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902A - 受流器 - Google Patents

受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902A
CN112848902A CN201911194456.5A CN201911194456A CN112848902A CN 112848902 A CN112848902 A CN 112848902A CN 201911194456 A CN201911194456 A CN 201911194456A CN 112848902 A CN112848902 A CN 112848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wing arm
current collector
base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44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902B (zh
Inventor
姚强
袁清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44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0Details of contact bow
    • B60L5/205Details of contact bow with carbon contact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1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bow-type collector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22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contact bow
    • B60L5/28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流器,包括:底座组件;摆臂结构,摆臂结构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底座组件上;碳滑板组件,碳滑板组件设在摆臂结构的另一端;气缸组件,气缸组件设在底座组件上,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具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脱靴执行机构,脱靴执行机构包括垫块和顶杆组件,垫块设在摆臂结构上,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和配合件,顶杆可转动地设在底座组件上,活塞杆与顶杆相连以驱动顶杆转动,配合件设在顶杆上且与垫块配合以驱动垫块上下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采用气缸执行机构代替相关技术的手动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便于受流器的维护,还消除了人工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受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电流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受流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受流器需要采用手动的方式使得受流器的碳滑板与导电轨分离或接触。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手动作业方式对工人来说操作不便,作业效率低,不便于受流器的维护,而且如果工人在作业时忘记切断导电轨的电源将会对工人造成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其次,当受流器碳滑板与导电轨分离后,必须借助外部工具来保持分离状态,受流器本身无保持分离状态的功能设计,而在碳滑板与导电轨接触时也必须先拆除外部工具,从而对受流器的维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受流器,采用气缸执行机构代替相关技术的手动作业实现碳滑板与导电轨接触或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包括:底座组件;摆臂结构,所述摆臂结构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碳滑板组件,所述碳滑板组件设在所述摆臂结构的另一端;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脱靴执行机构,所述脱靴执行机构包括垫块和顶杆组件,所述垫块设在所述摆臂结构上,所述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和配合件,所述顶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顶杆相连以驱动所述顶杆转动,所述配合件设在所述顶杆上且与所述垫块配合以驱动所述垫块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通过设置脱靴执行机构,气缸的活塞杆驱动顶杆转动,顶杆转动时配合件与垫块配合以驱动摆臂结构转动,从而带动碳滑板组件与导电轨接触或分离,即采用气缸执行机构代替相关技术的手动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便于受流器的维护,还消除了人工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靴执行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顶杆转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靴执行机构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活塞缸上,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转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为一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顶杆转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块的下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的下端在朝向彼此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切换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为可滚动地设在所述顶杆上的滚