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607B -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607B
CN112848607B CN202110021215.1A CN202110021215A CN112848607B CN 112848607 B CN112848607 B CN 112848607B CN 202110021215 A CN202110021215 A CN 202110021215A CN 112848607 B CN112848607 B CN 112848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curved surface
jig assembly
convex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12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8607A (zh
Inventor
刘清云
刘炳晨
蒋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12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8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32B37/1009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using vacuum and fluid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贴合方法。该曲面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曲面盖板置于凸面治具组件上;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曲面盖板的位置,使得柔性屏体粘接于曲面盖板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凹面治具组件沿竖直方向相对凸面治具组件移动,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贴合于曲面盖板。本发明所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通过柔性屏体与曲面盖板的预贴合,实现对柔性屏体的固定,防止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发生相对位置偏移,并通过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发生形变,从而贴合于曲面盖板,避免了载膜的贴合与撕掉,使得柔性屏体直接发生形变贴合于曲面盖板,减少了工艺流程。

Description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曲面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行业应用到的曲面屏贴合主要是利用柔性的屏体贴附一层载膜以及一种OCA光学胶后,通过治具辅助夹紧柔性屏体上的载膜,通过仿型硅胶对载膜仿型,然后实现对柔性屏体的仿形后,在密闭的真空环境下以屏体上贴附的OCA光学胶为贴合介质与曲面盖板进行贴合,达到平面屏体与曲面盖板的贴合效果。以上这种曲面屏贴合方法,需要复杂的机构去实现仿型动作,治具制作复杂,且需在柔性屏体上贴附一张载膜,贴合后又需撕掉载膜,工艺流程要求高,且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可能发生相对位置偏移造成贴合偏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需要复杂的机构去实现仿型动作,且需在柔性屏体上贴附一张载膜,贴合后又需撕掉载膜,及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可能发生相对位置偏移造成贴合偏位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一种曲面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曲面盖板置于凸面治具组件上;
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所述曲面盖板的位置,使得柔性屏体粘接于曲面盖板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
凹面治具组件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相对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移动,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和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所述曲面盖板位置的步骤,是通过视觉对位组件获取所述曲面盖板和所述柔性屏体的中心点,然后通过伺服控制组件进行补正,驱动所述柔性屏体运动到相对应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的顶端为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的形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的底端为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发生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体朝向所述凸面治具组件一侧附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柔性屏体预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所述柔性屏体和所述曲面盖板预贴合好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正下方贴合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凹面治具组件移动之前,吸附固定组件相对所述柔性屏体移动,并吸附固定所述柔性屏体,当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移动到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正下方贴合位后,所述吸附固定组件松开所述柔性屏体并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接触到所述柔性屏体后开始抽真空,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和所述曲面盖板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
一种曲面贴合装置,用于实现曲面盖板与柔性屏体的贴合,包括:
凸面治具组件,所述曲面盖板置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朝向所述曲面盖板一侧能够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所述凸面治具用于支撑所述曲面盖板;
