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0145A -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0145A
CN112830145A CN201911158750.0A CN201911158750A CN112830145A CN 112830145 A CN112830145 A CN 112830145A CN 201911158750 A CN201911158750 A CN 201911158750A CN 112830145 A CN112830145 A CN 112830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logistics object
object management
autonomous mobil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87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家栋
杨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87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0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0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65G1/1373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for fulfilling orders in warehou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其中,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存取执行装置,位于容置空间内,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容置空间内,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其中,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出入口设置在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完成配送,可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同时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

Description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物流末端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即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送达至用户收货所用时间占用了整个物流过程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另一方面,用户在对于物流配送的时效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配送过程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配送人员无法进入住宅小区配送。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暂存在快递柜中待用户自提。这样就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
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存取执行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自身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其中,所述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所述出入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其中,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其包含控制装置;
第二模块,其包含在第一空间内活动以转运物流对象的存取执行装置;
第三模块,具有用于容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及所述第三模块拼接,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及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物流对象管理系统。该物流对象管理系统包括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服务端设备;其中,
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其中,所述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有出入口;
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存取执行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自身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所述服务端设备,与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并记录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配送路线以及各物流对象的存取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内设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可由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将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很好地解决了物流过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另外,将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出入口设置在设备体的背向使用者的第二端面上,这样便于安装时将设备体的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朝向小区外,第二端面朝向小区内;物流配送人员无需进入小区便能将物流对象存入设备体,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出入口出来便在小区内继而将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解决了配送人员无法进行小区内配送的问题,保证了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隐私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中,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由多个模块拼接组成,多个模块可通过组合实现不同的使用需求,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安装快捷,且模块化的部件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转运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安装外观示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另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安装外观示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又一种安装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又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如今,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已经逐步开始普及,作为一种集物流对象投递与提取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自助服务设备,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是解决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如快递)放置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后,该物流对象的收取方客户端会收到投递通知,以告知收取方,物流对象存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该投递通知中可包含:订单信息、验证码或提取口令、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信息等。收取方在接收到该投递通知后,可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处提取自己的快递。现有技术需用户自提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为此,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以改善现有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述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设备体100、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存取执行装置5及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其中,设备体100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存取执行装置5,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其中,所述设备体100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101,所述出入口102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端面101相对的第二端面(图中未示出)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内设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可由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将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很好地解决了物流过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另外,将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出入口设置在设备体的背向使用者的第二端面上,这样便于安装时将设备体的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朝向小区外,第二端面朝向小区内;物流配送人员无需进入小区便能将物流对象存入设备体,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出入口出来便在小区内继而将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解决了配送人员无法进行小区内配送的问题,保证了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及隐私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可包括信息交互装置40。该信息交互装置40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与交互对象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
在一具体实现方案中,所述信息获取装置40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人机交互装置1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获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
通信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与用户客户端信息交互,以获取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
