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2324A -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2324A
CN112872324A CN202110253563.1A CN202110253563A CN112872324A CN 112872324 A CN112872324 A CN 112872324A CN 202110253563 A CN202110253563 A CN 202110253563A CN 112872324 A CN112872324 A CN 112872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orming
aluminum
di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3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Jinc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Jinc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Jinc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Jinch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535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23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2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2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27Die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36Equipment for loosening or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30Accessories for supplying molten metal, e.g. in 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包括铝液冷却成型的压铸成型机构;所述压铸成型机构包括对铝锭进行熔炼的铝锭熔化装置,对铝液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和向成型装置输送铝液的铝液输送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容置铝液并成型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部,以及与第一成型部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包括容置铝液的第一模座,和封闭第一模座的封闭装置。本发明通过铝液输送装置和成型装置的配合,使成型模具和铝液输送的通道始终保持无气体的状态,提高压铸件的强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背景技术
铝合金压铸类产品主要用于电子、汽车、电机、家电和一些通讯行业等,一些高性能、高精度、高韧性的优质铝合金产品也被用于大型飞机、船舶等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中。主要的用途还是在一些器械的零件上。
现有技术中的压铸工艺,压铸模具和输送铝液的输送通道中通常会有空气,在压铸完后,会使压铸件内存在空气,无法进行热处理或者焊接,因为压铸件内的气体会在热作用下膨胀,从而导致内部的微型缺陷和表面的剥离。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压铸模具和输送铝液的输送通道中通常会有空气,使压铸完的压铸件内存在空气,导致压铸件无法热处理或者焊接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包括铝液冷却成型的压铸成型机构;所述压铸成型机构包括对铝锭进行熔炼的铝锭熔化装置,对铝液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和向成型装置输送铝液的铝液输送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容置铝液并成型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部,以及与第一成型部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包括容置铝液的第一模座,和封闭第一模座的封闭装置;所述第一模座的一侧面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一模座和延伸部形成铝液成型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具有铝液流入的第一输入口;所述封闭装置包括封闭部,和对封闭部进行弹性支撑的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封闭部的四边边沿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成型腔内;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的一侧面上形成与延伸部相卡接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上形成与封闭部相卡接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模座的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模座的另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与第二卡接槽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柱和弹簧;所述第一模座的另一侧面形成供弹簧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撑座形成容置导向柱和弹簧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圆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第一容置槽的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连接于封闭部的一端;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和第一开口的轴线共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辅助成型模具成型的辅助装置。
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连接部,和对连接部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座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和封闭部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连接部的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对连接部的另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驱动第一固定板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板,和驱动第二固定板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铝液输送装置包括向第一进液口输入铝液的第一传输装置,和向第二进液口输入铝液的第二传输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传输铝液的第一上传输部和第一下传输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传输部包括第一上容置部和第一上输送部,所述第一上容置部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一上容置腔,所述第一上容置部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三进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和第一上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上输送部包括第一上推液块,所述第一上推液块朝第二模座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上容置腔内,所述第一上推液块与第一上容置部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上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一上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一上推液块移动的第一上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传输部包括