凹面治具组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相对所述凸面治具组件运动,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朝向所述凸面治具组件一侧能够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相互配合压紧,将所述柔性屏体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包括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具有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曲面盖板贴附于所述贴合面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面治具组件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具有与所述贴合面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压合面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贴合面移动,所述压合面能够与所述贴合面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发生形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正下方贴合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柔性屏体移动,所述吸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屏体。
上述曲面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曲面盖板置于凸面治具组件上;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曲面盖板的位置,使得柔性屏体粘接于曲面盖板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凹面治具组件沿竖直方向相对凸面治具组件移动,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贴合于曲面盖板。本发明所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通过柔性屏体与曲面盖板的预贴合,实现对柔性屏体的固定,防止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发生相对位置偏移,并通过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发生形变,从而贴合于曲面盖板,避免了载膜的贴合与撕掉,使得柔性屏体直接发生形变贴合于曲面盖板,减少了工艺流程。
上述曲面贴合装置,用于实现曲面盖板与柔性屏体的贴合,包括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凹面治具组件能够与凸面治具组件相互配合压紧,将柔性屏体贴合于曲面盖板。本发明所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至少能完成上述一个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凸面治具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吸附固定组件与凸面治具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吸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中的贴合结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中贴合产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110-柔性屏体;120-曲面盖板;130-安装架;131-基板;132-安装顶板;133-侧板;134-连接板;135-转接板;136-固定框;137-滑动柱;200-凸面治具组件;210-贴合面;220-凸面治具;230-下腔箱体;231-第一空腔;232-第一开口;240-支撑板;260-滑动座;270-安装槽;280-安装口;290-吸附孔;300-凹面治具组件;310-压合面;320-凹面治具;330-上腔箱体;331-第二空腔;332-第二开口;333-上腔顶板;334-驱动板;340-安装板;400-第一驱动组件;410-第一驱动件;420-第一驱动杆;430-第一驱动块;440-第一导轨底座;450-第一导轨;460-第一光电开关;470-第一感应片;480-第一滑块;500-第二驱动组件;510-第二驱动件;520-第二驱动杆;530-盖板;540-第二导轨底座;550-第二导轨;560-第二光电开关;570-第二滑块;580-支撑座;600-吸附固定组件;610-吸附固定板;620-固定架;630-吸附夹爪;640-伸缩驱动件;650-上下驱动件;660-伸缩驱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曲面贴合装置的,用于实现曲面盖板120与柔性屏体110的贴合,包括凸面治具组件200和凹面治具组件300,曲面盖板120置于凸面治具组件200,凸面治具组件200朝向曲面盖板120一侧能够与曲面盖板120相适配,凸面治具220用于支撑曲面盖板120;凹面治具组件300能够沿垂直于柔性屏体110的方向相对凸面治具组件200运动,凹面治具组件300朝向凸面治具组件200一侧能够与凸面治具组件200相互配合压紧,将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本发明所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通过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的预贴合,实现对柔性屏体110的固定,防止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发生相对位置偏移造成贴合偏位,并通过凸面治具组件200朝向曲面盖板120一侧能够与曲面盖板120相适配,使得曲面盖板120贴附于凸面治具组件200,凸面治具组件200相对凹面治具组件300移动,并与凹面治具组件300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避免了载膜的贴合与撕掉,使得柔性屏体110直接发生形变贴合于曲面盖板120,减少了工艺流程。
参阅图1、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凸面治具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吸附固定组件与凸面治具配合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凸面治具组件200包括贴合面210,贴合面210具有与曲面盖板120相适配的形状,曲面盖板120贴附于贴合面210上方。