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心轴和手动脱靴件,所述顶杆心轴穿过所述顶杆且与所述顶杆同步转动,所述顶杆心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手动脱靴件设在所述顶杆心轴上且与所述顶杆心轴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流器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结构相连以对所述摆臂结构施加预紧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调整件,所述弹簧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所述调整件的上端与所述摆臂结构转动相连,所述调整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端相连,通过调整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连接端的配合位置调整所述弹簧的预紧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连接端螺纹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结构包括上摆臂组件和下摆臂组件,所述碳滑板组件包括碳滑板支架和设在所述碳滑板支架上的碳滑板;所述上摆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下摆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底座组件、所述上摆臂组件、所述下摆臂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构造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和第一绝缘件,所述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支架相连;所述上摆臂组件包括上摆臂和第二绝缘件,所述上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支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长条形孔;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长条形孔以固定在车辆上,调整所述调整螺栓相对所述长条形孔的位置调整所述底座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流器还包括调整块,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配合齿,所述调整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齿啮合的第二配合齿,所述调整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调整件和所述长条形孔后固定在所述车辆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主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底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底座组件与摆臂结构和弹簧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缸组件和脱靴执行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缸组件和脱靴执行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合件和垫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合件和垫块的另一个角度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受流器1000、
底座组件1、底座101、底座心轴102、调整块103、气管固定板104、第一支撑板1011、第二支撑板1012、长条形孔101a、第一配合齿101b、限位孔101c、第二螺纹孔101e、第二通孔1012a、第三通孔1012b、调整螺栓105、支架心轴702、第一注油嘴102a、第四通孔1011a、气缸孔101d、
摆臂结构10、上摆臂组件6、上摆臂602、第二绝缘件601、上铰接头603、第二弹性轴承604、固定销606、第三轴承座602a、第四轴承座603a、
下摆臂组件5、下摆臂502、第一绝缘件501、下铰接头503、第一滚针轴承505、限位棱502c、第二注油嘴702a、第一轴承座502a、第二轴承座503a、第五通孔502b、
碳滑板组件7、碳滑板支架701、碳滑板703、橡胶球704、
气缸组件2、气缸201、第一气管202、第二气管203、节流阀204、气缸支架205、第一螺钉205b、第一螺纹孔201b、第二螺钉205a、活塞杆201a、
脱靴执行机构3、连接头301、连接螺杆301a、连杆302、第一通孔302a、顶杆组件303、顶杆3031、第三连接销3031c、花键孔3031a、配合件3032、顶杆心轴3033、花键轴3033a、光轴3033b、六角轴端3033c、垫片3034、配合轴承3035、挡板3036、手动脱靴件3037、六角孔3037a、第三螺钉3038、垫块304、第三螺纹孔304a、第一配合面304c、第二配合面304b、配合凹槽304d、第一连接销301b、第二连接销3031b、
弹簧组件4、弹簧401、第一固定端402、连接端403、调整件404、第一连接件405、固定轴406、套筒4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00,其中受流器1000设在车辆上例如可以固定列车的转向架上,受流器1000与车辆上的蓄电装置电连接,受流器1000适于与导电轨接触以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如图1-图4、图7-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00,包括:底座组件1、摆臂结构10、碳滑板组件7、气缸组件2和脱靴执行机构3,其中底座组件1适于固定在车辆上。摆臂结构1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底座组件1上。碳滑板组件7设在摆臂结构10的另一端,摆臂结构10转动时可以带动碳滑板组件7移动,碳滑板组件7包括碳滑板703,碳滑板703适于与导电轨接触以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
气缸组件2设在底座组件1上,气缸组件2包括气缸201,气缸201具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201a。具体地,气缸组件2还可以包括第一气管202和第二气管203,第一气管202和第二气管203分别与气缸201相连,当第一气管202通气时,活塞杆201a伸出气缸201。当第二气管203通气时,活塞杆201a伸入气缸201。