第一下容置部和第一下输送部,所述第一下容置部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一下容置腔,所述第一下容置腔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四进液口,第一下容置部的一侧形成有铝液流入第二模座内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下容置腔宽度尺寸向第一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一进液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出液口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进液口的高度尺寸,所述第一上容置腔通过所述第三进液口和第四进液口与第一下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下输送部包括第一下推液块,所述第一下推液块朝第二模座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下容置腔内,所述第一下推液块与第一下容置部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下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一下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一下推液块移动的第一下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传输铝液的第二上传输部和第二下传输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传输部包括第二上容置部和第二上输送部,所述第二上容置部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二上容置腔,所述第二上容置部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五进液口,所述第五进液口和第二上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上输送部包括第二上推液块,所述第二上推液块朝第二模座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上容置腔内,所述第二上推液块与第二上容置部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上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二上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二上推液块移动的第二上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传输部包括第二下容置部和第二下输送部,所述第二下容置部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二下容置腔,所述第二下容置部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六进液口,第二下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铝液流入第二模座内的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下容置腔宽度尺寸向第二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二进液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出液口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二进液口的高度尺寸,所述第二上容置腔通过所述第五进液口和第六进液口与第二下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下输送部包括第二下推液块,所述第二下推液块朝第二模座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下容置腔内,所述第二下推液块与第二下容置部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下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二下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二下推液块移动的第二下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模座向第二模座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模座设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之间,所述第一承载部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第二承载部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承载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承载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抓取的抓取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抓取的抓取部。
进一步,所述抓取部包括第一抓取板、第二抓取板,以及驱动第一抓取板和第二抓取板开合的开合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第三伸缩驱动装置、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三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抓取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伸缩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装置喷涂脱模剂的喷涂装置。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包括向第一模座和封闭部喷涂脱模剂的第一喷涂部,以及向第二模座喷涂脱模剂的第二喷涂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涂部包括多个输出脱模剂的第一喷涂嘴。
进一步,所述封闭部在第一模座所在平面上形成第一投影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喷涂嘴在第一模座所在平面的投影均处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喷涂部包括多个输出脱模剂的第二喷涂嘴。
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接槽在第二模座所在平面上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多个所述第二喷涂嘴在第二模座所在平面的投影均处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喷涂部和第二喷涂部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四伸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板和伸缩气缸;所述第一喷涂部连接于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喷涂部连接于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喷涂装置还包括驱动封闭部伸缩的第五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五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输送的物料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承托物料的物料输送带,和驱动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驱动抓取部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铝锭熔化装置包括向第一上容置腔输入铝液的第一铝锭熔化设备,以及向第二上容置腔输入铝液的第二铝锭熔化设备。
