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186B -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186B
CN112849186B CN202110000375.8A CN202110000375A CN112849186B CN 112849186 B CN112849186 B CN 112849186B CN 202110000375 A CN202110000375 A CN 202110000375A CN 112849186 B CN112849186 B CN 112849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fixedly connected
base plate
shaft
urban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03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9186A (zh
Inventor
李慧娟
杨媛媛
李亚
葛小西
李攀科
原方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00003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9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9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9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9/00Othe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藏口、脚踏和升降机构,所述车厢底局部的中心旁设有藏口,脚踏与车厢底局部间隙配合连接,脚踏位于所述藏口内,车厢底局部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实现升降。当客车车厢内发生灾情如火情,且车厢内较为拥挤,位于车厢中心附近的乘客可以踩在脚踏上,启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脚踏升高,进而该乘客高于其他乘客,便于处于中心及时观察环境进行指挥。

Description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2186385U一种铁路客车车厢及铁路客车。铁路客车车厢包括:车体侧墙、车体顶棚及相对设置在车体侧墙上的塞拉门,在塞拉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覆盖塞拉门机构的塞拉门罩板;在车体侧墙上、对应每个塞拉门罩板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调整支架,每个调整支架上设置有安装螺纹孔,通过穿过塞拉门罩板并螺接于安装螺纹孔中的安装螺栓将所述塞拉门罩板固定到所述车体侧墙上。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客车车厢,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塞拉门罩板,提高了铁路客车车厢的装配效率,更加方便了塞拉门机构的日常维护,同时也简化了塞拉门罩板的结构,进一步降低了铁路客车车厢的制造成本;但该客车车厢不便于在出现灾情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乘客在拥挤情况下进行观察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可以便于在出现灾情的情况下位于中心的乘客在拥挤情况下进行观察周围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藏口、脚踏和升降机构,所述车厢底局部的中心旁设有藏口,脚踏与车厢底局部间隙配合连接,脚踏位于所述藏口内,车厢底局部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实现升降。