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5373B -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5373B
CN112795373B CN202110176918.1A CN202110176918A CN112795373B CN 112795373 B CN112795373 B CN 112795373B CN 202110176918 A CN202110176918 A CN 202110176918A CN 112795373 B CN112795373 B CN 112795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orary plugging
mixture
stirring
fracturing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69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5373A (zh
Inventor
贾振福
鲁红升
杜良军
邹近
秦鹏
陈恒
刘斌
杨立君
严向阳
王瑜
屈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en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en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en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en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69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5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5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5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5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5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0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 C09K8/504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 C09K8/506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09K8/508Compositions based on water or polar solvent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0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 C09K8/516Compositions for plastering borehole walls, i.e. compositions for temporary consolidation of borehole wa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by the form of their components, e.g. encapsulated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及油气田改造压裂液领域中的物理、化学封堵技术,具体涉及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为了提高生物可降解聚酯类材料的热稳定性,使用16‑46%的聚己内酯、10‑30%的聚乙醇酸、20‑30%的聚乳酸、4‑17%的聚丁酸丁二酯、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3%的纳米二氧化硅组成合成新型可降解聚酯类材料;通过改变各原料比例,可以调节材料的降解温度,以适应不同井底温度的降解需求。与传统生物可降解材料相比,研发的可降解暂堵球通过调节分子结构和添加纳米材料克服了传统生物可降解材料耐温性和机械强度,突破了传统生物可降解材料不具备低温溶解以及温度使用范围窄的难题,并且该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

Description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作业中的物理、化学封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暂堵工艺通常是以塑料球、橡胶球、尼龙球、蜡球等作为暂堵球的,这些暂堵球在射孔炮眼的暂堵工艺中其存在如下主要技术问题:塑料球、橡胶球、尼龙球由于难以溶解,其变形后会卡在炮眼处而堵塞炮眼的通道,影响后期的返排及油气产量;蜡球虽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可以溶解(耐温30~43℃),但其抗压强度较低(暂堵压力只有3~5MPa),封堵不稳定,特别是在地层破裂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无法承压实现有效地暂堵转向。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7108813988,公开号:CN107573913 A)公开一种射孔炮眼暂堵用可溶降解暂堵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堵球主要由可溶解聚合物的壳体和所包覆的可降解聚合物的球形芯体组成;所述壳体的成型材料为聚乙烯醇或聚己内酯;所述球形芯体的成型材料为聚乙醇酸、聚乙烯醇、聚乳酸和聚乙丙交酯中的任一种。所述球形芯体的成型材料为聚乙醇酸、聚乙丙交酯或聚乙烯醇;所述聚乙醇酸的特性粘数为1.0~2.0dl/g;所述聚乙丙交酯的特性粘数为1.0~2.0dl/g;所述聚乙烯醇的熔融指数为2.0~15.0g/10min (170℃,5kg)。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20111672760,公开号:CN111997560 A)公开一种油气井压裂用完全可降解暂堵塞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醇酸80.0-100.0,聚(L-丙交酯-ε-己内酯)2.0-6.0,聚已内酯 30.0-50.0,二氧化硅0.5-2.0,增韧剂1.0-10.0,阻水剂1.0-10.0,油酸酰胺0.1-1.0,淀粉10.0-30.0,壳聚糖1.0-5.0。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6109450987,公开号:CN106520094 A)公开一种酸化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溶暂堵剂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可溶原料组成:镁合金粒料60~90%,镁合金薄片6~39%,纤维1~ 4%。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烘干预处理好的镁粉、铝粉、铁粉按配方量加入到熔炼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660~700℃,使镁粉和铝粉熔化,搅拌,使铁粉在镁铝熔融液中混合均匀,在660~700℃的条件下保温25~35分钟;将熔融液浇铸成棒材;冷却至室温;步骤2.将镁合金棒材加工成颗粒状和薄片状;步骤3.将配方量的镁合金粒料、镁合金薄片和纤维按比例混合入携带液中。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并没有引入纳米材料二氧化硅,利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缺陷和非配对原子多的特点,与聚合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从而达到增强增韧聚合物的目的,以此提高暂堵剂、暂堵球的耐压强度;从而突破现有暂堵材料使用温度范围单一、耐压强度差、成本高等缺陷。
