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911A -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911A
CN112849911A CN202110224705.1A CN202110224705A CN112849911A CN 112849911 A CN112849911 A CN 112849911A CN 202110224705 A CN202110224705 A CN 202110224705A CN 112849911 A CN112849911 A CN 11284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mpty
limiting part
empty fram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4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驰
付金科
杨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nderlande Industries Logistics Automated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nderlande Industries Logistics Automated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nderlande Industries Logistics Automated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nderlande Industries Logistics Automated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47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9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9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7618 priority patent/WO2022183705A1/zh
Priority to US18/279,775 priority patent/US20240140723A1/en
Priority to EP21928780.2A priority patent/EP428279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10De-stacking nested articles
    • B65G59/105De-stacking nested articles by means of reciprocating escapement-like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02Roller-ways having driven rollers
    • B65G13/06Roller driv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0/00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stacking and 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64Lugg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2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7/16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 B65G57/165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nes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框装置,包括:主体,具有容纳部,容纳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入框口,位于主体的顶部,入框口与容纳部连通,容纳部用于接收从入框口放入的空框;出框口,位于主体的侧部,出框口与容纳部连通;第一传输部,位于容纳部的底部,第一传输部用于承载空框,并沿第二方向将空框由出框口输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限位部,安装于主体上,第一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二限位部,安装于主体上,沿第一方向,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下方,第二限位部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本发明能够提高安检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旅客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进行安检时,会在安检机旁取空的行李框,将随身携带的行李放置于行李框中,装有行李的行李框进入安检机进行安检。行李框经过安检机后,旅客从行李框中取走行李,留下空的行李框(以下简称空框)。安检工作人员会收集空框并堆叠在一起,然后将堆叠在一起的空框搬运到安检机前端。旅客会从堆叠在一起的空框中一个一个取出空框来放置行李以进行安检,这影响旅客的安检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安检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框装置、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使用拆框装置对堆叠在一起的空框进行拆框,再将一个一个地空框传输给旅客,供旅客放置行李以进行安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拆框装置,包括:主体,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入框口,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入框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纳部用于接收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出框口,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部,所述出框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第一传输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底部,所述第一传输部用于承载所述空框,并沿第二方向将所述空框由所述出框口输出,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第一限位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二限位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下方,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分离,以使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给旅客传输一个一个拆分好的空框,而不是堆叠在一起的空框,方便旅客取用空框放置行李以进行安检,提升了安检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的空框相抵;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的一个空框相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一个空框相抵,所述一个空框内能够堆叠另外一个空框;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所述一个空框相分离;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所述另外一个空框相抵,所述另外一个空框内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所述另外一个空框相分离,以使所述另外一个空框以及所述另外一个空框内堆叠的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所述另外一个空框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多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中的位于最底部的一个空框相抵;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所述最底部的一个空框相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一个空框相抵;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与一个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位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第三方向,所述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缸具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第二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电缸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缸具有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上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
第三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三电缸具有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三伸缩件上设有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第四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三电缸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电缸具有第四伸缩件,所述第四伸缩件上设有第四卡接件,所述第四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能够沿朝向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与一个空框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与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能够沿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缩回与一个空框的一侧相分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缩回与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伸缩件和所述第四伸缩件能够沿朝向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三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和一个空框的一侧相抵,所述第四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和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伸缩件和所述第四伸缩件能够沿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三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缩回和一个空框的一侧相分离,所述第四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缩回和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接件平行于所述第三卡接件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件平行于所述第四卡接件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分别沿第四方向朝向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延伸,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分别沿第五方向朝向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延伸,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锐角,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锐角,所述第一锐角等于所述第二锐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分别呈片状;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能够与一个空框的外边沿相抵;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与一个空框的外边沿相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之间的距离满足:任意相邻的两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中的下层空框的外边沿能够与所述第三卡接件、所述第四卡接件相抵,上层空框的外边沿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相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一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一检测孔处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在位置处的高度;
