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5959B -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5959B
CN112825959B CN202110149015.4A CN202110149015A CN112825959B CN 112825959 B CN112825959 B CN 112825959B CN 202110149015 A CN202110149015 A CN 202110149015A CN 112825959 B CN112825959 B CN 112825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eutectic solvent
extraction efficiency
reagent
soybea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90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5959A (zh
Inventor
陈青松
林军
毕文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1490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5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5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5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J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WORKING-UP PROTEINS FOR FOODSTUFFS; PHOSPHATIDE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 A23J1/00Obtaining 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Bulk opening of eggs and separation of yolks from whites
    • A23J1/14Obtaining 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Bulk opening of eggs and separation of yolks from whites from leguminous or other vegetable seeds; from press-cake or oil-bearing seeds
    • A23J1/142Obtaining protein compositions for foodstuffs; Bulk opening of eggs and separation of yolks from whites from leguminous or other vegetable seeds; from press-cake or oil-bearing seeds by extracting with organic solv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大豆粉末;(2)制备低共熔溶剂;(3)将低共熔溶剂与大豆粉末混合;(4)离心取上清液;(5)加入试剂使蛋白质析出;(6)离心取下层蛋白质。通过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在环保、降解等领域有着很高的研究前景,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效率高,为之后提取大豆蛋白提供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提取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作为一种植物性蛋白,其蛋白质的组成种类和我们日常食用的蛋白类产品相近,其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丰富。大豆蛋白中不含有胆固醇,对于补充氨基酸来说,大豆蛋白是目前报道的唯一含有人体所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满足人体需求的一种植物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几乎是肉类和蛋类的2倍,因而可以在食品行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优势,激发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如何尽量多、尽量高效地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蛋白。
传统的提取方式主要是利用碱提酸沉淀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即利用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易溶物,在酸性溶液中生成沉淀的性质,用碱提取,酸沉淀达到提纯或分离的目的,但是这种提取方法有着提取效率低、污染严重、所需试剂量大、不易控制条件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可回收、可降解、可控制、易于操作、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的方法,为之后提取大豆中蛋白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加水稀释到所需倍数,即得低共熔溶剂的水溶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的水溶液中,形成悬浊液;
3)将悬浊液进行加热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向上清液中加入试剂,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制备萃取液,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混合;
2)将上述混合物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氢键受体包括氯化胆碱、氨基酸中的一种,所述氢键供体为甘油、聚乙二醇、乙二醇、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的摩尔比为1:1-1:4。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萃取液中,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100%。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加热温度为20-100 ℃,所述搅拌转速为250-1250 rpm,所述搅拌时间为1-5 h。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豆粉末与步骤4)中试剂的固液比为1:30-110g/mL,所述试剂加入盐酸或NaOH调节pH至3-8。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剂为水,并加入饱和食盐水,其中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为0-100%。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为20-100%。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剂为乙醇。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豆粉末与低共熔溶剂的固液比为1:6~22g/mL。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大豆加工成粉末,以提高低共熔溶剂和大豆粉末之间的结合,提高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粉末中蛋白质的效率;低共熔溶剂由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组成,是一种新型溶剂,合成简单快速、绿色无污染、降解性好、价格低廉;将低共熔溶剂与大豆粉末混合,以加热搅拌为提取手段,蛋白质和低共熔溶剂通过氢键连接,将大豆粉末中的蛋白质溶解到溶剂中来,对大豆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该方法拥有污染少、用量少、无废酸废碱产生、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的摩尔比为1:1和1:3,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20%、40%、60%、80%、100%的萃取液对大豆中蛋白质的提取率;
图3是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的摩尔比为1:1、1:2、1:3、1:4,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20%、30%、40%、50%、60%、70%、80%、90%、100%的萃取液对大豆中蛋白质的提取率;
图4是加热温度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5是搅拌转速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6是搅拌时间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7是大豆粉末与低共熔溶剂的固液比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8是试剂为水时,大豆粉末与试剂的固液比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9是试剂pH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图10是试剂为水时,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用试剂或者仪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的,均视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常规产品。每一次试验大豆粉末的用量均为1g。