综上所述,投球暂堵用的现有常规暂堵球难以满足暂堵转向压裂施工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暂堵转向压裂施工效果,迫切需要一种高强度兼具可溶性的暂堵剂、暂堵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传生物可降解材料相比,研发的可降解暂堵球利用杂环环氧化合物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其结构上三个环氧基很活泼,能与聚酯树脂中羟基进行高密度交联,聚合过程中与聚酯结合,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暂堵剂,从而实现温度调节;同时引入纳米材料二氧化硅,利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缺陷和非配对原子多的特点,与聚合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从而达到增强增韧聚合物的目的,以此提高暂堵剂、暂堵球的耐压强度;从而突破现有暂堵材料使用温度范围单一、耐压强度差、成本高等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其特征在于由16-46%的聚己内酯、10-30%的聚乙醇酸、20-30%的聚乳酸、4-17%的聚丁酸丁二酯、4-17%的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3%的纳米二氧化硅组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暂堵球以及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暂堵剂的聚合原理简介图;
图2为5%实施例1暂堵剂在自来水中初始(a)、完全溶解的状态(b);
图3为5%实施例1暂堵剂在4万标准盐水中初始(a)、完全溶解的状态(b);
图4为5%实施例1暂堵剂在10%盐酸中初始(a)、完全溶解的状态(b);
图5为实施例1暂堵剂在20℃条件下5%注入压力随注入时间变化;
图6为实施例2 10mm暂堵球在50℃自来水中60min(a)、120min的状态(b);
图7为实施例2 10mm暂堵球在50℃4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60min(a)、120min 的状态(b);
图8为实施例2 10mm暂堵球在50℃10%盐酸溶液中中60min(a)、120min 的状态(b);
图9为实施例4暂堵剂在100℃条件下5%注入压力随注入时间变化;
图10为实施例5,120℃暂堵球与市场现有暂堵球抗压曲线对比;
图11为120℃暂堵剂(a)、暂堵球成品(b)。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由 16-46%的聚己内酯、10-30%的聚乙醇酸、20-30%的聚乳酸、4-17%的聚丁酸丁二酯、4-17%的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3%的纳米二氧化硅组成。纳米二氧化硅最佳使用量为3%,根据各自原材料本身密度差异,纳米二氧化硅超过3%时,得到的暂堵剂、暂堵球密度可能超过2.0g/cm3,根据现场压裂行业使用经验,当密度大于2.0g/cm3时,实际压裂施工使用效果较差;少于3%时,制备出来的暂堵球、暂堵剂抗压性能差。
原材料16-46%的聚己内酯、10-30%的聚乙醇酸、20-30%的聚乳酸、4-17%的聚丁酸丁二酯、4-17%的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4-17%的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为其最佳范围,由于原材料本身的熔融温度局限性以及合成暂堵剂、暂堵球的分子量大小不同,当原材料组分不在其范围内时,可能得到的暂堵球、暂堵剂在某一温度下迅速完全溶解,在施工时不利于很好的封堵,不能满足施工效果;同时也可能得到的暂堵球、暂堵剂在温度范围内无法溶解,本意是合成暂时封堵材料,结果得到的是长效暂堵材料。
所述不同温度为适用于20-120℃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所述暂堵球包括上述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在冷却成型前将合成的熔融体转移至不同规格型号球形模具冷却,得到不同规格的暂堵球。所述不同规格型号为直径为5mm、8mm或10mm球形模具。暂堵球制备原理如图1,合成的共聚酯中存在不稳定结构(酯键),在一定温度水中会发生可逆反应—水解成酸和水、二氧化碳,通过控制聚合度的分子量,得到可溶球水溶难易程度不同,可以适用于不同井温条件。
一种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上述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0%的聚乳酸、10%聚乙醇酸、46%的聚己内酯、4%的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将上述聚合物加热,搅拌完全熔融;
步骤2: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7%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以此得到混合体A;
步骤3: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降温,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步骤4: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一定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所述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所述降温方式采用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并将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
实施例1
适用于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合成技术方案:
按照设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0%的聚乳酸、10%聚乙醇酸、46%的聚己内酯、4%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温度过低聚乙醇酸无法完全熔融,搅拌完全熔融,然后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7%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保证其能够很好的混合均匀,从而保证聚合物充分的聚合,防止因为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不充分导致局部聚合,影响其成品性能;以此得到混合体A。
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等降温方案,将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温度低于80℃,体系粘稠,后续原材料难以混合均匀,温度太高,能耗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将混合体B在熔融情况下转移至不同规格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得到适用于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
按照实施例1的方案制备粉碎出粒径在40-120目之间的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称取按照质量比为5%称取暂堵剂,分别加入到自来水中、2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4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浓度10%盐酸溶液中、浓度5%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分别置于20℃水浴观察溶解,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51
通过在不同水质中实验发现,该暂堵剂在20℃水质中,溶解50%的时间需要 4h,水质矿化度越大,对其溶解较小,溶解时间在清水中几乎无区别,表明该暂堵剂能够在不同矿化度水质中很好溶解;通过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发现,该在暂堵剂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性能,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溶解,能够在压裂储层改造时起到很好的暂堵转向效果。
