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8347A -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8347A
CN112858347A CN202110004536.0A CN202110004536A CN112858347A CN 112858347 A CN112858347 A CN 112858347A CN 202110004536 A CN202110004536 A CN 202110004536A CN 112858347 A CN112858347 A CN 112858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rollers
detected
gea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45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8347B (zh
Inventor
陈力
黄艳
孙厚彬
李巍
李延兵
姚丹花
李英河
暴锋
陈超
乔雷
高峰
江琳
薛应科
张晓明
王喜军
张军亮
王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oiler Works Co Ltd
Shaanxi Guohua Jinjie Energy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iler Works Co Ltd
Shaanxi Guohua Jinjie Energy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iler Works Co Ltd, Shaanxi Guohua Jinjie Energy Co Ltd,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iler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045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8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8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8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转动装置和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齿轮,所述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移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和驳动带,所述驳动带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滚轮,所述驳动带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驳动带上的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滚轮用于带动所述驳动带移动,所述驳动带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从而对管接头进行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中的管接头为异种钢管接头,异种钢管接头环缝对接完成后,焊口需要进行探伤检查。目前对于异种钢管接头进行射线探伤检查时存在人力物力成本高,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如何实现对异种钢管接头进行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批量进行射线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转动装置和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所述固定装置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齿轮,所述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移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和驳动带,所述驳动带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滚轮,所述驳动带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驳动带上的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滚轮用于带动所述驳动带移动,所述驳动带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转动。
可选的,所述驳动带带动所述固定装置转动72度到120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齿轮的齿数是所述齿条的齿数的3-5倍。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芯棒,所述芯棒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芯棒过盈配合,所述芯棒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
可选的,所述待检测物品通过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固定装置上。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和主支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主支架,每一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可以围绕所述底座摆动。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主电动机,所述主电动机安装在所述主支架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底部设置有齿轮的第一滚轮与所述主电动机设置为齿轮啮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副支架,每一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于一个副支架上,所述副支架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上,所述副支架可以围绕所述主支架摆动。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副电动机,所述副电动机安装在所述副支架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轮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底部设置有齿轮的第二滚轮与所述副电动机设置为齿轮啮合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探伤检测的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物品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所述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一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将所述待检测物品转动,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二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从所述探伤检测区域移出。