具体地,凸面治具组件200还包括凸面治具220,贴合面210位于凸面治具220的顶端,贴合面210具有与曲面盖板120相适配的形状,使得曲面盖板120能够贴附于凸面治具220,凸面治具220用于支撑曲面盖板120,且贴合面210上设有吸附孔290,吸附孔290用于固定柔性屏体110,防止曲面盖板120相对凸面治具组件200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凸面治具组件200还包括下腔箱体230和支撑板240,下腔箱体230具有第一空腔231和朝向凹面治具组件300的第一开口232,凸面治具220容于下腔箱体230的第一空腔231内,支撑板240的一端连接于凸面治具220背离贴合面210的一侧,另一端连接于下腔箱体230的底板,支撑板240用于将凸面治具220固定于下腔箱体230。
参阅图1和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凹面治具组件300包括压合面310,压合面310具有与贴合面210相配合的形状,压合面310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贴合面210移动,压合面310能够与贴合面210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
具体地,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凹面治具320,压合面310位于凹面治具320的顶端,凹面治具320用于与凸面治具220相互配合挤压柔性屏体110,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进行仿形,从而使得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其中,为了避免对曲面盖板120造成伤害,凹面治具320为仿形凹面硅胶。
进一步地,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上腔箱体330和安装板340,上腔箱体330具有第二空腔331、上腔顶板333和朝向凹面治具组件300的第二开口332,凹面治具320容于上腔箱体330的第二空腔331内,安装板340的一端连接于凹面治具320背离压合面310一侧,另一端连接于上腔箱体330的上腔顶板333,安装板340用于将凹面治具320固定于上腔箱体330。
另外,柔性屏体110朝向曲面盖板120一侧附有光学胶,使得柔性屏体110能够粘接于曲面盖板120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从而避免凹面治具320与凸面治具220相互配合挤压柔性屏体110,使得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的过程中,柔性屏体110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导致贴合失败。其中,光学胶为OCA光学胶。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时,需要先通过视觉对位组件获取曲面盖板120贴合可视区和柔性屏体110可视区的中心点,然后通过伺服控制组件进行补正,驱动柔性屏体110运动到相对应位置,其中视觉对位原理为:通过CCD相机抓取产品四个角,由每个角的两条直角边拟合出直角并计算出产品旋转中心;曲面盖板120作为基准,柔性屏体110作为对位平台,通过CCD相机系统计算出的对位补偿值X、Y、θ值传送至PLC反馈到伺服控制,然后通过马达补偿θ、X和Y值,视觉对位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具体描述。
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00,凹面治具组件300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400的动力输出端,第一驱动组件400用于驱动凹面治具组件300沿垂直于柔性屏体110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安装架130,安装架130包括固定框136和基板131,基板131的一端置于地面,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框136,基板131用于支撑固定框136,第一驱动件410连接于固定框136,固定框136用于固定第一驱动组件400。优选地,基板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基板13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垂直于固定框136,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驱动件410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400包括第一驱动件410、第一驱动块430和第一驱动杆420,第一驱动块430套设于第一驱动杆420,第一驱动杆420沿垂直于凸面治具组件200方向延伸,第一驱动杆420连接于第一驱动件410的动力输出端,凹面治具组件300连接于第一驱动块430,第一驱动件410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杆420绕第一驱动杆420的轴线转动,第一驱动块430能够沿第一驱动杆420的长度方向移动,凹面治具组件300与第一驱动块430同步移动。
更进一步的,安装架130还包括安装顶板132,安装顶板132安装于固定框136上方,第一驱动件410固定连接于安装顶板132,第一驱动杆420沿竖直方向穿过安装顶板132,与安装顶板132转动连接。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转接板135和滑动柱137,滑动柱13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腔顶板333,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转接板135,转接板135设于上腔箱体330和固定框136之间,上腔箱体330能够沿滑动柱137的长度方向相对转接板135靠近,其中,第一驱动块430连接于转接板135,转接板135与第一驱动块430同步移动。
另外,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驱动板334和连接柱,驱动板334设于安装板340和上腔顶板333之间,并与安装板340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接板135,另一端穿过上腔顶板333固定连接于驱动板334,当第一驱动件410驱动第一驱动杆420转动时,由于重力原因,上腔箱体330与凹面治具320能够同步沿竖直方向朝向凸面治具组件200移动,当上腔箱体330与下腔箱体230合盖时,下腔箱体230支撑住上腔箱体330,则第一驱动块430继续带动转接板135运动,而滑动柱137相对转接板135滑动,使得上腔箱体330固定不动,驱动板334继续带动凹面治具320向下移动,当压合面310与柔性屏体110接触时,在腔体内抽真空,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抽真空时产生的气流造成屏体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使得贴合失败。其中在腔体内抽真空是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在抽真空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410控制第一驱动杆420的速度变缓,使得凹面治具320缓慢挤压凸面治具220,使得柔性屏体110缓慢的由预贴合的顶点线往两面弧面有序的贴合挤压,从而减少贴合气泡的产生。其中凹面治具320与凸面治具220配合挤压柔性屏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得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贴合的更加紧密。
