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9697B - 电抗器 - Google Patents

电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9697B
CN112789697B CN201980064412.2A CN201980064412A CN112789697B CN 112789697 B CN112789697 B CN 112789697B CN 201980064412 A CN201980064412 A CN 201980064412A CN 112789697 B CN112789697 B CN 112789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ortion
case
winding
coil
inner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44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9697A (zh
Inventor
稻叶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89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9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2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22Cooling by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solid or powdered fil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6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在内部收纳组合体的壳体及填充于壳体的内部而将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的密封树脂部,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线圈与壳体之间的散热部件,壳体具有:载置组合体的内底面及与线圈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一对线圈相向面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内底面侧朝向内底面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线圈具备:配置于内底面侧的第一卷绕部及配置于第一卷绕部的与内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卷绕部,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等,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至少一方的倾斜面与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第一散热部。

Description

电抗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抗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10月26日的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02371的优先权,引用上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及密封树脂部。壳体在内部收纳组合体。该壳体具有载置组合体的底板部和包围组合体的外周的侧壁部。底板部和侧壁部成形为一体。线圈具有一对卷绕部。一对卷绕部的形状彼此为矩形状。一对卷绕部的宽度及高度彼此相等。该一对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在底板部的同一平面上横向排列地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在同一平面上横向排列地配置的情况称为平置。磁芯具有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内部的内侧芯部和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外部的外侧芯部。密封树脂部填充于壳体的内部,对组合体进行密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7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的壳体及填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的密封树脂部,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散热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载置所述组合体的内底面及与所述线圈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所述一对线圈相向面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所述内底面侧朝向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线圈具备:配置于所述内底面侧的第一卷绕部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与所述内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卷绕部,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等,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至少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第一散热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II)-(II)剖切线处剖切的电抗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抗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抗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抗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抗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电抗器的设置对象,存在有电抗器的设置空间较小而无法平置一对卷绕部的情况。为了在较小的设置空间设置电抗器,例如考虑将一对卷绕部以彼此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沿与设置面正交的方向层叠。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沿与设置面正交的方向层叠的情况称为纵向层叠。
但是,若将相同宽度的一对卷绕部相对于壳体的底板部进行纵向层叠,则上层的卷绕部的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向的壳体的侧壁部之间的间隔变得比下层的卷绕部的侧面和壳体的侧壁部之间的间隔大。在壳体的侧壁部的内壁面通常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彼此相向的距离从壳体的底板部的内底面朝向其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壳体代表性地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注射成形来制造。内壁面的倾斜面是通过在制造壳体时复制为了使壳体从模具脱模而设于模具的起模斜度而形成的。收纳纵向层叠的一对卷绕部的壳体的深度比收纳平置的一对卷绕部的壳体的深度深。壳体的深度越深,则上层的卷绕部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越大。
由于上层的卷绕部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上层的卷绕部难以经由壳体的内壁面散热。即,下层的卷绕部易于冷却而上层的卷绕部难以冷却。其结果是,若上层的卷绕部与下层的卷绕部相比形成为高温,则电抗器的损耗变大。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设置面积较小且低损耗的电抗器。
[本公开的效果]
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抗器的设置面积较小,损耗较低。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抗器,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的壳体及填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的密封树脂部,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散热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载置所述组合体的内底面及与所述线圈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所述一对线圈相向面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所述内底面侧朝向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线圈具备:配置于所述内底面侧的第一卷绕部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与所述内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卷绕部,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等,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至少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第一散热部。
由于上述电抗器将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纵向层叠,因此与将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平置的情况相比,设置面积较小。其理由在于,一般而言,沿与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的并列方向及线圈的轴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比沿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的并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小。
另外,上述电抗器为低损耗。由于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同,因此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大。但是,能够利用第一散热部来填埋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因此,第二卷绕部的热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由此,易于经由壳体的线圈相向面均等地冷却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的均等的冷却,易于降低线圈的最高温度。通过降低线圈的最高温度,易于降低电抗器的损耗。卷绕部的宽度的定义见后述。
进而,上述电抗器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其理由在于,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夹设散热部件,能够使第二卷绕部易于散热,因此也可以不由导热率较高的树脂等构成密封树脂部。即使第二卷绕部的侧面与倾斜面之间的间隔大到某种程度,导热率较高的树脂也易于使第二卷绕部散热,但是成本较高。散热部件的使用量比密封树脂部少。因此,例如,即使由导热率较高的树脂等构成散热部件,与由导热率较高的树脂等构成密封树脂部的情况相比,上述电抗器的成本也较低。