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架、基座Ⅰ、电动伸缩杆Ⅰ、推板、基架Ⅰ、轴Ⅰ、受力杆Ⅰ、槽口、轴Ⅱ、受力杆Ⅱ、轴Ⅳ和基架Ⅱ,所述基架Ⅰ固接在脚踏的下端,基架Ⅰ下部的左右两侧各固接一个轴Ⅰ,受力杆Ⅰ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Ⅰ的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Ⅰ上,两个受力杆Ⅰ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槽口,两个受力杆Ⅰ上各固接一个轴Ⅱ,两个轴Ⅱ分别位于两个槽口的中部,受力杆Ⅱ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Ⅱ的一端对应地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Ⅱ上,两个受力杆Ⅱ的另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Ⅳ上,两个轴Ⅳ各固接在基架Ⅱ上部的左右两侧,基架Ⅱ固接在底架上,底架固接在车厢底局部的下端,车厢底局部的下端固接两个基座Ⅰ,两个基座Ⅰ上各固接一个电动伸缩杆Ⅰ,两个电动伸缩杆Ⅰ的活动端各固接一个推板,两个推板分别位于两个受力杆Ⅰ外侧,两个推板能够分别推动两个受力杆Ⅰ向内运动。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轴Ⅲ和受力轮,两个受力杆Ⅰ的外部各固接一个轴Ⅲ,两个轴Ⅲ上各转动连接一个受力轮,两个受力轮对应地与两个推板的内端接触。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手扶柱、垫环、键槽、浮套和键,所述手扶柱固接在车厢底局部上端的中心,手扶柱的中部固接垫环,手扶柱的上侧设有键槽,浮套滑动连接在手扶柱上,浮套内一体连接键,键滑动连接在键槽内。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车厢顶局部和靠框,所述手扶柱的上端与车厢顶局部固接,车厢顶局部上固接两个靠框,两个靠框分别位于手扶柱的左右两侧。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基座Ⅱ、轴座、轴Ⅴ、L形基板Ⅰ、轴Ⅵ、随动板、定位件和L形基板Ⅱ,所述基座Ⅱ固接在车厢顶局部上,轴座安装在基座Ⅱ的下方,轴座上转动连接轴Ⅴ,轴Ⅴ的下端固接L形基板Ⅰ,L形基板Ⅰ的上部向后延伸,L形基板Ⅰ的下部转动轴Ⅵ,轴Ⅵ的后端固接随动板的一端,随动板的另一端由后向前插有定位件,定位件抵在随动板上,定位件抵的前部与L形基板Ⅰ螺纹连接,L形基板Ⅱ固接在轴Ⅵ的前部,L形基板Ⅱ的下部由后向前延伸,L形基板Ⅱ上可拆卸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位于脚踏的后上方。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电动伸缩杆Ⅱ,所述电动伸缩杆Ⅱ固接在基座Ⅱ上,电动伸缩杆Ⅱ的活动端固接轴座。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导杆、压缩弹簧和环形套,所述L形基板Ⅱ上部的中心设有凹槽口,导杆固接在L形基板Ⅱ的上部且位于凹槽口内,导杆上套有压缩弹簧,环形套的后部设有一体连接的座,所述座滑动连接在导杆和凹槽口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L形基板Ⅰ和所述座接触,所述灭火器的底座置于L形基板Ⅱ的下部,灭火器的顶部卡套在环形套内。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接在L形基板Ⅱ的下端。
本发明一种城轨客车车厢的有益效果为:
当客车车厢内发生灾情如火情,且车厢内较为拥挤,位于车厢中心附近的乘客可以踩在脚踏上,启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脚踏升高,进而该乘客高于其他乘客,便于处于中心及时观察环境进行指挥。本发明灭火器设置在车厢中部,便于进行灭火。使用者位于灭火器和手扶柱之间,面对灭火器,背靠手扶柱,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把手除了作为日常使用时可以作为限位件,当L形基板Ⅱ转动接近180度时,把手卡在L形基板Ⅰ的上部,避免使用者力气较小使得L形基板Ⅱ转动过大影响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城轨客车车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7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中:车厢底局部1;藏口101;底架102;基座Ⅰ103;电动伸缩杆Ⅰ104;推板105;基架Ⅰ2;轴Ⅰ201;受力杆Ⅰ202;槽口203;轴Ⅱ204;受力杆Ⅱ205;轴Ⅲ206;受力轮207;轴Ⅳ208;基架Ⅱ209;手扶柱3;垫环301;键槽302;浮套303;键304;车厢顶局部4;靠框401;电动伸缩杆Ⅱ5;基座Ⅱ501;轴座502;轴Ⅴ503;L形基板Ⅰ504;轴Ⅵ505;L形基板Ⅱ508;导杆509;压缩弹簧510;环形套511;把手512;脚踏6。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所示,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1、藏口101、脚踏6和升降机构,所述车厢底局部1的中心旁设有藏口101,脚踏6与车厢底局部1间隙配合连接,脚踏6位于所述藏口101内,车厢底局部1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6实现升降。