第一驱动组件400还包括第一导轨底座440和第一导轨450,第一导轨底座440连接于基板131,并沿与第一驱动杆4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导轨450设于第一导轨底座440背离基板131一侧,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侧板133,侧板133的一侧连接于转接板135,另一侧设有第一滑块480,第一滑块480与第一导轨450滑动连接,第一导轨450用于导向。优选地,第一导轨4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导轨45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基板131朝向凹面治具320一侧,且每个第一导轨450上有与之对应的第一滑块480,且每个第一导轨450上也可以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块480,这样的设置,使得侧板133的移动更加平稳。其中,由于基板131的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的侧板133也为两个,即凹面治具组件300两侧对称设置。凹面治具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板134,连接板1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侧板133,连接板134用于固定侧板133,防止侧板13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其中,第一导轨450朝向侧板133一侧设有第一光电开关460,侧板133朝向第一导轨450一侧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一感应片470,第一感应片470能够与第一光电开关460相互配合,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启停,优选地,第一驱动件410为伺服电机,第一驱动杆420为滚珠丝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柔性屏体1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柔性屏体110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参阅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500,凸面治具组件200连接于第二驱动组件500的动力输出端,第二驱动组件500用于驱动凸面治具组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组件300正下方贴合位。
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500包括第二驱动件510、第二驱动块和第二驱动杆520,第二驱动块套设于第二驱动杆520,第二驱动杆52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驱动杆520连接于第二驱动件510的动力输出端,下腔箱体230连接于第二驱动块,第二驱动件510用于驱动第二驱动杆520绕第二驱动杆520的轴线转动,第二驱动块能够沿第二驱动杆520的长度方向移动,下腔箱体230与第二驱动块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500还包括支撑座580和保护盖板530,支撑座580置于地面,第二驱动杆520转动连接于支撑座580,保护盖板530沿竖直方向间隔第二驱动杆520设置,并连接于支撑座580,保护盖板530用于保护第二驱动杆520,支撑座580用于支撑第二驱动杆520,优选地,支撑座58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座58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二驱动杆520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块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避让保护盖板530。
更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500还包括第二导轨底座540和第二导轨550,第二导轨底座540沿第二方向间隔第二驱动杆520设置,第二导轨550设于第二导轨底座540朝向下腔箱体230的一侧,凸面治具组件200还包括滑动座260,滑动座260连接于下腔箱体230背离凸面治具220一侧,滑动座260朝向第二导轨550一侧设有第二滑块570,第二滑块57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550,第二导轨550用于导向。优选地,第二导轨5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导轨55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与之对应的有相应的第二导轨底座540、第二滑块570和滑动座260,这样的设置,使得下腔箱体230运动的更加稳定。当通过视觉对位将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时,需要将凸面治具组件200移出凹面治具组件300正下方的贴合位,当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后,凸面治具组件200再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组件300正下方的贴合位,从而便于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凹面治具组件300与凸面治具组件200配合挤压。
另外,第二驱动组件500还包括第二光电开关560和第二感应片,第二光电开关560连接于第二导轨550远离凹面治具组件300一端,第二感应片连接于下腔箱体230的底部,第二感应片与第二光电开关560能够相互配合,控制第二驱动件510的启停。优选地,第二驱动件510为伺服电机,第二驱动杆520为滚珠丝杆。
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装置中吸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吸附固定组件600,吸附固定组件600连接于凸面治具组件200,吸附固定组件600能够相对于柔性屏体110移动,吸附固定组件600用于固定柔性屏体110。
具体地,凸面治具组件200还包括安装槽270和安装口280,安装口280设于凸面治具220的一侧壁上,吸附固定组件600的一端穿过安装口280伸入安装槽270,并连接于支撑板240。吸附固定组件600包括吸附固定板610、固定架620和吸附夹爪630,固定架620沿第一方向设于凸面治具220一侧,吸附固定板610连接于固定架620,吸附夹爪630连接于吸附固定板610朝向凸面治具220一侧,吸附夹爪630能够吸附固定柔性屏体110。