(2)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第一散热部具有从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至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卷绕部之间的长度。
上述电抗器更易于使第一卷绕部散热。其理由在于,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被第一散热部的一部分填埋。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比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小。因此,即使在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未夹设有第一散热部的一部分,第一卷绕部也易于经由壳体的线圈相向面散热。但是,若使第一散热部的一部分夹设于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则第一卷绕部的热更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3)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第二散热部。
上述电抗器易于使第二卷绕部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其理由在于,通过具有第二散热部,第二卷绕部的热易于从第二卷绕部的两方的侧面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4)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第二散热部具有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至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卷绕部之间的长度。
上述电抗器更易于使第一卷绕部散热。其理由在于,由于利用第二散热部的一部分来填埋第一卷绕部的另一方的侧面之间与另一方的倾斜面的间隙,因此第一卷绕部的热更易于经由第二散热部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5)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散热部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与所述第一卷绕部侧相反的一侧并连结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连结部。
上述电抗器易于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相对于第二卷绕部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其理由在于,通过将连结部配置于第二卷绕部的与第一卷绕部侧相反的一侧,能够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定位于壳体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时,易于抑制与填充树脂的流动相伴的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的位置偏移。作为第一散热部及第二散热部的位置偏移,例如列举有朝向壳体的内底面侧下沉、沿卷绕部的轴向移动等。另外,上述电抗器通过利用连结部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作为一体物来处理,能够提高电抗器的制造作业性。进而,连结部能够机械性地保护第二卷绕部及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第二卷绕部的防腐蚀性提高。
(6)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内底面为平面,所述第一卷绕部及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各端面形状为矩形框状,且具有:与各所述倾斜面相向并沿纵向延伸的一对壳体相向边及将所述一对壳体相向边的一端侧彼此连结及将另一端侧彼此连结的一对连结边,所述一对连结边与所述内底面平行。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卷绕部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逐渐变大。同样地,第二卷绕部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逐渐变大。而且,各倾斜面与第二卷绕部的各侧面之间的间隔比各倾斜面与第一卷绕部的各侧面之间的间隔大。但是,由于能够利用第一散热部来填埋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因此第二卷绕部的热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7)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第一卷绕部及所述第二卷绕部的端面形状为矩形框状,且具有: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一方的所述倾斜面相向且平行;及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相向且不平行,所述第一散热部夹设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之间。
上述电抗器易于使第二卷绕部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
上述电抗器能够使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形成为均一。同样地,上述电抗器能够使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形成为均一。而且,上述电抗器能够使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为和第一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隔均一。进而,上述电抗器根据需要使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面接触。
另外,第一卷绕部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逐渐变大。同样地,第二卷绕部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侧至其相反侧逐渐变大。而且,通过使第一散热部夹设于第二卷绕部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间隙,也易于将第二卷绕部的热从第二卷绕部的另一方的侧面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8)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所述第一卷绕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突出部。
上述电抗器通过突出部而易于将散热部件相对于第二卷绕部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其理由在于,上述电抗器通过使突出部夹设于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之间,能够将散热部件定位于壳体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时,易于抑制与填充树脂的流动相伴的散热部件的位置偏移。作为散热部件的位置偏移,例如列举有朝向壳体的内底面侧下沉。而且,散热部件在电抗器的制造时易于被组装于线圈。因此,上述电抗器的制造作业性优异。
(9)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散热部件的导热率为1W/mK以上。
上述电抗器易于使第二卷绕部散热。其理由在于,由于散热部件的导热率较高,因此第二卷绕部的热易于经由散热部件向壳体的线圈相向面传递。
(10)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散热部件由金属构成,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所述散热部件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而将所述散热部件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绝缘的绝缘部件。
通过由金属构成散热部件,易于对第二卷绕部进行散热。通过具备绝缘部件,第二卷绕部与散热部件之间的绝缘性变高。
(11)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有,所述内底面与各所述倾斜面所成的角为91°以上且95°以下。
若上述角度为91°以上,则壳体的脱模性变高。壳体代表性地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注射成形来制造。倾斜面是通过在制造壳体时复制为了使壳体从模具脱模而设于模具的起模斜度而形成的。若上述角度为91°以上,则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的宽度相等,因此在将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纵向层叠的情况下,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的侧面与倾斜面之间的间隔易于比下层侧的第一卷绕部的侧面与倾斜面之间的间隔大。但是,通过具备夹设于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的侧面与倾斜面之间的间隙的散热部件,能够填埋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的侧面与倾斜面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是上述纵向层叠,第二卷绕部也易于经由壳体的侧壁部散热。若上述角度为95°以下,则角度不会过大。因此,散热部件的宽度不会变得过大。由此,散热部件的尺寸易于变小,因此散热部件的使用量降低。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名称物。
《实施方式1》
〔电抗器〕
参照图1、图2,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进行说明。电抗器1A具备组合线圈2和磁芯3而成的组合体10、壳体5、散热部件6及密封树脂部8。壳体5具备载置组合体10的底板部51和包围组合体10的外周的侧壁部52。侧壁部52中的与线圈2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521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底板部51侧朝向底板部51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522。散热部件6夹设于线圈2与壳体5之间。密封树脂部8填充于壳体5的内部而将组合体10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线圈2具有卷绕绕组而成的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第一卷绕部21配置于底板部51侧。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与底板部51侧相反的一侧。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以彼此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电抗器1A的特征之一在于散热部件6具有夹设于第二卷绕部22与至少一方的线圈相向面521(后述的倾斜面522)之间的第一散热部61这一点。以下的说明是按照电抗器1A的主要的特征部分、与特征部分相关联的部分的结构、主要的效果、各结构的顺序而进行的。另外,以下的说明是通过将壳体5的底板部51侧设为下、将与底板部51侧相反的一侧设为上而进行的。即,沿该上下方向的方向为壳体5的深度方向。在图1、图2中,纸面的上侧为上,纸面的下侧为下。将沿该上下方向的方向称为高度方向、纵向。将与该高度方向和线圈2的轴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在图2中,纸面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