暂堵剂在不同水质中完全溶解后的状态如图2-图4,通过图2-图4溶解后可以看出,暂堵剂完全溶解后无任何肉眼可见残渣,液体澄清,表明该暂堵剂良好的清洁性能。
将该暂堵剂5%的浓度加量进行承压实验,将人造岩心进行人工造缝,然后置于耐压管中密封,以5L/min的流量泵注5%的暂堵剂溶液100ml,通过仪器实时监测注入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如表2: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52
通过表2实验数据并绘制成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5分析可知,暂堵剂注入2min时,注入端压力就明显上升,10min注入压力达到22Mpa,当完全注入后压力最高达到47Mpa,表明该暂堵剂在20℃条件下,最高抗压强度超过45Mpa,并且3h后仍然具有很好的封堵性能,同时进一步证明该暂堵剂溶解时间的有效性,能够保证在压裂施工期间短时间内暂堵剂没有溶解,并具有很好的封堵性能。
实施例2
适用于5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合成技术方案:
按照设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2%的聚乳酸、15%聚乙醇酸、40%的聚己内酯、5%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温度过低聚乙醇酸无法完全熔融,搅拌完全熔融,然后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5%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保证其能够很好的混合均匀,从而保证聚合物充分的聚合,防止因为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不充分导致局部聚合,影响其成品性能;以此得到混合体A。
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等降温方案,将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温度低于80℃,体系粘稠,后续原材料难以混合均匀,温度太高,能耗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5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将混合体B在熔融情况下转移至不同规格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得到适用于5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
按照实施例2的方案制备出粒径分别为6mm、8mm、10mm的50℃暂堵球,每种取2颗,分别加入到自来水中、4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浓度10%盐酸溶液中,然后分别置于50℃水浴观察溶解,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61
通过表3实验结果和现象分析可知,该实施例2合成制备出的暂堵球在50℃条件下,不论是在自来水,还是高矿化度盐水或者强酸溶液中,在120min内依然有很好的形态,并且强度较高,这种强度完全能够满足现场施工使用,并且最终都能完全溶解。
暂堵球10mm在自来水、4万标准盐水、10%盐酸溶液中不同时间的溶解状态分别如图6-图8,通过图6-图8可以看出,暂堵球在60min和120min的状态都较好,形态也未改变,球的大小也为发生明显改变,表明在不同水质中均能表现出很好的性质,特别是图8可知,在10%盐酸中120min,暂堵球外观未发生变化,表明很好的耐酸性能;通过图6、图7可以得知,不论是在清水还是盐水中,该暂堵球均有很好的性能,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形变和溶解,间接表现出很好的暂时封堵性能。
实施例3
适用于8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合成技术方案:
按照设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5%的聚乳酸、20%聚乙醇酸、30%的聚己内酯、9%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温度过低聚乙醇酸无法完全熔融,搅拌完全熔融,然后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3%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保证其能够很好的混合均匀,从而保证聚合物充分的聚合,防止因为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不充分导致局部聚合,影响其成品性能;以此得到混合体A。
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等降温方案,将体系温度控制在120-140℃之间,温度低于120℃,体系粘稠,后续原材料难以混合均匀,温度太高,能耗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8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将混合体B在熔融情况下转移至不同规格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得到适用于8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
按照实施例3的方案制备粉碎出粒径在20-60目之间的8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称取按照质量比为5%和10%称取暂堵剂,分别加入到自来水中、2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4万标准盐水稀释液中、浓度10%盐酸溶液中、浓度5%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分别置于80℃水浴观察溶解,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71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81
通过表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80℃下不论浓度5%或者10%的暂堵剂,在自来水、高矿化度盐水或者强碱性水质中,都能完全溶解,并且溶解50%的暂堵剂,时间均超过3h,矿化度越高溶解稍微偏慢,完全溶解时间受矿化度和强碱性水质的影响较小,这种溶解速度对于施工十分有利。
实施例4
适用于10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合成技术方案:
按照设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8%的聚乳酸、25%聚乙醇酸、20%的聚己内酯、16%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温度过低聚乙醇酸无法完全熔融,搅拌完全熔融,然后按设计量准确称取8%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保证其能够很好的混合均匀,从而保证聚合物充分的聚合,防止因为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不充分导致局部聚合,影响其成品性能;以此得到混合体A。
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等降温方案,将体系温度控制在140-160℃之间,温度低于140℃,体系粘稠,后续原材料难以混合均匀,温度太高,能耗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10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将混合体B在熔融情况下转移至不同规格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得到适用于10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
