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173A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8173A
CN112848173A CN202011541990.1A CN202011541990A CN112848173A CN 112848173 A CN112848173 A CN 112848173A CN 202011541990 A CN202011541990 A CN 202011541990A CN 112848173 A CN112848173 A CN 112848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injection molding
gear
straigh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19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云
吴康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wanf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iwanf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iwanf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iwanf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19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8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8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8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29B13/022Melt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1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grinding, e.g. by triturating; by sieving; by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8Feeding the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i.e. feeding the non-plastified material into the injection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和螺杆,所述注塑料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相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间接带动推板进行运动,使得推板能够将熔融的注塑液推至下料口处,且第三齿轮的外部只有一部分齿牙,因而当推板顶部完全将下料通道完全堵住后,第三齿轮处于空转状态,此时推板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返回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三齿轮结束空转,推板再次向右运动,以此类推,使得熔融的注塑液能够分批下料,便于对多个模具进行分批灌料,不需要额外添加电源来使用,使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汽车上20%-30%左右的零件都是塑料或者橡胶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个比例还有继续提高的趋势,而这其中80%左右的塑胶零件都是依靠注塑工艺来完成,特别是低档车的保险杠、门板、仪表板、立柱护板、格栅、门槛压条、装饰条和侧围等部件都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可见注塑机不论在数量上或品种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目前塑料机械中增长最快,生产数量最多的机种之一。
但是现有的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的搅拌叶的搅拌程度有限,导致熔融状态的注塑液内会存留凝固料未被搅拌,影响了塑料成品的质量,同时由于搅拌叶的搅拌效果有限,在熔融的注塑液搅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气泡,在塑料成型之后,其塑料产品的内部以及表面均出现气泡,导致该劣质的塑料产品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脱皮的情况,影响了塑料成品的使用质量,此外,注塑机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配合多个注塑模具进行逐一注塑,但这需要单独的电源及输送机构来配合使用,浪费了电力资源,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和螺杆,所述注塑料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杆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相连通,所述第二直筒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第一直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包括第二直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活塞外侧位于第二直形面的外壁焊接连接有输料板,且输料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活塞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面的外壁焊接连接有第一环形齿牙,所述通孔内侧位于第一锥形面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二环形齿牙,且第二环形齿牙与第一环形齿牙相互啮合,所述注塑料桶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
所述注塑料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注塑料桶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通孔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与螺杆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位于注塑料桶一侧的第一转杆和位于转轴外侧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杆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位于注塑料桶底部的输送箱,且输送箱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转杆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贯穿至输送箱的内部,且第三转杆外部位于输送箱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输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推板顶部的宽度与下料通道底部的直径相同;