[主要的特征部分及关联部分的结构]
(壳体)
壳体5在内部收纳组合体10。壳体5能够实现组合体10的机械性的保护及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组合体10的防腐蚀性提高。另外,壳体5能够对组合体10进行散热。壳体5是有底筒状的容器。壳体5具备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为了便于说明,图1省略了纸面近前的侧壁部的图示。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在本例中成形为一体。此外,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也可以独立成形。在该情况下,列举有底板部51与侧壁部52彼此通过螺纹紧固等一体化的情况。在侧壁部52的上端侧形成有开口部55。由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包围的内部空间具有能够收纳组合体10整体的形状及大小。
〈底板部〉
底板部51具有载置组合体10的内底面511和设置于冷却基座等设置对象的外底面。省略设置对象的图示。底板部51为矩形平板状。内底面511及外底面在本例中由平面构成。
〈侧壁部〉
侧壁部52包围组合体10的外周。侧壁部52竖立设置于底板部51的周缘。侧壁部52的形状在本例中为矩形框状。侧壁部52的高度比组合体10的高度高。侧壁部52的内壁面520具有一对线圈相向面521和一对芯相向面523这四个面(图1)。一对线圈相向面521彼此相向。一对芯相向面523彼此相向。一对线圈相向面521的相向方向与一对芯相向面523的相向方向彼此正交。
·线圈相向面
各线圈相向面521与线圈2的侧面相向。即,各线圈相向面521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相向。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是指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外周面中的位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宽度方向的面。各线圈相向面521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朝向开口部55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522。也可以在线圈相向面521的倾斜面522中的、与后述的保持部件4的端面部件41的相向部位以遍及壳体5的深度方向的方式形成供端面部件41嵌入的槽部。省略上述槽部的图示。若形成有上述槽部,则易于将线圈2、磁芯3及保持部件4的组合体10相对于壳体5进行定位。
·芯相向面
芯相向面523与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相向。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是指外侧芯部33中的与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各芯相向面523与线圈相向面521相同,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朝向开口部55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524。
壳体5代表性地通过压铸等模具铸造、注射成形来制造。倾斜面522、524是通过在制造壳体5时复制为了使壳体5从模具脱模而设于模具的起模斜度而形成的。
·倾斜角度
倾斜面522及倾斜面524各自与内底面511所成的角(角度α)优选为91°以上且95°以下(图1、图2)。为了便于说明,图1、图2夸张地示出了倾斜面522及倾斜面524的倾斜角度。倾斜面522及倾斜面524各自与内底面511所成的角在本例中全部相等。此外,倾斜面522与内底面511所成的角和倾斜面524与内底面511所成的角也可以互不相等。
若上述角度α为91°以上,则壳体5的脱模性变高。当上述角度α为91°以上时,由于第一卷绕部21与第二卷绕部22的宽度相等,因此在将第一卷绕部21与第二卷绕部22以彼此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沿与内底面511正交的方向层叠的情况下,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与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易于比下层侧的第一卷绕部21的侧面与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大。这里所说的与内底面511正交的方向是指壳体5的深度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沿该壳体5的深度方向层叠的情况称为纵向层叠。但是,通过具备夹设于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与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的散热部件6,能够填埋上层侧的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与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进行上述纵向层叠,第二卷绕部22也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散热。若上述角度α为95°以下,则角度不会过大。因此,散热部件6的宽度不会变得过大。因此,散热部件6的尺寸易于变小,因此散热部件6的使用量降低。
〈材质〉
壳体5的材质列举有非磁性金属、非金属材料。作为非磁性金属,列举有铝、铝合金、镁、镁合金、铜、铜合金、银、银合金、奥氏体系不锈钢等。这些非磁性金属的导热率较高。因此,能够将壳体5用作散热路径,能够将在组合体10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向冷却基座等设置对象散热。由此,电抗器1A能够提高散热性。在由金属形成壳体5的情况下,作为壳体5的形成方法,能够优选应用压铸。作为非金属材料,列举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树脂。这些非金属材料通常大多是电绝缘性优异的材料。因此,这些非金属材料能够提高线圈2与壳体5之间的绝缘性。这些非金属材料比上述金属材料轻,能够使电抗器1A轻量化。上述树脂也可以含有陶瓷填料。陶瓷填料例如列举有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含有这些陶瓷填料的树脂的散热性及电绝缘性优异。在由树脂形成壳体5的情况下,作为壳体5的形成方法,能够优选应用注射成形。在独立成形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的情况下,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材质构成。
(线圈)
线圈2所具备的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是将不同的绕组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中空的筒状体。在本方式中,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为方筒状体。此外,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也能够由一根绕组形成。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彼此电连接。电连接的方法见后述。
构成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各绕组能够应用在导体线的外周具备绝缘包覆的包覆线。导体线的材质列举有铜、铝、镁或者其合金。导体线的种类列举有扁平线、圆线。绝缘包覆列举有瓷漆等。作为瓷漆,代表性地列举有聚酰胺酰亚胺。
在本例的各绕组中,使用导体线由铜制的扁平线形成、绝缘包覆由瓷漆形成的包覆扁平线。由对该包覆扁平线进行扁立卷绕而成的扁立线圈构成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绕组的截面积在本例中彼此相等。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卷绕方向彼此为相同方向。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匝数彼此相等。此外,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绕组的截面积、匝数也可以互不相等。
将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配置设为以彼此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沿壳体5的深度方向纵向层叠的状态。该平行不包括同一直线状。第一卷绕部21配置于底板部51侧。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上方侧、即与底板部51侧相反的一侧。
将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端面形状彼此设为矩形框状(图2)。这里所说的矩形框状包括正方形框状。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角部被倒圆。此外,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端面形状也可以是梯形框状等。作为梯形框状,列举有等腰梯形框状、直角梯形框状。
第一卷绕部21的端面形状具有一对壳体相向边211和一对连结边212(图2)。一对壳体相向边211与侧壁部52的各线圈相向面521的倾斜面522相向。一对连结边212连结一对壳体相向边211的一端侧彼此及另一端侧彼此。在本例中,一对壳体相向边211与壳体5的深度方向平行。各连结边212与底板部51的内底面511平行。各连结边212沿壳体5的宽度方向。同样地,第二卷绕部22的端面形状具有一对壳体相向边221和一对连结边222(图2)。一对壳体相向边221与侧壁部52的各线圈相向面521的倾斜面522相向。一对连结边222连结一对壳体相向边221的一端侧彼此及另一端侧彼此。在本例中,一对壳体相向边221与壳体5的深度方向平行。各连结边222与底板部51的内底面511平行。各连结边222沿壳体5的宽度方向。
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高度及宽度在本例中彼此相等。即,第一卷绕部21中的一对壳体相向边211的长度与第二卷绕部22中的一对壳体相向边221的长度为相等的长度。第一卷绕部21中的一对连结边212的长度与第二卷绕部22中的一对连结边222的长度为相等的长度。在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形状为梯形框状的情况下,宽度相等是指在第二卷绕部22和第一卷绕部21中,最小宽度彼此相等,且最大宽度彼此相等。此外,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高度也可以互不相等。
第一卷绕部21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逐渐变大。同样地,第二卷绕部22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逐渐变大。第二卷绕部22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最小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21的各侧面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最大的间隔大。即,第二卷绕部22的各侧面中的内底面511侧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21的各侧面中的开口部55侧与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大。
