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4702A -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4702A
CN112824702A CN202011118244.1A CN202011118244A CN112824702A CN 112824702 A CN112824702 A CN 112824702A CN 202011118244 A CN202011118244 A CN 202011118244A CN 112824702 A CN112824702 A CN 112824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lastic body
hub
vibration ring
dynamic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8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康志
花田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 Corp filed Critical No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2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47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16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pporting arrangement of the damper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36Plastics springs, e.g. made of rub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ing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动态阻尼器,无需增大设置弹性体的径向空间就能够减小对于弹性体的扭转负荷,而且还能够限制振动环的相对位移量,以免弹性体发生破损。动态阻尼器包括轮毂、振动环、一对弹性体、轴承和套筒,振动环配置于轮毂的外周侧,并具有环状的振动环主体和在其内周侧朝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一对弹性体具有配置为从振动环中的轴向的两侧夹持凸部的弯曲部、和突起部,其中,套筒为圆筒状,并具有构成与轴向平行的内筒面的筒部和从筒部的一端部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弹性体中的弯曲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端部各自仅被固定于内筒面。

Description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内燃机的传动轴等旋转驱动系统中所产生的扭转振动的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动态阻尼器有时也被称为消振器。
背景技术
后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的机动车包括用于将搭载于车辆的前部的内燃机的输出传递至后轮的传动轴。
由于在传动轴产生的振动会对车辆的振动造成大的影响,所以在传动轴装配有衰减振动的动态阻尼器。
动态阻尼器包括轮毂、位于轮毂的外周侧的振动环、及连结轮毂和振动环的弹性体。振动环与弹性体共振以消除传动轴旋转时的振动,由此能够衰减传动轴的扭转方向(旋转方向)的振动。
近年来,由于以改善燃料利用率为目的的车辆的轻量化,传动轴所产生的振动的频带变低。当振动的频率变小时,相对于动态阻尼器的激振输入值有变大的倾向,存在对弹性体施加大的扭转负荷的可能性。
此处,若沿径向加长弹性体则弹性体的耐久性得以提高。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动态阻尼器的径向的空间扩大。另外,若设置限制振动环的相对位移量的限位器,则虽然能够防止施加于弹性体的扭转负荷,但是设置限位器会招致部品个数相应地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动态阻尼器。
如图10所示,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下特征的动态阻尼器10,即包括:轮毂20;位于该轮毂20的外周侧的振动环30;和一对橡胶状弹性体制的弹性体40,位于所述振动环30的轴向两侧并且连结所述轮毂20和所述振动环30,所述振动环30包括延伸设置到所述轮毂20的外周附近的凸部32,各弹性体40呈从所述轮毂20到所述振动环30从凸部32向轴向外侧弯曲的形状,在所述弹性体40中的凸部32侧的面一体地成型有朝向所述凸部32延伸设置的橡胶状弹性体制的突起部44,在所述凸部32与所述突起部44之间设定有间隙。另外,记载有如下的内容:这样的动态阻尼器10中的振动环30具有经由套筒41和弹性体40而与轮毂20的外周侧连结的环状的振动环主体31,从该振动环主体31的轴向中央朝向内径方向形成有凸部32。还记载有:该凸部32在其内周面嵌合有干式轴承33。
并且,记载有如下的内容:根据这样的动态阻尼器10,通过使弹性体40形成为弯曲的形状,由此无需增大设置弹性体40的径向空间就能够减小对于弹性体40的扭转负荷,通过突起部44与凸部32接触时的阻力,能够使振动环30的相对位移量衰减,从而还发挥作为限位器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88103号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组装上述那样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动态阻尼器10时,将一弹性体40嵌合于轮毂20与振动环主体31之间之后,将另一弹性体40嵌合于轮毂20与振动环主体31之间。此处,在以从轴向两侧夹持振动环30的凸部32的方式嵌合弹性体40时,即使对弹性体40施加应力也无法进行嵌合(压入),故将弯曲部42的两个端部固定于圆筒状的套筒41,之后对套筒41施加应力来进行嵌合。
但是,如图10所示的方式那样,当弯曲部42的端部被固定于套筒41中的与轴垂直的端面时,无法对该端面施加应力进行嵌合(压入)。这是因为,存在使弯曲部42的端部破损的可能性。当弯曲部42的端部破损时,弹性体40难以发挥规定的性能,其结果是,无法减小对于弹性体40的扭转负荷,除此之外,也难以发挥突起部44的限位器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技术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弹性体的破损、套筒的变形的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进行了专心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为如下的(1)~(3)。
