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8754A -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8754A
CN112838754A CN202011605987.1A CN202011605987A CN112838754A CN 112838754 A CN112838754 A CN 112838754A CN 202011605987 A CN202011605987 A CN 202011605987A CN 112838754 A CN112838754 A CN 112838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esistor
power supply
diod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59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8754B (zh
Inventor
郭春明
董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uan Zhixin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uan Zhixin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uan Zhixin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uan Zhixin Semiconducto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59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8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8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7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6129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04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8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at least two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switches on the input side, e.g. "double forward" or "double (switched) flyback"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控制模块、钳位模块、钳位开关管与第一电阻;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开关电源电路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监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主开关管受控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Description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可理解为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以其中的反激式电源为例,其也可理解为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可例如:当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正好被直流脉冲电压激励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没有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而仅在变压器初级线圈的激励电压被关断后才向负载提供功率输出。
现有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钳位模块(例如RCD钳位模块)将漏感能量消耗掉,然而,由于漏感能量的消耗,必然会导致能量的损耗,进而降低电源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电源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钳位电路,包括:控制模块、钳位模块、钳位开关管与第一电阻;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开关电源电路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监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主开关管受控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时,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阈值电压之后,等待设定的第一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所述阈值电压匹配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发生反向时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打开时,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
可选的,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关断,具体包括:
等待所述谐振周期对应的第二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谐振周期。
可选的,所述钳位模块包括钳位电阻与钳位电容,所述钳位电阻与所述钳位电容并联后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电阻与所述钳位电容并联后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管的第一端。
可选的,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还连接有钳位二极管,且所述钳位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端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钳位二极管为所述钳位开关的体二极管,或者:所述钳位二极管为并联于所述钳位开关两端的独立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的钳位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检测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的钳位电路,还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电阻两端的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反激式电源电路,包括:上述的钳位电路,以及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主开关管;
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地。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检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均连接至控制器供电单元,且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之间设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供电绕组与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绕组的第二端均接至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反激式电源电路包括:控制模块、钳位模块、钳位开关管、第一电阻、初级绕组与主开关管;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地;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监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控制所述主开关管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阈值电压之后,等待设定的第一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所述阈值电压匹配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发生反向时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可选的,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打开时,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
可选的,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包括:
等待所述谐振周期对应的第二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谐振周期。
本发明提供的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中,可以在钳位模块、第一电阻与初级绕组之间形成环路,进而,通过对第一电阻压降的检测,可以为漏感能量的回送控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由于第一电阻的压降可反应出其电流的反向情况,本发明基于第一电阻的压降,可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在电流反向之后(例如可以再延时一段时间)打开钳位开关,进而,通过漏感能量的回送,降低损耗并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钳位电路及其所应用的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四;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五;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波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控制模块;
