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859B -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859B
CN112788859B CN202110083041.1A CN202110083041A CN112788859B CN 112788859 B CN112788859 B CN 112788859B CN 202110083041 A CN202110083041 A CN 202110083041A CN 112788859 B CN112788859 B CN 112788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mesh
mesh opening
opening
shielding frame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0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859A (zh
Inventor
武纪宏
刘继硕
钱胜杰
刘丰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y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y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y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y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30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0039 priority patent/WO202215652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H05K3/1225Screens or stencils; Holde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screen printing or stencil printing
    • H05K3/1233Methods or means for supplying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f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screen or stenci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71Shields or metal ca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4Soldering or other types of metallurgic bond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本发明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可以使得最终生成的钢网开口方案的应力分布合理,脱锡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屏蔽框与器件碰撞的隐患,避免了人为干预环节,减少了生产的出错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集成、高密度的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也引发了很多电磁干扰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需要在硬件设计中使用屏蔽罩来防止对外辐射和被辐射干扰。屏蔽罩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
目前所采用的屏蔽罩一般由两个模块构成,分别是屏蔽框(frame)和屏蔽盖(cover),屏蔽框有焊接引脚,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对应的焊盘焊接相连,起到屏蔽罩的骨架作用;屏蔽盖盖在屏蔽框上,起到屏蔽作用。
屏蔽框的焊接需要在PCB钢网设计上设计相应的钢网开口,不同的开口设计会导致不同的焊接效果。
目前,屏蔽框的焊盘是通过钢网开口进行锡膏印刷,屏蔽框的钢网开口的开口方法为直接使用PCB设计数据中的屏蔽框焊盘进行开口,通过该方法获得的钢网开口,焊接时会存在钢网应力不足、脱锡困难、器件碰撞隐患等问题。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生成屏蔽框的钢网开口成为业界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所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是否平行,若不平行,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一方向旋转角度G,得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且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所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若平行,则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根据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将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内、外分别外扩预设距离,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
根据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位置和相邻两点的位置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当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二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一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夹角拐角的中间处进行架桥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时,则去除所述钢网开口,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所述钢网开口保持不变,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且小于预设倍数的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所述钢网开口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预设倍数的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所述钢网开口的第二预设位置处行架桥处理,直至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有所述钢网开口均满足预设条件,得到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x4+L/2-P/2,y4),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x4+K,y4),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x4,y4-L/2+P/2),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x4,y4-K),其中(x4、y4)为所述钢网开口的上拐角坐标,L为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P为桥的宽度,K为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二方向旋转角度G,以得到旋转后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逆。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钢网开口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若不满足,则去除不满足所述安全距离的钢网开口。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第一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第二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确定了一种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了一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的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然后基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之后再基于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的关系对每个钢网开口进行处理,由此可以使得最终生成的钢网开口方案的应力分布合理,脱锡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屏蔽框与器件碰撞的隐患,避免了人为干预环节,减少了生产的出错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焊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角拐角处于左上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角拐角处于右上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角拐角处于右下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角拐角处于左下角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夹角拐角处架桥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夹角拐角处架桥的架桥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夹角拐角处架桥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在夹角拐角处架桥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割架桥情况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割架桥情况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分割架桥情况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分割架桥情况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设计方案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该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至步骤3,其中:
步骤1、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具体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尺寸应能满足焊接的质量,且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第一预设方向即为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某一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例如请参见图3,当PCB板为矩形时,只要保证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与PCB板平行即可,因此当PCB板为矩形时,仅需保证PCB板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某条边平行即可,而当PCB板为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时,只要保证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即可,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可以具体包括步骤1.1至步骤1.3,其中:
步骤1.1、获取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从PCB设计数据中获取出所有焊盘信息,包含器件坐标、外框、图像信息等,并将屏蔽框焊盘信息从PCB设计数据中取出,以得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初始设计的PCB设计数据中的屏蔽框的钢网开口数据。
步骤1.2、判断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是否平行,若不平行,则将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一方向旋转角度G,得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且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若平行,则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可能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没有处于平行状态,即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呈倾斜状态,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存在一定的角度,此时则需要沿某一方向(即第一方向)对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为G,旋转角度G后的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应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旋转角度G后的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另外,当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时,则不需要对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进行旋转处理,此时,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步骤1.3、根据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当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尺寸能够满足焊接的质量,能保证焊接牢固时,则不需要对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进行处理,此时可以直接将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作为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但是一般情况下,因初始设计的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尺寸不能满足焊接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初始设计的屏蔽框钢网开口进行外扩处理,即:
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将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内、外分别外扩预设距离,得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也就是说,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将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向内外扩预设距离T,同时向外外扩预设距离T,由此可以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加宽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尺寸,这样可以保证锡膏量,从而使得焊接牢固,另外可以保证爬锡高度,从而提高焊接质量,其中,请参见图3,第二预设方向为宽度方向,对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上下两条边框,其宽度方向为图3中的宽度方向1,对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左右两条边框,其宽度方向为图3中的宽度方向2。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预设距离T的取值范围为:0.1mm≤T≤0.3mm。
步骤2、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当屏蔽框钢网开口中存在夹角拐角时,可能存在刮刀印锡后,脱模时锡膏产生毛刺或脱锡困难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以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作为分界点,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从而达到防止刮刀印锡后,脱模时锡膏产生毛刺或脱锡困难的问题出现。其中,架桥就是将连续的地方分割开。另外,夹角拐角例如为图3的直角拐角,也可以为其它角度的夹角,其与具体设计有关,在此不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2可以具体包括步骤2.1至步骤2.3,其中:
步骤2.1、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例如图4至图7中的点b分别为处于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和左下角的夹角拐角处的点。
步骤2.2、根据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位置和相邻两点的位置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具体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为处于夹角拐角的点与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例如请参见图4,当夹角拐角为左上角时,获取到a点坐标(x1,y1),b点坐标(x2,y2),c点坐标(x3,y3),那么第一距离A=|y1-y2|,第二距离B=|x3-x2|;例如请参见图5,当夹角拐角为右上角时,获取到a点坐标(x1,y1),b点坐标(x2,y2),c点坐标(x3,y3),那么第一距离A=|x1-x2|,第二距离B=|y3-y2|;例如请参见图6,当夹角拐角为右下角时,获取到a点坐标(x1,y1),b点坐标(x2,y2),c点坐标(x3,y3),那么第一距离A=|y1-y2|,第二距离B=|x3-x2|;例如请参见图7,当夹角拐角为左下角时,获取到a点坐标(x1,y1),b点坐标(x2,y2),c点坐标(x3,y3),那么第一距离A=|x1-x2|,第二距离B=|y3-y2|。
步骤2.3、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基于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每个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所有夹角拐角均处理完毕后,便可以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距离记为A,第二距离记为B,距拐角点适配距离记为U。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2.3可以包括如下四种情况:
情况1:当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其中,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值较小的那一个,则当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时,在靠近第一距离侧架桥,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在靠近第二距离侧架桥,即桥的一边处于夹角拐角处,桥的另一边位于最短距离侧
也就是说,当A≤U,B≤U,则在靠近更短的(min{A,B})那侧架桥,架桥宽度为p。例如,请参见图8,如B<A,则在靠近B的那侧架桥,即桥的一边处于拐角处,另一边靠近B。
另外,请参见图9,架桥角度的设计方法为:外轮廓拐角点和内轮廓拐角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即架桥角度的计算方式为:arctan(|y2-y6|/|x2-x6|)。
情况2:当第一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第二距离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二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即桥的一边处于夹角拐角处,桥的另一边位于第二距离侧。
也就是说,请参见图8,当A≤U,B>U,架桥在夹角拐角偏B处,架桥宽度为P。
情况3:当第一距离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一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即桥的一边处于夹角拐角处,桥的另一边位于第一距离侧。
也就是说,请参见图10,当A>U,B≤U,架桥在夹角拐角偏A处,架桥宽度为P。
情况4:当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夹角拐角的中间处进行架桥处理,即桥的一边位于第一距离侧,桥的另一边位于第二距离侧,且桥的中心线处于夹角拐角处。
也就是说,请参见图11,当A>U,B>U,架桥拐角处正中间,架桥宽度P。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大量的数据测试证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U的取值范围为:2mm≤U≤4mm时,可以更好的防止刮刀印锡后,脱模时锡膏产生毛刺或脱锡困难的问题出现。