(1)一种动态阻尼器,包括轮毂、振动环、一对弹性体、轴承和套筒,
所述振动环配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侧,并具有环状的振动环主体和在其内周侧朝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
一对所述弹性体:弯曲部,配置为从轴向的两侧夹持所述振动环中的所述凸部,经由所述套筒连结所述轮毂和所述振动环主体,并向轴向外侧弯曲;和突起部,从所述弯曲部中的内表面朝向所述凸部突出,
所述轴承配置于所述凸部与所述轮毂之间,
其中,
所述套筒为圆筒状,并具有构成与轴向平行的内筒面的筒部和从所述筒部的一端部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端部各自仅被固定于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内筒面。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凸缘部具有导向部。
(3)一种动态阻尼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获得(1)或(2)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固定工序,将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端部各自仅固定于配置在内径侧和外径侧的两个所述套筒的各自中的所述内筒面,得到带套筒弹性体;
第一压入工序,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下侧的状态,将所述带套筒弹性体配置在经由所述凸缘部从下方支承施加于所述筒部的应力的至少一部分的夹具之上;
第二压入工序,使所述轮毂从上方嵌合于通过所述第一压入工序配置在所述夹具之上的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内周侧的所述套筒,并使所述振动环从上方嵌合于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外周侧的所述套筒;及
第三压入工序,使用能够经由所述凸缘部对所述筒部施加应力的夹具,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上侧的状态将另一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从上方向所述轮毂与所述振动环主体之间压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弹性体的破损、套筒的变形的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轴向上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与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外径侧的套筒41a和内径侧的套筒41b的概略剖视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弹性体40固定于图3所示的两个套筒的状态的概略剖视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第一压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的优选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第三压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的优选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关于现有的动态阻尼器的轴向上的概略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动态阻尼器,包括轮毂、振动环、一对弹性体、轴承和套筒,所述振动环配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侧,并具有环状的振动环主体和在其内周侧朝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一对所述弹性体具有:弯曲部,配置为从轴向的两侧夹持所述振动环中的所述凸部,经由所述套筒连结所述轮毂和所述振动环主体,并向轴向外侧弯曲;和突起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内表面朝向所述凸部突出,所述轴承配置于所述凸部与所述轮毂之间,所述套筒为圆筒状,并具有构成与轴向平行的内筒面的筒部和从所述筒部的一端部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端部各自仅被固定于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内筒面。
这样的动态阻尼器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
另外,本发明为一种动态阻尼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包括:固定工序,将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端部各自仅固定于配置在内径侧和外径侧的两个所述套筒的各自的所述内筒面,得到带套筒弹性体;第一压入工序,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下侧的状态,将所述带套筒弹性体配置于经由所述凸缘部从下方支承施加于所述筒部的应力的至少一部分的夹具之上;第二压入工序,使所述轮毂从上方嵌合于通过所述第一压入工序配置在所述夹具之上的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内周侧的所述套筒,并使所述振动环从上方嵌合于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外周侧的所述套筒;及第三压入工序,使用能够经由所述凸缘部对所述筒部施加应力的夹具,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上侧的状态将另一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从上方向所述轮毂与所述振动环主体之间压入。
这样的动态阻尼器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