其中,人机交互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中的至少一种:触摸屏、键盘、摄像头、语音交互设备。配送人员或物流对象收取方可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输入需求(如存放需求、提取需求、配送需求等)、物流配送信息、支付信息或直接对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输入控制指令等操作,同时还可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获取物流对象的相关信息。通信装置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远程服务器、客户端或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相互收发信息。
交互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请求信息(如存放请求、提取请求、配送请求)、配送地址、物流对象的订单信息等。
上述控制装置可对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内的各装置(如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记录,并接收各装置(如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存取执行装置)及传感器(如监测物流对象是否装载在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内的传感器、监测各储物隔间的使用情况的传感器)返回的信息。其中,监控和记录的信息可存入本地的存储介质,也可发送至服务端设备。
其中,传感器可包括视觉传感器、力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等。具体的,设备体的容置空间内具有多个储物隔间,每个储物隔间的底板上设置一个传感器(如光敏或力敏传感器),当存取执行装置将物流对象放置在一储物隔间内时,该储物隔间内的传感器向控制装置反馈监测信息,以使控制装置获知该物流对象放置在该传感器所对应的储物隔间内。控制装置还可根据各储物隔间的传感器的监测信息获知哪一个或一些储物隔间是空隔间,便于后续再有物流对象要存入时,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物流对象放入空闲储物隔间。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为具有自主行驶运动及自主导航避障能力的机器人或无人驾驶车,配送完成后自动返回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当其电量不足时自动回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进行充电。
所述的存取执行装置,用于在各模块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之间取放物流对象,具有多个方向移动自由度,且具有物流箱抓取机构,可根据指令对物流箱进行抓取或释放。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容置空间包括:连通的储物空间及第一空间。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9及转运执行机构。第一轨道9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转运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9上,以沿所述第一轨道9转运物流对象。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转运执行机构包括: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9铺设平面的方向延伸的框架13,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9上;
第二轨道15,沿所述框架13的延伸方向设置;
摆动部件,其具有固定部17和摆动部19,所述固定部17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15上沿所述第二轨道15运动,所述摆动部19能绕所述固定部17的旋转轴摆动;
抓取部件21,其与所述摆动部19联动,用于在所述摆动部19摆动到位后抓取或释放物流对象。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包括传送带及用于驱动传送带运转的驱动部件。用户可将待配送的物流对象放置于传送带上,并在所述传送带上传送至存放位置。或者,待配送的物流对象由传送带直接传送至一空闲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上方,此时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仓敞开,物流对象至传送带的传送尽头后便可掉入装载仓内。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传送带可不只一条;在传送带上传输有待配送的物流对象时,控制装置便可控制空闲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移动至特定位置,以便传送带上的物流对象掉入装载仓。
在又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设备体内不设置存取执行装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上设有抓取机构(如机械手或其他夹取机构等)。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在接收到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后,按照控制指令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启动抓取机构动作,以抓取指定位置处的物流对象,将抓取到的物流对象置于装载仓内。完成装载后,按照物流对象的配送地址将其配送至目的地。
在又一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存取执行装置还可同时包括:转运执行机构及传送带。转运执行机构用于将不同位置处的物流对象转运至传送带上,传送带用于将物流对象传送至一位置,便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装载。实际应用时,转运执行机构及传送带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实施时可结合设备体内的空间结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停靠位置、储物空间等的设计来确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为所述框架13提供在所述第一轨道9上移动动力的第一驱动单元;
为所述摆动部件提供在所述第二轨道15上移动动力的第二驱动单元;
为所述摆动部件提供摆动动力的第三驱动单元20;以及
为所述抓取部件提供抓取或释放动力的第四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动力驱动机构实现,例如,输出旋转动力的动力源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向外输出直线动力,其中,动力源可以是电机。或者,输出直线动力的动力源直接输出直线动力,如直线电机、气动源或液压动力源等。第三驱动单元可采用输出旋转动力的电机来实现,具体实施时,还可在电机与摆动部件之间设置减速装置。第四驱动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液压或气压的动力机构来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包括提供动力的气动工作站或液压工作送站。
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齿条10,与所述第一轨道9平行;
第一齿轮(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一齿条10啮合;
第一驱动电机14,向所述第一齿轮输出旋转动力;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框架13连接(即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框架13上),以由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框架13移动。
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可与第一驱动单元相同。具体的,第二驱动单元可包括:第二齿条16、第二齿轮及第二驱动电机18。其中,第二齿条16与第二轨道15平行;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驱动电机18向第二齿轮输出旋转动力。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摆动部件的固定部17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物流对象大小、形状不一,为了方便抓取部件抓取,物流对象可放置在尺寸规格统一的物流箱内。相应的,储物装置内还具有放置物流箱的物流箱存放区。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部件包括可伸缩件;
物流对象容置在物流箱6内;
所述物流箱6上设有与所述可伸缩件适配的插入孔;
在所述抓取部件执行抓取动作时,所述可伸缩件伸出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在所述抓取部件执行释放动作时,所述可伸缩件缩回以从所述插入孔中抽出。具体的,所述物流箱,用于存放需要配送的物流对象,具有供外部机构抓取的插入孔,在同一实施例中具有唯一的外形规格,用以应对不同形状规格物流对象的周转。同样的,在具体实施时,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内部也可放置物流箱,用于根据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发出的指令和地址对物流对象进行配送。
如图2所示,所述抓取部件包含两个支杆及连接两个支杆的中间杆,所述两个支杆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比如,通过统计大多数物流对象的尺寸,基于统计结果来确定两支杆间的距离。
继续参见图1所示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设备体100的容置空间还包括:与所述储物空间及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在所述第二空间内活动;
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停靠区;
所述停靠区内设有充电装置8,为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补充电能。
其中,第一空间为存取执行装置的活动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通的目的是:存取执行装置在第一空间内活动时,就能将储物空间内的物流对象转运至第二空间内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内;或者,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可移动至第一空间,便于存取执行装置将储物空间内的物流对象转运至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内。具体的,储物空间内可包含有多个隔间,每个隔间用于放置一个物流对象;同样的第二空间内也可包含多个隔间(亦或称多个停靠区),每个停靠区内停靠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
如1所示,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可移动至第一空间(即存取执行装置的下方),这样存取执行装置便可将储物空间内的物流对象放置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内。
进一步的,如图1所述,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包括:敞开或关闭所述出入口的自动门7;所述自动门7,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打开或关闭,以便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进出所述第二空间。
当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需要进入或离开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时,自动门打开。待传感器监测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已从自动门出去时,向控制装置发送感测信号,以便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自动门关闭。