进一步,所述第一铝锭熔化设备包括第一熔化炉主体,和对铝锭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熔化炉主体内形成容置铝液的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一熔化炉主体的上部形成有铝锭输入的第一进料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熔化炉主体的底端形成有铝液输出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三容置腔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三进液口与第一上容置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铝锭熔化设备包括第二熔化炉主体,和对铝锭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熔化炉主体内形成容置铝液的第四容置腔,所述第二熔化炉主体的上部形成有铝锭输入的第二进料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熔化炉主体的底端形成有铝液输出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四容置腔通过第二出料口和第五进液口与第二上容置腔相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模座向第二模座闭合,封闭部伸出延伸部的厚度尺寸等于第二卡接槽的深度尺寸,使第一模座向第二模座闭合的过程中,封闭部卡接于第二卡接槽内,延伸部卡接于第一卡接槽内,使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完全闭合,使成型模具内没有气体存在,铝液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同时输入,两端的铝液同时对封闭部产生压力,使封闭部向成型腔内移动,使铝液完全充满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之间,封住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静置冷却后形成所需物料,打开第一模座,取出物料后,弹性支撑装置的弹力使封闭部回位,进行下一次的压铸作业;本发明通过铝液输送装置和成型装置的配合,使成型模具内的成型腔始终保持无气体的状态,提高压铸件的强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五伸缩驱动装置、第一成型部和辅助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成型部、铝液输送装置和铝锭熔化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喷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锭熔化装置,2-成型装置,3-铝液输送装置,4-抓取装置,5-喷涂装置,6-物料输送装置,21-成型模具,22-第一成型部,23-第二成型部,24-第一模座,25-封闭装置,241-延伸部,242-成型腔,251-封闭部,252-弹性支撑装置,26-第二模座,261-第一卡接槽,262-第二卡接槽,263-第一进液口,31-第一传输装置,32-第二传输装置,311-第一上传输部,312-第一下传输部,3111-第一上容置部,3121-第一下容置部,321-第二上传输部,322-第二下传输部,3211-第二上容置部,3212-第二上输送部,3221-第二下容置部,3222-第二下输送部,2521-支撑座,2522-导向柱,2523-弹簧,243-第一开口,27-辅助装置,271-连接部,272-固定装置,28-第一移动机构,41-抓取部,411-第一抓取板,412-第二抓取板,413-开合驱动装置,42-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3-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4-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5-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1-第一喷涂部,52-第二喷涂部,511-第一喷涂嘴,521-第二喷涂嘴,53-第四伸缩驱动装置,54-第五伸缩驱动装置,46-第三移动驱动装置,11-第一铝锭熔化设备,12-第二铝锭熔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包括铝液冷却成型的压铸成型机构;压铸成型机构包括对铝锭进行熔炼的铝锭熔化装置1,对铝液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2,和向成型装置2输送铝液的铝液输送装置3;成型装置2包括容置铝液并成型的成型模具21;成型模具21包括第一成型部22,以及与第一成型部22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部23;第一成型部22包括容置铝液的第一模座24,和封闭第一模座24的封闭装置25;第一模座24的一侧面形成延伸部241,第一模座24和延伸部241形成铝液成型的成型腔242,成型腔242具有铝液流入的第一输入口;封闭装置25包括封闭部251,和对封闭部251进行弹性支撑的弹性支撑装置252;封闭部251的四边边沿分别滑动连接于成型腔242内;第二成型部23包括第二模座26,第二模座26的一侧面上形成与延伸部241相卡接的第一卡接槽261,第一卡接槽261上形成与封闭部251相卡接的第二卡接槽262;第二模座26的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一进液口263,第二模座26的另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二进液口,第一进液口263和第二进液口分别与第二卡接槽262相连通。
这样,第一模座24向第二模座26闭合,封闭部251伸出延伸部241的厚度尺寸等于第二卡接槽262的深度尺寸,使第一模座24向第二模座26闭合的过程中,封闭部251卡接于第二卡接槽262内,延伸部241卡接于第一卡接槽261内,使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完全闭合,使成型模具内没有气体存在,铝液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同时输入,两端的铝液同时对封闭部251产生压力,使封闭部251向成型腔242内移动,使铝液完全充满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之间,封住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静置冷却后形成所需物料,打开第一模座24,取出物料后,弹性支撑装置252的弹力使封闭部251回位,进行下一次的压铸作业;本发明通过铝液输送装置3和成型装置2的配合,使成型模具21和铝液输送的通道始终保持无气体的状态,提高压铸件的强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地,封闭部的两端具有向其自身竖直中心线并朝第二卡接槽逐渐弯曲的斜面,使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输出的铝液对封闭部的冲击力更容易使封闭部向成型腔内移动。
优选地,弹性支撑装置252包括支撑座2521、导向柱2522和弹簧2523;第一模座24的另一侧面形成供弹簧2523穿过的第一开口243;支撑座2521形成容置导向柱2522和弹簧2523的第一容置槽;导向柱2522连接于第一容置槽内,弹簧2523套设于导向柱2522的外圆周面,弹簧2523的一端抵顶于第一容置槽的内壁上,弹簧2523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243连接于封闭部251的一端;导向柱2522的轴线和第一开口243的轴线共线设置。当铝液从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输出,对封闭部251进行冲击,使封闭部251向后运动,直到铝液充满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内,并冷却成型形成所需物料。
优选地,为了提高铝液成型时的稳定性,成型装置2还包括辅助成型模具21成型的辅助装置27。
优选地,辅助装置27包括连接部271,和对连接部271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272;导向柱2522的一端穿过支撑座2521和连接部271相连接,导向柱252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243和封闭部251相连接。当封闭部251向成型腔242内移动,推动导向柱2522向后移动,使连接部271向后移动后,固定装置272对连接部271进行固定,避免弹簧2523的弹力使封闭部251移动而影响铝液成型效果。
优选地,为了提高固定连接部271的稳定性,固定装置272包括对连接部271的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对连接部271的另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优选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驱动第一固定板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固定板移动,待连接部271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第一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固定板回位,将连接部271卡住;具体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板,和驱动第二固定板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第二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固定板移动,待连接部271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第二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固定板回位,将连接部271卡住;具体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铝液输送装置3包括向第一进液口263输入铝液的第一传输装置31,和向第二进液口输入铝液的第二传输装置32。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一传输装置31包括传输铝液的第一上传输部311和第一下传输部312。