第二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孔处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在位置处的高度;
第三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三检测孔处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
第四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四检测孔处设有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
第五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五检测孔处设有第五传感器,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是否承载空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各传感器能够向空框的外边沿发射激光线以进行相应的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检测孔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五检测孔处设有一个第五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五传感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和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相对应;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五传感器之间的检测距离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的宽度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的差值在设定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值等于所述第二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输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传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传输部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输部用于向所述入框口传输空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输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安检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拆框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所述拆框方法包括:
S101: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2: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3: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
S104: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5: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6: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重复上述S103至S10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S101: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所述第二限位部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一个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堆叠至少一个空框;
S102: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堆叠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内的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S103: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分离,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所述第一传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所述空框由所述出框口输出;
S105: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所有空框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
S106: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堆叠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内的空框相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当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时;
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高度处存在空框,停止手动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
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存在空框,停止自动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
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没有承载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承载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拆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三;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四;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五;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六;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七;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立体图一;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中第一限位部的立体图二;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八;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九;
图1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拆框装置的立体图十;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拆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片上系统(SoC)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8,本申请提供一种拆框装置1,包括:主体10、入框口21、出框口22、第一传输部30、第一限位部40和第二限位部41。其中,主体10具有容纳部20,容纳部20位于主体10的支撑部1a上,支撑部1a底部设有滚轮1b。本申请中,容纳部20沿第一方向(图1至图7中X方向所示)延伸,容纳部20用于接收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即空的行李框)。相当于,容纳部20是一个空腔结构。示例性的,第一方向为主体10的深度方向,也即主体10的高度方向。
上述的入框口21位于主体10的顶部,入框口21与容纳部20连通。出框口22位于主体10的侧部,出框口22与容纳部20连通。本申请中,容纳部20呈四方体状。上述的第一传输部30位于容纳部20的底部,第一传输部30用于承载空框2,并沿第二方向(图1至图6中Y方向所示)将空框2由出框口22输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相当于,可以将空框2由入框口21收集到拆框装置1的容纳部20内,再由第一传输部30将空框2从出框口22输出,例如是传输到安检机处供旅客取用。
另外,上述的第一限位部40和第二限位部41安装于主体10上,沿第一方向,第二限位部41位于第一限位部下方。本申请中,第一限位部4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二限位部41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
其中,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40能够和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相抵,以限制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
即,当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当从入框口21向容纳部20传输空框2后(例如通过后述的第二传输部50(参考图14)向入框口21传输空框2),空框2沿第一方向落入容纳部20内,可以和第一限位部40相抵,第一限位部40支撑着空框2,空框2不会继续沿第一方向向下(朝向第一传输部30的方向)运动。当继续从入框口21向容纳部20传输空框2时,后续的空框2可以堆叠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内。
示例性的,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限位部40与一个空框2相抵,该空框2内沿第一方向堆叠了三个空框2。相当于,第一限位部40共计支撑着四个空框2,第一限位部40与这四个空框2中最底部的空框2相抵。从而,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40可以起到收集存储空框2的作用。
第一限位部4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部40能够和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相分离,以使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即,当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部40可以和与其相抵的一个空框2相分离,从而,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以及堆叠在该空框2内的所有空框2都会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也相当于,第一限位部40不会继续支撑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后,会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后能够与处于第三位置的第二限位部41相抵,详见下文所述。