111-第一控制器;
112-第二控制器;
113-控制器供电单元;
12-钳位模块;
Np-初级绕组;
Ns-次级绕组;
Na-供电绕组;
L1-漏感;
S1-主开关管;
S2-钳位开关管;
C-钳位电容;
C1-第一电容;
C2-第二电容;
C3-第三电容;
R-钳位电阻;
R1-第一电阻;
R2-第二电阻;
R3-第三电阻;
R4-第四电阻;
R5-第五电阻;
R6-第六电阻;
Rs-电阻;
D-钳位二极管;
D1-第一二极管;
D2-第二二极管;
D3-发光二极管;
D4-稳压二极管;
D5-二极管;
Do-输出二极管;
Co1-第一输出电容;
Co2-第二输出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钳位电路,包括:控制模块11、钳位模块12、钳位开关管S2与第一电阻R1。该钳位电路可作为开关电源电路的一部分,进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该钳位电路,也提供了包含该钳位电路,以及初级绕组、主开关管等的开关电源电路。
一种举例中,该开关电源电路可以为反激式电源电路,但也不限于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钳位电路可应用于反激式电源电路,也可应用于其他任意具有初级绕组与主开关管的电源电路。
所述钳位模块12的第一端连接至开关电源电路的初级绕组Np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S2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S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L1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Np的第二端。
其中的钳位开关管S2可例如为NMOS管,钳位开关管S2的第一端为漏极,钳位开关管S2的第二端为源极,钳位开关管S2的控制端为栅极,在其他举例中,钳位开关管S2也可以选择三极管或其他开关器件。此外,钳位二极管D是钳位开关管S2的体二极管,同时,也不排除钳位二级管D独立且并联于钳位开关管S2的方案。
其中的主开关管S1可例如为NMOS管,钳位开关管S2的第一端为漏极,钳位开关管S2的第二端为源极,钳位开关管S2的控制端为栅极,在其他举例中,钳位开关管S2也可以选择三极管或其他开关器件。
所述控制模块11的两个控制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开关管S1的控制端与所述钳位开关管S2的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11的检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 R1的两端,以检测所述第一电阻R1的压降,检测端与第一电阻R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的。
以上方案中,可以在钳位模块、第一电阻与初级绕组之间形成环路,进而,通过对第一电阻压降的检测,可以为漏感能量的回送控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可通过漏感能量的回送,降低损耗并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钳位模块12可以包括:钳位电容C与钳位电阻R,同时,钳位模块12与第一电阻R1之间可连接有钳位二极管D,且所述钳位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钳位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钳位电阻与钳位电容。
所述钳位电阻R与所述钳位电容C并联后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Np的第一端,所述钳位电阻R与所述钳位电容C并联后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管S2的第一端,所述初级绕组Np的第二端通过漏感L1连接所述主开关管S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开关管S1 的第一端,所述主开关管S1的第二端可以经电阻Rs接地。
其中的钳位二极管可以是钳位开关S2的体二极管,也可以是并联于钳位开关S2的独立二极管。
其他可选方案中,钳位模块也可采用其他电路构造而不限于以上举例。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所述控制模块11包括第一控制器 111与第二控制器112。
所述第一控制器111连接所述主开关管S1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器 112的检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以检测所述第一电阻R1的压降,所述第一控制器111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12的供电端均连接至控制器供电单元113,进而,第一控制器111与第二控制器112均可由同一单元供电,所述第二控制器112的供电端与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113之间设有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112的供电端,进而,可避免第二控制器的电能反向输送至第一控制器111。
以上方案中,分别采用不同控制器对不同开关管进行控制,在其他可选方案中,也可采用同一控制器执行两个开关管的控制,即: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也可以分立于不同芯片中。此外,钳位电路可以包含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也可仅包含第二控制器。
进一步的方案中,请参考图4,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112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之间。
其中第一电容C1与第一二极管D1可组成自举供电电路,每当主开关管S1打开时,控制器供电单元113所提供的电压源Vcc可以给第一电容C1 充电,给控制器2提供电源。
请参考图5,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113包括第二二极管D2、供电绕组 Na与第二电容C2。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111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112的供电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绕组Na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绕组Na的第二端均接至地。
其中的第二电容C2可以为极性电容,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为其正极,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为其负极。
其中的供电绕组Na获取到的电能可以是自初级绕组Np和/或次级绕组 Ns处感应到的,也可以是自其他处获取到的,不论从何处获取到,均不脱离以上方案的描述范围。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至图6,所述的钳位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1(例如其中第二控制器112)的检测端之间,从而可起到分压、限压的作用。
在具体方案中,请参考图5,以下对次级侧的部分电路进行具体描述,不论次级侧电路如何,只要其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初级侧电路,就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反激式电源电路,还包括:次级绕组Ns、输出二极管Do、第一输出电容 Co1、第二输出电容Co2。
次级绕组Ns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出二极管Do的正极,输出二极管Do 的负极连接第一输出电容Co1的第一端与第二输出电容Co2的第一端,第一输出电容Co1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出电容Co2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第一输出电容Co1与第二输出电容Co2均为极性电容,其第一端为第一输出电容Co1与第二输出电容Co2的正极,其第二端为第一输出电容 Co1与第二输出电容Co2的负极。
进一步的,反激式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发光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其中,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输出二极管Do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至输出二极管Do的负极,第五电阻R5 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之间,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 之间。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还可并联有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进而,可通过二极管D5降低损耗。