优选地,第一上传输部311包括第一上容置部3111和第一上输送部,第一上容置部3111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一上容置腔,第一上容置部3111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三进液口,第三进液口和第一上容置腔相连通,第一上输送部包括第一上推液块,第一上推液块朝第二模座26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上容置腔内,第一上推液块与第一上容置部311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上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一上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出铝液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上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一上推液块移动的第一上移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一下传输部312包括第一下容置部3121和第一下输送部,第一下容置部3121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一下容置腔,第一下容置腔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四进液口,第一下容置部3121的一侧形成有铝液流入第二模座26内的第一出液口,第一下容置腔宽度尺寸向第一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窄,第一出液口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一进液口263的宽度尺寸,第一出液口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进液口263的高度尺寸,第一上容置腔通过第三进液口和第四进液口与第一下容置腔相连通,第一下输送部包括第一下推液块,第一下推液块朝第二模座26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下容置腔内,第一下推液块与第一下容置部312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下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一下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出铝液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下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一下推液块移动的第一下移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二传输装置32包括传输铝液的第二上传输部321和第二下传输部322。
优选地,第二上传输部321包括第二上容置部3211和第二上输送部3212,第二上容置部3211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二上容置腔,第二上容置部3211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五进液口,第五进液口和第二上容置腔相连通,第二上输送部3212包括第二上推液块,第二上推液块朝第二模座26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上容置腔内,第二上推液块与第二上容置部321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上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二上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出铝液的稳定性,所述第二上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二上推液块移动的第二上移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二下传输部322包括第二下容置部3221和第二下输送部3222,第二下容置部3221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二下容置腔,第二下容置部3221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六进液口,第二下容置腔的一侧形成有铝液流入第二模座26内的第二出液口,第二下容置腔宽度尺寸向第二出液口的方向逐渐变窄,第二出液口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二进液口的宽度尺寸,第二出液口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二进液口的高度尺寸,第二上容置腔通过第五进液口和第六进液口与第二下容置腔相连通,第二下输送部3222包括第二下推液块,第二下推液块朝第二模座26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下容置腔内,第二下推液块与第二下容置部3221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二下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二下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出铝液的稳定性,所述第二下输送部还包括驱动第二下推液块移动的第二下移动驱动装置。
具体地,第一上推液块初始位置处于第一上容置腔的右侧并封闭第三进液口,第一下推液块的初始位置处于第一下容置腔的右侧并封闭第四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二上推液块的初始位置处于第二上容置腔的左侧并封闭第五进液口,第二下推液块的初始位置处于第二下容置腔的左侧并封闭第六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使铝液输送装置3中没有气体存在,同时向第三进液口和第五进液口分别输入铝液,此时第一上推液块向左移动,使铝液进入第一上容置腔内,第二上推液块向右移动,使铝液进入第二上容置腔内,当第一上容置腔和第二上容置腔内分别充满了成型模具21所需铝液的体积的二分之一时,第一上推液块和第二上推液块停止移动,第一下推液块向左移动,第一上推液块向右移动,使第一上容置腔内的铝液流入第一下容置腔内,第二下推液块向右移动,第二上推液块向左移动,使第二上容置腔内的铝液流入第二下容置腔内,第一上容置腔内的铝液完全流入第一下容置腔内,第一上推液块再次封闭第三进液口,第二上容置腔内的铝液完全流入第二下容置腔内,第二上推液块再次封闭第五进液口,此时铝液充满第一下容置腔和第二下容置腔,驱动第一下推液块将第一下容置腔的铝液从第一出液口输出到第一进液口,驱动第二下推液块将第二下容置腔的铝液从第二出液口输出到第二进液口,两端的铝液同时对封闭部251产生压力,使封闭部251向成型腔242内移动,使铝液完全充满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之间,直到第一下推液块封闭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第二下推液块封闭第二出液口和第二进液口,静置冷却后形成所需物料。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成型装置2还包括驱动第一模座24向第二模座26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28。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一移动机构28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第一模座24设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之间,第一承载部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第二承载部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上,第一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承载部连接在一起,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承载部连接在一起。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同时驱动,使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带动第一模座24向第二模座26稳定移动,具体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均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抓取的抓取装置4。