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相抵,以限制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即,当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当从入框口21向容纳部20传输空框2后,空框2沿第一方向落入容纳部20内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其中,当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处于第二位置。在这种位置状态下,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的来源至少有两种: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拆框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第一限位部40未支撑任何的空框2,即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不会有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的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落入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不会阻挡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从而可以手动或自动将一个空框2或多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从入框口21放入容纳部20内,一个或多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二限位部41支撑,最底部的空框2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
本实施中,在容纳部20内未收集空框2时,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工作人员手动将一个空框2放入容纳部20内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即由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然后再手动或自动向容纳部20内传输空框2,可以是多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一起传输,也可以是一个一个地传输空框2。由于预先在第二限位部41上放置了一个空框2,后续传输的空框2可以方便落入预先放置的空框2内。
另外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如前所述,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支撑了一个或多个空框2,当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所有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后,会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二限位部41支撑,最底部的空框2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
无论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是来自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的空框2,或是直接由入框口21落入的空框2,当第二限位部41与一个空框2相抵后,该空框2内堆叠的其余空框2由第一限位部40所支撑。即,控制第二限位部41依然处于第三位置,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此时,参考图6和图7所示,第二限位部41与一个空框2相抵,第一限位部40与该空框2上方的一个空框2相抵。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限位部40支撑四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相抵。
相当于,从入框口21向容纳部20放入的所有空框2,最底部的一个空框2由第二限位部41支撑,其余的空框2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此时,可以控制第二限位部41由第三位置切换到第四位置,以进行拆框,详见下文所述。
示例性的,第一限位部40至少支撑一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时,可以进行拆框操作。此时,控制第二限位部41由第三位置切换到第四位置,第一限位部40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一传输部30承载。
即,在进行拆框时,第一限位部40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位于第四位置,第二限位部41所支撑的一个空框2会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一传输部30承载,第一传输部30沿第二方向(图1至图6中Y方向所示)将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的一个空框2由出框口22输出。
不断地控制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在满足拆框条件时(第一限位部40至少支撑一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将从入框口21收集到拆框装置1的容纳部20内的空框2,一个一个地拆开,再由第一传输部30将空框2从出框口22输出,一个一个地空框2传输给旅客,供旅客取用放置行李进行安检。
从而,本申请中,使用拆框装置1拆框的过程中,容纳部20收集存储旅客完成安检后的空框2,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至少一个空框2,在第二限位部41也支撑一个空框2时,控制第二限位部41位于第四位置以进行拆框操作,对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进行拆框。传输给旅客的是一个一个拆分好的空框2,而不是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方便旅客取用空框2放置行李以进行安检,提升了安检效率。并且,对安检的工作人员也减轻了劳动强度,通过拆框装置1完成空框2收集和空框2的拆框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此外,第一限位部40位于第一位置,可以不断地收集空框2;而第二限位部41进行位置切换以完成拆框操作,使得本申请的拆框装置1既有空框存储功能,也有拆框功能。无需一个一个地收集空框2,然后一个一个地拆框;拆框过程不影响空框收集过程,拆框过程和空框收集过程可以同步进行,这提升了空框收集的效率,以及拆框的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的空框2相抵;第二限位部41在第四位置时,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的一个空框2相分离。即,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所支撑的最底部的一个空框2,在第一限位部40切换到第二位置后,这个最底部的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后,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与处于第三位置的第二限位部41相抵,第二限位部41由第三位置切换到第四位置时,这个最底部的空框2又会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并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一传输部30承载,第一传输部30将这个最底部的空框2由出框口22传输出去。重复上面的操作,第一限位部40所支撑的最底部的空框2一一落入第二限位部41,完成对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所有空框2的拆框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一个空框2相抵,一个空框2内能够堆叠另外一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在第四位置,第二限位部41能够和一个空框2相分离;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第一限位部40能够和另外一个空框2相抵,另外一个空框2内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第一限位部40在第二位置,第一限位部40能够和另外一个空框2相分离,以使另外一个空框2以及另外一个空框2内堆叠的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另外一个空框2能够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
即,第二限位部41与支撑两个空框2时(一个空框和另外一个空框),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并与另外一个空框2相抵,然后第一限位部40所支撑的另外一个空框2可以收集一个以上的从入框口21的空框2,而第二限位部41可以与一个空框2相分离,完成拆框。再控制第一限位部40切换到第二位置以与相抵的另外一个空框2相分离,使得另外一个空框2以及另外一个空框2内堆叠的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另外一个空框2再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然后重复上面的操作,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与另外一个空框2上方的空框2相抵;第二限位部41再切换到第四位置以与另外一个空框2相分离。不断地进行上述操作,完成拆框过程。
参考图7并结合图4和图8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第一限位部40与一个空框2相抵;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第二限位部41与一个空框2相抵;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一个空框2位于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一个空框2内。在第一限位部4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之前,位于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一个空框2的一个空框2内可以堆叠一个以上的空框2,当第一限位部40切换到第一位置时,直接和位于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内的空框2相抵,从而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一个空框2下方的这一个空框2能够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后,完成拆框操作。
继续参考图1至图7,并结合图8至图13所示,沿第三方向(图2、图3、图7、图12中Z方向所示),容纳部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容纳部20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相当于是容纳部2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本申请中,容纳部20的第一部分211设有第一通孔213,容纳部20的第二部分212设有第二通孔214,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40包括:第一电缸401,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一部分211相反的一侧,第一电缸401具有第一伸缩件403,第一伸缩件403上设有第一卡接件404,第一卡接件404位于第一通孔213处;第二电缸411,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二部分212相反的一侧,与第一电缸40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电缸411具有第二伸缩件,第二伸缩件上设有第二卡接件407,第二卡接件407位于第二通孔214处。
图9示出了第一电缸401、第一伸缩件403以及第一卡接件404的结构,第二电缸411的结构和第一电缸401的结构相同,第二伸缩件的结构和第一伸缩件403的结构相同,第二卡接件407的结构和第一卡接件404的结构相同。第一电缸401工作,带动第一伸缩件403伸缩,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卡接件404在第一通孔213处进行伸缩。相应的,第二电缸411工作,带动第二伸缩件伸缩,从而可以带动第二卡接件407在第二通孔214处进行伸缩。