基于以上所涉及的电路,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即控制模块11可用于执行开关电源电路(例如反激式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进一步的,若采用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则:控制方法中针对于主开关管S1 的控制过程可以是第一控制器实现的,针对于钳位开关管S2的控制过程可以是第二控制器实现的,进而,后续步骤S21与步骤S22可理解为是第二控制器执行的过程。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21: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主开关管受控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S22:在所述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打开时,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
进一步的方案中,步骤S21具体可以包括: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阈值电压之后,等待设定的第一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所述阈值电压可理解为匹配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发生反向时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故而,对压降是否下降至阈值电压的检测,也可通过监测电流是否发生反向来实现。不论实际是检测电流还是电压,亦或是其他电学参数,均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在图8所示波形图中:
Vgs_S2,可理解为辅助开关管S2的栅极信号,也可理解为辅助开关管 S2的栅源电压;
Vgs_S1,可理解为主开关管S1的栅极信号,也可理解为主开关管S1 的栅源电压;
Vds,可理解为主开关管S1的源漏电压;
Id1,可理解为主开关管S1的电流;
VR1,可理解为第一电阻R1的压降。
针对于其中的步骤S21,结合图6可见:
在t0时刻,第一控制器111控制主开关管S1关断,主开关管S1的源漏电压Vds上升,主开关管管的电流Id1下降,钳位开关管S2的电流Id2 上升;
在t1时刻,流向钳位开关管S2的电流在第一电阻R1上形成压降,这个压降通过第二电阻R2给第二控制器112提供触发信号(可理解为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谷底时的触发,也可理解为电流Id2发生反向时的触发),经过一定延迟(即第一时长的延迟)后,第二控制器112可驱动钳位开关管 S2打开,由于开通前钳位开关管S2的体二极管已导通,所以钳位开关管S2 是零电压导通。
进一步的方案中,步骤S22具体可以包括:等待所述谐振周期对应的第二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谐振周期。
其中的谐振周期可以是完成各器件选型,以及电路搭建后基于实验确定的,也可以是基在完成各器件的选型后基于电路原理计算得到的。
针对于其中的步骤S22,结合图6可见:
在t2时刻,钳位开关管S2开通一定时间(例如第二时长)后关闭,开通时间(例如第二时长)长度要大于漏感L1和钳位电容C的谐振周期,足以让漏感能量回收,送到次级侧;
在t3时刻,励磁能量送到次级释放完后,励磁电感和主开关管S1的漏级总分布电容振荡到谷底后,主开关管S1导通(即CRM模式工作),也可以励磁能量没释放完主开关管S1就导通(即CCM模式工作)
在t4时刻,主开关管S1导通,变压器储存能量,开始下一个周期。
可见,以上过程可应用于CRM模式,也可应用于CCM模式。
此外,其中对主开关管S1的控制过程可以参照现有相关技术理解,本领域任意对主开关管S1进行控制的方案,不论其是已有的还是改进的,均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而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
综上可见,本发明的具体控制过程中,流向RCD钳位电路(即钳位电阻R、钳位电容C与钳位二极管D所形成的电路结构)的电流在第一电阻 R1上形成脉冲压降,给控制模块(例如第二控制器)提供触发信号。同时,钳位开关S2在导通一定时间后才关闭,时间长度可足够漏感能量反向送到次级(即大于漏感和钳位电容的谐振周期)。
进而,实现了漏感能量的回送,提高了效率,降低MOSFET(即开关管)反压,同时降低完成此功能的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钳位模块、钳位开关管与第一电阻;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开关电源电路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监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主开关管受控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时,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阈值电压之后,等待设定的第一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所述阈值电压匹配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发生反向时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打开时,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关断,具体包括:
等待所述谐振周期对应的第二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谐振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模块包括钳位电阻与钳位电容,所述钳位电阻与所述钳位电容并联后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电阻与所述钳位电容并联后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管的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还连接有钳位二极管,且所述钳位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钳位二极管为所述钳位开关的体二极管,或者:所述钳位二极管为并联于所述钳位开关两端的独立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检测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电阻两端的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9.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钳位电路,以及所述初级绕组与所述主开关管;
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检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均连接至控制器供电单元,且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之间设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供电绕组与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供电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供电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绕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绕组的第二端均接至地。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为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14.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控制模块、钳位模块、钳位开关管、第一电阻、初级绕组与主开关管;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所述钳位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一端,所述钳位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还通过漏感连接至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主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地;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检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以监测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控制所述主开关管关断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下降至阈值电压之后,等待设定的第一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打开,所述阈值电压匹配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电流方向发生反向时所述第一电阻的压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主开关管保持关断,且所述钳位开关管保持打开时,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钳位模块与所述漏感的谐振周期,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包括:
等待所述谐振周期对应的第二时长,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关断,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谐振周期。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为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202011605987.1A 2020-12-30 2020-12-30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38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5987.1A CN1128387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21/136129 WO2022143044A1 (zh) 2020-12-30 2021-12-07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5987.1A CN1128387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754A true CN112838754A (zh) 2021-05-25