优选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抓取装置4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抓取的抓取部41。
优选地,抓取部41包括第一抓取板411、第二抓取板412,以及驱动第一抓取板411和第二抓取板412开合的开合驱动装置413。在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开模时,将抓取部41移动到抓取成型的物料的预定位置,在打开第一模座24后,开合驱动装置413驱动第一抓取板411和第二抓取板412闭合对物料进行抓取;具体地,开合驱动装置413包括双向开合气缸。
优选地,抓取装置4还包括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2、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3、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4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5;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2的输出端和抓取部41连接在一起,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3的输出端和第一伸缩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4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3连接在一起,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5的输出端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4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4将抓取部41升降到抓取物料的高度,再驱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5将抓取部41旋转到抓取物料的方位,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3驱动抓取部41转动使第一抓取板411处于上方,第二抓取板412处于下方,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2驱动抓取部41伸缩到抓取物料的位置,实现对物料的抓取;具体地,第三伸缩驱动装置42、第一转动驱动装置43、第一升降驱动装置44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45均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降低脱模难度和保证成型物料的完整性,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装置喷涂脱模剂的喷涂装置5。
优选地,为了提高脱模的效率,喷涂装置5包括向第一模座24和封闭部251喷涂脱模剂的第一喷涂部51,以及向第二模座26喷涂脱模剂的第二喷涂部52。
优选地,为了提高喷涂脱模剂的效率,第一喷涂部51包括多个输出脱模剂的第一喷涂嘴511。
优选地,封闭部251在第一模座24所在平面上形成第一投影区域;多个第一喷涂嘴511在第一模座24所在平面的投影均处于第一投影区域内。使第一喷涂嘴511的喷涂范围始终在成型腔242的范围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喷涂脱模剂的效率,第二喷涂部52包括多个输出脱模剂的第二喷涂嘴521。
优选地,第二卡接槽262在第二模座26所在平面上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多个第二喷涂嘴521在第二模座26所在平面的投影均处于第二投影区域内。使第二喷涂嘴521的喷涂范围始终在第二模座26的范围内。
优选地,喷涂装置5还包括驱动第一喷涂部51和第二喷涂部52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53。第四伸缩驱动装置53驱动第一喷涂部51和第二喷涂部52延伸到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之间。
优选地,第四伸缩驱动装置53包括连接板和伸缩气缸;第一喷涂部51连接于连接板的一端,第二喷涂部52连接于连接板的另一端,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通过伸缩气缸驱动连接板将第一喷涂部51和第二喷涂部52移动到第一模座24和第二模座26之间。
优选地,为了便于对铝液成型的成型腔242喷涂脱模剂,喷涂装置5还包括驱动封闭部251伸缩的第五伸缩驱动装置54,第五伸缩驱动装置54的输出端和连接部271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压铸成型机构还包括对成型的物料进行输送的物料输送装置。
优选地,为了便于对成型的物料进行输送,物料输送装置6包括承托物料的物料输送带,和驱动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具体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转动电机,物料输送带缠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主动轮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抓取装置4还包括驱动抓取部41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46。通过第三移动驱动装置46驱动抓取部41在物料输送装置6和成型装置2之间移动;具体地,第三移动驱动装置46包括无杆气缸。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铝锭熔化装置1包括向第一上容置腔输入铝液的第一铝锭熔化设备11,以及向第二上容置腔输入铝液的第二铝锭熔化设备12。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一铝锭熔化设备11包括第一熔化炉主体,和对铝锭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元件;第一熔化炉主体内形成容置铝液的第三容置腔,第一熔化炉主体的上部形成有铝锭输入的第一进料口。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一熔化炉主体的底端形成有铝液输出的第一出料口,第三容置腔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三进液口与第一上容置腔相连通。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二铝锭熔化设备12包括第二熔化炉主体,和对铝锭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元件;第二熔化炉主体内形成容置铝液的第四容置腔,第二熔化炉主体的上部形成有铝锭输入的第二进料口。
优选地,为了提高压铸效率,第二熔化炉主体的底端形成有铝液输出的第二出料口,第四容置腔通过第二出料口和第五进液口与第二上容置腔相连通。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包括铝液冷却成型的压铸成型机构;所述压铸成型机构包括对铝锭进行熔炼的铝锭熔化装置,对铝液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和向成型装置输送铝液的铝液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容置铝液并成型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部,以及与第一成型部相配合的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包括容置铝液的第一模座,和封闭第一模座的封闭装置;所述第一模座的一侧面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一模座和延伸部形成铝液成型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具有铝液流入的第一输入口;所述封闭装置包括封闭部,和对封闭部进行弹性支撑的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封闭部的四边边沿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成型腔内;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的一侧面上形成与延伸部相卡接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上形成与封闭部相卡接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模座的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模座的另一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与第二卡接槽