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优选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关于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优选方式,使用图1~图4进行说明。图1是关于优选的方式的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轴向上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关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与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概略俯视图。另外,图3是外径侧的套筒41a和内径侧的套筒41b的概略剖视立体图,图4是示出将弹性体40固定于图3所示的两个套筒的状态的概略剖视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4乃至后述的图5~图9是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的优选方式的示例。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并不限定于图1~图9所示出的方式。在本发明中,容许各种的变形、改变。
如图1和图2所示,动态阻尼器10包括圆筒状的轮毂20和位于该轮毂20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振动环30,弹性体40将轮毂20和振动环30连结。弹性体40在振动环30的轴向两侧设有一对。该动态阻尼器10装配在位于机动车等车辆的下侧的传动轴等进行使用。
轮毂20被固定于传动轴。轮毂20的外周面21经由弹性体40而与振动环30连结。
振动环30具有环状的振动环主体31。振动环主体31经由套筒41(41a、41b)和弹性体40而与轮毂20的外周侧连结。另外,振动环30从其轴向中央朝向内径方向具有凸部32。在凸部32的内周面嵌合、固定有干式轴承33。干式轴承33的内周面与轮毂20的外周面21空开微小的间隙地相对。也就是说,在干式轴承33的内周面与轮毂20的外周面21之间设定有微小的间隙。
弹性体40是环状的橡胶状弹性体。弹性体40包括弯曲部42,该弯曲部42具有向轴向外侧(图1中的左右方向)弯曲的形状。弯曲部42在外表面的中央部分(弯曲部42的顶点)具有环状的橡胶块43,在弯曲部42内表面的中央部分具有环状的突起部44。
橡胶块43形成在位于突起部44的相反侧的弯曲部42的外表面的中央部分。橡胶块43所在的弯曲部42的一部分成为厚壁,从而弹性体40提高了橡胶块43局部的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中,对弹性体40中的橡胶块43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使弹性体40的外径侧与内径侧均衡地弹性变形,优选在弹性体40的中心、即弯曲部42的顶点附近配置有橡胶块43。
突起部44形成在位于橡胶块43的相反侧的弯曲部42的内表面的中央部分。突起部44从弯曲部42的内表面朝向振动环30的凸部32沿轴向延伸。在突起部44的前端与凸部32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C1。间隙C1大概为1~2mm左右。
如图1和图4所示,这样的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外径侧的端部42a和内径侧的端部42b被固定于圆筒状的套筒41a和套筒41b。
此处,如图3和图4所示,套筒41a具有构成与轴向平行的内筒面X1的筒部α和从筒部α的一端部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β。此处,优选凸缘部β具有导向部γ。凸缘部β在一端部处与筒部α结合,优选在凸缘部β的另一端部处与导向部γ结合。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部γ优选沿与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当凸缘部β具有导向部γ时,在制造过程中,夹具的定位变得容易,有助于提高制造过程中的作业效率。
并且,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外径侧的端部42a仅被固定于筒部α中的、与轴平行的内筒面X1。此处,如图4所示,端部42a不与凸缘部β中的按压面X2相接。
如此,套筒41a与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结合。并且,套筒41a被嵌合固定于振动环主体31的内周面。即,弯曲部42的外径侧的端部42a经由套筒41a而与振动环主体31连结。
关于套筒41b也相同。如图3和图4所示,套筒41b具有构成与轴平行的内筒面Y1的筒部δ和从筒部δ的一端部朝向内周侧突出的凸缘部ε。此处,优选凸缘部ε具有导向部ζ。凸缘部ε在一端部处与筒部δ结合,优选在凸缘部ε的另一端部处与导向部ζ结合。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部ζ优选沿与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当凸缘部ε具有导向部ζ时,在制造过程中,夹具的定位变得容易,有助于提高制造过程中的作业效率。
并且,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内径侧的端部42b仅被固定于筒部δ中的、与轴平行的内筒面Y1。此处,如图4所示,端部42b不与凸缘部ε中的按压面Y2相接。
如此,套筒41b与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结合。并且,套筒41b被嵌合固定于轮毂20的外周面。即,弯曲部42的内径侧的端部42b经由套筒41b而与轮毂20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部42相对于套筒41(41a、41b)的固定可以通过例如熔敷、硫化粘合、使用了粘合剂的粘合来实现。
因此,弯曲部42将轮毂20和振动环30以固定状态连结,在振动环30相对于轮毂20沿扭转方向X产生位移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
根据包括上述结构的动态阻尼器10,弹性体40与振动环30以与因传动轴的振动而引起的扭转方向X的位移的相位相反的相位进行共振,因此能够降低传动轴的振动。
由于伴随着传动轴的旋转的振动,在动态阻尼器10的振动环30相对于轮毂20沿扭转方向X产生位移时,弹性体40的弯曲部42沿扭转方向X被拉伸。此时,形成于弯曲部42的橡胶块43提高弹性体40的刚性,弹性体40的外径侧和内径侧以橡胶块43为中心均衡地产生弹性变形,可防止应力集中于弹性体40的局部。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弹性体40的耐久性。