步骤3、根据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由若干段小的钢网开口组成,因此对于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每段钢网开口,本实施例基于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每段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当所有钢网开口均处理完毕后,便可以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从步骤2更新完成的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取出屏蔽框中闭合的段,一个闭合的段即为一段小的钢网开口,可以沿顺时针读取每个闭合的段,如从图3的左上角开始,获取用于计算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的钢网开口的两个端点,由此便可以通过两个端点计算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请参见图12,如钢网开口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d(x4,y4)、e(x5,y5),那么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L=|x5-x4|,其中,请参见图3,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度,对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上下两条边框,其长度方向为图3中的长度方向1,对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左右两条边框,其长度方向为图3中的长度方向2。在本实施例中,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记为K,试验得出每隔间距K,架桥宽度为P,可以使钢网张力达到40N/CM以上,一般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K会根据钢网的开口比、宽厚比等确定,优选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K的取值范围为:5mm≤K≤9mm,最小开口宽度值为钢网开口的最小宽度值,最小开口宽度值记为R,其中,钢网开口的宽度和钢网的厚度之比为宽厚比,如要求宽厚比小于1.5,由此便可以确定最小开口宽度值,而最小开口宽度值可以根据的设计方案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步骤3可以包括如下四种情况:
情况1: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最小开口宽度值时,则去除钢网开口。
具体地,请参见图12,当L≤R,则去除这个钢网开口。
情况2: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最小开口宽度值、且小于或者等于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钢网开口保持不变。
具体地,请参见图13,当R<L≤K,则钢网开口保持不变。
情况3: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且小于预设倍数的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钢网开口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进行架桥处理。
进一步地,在水平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为(x4+L/2-P/2,y4),在垂直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为(x4,y4-L/2+P/2),其中(x4、y4)为钢网开口的上拐角坐标,上拐角即为处于钢网开口上端的拐角,例如,请参见图14,(x4、y4)为拐角处点d的坐标。
优选地,预设倍数为1.5。
具体地,对于处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上下两条边框的钢网开口,请参见图14,当K<L≤1.5K,设左上角d点坐标为(x4,y4),右上角e(x5,y5),则L=|x5-x4|,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在(x4+L/2-P/2,y4)处架宽度为P的桥;对于处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左右两条边框的钢网开口,当K<L≤1.5K,设右上角d点坐标为(x4,y4),右下角e点坐标为(x5,y5),则L=|y5-y4|,因此在垂直方向上从(x4,y4-L/2+P/2)处架宽度为P的桥。
情况4: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预设倍数的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所钢网开口的第二预设位置处行架桥处理,直至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有钢网开口均满足预设条件,并按照预设条件处理完其对一个的钢网开口后,才完成对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处理,其中,预设条件为步骤3中的情况1、情况2和情况3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进一步地,在水平方向上,第二预设位置为(x4+K,y4),在垂直方向上,第二预设位置为(x4,y4-K),其中(x4、y4)为钢网开口的上拐角坐标,例如,请参见图15,(x4、y4)为拐角处点d的坐标。
具体地,对于处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上下两条边框的钢网开口,请参见图15,当L>1.5K,设左上角d点坐标为(x4,y4),则沿水平方向从(x4+K,y4)处架宽度为P的桥,对于该钢网开口剩余部分的部分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判断;对于处于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左右两条边框的钢网开口,当L>1.5K,设左上角d点坐标为(x4,y4),则沿垂直方向从(x4,y4-K)处架宽度为P的桥,对于该钢网开口剩余部分的部分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判断,按照上述方式对每个钢网开口处理,直至每个钢网开口均满足预设条件为止。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因为某些初始设计的屏蔽框钢网开口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不平行,因此会将初始设计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一方向旋转角度G,因此再完成上述步骤后,还需要将旋转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恢复至初始位置,因此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还包括:
将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二方向旋转角度G,以得到旋转后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或者再将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二方向旋转角度G之后,还包括:
判断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钢网开口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若不满足,则去除不满足安全距离的钢网开口。
具体地,将更新好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坐标信息与器件外框等坐标信息进行间距审查,应保证与其他器件、通孔、金边、镀金面,单独焊盘等保持J的安全距离;与测试点应保持M的安全距离,若更新好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坐标信息不符合上述安全距离的要求,则将不满足安全距离部分的钢网开口去除,以生成最终的屏蔽框钢网开口,例如图16,为图3通过本实施例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所最终得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设计方案,其中,安全距离J例如为0.2mm,安全距离M为0.4mm。
若夹角不是直角时,则以当前处理钢网开口为个体,开始旋转G1,使其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再进行夹角拐角架桥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做归位处理。
本发明确定了一种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了一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的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然后基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之后再基于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的关系对每个钢网开口进行处理,由此可以使得最终生成的钢网开口方案的应力分布合理,脱锡方便,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屏蔽框与器件碰撞的隐患,避免了人为干预环节,减少了生产的出错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实施例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具体地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该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包括:
S1、从PCB设计数据中获取出所有焊盘信息,包含器件坐标、外框、图像信息等。将屏蔽框焊盘信息取出,由于本实例中的屏蔽框焊盘处于水平状态所以不需要进行归零化处理,或归零化旋转角度为0度,将处理好的屏蔽框焊盘信息设置为预设屏蔽框钢网开口。
S2、在宽度方向上,将获取到的预设屏蔽框钢网开口沿内外分别外扩0.1mm,以更新预设屏蔽框钢网开口。
S3、从S2更新后的预设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按照顺时针方向,从左上方开始取出屏蔽框中内夹角为夹角的坐标,按照上述架桥规则依次架桥为:
取屏蔽框钢网外框左上角点的坐标为(75.34,83.42),对应的内轮廓拐角坐标为(72.34,80.42),该左上角点对应的逆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75.34,81.7),该左上角点对应的顺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79.72,83.42),距拐角点适配距离记为U取3.5,那么A=|83.34-81.7|=1.72mm,则A≤3.5mm;B=|79.72-75.34|=4.38mm,B>3.5mm,所以在偏水平方向架设角度为arctan(|83.42-80.42|/|75.34-72.34|)=45度的过桥,其宽度为0.5mm;