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导向柱和弹簧;所述第一模座的另一侧面形成供弹簧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撑座形成容置导向柱和弹簧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圆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于第一容置槽的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连接于封闭部的一端;所述导向柱的轴线和第一开口的轴线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辅助成型模具成型的辅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连接部,和对连接部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座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开口和封闭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连接部的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对连接部的另一侧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板,和驱动第一固定板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固定板,和驱动第二固定板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液输送装置包括向第一进液口输入铝液的第一传输装置,和向第二进液口输入铝液的第二传输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传输铝液的第一上传输部和第一下传输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传输部包括第一上容置部和第一上输送部,所述第一上容置部具有容置铝液的第一上容置腔,所述第一上容置部的上端形成有铝液输入的第三进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和第一上容置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上输送部包括第一上推液块,所述第一上推液块朝第二模座的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上容置腔内,所述第一上推液块与第一上容置部的内壁相贴合且第一上推液块的形状与第一上容置腔的形状相匹配。
CN202110253563.1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Pending CN1128723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3563.1A CN112872324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3563.1A CN112872324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2324A true CN112872324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3563.1A Pending CN112872324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232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1566A (ja) * 1997-01-24 1998-08-11 Aisin Keikinzoku Kk 加圧鋳造方法および型装置
JP2000024767A (ja) * 1998-07-14 2000-01-25 Takashi Ikeda 鋳造装置の給湯システム
CN1256982A (zh) * 1998-11-25 2000-06-21 里特铝吉伯里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触变特性合金铸件的压铸方法
US20040099397A1 (en) * 2002-11-25 2004-05-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igh pressure die cast process
CN103418769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东莞市菱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压铸系统
CN106735048A (zh) * 2016-12-22 2017-05-31 重庆昌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曲轴连杆压铸生产线
CN210848253U (zh) * 2019-07-01 2020-06-26 天津鑫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排出气体的台车把手压铸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1566A (ja) * 1997-01-24 1998-08-11 Aisin Keikinzoku Kk 加圧鋳造方法および型装置
JP2000024767A (ja) * 1998-07-14 2000-01-25 Takashi Ikeda 鋳造装置の給湯システム
CN1256982A (zh) * 1998-11-25 2000-06-21 里特铝吉伯里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触变特性合金铸件的压铸方法
US20040099397A1 (en) * 2002-11-25 2004-05-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igh pressure die cast process
CN103418769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东莞市菱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压铸系统
CN106735048A (zh) * 2016-12-22 2017-05-31 重庆昌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曲轴连杆压铸生产线
CN210848253U (zh) * 2019-07-01 2020-06-26 天津鑫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排出气体的台车把手压铸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04557A (ja) 射出成形機用のサイド・シャットル装置及び方法
CN210587115U (zh) 一种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系统
CN114951588B (zh) 一种压铸工艺
CN113524394B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热压铸装置
CZ249694A3 (en) Double blow-out machine
CN212469702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零件生产的压铸装置
CN114054721A (zh) 一种模具铸造装置
CN217293468U (zh) 直线式注吹一体的塑料瓶成型设备
CN114210924A (zh) 一种覆膜砂铸造模具
CN112872324A (zh) 一种自动化铝合金压铸流水线
KR900008219B1 (ko) 디스크휘일의 성형방법과 그 장치
CN113084118A (zh) 一种铝合金高效压铸系统
US7364419B2 (en) Mold-spraying apparatus of molding system
CN216176613U (zh) 一种机床大型铸件的消失模铸造系统
CN113442386B (zh) 一种塑料制造品注塑成型的自动脱模系统
CN113102718A (zh) 一种智能铝合金压铸设备
CN116000245A (zh) 一种用于生产电机盖的浇铸设备
CN110918925B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设备及其铸造工艺
EP19484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nd cooling molded hollow plastic articles
WO2002022340A1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17622008U (zh) 一种软胶异形产品注塑成型模具
CN215039753U (zh) 便于快速脱模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JPH01224156A (ja) 竪型鋳込装置
CN217435047U (zh) 一种卧式伺服热板焊接机
CN213227352U (zh) 一种快速冷却便于出料的针管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