本申请中,第二限位部41包括:第三电缸402,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一部分211相反的一侧,第三电缸402具有第三伸缩件405,第三伸缩件405上设有第三卡接件406,第三卡接件406位于第一通孔213处;第四电缸412,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二部分212相反的一侧,与第三电缸402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四电缸412具有第四伸缩件,第四伸缩件上设有第四卡接件408,第四卡接件408位于第二通孔214处。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三卡接件406均位于第一通孔213处,如图8所示,第二卡接件407和第四卡接件408均位于第二通孔214处。
图9示出了第三电缸402、第三伸缩件405以及第三卡接件406的结构,第四电缸412的结构和第三电缸402的结构相同,第四伸缩件的结构和第三伸缩件405的结构相同,第四卡接件408的结构和第三卡接件406的结构相同。第三电缸402工作,带动第三伸缩件405伸缩,从而可以带动第三卡接件406在第一通孔213处进行伸缩。相应的,第四电缸412工作,带动第四伸缩件伸缩,从而可以带动第四卡接件408在第二通孔214处进行伸缩。
示例性的,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伸出第一通孔213,第二卡接件407伸出第二通孔214。第一限位部4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处于缩回状态,第二卡接件407处于缩回状态。示例性的,第一限位部4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缩回到位于第一部分211的外侧,第二卡接件407缩回到位于第二部分212的外侧。
示例性的,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一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伸出第一通孔213,第四卡接件408伸出第二通孔214。第二限位部41在第二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处于缩回状态,第四卡接件408处于缩回状态。示例性的,第二限位部41在第二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缩回到位于第一部分211的外侧,第四卡接件408缩回到位于第二部分212的外侧。
具体而言,结合图7所示,第一限位部40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位置时,第一伸缩件403和第二伸缩件能够沿朝向容纳部20的方向(图7中A方向和B方向所示)运动,以使第一卡接件404由第一通孔213伸入容纳部20内与一个空框2的一侧相抵,第二卡接件407由第二通孔214伸入容纳部20内与一个空框2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即,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二卡接件407分别支撑同一个空框2的相反两侧。
第一限位部40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位置时,第一伸缩件403和第二伸缩件能够沿远离容纳部20的方向(图7中C方向和D方向所示)运动,以使第一卡接件404由第一通孔213缩回与一个空框2的一侧相分离,第二卡接件407由第二通孔214缩回与一个空框2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即,第一限位部40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二卡接件407分别与同一个空框2的相反两侧相分离。
第二限位部41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在第三位置时,第三伸缩件405和第四伸缩件能够沿朝向容纳部20的方向(图7中A方向和B方向所示)运动,以使第三卡接件406由第一通孔213伸入容纳部20内和一个空框2的一侧相抵,第四卡接件408由第二通孔214伸入容纳部20内和一个空框2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即,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分别支撑同一个空框2的相反两侧。
第二限位部41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四位置时,第三伸缩件405和第四伸缩件能够沿远离容纳部20的方向(图7中C方向和D方向所示)运动,以使第三卡接件406由第一通孔213缩回和一个空框2的一侧相分离,第四卡接件408由第二通孔214缩回和一个空框2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一传输部30承载。即,第二限位部41在第四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分别与同一个空框2的相反两侧相分离,以完成拆框,并由第一传输部30从出框口22输出,以供旅客取用放置行李进行安检。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一限位部40和第二限位部41的结构不限于此,能够实现在上述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间的切换的限位部结构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第一限位部40和第二限位部41分别是电动推杆结构。
继续参考图7,本申请中,第一卡接件404平行于第三卡接件406设置,第二卡接件407平行于第四卡接件408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三卡接件406分别沿第四方向(图7中B方向所示)朝向容纳部20的顶部延伸,第二卡接件407和第四卡接件408分别沿第五方向(图7中A方向所示)朝向容纳部20的顶部延伸,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图7中X方向所示)的夹角为第一锐角,第五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锐角,第一锐角等于第二锐角。这样设置后,便于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第三卡接件406以及第四卡接件408处于伸出状态时,可以很好地支撑相应的空框2。示例性的,第一锐角和第二锐角的数值在0°到45°。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7至图9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第三卡接件406以及第四卡接件408分别呈片状。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二卡接件407能够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能够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
如前所述,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第一限位部40与一个空框2相抵;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第二限位部41与一个空框2相抵;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一个空框2位于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一个空框2内。本申请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三卡接件406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卡接件407和第四卡接件408之间的距离满足:任意相邻的两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中的下层空框2的外边沿能够与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相抵,上层空框2的外边沿能够与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相抵。
这样设置后,当多个空框2由处于第三位置的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支撑时,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与多个空框2的最底部的空框2(即下层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此时控制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切换到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可以正好与最底部的空框2(即下层空框2)的上方的一个空框2(即上层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
或者,当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处没有相抵的空框2,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与多个空框2的最底部的空框2(即下层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此时控制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切换到第二位置时,多个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位于第三位置的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支撑;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与多个空框2的最底部的空框2(即下层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此时再控制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切换到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可以正好与最底部的空框2(即下层空框2)的上方的一个空框2(即上层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这方便完成上述的拆框操作。
示例性的,参考图8和图9,本申请的第一电缸401通过第一安装部4011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一部分211相反的一侧,第三电缸402通过第二安装部4021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一部分211相反的一侧。同理,本申请的第二电缸411通过第三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4011结构相同)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二部分212相反的一侧,第四电缸412通过第四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4021结构相同)安装于主体10的与第二部分212相反的一侧。
具体而言,第一电缸401通过第一垫片4012安装于第一安装部4011上,第三电缸402通过第二垫片4022安装于第二安装部4021上。第二电缸411通过第三垫片(同第一垫片4012的结构相同)安装于第三安装部上,第四电缸412通过第四垫片(同第二垫片4022的结构相同)安装于第四安装部上。
通过改变第一垫片4012的数量(增加或减小)可以改变第一电缸401安装在第一安装部4011上的高度,也即改变第一电缸401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相当于,通过调整第一垫片4012的数量来调整第一电缸401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上调或下调),从而改变了第一卡接件404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通过改变第三垫片的数量(增加或减小)可以改变第二电缸411安装在第三安装部上的高度,也即改变第二电缸411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相当于,通过调整第三垫片的数量来调整第二电缸411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上调或下调),从而改变了第二卡接件407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
