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2902A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2902A
CN112782902A CN202010176661.5A CN202010176661A CN112782902A CN 112782902 A CN112782902 A CN 112782902A CN 202010176661 A CN202010176661 A CN 202010176661A CN 112782902 A CN112782902 A CN 112782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optical element
base
section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6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2902B (zh
Inventor
董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lif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76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2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2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2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2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载体,用于承载光学元件;基座,用于容纳载体;电磁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中的电磁线圈和设置在载体中的磁体,以产生电磁感应;以及弹性元件,连接在载体和基座之间,以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使载体相对于基座转动,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在基座上;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在载体上;相互垂直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以及缓冲段,第二轴段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直接连接,另一端通过缓冲段与第一轴段连接,第一轴段的一端连接该缓冲段,另一端与第一安装部连接。设备抖动通过载体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偏转来补偿,提高产品的防抖性能,缓冲段提高可靠性能,载体偏转功耗低。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背景技术
光学系统是一种用于成像或做光学信息处理的系统,其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如可以应用到手机摄像头、相机或者投影技术的镜头中,随着光学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用户更加追求成像高清晰度的光学系统。以应用于手机摄像头的光学系统为例,为了拍摄清晰,引入光学变焦功能,但同时要满足手机超薄化设计,因此引入了光路偏转系统配合长焦镜头使用。在使用手机摄像或摄影过程中,由于用户手部抖动或外界其他因素使拍摄过程中的摄像设备发生抖动,从而造成拍摄的图像不清晰,影响图像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手持拍摄时的清晰度,需要增加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防抖)技术,实现OIS功能需要引入驱动机构来驱动光学元件偏转。相关技术中,驱动机构的可靠性较差,或者在抖动较大的情况下,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抖效果,对拍摄清晰度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性能好、可靠性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模组,该光学模组使用本公开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载体,用于承载光学元件;基座,用于容纳所述载体;电磁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中的电磁线圈和设置在所述载体中的磁体,以产生电磁感应;以及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载体和所述基座之间,以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使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在载体上;相互垂直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以及缓冲段,所述第二轴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直接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缓冲段所述第一轴段连接,所述第一轴段的一端连接该缓冲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的延伸线的交汇处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为直线段,所述缓冲段为波浪段。
可选地,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二轴段的延伸线交汇处靠近至少包括有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载体的动件的重心,或者与所述动件的重心重合,可选地,所述载体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光学元件相匹配的倾斜面,所述弹性元件倾斜设置,以至少部分地贴合在该载体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倾斜设置在所述载体和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形成有朝向所述载体的球头,所述载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球头相匹配的球头座,所述球头的垂直于所述倾斜面的轴线穿过所述动件的重心。
可选地,所述球头的表面形成有耐磨层。
可选地,所述载体和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安装点,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固定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点上而弹性变形,以产生抵压所述载体或所述基座的弹性预压力。