实施例1:初步考察氢键受体、氢键供体种类及其摩尔比、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依次与甘油、聚乙二醇、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分别以1:1、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随后加水进行稀释,分别配制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20%、40%、60%、80%、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0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2h,转速为1000 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2所示,氢键受体为氯化胆碱,氢键供体为甘油,两者的摩尔比为1:3,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时提取效率最高,同时图2中还可以看出当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20%时,提取效率较低。
实施例2:进一步考察氢键受体、氢键供体的摩尔比、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分别以1:1、1:2、1:3、1:4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随后加水进行稀释,分别配制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20%、30%、40%、50%、60%、70%、80%、90%、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0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2h,转速为1000 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3所示,氢键受体为氯化胆碱,氢键供体为甘油,两者的摩尔比为1:3,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时提取效率最高。
实施例3:考察加热温度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0g/mL;
3)将悬浊液分别于20℃、40℃、60℃、80℃、100℃加热搅拌2h,转速为1000 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4所示,在100℃时拥有最高的提取效率,但是由于大豆蛋白质主要由7S和11S两种蛋白组成,两种蛋白的变性温度分别是75℃和90℃,所想要获得的是没有变性的蛋白,所以根据图4中所示,选择60℃为最佳加热温度。
实施例4:考察搅拌转速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0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2h,转速分别为250rpm、500rpm、750rpm、1000 rpm、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5所示,在1250rpm时提取效率最高,随着转速的提升,提取效率越来越高,可能是因为,低共熔溶剂拥有较高的粘性,在低转速下与大豆蛋白粉末接触比高转速下接触概率小,提取效率因此不高。
实施例5:考察搅拌时间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0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分别搅拌1h、2h、3h、4h、5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6所示,在1-4h这个时间段内,蛋白质的提取效率随时间增加而变高,在4h之后,提取效率开始降低。搅拌时间太短使低共熔溶剂无法充分和大豆粉末进行混合,即提取效率相对偏低,而搅拌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的破坏,使提取的蛋白质偏少,因此选择4h作为最佳搅拌时间。
实施例6:考察大豆粉末与低共熔溶剂的固液比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分别为1:6g/mL、1:10g/mL、1:14g/mL、1:18g/mL、1:22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4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5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7所示,在1:6-14g/mL范围内,提取效率随固液比增加而上升,之后继续提高固液比则提取效率降低,可以看出,提取效率先增高后降低,在1:14g/mL时,蛋白质提取效率最高。
实施例7:考察试剂为水时,大豆粉末与试剂的固液比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4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4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分别调节30 mL、40 mL、50mL、60 mL、70 mL、80 mL、90 mL、100 mL、110mL水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分别为1:30 g/mL、1:40 g/mL、1:50 g/mL、1:60g/mL、1:70 g/mL、1:80 g/mL、1:90 g/mL、1:100 g/mL、1:11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8所示,在30-50mL的区间段,随着试剂量的增加,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也随着提高,但是继续提高加水量则蛋白质的提取效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原因是,在50mL时,已经有足够的水使低共熔溶剂变性,使蛋白质析出,之后继续加水并没有效果。
实施例8:考察试剂pH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4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4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或NaOH调节50mL水至pH分别为3、4、5、6、7、8,使得大豆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50 g/mL,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9所示,在pH值为4时达到最高的提取效率,当加入的试剂酸性越来越弱、碱性越来越强时,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此条件下蛋白质溶解。而酸性原来越强时,蛋白质的提取效率同样下降,可能原因也是,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了溶解,使得提取效率降低。
实施例9:考察试剂为水时,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影响。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萃取液,即低共熔溶剂溶液:将氯化胆碱与甘油,以1:3的摩尔比混合,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即得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的萃取液;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4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4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用盐酸调节试剂至pH为4,使得大豆粉末与试剂的固液比为1:50 g/mL,其中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40%、60%、80%、100%,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
如图10所示,随着饱和食盐水的体积分数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也随之提高,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在盐水中的溶解度相比于纯水中较低。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当氢键受体为氯化胆碱、氢键供体为甘油、两者摩尔比为1:3、低共熔溶剂的体积分数为100%、固液比为1:14g/mL、加热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4h、转速为1250rpm、大豆粉末与试剂的固液比为1:50 g/mL、试剂pH为4、饱和食盐水体积分数为100%时,对大豆中蛋白质的提取效率最高,提取率为33.5%,相比于传统的蛋白质提取效率30%,提高了约3.5%。
以上所述仅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发明的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氢键受体还包括但不限于氨基酸,添加的试剂为乙醇,也能实现对大豆中蛋白质的提取。
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低共熔溶剂:将氢键受体氯化胆碱与氢键供体甘油混合,所述氢键受体氯化胆碱与氢键供体甘油的摩尔比为1:3,将混合物于60~100℃加热搅拌30~150min成均一相;
2)将大豆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中,形成悬浊液,固液比为1:14g/mL;
3)将悬浊液于60℃加热搅拌4h,转速为1250rpm,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4)使用饱和食盐水作为试剂,用盐酸调节试剂至pH为4,加入上清液中,使蛋白质析出,离心得到蛋白质,大豆粉末与试剂的固液比为1:50 g/mL。
CN202110149015.4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Active CN112825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9015.4A CN112825959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9015.4A CN112825959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959A CN112825959A (zh) 2021-05-25
CN112825959B true CN112825959B (zh) 2023-05-16