进一步地,吸附固定组件600还包括伸缩驱动件640和伸缩驱动块660,伸缩驱动件640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40,伸缩驱动块660连接于伸缩驱动件64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架620连接于伸缩驱动块660,伸缩驱动件640用于驱动伸缩驱动块660沿第一方向相对凸面治具220移动,固定件带动吸附固定板610与伸缩驱动块660同步移动。优选地,伸缩驱动件640为伸缩气缸。
更进一步的,吸附固定组件600还包括上下驱动件650,上下驱动件650固定连接于固定架620,吸附固定板610连接于上下驱动件650的动力输出端,上下驱动件650用于驱动吸附固定板610沿竖直方向移动,吸附夹爪630与吸附固定板610同步移动。优选地,上下驱动件650为气缸。
当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预贴合后,上下驱动件650驱动吸附夹爪630上移,当吸附夹爪630的高度高于柔性屏体110之后,上下驱动件650驱动吸附夹爪630朝向柔性屏体110运动,然后上下驱动件650再驱动吸附夹爪630下降,使得吸附夹爪630能够吸附固定柔性屏体110,优选地,吸附孔290为真空吸附孔290。这样的设计,使得凸面治具220带动柔性屏体110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320正下方的贴合位时,柔性屏体110不会发生晃动,而造成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当凸面治具220移动到凹面治具320正下方贴合位时,吸附固定组件600内的真空破坏阀破真空,使得吸附夹爪630松开柔性屏体110,并下降至贴合面210下方,避免对凹面治具组件300与凸面治具组件200的配合造成干扰。
参阅图6、图7和图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中的贴合结构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中贴合产品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曲面贴合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曲面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曲面盖板120置于凸面治具组件200上;
调整柔性屏体110相对于曲面盖板120的位置,使得柔性屏体110粘接于曲面盖板120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
凹面治具组件300沿垂直于柔性屏体110的方向相对凸面治具组件200移动,凸面治具组件200和凹面治具组件300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
本发明所提供的曲面贴合方法,通过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的预贴合,实现对柔性屏体110的固定,防止抽真空时上下产品发生相对位置偏移,并通过凸面治具组件200和凹面治具组件300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从而贴合于曲面盖板120,避免了载膜的贴合与撕掉,使得柔性屏体110直接发生形变贴合于曲面盖板120,减少了工艺流程。
参阅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柔性屏体110相对于曲面盖板120位置的步骤,是通过视觉对位组件获取曲面盖板120和柔性屏体110的中心点,然后通过伺服控制组件进行补正,驱动柔性屏体110运动到相对应位置。
具体地,视觉对位组件能够准确获取曲面盖板120贴合可视区和柔性屏体110贴合可视区的中心点,这样使得伺服控制组件能够驱动柔性屏体110移动到现对应的位置,然后使得柔性屏体110的中间线能够粘接于曲面盖板120的凸顶线上,使得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使得柔性屏体110能够相对于曲面盖板120固定。其中视觉对位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参阅图3、图4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凸面治具组件200的顶端为与曲面盖板120相适配的形状,凹面治具组件300的底端为与凸面治具组件200相配合的形状,凸面治具组件200和凹面治具组件300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
具体地,凸面治具220顶端的贴合面210具有曲面盖板120相适配的形状,且贴合面210上附有吸附孔290,使得曲面盖板120能够贴附于贴合面210,且不相对于贴合面210发生偏移。凹面治具320底端的压合面310具有与贴合面210相配合的形状,使得凹面治具320能够与凸面治具220配合挤压柔性屏体110,使得柔性屏体110发生形变的同时与曲面盖板120相贴合,减少了工艺流程。其中为了避免对柔性屏体110造成伤害,凹面治具320为仿形凹面硅胶。
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屏体110朝向凸面治具组件200一侧附有光学胶,光学胶用于将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上。具体地,柔性屏体110朝向凸面治具组件200一侧整面附有光学胶,当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时,光学胶粘接于曲面盖板120的凸顶线,使得柔性屏体110相对曲面盖板120固定,从而避免贴合过程中,柔性屏体110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当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时,光学胶粘接于整个曲面盖板120,从而使得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完全贴合。优选地,光学胶为OCA光学胶。
参阅图1、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预贴合好后,凸面治具组件200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组件300正下方贴合位。
具体地,通过视觉对位使得柔性屏体110预贴合于曲面盖板120时,凸面治具220需要移出凹面治具320正下方的贴合位,防止凹面治具320对视觉对位造成干扰。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预贴合好后,第二驱动组件500驱动凸面治具220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320正下方贴合位,然后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凹面治具320相对凸面治具220移动,从而凹面治具320和凸面治具220能够相互配合挤压,实现柔性屏体110贴合于曲面盖板120。