采用以上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实现了对待检测物品的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底座、2-主支架、3-第一滚轮、4-传送带、5-主电动机、6-副支架、7-第二滚轮、8-副电动机、9-固定装置、10-驳动带、2-1-齿轮、2-2-第一挡圈、6-1-齿轮、6-2-第二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的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转动装置和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9)。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和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4)移动。
传送装置还包括底座和主支架,主支架安装在底座上,主支架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滚轮(3)的数量确定,每个主支架上安装一个第一滚轮(3),所述主支架可以绕底座产生摆动动作,其摆动角度为a,a角度范围为:30°~90°。通过主支架的摆动,可以根据场地要求调整主支架摆放形状。
所述固定装置(9)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传送带(4)上,所述固定装置(9)上设置有齿轮(9-2),所述传送带(4)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移动;所述固定装置(9)可以为圆柱形的芯棒。所述固定装置(9)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待检测物品,相对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齿轮(9-2)。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7)和驳动带(10),所述驳动带(10)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滚轮(7),所述驳动带(10)上设置有齿条(10-1),所述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与所述齿轮(9-2)啮合,所述第二滚轮(7)用于带动所述驳动带(10)移动,所述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
所述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72度到120度。所述固定装置(9)上的齿轮(9-2)的齿数是所述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的齿数的3-5倍。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9)上的齿轮(9-2)的齿数是所述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的齿数的4倍,当驳动带(10)中的齿条(10-1)经过固定装置(9)一次,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大约90度。
通过将齿轮(9-2)的齿数设置为齿条(10-1)的齿数的3-5倍,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72度到120度,驳动带经过所述固定装置一次即可以实现待检测物品的环绕一周全部经过射线探伤检测。
通过传送装置带动固定装置移动,转动装置带动固定装置转动,实现了对待检测物品的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图7所示的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包括传送装置、转动装置和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9)。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主支架(2)、四个第一滚轮(3)、传送带(4)、主电动机(5),传送带(4)环绕所述四个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4)移动。
主支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数量为2支,2支底座(1)之间通过钢板进行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2)数量为4支,其中以2支为1组,分别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主支架(2)可以绕底座(1)产生摆动动作,其摆动角度为a,a角度范围为:30°~90°。通过主支架(2)的摆动,可以根据场地要求调整主支架摆放形状,如矩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第一滚轮(3)安装在主支架(2)上。所述第一滚轮(3)数量为4个,1支主支架(2)上安装1个第一滚轮(3),顶端使用大挡圈(2-2)进行封闭。所述4个第一滚轮(3)在主支架(2)上处于相同高度位置,所述传送带(4)环绕安装在4个第一滚轮(3)上。所述固定装置(9)安装在传送带(4)上。所述第一滚轮(3)设为圆环形状,中心设有圆孔。
主电动机(5)安装在主支架(2)上。其中1个第一滚轮(3)底部设有齿轮(2-1),与主电动机(5)设为齿轮啮合连接,通过控制主电动机(5),可以使传送带(4)向前或向后移动。
所述固定装置(9)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传送带(4)上,所述固定装置(9)上设置有齿轮(9-2),传送带(4)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移动;
所述固定装置(9)数量不限,本实施例以5根固定装置为1组,通过卡箍(4-1)安装在传送带(4)上。所述卡箍(4-1)2只一组,分别设于固定装置(9)齿轮上、下位置处。所述固定装置(9)可以在卡箍(4-1)中旋转,两者之间为滑动磨擦接触。
所述固定装置(9)可以为芯棒,芯棒设为阶梯轴形状,芯棒上端设有轴套(9-1),下端设有齿轮(9-2)。所述轴套(9-1)设为圆环形状,安装于芯棒上端,两者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副支架(6)、两个第二滚轮(7)、副电动机(8)、驳动带(10),所述驳动带(10)环绕所述两个第二滚轮(7),所述驳动带(10)上设置有齿条(10-1),所述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与所述齿轮(9-2)啮合,所述第二滚轮(7)用于带动所述驳动带(10)移动,驳动带(10)带动固定装置(9)转动。
所述副支架(6)安装在主支架(2)上,副支架(6)的数量可根据第二滚轮(7)的数量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支架(6)数量为2支,其中一侧2支主支架(2)上各安装有1支副支架(6),所述副支架(6)可以绕主支架(2)产生摆动动作。
所述第二滚轮(7)安装在副支架(6)上,所述驳动带(10)安装在第二滚轮(7)上。第二滚轮(7)数量为2只,1支副支架(6)上安装1只第二滚轮(7),顶端使用小挡圈(6-2)进行封闭。所述第二滚轮(7)在副支架(6)上处于相同高度位置,所述驳动带(10)安装在第二滚轮(7)上。所述第二滚轮(7)设为圆环形状,中心设有圆孔。
副电动机(8)安装在副支架(6)上。其中1只第二滚轮(7)底部设有齿轮,与副电动机(8)进行齿轮啮合连接,通过控制副电动机(8),可以使驳动带(10)向前或向后移动。