相当于,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可调。这样设置后,可以保证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二卡接件407能够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不会因空框2的加工误差或者第一限位部40的加工误差,导致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二卡接件407无法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
同样,通过改变第二垫片4022的数量(增加或减小)可以改变第三电缸402安装在第二安装部4021上的高度,也即改变第三电缸402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相当于,通过调整第二垫片4022的数量来调整第三电缸402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上调或下调),从而改变了第三卡接件406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通过改变第四垫片的数量(增加或减小)可以改变第四电缸412安装在第四安装部上的高度,也即改变第四电缸412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相当于,通过调整第四垫片的数量来调整第四电缸412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上调或下调),从而改变了第四卡接件408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
相当于,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可调。这样设置后,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时,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能够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不会因空框2的加工误差或者第二限位部41的加工误差,导致第三卡接件406和第四卡接件408无法与一个空框2的外边沿相抵。
并且,可以保证,沿第一方向,第一卡接件404和第三卡接件406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卡接件407和第四卡接件408之间的距离满足:任意相邻的两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中的下层空框2的外边沿能够与第三卡接件406、第四卡接件408相抵,上层空框2的外边沿能够与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相抵。
继续参考图2和图13,本申请的拆框装置1还包括:第一检测孔51、第二检测孔52、第三检测孔53、第四检测孔54以及第五检测孔55。第一检测孔51、第二检测孔52、第三检测孔53、第四检测孔54以及第五检测孔55均与容纳部20连通,第一检测孔51、第二检测孔52、第三检测孔53、第四检测孔54以及第五检测孔55能够分别暴露容纳部20内的相应位置处的空框2。示例性的,容纳部20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上均分别设有第一检测孔51、第二检测孔52、第三检测孔53、第四检测孔54以及第五检测孔55。
具体而言,本申请的第一检测孔51处设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2,沿第一方向,第一高度高于第一限位部40所在位置处的高度。即,第一传感器是用于检测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的数量是否超过允许的数量。也即,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部20内收集的空框2是否溢出,若是则发出报警。防止第二限位部41来不及拆框或拆框出现异常,而导致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越来越多。
示例性的,本申请的容纳部20在收集空框2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手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例如,第一限位部40支撑五个空框2后即达到第一高度,此时,若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高度处存在空框2,则不能再继续手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若第一限位部40支撑四个空框2后,此时,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高度处不存在空框2,则可以继续手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一个空框2。上述第一高度处所收集的空框2的数量不限于此,根据实际的需求做相应的设置。
上述的第二检测孔52处设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2,第二高度小于第一高度,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限位部40所在位置处的高度。本申请中,第二传感器同样也是检测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的数量是否超过允许的数量。不同之处在于,若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存在空框2,则不能再继续自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
例如控制后述的第二传输部50停止向容纳部20内传输空框2。例如,第一限位部40支撑四个空框2后即达到第二高度,此时,若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存在空框2,则不能再继续自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若第一限位部40支撑三个空框2后,此时,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不存在空框2,则可以继续自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一个空框2。上述第二高度处所收集的空框2的数量不限于此,根据实际的需求做相应的设置。
上述的第三检测孔53处设有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一方面,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后,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以向第二限位部41提供空框2,以进行拆框操作。另一方面,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后,可以控制第二传输部50继续向容纳部20输送空框2;还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以与空框2相抵。
上述的第四检测孔54处设有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后,可以控制第二限位部41由第三位置切换到第四位置,以进行拆框操作。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后,可以控制第二限位部41由第四位置切换到第三位置,以接收新的空框2来完成拆框操作。
上述的第五检测孔55处设有第五传感器,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是否承载空框2。示例性的,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是,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沿第一方向向下的投影所重合的区域。
当控制第二限位部41由第三位置切换到第四位置后,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的空框2会沿第一方向落入到第一传输部30上,第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承载有空框2时,说明这个空框2还没有完全被传输出去,此时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不进行拆框。当第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承载没有空框2时,可以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以进行拆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各传感器能够向空框2的外边沿发射激光线以进行相应的检测。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各传感器的检测准确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上述的第五检测孔55的数量为两个,每一第五检测孔55处设有一个第五传感器,两个第五传感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和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相对应;沿第二方向,两个第五传感器之间的检测距离为第一数值,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的宽度为第二数值,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的差值在设定范围内。
相当于,拆框装置1上设置了两个第五传感器,这样设置后,可以准确检测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是否承载空框2。防止存在检测死角,导致第五传感器反馈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没有承载空框2,但实际却承载了空框2,导致第二限位部41错误拆框,与第一传输部30上未完全从出框口22传输出去的空框2相碰撞,引起拆框装置1的故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数值等于第二数值。即,两个第五传感器之间的检测距离等于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的宽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传输部30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31。各电动滚筒31之间通过皮带311传动连接。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的空框2落入电动滚筒31上,由电动滚筒31进行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4,拆框装置1还包括第二传输部50,第二传输部50沿第一方向(图14中X方向所示)与第一传输部30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二传输部50用于向入框口21传输空框2(图14中M方向示出传输方向)。示例性的,第二传输部50的结构和第一传输部30的结构相同,即第二传输部50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50a。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安检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
参考图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拆框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1,本申请的拆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本申请中,拆框装置1处于原始状态时(即未进行拆框操作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例如,上述的第一卡接件404、第二卡接件407、第三卡接件406以及第四卡接件408都是处于伸出状态。
当需要进行拆框操作时,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向容纳部20的入框口21传输空框2,第二限位部41和从入框口21放入的一个空框2相抵,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堆叠至少一个空框2。
示例性的,工作人员预先手动将一个空框2放入容纳部20内,该空框2会支撑在第二限位部41上。然后,控制第二传输部50向容纳部20输送空框2,此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传输部50向入框口21传输的至少一个空框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并堆叠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中。预先在容纳部20内放置一个空框2,便于后续的空框2稳定地落入容纳部20内,并堆叠在预先放置的一个空框内。相当于,预先放置的一个空框起到引导收集空框的作用。