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凸面治具组件200沿第一方向相对凹面治具组件300移动之前,吸附固定组件600相对柔性屏体110移动,并吸附柔性屏体110,当凸面治具组件200移动到凹面治具组件300正下方贴合位后,吸附固定组件600松开柔性屏体110并下降。
具体地,凸面治具220沿第一方向相对凹面治具320移动之前,为防止柔性屏体110发生晃动而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还设有吸附固定组件600,吸附固定组件600能够相对曲面盖板120上的柔性屏体110移动,从而吸附固定柔性屏。当凸面治具220移动到凹面治具320正下方贴合位后,吸附固定组件600破真空松开柔性屏体110并下降,防止对凹面治具320与凸面治具220配合时造成干扰。
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曲面贴合方法还包括凹面治具组件300接触到柔性屏体110之后开始抽真空,使得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
具体地,当凸面治具220移动到凹面治具320正下方贴合位后,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凹面治具组件300沿垂直于凸面治具组件200的方向移动,当上腔箱体330与下腔箱体230合盖后,上腔体不再移动,凹面治具320继续朝向凸面治具220移动,当凹面治具320接触到柔性屏体110时,开始抽抽真空,这样能够避免柔性屏体110受到抽真空时气流的影响而相对曲面盖板120发生偏移。而且上腔箱体330与下腔箱体230合盖,使得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抽真空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凹面治具320缓慢下降,使得柔性屏体110缓慢的由预贴合的顶点线往两面弧面有序的贴合挤压,从而减少贴合气泡的产生。最后使得下腔箱体230内的曲面盖板120和柔性屏体110通过凸面治具220缓慢挤压至上腔箱体330内的凹面治具320内保压一段时间后,完成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的紧密贴合。
整个贴合流程为:
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通过视觉对位,伺服机构补正,以OCA光学胶为贴附介质将柔性屏体110预贴合至曲面盖板120的凸面凸点线上进行预贴合动作;
柔性屏体110和曲面盖板120预贴合好后,吸附固定组件600下降吸附柔性屏体110上表面,防止柔性屏体110在运动至贴合位的过程中左右摇摆晃动。
第二驱动组件500驱动下腔箱体230移至上腔箱体330正下方贴合位,吸附固定组件600破真空松开并下降;
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上腔箱体330下降,使上腔箱体330内的仿形凹面硅胶压合面310接触到柔性屏体110后,腔体内开始抽真空;
在抽真空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400驱动凹面治具320缓慢下降,最后使得下腔箱体230内的曲面盖板120和柔性屏体110通过凸面治具220缓慢挤压至上腔箱体330内的仿形凹面硅胶内保压一段时间后完成柔性屏体110与曲面盖板120的贴合;
贴合完完成,上腔箱体330上升,成品随下腔箱体230流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曲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曲面盖板置于凸面治具组件上;
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所述曲面盖板的位置,使得柔性屏体粘接于曲面盖板的凸面凸顶线上进行预贴合;
所述柔性屏体和所述曲面盖板预贴合好后,吸附固定组件相对所述柔性屏体移动,并吸附固定所述柔性屏体;
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到凹面治具组件正下方贴合位;
所述吸附固定组件松开所述柔性屏体并下降;
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相对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移动,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接触到所述柔性屏体后开始抽真空,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和所述曲面盖板能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和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柔性屏体相对于所述曲面盖板位置的步骤,是通过视觉对位组件获取所述曲面盖板和所述柔性屏体的中心点,然后通过伺服控制组件进行补正,驱动所述柔性屏体运动到相对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的顶端为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的形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的底端为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和凹面治具组件能够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发生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体朝向所述凸面治具组件一侧附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柔性屏体预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上。
5.一种曲面贴合装置,用于按照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方法实现曲面盖板与柔性屏体的贴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凸面治具组件,所述曲面盖板置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朝向所述曲面盖板一侧能够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曲面盖板;
凹面治具组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相对所述凸面治具组件运动,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朝向所述凸面治具组件一侧能够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相互配合压紧,将所述柔性屏体贴合于所述曲面盖板;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凸面治具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正下方贴合位;
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柔性屏体移动,所述吸附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屏体;