当客车车厢内发生灾情如火情,且车厢内较为拥挤,位于车厢中心附近的乘客可以踩在脚踏6上,启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脚踏6升高,进而该乘客高于其他乘客,便于处于中心及时观察环境。脚踏6的上端面与车厢底局部1的上端面重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架102、基座Ⅰ103、电动伸缩杆Ⅰ104、推板105、基架Ⅰ2、轴Ⅰ201、受力杆Ⅰ202、槽口203、轴Ⅱ204、受力杆Ⅱ205、轴Ⅳ208和基架Ⅱ209,所述基架Ⅰ2固接在脚踏6的下端,基架Ⅰ2下部的左右两侧各固接一个轴Ⅰ201,受力杆Ⅰ202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Ⅰ202的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Ⅰ201上,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槽口203,两个受力杆Ⅰ202上各固接一个轴Ⅱ204,两个轴Ⅱ204分别位于两个槽口203的中部,受力杆Ⅱ205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Ⅱ205的一端对应地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Ⅱ204上,两个受力杆Ⅱ205的另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Ⅳ208上,两个轴Ⅳ208各固接在基架Ⅱ209上部的左右两侧,基架Ⅱ209固接在底架102上,底架102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固接两个基座Ⅰ103,两个基座Ⅰ103上各固接一个电动伸缩杆Ⅰ104,两个电动伸缩杆Ⅰ104的活动端各固接一个推板105,两个推板105分别位于两个受力杆Ⅰ202外侧,两个推板105能够分别推动两个受力杆Ⅰ202向内运动。该升降机构水平延伸,适用于车厢底部垂直距离不足的情况,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Ⅰ104带动两个推板105挤推两个受力轮207靠拢,使得基架Ⅰ2升高带动脚踏6升高。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轴Ⅲ206和受力轮207,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外部各固接一个轴Ⅲ206,两个轴Ⅲ206上各转动连接一个受力轮207,两个受力轮207对应地与两个推板105的内端接触。推板105挤推受力杆Ⅰ202易产生噪音和损失构件,受力轮207可以解决该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手扶柱3、垫环301、键槽302、浮套303和键304,所述手扶柱3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上端的中心,手扶柱3的中部固接垫环301,手扶柱3的上侧设有键槽302,浮套303滑动连接在手扶柱3上,浮套303内一体连接键304,键304滑动连接在键槽302内。当乘客通过脚踏6升高后,可以用利用手扶浮套303,进而浮套随之升高,手扶柱3的结构可为空心,电动伸缩杆Ⅰ104的电控线路可以在手扶柱3内走线,而触发开关优选安装在手扶柱3上的浮套303处,进而开关平时被浮套303遮盖不会误触。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车厢顶局部4和靠框401,所述手扶柱3的上端与车厢顶局部4固接,车厢顶局部4上固接两个靠框401,两个靠框401分别位于手扶柱3的左右两侧。靠框401的下部平时可作为扶手,而靠框401的中空便于乘客升高后进行观察不同的方位,靠框401便于乘客升高后进行依靠。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基座Ⅱ501、轴座502、轴Ⅴ503、L形基板Ⅰ504、轴Ⅵ505、随动板506、定位件507和L形基板Ⅱ508,所述基座Ⅱ501固接在车厢顶局部4上,轴座502安装在基座Ⅱ501的下方,轴座502上转动连接轴Ⅴ503,轴Ⅴ503的下端固接L形基板Ⅰ504,L形基板Ⅰ504的上部向后延伸,L形基板Ⅰ504的下部转动轴Ⅵ505,轴Ⅵ505的后端固接随动板506的一端,随动板506的另一端由后向前插有定位件507,定位件507抵在随动板506上,定位件507抵的前部与L形基板Ⅰ504螺纹连接,L形基板Ⅱ508固接在轴Ⅵ505的前部,L形基板Ⅱ508的下部由后向前延伸,L形基板Ⅱ508上可拆卸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位于脚踏6的后上方。