取屏蔽框钢网外框右上角点的坐标为(126.4,83.42),对应的内轮廓拐角点坐标为(123.4,80.42),该右上角点对应的逆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121.9,83.42),该右上角点对应的顺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126.4,40.6,那么A=|126.6-121.9|=4.5mm,A>3.5mm;B=|40.6-83.42|=42.82mm,B>3.5mm,因此在夹角拐点中间架设角度为arctan(|126.4-123.4|/|83.42-80.42|)=45度的过桥,其宽度为0.5mm;
取屏蔽框钢网外框右下角点的坐标为(126.4,18),对应的内轮廓拐角点坐标为(123.4,15),该右下角点对应的逆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126.4,36.8),该右下角点对应的顺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75.34,18),那么A=|18-36.8|=18.8mm,A>3.5mm;B=|75.34-36.8|=51.06mm,B>3.5mm,因此在夹角点中间架设角度为arctan(|126.4-123.4|/|18-15|)=45度的过桥,其宽度为0.5mm;
取屏蔽框钢网外框左下角点的坐标为(75.34,18),对应的内轮廓拐角点坐标为(72.34,15),该左下角点对应的逆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126.4,18),该左下角点对应的顺时针方向连续段的坐标点为(75.34,80.3),那么A=|75.34-126.4|=51.06mm,A>3.5mm;B=|80.3-18|=62.3mm,B>3.5mm,因此在夹角点中间架设角度为arctan(|75.34-72.34|/|18-15|)=45度的过桥,其宽度为0.5mm。
S4、沿顺时针方向从S3更新完成的屏蔽框钢网开口中取出屏蔽框中闭合的段,从左上角第一个钢网开口开始,获取每个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当预设长度为3mm时,由于1mm<3mm<7mm,所以本钢网开口不做改变,其中1mm为最小开口宽度值,7mm为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依次获取其他剩余闭合的段,按照下面的规则处理每个钢网开口,即:
①当L≤1mm,去除这个钢网开口;
②当1mm<L≤7mm,钢网开口不变(此处K=7);
③当7mm<L≤10.5mm,在中心处架宽度为1.2mm的桥;
④当L>10.5mm,每隔距离为7mm处架一个宽为1.2mm的桥,将架桥分割后的部分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当满足①、②或③条件时,按照①、②或③方式处理完之后,继续按照上述方式处理下一段钢网开口。
S5、按照S4的方式完成分割架桥后将钢网开口反向旋转角度0度,完成角度补充处理。
S6、将S4更新好的钢网开口坐标信息与器件外框等坐标信息进行间距审查,应保证与其他器件、通孔、金边、镀金面,单独焊盘等保持0.2mm的安全距离;与测试点应保持0.4mm安全距离;经过检测本次生成的钢网开口符合距离检查标准。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第一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第二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判断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是否平行,若不平行,则将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一方向旋转角度G,得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且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PCB板平行,若平行,则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根据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进一步地,根据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将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内、外分别外扩预设距离,得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架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根据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位置和相邻两点的位置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当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第一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第二距离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二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第一距离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第一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大于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夹角拐角的中间处进行架桥处理,以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架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最小开口宽度值时,则去除钢网开口,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最小开口宽度值、且小于或者等于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钢网开口保持不变,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且小于预设倍数的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钢网开口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进行架桥处理,当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预设倍数的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钢网开口的第二预设位置处行架桥处理,直至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有钢网开口均满足预设条件,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进一步地,在水平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为(x4+L/2-P/2,y4),第二预设位置为(x4+K,y4),在垂直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为(x4,y4-L/2+P/2),第二预设位置为(x4,y4-K),其中(x4、y4)为钢网开口的上拐角坐标,L为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P为桥的宽度,K为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还包括旋转模块,旋转模块用于将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二方向旋转角度G,以得到旋转后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逆。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还包括安全距离确定模块,安全距离确定模块用于判断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钢网开口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若不满足,则去除不满足安全距离的钢网开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存储器1103和通信总线1104,其中,处理器1101,通信接口1102,存储器1103通过通信总线11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步骤。
处理器11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步骤2、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步骤3、根据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步骤2、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步骤3、根据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这里将它们都统称为“模块”或“系统”。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作为分界点;
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为所述钢网开口的最小宽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获取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判断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所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是否平行,若不平行,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一方向旋转角度G,得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且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所述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若平行,则所述第一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即为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
根据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将所述第二初始屏蔽框钢网开口沿内、外分别外扩预设距离,得到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