根据图1~图4所示的方式的动态阻尼器10,在振动环30相对于轮毂20沿扭转方向X产生位移时,呈弯曲的形状的弯曲部42沿扭转方向X被拉伸。此时,由于弯曲部42的弯曲形状,弹性体40的径向长度变长,弹性体40的位移容许量变大。其结果是,对振动环30的相对位移的扭转耐久性提高,且无需增大弹性体40的径向的占有空间就能够增大针对传动轴的旋转的振动降低效果的范围。
伴随着传动轴的转速的增加,在振动环30扭转到一定程度以上时,由于弯曲部42被拉伸,故突起部44与凸部32之间的间隙C1减少,突起部44与凸部32接触。当突起部44与凸部32接触时,使向扭转方向X的振动的衰减量增加。此时,突起部44发挥限位器功能,从而能够防止振动环30扭转到一定程度以上的情况。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说明的固定工序、第一压入工序、第二压入工序和第三压入工序。
<固定工序>
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包括的固定工序进行说明。
在固定工序中,最先准备图1和图4所示那样的弹性体40、外径侧的套筒41a和内径侧的套筒41b。
弹性体40例如可使用现有公知的材料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例如,作为材料,可以从天然橡胶(N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基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氯丁二烯等橡胶状弹性材料、聚酯类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等热塑性弹性体中根据适当用途来选择使用。将这样的材料灌入模具,能够成型弹性体40。
关于外径侧的套筒41a和内径侧的套筒41b也同样地、例如可使用现有公知的材料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得到。例如,通过对板状的金属(优选为冷轧钢)进行冲压加工,能够得到套筒41a和套筒41b。
将这样的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端部42a仅固定于配置在外径侧的套筒41a中的内筒面X1。也就是说,在端部42a的局部也避免与按压面X2相接。此处,若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式那样,在按压面X2存在弯曲部42的端部42a,则在后述的第二压入工序中,在使轮毂和振动环嵌合于配置在夹具之上的带套筒弹性体时,由于弯曲部42的端部42a会夹持在夹具与按压面X2之间,所以导致弯曲部42的端部42a发生破损。
另外,将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端部42b仅固定于配置在内径侧的套筒41b中的内筒面Y1。也就是说,在端部42b的局部也避免与按压面Y2相接。此处,若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式那样,在按压面Y2存在弯曲部42的端部42b,则在后述的第三压入工序中,在使用夹具从上方对带套筒弹性体中的按压面X2、Y2压进时,由于弯曲部42的端部42b会夹持在夹具与按压面Y2之间,所以导致弯曲部42的端部42b发生破损。
如此,将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端部42a仅固定于配置在外径侧的套筒41a中的内筒面X1,另外,将弹性体40中的弯曲部42的端部42b仅固定于配置在内径侧的套筒41b中的内筒面Y1,由此在后述的第二压入工序中,在使轮毂和振动环嵌合于配置在夹具之上的带套筒弹性体时,不会使弯曲部42的端部破损,另外,在后述的第三压入工序中,通过使用夹具从上方对带套筒弹性体中的按压面X2、Y2压进,由此即使向轮毂20与振动环主体32之间压入,也不会使弯曲部42的端部破损。
当使弯曲部42的端部破损时,弹性体40难以发挥规定的性能,其结果是,无法减小对弹性体40的扭转负荷,除此之外,也难以发挥突起部44的限位器功能。
套筒41a、41b与弯曲部42的端部42a、42b的固定可以通过例如熔敷、硫化粘合、使用了粘合剂的粘合来实现。
如此,能够得到图4所示那样的带套筒弹性体50。
<第一压入工序>
对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包括的第一压入工序,使用图5、图6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在第一压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的优选例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第一压入工序中,将通过前述的固定工序得到的带套筒弹性体50配置于夹具60之上。即,以内侧的环62从下方支承内侧的套筒41b、外侧的环64从下方支承外侧的套筒41a的方式,将带套筒弹性体50配置于夹具60之上。
夹具60以使底部66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于例如台上来进行使用。
如图5所示,两个环(62、64)同心圆状地配置于夹具60,且被固定于板状的底部66。环(62、64)均为筒状,它们的宽度(从底部66突出的高度)均相同。
另外,夹具60中的两个环的径向的距离t与套筒41a的内筒面X1和套筒41b中的内筒面Y1的距离大致相等。
另外,内侧的环62的环自身的宽度优选比套筒41b的筒部δ的宽度大,且优选比凸缘部ε的按压面Y2的径向的长度小。
另外,外侧的环64的环自身的宽度优选比套筒41a的筒部α的宽度大,且优选比凸缘部β的按压面X2的径向的长度小。
这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夹具60能够经由凸缘部β、ε从下方支承施加于带套筒弹性体50的筒部α、δ的应力的至少一部分。
此处,当凸缘部β、ε具有导向部γ、ζ时,在制造过程中,相对于夹具70的定位变得容易,有助于提高制造过程中的作业效率。
夹具60例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材料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得到。例如能够通过对金属(优选为SS400等)进行切削加工来得到。
如图6所示,以内筒面X1、Y1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式,将凸缘部β、ε作为下侧地在这样的夹具60上配置带套筒弹性体50。
<第二压入工序>
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包括的第二压入工序,使用图7进行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使轮毂20从上方嵌合于通过前述的第一压入工序而配置在夹具60之上的带套筒弹性体50中的内周侧的套筒41b,并使振动环30从上方嵌合于带套筒弹性体50中的外周侧的套筒41a。
此处,也可以在嵌合振动环30之后嵌合轮毂20。