CN112838754B CN112838754B (zh) 2022-06-03

Family

ID=7592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5987.1A Active CN112838754B (zh) 2020-12-30 2020-12-30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8754B (zh)
WO (1) WO202214304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044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02370A (zh) * 2022-08-03 2022-09-23 深圳原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274A (zh) * 2022-07-11 2022-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驱动电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83055U (zh) * 2015-06-15 2017-01-11 苹果公司 电力变换装置
CN205911955U (zh) * 2016-07-19 2017-01-25 深圳南云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源钳位的反激电路
CN109302076A (zh) * 2018-11-02 2019-02-01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和方法、开关控制电路及反激变换电路
CN109728730A (zh) * 2019-01-07 2019-05-0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反激变换器
CN110460239A (zh) * 2019-08-14 2019-11-15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
CN110545041A (zh) * 2019-09-25 2019-12-06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P3591825A1 (en) * 2018-07-03 2020-01-08 ABB Schweiz AG Hybrid flyback converter
CN110677045A (zh) * 2019-09-20 2020-01-10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126245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恩智浦有限公司 包括双极有源箝位的开关模式电源
CN111682780A (zh) * 2020-06-05 2020-09-18 东南大学 提高原边反馈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轻载效率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1853B2 (en) * 2017-02-09 2018-11-27 Delta Electronics, Inc.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 thereof
CN112117905B (zh) * 2019-06-20 2021-12-21 东南大学 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786562A (zh) * 2020-07-10 2020-10-16 谭清林 一种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与回馈方法
CN111953186B (zh) * 2020-08-12 2024-03-29 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CN112838754B (zh) * 2020-12-30 2022-06-03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06869U (zh) * 2020-12-30 2021-10-26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钳位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83055U (zh) * 2015-06-15 2017-01-11 苹果公司 电力变换装置
CN205911955U (zh) * 2016-07-19 2017-01-25 深圳南云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源钳位的反激电路
EP3591825A1 (en) * 2018-07-03 2020-01-08 ABB Schweiz AG Hybrid flyback converter
CN109302076A (zh) * 2018-11-02 2019-02-01 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和方法、开关控制电路及反激变换电路
CN111262458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恩智浦有限公司 包括双极有源箝位的开关模式电源
CN109728730A (zh) * 2019-01-07 2019-05-0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反激变换器
CN110460239A (zh) * 2019-08-14 2019-11-15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
CN110677045A (zh) * 2019-09-20 2020-01-10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0545041A (zh) * 2019-09-25 2019-12-06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82780A (zh) * 2020-06-05 2020-09-18 东南大学 提高原边反馈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轻载效率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044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02370A (zh) * 2022-08-03 2022-09-23 深圳原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754B (zh) 2022-06-03
WO2022143044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8754B (zh) 钳位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RE37510E1 (en) Self-synchronized drive circuit for a synchronized rectifier in a clamped-mode power converter
CN101582638B (zh) 开关电源装置
US20160344294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20020070720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of to detect demagnitiza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EP1513248A2 (en) Switching electric source device
JP6281748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3760379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16111854B (zh) 一种恒流驱动电路、恒流驱动器及恒流驱动控制方法
US7002323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capable of reducing switching loss and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in
JP2002345239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1841246B (zh) 电源装置
CN214506869U (zh) 钳位电路与开关电源电路
JP483040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7307407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O2017199716A1 (ja) アクティブスナバー回路付きスイッチ回路およびdc-dcコンバータ
US7474543B2 (en)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US20040174721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CN103516181A (zh) 控制电路以及同步整流控制电路
CN112737305A (zh) 反激式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JP4497982B2 (ja) 電源回路
JP2001037214A (ja) 電源回路
CN217115925U (zh) 一种双管正激开关三路输出开关电源及其电路
CN1066295C (zh) 一种电源电路和包括该电源电路的电动剃须刀
US20230369967A1 (en) Active snubber circuit and buck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