可选地,所述载体和所述基座中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与所述安装点具有高度差,所述弹性元件跨越所述凸起结构并固定安装到所述安装点处而弹性变形,以对所述凸起结构产生弹性预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光学模组,包括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和用于接收经所述光学元件转向后的光线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为本公开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元件具有垂直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载体既可以以第一轴段为偏转轴,又可以以第二轴段为偏转轴进行偏转,在手持拍摄时手部抖动或其它外界因素造成的设备抖动,均可以通过载体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偏转来补偿,提高产品的防抖性能。并且,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504之间通过缓冲段连接,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扭转的过程中,缓冲段可以产生形变,避免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在产品发生跌落时,缓冲段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它元件损坏,由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此外,第二轴段直接连接在安装在载体上的第二安装部上,当电磁发生装置驱动载体偏转时,会直接带动第二轴段扭转,而不会经过其它中间件传递,而第二轴段继而将扭转传递至缓冲段,缓冲段产生变形,这样,通过缓冲段的变形与第二轴段的扭转叠加来使得载体得到较大角度的偏转,使该驱动机构可以适应于在抖动大的情形下起到可靠的防抖作用,而且由于载体偏转较大角度时第二轴段仅需扭转较小角度,使得电磁发生装置相应的功耗也较低,有效节省能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形成有凸起部的弹性元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形成有凹状结构的弹性元件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光学元件 2 载体 201 倾斜面
202 球头座 3 基座 301 球头
401 电磁线圈 402 磁体 403 位置传感器
404 PCB板 5 弹性元件 501 第一安装部
502 第二安装部 503 第一轴段 504 第二轴段
505 缓冲段 601 安装点 602 凸起结构
603 凸起部 604 凹状结构 7 壳体
8 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能够在摄像时驱动光学元件1偏转,以补偿摄像时产生的震动,其可以应用于手机摄像头、相机摄像头或其它摄像装置中,也可以应用到VR等投影技术中。其中,光学元件1可以为棱镜或其它可以折射或反射光线的器件,如也可以为平面镜,本公开附图中仅以三棱镜作为示例性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承载光学元件1的载体2、用于容纳该载体2的基座3、能够产生电磁感应的电磁线圈401和磁体402以及连接在载体2和基座3之间的弹性元件5,这里,电磁线圈401可以设置在基座3中,如在基座3的底面或侧面开设有能够容纳电磁线圈401的凹槽,磁体402可以与电磁线圈401位置相应地设置在载体2中,相似地,可以在载体2的底面或侧面形成有容纳磁体402的空间,此外,在基座3底部还可以设置有能够反馈载体2的运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403,该位置传感器403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或其他能够检测位置的传感器,还可以在基座3下方设置PCB板404与电磁线圈401电连接,或者也可以设置其它可以为电磁线圈401通电的电器件,当电磁线圈401通电时,电磁线圈401与磁体402可以产生使基座3运动的电磁感应,而通过弹性元件5的连接,使载体2以及承载在其上的光学元件1可以悬浮在基座3中,并能够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以及根据位置传感器403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使载体2相对于基座3产生相应偏转。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磁发生装置包括两组,两组磁体402的磁极相反,以在通电后推动载体2偏转,其可以如上述设置在载体2的底部,或者也可以如图10所示设置在载体2的两侧,本公开对其具体布置位置不进行限定。此外,参照图1和图1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包覆在外周的壳体7,壳体7可以保护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各部件免受外界物质损坏。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5,弹性元件5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在基座3上的第一安装部501、用于安装在载体2上的第二安装部502、相互垂直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缓冲段505,第二轴段50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502直接连接,另一端通过缓冲段505与第一轴段503连接,第一轴段503的一端连接该缓冲段505,另一端与第一安装部50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轴段504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502直接连接也可以理解成第二轴段504与第二安装部502之间不会设置有缓冲段505,在载体2发生偏转时,连接在载体2上的第二安装部502会直接把扭转传递至第二轴段504。其中,第一轴段503可以与第一安装部501直接连接,或者第一轴段503也可以通过另外一段缓冲段与第一安装部501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元件5具有垂直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载体2既可以以第一轴段503为偏转轴,又可以以第二轴段504为偏转轴进行偏转,在手持拍摄时手部抖动或其它外界因素造成的设备抖动,均可以通过载体2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偏转来补偿,提高产品的防抖性能。并且,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之间通过缓冲段505连接,在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扭转的过程中,缓冲段505可以产生形变,避免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在产品发生跌落时,缓冲段505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它元件损坏,由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此外,第二轴段504直接连接在安装在载体2上的第二安装部502上,当电磁发生装置驱动载体2偏转时,会直接带动第二轴段504扭转,而不会经过其它中间件传递,而第二轴段504继而将扭转传递至缓冲段505,缓冲段505产生变形,这样,通过缓冲段505的变形与第二轴段504的扭转叠加来使得载体2得到较大角度的偏转,使该驱动机构可以适应于在抖动大的情形下起到可靠的防抖作用,而且由于载体2偏转较大角度时第二轴段504仅需扭转较小角度,使得电磁发生装置相应的功耗也较低,有效节省能耗。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空间布置以及实际使用情况,将弹性元件5设计成不同的结构构造,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第二安装部502的中心可以与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的交汇处重合。