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直筒内部的升降杆,且升降杆的底部与活塞的顶部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混合机构还包括位于螺杆内部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第二直筒内部的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位于第一凹槽内部的碾磨块,所述碾磨块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块。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直形面和第一锥形面,所述注塑料桶的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通孔内部的进料口,所述注塑料桶内部位于通孔的底部连通有下料通道,所述注塑料桶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数目至少有六组,六组所述加热管分别位于下料通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直形面外壁位于输料板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直筒的内壁焊接连接有与卡槽滑动连接的卡块。
优选地,所述注塑料桶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板及控制加热板的控制开关,所述加热板至少有十组,十组所述加热板均匀分布在注塑料桶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筒内壁的底端焊接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升降杆的外壁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搅拌叶与通孔的内部形成了螺旋通道,所述碾磨块位于螺旋通道内且与螺旋搅拌叶螺旋平行,且碾磨块的外壁呈弧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数目与移动杆的数目相同,且凸起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升降杆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活塞能够卡合在螺杆的内部,当螺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塞转动,使得活塞底部的第一环形齿牙进行转动,初始状态时第一环形齿牙与第二环形齿牙相互啮合,当第一环形齿牙转动后,第一环形齿牙在与第二环形齿牙相互接触时会带动活塞一上一下的运动,活塞带动升降杆进行上下运动,升降杆外侧的凸起向上运动时能够接触到移动杆的一端,进而使得移动杆带动碾磨块向外运动并伸出第一凹槽的外部,由于碾磨块的外壁与第一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因此当碾磨块向外运动时能够进行旋转,此时压缩块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从第二凹槽的内部弹顶出去,当碾磨块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缩块转动,压缩块能够对熔融的注塑液进行搅拌,同时碾磨块的一侧还能够对螺旋通道内部的物料进行碾压,使得固体塑料颗粒能够更好地进行搅拌融化,融化效果更好,同时碾磨块向第一凹槽外部伸出时能够与通孔内部的第一直形面的内壁形成较小的缝隙,进而形成过滤通道,使得只有熔融的注塑液才能够通过,绝大多数的塑料颗粒会被阻挡,使得未被融化的塑料颗粒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受热融化,进一步避免了较大塑料颗粒的存在;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输料板的一侧为斜面,使得输料板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因而每两组输料板之间会形成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输料通道,当熔融的注塑液通过输料通道时,由于输料通道的孔径逐渐变小,会形成适当的挤压,且由于输料板在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挤压效果会更明显,使得固体颗粒的存在会越来越少;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环形齿牙和第二环形齿牙相互配合,当第一环形齿牙与第二环形齿牙相互啮合时,能够对还可能残留的固体颗粒进行最终的碾磨,使得下料的熔融注塑液质量更好,且啮合时能够消除气泡,避免了气泡的产生,而当第一环形齿牙转动时,第一环形齿牙上的波峰与第二环形齿牙上的波峰相对应,此时第一环形齿牙和第二环形齿牙之间形成通道,使得熔融的注塑液会从第二环形齿牙中间的孔洞流至下料通道的内部,在熔融的注塑液通过孔洞后会相互碰撞,使得融化效果更好,既能够使塑料制品的中不存在固体颗粒,同时也保证了塑料制品中不会产生较大的气泡而影响塑料制品的外观和质量,并且当螺杆不转时,第一环形齿牙和第二环形齿牙又会相互啮合,进而对注塑料桶的内部进行密封,方便下次的使用;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能够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因而第四齿轮和第三转杆能够进行转动,通过第三转杆外侧的外螺纹能够与转盘内部的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转盘旋转并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推板向右移动,推板能够将熔融的注塑液推至下料口处,且第三齿轮的外部只有一部分齿牙,因而当推板顶部完全将下料通道完全堵住后,第三齿轮处于空转状态,此时推板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返回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三齿轮结束空转,推板再次向右运动,以此类推,使得熔融的注塑液能够分批下料,便于对多个模具进行分批灌料,不需要额外添加电源来使用,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注塑料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注塑料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环形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混合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塑料桶;101、通孔;102、第一直形面;103、第一锥形面;104、进料口;2、驱动机构;201、驱动电机;202、转轴;3、螺杆;4、螺旋搅拌叶;5、第一直筒;6、第二直筒;7、混合机构;701、升降杆;702、凸起;703、第一弹簧;704、第一凹槽;705、移动杆;706、第二弹簧;707、碾磨块;708、第二凹槽;709、第三弹簧;710、压缩块;8、活塞;801、第二直形面;802、第二锥形面;9、输料板;901、斜面;10、第一环形齿牙;11、第二环形齿牙;12、下料通道;13、加热管;14、卡块;15、卡槽;16、加热机构;17、输送