将该暂堵剂粉碎成40-60目,5%的浓度加量进行承压实验,将人造岩心进行人工造缝,然后置于耐压管中密封,以5L/min的流量泵注5%的暂堵剂溶液100ml,通过仪器实时监测注入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记录,100℃下,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如表5: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82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91
将表5的实验数据回执成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9所示;结合图9和表 5实验分析可知,随着暂堵剂的暂堵剂的注入,压力迅速上升,当暂堵剂被完全注入后压力达到最大值,并且达到最大之后压力并没有快速下降,表明暂堵剂还未开始溶解,在20-40min这个时间段,压力几乎无任何下降,直到80min后压力依然保持在50.6Mpa,说明该暂堵剂很好的矿压性能和溶解性能,这种抗压强度和溶解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压裂现场施工性能。
实施例5
适用于1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合成技术方案:
按照设计量分别准确称取30%的聚乳酸、30%聚乙醇酸、16%的聚己内酯、17%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温度过低聚乙醇酸无法完全熔融,搅拌完全熔融,然后按设计量准确称取4%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保证其能够很好的混合均匀,从而保证聚合物充分的聚合,防止因为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混合不充分导致局部聚合,影响其成品性能;以此得到混合体A。
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等降温方案,将体系温度控制在150-170℃之间,温度低于150℃,体系粘稠,后续原材料难以混合均匀,温度太高,能耗增加,导致成本增加;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1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将混合体B在熔融情况下转移至不同规格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即得到适用于1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球。
同时取实施例5的暂堵球和市场上现有不含纳米二氧化硅和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暂堵球在120℃条件下,根据填砂管出口端的大小,各选取一颗10mm的暂堵球,暂堵球粒径刚好能够密封填砂管出口端,置于120℃环境中,另一端开始对填砂管内部加压,每个压力点持续5min,同时检测填砂管内压力变化,直到填砂管内的压力迅速下降为零结束实验,记录填砂管注入压力和填砂管内部压力的变化,实验数据如表6: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092
Figure GDA0003017587320000101
结合表6实验数据并绘制出注入压力与填砂管内部压力曲线如图6,分析表6和图10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实施例5的暂堵球抗压强度更高,超过70Mpa,而不含纳米二氧化硅和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的暂堵球抗压不超过40Mpa,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和扩链剂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能够很好的提高该暂堵剂的机械强度,并且在一定压力内,长时间均有很好的封堵效果。

Claims (4)

1.一种适用于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0%的聚乳酸、10%聚乙醇酸、46%的聚己内酯、4%的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搅拌完全熔融;
步骤2: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7%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以此得到混合体A;
步骤3: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将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步骤4: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一定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2.一种适用于5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2%的聚乳酸、15%聚乙醇酸、40%的聚己内酯、5%的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搅拌完全熔融;
步骤2: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5%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此得到混合体A;
步骤3: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将体系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 得到混合体B;
步骤4: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一定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3.一种适用于8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量分别准确称取25%的聚乳酸、20%聚乙醇酸、30%的聚己内酯、9%的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搅拌完全熔融;
步骤2:按设计量准确称取13%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以此得到混合体A;
步骤3: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将体系 温度控制在120-140℃之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步骤4: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一定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4.一种适用于120℃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量分别准确称取30%的聚乳酸、30%聚乙醇酸、16%的聚己内酯、17%的聚丁二酸丁二酯混合,将上述聚合物加热至250℃以上,搅拌完全熔融;
步骤2:按设计量准确称取4%的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保持温度≥250℃,充分搅拌混合至少30min,以此得到混合体A;
步骤3:将混合体A在搅拌情况下自然降温或者冷却水循环降温,将体系温度控制在150-170℃之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3%的纳米二氧化硅,充分混合搅拌至少20min,待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体B;
步骤4:将混合体B冷却成型,然后粉碎成不同粒径颗粒,即得到适用于一定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