Family

ID=7593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9015.4A Active CN112825959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5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0933A1 (en) * 2022-10-13 2024-04-18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method of separating protein fractions
CN116355583A (zh) * 2023-03-15 2023-06-30 江苏大学 一种改性生物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9655A1 (en) * 2015-11-27 2017-06-01 Teknologian Tutkimuskeskus Vtt Oy Process for separating proteins from biomass materials
CN106939043A (zh) * 2017-05-12 2017-07-11 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低共熔溶剂‑盐双水相萃取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方法
CN110183510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天然低共熔溶剂一步分离昆虫蛋白质、油脂和甲壳素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345392A (zh) * 2020-02-24 2020-06-3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低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取植物蛋白中的用途
CN112125949A (zh) * 2020-09-17 2020-12-2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提取酵母多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9655A1 (en) * 2015-11-27 2017-06-01 Teknologian Tutkimuskeskus Vtt Oy Process for separating proteins from biomass materials
CN106939043A (zh) * 2017-05-12 2017-07-11 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低共熔溶剂‑盐双水相萃取螺旋藻中藻蓝蛋白的方法
CN110183510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天然低共熔溶剂一步分离昆虫蛋白质、油脂和甲壳素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1345392A (zh) * 2020-02-24 2020-06-3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低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取植物蛋白中的用途
CN112125949A (zh) * 2020-09-17 2020-12-2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提取酵母多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郝利平,郝林.黑大豆与扁豆活性蛋白质提取工艺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2,(03),117-119. *
陈青松.基于低共熔溶剂大分子提取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22,(第1期),B016-12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5959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5959B (zh) 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提取大豆中蛋白质的方法
CN101429467B (zh) 一种从微藻中同时提取油脂和蛋白质的方法
CN101928742B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性活性的乳清蛋白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973B (zh) 油松花粉小肽的提取方法
CN107858393B (zh) 一种从核桃粕中提取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1401658A (zh) 一种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中试方法
CN102088866A (zh) 可溶性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的生产
JP2017521084A (ja) 微細藻類バイオマスから可溶性タンパク質を抽出する方法
WO2001060180A1 (en) Enzymatic processing of rice bran to produce edible products
CN113698506B (zh) 一种温度响应型低共熔溶剂及提取枸杞多糖的方法
CN111838400A (zh) 一种提高双重疏水性蛋白质溶解度的方法
CN111345392A (zh) 一种低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取植物蛋白中的用途
CN1765921A (zh)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及制备的大豆小肽和工艺
CN106035980B (zh) 一种利用酶解法肝素吸附残液生产肠膜蛋白粉的方法
CN107653055A (zh) 一种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的方法
CN109527196B (zh) 一种提高大豆蛋白酶解效率和产率的方法
JP2017521451A (ja) 微細藻類バイオマスから可溶性タンパク質を抽出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4041655A (zh)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方法
CN101220387B (zh) 一种小麦草蛋白多肽提取工艺
JP4662846B2 (ja) 酒類のオリ下げ剤
CN115368486A (zh) 一种三元低共熔溶剂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壳甲壳素提取中的应用
CN115553374A (zh) 一种亚麻籽蛋白-多糖天然共混物的提取与多场景化利用方法
CN1579538A (zh) 一种大蒜蛋白酶解物系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939084A (zh) 一种芦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76699A (zh) 一种植物原料粕酶解处理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Qingsong

Inventor after: Lin Jun

Inventor after: Bi Wentao

Inventor before: Chen Qingsong

Inventor before: Lin 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