机构;171、第一转杆;172、第一齿轮;173、皮带;174、第二齿轮;175、第一锥形齿轮;176、第二锥形齿轮;177、第二转杆;178、第三齿轮;179、第四齿轮;180、第三转杆;181、转盘;182、推板;183、输送箱;184、下料口;185、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1和螺杆3,注塑料桶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1,螺杆3位于通孔101的内部,螺杆3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5和第二直筒6,第一直筒5和第二直筒6相连通,第二直筒6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7,第一直筒5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且活塞8包括第二直形面801和第二锥形面802,活塞8外侧位于第二直形面801的外壁焊接连接有输料板9,且输料板9的一侧设置有斜面901,活塞8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面802的外壁焊接连接有第一环形齿牙10,通孔101内侧位于第一锥形面103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二环形齿牙11,且第二环形齿牙11与第一环形齿牙10相互啮合,注塑料桶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17;
注塑料桶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顶部的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通孔101内部的转轴202,转轴202的底部与螺杆3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输送机构17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一侧的第一转杆171和位于转轴202外侧的第二齿轮174,第一转杆171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2,且第一齿轮172与第二齿轮174通过皮带173转动连接,第一转杆171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75,输送机构17还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底部的输送箱183,且输送箱183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77和第三转杆180,第二转杆177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75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76,且第二转杆177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齿轮17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78,第三转杆180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178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179,第三转杆180的一端贯穿至输送箱183的内部,且第三转杆180外部位于输送箱183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转盘181,转盘181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推板182,推板182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四弹簧185,且第四弹簧185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输送箱183的内部固定连接,输送箱183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84,推板182顶部的宽度与下料通道12底部的直径相同;
混合机构7包括位于第二直筒6内部的升降杆701,且升降杆701的底部与活塞8的顶部焊接连接,升降杆701的外侧设置有凸起702,混合机构7还包括位于螺杆3内部的第一凹槽704,且第一凹槽704内壁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二弹簧706,第二弹簧706的一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第二直筒6内部的移动杆705,且移动杆705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位于第一凹槽704内部的碾磨块707,碾磨块707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凹槽708,且第二凹槽708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三弹簧709,且第三弹簧7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块710。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活塞8能够卡合在螺杆3的内部,当螺杆3转动时能够带动活塞8转动,使得活塞8底部的第一环形齿牙10进行转动,初始状态时第一环形齿牙10与第二环形齿牙11相互啮合,当第一环形齿牙10转动后,第一环形齿牙10在与第二环形齿牙11相互接触时会带动活塞8一上一下的运动,活塞8带动升降杆701进行上下运动,升降杆701外侧的凸起702向上运动时能够接触到移动杆705的一端,进而使得移动杆705带动碾磨块707向外运动并伸出第一凹槽704的外部,由于碾磨块707的外壁与第一凹槽704的内壁螺纹连接,因此当碾磨块707向外运动时能够进行旋转,此时压缩块710在第三弹簧709的作用下能够从第二凹槽708的内部弹顶出去,当碾磨块707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缩块710转动,压缩块710能够对熔融的注塑液进行搅拌,同时碾磨块707的一侧还能够对螺旋通道内部的物料进行碾压,使得固体塑料颗粒能够更好地进行搅拌融化,融化效果更好。
请着重参阅图1、2和3,通孔101包括第一直形面102和第一锥形面103,注塑料桶1的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通孔101内部的进料口104,注塑料桶1内部位于通孔10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通道12,注塑料桶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的数目至少有六组,六组加热管13分别位于下料通道12的两侧。
该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的加热管13能够对输出的熔融注塑液进行再次加热,既能够保证注塑液的实时温度,同时也保证了塑料制品的生产质量。
请着重参阅图1、2和4,第二直形面801外壁位于输料板9的上方设置有卡槽15,第一直筒5的内壁焊接连接有与卡槽15滑动连接的卡块14。
该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的卡块14能够与卡槽15相互卡合,同时注塑料桶1的下半部分能够通过螺栓与其上半部分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活塞8通过卡块14与卡槽15之间的关系卡合到注塑料桶1的内部。