(散热部件)
散热部件6夹设于线圈2与壳体5之间(图1、图2)。散热部件6能够将线圈2的热向壳体5传递。为了便于说明,图2夸张地示出了散热部件6的厚度。散热部件6的厚度是沿宽度方向的长度。这一点在后述的图3~图6中也相同。散热部件6至少具有第一散热部61(图2的纸面左侧)。散热部件6优选还具有第二散热部62(图2的纸面右侧)。本例的散热部件6除了第一散热部61之外还具有第二散热部62。
〈第一散热部〉
第一散热部61夹设于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图2的纸面左侧)。该第一散热部61填埋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大,第二卷绕部22的热也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61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由此,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均等地冷却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通过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均等的冷却,易于降低线圈2的最高温度。通过降低线圈2的最高温度,易于降低电抗器1A的损耗。
第一散热部61由片状的部件构成。优选将第一散热部61的截面形状设为沿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的形状而成的形状。其理由在于,第一散热部61易于填埋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第一散热部61的截面形状在本例中为直角梯形。
第一散热部61的厚度从内底面511侧朝向开口部55侧逐渐变大。第一散热部61的厚度是沿宽度方向的长度。第一散热部61中的与第二卷绕部22的相向面由与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平行的平面构成。第一散热部61中的与第二卷绕部22的相向面与第二卷绕部22的侧面面接触。第一散热部61中的与倾斜面522的相向面由与倾斜面522平行的平面构成。第一散热部61中的与倾斜面522的相向面与倾斜面522面接触。第一散热部61与第二卷绕部22面接触,第一散热部61与倾斜面522面接触,从而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61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第一散热部61的高度优选具有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上端至第二卷绕部22的下端的长度。其理由在于,能够使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遍及高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与第一散热部61接触。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61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第一散热部61的高度是沿深度方向的长度。
第一散热部61的下端侧可以位于第二卷绕部22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比第二卷绕部22的下端靠下方侧的位置。即,第一散热部61可以不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也可以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
第一散热部61的下端侧的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二卷绕部22的下端,但是由于第一散热部61的导热率比密封树脂部8的导热率大,因此优选位于比第二卷绕部22的下端靠下方侧的位置。其理由在于,第一卷绕部21更易于散热。能够利用第一散热部61的下端侧来填埋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如上所述,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比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小。因此,即使第一散热部61的下端侧未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也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使第一卷绕部21散热。但是,若使第一散热部61的下端侧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则第一卷绕部21的热更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61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即,第一散热部61的高度优选具有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上端至比第一卷绕部21的上端靠下方的长度。第一散热部61的高度进一步优选具有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上端至第一卷绕部21的下端的长度。在本例中,第一散热部61的高度具有从比第二卷绕部2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至第一卷绕部2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长度。
第一散热部61的长度优选具有与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全长同等的长度。第一散热部61的长度是第二卷绕部22的沿轴向的长度。由于第一散热部61的长度具有与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全长同等的长度,因此使得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遍及其轴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与第一散热部61接触。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经由第一散热部61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第二散热部〉
第二散热部62夹设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图2的纸面右侧)。由于散热部件6具有第二散热部62,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也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经由第二散热部62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该第二散热部62能够采用与第一散热部61相同的结构。
〈材质〉
散热部件6的材质优选导热率比密封树脂部8高的材质。由于散热部件6的导热率比密封树脂部8高,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散热部件6的导热率例如优选为1W/mK以上。若散热部件6的导热率为1W/mK以上,则第二卷绕部22易于散热。散热部件6的导热率进一步优选为3W/mK以上,特别优选为5W/mK以上。散热部件6的导热率的上限值并未被特别限定,列举有100W/mK左右。散热部件6的材质例如列举有与壳体5相同的非磁性金属、非金属材料。
(磁芯)
磁芯3具备第一内侧芯部31和第二内侧芯部32及一对外侧芯部33(图1)。
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分别配置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内部。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是指磁芯3中的、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的部分。在本例中,磁芯3中的、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的部分的两端部向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外侧突出,但是该突出的部分也是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一部分。一对外侧芯部33配置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外部。即,外侧芯部33未配置线圈2,而是从线圈2突出而从线圈2露出。
磁芯3使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端面与外侧芯部33的内端面接触而形成为环状。即,以夹着分开配置的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方式配置一对外侧芯部33。通过这些第一内侧芯部31和第二内侧芯部32及一对外侧芯部33,在对线圈2进行励磁时,形成闭合磁路。
〈内侧芯部〉
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形状优选为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内周形状的形状。其理由在于,易于使第一卷绕部21的内周面与第一内侧芯部3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遍及第一内侧芯部31的周向而均一。另外,其它理由在于,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的内周面与第二内侧芯部3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遍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周向而均一。在本例中,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形状为长方体状。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角部以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角部的内周面的方式被倒圆。
在本例中将第一内侧芯部31的高度和第二内侧芯部32的高度设为相等的高度。将第一内侧芯部31的宽度与第二内侧芯部32的宽度设为相等的宽度。因此,第一卷绕部21的内周面与第一内侧芯部3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的大小和第二卷绕部22的内周面与第二内侧芯部3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的大小彼此相等。
本例的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由一个柱状的芯片构成。芯片没有隔着间隙。芯片具有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大致全长的长度。此外,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也可以由多个柱状的芯片和间隙沿线圈2的轴向层叠配置而成的层叠体构成。
〈外侧芯部〉
外侧芯部33的形状例如列举有长方体状、四棱锥台状等。长方体状是指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侧面、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形状均为矩形的柱状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面积相等。四棱锥台状例如列举有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形状为矩形、侧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的柱状体。四棱锥台状的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的面积比下表面的面积大。