另外,优选在将干式轴承33嵌合到振动环30之后,使它们嵌合于带套筒弹性体50。
对于使轮毂20和振动环30嵌合于带套筒弹性体50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过从上方向轮毂20或者振动环30施加应力,能够使它们嵌合于带套筒弹性体50。
<第三压入工序>
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包括的第三压入工序,使用图8、图9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在第三压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的优选例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第三压入工序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在第三压入工序中,将另一个带套筒弹性体52从上方压入到轮毂20与振动环主体32之间。
如图8、图9所示,在第三压入工序中,使用夹具70,该夹具70能够经由带套筒弹性体52的凸缘部β、ε对筒部α、δ施加应力。
夹具70可以使用与前述的夹具60相同、仅两个环(72、74)的高度高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两个环(72、74)同心圆状地配置于夹具70,且被固定于板状的底部76。环(72、74)均为筒状,它们的宽度(从底部76突出的高度)均相同。
另外,夹具70中的两个环的径向的距離t与套筒41a的内筒面X1和套筒41b中的内筒面Y1的距离大致相等。
另外,内侧的环72的环自身的宽度优选比套筒41b的筒部δ的宽度大,且优选比凸缘部ε的按压面Y2的径向的长度小。
另外,外侧的环74的环自身的宽度优选比套筒41a的筒部α的宽度大,且优选比凸缘部β的按压面X2的径向的长度小。
这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向带套筒弹性体52中的筒部α、δ施加应力,所以能够抑制套筒的变形。当来自夹具70的应力难以施加于筒部α、δ时,存在凸缘部β、ε变形的可能性。
此处,当凸缘部β、ε具有导向部γ、ζ时,在制造过程中,相对于夹具70的定位变得容易,有助于提高制造过程中的作业效率。
夹具70被固定为底部76成为水平地进行使用。
夹具70例如可使用现有公知的材料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得到。例如能够通过对金属(优选为SS400等)进行切削加工来得到。
使用这样的夹具70,将另一带套筒弹性体52以其内筒面X1、Y1与铅垂方向平行的状态,从上方压入到轮毂20与振动环主体32之间。此处,在使凸缘部β、ε为上侧的状态下,通过夹具70压靠按压面X2、Y2来进行嵌合。
通过这样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动态阻尼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 动态阻尼器
20 轮毂
21 外周面
30 振动环
31 振动环主体
32 凸部
33 干式轴承
40 弹性体
41 套筒
42 弯曲部
43 橡胶块
44 突起部
50、52 带套筒弹性体
60、70 夹具
62、72 内侧的环
64、74 外侧的环
C1 间隙
X 扭转方向
t 内侧环与外侧环的距离
X1、Y1 内筒面
X2、Y2 按压面
α、δ筒部
β、ε凸缘部
γ、ζ导向部
本申请以2019年11月2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9-209885为基础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公开的所有内容援引于此。

Claims (3)

1.一种动态阻尼器,包括轮毂、振动环、一对弹性体、轴承和套筒,
所述振动环配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侧,并具有环状的振动环主体和在该振动环主体的内周侧朝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部,
一对所述弹性体具有:弯曲部,配置为从轴向的两侧夹持所述振动环中的所述凸部,经由所述套筒连结所述轮毂和所述振动环主体,并向轴向外侧弯曲;和突起部,从所述弯曲部中的内表面朝向所述凸部突出,
所述轴承配置于所述凸部与所述轮毂之间,
所述套筒为圆筒状,并具有构成与轴向平行的内筒面的筒部和从所述筒部的一端部朝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端部各自仅被固定于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内筒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器,其中,
所述套筒中的所述凸缘部具有导向部。
3.一种动态阻尼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获得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阻尼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固定工序,将所述弹性体中的所述弯曲部的端部各自仅固定于配置在内径侧和外径侧的两个所述套筒的各自的所述内筒面,得到带套筒弹性体;
第一压入工序,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下侧的状态,将所述带套筒弹性体配置在经由所述凸缘部从下方支承施加于所述筒部的应力的至少一部分的夹具之上;
第二压入工序,使所述轮毂从上方嵌合于通过所述第一压入工序配置在所述夹具之上的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内周侧的所述套筒,并使所述振动环从上方嵌合于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中的外周侧的所述套筒;及
第三压入工序,使用能够经由所述凸缘部对所述筒部施加应力的夹具,以所述内筒面为铅垂方向且使所述凸缘部为上侧的状态将另一所述带套筒弹性体从上方向所述轮毂与所述振动环主体之间压入。
CN202011118244.1A 2019-11-20 2020-10-19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28247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9885 2019-11-20
JP2019209885A JP7390872B2 (ja) 2019-11-20 2019-11-20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4702A true CN112824702A (zh) 2021-05-21

Family