所述驳动带(10)上设有齿条(10-1),所述齿条(10-1)上设有连续的齿。所述固定装置(9)上设有齿轮(9-2),当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与固定装置(9)中的齿轮(9-2)产生啮合时,驳动带(10)带动固定装置(9)产生旋转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齿条(10-1)上的外齿轮齿数为4,固定装置(9)的齿轮(9-2)的齿数为16。通过控制副电动机(8),驱动第二滚轮(7)产生旋转,当驳动带(10)中的齿条(10-1)经过固定装置(9)一次,带动固定装置(9)转动大约90度。
通过传送装置带动固定装置移动,转动装置带动固定装置转动,实现了对待检测物品的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实施例三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批量进行射线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探伤检测的方法。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探伤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探伤检测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1:将待检测物品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待检测物品可以为管状环形物,例如管接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检测物品为异种钢管接头。测量异种钢管接头端口内径尺寸,选择适合尺寸的轴套(9-1),将轴套(9-1)安装在芯棒上,将异种钢管接头安装在芯棒上,通过轴套9-1对管接头进行安装定位,即完成待检测物品的安装操作。芯棒的数量可以按照需求及探伤检测区域的大小设定,例如单组中芯棒数量为5支,即一次安装5支管接头零件。
S82: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所述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一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
通过启动主电动机(5),驱动第一滚轮(3)转动,带动传送带(4)以及安装在传送带(4)上的固定装置(9)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
所述探伤检测区域是对所述待检测物品进行射线探伤检测的区域。
所述第一角度是指将安装有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9)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时,所述待检测物品所处的角度。
S83: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将所述待检测物品转动,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二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
所述第二角度是指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将所述待检测物品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待检测物品所处的角度。
通过启动副电动机(8),驱动第二滚轮(7)产生旋转,第二滚轮(7)带动驳动带(10)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驳动带(10)中的齿条(10-1)经过固定装置(9)一次,带动固定装置(9)转动72度到120度。可以带动驳动带多次经过固定装置(9)从而在多个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优选的,当驳动带(10)中的齿条(10-1)经过固定装置(9)一次,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大约90度。
转动装置带动固定装置转动72度到120度,分别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可以实现待检测物品的环绕一周全部经过射线探伤检测。
S84: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从所述探伤检测区域移出。
通过主电动机(5),驱动第一滚轮(3)产生旋转,带动传送带以及安装在传送带(4)上的固定装置(9)从所述探伤检测区域移出。可以将固定装置(9)从所述探伤检测区域移动至安装区域,对已检测完毕的待检测物品从固定装置(9)上卸下,将未检测的待检测物品安装至固定装置(9)。安装区域是对所述待检测物品或已经检测完毕的物品进行安装或卸载的区域。
在步骤S82之前,本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吊运至合适位置,并完成装置的安装操作。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调整主支架(2)相对底座(1)的摆动角度a。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主电动机(5),驱动传送带(4),使得芯棒由零件“安装区域”端移动至零件“探伤区域”端,即能够对异种钢对接短管接头对接环缝初始位置(第一位置)进行工业电视探伤检查;通过副电动机(8),驱动驳动带(10),使位于零件“探伤区域”的芯棒全部旋转90°,就能够对异种钢对接短管接头对接环缝旋转后的位置(第二位置)进行工业电视探伤检查;通过主电动机(5),驱动传送带(4),使得芯棒由零件“探伤区域”端移动至零件“安装区域”端,并在零件“安装区域”安装另一组管接头零件。
通过传送装置带动固定装置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转动装置带动固定装置转动,实现了对待检测物品的批量探伤检查,提升探伤检查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无法批量进行探伤检查,检查效率低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转动装置和用于固定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9);其中,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和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所述第一滚轮(3)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4)移动;
所述固定装置(9)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传送带(4)上,所述固定装置(9)上设置有齿轮(9-2),所述传送带(4)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移动;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7)和驳动带(10),所述驳动带(10)环绕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滚轮(7),所述驳动带(10)上设置有齿条(10-1),所述驳动带(10)上的齿条(10-1)与所述齿轮(9-2)啮合,所述第二滚轮(7)用于带动所述驳动带(10)移动,所述驳动带(10)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动带(10)带动所述固定装置(9)转动72度到1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9)上的齿轮(9-2)的齿数是所述齿条(10-1)的齿数的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9)为芯棒,所述芯棒的一端设置有圆环状的轴套(9-1),所述轴套与所述芯棒过盈配合,所述芯棒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9-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