本例的外侧芯部33的形状为四棱锥台状。具体而言,列举有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形状为矩形、侧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的柱状体(图1)。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优选由与芯相向面523的倾斜面524平行的面构成。其理由在于,能够使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与芯相向面523的倾斜面524面接触。通过该面接触,外侧芯部33的热易于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因此,磁芯3的散热性易于变高。而且,能够将一对外侧芯部33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按压。因此,难以产生磁芯3相对于壳体5的位置偏移。
在本例中,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与第二内侧芯部32的上表面大致共面。在本例中,外侧芯部33的下表面与第一内侧芯部31的下表面大致共面。此外,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也可以位于比第二内侧芯部32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外侧芯部33的下表面也可以位于比第一内侧芯部3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密封树脂部)
密封树脂部8填充于壳体5内而覆盖组合体10的至少一部分。密封树脂部8起到如下各种功能:将组合体10的热朝向壳体5传递、对组合体10进行机械性的保护及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组合体10的防腐蚀性、提高组合体10与壳体5之间的电绝缘性、使组合体10一体化、基于组合体10与壳体5的一体化来提高电抗器1A的强度、刚性。
在本例的密封树脂部8中实质上埋设了组合体10的整体。该密封树脂部8具有夹设于线圈2与壳体5之间的部分。具体而言,密封树脂部8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下表面与底板部51的内底面511之间、第一卷绕部21的各侧面的下方侧与侧壁部52的线圈相向面521之间。此外,密封树脂部8也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的上表面与第二卷绕部22的下表面之间。第一卷绕部21的热经由密封树脂部8向壳体5传递。
密封树脂部8的材质列举有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列举有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例如列举有PPS树脂等。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陶瓷填料等。
[电抗器的主要的特征部分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1)由于将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纵向层叠,因此与将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平置的情况相比,设置面积较小。其理由在于,沿与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并列方向及线圈2的轴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并列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小。
(2)低损耗。能够利用第一散热部61来填埋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另外,能够利用第二散热部62来填埋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各倾斜面522与第二卷绕部22的各侧面之间的间隔比各倾斜面522与第一卷绕部21的各侧面之间的间隔大,第二卷绕部22的热也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两方的侧面经由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由此,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散热,因此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而被均等地冷却。通过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的均等的冷却,易于降低线圈2的最高温度。通过降低线圈2的最高温度,易于降低电抗器1A的损失。
[包括其它特征部分的各结构的说明]
(线圈)
虽然省略了图示,线圈2的轴向上的一端侧中的端部的导体彼此被直接连接。例如,导体彼此是通过将第一卷绕部21的绕组的端部侧弯曲并向第二卷绕部22的绕组的端部侧拉伸而连接的。此外,该导体彼此的连接也可以经由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独立的连接部件来进行。连接部件例如由与绕组相同的部件构成。导体彼此的连接能够通过焊接、压接来进行。
另一方面,虽然省略了图示,线圈2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侧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从壳体5的开口部55朝向上方被拉伸。各绕组的两端部的绝缘包覆被剥离而露出导体。在露出的导体连接端子部件。线圈2经由该端子部件与对线圈2进行电力供给的电源等外部装置连接。省略端子部件和外部装置的图示。
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也可以通过一体化树脂而单独地一体化。省略一体化树脂的图示。一体化树脂覆盖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外周面、内周面及端面,并且将相邻的匝彼此接合。一体化树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在应用具有形成于绕组的外周的热熔接树脂的包覆层的树脂将绕组卷绕之后,进行加热而使包覆层熔融。绕组的外周是指绕组的绝缘包覆的更外周。热熔接树脂的种类例如列举有环氧树脂、硅酮树脂、不饱和聚酯等热固化性树脂。
(磁芯)
〈材质〉
第一内侧芯部31、第二内侧芯部32及外侧芯部33由压粉成形体、复合材料构成。压粉成形体是将软磁性粉末压缩成形而成的。压粉成形体与复合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软磁性粉末在芯片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压粉成形体易于提高磁特性。对于磁特性,列举有相对磁导率、饱和磁通密度。复合材料是使软磁性粉末分散于树脂中而成的。复合材料是通过将在未固化的树脂中分散有软磁性粉末的流动性的原材料填充到模具中并使树脂固化而获得的。复合材料能够容易地调整树脂中的软磁性粉末的含量。因此,复合材料易于调整上述磁特性。而且,复合材料与压粉成形体相比,即使是复杂的形状也易于形成。此外,也能够将第一内侧芯部31和第二内侧芯部32及外侧芯部33设为压粉成形体的外周被复合材料覆盖而成的混合芯。在本例中,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由复合材料构成。另外,一对外侧芯部33由压粉成形体构成。
构成软磁性粉末的粒子列举有软磁性金属的粒子、在软磁性金属的粒子的外周具备绝缘包覆的包覆粒子、软磁性非金属的粒子等。软磁性金属列举有纯铁、铁基合金等。铁基合金例如列举有Fe-Si合金、Fe-Ni合金等。软磁性非金属列举有铁氧体等。复合材料的树脂例如能够应用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列举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例如列举有PPS树脂、聚酰胺(PA)树脂、液晶聚合物(LCP)、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等。作为PA树脂,例如列举有尼龙6、尼龙66、尼龙9T等。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陶瓷填料。间隙由相对磁导率比第一内侧芯部31、第二内侧芯部32及外侧芯部33小的材料形成。
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相对磁导率优选为5以上且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且30以下,特别优选为20以上且30以下。外侧芯部33的相对磁导率优选满足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相对磁导率的2倍以上。外侧芯部33的相对磁导率优选为50以上且500以下。
(保持部件)
组合体10也可以具备保持部件4(图1)。保持部件4确保线圈2与磁芯3之间的绝缘。本例的保持部件4具有一对端面部件41。
〈端面部件〉
端面部件41确保线圈2的各端面与各外侧芯部33之间的绝缘。各端面部件41的形状为相同形状。各端面部件41是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层叠方向设有两个贯通孔410的框状的板材。在各贯通孔410中嵌入第一内侧芯部31和第二内侧芯部32的各端部。在各端面部件41中的线圈2侧的面形成有收纳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端面的两个凹部411。线圈2侧的各凹部411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端面整体与端面部件41面接触。各凹部411以包围贯通孔410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矩形的环状。在各端面部件41中的外侧芯部33侧的面形成有用于嵌入外侧芯部33的一个凹部412。
〈内侧部件〉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保持部件4还可以具有内侧部件。内侧部件确保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内周面与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外周面之间的绝缘。
〈材质〉
保持部件4的材质列举有各种树脂等绝缘材料。作为树脂,例如列举有与上述复合材料的树脂相同的树脂。作为其它热塑性树脂,例如列举有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PBT树脂、ABS树脂等。作为其它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列举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特别是,保持部件4的材质优选为与密封树脂部8相同的材质。其理由在于,能够使保持部件4和密封树脂部8的线膨胀系数相同,能够抑制与热膨胀、收缩相伴的各部件的损伤。
(模制树脂部)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组合体10也可以具备模制树脂部。模制树脂部覆盖各外侧芯部33并到达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内部。模制树脂部覆盖各外侧芯部33的外周面中的、除了与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连结面以外的区域。模制树脂部夹设于各外侧芯部33与各端面部件41的凹部412之间、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外周面与各端面部件41的贯通孔410之间、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内周面与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的外周面之间。该模制树脂部能够将各外侧芯部33、各端面部件41、第一内侧芯部31及第二内侧芯部32、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一体化。模制树脂部的材质例如能够应用与上述复合材料的树脂相同的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陶瓷填料。若含有陶瓷填料,则能够提高模制树脂部的散热性。