脱靴执行机构3包括垫块304和顶杆组件303,垫块304设在摆臂结构10上,顶杆组件303包括顶杆3031和配合件3032,顶杆3031可转动地设在底座组件1上,活塞杆201a与顶杆3031相连以驱动顶杆3031转动,配合件3032设在顶杆3031上且与垫块304配合以驱动垫块304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控制活塞杆201a的伸出量以控制顶杆3031的转动角度。
具体而言,当受流器1000需要执行脱靴动作时,气缸201运行使得活塞杆201a伸出气缸201,活塞杆201a带动顶杆3031转动,使得配合件3032朝向靠近气缸201的方向转动,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配合以顶起垫块304,从而顶起摆臂结构10,使得摆臂结构10转动以带动碳滑板组件7远离导电轨,从而使得碳滑板703脱离导电轨。
当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组件7需要与导电轨接触时,控制气缸201运行使得活塞杆201a伸入气缸201,活塞杆201a带动顶杆3031转动,使得配合件3032朝向远离气缸201的方向转动,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配合使得垫块304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配合件3032可以与垫块304分离或者是处于接触状态),在摆臂结构10和碳滑板组件7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摆臂结构10朝下转动使得碳滑板组件7朝向靠近导电轨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碳滑板703与导电轨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在受流器1000使用过程中,碳滑板会存在磨损的情况,从而难以保证碳滑板对导电轨有一个比较恒定的作用压力,本发明通过设置脱靴执行结构3,可以根据导电轨的实际位置调整顶杆3031的转动角度,进而调整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的配合情况以使得摆臂结构10向下摆动至与相应位置的碳滑板组件7接触,同时由于气缸201和脱靴执行结构3的存在,在存在其他外力作用下时,也能保证碳滑板组件7始终与导电轨接触而不会分离,保证了充电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气缸组件2还包括节流阀204,节流阀204分别与第一气管202和第二气管203相连以控制第一气管202和第二气管203的进气量,从而通过调节节流阀204可以调节气缸201的动作时间,调节受流器1000的动作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1000,通过设置脱靴执行机构3,气缸201的活塞杆201a驱动顶杆3031转动,顶杆3031转动时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配合以驱动摆臂结构10转动,从而带动碳滑板组件7与导电轨接触或分离,即采用气缸执行机构代替相关技术的手动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便于受流器1000的维护,还消除了人工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101、第一支撑板1011和第二支撑板1012,第一支撑板1011和第二支撑板1012分别设在底座101上,底座101固定在车辆上,摆臂结构10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支撑板1011上,顶杆3031可转动地设在第二支撑板1012上,从而使得底座组件1的结构简单。具体地,如图5所示,底座101上设有用于放置气缸201的气缸孔101d,从而便于对气缸201进行定位安装。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气缸组件2还包括气缸支架205,第一螺钉205b穿过气缸支架205拧入到气缸201上的第一螺纹孔201b内,从而将气缸201固定在气缸支架205上。第二螺钉205a穿过气缸支架205拧入到底座101上的第二螺纹孔101e,从而将气缸组件2固定在底座101上。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底座组件1还包括设在底座101上的气管固定板104,节流阀204安装在气管固定板104上,从而便于气缸组件2的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脱靴执行机构3还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201a和顶杆3031转动相连。也就是说,活塞杆201a往复移动时,连杆组件的一端相对活塞杆201a转动,连杆组件带动顶杆3031转动,从而避免活塞杆201a与顶杆3031直接装配时,存在运动卡死现象,保证了脱靴执行机构3的可靠性。优选地,连杆组件为一个连杆302,连杆302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201a和顶杆3031转动相连。从而使得连杆组件的结构简单。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连杆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相连的连杆302,只要保证在活塞杆201a往复移动时,连杆组件可以带动顶杆3031转动即可。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脱靴执行机构3还包括连接头301,连接头301固定在活塞杆201a上,连杆组件的一端与连接头301转动相连。具体地,活塞杆201a往复移动时可以带动连接头301往复移动,连接头301往复移动时通过连杆组件带动顶杆3031转动。从而通过设置连接头301,可以便于安装连杆组件。
具体地,如图7所示,连接头301上设有连接螺杆301a,连接螺杆301a拧入到活塞杆201a内以将连接头301安装在气缸201上,从而使得连接头301和活塞杆201a之间的装配方式简单。连杆30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302a,第一连接销301b穿过连杆302的第一端的第一通孔302a后固定在连接头301上,从而使得连杆302可转动地与连接头301相连。第二连接销3031b穿过连杆302的第二端的第一通孔302a后固定在顶杆3031上,从而实现连杆302可转动地与顶杆3031相连。