为了应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比如配送人员不能进入小区的场景。所述信息交互装置包含的人机交互装置11与所述自动门7设置在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体的两相对端面上,参见图2和图3所示。即,所述人机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01上,所述自动门7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比如,图3所示,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设置在小区的围墙处,人机交互装置位于小区外侧,自动门位于小区内侧。这样,配送人员不进入小区也可将物流对象存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而自动门在小区内侧,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自动门出来后便在小区内进行配送。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配送人员存放及用户提取物流对象,参见图1所示,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包括用户存取装置12;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12具有用于放置物流对象的放置空间;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12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敞开以便用户将需存入的物流对象置于所述放置空间或从中取出需提取的物流对象。
在一具体实现结构中,如图1所示,所述用户存取装置12包括:
抽屉式托架121,可设置在所述设备体的第一端面100上,用于放置物流对象;
抽拉轨道(图中未示出);
第五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抽屉式托架121沿所述抽拉轨道打开或关闭。
在有些情况下,用户会在下单或在接收到物流对象存入通知反馈信息等环节设置配送时间。即所述交互信息中含有目标物流对象的配送时间;相应的,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按照所述配送时间,确定向存取执行装置及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时机,以便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在适当时间将所述目标物流对象装载在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上,由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将其配送至目的地。
其中,所述配送时间为时间点或时间段。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该配送时间可以是配送出发时间,也可以是到达时间。
假设配送时间为晚上8:00~8:30;当前时间为中午12:00;此时,控制装置控制存取执行装置5将抽屉式托架121内放置的物流对象放入存储空间内,并记录该物流对象的存储位置;待物流对象的配送时间到达时,再由控制装置控制存取执行装置5从相应存储位置抓取物流对象,并向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发出相应控制指令,以便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移动至指定位置并敞开装载仓。待存取执行装置5将物流对象转运至装载仓上方并释放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感测到物流对象已装载完成(如通过设置在装载仓内的传感器感测到物流对象已装载完成)后,关闭装载仓,并从出入口102驶出设备体100。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按照获取到的物流对象的配送地址自主导航行驶以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假设配送时间为即刻配送(亦或称:立即配送),此时,存取执行装置5及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同为控制对象,控制装置分别控制存取执行装置5及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完成“存取执行装置将抽屉式托架内放置的物流对象转运至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仓”的过程。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感测到物流对象已装载完成后,关闭装载仓并从出入口102驶出设备体100。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按照获取到的物流对象的配送地址自主导航行驶以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物流对象配送人员可将待配送的物流对象放置于抽屉式托架121内,然后关闭抽屉式托架121;然后,配送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装置(如触摸屏或键盘)输入该物流对象的物流信息(如订单信息,包含但不限于配送地址、联系方式、配送时限等)。当然,除配送人员手动输入物流对象的物流信息这种方式外,本实施例还可采用自动获取物流信息的方案,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可包括:信息采集装置(附图中未示出)。该信息采集装置可以是:摄像头、读码器等。该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放置于所述用户存取装置内物流对象的数据信息(即上文中所指的物流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该信息采集装置可设置在第一端面101上,如设置在人机交互装置11(比如触摸屏或键盘)的旁边,或者设置在抽屉式托架121内。当然,信息采集装置可设置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信息采集装置设置在抽屉式托架内,需贴有物流信息的一面外露,以免因遮挡或压在下面无法采集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还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剩余电量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剩余电量信息,确定向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时机。这是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仅有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情况下,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有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时,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还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剩余电量信息。相应的,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剩余电量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剩余电量信息满足要求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向选出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发送控制指令。
下面结合上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基础上,介绍物流对象管理方法。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执行主体为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的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物流对象管理方法包括:
101、获取物流对象的配送地址及其在设备体内的存放位置。
102、根据所述存放位置,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存放位置转运至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空间内。
103、向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送所述配送地址,以便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按照所述配送地址将所述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上述101中,所述配送地址可从物流对象的数据信息中得到,存放位置可通过本地记录的信息查询得到。即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存入该物流对象时,便关联存储物流对象的数据信息及存放位置。
上述102“根据所述存放位置,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存放位置转运至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空间内”,可具体包括:
1021、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抓取所述存放位置的所述物流对象;
1022、控制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停靠区移动至装载区;其中,第二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停靠区,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在第一空间内活动,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装载区;
1023、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转运至所述装载区的上方;
1024、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释放所述物流对象,使得所述物流对象置于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空间内。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无需移动,均由存取执行装置开完成抓取与装载过程。即上述102“根据所述存放位置,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存放位置转运至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空间内”,可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抓取所述存放位置的所述物流对象;
基于自移动配送装置的停靠位置,规划存取执行装置的转运路径;
根据所述转运路径,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转运至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处;
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释放所述物流对象,使得所述物流对象置于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空间内。
上述103中,所述配送地址可携带在控制装置向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内设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可由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将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很好地解决了物流过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同时保证了用户隐私安全。
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仅有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4、获取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剩余电量;
105、基于所述配送地址及所述剩余电量,确定向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送配送指令的时机。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为多个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106、获取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剩余电量;
107、基于所述配送地址及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剩余电量,从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中选择一个适于配送所述物流对象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108、获取至少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状态信息;