请着重参阅图1和2,注塑料桶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16,加热机构16包括加热板及控制加热板的控制开关,加热板至少有十组,十组加热板均匀分布在注塑料桶1的外壁。
该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的加热板至少为十组,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固体塑料颗粒进行加热融化,快捷高效。
请着重参阅图1和2,第一直筒5内壁的底端焊接连接有第一弹簧703,且第一弹簧703的顶端与升降杆701的外壁焊接连接。
该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703能够在注塑料桶1不使用时帮助抵住活塞8,进而使得活塞8底部的第一环形齿牙10能够与第二环形齿牙11紧紧地相互啮合,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请着重参阅图1、2和5,螺旋搅拌叶4与通孔101的内部形成了螺旋通道,碾磨块707位于螺旋通道内且与螺旋搅拌叶4螺旋平行,且碾磨块707的外壁呈弧形结构,凸起702的数目与移动杆705的数目相同,且凸起702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升降杆701的外侧。
该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的碾磨块707数目与凸起702的数目相同,且碾磨块707位于螺旋通道内与螺旋搅拌叶4呈螺旋平行状态,同时碾磨块707外壁的弧形面与螺杆3外壁的弧度相同,使得碾磨块707外侧的弧形面能够将第一凹槽704外侧的开口填补且使螺杆3的外壁呈平滑状态,便于更好地送料。
工作原理:应用时,接通电源并启动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上驱动电机201带动螺杆3进行转动,此时卡其加热机构16上的加热板并将固体塑料颗粒从进料口104投入注塑料桶1的内部螺杆3转动时带动螺旋搅拌叶4进行转动搅拌,同时由于活塞8能够卡合在螺杆3的内部,当螺杆3转动时还能够带动活塞8转动,使得活塞8底部的第一环形齿牙10进行转动,初始状态时第一环形齿牙10与第二环形齿牙11相互啮合,当第一环形齿牙10转动后,第一环形齿牙10上的波峰会依次对应第二环形齿牙11上的波峰和波谷,因此第一环形齿牙10在与第二环形齿牙11相互接触时会带动活塞8一上一下的运动,此时活塞8带动升降杆701进行上下运动,在升降杆701上升时,升降杆701外侧的凸起702向上运动时能够接触到移动杆705的一端,进而使得移动杆705带动碾磨块707向外运动并伸出第一凹槽704的外部,由于碾磨块707的外壁与第一凹槽704的内壁螺纹连接,因此当碾磨块707向外运动时能够进行旋转,此时压缩块710在第三弹簧709的作用下能够从第二凹槽708的内部弹顶出去,当碾磨块707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缩块710转动,压缩块710能够对熔融的注塑液进行搅拌,同时碾磨块707的一侧还能够对螺旋通道内部的物料进行碾压,使得固体塑料颗粒能够更好地进行搅拌融化,融化效果更好,同时碾磨块707向第一凹槽704外部伸出时能够与通孔101内部的第一直形面102的内壁形成较小的缝隙,进而形成过滤通道,使得只有熔融的注塑液才能够通过,绝大多数的塑料颗粒会被阻挡,使得未被融化的塑料颗粒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受热融化,避免较大塑料颗粒的存在,当熔融的注塑液流至第一直形面102和第一锥形面103的连接处后开始被输料板9搅拌转动,由于输料板9的一侧为斜面901,使得输料板9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因而每两组输料板9之间会形成由上至下逐渐变小的输料通道,当熔融的注塑液通过输料通道时,由于输料通道的孔径逐渐变小,会形成适当的挤压,且由于输料板9在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挤压效果会更明显,使得固体颗粒的存在会越来越少,同时当第一环形齿牙10与第二环形齿牙11相互啮合时,能够对还可能残留的固体颗粒进行最终的碾磨,使得下料的熔融注塑液质量更好,且啮合时能够消除气泡,避免了气泡的产生,而当第一环形齿牙10转动时,第一环形齿牙10上的波峰与第二环形齿牙11上的波峰相对应,此时第一环形齿牙10和第二环形齿牙11之间形成通道,使得熔融的注塑液会从第二环形齿牙11中间的孔洞流至下料通道12的内部,在熔融的注塑液通过孔洞后会相互碰撞,使得融化效果更好,既能够使塑料制品的中不存在固体颗粒,同时也保证了塑料制品中不会产生较大的气泡而影响塑料制品的外观和质量,当熔融的注塑液流至下料通道12的内部后,加热管13能够对输出的熔融注塑液进行再次加热,既能够保证注塑液的实时温度,同时也保证了塑料制品的生产质量,同时在驱动电机201工作时能够在皮带17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杆171进行转动,第一转杆17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75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75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6和第三齿轮178进行转动,由于第三齿轮178与第四齿轮179相互啮合,因而第四齿轮179和第三转杆180能够进行转动,通过第三转杆180外侧的外螺纹能够与转盘181内部的内螺纹相配合,使得转盘181旋转并向右移动,进而使得推板182向右移动,推板182能够将熔融的注塑液推至下料口184处,且第三齿轮178的外部只有一部分齿牙,因而当推板182顶部完全将下料通道12完全堵住后,第三齿轮178处于空转状态,此时推板182在第四弹簧185的作用下返回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三齿轮178结束空转,推板182再次向右运动,以此类推,使得熔融的注塑液能够分批下料,便于对多个模具进行分批灌料,使用效果更好,而当不需要工作时,第一环形齿牙10在第二环形齿牙11的斜坡面上滑落并与第二环形齿牙11再次相互啮合,进而对注塑料桶1的内部进行密封,方便下次的使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包括注塑料桶(1)和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料桶(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01),所述螺杆(3)位于通孔(101)的内部,所述螺杆(3)的内部从下由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直筒(5)和第二直筒(6),所述第一直筒(5)和第二直筒(6)相连通,所述第二直筒(6)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7),所述第一直筒(5)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且活塞(8)包括第二直形面(801)和第二锥形面(802),所述活塞(8)外侧位于第二直形面(801)的外壁焊接连接有输料板(9),且输料板(9)的一侧设置有斜面(901),所述活塞(8)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面(802)的外壁焊接连接有第一环形齿牙(10),所述通孔(101)内侧位于第一锥形面(103)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二环形齿牙(11),且第二环形齿牙(11)与第一环形齿牙(10)相互啮合,所述注塑料桶(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17);