根据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的位置和相邻两点的位置得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的关系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当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的最短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二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第一距离侧的夹角拐角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时,则在所述夹角拐角的中间处进行架桥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包括:
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时,则去除所述钢网开口,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所述钢网开口保持不变,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且小于预设倍数的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所述钢网开口的第一预设位置处进行架桥处理,当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大于所述预设倍数的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时,则在所述钢网开口的第二预设位置处行架桥处理,直至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有所述钢网开口均满足预设条件,得到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x4+L/2-P/2,y4),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x4+K,y4),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为(x4,y4-L/2+P/2),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为(x4,y4-K),其中(x4、y4)为所述钢网开口的上拐角坐标,L为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P为桥的宽度,K为所述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沿第二方向旋转角度G,以得到旋转后的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中的钢网开口是否满足安全距离,若不满足,则去除不满足所述安全距离的钢网开口。
10.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在第一预设方向上与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行;
第一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距拐角点适配距离和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对所述第一屏蔽框钢网开口的夹角拐角进行架桥处理,得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距拐角点适配距离作为分界点;
第二架桥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中每段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适配连续开口长度值和最小开口宽度值对所述第二屏蔽框钢网开口的所述钢网开口进行处理,得到第三屏蔽框钢网开口,所述钢网开口的预设长度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度,所述最小开口宽度值为所述钢网开口的最小宽度值。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0083041.1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788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041.1A CN112788859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70039 WO2022156526A1 (zh) 2021-01-21 2022-01-04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041.1A CN112788859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859A CN112788859A (zh) 2021-05-11
CN112788859B true CN112788859B (zh) 2022-04-01

Family

ID=7575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041.1A Active CN112788859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859B (zh)
WO (1) WO20221565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859B (zh) * 2021-01-21 2022-04-01 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25884A1 (en) * 2011-06-23 2014-04-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Shield frame, sealed fram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ortable device
CN106527580B (zh) * 2016-09-28 2020-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0850913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定义屏幕的操控显示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78050B (zh) * 2017-08-07 2019-10-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ba非对称焊盘钢网开窗方法与系统
CN209768113U (zh) * 2018-12-18 2019-12-10 深圳市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焊接框钢网结构的pcb结构
CN110678008B (zh) * 2019-09-24 2021-02-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显示器连接器的钢网及制备方法
CN112232014B (zh) * 2020-09-16 2022-07-29 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钢网避让设计方法、设计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8859B (zh) * 2021-01-21 2022-04-01 上海望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6526A1 (zh) 2022-07-28
CN112788859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8859B (zh) 一种屏蔽框钢网开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87874A1 (zh) 回流焊的仿真优化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770503B (zh) 一种电路板元器件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523531B (zh) 文字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50338A (zh) 非通流铜皮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040109599A1 (en) Method for locating the center of a fiducial mark
JP5483725B2 (ja) 部品装着座標作成装置及び部品装着座標作成方法
CN109710264B (zh) Gerber文件转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72397B2 (en) Symmetrical hexagonal-based ball grid array pattern
US20230205973A1 (en) Stencil-avoidance design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913216A (zh) 图像中图形角点的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151724B2 (en) Automatic detect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detec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5935897A (zh) Pcba载板模型生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10012859A (ko) 컬러 3d 물체의 수평면 슬라이싱 방법
CN113610761B (zh) 判断断头线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14675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077272B (zh) 一种屏蔽罩封装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200702382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haping traces on surface of substrate of semiconductor package by using computation
CN116070576B (zh) 差分信号线线间距修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9245180A (ja) 多角形塗り潰し方法
CN117237441B (zh) 亚像素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723039B (zh) 一种pcb文件检查方法、装置和设备
JP3424483B2 (ja) 半田付け外観検査における検査枠設定方法及び検査枠設定装置
JPH07152912A (ja) パターンマッチング方法
JP2002334124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における配線幅調整装置及び配線幅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