109、在所述至少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中有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状态信息为空闲时,控制该空闲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移动至装载区,以便所述存取执行装置装载物流对象;
110、在所述至少一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中无空闲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时,等待至有空闲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时再控制空闲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移动至装载区,以便所述存取执行装置装载物流对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111、获取所述物流对象的收取方信息;
112、在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到达所述目的地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收取方信息,控制信息交互装置向所述收取方客户端发送收货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追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配送轨迹,便于后续查询或核实,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13、获取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配送路线;
114、将所述配送路线存储在本地或发送至服务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115、获取所述物流对象的收取方信息;
116、根据所述收取方信息,控制信息交互装置向所述收取方客户端发送收取方式询问信息;
117、在接收到所述收取方客户端反馈的配送答复时,启动配送流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配送流程包括上述步骤101~103的过程。当然,还可包括其他步骤,如105~110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18、在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请求配送时,控制设备体上自动门敞开,以便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敞开的自动门处离开以执行配送任务。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19、响应于用户触发的存入操作,检测抽屉式托架上是否有空物流箱;
120、在抽屉式托架上有空物流箱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抽屉式托架打开,以便用户将所述物流对象置于所述空物流箱内;
121、所述抽屉式托架关闭后,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物流对象从所述抽屉式托架上的物流箱转运至储物装置内;
122、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与所述物流对象相关的数据信息,关联存储所述数据信息及所述物流对象在所述储物装置内的存放位置。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23、在所述抽屉式托架上没有空物流箱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在所述储物装置内抓取一空物流箱并将其置于所述抽屉式托架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24、响应于用户触发的自提操作,获取欲提取物流对象的数据信息;
125、根据所述数据信息,获取在储物装置内的存放位置;
126、控制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动作以将所述存放位置处的物流对象转运至所述抽屉式托架上;
127、控制所述抽屉式托架打开,以便所述用户从中拿取所述物流对象。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方法为配送放置于设备体容置空间内一存放位置处物流对象的过程。其实,实际应用场景中还存在如下情况,物流配送人员将待配送物流对象放入抽屉式托架后,若此时设备体内有空闲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存取执行装置无需先将抽屉式托架内的物流对象放入存储空间内的一个储物隔间,而是直接将抽屉式托架内的物流对象转运至空闲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装载仓内,在完成装载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便可通过设备体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为了便于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生产及现场安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即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其中,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1,其包含控制装置;
第二模块3,其包含在第一空间内活动以转运物流对象的存取执行装置5;
第三模块2,具有用于容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模块1、所述第二模块3及所述第三模块2拼接,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5及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通信连接。
本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由多个模块拼接组成,多个模块可通过组合实现不同的使用需求,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安装快捷,且模块化的部件便于生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所述第一模块1还可包含信息交互装置40,该信息交互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与交互对象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
参见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模块还具有用于存放物流对象的储物空间。为了便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移动,所述储物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上方。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将第二空间置于上方,但当第二空间位于上方时,还需增设机械机构,以便将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从高处置于地面使其自主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模块2具有自动门7;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自动门7通信连接,以控制自动门7打开或关闭,便于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进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停靠区;所述停靠区内设有充电装置8,为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补充电能。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二模块3包括:
第二拼接体,包含第二顶板31;
存取执行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9,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31上;
转运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9上,以沿所述第一轨道转运物流对象。
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二拼接体还包括第二底板32以及设置在第二顶板31及所述第二底板32之间的第二支柱33。
进一步的,参见图所5示,在储物需求量大时,可通过增加第三模块的方式来满足需求。但在增加了多个第二模块3的时候,可通过第四模块的方式来扩展第二模块上转运执行机构的活动范围。具体的,所述第四模块50包括:
第四拼接体,包括第四顶板;
延长轨道,设置在所述第四顶板上,以与所述第一轨道拼接延长所述第一轨道。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第四模块为第二模块去掉转运执行机构后剩余的结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存取执行装置的转运效率,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中可设置多个第二模块3,两相邻第二模块3之间可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模块50。如图5所示,在两个第二模块3之间设置了一个第四模块50,处于两头的转运执行机构可就近抓取进行转运,避免转运执行机构因转运路径长致使转运效率低的问题。对于这类情况,控制装置需根据物流对象的转运需求,来确定控制哪一个转运执行机构动作。比如,若图5中右侧储物空间内有空闲位置,控制装置可向距离该空闲装置近的转运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将用户存取装置内待存入的物流对象转运至该空闲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用户存取装置12;其中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12包括:
抽屉式托架121,用于放置物流对象;
抽拉轨道(图中未示出);
第五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抽屉式托架沿所述抽拉轨道打开或关闭。
继续参见图1和图5所示,所述信息交互装置40包含的人机交互装置11及所述抽屉式托架121的外面板122均显露于外。
进一步的,为了美观,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具有外表面覆盖件,用于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整体装饰与防护。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可包括: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信息交互装置、控制装置、储物装置、存取执行装置等。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用于根据物流对象配送目的地自主运送物流对象;存取执行装置用于在各模块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之间取放物流对象;储物装置用于存放物流对象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控制装置用于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综合控制;信息交互装置用于远程通信以及人机交互;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上还设有自动门,便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出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相应的配送方法包括: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放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同时输入与物流对象有关的数据信息(如订单信息,该订单信息中可包含订单号、配送地址、提取方式、用户联系方式等);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自主移动配送装置配送;在确定需由自主移动配送装置配送时,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按照数据信息中携带的配送地址进行配送。本申请公开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各模块及组件可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而组合配置,具有适应性强,安装快捷等优点,相应的配送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物流过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人力劳动,同时保证了收取方的隐私安全。
