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阀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4370514B (zh) * 2021-12-07 2024-04-16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阀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4458789A (zh) * 2022-01-06 2022-05-10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阀及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9601A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N215487806U (zh) 一种多通阀
CN114001175B (zh) 一种多通阀
CN215059741U (zh) 控制阀
CN218377813U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N115654177B (zh) 一种多通阀
CN218582335U (zh)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CN116608293A (zh) 多通阀的阀芯、多通阀、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N219317696U (zh) 五通阀及冷却系统
CN116557591A (zh)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8598871U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系统
CN117146010B (zh) 多通阀
CN219282504U (zh) 一种多通阀
CN218818327U (zh) 多通阀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219317695U (zh)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CN116025739B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
CN220302829U (zh) 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盘式多通阀
CN219639532U (zh) 四通阀、管路连接装置和热管理总成
CN219994432U (zh) 多通阀
CN221097557U (zh) 一种九通流体阀
CN219588179U (zh) 多通阀的阀芯、多通阀、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CN116557584A (zh) 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8913838U (zh) 阀装置及流体控制模块
CN114673805B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