[使用方式]
电抗器1A能够被应用于进行电压的升压动作、降压动作的电路的元件。电抗器1A例如能够被应用于各种转换器、电力转换装置的构成元件等。作为转换器的一个例子,列举有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车辆的车载用转换器、空调机的转换器等。作为车载用转换器,代表性地列举DC-DC转换器。
《实施方式2》
〔电抗器〕
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抗器1B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抗器1B的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分别由金属构成。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抗器1B在具备绝缘部件7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不同。以下的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省略相同结构的说明。这一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5中也相同。图3是表示在与图2所示的剖视图相同的位置对电抗器1B进行了剖切的状态的剖视图。
(绝缘部件)
绝缘部件7将散热部件6与第二卷绕部22绝缘。即,绝缘部件7将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各自与第二卷绕部22绝缘。散热部件6与第二卷绕部22虽然能够通过第二卷绕部22的绕组的绝缘包覆而绝缘,但是通过具备绝缘部件7能够进一步提高绝缘性。绝缘部件7的材质列举有与壳体5相同的非金属材料。绝缘部件7可以与散热部件6形成为一体,也可以由与散热部件6不同的部件构成。在本例中,绝缘部件7与散热部件6形成为一体。
列举有将绝缘部件7的包覆区域设为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中的与第二卷绕部22的相向区域的情况。在如本例那样第一散热部61、第二散热部62的下端侧延伸至第一卷绕部21侧的情况下,优选绝缘部件7也形成于第一散热部61、第二散热部62中的与第一卷绕部21的相向区域。这样一来,散热部件6与第一卷绕部21的绝缘性提高。
绝缘部件7的厚度在能够提高绝缘性的范围内越薄越好。其理由在于,即使设有绝缘部件7,也易于经由散热部件6使第二卷绕部22的热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绝缘部件7的厚度是沿宽度方向的长度。绝缘部件7的厚度例如优选为0.1mm以上。若绝缘部件7的厚度为0.1mm以上,则易于提高绝缘性。绝缘部件7的厚度例如优选为2.0mm以下。若绝缘部件7的厚度为2.0mm以下,则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散热。绝缘部件7的厚度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为0.5mm以下。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抗器1B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其理由在于,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分别由金属构成,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双方的侧面经由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而且,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与线圈2易于被绝缘。其理由在于,绝缘部件7形成于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中的与线圈2的相向区域。
《实施方式3》
〔电抗器〕
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抗器1C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抗器1C在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分别具备突出部611、621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不同。图4是表示在与图2所示的剖视图相同的位置对电抗器1C进行了剖切的状态的剖视图。
(散热部件)
〈突出部〉
各突出部611、621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与第二卷绕部22之间。各突出部611、621易于使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相对于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其理由在于,通过使各突出部611、621夹设于第一卷绕部21与第二卷绕部22之间,能够将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定位于壳体5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8时,易于抑制与填充树脂的流动相伴的第一散热部61与第二散热部62的位置偏移。作为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的位置偏移,例如列举有朝向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下沉。而且,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在电抗器1C的制造时易于被组装于线圈2。因此,电抗器1C的制造作业性优异。
各突出部611、621是通过从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各自的与线圈2的相向面向线圈2侧突出而形成的。各突出部611、621可以由沿其长度方向连续地形成的突条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突片构成。列举有多个突片在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情况。密封树脂部8的构成树脂易于从突片彼此的间隙沿壳体5的上下方向流通。各突出部611、621的截面形状例如列举有三角形状、矩形状、半圆状、具有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两角部的弯曲面的山形状等。若各突出部611、621的截面形状为山形状,则能够使各突出部611、621与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两角部紧贴。因此,也能够期待第二卷绕部22的更有效的散热。
在本例中将突出部611、621的截面形状设为在其前端侧尖细的直角三角形状。在形成突出部611、621的突出的部分的上边和下边这两个边中,下边与第一卷绕部21的连结边212平行,上边为倾斜边。通过使下边与连结边212平行,能够在第一卷绕部21止挡下边。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8时,易于抑制因从壳体5的开口部55侧注入树脂而导致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朝向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下沉。此外,直角三角形的上边也可以与第二卷绕部22的连结边222平行,且将下边设为倾斜边。通过使上边与连结边222平行,能够在第二卷绕部22止挡上边。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8时,易于抑制因壳体5内的填充树脂的体积增加而导致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朝向壳体5的开口部55侧浮起。
各突出部611、621的长度优选具有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长度的50%以上的长度。其理由在于,能够使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难以相对于第二卷绕部22发生位置偏移。各突出部611、621的长度是沿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的长度。各突出部611、621的长度进一步优选具有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长度的75%以上的长度,特别优选具有与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全长同等的长度。在由多个突片构成各突出部611、621的情况下,各突出部611、621的长度是指沿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的多个突片的合计长度。
此外,也可以在突出部611、621的与线圈2的接触部位设置绝缘部件7(图3)。在突出部611、621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突出部611、621与线圈2的绝缘。
〔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电抗器1C能够以如下方式制造。将散热部件6组装于组合体10而成的组装件收纳于壳体5内。然后,将密封树脂部8的构成树脂填充到壳体5内并进行固化。通过在将组合体10收纳于壳体5内之前将散热部件6组装于组合体10,易于使散热部件6夹设于壳体5的倾斜面522与第二卷绕部22之间。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电抗器1C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其理由在于,通过使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分别具有突出部611、621,易于将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相对于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两方的侧面经由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实施方式4》
〔电抗器〕
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抗器1D进行说明。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在散热部件6具备连结部63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不同。图5是表示在与图2所示的剖视图相同的位置对电抗器1D进行了剖切的状态的剖视图。
(散热部件)
〈连结部〉
连结部63连结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的上端彼此。连结部63配置于第二卷绕部22的上表面、即第二卷绕部22的与第一卷绕部21侧相反的一侧。该连结部63易于使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相对于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其理由在于,通过将连结部63配置于第二卷绕部22的上表面,能够将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定位于壳体5的深度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因此,在形成密封树脂部8时,易于抑制与填充树脂的流动相伴的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的位置偏移。作为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的位置偏移,例如列举有朝向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下沉、沿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移动等。通过利用该连结部63将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作为一体物来处理,电抗器1D能够提高制造作业性。连结部63也能够机械性地保护第二卷绕部22的上表面及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使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第二卷绕部22的防腐蚀性提高。