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市场需求,场地空间等客观因素组合配置各模块的数量及安装方式。但实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最基本的功能,至少应包括一个第一模块,一个第二模块,一个第三模块。但要较好地实现配送站的功能,至少还应该在以上所述的基础上增加若干个第三模块,并相应增加第三模块中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数量以及储物空间的容量。
结合现实场配送应用场景,基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物流对象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放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同时输入订单信息;
(b)确定收取方是否自提;
(c)若需收取方自提物流对象,则收取方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自提物流对象;
(d)若不需收取方自提物流对象,则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对物流对象按订单信息自主配送。
其中,配送人员可包括并不限于:餐饮或零售商家,快递投递员或送餐员。相应的,所述的物流对象包括并不限于:餐饮外卖,生鲜,零售小商品,信件,快递邮件;
所述的订单信息包括并不限于:外卖平台,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提供的订单信息,寄送方信息,收取方信息,配送人员信息,配送方式,配送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的确定收取方是否自提,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向收取方发送通知和询问,并通过收取方的反馈确定其是否自提物流对象,通知发送形式包括并不限于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或其他应用程序通知。当然,也可以通过步骤(a)中输入的订单信息确定收取方是否自提,即在用户下单时便对是否自提进行了设置。
进一步地,步骤(d)中所述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对物流对象按订单信息自主配送,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收到物流对象后可以根据订单信息立即配送,也可以是按订单信息中预定的时间进行配送。
进一步地,步骤(d)中所述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对物流对象按订单信息自主配送,当需要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立即对物流对象进行配送时,若无空闲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则等待至有可用的空闲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时对物流对象进行配送。
进一步地,步骤(d)中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对物流对象配送成功或不成功均会自主返回物流对象管理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提供如下实施例,以进一步帮助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旨在展示一种可实现基本功能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最简配置和一种较为基本的配送方法,是节省安装空间,保证配送过程安全性和隐私性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安装在某住宅小区的围墙上,其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第一模块1,一个第二模块3,一个第三模块2。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3和第三模块2拼接固定在一起,组成了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设备体,其中,第一模块1位于小于外,第三模块2的自动门7朝向小区内。
第三模块2内空间由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由隔板划分为六个物流箱存放单元,每个物流箱存放单元可放置一个物流箱6,下半部分又由隔板横向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安装有供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进出的自动门7(如卷帘门),该门的开关方式为上下平动,另一部分空间用于停靠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该位置安装有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充电装置8。
第二模块3为框架结构,顶部沿宽度方向安装有一对轨道,即第一轨道9,可供存取执行装置5沿其移动,与第一轨道9平行安装有第一齿条10,用于与存取执行装置5上的驱动第一齿轮配合;当有多个第二模块3或有第四模块50时,各模块的第一轨道9和第一齿条10可相互对接成一整体;此外,第二模块3下部的空间可作为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内移动的通道。
第一模块1安装有人机交互装置11、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是整个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信息处理中心,可监控和记录存取执行装置5,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和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的状态,对其发出动作指令或信息,并接收其返回的信息;交互装置11具有一个人机交互屏幕及键盘,使用者可以通过屏幕或键盘输入指令或信息,并通过其获取信息。第一模块1上还安装有通信装置(图中未示出),通过该通信装置,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还具有远程通信模块,通过该模块,服务端设备可获取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任务记录,任务清单,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工作状态,位置,电量,空闲率等信息。抽屉式的用户存取装置12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或收回;或者,抽屉式的用户存取装置12打开由控制装置控制,收回可由配送人员或收取方手动关闭。抽屉式的用户存取装置12内可放置一个物流箱6,供使用者向其内放入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为四轮移动智能配送机器人,内部具有装载区(或货舱),具有一个可以自动打开的舱盖,货舱内部可放置一个物流箱6,以四个轮内的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源,具有自主导航避障能力,可以与控制装置远程通信,配置有人机交互屏幕,收取方或使用者可通过该屏幕获取信息,或向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出指令和传递信息。
存取执行装置5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框架13,第二轨道15,第二齿条16,摆动部件的固定部17,第二驱动电机18,摆动部件的摆动部19,第三驱动电机20,抓取部件21等部件组成。其中,摆动部件的固定部可以是摆动部的安装座。存取执行装置5具有三个方向运动自由度,即沿第一轨道9方向平移,竖直方向平移,以及摆动部19在与第一轨道9垂直的平面内的摆动。框架13作为存取执行装置的整体结构支撑,用于固定和连接其余各部件,其上部装有滑块,可在第二模块3的轨道上自由滑动;第一驱动电机14安装在框架13顶部,用以控制执行器沿第二模块3的轨道横向移动,输出端连接一第一齿轮,与第二模块3上的第一齿条10配合传动;第二轨道15沿框架13纵向安装在其内部两侧;第二齿条16安装在框架13内部一侧,与第二轨道15平行;固定部17两端装有滑块,可沿第二轨道15自由滑动;第二驱动电机18安装于固定部17底部,用以使固定部17沿第二轨道15上下移动,其输出端连接一第二齿轮,与框架13上的第二齿条16配合传动;摆动部19铰接于固定部17下方,可以铰接点为圆心,在与第一轨道9垂直的平面内摆动;抓取部件21安装于摆动19前端,可根据指令对物流箱6施加抓取或释放动作;第三驱动电机20固定安装在固定部17下方,用于为摆动部19旋转提供动力。物流箱6为方形开口状的盒子,其两侧具有异形孔,可与存取执行装置5的抓取部件21配合。
下面结合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对本实施例中的配送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描述的情景为餐饮外卖平台利用本实施例的配送方法及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将其用户所订购的餐饮配送至用户手中。
配送人员将物流对象放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同时输入订单信息。配送人员为餐饮外卖平台配送人员;物流对象为餐饮外卖平台用户订购的餐品;配送人员站在物流对象管理设备面朝小区外的一面,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自动打开,配送人员将用户订购的餐品放入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中的物流箱6内,从此步骤到餐品到达用户手中前,餐品始终放置在该物流箱6中流转。配送人员将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关闭后,存取执行装置5将放有餐品的物流箱6放置到第三模块2的储物空间内。配送人员继续在交互屏幕上输入订单信息,订单信息为相应的餐饮外卖平台的订单内容,其中包括并不限于:订单号、用户具体地址(即配送地址),联系方式,配送时限,餐品明细。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在存取执行装置5将餐品放置到位后,获取存放位置,将订单信息与存放位置关联。具体实施时,物流对象管理设备也可仅将用户的手机号与存放位置关联。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向收货用户手机发送包括但不限于:存入通知、提取方式咨询信息以及验证码或口令中的至少一项,发送形式为短信息或手机应用消息,告知其餐品已送达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并咨询其是否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自提。
若用户通过手机回复自提,用户来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在交互屏幕上输入订单信息、验证码或口令、或者扫码等;验证成功后,控制装置基于订单信息或手机号等获取存放位置;然后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将存放位置处的餐品的物流箱6取下,并放置到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然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自动打开,用户取走物流对象。
若用户通过手机回复配送,控制装置获取该用户的订单信息或手机号,基于订单信息或手机号获取存放位置;然后控制存取执行装置将存放位置处的餐品的物流箱取下,此时第三模块2中有一台正在充电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并且电量足够对本实施例中的配送地址进行一次配送;控制装置向该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发送控制指令。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接到指令后从停靠区中驶出,在第二模块3的地板上停稳(比如一固定位置,对着自动门的位置)并打开舱盖,存取执行装置5将相应的放有餐品的物流箱6从物流箱存放单元上取下,并放置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货舱中,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关闭舱门。此时,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反馈的装载完成信号后,控制自动门7打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驶出,驶向订单信息中的目标地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到达目标地址(如住宅门口)后,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向收货用户发送通知,通知形式为手机短信或手机应用消息,收货用户在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交互屏幕上输入之前收到的验证码或口令。验证码或口令验证通过后,和智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舱门打开,收货用户取走餐品。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自主返回物流对象管理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在布置方式上,信息交互装置40与自动门7朝向相反,达到了物流对象在小区外投放,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在小区内配送的技术效果,解决了配送人员无法进入小区配送的问题,所提供的配送方法既降低了人力劳动,又提高了物流对象配送过程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安装在某住宅小区的围墙上,其组成包括一个第一模块1,两个第二模块3、一个第四模块50、以及五个第三模块2。其中,每个第三模块2内停靠有两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各模块按照图5所示的方式拼接固定,组成了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设备体;其中第一模块1朝向小区外,与第一模块1向背的第三模块2朝向小区。