S102: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在第二限位部41支撑至少两个空框2后,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示例性的,第一限位部40和堆叠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内的空框2相抵。第二传输部50可以继续向入框口21传输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入框口21放入的空框2。
此时,第一限位部40至少支撑一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可以进行拆框操作。
S103: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
在进行拆框时,第一限位部40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位于第四位置,和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一个空框2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并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第一传输部30承载,第一传输部30沿第二方向将空框2由出框口22输出,完成一次拆框操作。
S104: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当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完成拆框操作后,需要继续进行新的拆框操作。此时,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第二限位部41切换到第三位置后,能够重新接收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即需要控制第一限位部40向第二限位部41传输新的空框2。
S105: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和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所有空框2与第一限位部40相分离,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此时,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所有空框2变为由第二限位部41支撑。第二限位部41与所有空框2的最底部的空框2相抵,下一步就是将这个最底部的空框2进行拆框操作,而其余的空框2需要继续由第一限位部40进行支撑。因此,需要控制第一限位部40切换到第一位置。
S106: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拆框操作是对堆叠在一起的空框2一个一个地进行操作,也即是将一个一个地空框与第二限位部41相分离。也就是说,第二限位部41进行拆框操作时,支撑的是一个空框2,其余的空框2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因此,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第一限位部40和堆叠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内的空框2相抵。此时,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其余空框2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
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二限位部41可以继续进行拆框操作。即,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也即重复上述S103,接下来重复上述的S104至S106。
从而,在不断地重复上述S103至S106后,完成了多次的拆框操作。不断地控制第一限位部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例如控制第一电缸401驱动第一卡接件404伸缩,控制第二电缸411驱动第二卡接件407伸缩),第二限位部41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例如控制第三电缸402驱动第三卡接件406伸缩,控制第四电缸412驱动第四卡接件408伸缩),在满足拆框条件时(第一限位部40至少支撑一个空框2,第二限位部41支撑一个空框2),将从入框口21收集到拆框装置1的容纳部20内的空框2,一个一个地拆开,再由第一传输部30将空框2从出框口22输出,一个一个地将空框2传输给旅客,供旅客取用放置行李进行安检,提升了安检效率。
在一系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拆框装置1中的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以及第五传感器)时:
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高度处存在空框2,停止手动向容纳部20的入框口21传输空框2。如前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部20内收集的空框2是否溢出,若是则发出报警。停止手动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防止第二限位部41来不及拆框或拆框出现异常,而导致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越来越多。
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存在空框2,停止自动向容纳部20的入框口21传输空框2。如前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部20内收集的空框2是否溢出,若是则发出报警。停止自动(例如通过第二传输部50)向容纳部20内放入空框2,防止第二限位部41来不及拆框或拆框出现异常,而导致第一限位部40支撑的空框2越来越多。
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且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一方面,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以向第二限位部41提供空框2,例如进行上述的S105,向第二限位部41补充新的空框2,以进行拆框操作。
另一方面,当第三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第一限位部40相抵的空框2后,可以控制第二传输部50继续向容纳部20输送空框2,此时,第一限位部40可以处于第一位置,由第一限位部40承载空框2;或者,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二位置,由第二限位部41承载空框2,例如进行上述的S101;还可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由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以与空框2相抵,例如进行上述的S102或S106。
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控制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可以进行拆框操作,即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即进行上述的S103。或者,需要由第一限位部40支撑空框2时,进行上述的S102。
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第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没有承载空框2,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四位置、第一限位部40处于第一位置。即,此时可以进行拆框操作,例如进行上述的S103。
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第五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传输部30与容纳部20相对应的区域承载空框2,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此时,第一传输部30未完全将拆出的空框2由出框口22输出,第二限位部41不能进行拆框操作,需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
当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第二限位部41相抵的空框2,控制第二限位部41处于第三位置。此时,第二限位部41没有支撑空框2,可以向第二限位部41传输空框2,以进行拆框操作,例如进行上述的S101、S104。
综上,采用本申请的拆框方法,拆框效率高,提升了旅客的安检效率。
现在参考图16,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的框图。电子设备400例如是上述的拆框装置。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403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对于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器中枢403经由诸如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之类的多分支总线、诸如快速通道连(QPI,QuickPath Interconnect)之类的点对点接口、或者类似的连接406与处理器401进行通信。处理器401执行控制一般类型的数据处理操作的指令。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中枢403包括,但不局限于,图形存储器控制器中枢(GMCH,Graphics&Memory Controller Hub)(未示出)和输入/输出中枢(IOH,Input Output Hub)(其可以在分开的芯片上)(未示出),其中GMCH包括存储器和图形控制器并与IOH耦合。
电子设备400还可包括耦合到控制器中枢403的协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或者,存储器和GMCH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被集成在处理器内(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存储器404和协处理器402直接耦合到处理器401以及控制器中枢403,控制器中枢403与IOH处于单个芯片中。
存储器404可以是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相变存储器(PCM,Phase Change Memory)或这两者的组合。存储器404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电子设备400实施如图15所示拆框方法的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或组合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以控制第一限位部40和第二限位部41在相应位置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402是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高吞吐量MIC(ManyIntegrated Core,集成众核)处理器、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图形处理器、GPGPU(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或嵌入式处理器等等。协处理器402的任选性质用虚线表示在图16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接口(NIC,NetworkInterface Controller)406。网络接口406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为电子设备400提供无线电接口,进而与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如前端模块,天线等)进行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接口406可以与电子设备400的其他组件集成。网络接口406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单元的功能。