如图8-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垫块304的下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304c和第二配合面304b,第一配合面304c的下端和第二配合面304b的下端在朝向彼此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配合件3032与第一配合面304c和第二配合面304b切换配合。具体地,第一配合面304c位于第二配合面304b的邻近底座组件1的一侧,当需要执行脱靴动作时,顶杆3031朝向靠近气缸201的方向转动,配合件3032从第一配合面304c朝向第二配合面304b移动,当配合件3032与第二配合面304b接触配合时可以顶起垫块304使得摆臂结构10向上摆动,摆臂结构10带动碳滑板组件7向上移动以实现与导电轨分离的目的。当需要使得受流器1000与导电轨接触时,顶杆3031朝向远离气缸201的方向转动,配合件3032从与第二配合面304b配合切换至与第一配合面304c配合,摆臂结构10向下摆动,摆臂结构10带动碳滑板组件7向下移动以与导电轨接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配合面304c和第二配合面304b的下端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配合件3032不容易从第二配合面304b移动至第一配合面304c,从而在不施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配合件3032自锁在第二配合面304b上而不会滚出第二配合面304b,使得摆臂结构10保持抬起状态,保证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组件7与导电轨的分离状态。具体地,第一配合面304c为斜面,第二配合面304b可以为弧面,从而可以减少配合磨损。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垫块304的下表面设有第二配合面304b和支撑面,第二配合面304b位于支撑面的远离底座组件1的一侧,第二配合面304b的下端与支撑面相连,第二配合面304b的上端在远离底座组件1的方向上朝上倾斜延伸,当需要执行脱靴动作时,配合件3032与第二配合面304b接触以顶起垫块304。当需要使得受流器1000与导电轨接触时,配合件3032位于支撑面的下方。可选地,支撑面可以为平面或者是曲面。
如图7-图10所示,可选地,配合件3032为可滚动地设在顶杆3031上的滚轮。从而可以减少配合件3032和垫块304之间的滑动磨损,提高受流器1000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滚轮3032安装在顶杆3031上的第三连接销3031c上,可以绕着第三连接销3031c滚动。
进一步地,第二配合面304b上可以设有配合凹槽304d,当配合件3032与第二配合面304b配合时,配合件3032可以滚动至配合凹槽304d内,从而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下,可以将配合件3032定位在第二配合面304b上,实现自锁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顶杆组件303包括顶杆心轴3033和手动脱靴件3037,顶杆心轴3033穿过顶杆3031且与顶杆3031同步转动,顶杆心轴3033的两端可转动地设在底座组件1上,手动脱靴件3037设在顶杆心轴3033上且与顶杆心轴3033同步转动。
具体而言,当气缸201或者气缸气路出现故障时,可以手动或者用专门的工具转动手动脱靴件3037,手动脱靴件3037带动顶杆心轴3033转动,顶杆心轴3033带动顶杆3031同步转动,顶杆3031转动时带动配合件3032朝向靠近气缸201的方向转动,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接触以顶起垫块304,从而使得摆臂结构10向上摆动使得碳滑板组件7向上移动以与导电轨分离,从而实现手动脱靴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顶杆心轴3033穿过顶杆3031,顶杆心轴3033上的花键轴3033a与顶杆3031的花键孔3031a配合,从而使得顶杆心轴3033转动时可以带动顶杆3031同步转动。
底座101上的第二支撑板1012为两个,每个第二支撑板1012上设有第二通孔1012a,每个第二通孔1012a内设有配合轴承3035,顶杆心轴3033的两端的光轴3033b分别安装在配合轴承3035内,从而减少顶杆心轴3033的转动磨损。
顶杆心轴3033还包括伸出第二通孔1012a的六角轴端3033c,顶杆心轴3033两端的六角轴端3033c分别安装有挡板3036和手动脱靴件3037,从而可以限制顶杆心轴3033的轴向位移。具体地,手动脱靴件3037通过六角孔3037a安装在顶杆心轴3033的六角轴端3033c上,通过固定在顶杆心轴3033上的第三螺钉3038将挡板3036和手动脱靴件3037定位在顶杆心轴3033上,以避免挡板3036和手动脱靴件3037脱落。
顶杆心轴3033的光轴3033b上还安装有垫片3034,垫片3034位于顶杆3031和第二支撑板1012之间,从而可以将顶杆3031和第二支撑板1012隔开,防止顶杆3031转动时磨损第二支撑板1012。
如图1-图4、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流器1000还包括弹簧组件4,弹簧组件4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组件1上,弹簧组件4的另一端与摆臂结构10相连以对摆臂结构10施加预紧力。也就是说,弹簧组件4向摆臂结构10施加朝向导电轨转动的作用力,以保证在不需要脱靴时,碳滑板组件7始终可以与导电轨接触。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弹簧组件4为两个,从而保证不需要脱靴时,碳滑板组件7始终可以与导电轨接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受流器1000处于与导电轨接触状态时,配合件3032与垫块304是处于分离状态,弹簧组件4使得碳滑板703压紧导电轨。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弹簧组件4包括弹簧401和调整件404,弹簧401的下端安装在底座组件1上,弹簧401的上端设有连接端403,调整件404的上端与摆臂结构10转动相连,调整件404的下端与连接端403相连,通过调整调整件404与连接端403的配合位置调整弹簧401的预紧力。也就是说,连接端403在调整件404上的位置是可调的,从而通过调整弹簧401的上端在调整件404上的配合位置,可以对弹簧401的初始形变量进行调整,从而调节了弹簧401的预拉力,进而在碳滑板703磨损一定厚度后,通过调节弹簧401的预紧力可以使得碳滑板703对导电轨保持一个比较恒定的作用力,确保受流器1000良好的动态跟随性能,有利于受流器1000的平稳受流。优选地,调整件404与连接端403螺纹相连,从而使得连接端403和调整件404之间的配合关系简单可靠,通过调整调整件404拧入到连接端403内的长度即可以调整弹簧401的初始形变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簧组件4为两个,弹簧组件4还包括固定轴406和套筒407,每个调整件404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件405,第一连接件405与设在摆臂结构10上的固定销606铰接。每个弹簧401的下端称为第一固定端402。