相比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在模块种类上增加了第三模块2及第四模块50。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各模块的结果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描述的情景为快递公司利用本实施例的配送方法及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将其用户的邮件配送至用户手中。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首先检测信息获取装置1的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处是否有空物流箱6。
一种方式是:快递公司的配送人员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请求存入时,若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处有空物流箱,则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自动打开。快递公司的配送人员将邮件放入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中的物流箱6里,并将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关闭,配送人员便可离开。用户存取装置12的抽屉式托架121内设有信息采集装置,该信息采集装置采集该邮件的订单。其中,订单信息包括快递单号,收取方具体地址,用户联系方式等。另一种方式是:快递公司的配送人员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请求存入时,信息采集装置启动,配送人员可将邮件上的可识别码置于信息采集装置的采集区域内,以便于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到订单信息。
在用户存取装置12被打开前,可检查用户存取装置12的抽屉式托架121上是否有空物流箱。若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处没有空物流箱,存取执行装置5从各模块的物流箱存放单元中选取距离最近的空物流箱6,将其取下并放置到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然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再自动打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是由控制装置控制打开的;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的关闭可以是配送人员手动关闭,也可由控制装置控制关闭的。检测抽屉式托架121上是否有空物流箱可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来检测。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向收货用户手机发送通知和咨询以及验证码或口令,发送形式为短信息或手机应用消息,告知其邮件已送达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并咨询是否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自提。
用户通过手机回复自提,存取执行装置5将放有邮件的物流箱6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取出,并放置到距离最近的空闲的物流箱存放单元上。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等待收货客户来自提邮件,当接收到收货客户发出的自提指令后存取执行装置5将需要自提的邮件,连同装载其的物流箱6从相应的物流箱存放单元上取下,并放置到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所述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可设置传感器,以感测其上是否放置有物流对象。传感器在感测到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放置有物流对象时,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控制装置在接收该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控制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自动打开;收货客户取走邮件,将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关闭。
用户通过手机回复配送,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继续询问其希望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配送时间(立即或其他约定时间),然后根据收货客户反馈回的配送时间或订单信息中已经约定的配送时间确定是否立即对邮件进行配送。若立即配送,则存取执行装置5将放有邮件的物流箱6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取下;同时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判断站内是否有空闲且电量充足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若有空闲且电量充足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则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接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指令后到第二模块3的地板上停稳并打开舱盖,存取执行装置5将相应的放有邮件的物流箱6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取下,并放置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货舱中,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关闭舱门;控制装置控制自动门打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由自动门驶出,驶向订单信息中的目标地址;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到达目标地址(如住宅门口)后,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向收货用户发送通知,通知形式为手机短信或手机应用消息,收货用户在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的交互屏幕上输入在之前已收到的验证码或口令,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舱门打开,收货用户取走物流对象。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自主返回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并向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反馈信息以告知其是否配送成功。若没有空闲且电量充足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4,则存取执行装置5将相应的放有邮件的物流箱6从抽屉式用户存取装置12上去取下,并放置到第二模块2中的空闲的放置位置处;控制装置该邮件的订单信息及放置位置关联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将关联的订单信息及放置位置上传至服务端设备。等待有空闲且电量充足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时,再将该邮件从放置位置取下装载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中以进行配送。
本实施例具有和实施例1相似的技术效果,在保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同时,提高了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对配送方法提供了一种更详细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旨在展示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另一种配置方式。物流对象配送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
如图7和8所示,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安装在小区内靠墙位置,其组成如图8所示,包括一个第一模块1,一个第二模块3、两个第四模块50以及两个第三模块2。各模块之间采用如图8所示的拼接方式固连,组成了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主体框架。
相比于上述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在模块种类上与之没有区别,区别仅在于各模块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因为各模块及各装置的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且对应的配送方法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均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第一模块1与第三模块2的朝向相同,使得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可以实现靠墙布置。同时,由于在纵向上只有两个模块的厚度,这种布置方式同样适用于纵向空间有限的环境。
如图9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对象管理系统,包括物流对象管理设备202及服务端设备201;其中,
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202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其中,所述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有出入口;
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存取执行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所述服务端设备,与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并记录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配送路线以及各物流对象的存取信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系统还包括:
客户端设备203,与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202及所述服务端设备201通信连接;
所述客户端设备203,用于接收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202或所述服务端设备201发送的信息;