连结部63与第一散热部61等相同,由片状的部件构成。连结部63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连结部63的厚度在宽度方向上相同。连结部63的厚度是沿高度方向的长度。连结部63中的沿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的长度优选具有与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的全长同等的长度。其理由在于,能够利用连结部63遍及大致整个区域地覆盖第二卷绕部22的上表面。
此外,也可以在连结部63的下表面中的、与第二卷绕部22的接触部位设置绝缘部件7(图3)。在连结部63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连结部63与第二卷绕部22的绝缘。连结部63也可以由架设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的多个棒材、多个板材构成。列举有多个棒材、多个板材在第二卷绕部22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情况。易于从棒材彼此、板材彼此的间隙向壳体5的内底面511侧填充密封树脂部8的构成树脂。
(其它)
电抗器1D也可以具有将连结部63固定于壳体5的固定部。省略固定部的图示。若具有固定部,则能够在形成密封树脂部8时,通过填充树脂的流动来防止连结部63相对于壳体5的位置偏移。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电抗器1D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其理由在于,通过具有连结部63,易于将第一散热部61及第二散热部62相对于第二卷绕部22配置于适当的位置。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两方的侧面经由第一散热部61和第二散热部62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实施方式5》
〔电抗器〕
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抗器1E进行说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抗器1E在以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图6纸面右侧)与一方的倾斜面522面接触的方式倾斜地配置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这点及散热部件6仅具备第一散热部61这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抗器1A不同。图6是表示在与图2所示的剖视图相同的位置对电抗器1E进行了剖切的状态的剖视图。
(线圈)
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11与一方的倾斜面522平行。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11不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平行。第一卷绕部21的一对连结边212不与内底面511平行。一对连结边212相对于一方的倾斜面522正交,相对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非正交地交叉。同样地,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21与一方的倾斜面522平行。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21不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平行。第二卷绕部22的一对连结边222不与内底面511平行。一对连结边222相对于一方的倾斜面522正交,相对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非正交地交叉。第一卷绕部21中的一对壳体相向边211的长度与第二卷绕部22中的一对壳体相向边221的长度相同。第一卷绕部21中的一对连结边212的长度与第二卷绕部22中的一对连结边222的长度为相同长度。
能够使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形成为均一(图6的纸面右侧)。同样地,能够使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形成为均一。而且,能够使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和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彼此形成为均一。由此,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均等地冷却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
在本例中,第一卷绕部21的一个侧面和第二卷绕部22的一个侧面与一个倾斜面522面接触(图6的纸面右侧)。因此,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更易于被冷却。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在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设有间隔,但是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直接接触。
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侧面和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不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接触(图6的纸面左侧)。在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及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设有预定的间隔。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逐渐变大。同样地,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隔从内底面511侧至开口部55侧逐渐变大。
即,与实施方式1相同,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最小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最大的间隔大。即,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中的内底面511侧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比第一卷绕部21的另一方的侧面中的开口部55侧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大。
(散热部件)
〈第一散热部〉
第一散热部61夹设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之间的间隙(图6的纸面左侧)。第一散热部61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和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分别面接触。因此,第二卷绕部22的热也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由此,易于经由壳体5的侧壁部52均等地冷却第一卷绕部21和第二卷绕部22。也可以在第一散热部61的与第二卷绕部22的相向区域设置绝缘部件7(图3)。第一散热部61也可以具有突出部611(图4)。第一散热部61的材质如实施方式1所述。
(底座部)
电抗器1B优选具备底座部9。底座部9配置于底板部51的内底面511。该底座部9将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载置为相对于底板部51的内底面511倾斜的状态。底座部9使第一卷绕部21的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11及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壳体相向边221相对于一方的倾斜面522平行。即,本例的底座部9的上表面是沿相对于一方的倾斜面522正交的方向的面。
本例的底座部9由与壳体5不同的部件构成。底座部9由支撑第一卷绕部21的下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片状的部件构成。底座部9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底座部9的上表面由倾斜面构成。底座部9的高度从一方的倾斜面522侧朝向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侧逐渐变大。此外,底座部9也可以由遍及第一卷绕部21的轴向支撑第一卷绕部21的下表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突条部件构成。此外,底座部9能够由壳体5的一部分构成。在由壳体5的一部分构成底座部9的情况下,例如,列举有由上述倾斜面构成内底面511的情况。
底座部9的材质列举有与壳体5相同的非磁性金属、非金属材料。若由这些材质构成底座部9,则第一卷绕部21的热易于经由底座部9向壳体5的底板部51传递。因此,第一卷绕部21易于被冷却。在壳体5由非磁性金属构成的情况下,底座部9也可以由在非磁性金属的片的上表面包覆非金属材料而成的部件构成。这样的话,易于提高第一卷绕部21与壳体5的绝缘性。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电抗器1E易于使第二卷绕部22从其两方的侧面散热。其理由在于,通过使第一卷绕部21及第二卷绕部22倾斜,第二卷绕部22的一方的侧面与一方的倾斜面522面接触。而且,通过使第一散热部61夹设于另一方的倾斜面522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之间,第二卷绕部22的热也易于从第二卷绕部22的另一方的侧面向壳体5的侧壁部52传递。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电抗器
10 组合体
2 线圈
21 第一卷绕部
211 壳体相向边
212 连结边
22 第二卷绕部
221 壳体相向边
222 连结边
3 磁芯
31 第一内侧芯部
32 第二内侧芯部
33 外侧芯部
4 保持部件
41 端面部件
410 贯通孔
411 凹部
412 凹部
5 壳体
51 底板部
511 内底面
52 侧壁部
520 内壁面
521 线圈相向面
522 倾斜面
523 芯相向面
524 倾斜面
55 开口部
6 散热部件
61 第一散热部
611 突出部
62 第二散热部
621 突出部
63 连结部
7 绝缘部件
8 密封树脂部
9 底座部。

Claims (13)

1.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的壳体及填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的密封树脂部,
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散热部件,
所述壳体具有:
载置所述组合体的内底面;及
与所述线圈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
所述一对线圈相向面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所述内底面侧朝向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线圈具备:
配置于所述内底面侧的第一卷绕部;及
