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2710A -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2710A
CN112872710A CN202110305747.8A CN202110305747A CN112872710A CN 112872710 A CN112872710 A CN 112872710A CN 202110305747 A CN202110305747 A CN 202110305747A CN 112872710 A CN112872710 A CN 112872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mold
die
repairing
mechanica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57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强
武胜圈
贺开伟
赵慧芳
尤培龙
白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to CN2021103057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2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2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且上模和下模可拆连接;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本发明通过设置与零部件契合的上模和下模,通过成型的方法能够使修复后的零部件获得需要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保证了零部件的尺寸精度;通过在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便于将多余的修复剂挤压出模具之外,该模具和方法能够简单、快捷的修复零部件上的磨损、划伤、腐蚀等缺陷,且修复后不影响零部件原本性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施工过程中遇到零部件磨损、划伤、腐蚀等问题,尤其在设备施工时,零部件拆卸、修复、安装需花费大量时间,不仅影响工期,还增加成本。
目前的修复技术主要使用电焊、气焊等方法,但由于电、气焊工艺发热产生的能量较大,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使机械零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变形,还可能使金属零部件原有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这都将直接影响零件修复后的使用寿命。基于此,设计一种简单、快捷、不影响零部件原本性质的工艺方法。
申请公布日为2016.03.16申请公布号为CN10540046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航空零部件尺寸的方法,包括机加去除表面腐蚀、表面粗化、表面清洁和整理、胶体制备、施加胶体、胶体固化和加工尺寸等步骤。虽然该方法更简单、成本更低,但是该专利由于涂抹了胶体等,不能保证修复后的外形尺寸的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零部件修复方法不能保证修复后的外形尺寸精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且上模和下模可拆连接;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通过设置与零部件契合的上模和下模,便于在零部件的待修复位置涂抹修复剂后再将零部件固定到上模和下模中,通过成型的方法能够使零部件获得需要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保证了零部件的尺寸精度;通过在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便于将多余的修复剂挤压出模具之外。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零部件的待修复面的形位公差,所述下模内设有下成型面,所述上模内设有上成型面;下成型面和上成型面分别与零部件的待修复面契合。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上模和下模的位置准确,所述下模内侧设有承口,所述上模内侧设有与承口契合的插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拆装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零部件作表面处理;
S2、在零部件上涂抹修复剂;
S3、将零部件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中;
S4、待修复剂固化后脱模。
通过对零部件做表面处理,提高修复剂在零部件上的涂抹效果,通过涂抹修复剂起到对零部件的修复作用,通过将零部件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中一段时间后再脱模,以使零部件上损坏的待修复位置仍然能够获得需要的形位尺寸。
进一步地,为了使修复剂更均匀更服帖的粘敷在零部件上,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清理零部件表面的飞边和/或毛刺;
S1.2、通过清洗剂清洗零部件表面的油污和/或杂质和/或灰尘;
S1.3、对零部件的待修复面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进行粗化处理,所述步骤S1.3是通过砂纸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紧固模具、脱模和拆模,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上模和下模内侧涂抹脱模剂;
S3.2、将下模的下成型面和上模的上成型面分别贴合零部件的待修复面,并使上模的插口对准下模的承口;
S3.3、将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S3.4、清理从泄压孔挤出的修复剂。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修复后的零部件的质量,还包括如下步骤:
S5、检查零部件的表面是否有加工余量和/或表面裂纹和/或气孔。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修复后的零部件的质量,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处理零部件上多余的修复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零部件契合的上模和下模,通过成型的方法能够使修复后的零部件获得需要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保证了零部件的尺寸精度;通过在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便于将多余的修复剂挤压出模具之外,该模具和方法能够简单、快捷的修复零部件上的磨损、划伤、腐蚀等缺陷,且修复后不影响零部件原本性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成型面,2-上成型面,3-零部件,4-插口,5-下定型面,6-上定型面,7-下泄压孔,8-上泄压孔,9-下通孔,10-上通孔,11-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根据待修复的零部件的外形尺寸进行设计制作,上模的内侧与零部件3的一半外表面相契合,下模的内侧与零部件3的另一半外表面相契合,使得待修复的零部件3涂抹修复剂后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之中一段时间后零部件3的待修复位置能够获得需要的尺寸;上模和下模可拆连接便于合模和拆模;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泄压孔贯通上模和/或下模,且泄压孔的一端通向上模和/或下模与零部件的契合面、另一端通向模具外侧,便于将多余的修复剂挤出模具之外;本实施例中,上模和下模上分别设有上泄压孔8和下泄压孔7。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模内设有下成型面1,所述上模内设有上成型面2;下成型面1和上成型面2分别与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契合,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即零部件的待修复位置所在的面;此外,下模内还设有下定型面5,上模内设有上定型面6,下定型面5和上定型面6分别与零部件的非待修复面32契合,零部件的非待修复面32即零部件上靠近待修复面31的其他面,通过下成型面1、上成型面2、下定型面5和上定型面6既能保证模具全面贴合零部件以使修复后的零部件能够获得目标尺寸又能保证获得需要的行位公差。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下泄压孔7和上泄压孔8分别位于下成型面1和上成型面2的中部位置,且上泄压孔8沿径向设置在上成型面2上,下泄压孔7沿径向设置在下成型面1上。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在下模内侧与上模配合的面上设有承口11,所述上模的对应位置设有与承口11契合的插口4,通过插口4和承口11的契合便于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准确,并且能进一步保证零部件的形位公差。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下模设置插口,上模设置承口。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在上模上设有多个上通孔10,下模的对应位置也设有多个与上通孔10相通的下通孔9,通过在上通孔10和下通孔9中穿入螺栓,用于将上下模紧固。
实施例4: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零部件3上的修复位置,并根据需要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准备好与零部件3契合的模具,并选择合适的修复剂,然后对零部件3的待修复位置所在的面作表面处理;
S2、在零部件3上涂抹修复剂,具体地,涂抹方法是将修复剂沿着一个方向均匀的涂抹在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上,涂抹厚度应该均匀,避免气孔、气泡等现象;
S3、将零部件3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中;
S4、待修复剂固化后脱模,固化的过程可以是室温静止24h使修复剂达到完全固化,也可以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加速固化的进程;待修复剂完全固化后,将螺栓松开,从零部件上取下上模和下模,完成零部件的修复过程。
该方法通过成型的方法使修复后的零部件获得需要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保证了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并且,该方法还不破坏金属零部件原有的金相组织,不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清理零部件3表面的飞边和/或毛刺;
S1.2、通过清洗剂清洗零部件3表面的油污和/或杂质和/或灰尘,清洗完成后采用风枪吹扫干净,保证工件表面干燥,使得修复剂更均匀更服帖的粘敷在零部件上;
S1.3、对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进行表面粗化处理,表面粗化处理的具体过程是通过砂纸对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进行打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上模和下模内侧涂抹脱模剂,使得后续从零部件上脱模的过程更加顺利、快速;
S3.2、将上模的上成型面1和下模的下成型面2分别贴合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并使上模的插口4对准下模的承口11,以保证上模和下模的合模位置准确以及零部件获得需要的形位尺寸;
S3.3、将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S3.4、清理从下泄压孔7和上泄压孔8挤出的修复剂。
实施例5: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通过目测的方式检查零部件3的表面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表面裂纹和气孔,以保证修复后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处理零部件3上多余的修复剂,主要是处理零部件3上位于合模缝隙处以及泄压孔位置处多余的修复剂,以便于获得表面符合要求的零部件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且上模和下模可拆连接;上模和/或下模上设有泄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设有下成型面(1),所述上模内设有上成型面(2);下成型面(1)和上成型面(2)分别与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侧设有承口(11),所述上模内侧设有与承口(11)契合的插口(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型面(2)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上泄压孔(8),下成型面(1)上设有沿径向设置的下泄压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3和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零部件(3)作表面处理;
S2、在零部件(3)上涂抹修复剂;
S3、将零部件(3)固定在上模和下模中;
S4、待修复剂固化后脱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清理零部件(3)表面的飞边和/或毛刺;