所述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物流对象存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通知、收取方式询问信息、收取所需验证信息、收取提示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具体实现方案及其与服务端设备和客户端设备间的通信,均可参见上文中各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服务端设备可以是:物理服务器、部署在服务器集群上的虚拟服务器或者云端等。客户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计算机、车载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7)

1.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
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存取执行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其中,所述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所述出入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包括:连通的储物空间及第一空间;以及
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转运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以沿所述第一轨道转运物流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执行机构包括: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铺设平面的方向延伸的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
第二轨道,沿所述框架的延伸方向设置;
摆动部件,其具有固定部和摆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沿所述第二轨道运动,所述摆动部能绕所述固定部的旋转轴摆动;
抓取部件,其与所述摆动部联动,用于在所述摆动部摆动到位后抓取或释放物流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为所述框架提供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动力的第一驱动单元;
为所述摆动部件提供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动力的第二驱动单元;
为所述摆动部件提供摆动动力的第三驱动单元;以及
为所述抓取部件提供抓取或释放动力的第四驱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轨道平行;
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第一驱动电机,向所述第一齿轮输出旋转动力;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框架连接,以由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框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件包括可伸缩件;
物流对象容置在物流箱内;
所述物流箱上设有与所述可伸缩件适配的插入孔;
在所述抓取部件执行抓取动作时,所述可伸缩件伸出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在所述抓取部件执行释放动作时,所述可伸缩件缩回以从所述插入孔中抽出。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还包括:与所述储物空间及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活动;
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停靠区;
所述停靠区内设有充电装置,为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补充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敞开或关闭所述出入口的自动门;
所述自动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打开或关闭,以便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进出所述第二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交互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与交互对象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
其中,所述信息交互装置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人机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获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
通信装置,用于与用户客户端信息交互,以获取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信息中含有目标物流对象的配送时间;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按照所述配送时间,确定向存取执行装置及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时机,以便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在适当时间将所述目标物流对象装载在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上,由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将其配送至目的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存取装置;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具有用于放置物流对象的放置空间;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以在接收到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敞开以便用户将需存入的物流对象置于所述放置空间或从中取出需提取的物流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存取装置包括:
抽屉式托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用于放置物流对象;
抽拉轨道;
第五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抽屉式托架沿所述抽拉轨道打开或关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放置于所述用户存取装置内物流对象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发送的所述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还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剩余电量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剩余电量信息,确定向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时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为多个;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还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剩余电量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多个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剩余电量信息,从中选择一个剩余电量信息满足要求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向选出的自主移动配送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17.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其中,多个可拼接的模块包括:
第一模块,其包含控制装置;
第二模块,其包含在第一空间内活动以转运物流对象的存取执行装置;
第三模块,具有用于容置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及所述第三模块拼接,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存取执行装置及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通信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还包含信息交互装置;
所述信息交互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与交互对象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将所述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以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控制对象。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还具有用于存放物流对象的储物空间,所述储物空间位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上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具有自动门;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自动门通信连接,以控制自动门打开或关闭,便于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进出。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停靠区;
所述停靠区内设有充电装置,为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补充电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第二拼接体,包含第二顶板;
存取执行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上;
转运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以沿所述第一轨道转运物流对象。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模块;
所述第四模块包括:
第四拼接体,包括第四顶板;
延长轨道,设置在所述第四顶板上,以与所述第一轨道拼接延长所述第一轨道。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用户存取装置;其中
所述用户存取装置包括:
抽屉式托架,用于放置物流对象;
抽拉轨道;
第五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抽屉式托架沿所述抽拉轨道打开或关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还包含人机交互装置;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及所述抽屉式托架的外面板均显露于外。
26.一种物流对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服务端设备;其中,
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包括:
设备体,具有容置空间,用于存放物流对象;其中,所述设备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设有出入口;
控制装置,用于确定控制对象,并向所述控制对象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存取执行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控制指令动作以转运物流对象;
自主移动配送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装载物流对象,通过所述设备体上的出入口外出并自主地将装载的物流对象配送至目的地;
所述服务端设备,与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并记录所述自主移动配送装置的配送路线以及各物流对象的存取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物流对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客户端设备,与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所述服务端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客户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物流对象管理设备或所述服务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所述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物流对象存入物流对象管理设备的通知、收取方式询问信息、收取所需验证信息、收取提示信息。