CN202110176918.1A 2021-02-09 2021-02-09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795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6918.1A CN1127953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6918.1A CN1127953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5373A CN112795373A (zh) 2021-05-14
CN112795373B true CN112795373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81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6918.1A Active CN1127953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5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051A (zh) * 2021-06-23 2021-09-17 新疆中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暂堵球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4460A (ja) * 2003-04-17 2004-11-11 Unitika Ltd 生分解性複合体
JP2014141581A (ja) * 2013-01-24 2014-08-07 Unitika Ltd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
CN109912946A (zh) * 2019-01-07 2019-06-21 雄县旺达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全生物降解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2298B (zh) * 2012-05-04 2016-01-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加工易结晶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3087488B (zh) * 2013-01-31 2014-12-24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3730B (zh) * 2013-02-20 2017-02-01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789B (zh) * 2013-11-29 2016-04-20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95321A (zh) * 2015-07-13 2016-02-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田作业用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2052A (zh) * 2015-07-13 2015-10-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田作业用的可降解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7560A (zh) * 2020-10-28 2020-11-27 山东科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气井压裂用完全可降解暂堵塞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4460A (ja) * 2003-04-17 2004-11-11 Unitika Ltd 生分解性複合体
JP2014141581A (ja) * 2013-01-24 2014-08-07 Unitika Ltd ポリ乳酸系樹脂組成物
CN109912946A (zh) * 2019-01-07 2019-06-21 雄县旺达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全生物降解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articular polylatic acid diversion in matrix acidizing;Robert Mark Shirley;《the S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ilfield chemistry》;20190409;第1-10页 *
聚酯链结构定制及其构效关系;王松林;《化工学报》;20210228;第72卷(第2期);第852-第8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5373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375B (zh) 一种pvc低发泡木塑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56952C (zh) Pvc/微纳粉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840B (zh) 一种快速成型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373B (zh) 适用于不同温度的压裂用可溶暂堵剂、暂堵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5321A (zh) 油气田作业用的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80545B (zh) 一种非金属可降解自适应暂堵球
CN101709130B (zh) 超低密度固体浮力材料及制作方法
CN109853083B (zh) 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8500B (zh) 用于3d打印的含聚氨酯改性粉末橡胶的聚乙烯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467898A (zh)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CN105086969A (zh) 油气田作业用的可降解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09301A (zh) 一种双取向聚氯乙烯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202B (zh) 一种复合增韧的灌浆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6406A (zh) 透明耐热聚乳酸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465227B1 (ko) 고강성을 보유한 경량 합성수지관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865349B (zh) 聚酰胺聚合或共聚/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44909B (zh) 一种树脂纤维复合随钻防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80421B (zh) 一种酸性可降解压裂球及其制备方法
CN216106758U (zh) 一种酸性可降解压裂球及其测试装置
CN105199227A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环保型电容器外壳制造方法
CN111393779A (zh) 一种低膨型高强度物理交联凝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850659A (zh) 一种钻井液用保护储层自降解防漏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52368B (zh) 一种压裂用豆荚式可降解暂堵球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8642888A (zh) 一种剪切增稠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破织物上的应用
CN110577731B (zh) 一种增韧灯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