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与所述内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卷绕部,
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
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等,
所述第一卷绕部及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各端面形状为矩形框状,且具有与各所述倾斜面相向并沿纵向延伸的一对壳体相向边,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至少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第一散热部,
至少所述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所述内底面侧至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形状为沿着至少所述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间隙的形状而成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第二散热部,
所述另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所述内底面侧至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散热部的截面形状为沿着所述另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间隙的形状而成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与所述第一卷绕部侧相反的一侧并连结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连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内底面为平面,
所述第一卷绕部及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各端面形状具有:将所述一对壳体相向边的一端侧彼此连结及将另一端侧彼此连结的一对连结边,
所述一对连结边与所述内底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所述第一卷绕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的导热率为1W/mK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内底面与各所述倾斜面所成的角为91°以上且95°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的导热率比所述密封树脂部的导热率高。
9.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与磁芯的组合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的壳体及填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的密封树脂部,
所述电抗器具备夹设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散热部件,
所述壳体具有:
载置所述组合体的内底面;及
与所述线圈的侧面相向的一对线圈相向面,
所述一对线圈相向面具有以彼此的距离从所述内底面侧朝向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增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线圈具备:
配置于所述内底面侧的第一卷绕部;及
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与所述内底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卷绕部,
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以彼此的轴平行的方式纵向层叠,
所述第一卷绕部和所述第二卷绕部的宽度彼此相等,
所述第一卷绕部及所述第二卷绕部的端面形状为矩形框状,且具有:
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一方的所述倾斜面相向且平行;及
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另一方的所述倾斜面相向且不平行,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与所述另一方的倾斜面之间的第一散热部,
所述另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沿宽度方向的间隔从所述内底面侧至所述内底面的相反侧而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形状为沿着所述另一方的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所述另一方的壳体相向边之间的间隙的形状而成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具有夹设于所述第一卷绕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之间的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的导热率为1W/mK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内底面与各所述倾斜面所成的角为91°以上且95°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抗器,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的导热率比所述密封树脂部的导热率高。
CN201980064412.2A 2018-10-26 2019-10-09 电抗器 Active CN1127896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2371 2018-10-26
JP2018202371A JP7130188B2 (ja) 2018-10-26 2018-10-26 リアクトル
PCT/JP2019/039923 WO2020085099A1 (ja) 2018-10-26 2019-10-09 リアクト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9697A CN112789697A (zh) 2021-05-11
CN112789697B true CN112789697B (zh) 2022-10-28

Family

ID=70331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4412.2A Active CN112789697B (zh) 2018-10-26 2019-10-09 电抗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8671A1 (zh)
JP (1) JP7130188B2 (zh)
CN (1) CN112789697B (zh)
WO (1) WO20200850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9810B2 (ja) * 2019-04-23 2023-09-25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巻線ユニット
JP7127660B2 (ja) * 2020-02-27 2022-08-30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9336A (ja) * 2009-07-23 2011-02-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リアクトル及びリアクトルの取付構造
JP2013012664A (ja) * 2011-06-30 2013-01-17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コイル装置及びコイル
JP2015126142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WO2016060001A1 (ja) * 2014-10-15 2016-04-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3885A (ja) 2003-12-24 2005-07-07 Concorde Denshi Kogyo:Kk リアクトル
JP2011124242A (ja) * 2008-04-08 2011-06-23 Hitachi Metals Ltd リアクトル装置
JP5267181B2 (ja) 2009-02-06 2013-08-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アクトル
US9041502B2 (en) * 2012-04-05 2015-05-26 Lear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ng electromagnetic device arrangement
JP2014192359A (ja) 2013-03-27 2014-10-06 Toyota Motor Corp リアクトル
JP2016192432A (ja) 2015-03-30 2016-11-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JP6384732B2 (ja) * 2015-04-15 2018-09-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JP6508572B2 (ja) * 2015-09-11 2019-05-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JP2017199890A (ja) * 2016-04-26 2017-11-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9336A (ja) * 2009-07-23 2011-02-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リアクトル及びリアクトルの取付構造
JP2013012664A (ja) * 2011-06-30 2013-01-17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コイル装置及びコイル
JP2015126142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WO2016060001A1 (ja) * 2014-10-15 2016-04-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0188B2 (ja) 2022-09-05
CN112789697A (zh) 2021-05-11
JP2020068367A (ja) 2020-04-30
WO2020085099A1 (ja) 2020-04-30
US20210358671A1 (en)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8073B1 (en) Reactor
US10283255B2 (en) Reactor
US20190131052A1 (en) Reactor
CN112789697B (zh) 电抗器
CN112805797B (zh) 电抗器
WO2015178208A1 (ja) リアクトル
US11908613B2 (en) Reactor
CN112017853B (zh) 电抗器
CN111788646B (zh) 电抗器
US8618899B2 (en) Converter an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JP6610903B2 (ja) リアクトル
US20210398728A1 (en) Reactor
WO2020105469A1 (ja) リアクトル
JP2011009660A (ja) リアクトル
CN112970080B (zh) 电抗器
WO2019171940A1 (ja) リアクト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