S1.2、通过清洗剂清洗零部件(3)表面的油污和/或杂质和/或灰尘;
S1.3、对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在上模和下模内侧涂抹脱模剂;
S3.2、将下模的下成型面(1)和上模的上成型面(2)分别贴合零部件的待修复面(31),并使上模的插口(4)对准下模的承口(11);
S3.3、将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S3.4、清理从泄压孔挤出的修复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5、检查零部件(3)的表面是否有加工余量和/或表面裂纹和/或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处理零部件(3)上多余的修复剂。
CN202110305747.8A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872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747.8A CN112872710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747.8A CN112872710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2710A true CN112872710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5747.8A Pending CN112872710A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27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0642A (zh) * 2021-09-28 2022-01-1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补螺栓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9575A (zh) * 2014-05-19 2014-07-30 莱芜鑫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变速箱主轴立锻生产方法及专用锻造模具
CN204672719U (zh) * 2015-06-15 2015-09-30 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
CN109016405A (zh) * 2018-08-02 2018-12-18 安徽海蚨祥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塑料前挡板制品生产的模具脱模用顶出机构
CN111633379A (zh) * 2020-07-01 2020-09-08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轴修复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9575A (zh) * 2014-05-19 2014-07-30 莱芜鑫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变速箱主轴立锻生产方法及专用锻造模具
CN204672719U (zh) * 2015-06-15 2015-09-30 马鞍山市华冶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状铝型材挤压模具
CN109016405A (zh) * 2018-08-02 2018-12-18 安徽海蚨祥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塑料前挡板制品生产的模具脱模用顶出机构
CN111633379A (zh) * 2020-07-01 2020-09-08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 一种轴修复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0642A (zh) * 2021-09-28 2022-01-1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补螺栓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579B (zh) 金属蜂窝结构件深度修理的方法
CN109249627B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推进器模压成型工艺
CN112658600B (zh) 一种通用钣焊钛合金舱体加工方法
CN109894826B (zh) 外圈无挡边短圆柱滚子轴承硅青铜实体保持架加工方法
CN112872710A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修复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33351B (zh) 整体叶盘修复过程中叶片位置固定方法
CN109396745B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热套筒体的高精度套合工艺
CN106112380A (zh) 模具定位法修复磨损轴的工艺及装置
CN111958331A (zh) 一种复杂金属结构大尺寸孔洞损伤修复方法
CN109571996B (zh) 样条曲线回转体正置正交复合材料网格结构硬模成型装置
CN106514152A (zh) 一种薄壁多肋钛合金零件的加工方法和装置
CN11305877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轴流机匣流道修复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72171U (zh) 一种薄壁管滚压成形工装及设备
CN114274557B (zh) 一种复合材料圆柱壳与金属构件的连接设计及成型方法
CN110919287B (zh) 一种高压涡轮后轴维修的工艺方法
Balaji et al. Trends in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technologies for next generation combat aircraft
CN115674424A (zh) 一种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体的模具制备方法
CN115074719A (zh) 一种基于冷喷涂增材的军械类铸造整体件孔周裂纹复合修补方法
CN110171578B (zh) 一种飞机起落架高强度钢部件翻修方法
CN211332742U (zh) 一种定位环镀铬外径圆度磨削加工的夹具
CN109356670B (zh) 一种空心叶片冷却导管装配干涉现象检测工具及制作方法
CN107932823B (zh) 一种螺杆转子防腐表面快速成型工艺方法
CN111633392A (zh) 一种连接框制作工艺
KR20180076860A (ko) 블레이드 성형툴
CN114762885B (zh) 一种GH4720Li高温合金叶片的精锻方法及其叶片锻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