所述注塑料桶(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顶部的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通孔(101)内部的转轴(202),所述转轴(202)的底部与螺杆(3)的顶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所述输送机构(17)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一侧的第一转杆(171)和位于转轴(202)外侧的第二齿轮(174),所述第一转杆(171)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2),且第一齿轮(172)与第二齿轮(174)通过皮带(17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71)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75),所述输送机构(17)还包括位于注塑料桶(1)底部的输送箱(183),且输送箱(183)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77)和第三转杆(180),所述第二转杆(177)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75)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76),且第二转杆(177)外侧位于第二锥形齿轮(17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78),所述第三转杆(180)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三齿轮(178)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179),所述第三转杆(180)的一端贯穿至输送箱(183)的内部,且第三转杆(180)外部位于输送箱(183)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转盘(181),所述转盘(181)的一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推板(182),所述推板(182)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四弹簧(185),且第四弹簧(185)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输送箱(18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183)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84),所述推板(182)顶部的宽度与下料通道(12)底部的直径相同;
所述混合机构(7)包括位于第二直筒(6)内部的升降杆(701),且升降杆(701)的底部与活塞(8)的顶部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杆(701)的外侧设置有凸起(702),所述混合机构(7)还包括位于螺杆(3)内部的第一凹槽(704),且第一凹槽(704)内壁的一侧焊接连接有第二弹簧(706),所述第二弹簧(706)的一端焊接连接有贯穿至第二直筒(6)内部的移动杆(705),且移动杆(705)的一侧焊接连接有位于第一凹槽(704)内部的碾磨块(707),所述碾磨块(707)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凹槽(708),且第二凹槽(708)的内壁焊接连接有第三弹簧(709),且第三弹簧(7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块(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1)包括第一直形面(102)和第一锥形面(103),所述注塑料桶(1)的两侧皆设置有贯穿至通孔(101)内部的进料口(104),所述注塑料桶(1)内部位于通孔(10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通道(12),所述注塑料桶(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管(13)的数目至少有六组,六组所述加热管(13)分别位于下料通道(1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形面(801)外壁位于输料板(9)的上方设置有卡槽(15),所述第一直筒(5)的内壁焊接连接有与卡槽(15)滑动连接的卡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料桶(1)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机构(16),所述加热机构(16)包括加热板及控制加热板的控制开关,所述加热板至少有十组,十组所述加热板均匀分布在注塑料桶(1)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筒(5)内壁的底端焊接连接有第一弹簧(703),且第一弹簧(703)的顶端与升降杆(701)的外壁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叶(4)与通孔(101)的内部形成了螺旋通道,所述碾磨块(707)位于螺旋通道内且与螺旋搅拌叶(4)螺旋平行,且碾磨块(707)的外壁呈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02)的数目与移动杆(705)的数目相同,且凸起(702)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升降杆(701)的外侧。
CN202011541990.1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Pending CN112848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1990.1A CN11284817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1990.1A CN11284817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8173A true CN112848173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1990.1A Pending CN112848173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81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96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黄冬根 一种免喷涂塑料注塑加工设备及注塑加工工艺
CN11416166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注塑成型工艺
CN114161668B (zh) * 2021-12-02 2024-06-11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注塑成型工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1266A (en) * 1994-06-14 1996-03-26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semi-solid metals