CN201911158750.0A 2019-11-22 2019-11-22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2830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750.0A CN112830145A (zh) 2019-11-22 2019-11-22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8750.0A CN112830145A (zh) 2019-11-22 2019-11-22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0145A true CN112830145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8750.0A Pending CN112830145A (zh) 2019-11-22 2019-11-22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0145A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3686A (ja) * 1991-02-01 1992-09-09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荷物自動受渡し装置
JPH07215398A (ja) * 1994-02-01 1995-08-15 Fukushima Zoki Kogyo Kk 宅配物受箱
US20030125834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Storage Tecnhology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data storage library with horizontal array structures
US20030210493A1 (en) * 2000-12-18 2003-11-13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calable, space efficient, high density automated library
US20050226704A1 (en) * 2003-10-30 2005-10-13 Havard Hoelsaeter Robotics for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070097542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Goodman Brian G Burst communications for an automated data storage library
WO2013138193A2 (en) * 2012-03-12 2013-09-19 Bar Code Specialties, Inc. (Dba Bcs Solutions) Rail-mounted robotic inventory system
CN105046832A (zh) * 2014-12-09 2015-11-11 郭雯婷 一种智能自理快件箱
CN106347913A (zh) * 2016-10-09 2017-01-25 马彦亭 一种全自动无人机快递系统及方法
CN107618866A (zh) * 2017-09-08 2018-01-23 孟凡星 一种物流仓储快速存取设备
US20180197137A1 (en) * 2017-01-11 2018-07-12 Wal-Mart Stor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elivery of products ordered over the internet to customers from product stocking facilities
CN108382779A (zh) * 2018-04-28 2018-08-10 上海托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分拣系统及货架、agv
CN108764772A (zh) * 2018-04-12 2018-11-06 深圳市睿尔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终端配送系统
CN109726962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设备、配送机器人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11489A (zh) * 2019-03-29 2019-06-21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设备、配送机器人调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87367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物流终端智能收发与自动仓储系统
CN110011388A (zh) * 2019-05-17 2019-07-12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货柜以及智能货柜系统
CN209536097U (zh) * 2018-11-15 2019-10-25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3686A (ja) * 1991-02-01 1992-09-09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荷物自動受渡し装置
JPH07215398A (ja) * 1994-02-01 1995-08-15 Fukushima Zoki Kogyo Kk 宅配物受箱
US20030210493A1 (en) * 2000-12-18 2003-11-13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calable, space efficient, high density automated library
US20030125834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Storage Tecnhology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data storage library with horizontal array structures
US20050226704A1 (en) * 2003-10-30 2005-10-13 Havard Hoelsaeter Robotics for a data storage system
US20070097542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Goodman Brian G Burst communications for an automated data storage library
US20070101051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Schultz Mark D Power system for a robot accessor of an automated data storage library
WO2013138193A2 (en) * 2012-03-12 2013-09-19 Bar Code Specialties, Inc. (Dba Bcs Solutions) Rail-mounted robotic inventory system
CN105046832A (zh) * 2014-12-09 2015-11-11 郭雯婷 一种智能自理快件箱
CN106347913A (zh) * 2016-10-09 2017-01-25 马彦亭 一种全自动无人机快递系统及方法
US20180197137A1 (en) * 2017-01-11 2018-07-12 Wal-Mart Stor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elivery of products ordered over the internet to customers from product stocking facilities
CN107618866A (zh) * 2017-09-08 2018-01-23 孟凡星 一种物流仓储快速存取设备
CN108764772A (zh) * 2018-04-12 2018-11-06 深圳市睿尔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终端配送系统
CN108382779A (zh) * 2018-04-28 2018-08-10 上海托华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分拣系统及货架、agv
CN209536097U (zh) * 2018-11-15 2019-10-25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
CN109726962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设备、配送机器人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911489A (zh) * 2019-03-29 2019-06-21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设备、配送机器人调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87367A (zh) * 2019-04-04 2019-07-0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物流终端智能收发与自动仓储系统
CN110011388A (zh) * 2019-05-17 2019-07-12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货柜以及智能货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世权等: "工程实践 机械与近机械类 第2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pages: 290 - 29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7554B2 (en) Hybrid modular storage fetching system
US10351399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motorized transport units in fulfilling product orders
US11312573B2 (en) Method and dispensing station for distributing articles
US10503164B2 (en) Delivery system
US10216188B2 (en)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 based at delivery locations
CN108064212B (zh) 带有两套互连的轨道体系的自动化存取系统
US20200174494A1 (en) Article Delivery System
CN110969392A (zh) 一种智能送货系统及远程售卖方法
EP3998222A1 (e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phys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er appliance, and article management method
CA3049395A1 (en) Hybrid modular storage fetching system
JP2023548999A (ja) 倉庫セル、立体倉庫及びその貨物貯蔵方法
CN110993083A (zh) 基于移动工作站实现的医院物资配送方法及系统
CN210052244U (zh) 移动收发件装置
CN210836197U (zh) 一种智能送货系统
CN112830145A (zh) 物流对象管理设备及系统
WO2020057246A1 (zh) 用于存储包裹及包裹自提的方法、智能配送方法
WO2020057243A1 (zh) 无人配送站及其无人车存取货的方法
CN217181561U (zh) 一种网上超市物流配送系统
CN113335798B (zh) 一种医院机器人污物管理方法及系统
JP3205216U (ja) 物品保存システム
CN111332675B (zh) 货物自提设施、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
KR101146691B1 (ko) 자동 개폐형 수용장을 갖춘 입출고용 운반차
CA2938587A1 (en) Shopping facility track system and method of routing motorized transport units
CN217061087U (zh) 运物系统
CN216957096U (zh) 存物柜和存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