当车厢内发生火情,乘客升高后便于接触顶部的灭火器进行操作,且视野良好,便于直接在高处且位于车厢中心处对周围进行灭火。若灭火器为干粉灭火器等使用前需要摇晃的灭火器时,旋转定位件507使其脱离L形基板Ⅰ504,进而直接摆动旋转灭火器,进而轴Ⅵ505转动,轴Ⅵ505作为承担灭火器的重量,辅助操作者省力操作,避免使用者在高处不便于发力或避免使用者力气小无法控制灭火器的重量。轴Ⅴ503的轴线为转动中心,便于操作者使灭火器在L形基板Ⅱ508上绕轴Ⅴ503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进而改变灭火器的灭火方向,分摊灭火器的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电动伸缩杆Ⅱ5,所述电动伸缩杆Ⅱ5固接在基座Ⅱ501上,电动伸缩杆Ⅱ5的活动端固接轴座502。启动电动伸缩杆Ⅱ5使灭火器升降,进而便于身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或因车厢过于拥挤,乘客无法单独通过脚踏6升高。
具体实施方式八: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导杆509、压缩弹簧510和环形套511,所述L形基板Ⅱ508上部的中心设有凹槽口,导杆509固接在L形基板Ⅱ508的上部且位于凹槽口内,导杆509上套有压缩弹簧510,环形套511的后部设有一体连接的座,所述座滑动连接在导杆509和凹槽口上,压缩弹簧510的两端分别与L形基板Ⅰ504和所述座接触,所述灭火器的底座置于L形基板Ⅱ508的下部,灭火器的顶部卡套在环形套511内。环形套511通过弹力结合重力将灭火器进行卡固,当使用者需要卸下灭火器进行灵活使用时,可以将环形套511抬起直接取出灭火器。当使用者身高不足或力气较小可以将L形基板Ⅱ508转动,将灭火器倒置,利用灭火器的重力压动环形套511下降,进而直接将灭火器倾斜拨出即可。对于城轨客车车厢,灭火器的安放通常是在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对于车厢中心很少设置灭火器,这就导致当车厢拥挤时中部起火不便于灭火器的传递和即使使用,错过灭火最佳的前期时机。本发明灭火器设置在车厢中部,便于进行灭火。使用者位于灭火器和手扶柱3之间,面对灭火器,背靠手扶柱3,操作便捷,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九:
如图所示,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把手512,所述把手512固接在L形基板Ⅱ508的下端。把手512除了作为日常使用时可以作为限位件,当L形基板Ⅱ508转动接近180度时,把手512卡在L形基板Ⅰ504的上部,避免使用者力气较小使得L形基板Ⅱ508转动过大影响操作。
本发明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工作原理为:
当客车车厢内发生灾情如火情,且车厢内较为拥挤,位于车厢中心附近的乘客可以踩在脚踏6上,启动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脚踏6升高,进而该乘客高于其他乘客,便于处于中心及时观察环境。脚踏6的上端面与车厢底局部1的上端面重合。该升降机构水平延伸,适用于车厢底部垂直距离不足的情况,启动两个电动伸缩杆Ⅰ104带动两个推板105挤推两个受力轮207靠拢,使得基架Ⅰ2升高带动脚踏6升高。推板105挤推受力杆Ⅰ202易产生噪音和损失构件,受力轮207可以解决该问题。当乘客通过脚踏6升高后,可以用利用手扶浮套303,进而浮套随之升高,手扶柱3的结构可为空心,电动伸缩杆Ⅰ104的电控线路可以在手扶柱3内走线,而触发开关优选安装在手扶柱3上的浮套303处,进而开关平时被浮套303遮盖不会误触。靠框401的下部平时可作为扶手,而靠框401的中空便于乘客升高后进行观察不同的方位,靠框401便于乘客升高后进行依靠。当车厢内发生火情,乘客升高后便于接触顶部的灭火器进行操作,且视野良好,便于直接在高处且位于车厢中心处对周围进行灭火。若灭火器为干粉灭火器等使用前需要摇晃的灭火器时,旋转定位件507使其脱离L形基板Ⅰ504,进而直接摆动旋转灭火器,进而轴Ⅵ505转动,轴Ⅵ505作为承担灭火器的重量,辅助操作者省力操作,避免使用者在高处不便于发力或避免使用者力气小无法控制灭火器的重量。轴Ⅴ503的轴线为转动中心,便于操作者使灭火器在L形基板Ⅱ508上绕轴Ⅴ503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进而改变灭火器的灭火方向,分摊灭火器的重量。启动电动伸缩杆Ⅱ5使灭火器升降,进而便于身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或因车厢过于拥挤,乘客无法单独通过脚踏6升高。环形套511通过弹力结合重力将灭火器进行卡固,当使用者需要卸下灭火器进行灵活使用时,可以将环形套511抬起直接取出灭火器。当使用者身高不足或力气较小可以将L形基板Ⅱ508转动,将灭火器倒置,利用灭火器的重力压动环形套511下降,进而直接将灭火器倾斜拨出即可。