WO2005002824A1 (en) * 2003-07-04 2005-01-13 Hyun-Suk Lee A balance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ixed plastic compound and iron powder
US20060134264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Mgs Mfg. Group, Inc. Coaxial injector screw providing improved small shot metering
CN201493971U (zh) * 2009-08-09 2010-06-02 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装置
CN103221192A (zh) * 2010-11-24 2013-07-24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熔体驱动转子总成的熔体混合器总成的模具系统
CN106808667A (zh) * 2016-12-02 2017-06-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温致相交变面剪切塑化方法
CN209718544U (zh) * 2019-01-28 2019-12-03 天津汇泽精密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塑料加工用注塑机螺杆
CN209755984U (zh) * 2019-04-03 2019-12-10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机构
CN210501260U (zh) * 2019-09-10 2020-05-12 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注塑机的低残留注塑装置
CN210851073U (zh) * 2019-10-23 2020-06-26 曾莉红 一种汽车滤清器壳体生产加工用注塑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1266A (en) * 1994-06-14 1996-03-26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semi-solid metals
WO2005002824A1 (en) * 2003-07-04 2005-01-13 Hyun-Suk Lee A balancer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ixed plastic compound and iron powder
US20060134264A1 (en) * 2004-12-20 2006-06-22 Mgs Mfg. Group, Inc. Coaxial injector screw providing improved small shot metering
CN201493971U (zh) * 2009-08-09 2010-06-02 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运装置
CN103221192A (zh) * 2010-11-24 2013-07-24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包括熔体驱动转子总成的熔体混合器总成的模具系统
CN106808667A (zh) * 2016-12-02 2017-06-0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温致相交变面剪切塑化方法
CN209718544U (zh) * 2019-01-28 2019-12-03 天津汇泽精密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塑料加工用注塑机螺杆
CN209755984U (zh) * 2019-04-03 2019-12-10 广东乐普升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机构
CN210501260U (zh) * 2019-09-10 2020-05-12 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注塑机的低残留注塑装置
CN210851073U (zh) * 2019-10-23 2020-06-26 曾莉红 一种汽车滤清器壳体生产加工用注塑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2963A (zh) * 2021-11-22 2022-03-01 黄冬根 一种免喷涂塑料注塑加工设备及注塑加工工艺
CN114102963B (zh) * 2021-11-22 2023-09-08 北海市合浦鑫鹏橡胶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免喷涂塑料注塑加工设备及注塑加工工艺
CN11416166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注塑成型工艺
CN114161668B (zh) * 2021-12-02 2024-06-11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注塑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979B (zh) 基于偏心螺旋的高分子材料连续密炼过程强化方法及装置
CN208576127U (zh) 一种带有搅拌结构的注塑机料斗
CN112848173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高效率注塑机构
CN202146733U (zh) 转子三角形排列的三转子连续混炼机组
CN104400931B (zh) 一种高转速高剪切高分散的双阶挤出造粒设备
CN112810086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注塑机构
CN202155160U (zh) 锥形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组
CN208497624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挤塑机
CN204322344U (zh) 一种高转速高剪切高分散的双阶挤出造粒机
CN208118296U (zh) 一种注塑机用给料装置
CN102228818A (zh) 转子三角形排列的锥形三转子连续混炼机组
CN216329871U (zh) 一种鱼饵注塑机的射胶机构
CN202212120U (zh) 转子三角形排列的锥形三转子连续混炼机组
CN2763010Y (zh) 注塑机高效混炼挤压筒机构
CN209176114U (zh) 一种注塑模具定型装置
CN112297354A (zh) 一种充分混料快速冷却注塑装置
CN215791645U (zh) 一种填料挤出机
CN104608272A (zh) 一种注塑机快速精准混料装置
CN113696443B (zh) 垫胶挤出方法
CN208788962U (zh) 一种便于进料的注塑机进料装置
CN214726234U (zh) 一种用于工程塑料模具的螺杆组件
CN214687780U (zh) 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
CN216032055U (zh) 一种塑料跳绳成型机
CN211279287U (zh) 一种用于聚醚酮-苯并咪唑共聚物的共混挤出设备
CN214266590U (zh) 一种挤出机的行星塑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