底座101上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012,固定轴406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二支撑板1012上的第三通孔1012b,每个弹簧401的第一固定端402与固定轴406铰接,固定轴406上外套有套筒407,每个第一固定端402和相应侧的第二支撑板1012之间设有套筒407,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固定端402在固定轴406上窜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摆臂结构10包括上摆臂组件6和下摆臂组件5,碳滑板组件7包括碳滑板支架701和设在碳滑板支架701上的碳滑板703。
上摆臂组件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组件1和碳滑板支架701转动相连,下摆臂组件5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组件1和碳滑板支架701转动相连,底座组件1、上摆臂组件6、下摆臂组件5和碳滑板支架701构造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具体地,底座101为平行四边形的机架,碳滑板支架701为平行四边形的连杆,在平行四边形结构下,在下摆臂组件5和/或下摆臂组件5绕铰接点转动时,碳滑板支架701可以相对于底座101平动,从而使得碳滑板703工作面始终与导电轨受流面平行,保证了碳滑板703与导电轨的良好面接触。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上摆臂组件6和下摆臂组件5分别通过底座心轴102与底座组件1铰接,上摆臂组件6和下摆臂组件5分别通过支架心轴702与碳滑板支架701铰接。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1011上设有第四通孔1011a,底座心轴102穿过第四通孔1011a固定在底座101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6所示,弹簧组件4的上端与上摆臂组件6转动相连,以对上摆臂组件6施加一定的拉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碳滑板组件7还包括橡胶球704,橡胶球704位于碳滑板支架701和碳滑板703之间,起到缓冲、偏摆的作用,减少了碳滑板组件7的撞击损伤。具体地,碳滑板703可以通过特制螺栓连接在碳滑板支架701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6所示,下摆臂组件5包括下摆臂502和第一绝缘件501,下摆臂502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组件1和第一绝缘件501的一端相连,第一绝缘件501的另一端与碳滑板支架701相连。上摆臂组件6包括上摆臂602和第二绝缘件601,上摆臂602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组件1和第二绝缘件601的一端相连,第二绝缘件601的另一端与碳滑板支架701相连。从而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501和第二绝缘件601,可以避免电流经过摆臂结构10和底座组件1直接传递到车辆的车体上,提高了受流器1000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下摆臂组件5包括第一绝缘件501、下摆臂502、下铰接头503、第一弹性轴承和第一滚针轴承505。其中,第一绝缘件501两边分别通过若干螺栓和下摆臂502以及下铰接头503连接。下摆臂502上设有第一轴承座502a、第五通孔502b以及限位棱502c。螺钉可以通过第五通孔502b拧入到垫块304上的第三螺纹孔304a内,从而将垫块304固定在下摆臂502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垫块304与下摆臂502还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下铰接头503上有第二轴承座503a。第一弹性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502a内,可以减小导电轨对受流器1000的冲击,保持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和导电轨之间良好的耦合和平稳地受流。底座心轴102安装在第一弹性轴承内并且固定在底座101上,第一注油嘴102a安装在底座心轴102上,用于向底座心轴102注射润滑脂,以减小第一弹性轴承绕底座心轴102转动的阻力,提升受流器1000的动态响应,确保良好的动态跟随性。第一滚针轴承505安装在第二轴承座503a内,支架心轴702安装在第一滚针轴承505内并且固定在碳滑板支架701上,第二注油嘴702a安装在支架心轴702上,用于向支架心轴702注射润滑脂,以减小第一滚针轴承505绕支架心轴702转动的阻力,提升受流器1000的动态响应,确保良好的动态跟随性。限位棱502c位于底座101上的限位孔101c内,用以限制下摆臂组件5的摆动角度,使得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和导电轨之间保持合适的相对距离。
上摆臂组件6包括第二绝缘件601、上摆臂602、上铰接头603、第二弹性轴承604、第二滚针轴承以及固定销606组成。其中,第二绝缘件601两边分别通过若干螺栓和上摆臂602以及上铰接头603连接。上摆臂602上设有第三轴承座602a。上铰接头603上有第四轴承座603a。第二弹性轴承604安装在第三轴承座602a内,可以减小导电轨对受流器1000的冲击,保持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和导电轨之间良好的耦合和平稳地受流。底座心轴102安装在第二弹性轴承604内并且固定在底座101上,第一注油嘴102a安装在底座心轴102上,用于向底座心轴102注射润滑脂,以减小第二弹性轴承604绕底座心轴102转动的阻力,提升受流器1000的动态响应,确保良好的动态跟随性。第二滚针轴承安装在第四轴承座603a内,支架心轴702安装在第二滚针轴承内并且固定在碳滑板支架701上,第二注油嘴702a安装在支架心轴702上,用于向支架心轴702注射润滑脂,以减小第二滚针轴承绕支架心轴702转动的阻力,提升受流器1000的动态响应,确保良好的动态跟随性。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摆臂结构10和碳滑板组件7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可以摆臂结构10可以起到连接底座组件1和碳滑板组件7的作用即可,且碳滑板组件7可以设置碳滑板703即可。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1包括:底座101和调整螺栓105,底座101上设有长条形孔101a。调整螺栓105穿过长条形孔101a以固定在车辆上,调整调整螺栓105相对长条形孔101a的位置可以调整底座101的位置。具体而言,底座101相对调整螺栓105可以上下移动,当底座101移动到位时可以拧紧调整螺栓105以将底座101固定在车辆上,从而可以调整受流器1000相对于导电轨的竖直方向位置。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通过四组调整螺栓105将底座101固定在车辆上。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受流器1000还包括调整块103,底座101上设有第一配合齿101b,调整块103上设有与第一配合齿101b啮合的第二配合齿,调整螺栓105依次穿过调整件404和长条形孔101a后固定在车辆上。从而通过改变底座101的第一配合齿101b和调整块103的第二配合齿之间的对应齿槽位置,可以调整受流器1000的上下位置,从而便于调整底座101的位置。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受流器1000的工作过程。