对于城轨客车车厢,灭火器的安放通常是在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对于车厢中心很少设置灭火器,这就导致当车厢拥挤时中部起火不便于灭火器的传递和即使使用,错过灭火最佳的前期时机。本发明灭火器设置在车厢中部,便于进行灭火。使用者位于灭火器和手扶柱3之间,面对灭火器,背靠手扶柱3,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把手512除了作为日常使用时可以作为限位件,当L形基板Ⅱ508转动接近180度时,把手512卡在L形基板Ⅰ504的上部,避免使用者力气较小使得L形基板Ⅱ508转动过大影响操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包括车厢底局部(1)、藏口(101)、脚踏(6)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局部(1)的中心旁设有藏口(101),脚踏(6)与车厢底局部(1)间隙配合连接,脚踏(6)位于所述藏口(101)内,车厢底局部(1)的下方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脚踏(6)实现升降;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架(102)、基座Ⅰ(103)、电动伸缩杆Ⅰ(104)、推板(105)、基架Ⅰ(2)、轴Ⅰ(201)、受力杆Ⅰ(202)、槽口(203)、轴Ⅱ(204)、受力杆Ⅱ(205)、轴Ⅳ(208)和基架Ⅱ(209),所述基架Ⅰ(2)固接在脚踏(6)的下端,基架Ⅰ(2)下部的左右两侧各固接一个轴Ⅰ(201),受力杆Ⅰ(202)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Ⅰ(202)的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Ⅰ(201)上,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槽口(203),两个受力杆Ⅰ(202)上各固接一个轴Ⅱ(204),两个轴Ⅱ(204)分别位于两个槽口(203)的中部,受力杆Ⅱ(205)设有两个,两个受力杆Ⅱ(205)的一端对应地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Ⅱ(204)上,两个受力杆Ⅱ(205)的另一端各转动连接在两个轴Ⅳ(208)上,两个轴Ⅳ(208)各固接在基架Ⅱ(209)上部的左右两侧,基架Ⅱ(209)固接在底架(102)上,底架(102)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车厢底局部(1)的下端固接两个基座Ⅰ(103),两个基座Ⅰ(103)上各固接一个电动伸缩杆Ⅰ(104),两个电动伸缩杆Ⅰ(104)的活动端各固接一个推板(105),两个推板(105)分别位于两个受力杆Ⅰ(202)外侧,两个推板(105)能够分别推动两个受力杆Ⅰ(202)向内运动;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手扶柱(3)、垫环(301)、键槽(302)、浮套(303)和键(304),所述手扶柱(3)固接在车厢底局部(1)上端的中心,手扶柱(3)的中部固接垫环(301),手扶柱(3)的上侧设有键槽(302),浮套(303)滑动连接在手扶柱(3)上,浮套(303)内一体连接键(304),键(304)滑动连接在键槽(302)内;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基座Ⅱ(501)、轴座(502)、轴Ⅴ(503)、L形基板Ⅰ(504)、轴Ⅵ(505)、随动板(506)、定位件(507)和L形基板Ⅱ(508),所述基座Ⅱ(501)固接在车厢顶局部(4)上,轴座(502)安装在基座Ⅱ(501)的下方,轴座(502)上转动连接轴Ⅴ(503),轴Ⅴ(503)的下端固接L形基板Ⅰ(504),L形基板Ⅰ(504)的上部向后延伸,L形基板Ⅰ(504)的下部转动轴Ⅵ(505),轴Ⅵ(505)的后端固接随动板(506)的一端,随动板(506)的另一端由后向前插有定位件(507),定位件(507)抵在随动板(506)上,定位件(507)抵的前部与L形基板Ⅰ(504)螺纹连接,L形基板Ⅱ(508)固接在轴Ⅵ(505)的前部,L形基板Ⅱ(508)的下部由后向前延伸,L形基板Ⅱ(508)上可拆卸安装有灭火器,所述灭火器位于脚踏(6)的后上方;