电子设备400可以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设备405。I/O405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该设计使得用户能够与电子设备400进行交互;外围组件接口的设计使得外围组件也能够与电子设备400交互;和/或传感器设计用于确定与电子设备400相关的环境条件和/或位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图16仅是示例性的。即虽然图16中示出了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控制器中枢403、存储器404等多个器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本申请各方法的设备,可以仅包括电子设备400各器件中的一部分器件,例如,可以仅包含处理器401和网络接口406。图16中可选器件的性质用虚线示出。
现在参考图17,所示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500的框图。在图17中,相似的部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另外,虚线框是更先进的SoC的可选特征。在图17中,SoC500包括:互连单元550,其被耦合至处理器510;系统代理单元580;总线控制器单元590;集成存储器控制器单元540;一组或一个或多个协处理器520,其可包括集成图形逻辑、图像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和视频处理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 Memory)单元53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单元560。在一个实施例中,协处理器520包括专用处理器,诸如例如网络或通信处理器、压缩引擎、GPGPU(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图形处理单元上的通用计算)、高吞吐量MIC处理器、或嵌入式处理器等。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单元530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具体而言,存储有该指令的暂时和永久副本。该指令可以包括:由处理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时导致SoC实施如图15所示拆框方法的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
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均可以以软件、磁件、固件等方式实现。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文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由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表示性指令来实现,指令表示处理器中的各种逻辑,指令在被机器读取时使得该机器制作用于执行本文的技术的逻辑。被称为“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的这些表示可以被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被提供给多个客户或生产设施以加载到实际制造该逻辑或处理器的制造机器中。
在一些情况下,指令转换器可用来将指令从源指令集转换至目标指令集。例如,指令转换器可以变换(例如使用静态二进制变换、包括动态编译的动态二进制变换)、变形、仿真或以其它方式将指令转换成将由核来处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指令。指令转换器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实现。指令转换器可以在处理器上、在处理器外、或者部分在处理器上且部分在处理器外。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入框口,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入框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纳部用于接收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出框口,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部,所述出框口与所述容纳部连通;
第一传输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的底部,所述第一传输部用于承载所述空框,并沿第二方向将所述空框由所述出框口输出,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限位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第二限位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下方,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分离,以使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的空框相抵;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的一个空框相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一个空框相抵,所述一个空框内能够堆叠另外一个空框;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所述一个空框相分离;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所述另外一个空框相抵,所述另外一个空框内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所述另外一个空框相分离,以使所述另外一个空框以及所述另外一个空框内堆叠的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所述另外一个空框能够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多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中的位于最底部的一个空框相抵;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所述最底部的一个空框相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与一个空框相抵;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与一个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位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容纳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
第一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缸具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上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第二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电缸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缸具有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上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
第三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三电缸具有第三伸缩件,所述第三伸缩件上设有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处;
第四电缸,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三电缸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电缸具有第四伸缩件,所述第四伸缩件上设有第四卡接件,所述第四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能够沿朝向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与一个空框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与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第二伸缩件能够沿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缩回与一个空框的一侧相分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缩回与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伸缩件和所述第四伸缩件能够沿朝向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三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和一个空框的一侧相抵,所述第四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容纳部内和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抵,以限制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伸缩件和所述第四伸缩件能够沿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三卡接件由所述第一通孔缩回和一个空框的一侧相分离,所述第四卡接件由所述第二通孔缩回和一个空框的另一侧相分离,以使一个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平行于所述第三卡接件设置,所述第二卡接件平行于所述第四卡接件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分别沿第四方向朝向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延伸,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分别沿第五方向朝向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延伸,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锐角,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锐角,所述第一锐角等于所述第二锐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分别呈片状;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能够与一个空框的外边沿相抵;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能够与一个空框的外边沿相抵。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之间的距离满足:任意相邻的两个堆叠在一起的空框中的下层空框的外边沿能够与所述第三卡接件、所述第四卡接件相抵,上层空框的外边沿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相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一检测孔处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在位置处的高度;
第二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孔处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高度处是否存在空框,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在位置处的高度;
第三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三检测孔处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
第四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四检测孔处设有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