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包括下腔箱体以及凸面治具,所述下腔箱体具有第一空腔和朝向所述凹面治具组件的第一开口,所述凸面治具容于所述下腔箱体的第一空腔内;
所述凹面治具组件包括凹面治具、上腔箱体、安装板、转接板和滑动柱、驱动板和连接柱,所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框,所述上腔箱体具有第二空腔、上腔顶板和朝向所述凹面治具组件的第二开口,所述凹面治具容于所述上腔箱体的所述第二空腔内;
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腔顶板,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于所述上腔箱体和所述固定框之间,所述上腔箱体能够沿所述滑动柱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转接板靠近;
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凹面治具,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腔顶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上腔顶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接板,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腔顶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治具组件包括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具有与所述曲面盖板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曲面盖板贴附于所述贴合面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治具组件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具有与所述贴合面相配合的形状,所述压合面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贴合面移动,所述压合面能够与所述贴合面相互配合挤压,使得所述柔性屏体发生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面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凹面治具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凹面治具组件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屏体的方向移动。
CN202110021215.1A 2021-01-08 2021-01-08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Active CN112848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1215.1A CN112848607B (zh) 2021-01-08 2021-01-08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1215.1A CN112848607B (zh) 2021-01-08 2021-01-08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607A CN112848607A (zh) 2021-05-28
CN112848607B true CN112848607B (zh) 2023-06-06

Family

ID=7600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1215.1A Active CN112848607B (zh) 2021-01-08 2021-01-08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6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7573B1 (ko) * 2014-07-07 2021-0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합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곡면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1540269B (zh) * 2020-04-27 2022-04-19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607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965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CN110827682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101757718B1 (ko) 사이드 곡면을 가진 액정 패널 표면에 필름을 접합시키는 장치
CN109624296A (zh) 一种屏幕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0757782A (zh) 一种真空贴合设备
CN101091942A (zh) 一种机器人涂胶定位系统
CN109955054B (zh) 一种用于组装手机壳和镶嵌物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01844878A (zh) 真空贴合设备
CN112848607B (zh) 曲面贴合方法和曲面贴合装置
CN108582957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0576595B (zh) 一种曲面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CN216942217U (zh) 一种显示屏贴合装置及设备
CN219191280U (zh) 贴合装置及贴膜设备
CN109333990B (zh) 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方法及裸眼3d手机套
CN209971785U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11199679A (zh) 一种显示屏的全贴合方法及设备
CN215512739U (zh) 曲面贴合设备
CN211138120U (zh) 一种真空贴合设备
CN110602869A (zh) 一种大台面的全自动多功能贴合机
CN114228298B (zh) 一种触摸板贴合工艺
CN115405599A (zh) 一种自动贴合系统及方法
CN116692119A (zh) 贴膜设备及贴膜方法
CN211077936U (zh) 一种可贴付3d曲面产品的网版贴膜装置
CN112776453A (zh) 曲面贴合设备及曲面贴合方法
CN210423311U (zh) 一种贴合保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