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导杆(509)、压缩弹簧(510)和环形套(511),所述L形基板Ⅱ(508)上部的中心设有凹槽口,导杆(509)固接在L形基板Ⅱ(508)的上部且位于凹槽口内,导杆(509)上套有压缩弹簧(510),环形套(511)的后部设有一体连接的座,所述座滑动连接在导杆(509)和凹槽口上,压缩弹簧(510)的两端分别与L形基板Ⅰ(504)和所述座接触,所述灭火器的底座置于L形基板Ⅱ(508)的下部,灭火器的顶部卡套在环形套(5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轴Ⅲ(206)和受力轮(207),两个受力杆Ⅰ(202)的外部各固接一个轴Ⅲ(206),两个轴Ⅲ(206)上各转动连接一个受力轮(207),两个受力轮(207)对应地与两个推板(105)的内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车厢顶局部(4)和靠框(401),所述手扶柱(3)的上端与车厢顶局部(4)固接,车厢顶局部(4)上固接两个靠框(401),两个靠框(401)分别位于手扶柱(3)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电动伸缩杆Ⅱ(5),所述电动伸缩杆Ⅱ(5)固接在基座Ⅱ(501)上,电动伸缩杆Ⅱ(5)的活动端固接轴座(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轨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城轨客车车厢还包括把手(512),所述把手(512)固接在L形基板Ⅱ(508)的下端。
CN202110000375.8A 2021-01-03 2021-01-03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Active CN112849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0375.8A CN112849186B (zh) 2021-01-03 2021-01-03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0375.8A CN112849186B (zh) 2021-01-03 2021-01-03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186A CN112849186A (zh) 2021-05-28
CN112849186B true CN112849186B (zh) 2022-02-01

Family

ID=7600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0375.8A Active CN112849186B (zh) 2021-01-03 2021-01-03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9186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186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8893B (zh) 一种福祉车
CN201026279Y (zh) 活动篷式电动轮椅
CN112849186B (zh) 一种城轨客车车厢
CN211554267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检修平台
CN108904164B (zh) 一种电动轮椅的座椅支撑结构
CN214967911U (zh) 一种电动轮椅
CN212176744U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辅助装置
CN212374658U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11512368U (zh) 带减震的自动折叠电动轮椅
CN211633963U (zh) 老年站立辅助椅
CN110986862B (zh) 一种检测准确度高的新能源车辆角度检测装置
CN108852659B (zh) 一种轮椅的桌板结构
CN212450205U (zh) 观光电梯轿厢结构
CN207890871U (zh) 一种便于逃生的电梯轿厢
CN215081112U (zh) 一种智能护理床
CN111395832A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辅助装置
CN211278375U (zh) 一种应用于卡车底盘维修的滑板
CN220117840U (zh) 一种模块化可移动的消防应急站集装箱舱体
CN2153986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动车座椅框架
CN205344574U (zh) 用于调整汽车座椅的装置
CN212353715U (zh) 扶手升降机构及使用该扶手升降机构的汽车座椅
CN220721255U (zh) 一种电动车用人体防倾倒装置
CN205023814U (zh) 滑动翻转机构
CN217287162U (zh) 一种游乐场用具有保护功能的小车车厢
CN215730343U (zh) 一种无人机高仿真座舱升降方式结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