如图8-图10所示,当受流器1000需要执行脱靴动作时,第一气管202通气,活塞杆201a伸出气缸201,推动连接头301向远离气缸201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连杆302带动顶杆3031以及滚轮3032绕第二通孔1012a的中心并使滚轮3032靠近气缸201的方向转动,使得滚轮3032沿着垫块304上的第一配合面304c滚动到第二配合面304b,从而顶起下摆臂502,使得碳滑板支架701离导电轨,进而使得碳滑板703脱离导电轨。
当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需要接触导电轨时,第二气管203通气,活塞杆201a伸入气缸201,拉着连接头301向靠近气缸201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连杆302带动顶杆3031以及滚轮3032绕第二通孔1012a的中心并使滚轮3032远离气缸201的方向转动,使得滚轮3032从第二配合面304b内滚出并和垫块304分离,上摆臂602即会在弹簧401的拉力作用下向靠近导电轨的方向摆动,从而使得碳滑板支架701向靠近导电轨的方向平动,进而带动碳滑板703和导电轨接触。通过调节节流阀204可以调节气缸201动作时间,进而调节受流器1000的动作时间。当气缸201的气路出现故障时,可以用专用工具转动手动脱靴件3037实现脱靴。由于手动脱靴件3037通过六角孔3037a安装在顶杆心轴3033的六角轴端3033c上,故当手动脱靴件3037转动时,可以带动顶杆心轴3033转动,进而使得顶杆3031和滚轮3032转动,从而顶起下摆臂502使得碳滑板703和导电轨分离。
当受流器1000处于脱靴状态时,滚轮3032位于第二配合面304b上,此时顶杆3031处于死点或稍微过死点位置。在不施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滚轮3032可以自锁在第二配合面304b上而不会滚出第二配合面304b,从而使得下摆臂502保持抬起状态,保证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和导电轨的分离状态。当受流器1000处于工作状态时,滚轮3032和垫块304分离,弹簧401使得受流器1000的碳滑板703压紧导电轨,并使得碳滑板703对导电轨保持一个比较恒定的压力,确保受流器1000良好的动态跟随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受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组件;
摆臂结构,所述摆臂结构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
碳滑板组件,所述碳滑板组件设在所述摆臂结构的另一端;
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
脱靴执行机构,所述脱靴执行机构包括垫块和顶杆组件,所述垫块设在所述摆臂结构上,所述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和配合件,所述顶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顶杆相连以驱动所述顶杆转动,所述配合件设在所述顶杆上且与所述垫块配合以驱动所述垫块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靴执行机构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顶杆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靴执行机构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活塞缸上,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为一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顶杆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下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的下端在朝向彼此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切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为可滚动地设在所述顶杆上的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件包括顶杆心轴和手动脱靴件,所述顶杆心轴穿过所述顶杆且与所述顶杆同步转动,所述顶杆心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手动脱靴件设在所述顶杆心轴上且与所述顶杆心轴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弹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结构相连以对所述摆臂结构施加预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调整件,所述弹簧的下端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连接端,所述调整件的上端与所述摆臂结构转动相连,所述调整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端相连,通过调整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连接端的配合位置调整所述弹簧的预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连接端螺纹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结构包括上摆臂组件和下摆臂组件,所述碳滑板组件包括碳滑板支架和设在所述碳滑板支架上的碳滑板;