第五检测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第五检测孔处设有第五传感器,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是否承载空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传感器能够向空框的外边沿发射激光线以进行相应的检测。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检测孔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五检测孔处设有一个第五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五传感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和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相对应;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五传感器之间的检测距离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的宽度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的差值在设定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值等于所述第二数值。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传输部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输部用于向所述入框口传输空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拆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电动滚筒。
18.一种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拆框装置。
19.一种拆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拆框装置,所述拆框方法包括:
S101: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2: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3: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
S104: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5: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6: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拆框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上述S103至S106。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拆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
S101: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所述第二限位部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一个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堆叠至少一个空框;
S102: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堆叠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内的空框相抵,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空框;
S103: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一个空框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分离,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传输部承载,所述第一传输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所述空框由所述出框口输出;
S105: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所有空框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分离,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
S106: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堆叠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内的空框相抵。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拆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拆框装置时;
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高度处存在空框,停止手动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
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第二高度处存在空框,停止自动向所述容纳部的入框口传输空框;
当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且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没有承载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所述第五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传输部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区域承载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当所述第四传感器检测到不存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的空框,控制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拆框方法。
CN202110224705.1A 2021-03-01 2021-03-01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849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4705.1A CN112849911A (zh) 2021-03-01 2021-03-01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117618 WO2022183705A1 (zh) 2021-03-01 2021-09-10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8/279,775 US20240140723A1 (en) 2021-03-01 2021-09-10 Tray separating apparatus, security check system, tray separ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21928780.2A EP4282791A1 (en) 2021-03-01 2021-09-10 Frame separating apparatus, security check system, frame separ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4705.1A CN112849911A (zh) 2021-03-01 2021-03-01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911A true CN112849911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4705.1A Pending CN112849911A (zh) 2021-03-01 2021-03-01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0723A1 (zh)
EP (1) EP4282791A1 (zh)
CN (1) CN112849911A (zh)
WO (1) WO20221837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3705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67492A (zh) * 2022-08-03 2022-11-22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26940A1 (de) * 2010-07-12 2012-01-12 Smiths Heimann Gmbh Gepäckprüfanlage
CN110155731A (zh) * 2018-12-26 2019-08-23 德利九州物流自动化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行李筐的输送设备及行李安检系统
CN111257963A (zh) * 2020-03-12 2020-06-09 眉山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旅检系统装置
CN112849911A (zh) * 2021-03-01 2021-05-28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3705A1 (zh) * 2021-03-01 2022-09-09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67492A (zh) * 2022-08-03 2022-11-22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82791A1 (en) 2023-11-29
WO2022183705A1 (zh) 2022-09-09
US20240140723A1 (en)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9911A (zh)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515079B (zh) 加工系統及加工方法
CN104925437A (zh) 一种面向smd的可扩展智能仓储系统
CN109095213B (zh) 智能化链斗式连续卸船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EP3915738A1 (en) Gripper apparatus for multi object grasping and stacking
US10150455B1 (en) Automotive service line
CN214651147U (zh) 一种拆框装置和安检系统
CN217946927U (zh)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
CN108942205A (zh) 处理装置及自动处理方法
US201201606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ducts
CN103714610A (zh) 一种自助行李设备、自助行李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12558224U (zh) 一种纠偏装置及传输系统
CN115367492A (zh) 拆框装置、安检系统、拆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638813U (zh) 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参数性能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10726481A (zh) 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参数性能自动化测试设备
US20220413472A1 (en) Multifunctional gateway unit, pro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oduction system
CN211518940U (zh) 一种打印六年免检合格证的装置及自助系统
KR102142663B1 (ko) 공구 교환용 자동화시스템
CN114286738A (zh) 用在机床和/或自动装配机上的机器人单元
CN113031098A (zh) 一种安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8706407U (zh) 一种新型的首末件产品送检机器人
CN219766057U (zh) 一种纸箱印刷检测分离装置
CN217878921U (zh) 一种水室视觉检查机
KR101719041B1 (ko) 자동 이송장비의 사전 경고시스템
CN217625593U (zh) 一种移动式横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