物品通过所述轴套(9-1)套设于所述固定装置(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和主支架(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主支架(2),每一个所述第一滚轮(3)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主支架(2)上,所述主支架(2)可以围绕所述底座(1)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电动机(5),所述主电动机安装在所述主支架(2)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滚轮(3)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底部设置有齿轮的第一滚轮(3)与所述主电动机(5)设置为齿轮啮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支架(6),每一个所述第二滚轮(7)分别设置于一个副支架(6)上,所述副支架(6)设置于所述主支架(2)上,所述副支架(6)可以围绕所述主支架(2)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电动机(8),所述副电动机安装在所述副支架(6)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滚轮(7)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底部设置有齿轮的第二滚轮(7)与所述副电动机(8)设置为齿轮啮合结构。
10.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进行探伤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检测物品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上;
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所述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移动至探伤检测区域,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一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
通过所述转动装置将所述待检测物品转动,在所述待检测物品的第二角度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探伤检测;
通过所述传送装置将安装有待检测物品的固定装置从所述探伤检测区域移出。
CN202110004536.0A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Active CN112858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4536.0A CN112858347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4536.0A CN112858347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347A true CN112858347A (zh) 2021-05-28
CN112858347B CN112858347B (zh) 2022-08-09

Family

ID=7600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4536.0A Active CN112858347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83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1572A (ja) * 2000-08-31 2002-03-08 Ishii Ind Co Ltd 被検出物計測装置
CN201016940Y (zh) * 2007-03-22 2008-02-06 清华大学 一种ct扫描安全检查装置
CN105424715A (zh) * 2015-12-24 2016-03-23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管接头无损探伤装置
CN111366611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上海伊品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皮带直角坐标式红外探伤装置
CN111965198A (zh) * 2020-09-03 2020-11-20 苏州市小驰机器人有限公司 焊点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1572A (ja) * 2000-08-31 2002-03-08 Ishii Ind Co Ltd 被検出物計測装置
CN201016940Y (zh) * 2007-03-22 2008-02-06 清华大学 一种ct扫描安全检查装置
CN105424715A (zh) * 2015-12-24 2016-03-23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管接头无损探伤装置
CN111366611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上海伊品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皮带直角坐标式红外探伤装置
CN111965198A (zh) * 2020-09-03 2020-11-20 苏州市小驰机器人有限公司 焊点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347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1457B (zh) 光学镜片喷淋清洗设备
CN112858347B (zh) 一种用于探伤检测的装置
CN109719048A (zh) 一种银亮钢棒自动探伤智能下料系统
CN216208827U (zh) 一种无损检测设备
CN115235708A (zh) 一种流体管道检漏机器人
US3844164A (en) End area inspection tool for automate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CN110625541B (zh) 一种用于管件的圆周定位机构
CN210690485U (zh) 用于检测管道焊缝的装置
JP3349923B2 (ja) 円筒形ワークの外形検査・矯正設備
CN216209093U (zh) 一种用于钢管探伤的定位旋转装置
CN206369718U (zh) 一种带有自动分拣功能的超声波内部探伤装置
CN108037302B (zh) 自动上下料的探伤系统
CN114295493B (zh) 一种金属波纹软管生产制造批量化检测试验装置
CN212977208U (zh) 一种管道环焊缝无损检测设备
JPH116704A (ja) 円筒形ワークの外形検査装置
US3844165A (en) End area inspection tool for automated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CN113814594A (zh) 一种不锈钢管用自动焊接设备
CN212159691U (zh) 一种用于检测焊缝的相控阵检测装置
CN218766907U (zh) 一种无缝钢管制造用探伤检测装置
JP3387778B2 (ja) 円筒形ワークの外形検査用接触式センサ
CN206560932U (zh) 一种金属桶提耳自动外旋涂装置
CN216199844U (zh) 一种超声波探伤检测用的水箱导套
CN219891236U (zh) 一种无缝钢管探伤检测设备
CN115254857B (zh) 一种洗篮旋转机构
CN207874047U (zh) 一种检测防漏部件用防漏轴承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