所述上摆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下摆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转动相连,所述底座组件、所述上摆臂组件、所述下摆臂组件和所述碳滑板支架构造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和第一绝缘件,所述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支架相连;
所述上摆臂组件包括上摆臂和第二绝缘件,所述上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组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碳滑板支架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长条形孔;
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穿过所述长条形孔以固定在车辆上,调整所述调整螺栓相对所述长条形孔的位置调整所述底座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受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块,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配合齿,所述调整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齿啮合的第二配合齿,所述调整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调整件和所述长条形孔后固定在所述车辆上。
CN201911194456.5A 2019-11-28 2019-11-28 受流器 Active CN112848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4456.5A CN1128489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受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4456.5A CN1128489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受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02A true CN112848902A (zh) 2021-05-28
CN112848902B CN112848902B (zh) 2022-04-15

Family

ID=7599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4456.5A Active CN1128489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受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9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60A (zh) * 2006-04-29 2007-10-31 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流进入和回流的受流器
WO2016201901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
CN108556637A (zh) * 2018-06-20 2018-09-21 湖南天顺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
CN208664973U (zh) * 2018-07-26 2019-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980849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60A (zh) * 2006-04-29 2007-10-31 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电流进入和回流的受流器
WO2016201901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
CN109808499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08556637A (zh) * 2018-06-20 2018-09-21 湖南天顺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受流器
CN208664973U (zh) * 2018-07-26 2019-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902B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4643B (zh) 一种绝缘空心套管内壁的清洁和检测设备及套管清洁方法
CN109808499B (zh) 受流器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2848902B (zh) 受流器
CN110794359A (zh) 电能表用夹紧检测装置
CN112848901B (zh) 受流器
US8833528B2 (en) Brake device
CN113206329A (zh) 电池盖帽组装装置
CN114473675A (zh) 一种轴承滚子双端面打磨装置
WO2019153922A1 (zh) 集电靴、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1519724U (zh) 弹簧机切刀机构
CN115430984B (zh) 一种车身焊接多车形切换装置
CN215612832U (zh) 一种能够倾斜油针的调节装置
CN214580243U (zh) 一种多角度移动拍摄车
CN109877525B (zh) 电致塑性效应辅助滚压刀具
CN110722927B (zh) 刹车系统以及相应的制氧机
CN108640021B (zh) 一种移动式举升机
CN216104584U (zh) 一种应用于石墨电极编组机石墨垫片换向移转装置
CN110900148A (zh) 一种限位销自动压装设备
CN221040957U (zh) 防倾倒开关
CN211840928U (zh) 一种尼龙轮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219746950U (zh) 压紧机构和加工设备
CN21704613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用关节球加工调偏机构
CN219427545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顶压加工机构
CN218953857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组装用压装装置
CN216344786U (zh) 一种智能监控系统用稳定性好的监室智能终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