ID=75907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8244.1A Pending CN112824702A (zh) 2019-11-20 2020-10-19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90872B2 (zh)
CN (1) CN11282470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2239706A1 (zh) 2021-05-12 2022-11-17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7598B (zh) * 1996-02-07 1997-10-11 Honda Motor Co Ltd
JPH1016586A (ja) * 1996-07-08 1998-01-20 Showa:Kk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支承装置
JP2001180316A (ja) * 1999-12-24 2001-07-03 Nok Vibracoustic Kk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
WO2001070535A1 (fr) * 2000-03-24 2001-09-27 Nok-Vibracoustic Co., Ltd Support de palier central
WO2018088103A1 (ja) * 2016-11-08 2018-05-17 Nok株式会社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JP2019043421A (ja) * 2017-09-05 2019-03-22 Nok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875Y2 (zh) * 1986-08-07 1991-04-05
JPH0642117Y2 (ja) * 1989-02-22 1994-11-02 エヌ・オー・ケー・メグラスティック株式会社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
JPH02253028A (ja) * 1989-03-24 1990-10-11 N O K Megurasuteitsuku Kk ダンパ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357541U (zh) * 1989-07-31 1991-06-03
JPH0333248U (zh) * 1989-08-10 1991-04-02
JP7057684B2 (ja) * 2018-02-28 2022-04-20 株式会社フコク ゴム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ダンパ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7598B (zh) * 1996-02-07 1997-10-11 Honda Motor Co Ltd
JPH1016586A (ja) * 1996-07-08 1998-01-20 Showa:Kk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支承装置
JP2001180316A (ja) * 1999-12-24 2001-07-03 Nok Vibracoustic Kk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
WO2001070535A1 (fr) * 2000-03-24 2001-09-27 Nok-Vibracoustic Co., Ltd Support de palier central
WO2018088103A1 (ja) * 2016-11-08 2018-05-17 Nok株式会社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JP2019043421A (ja) * 2017-09-05 2019-03-22 Nok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1018A (ja) 2021-05-27
JP7390872B2 (ja) 202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5774B2 (ja) 防振装置
JP4560376B2 (ja)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US6312340B1 (en) Hollow drive shaft with integrated vibration absorber
WO2018088103A1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US6817599B2 (en) Vibration damping bushing
CN107921862B (zh) 微型剪切毂双环隔离器
CN107636345B (zh) 用于传动系的减振器
CN112824702A (zh) 动态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JP4716387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WO2019131512A1 (ja) 電気自動車用防振装置の配設構造
JP2010159860A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4028165B2 (ja) マウントインシュレータ
JPH08219210A (ja) 防振支持体
JP2002276714A (ja) 防振装置
JP3932025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2022092517A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S6320567Y2 (zh)
JP2000074131A (ja) 液体封入防振装置
JP4358874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CN112797113A (zh) 动态阻尼器
JPH04302725A (ja) 円筒型防振装置
JPH07248025A (ja)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JP2010060023A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2018048666A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JPH11117974A (ja) ゴムブッシ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