这样,安装到载体2上的第二安装部502处于载体2的两个偏转轴上,第二轴段504可以分成两段分别连接在第二安装部502的两端,第二安装部502的转动可以同时带动其两侧的第二轴段504扭转,保证驱动机构的同步性,处于中心位置的第二安装部502又可以保证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受力均匀,避免出现某一轴段受力较大而损坏的情况。其中,缓冲段505也可以构造为关于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对称结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受力均匀,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501和第二安装部502可以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部501可以关于第二轴段504对称设置在基座3的两端,两个第二安装部502可以关于第一轴段503对称设置在载体2上,或者也可以如图5所示,根据空间布置情况等,第一安装部501为两个,第二安装部502可以为一个,或者以相反方式设置,本公开对弹性元件5的具体构造不做具体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列出的几种实施例。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缓冲段505的形状也可以有多种,如构造成方形、菱形、椭圆形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弹性元件5在未安装状态时,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可以与缓冲段505共面,如弹性元件5可以构造为片状结构,使弹性元件5可以贴设在载体2和基座3之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其中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可以为直线段,缓冲段505可以为波浪段,直线段作为扭转轴更利于扭转力的传递,而波浪段更易于在载体2偏转时缓冲而产生形变,以缓解轴段处的应力集中以及起到防撞击的作用。这里,缓冲段505可以如图2至图4所示由曲折的形状构成,在受力时,曲折的形状能够被拉伸而延展开。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重力方向上,第一轴段503与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交汇处靠近至少包括有光学元件1和载体2的动件的重心,或者与该重心重合,这里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交汇处指的是弹性元件5安装后两个轴段在三维空间上的交汇处,与重心的重合也指的是在三维空间中的重合,而不是限于在二维平面中的交汇和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动件除包括有光学元件1和载体2之外,还可以包括磁体402等随着载体2同步偏转或其它安装在载体2上的部件,为描述方便,本公开中不一一进行列举,仅以动件代表所有与光学元件1和载体2同步偏转的部件进行描述。当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交汇处与动件的重心接近或重合时,可以减少甚至省去光学系统中为了使弹性元件5抵抗动件重力带来的扭矩而消耗的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5可以如图9所示,竖直设置在载体2和基座3之间,或者也可以如图10所示,弹性元件5水平设置在载体2的底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在载体2形成有用于与光学元件1相匹配的倾斜面201的情况下,即与上述三棱镜相匹配的倾斜面201,弹性元件5可以倾斜设置,以使弹性元件5至少部分地贴合在该载体2上,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水平或竖直设置的弹性元件5,倾斜设置的弹性元件5的偏转轴与动件的偏转重心处于相同或相近的位置,在载体2进行偏转时,由于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与动件的偏转轴重合,则省去了弹性元件5以其它姿态放置时电磁发生装置需要抵抗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重力带来的扭矩而产生的功耗,在偏转相同角度的情况下,倾斜布置弹性元件5相对于其它姿态布置弹性元件5仅需要提供较小的旋转力,有效节省了功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5可以根据动件的布局结构以及重心位置以适应的布置方式进行布局,而不局限于本公开中倾斜布置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弹性元件5可以倾斜设置在载体2和光学元件1之间,以进一步保证弹性元件5的第一轴段503与第二轴段504的交汇处与动件的重心重合或接近。或者,可以根据动件的重心位置,适应调整弹性元件5的构造或调整弹性元件5的安装位置和倾斜角度,如可以将载体2的倾斜面的角度以及弹性元件5的布置角度均可以设置为45°,以使弹性元件5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延伸交汇处更接近于动件的重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所示,弹性元件5也可以根据空间布置等因素倾斜设置在载体2与基座3之间。
基于上述弹性元件5倾斜设置在载体2和光学元件1之间,参照图6和图7所示,基座3上可以形成有朝向载体2的球头301,载体2上形成有与球头301相匹配的球头座202,球头301的垂直于倾斜面201的轴线穿过动件的重心。在载体2相对于基座3发生偏转时,基座3上的球头301与载体2上的球头座202配合,使载体2会绕着球头301的球心进行偏转,保证载体2的偏转中心与其重心、弹性元件5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延伸交汇处均处于同一位置,提高驱动机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使电磁功耗的利用率最大化。其中,球头301既可以为如图6所示形成在基座3上的球头柱,但也可以为如图7所示构造为从基座3的表面朝向载体2凸出的曲面形结构。
为了减少各部件磨损,保证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球头301的表面可以形成有耐磨层。球头301可以与基座3一体成型,在球头301的表面可以涂覆耐磨材料,或者可以在球头301的表面镶嵌由耐磨块或耐磨球头。在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球头301本身由耐磨材料制成,并以镶嵌或焊接等方式设置在基座3上。本公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球头座202的与球头301接触的表面设置耐磨层。此外,下述的凸起结构602或与该凸起结构602接触的弹性元件5也可以如该球头301以类似的方式设置有耐磨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载体2和基座3上形成有安装点601,弹性元件5通过固定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点601上产生抵压载体2或基座3的弹性预压力,换言之,该弹性预压力是通过弹性元件5安装后弹性变形而产生的。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预压力指的是在垂直于弹性元件5本身的方向,使弹性元件5具有靠近载体2和基座3的安装表面的趋势的力。弹性元件5通过安装点601固定安装到载体2或基座3上后所产生的预压力,使得弹性元件5始终具有贴向载体2或基座3的安装表面的趋势。当载体2连同光学元件1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时,该弹性预压力可以抵抗弹性元件5、载体2以及光学元件1在各种不同姿态下和不同偏转角度下的重力,从而将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偏转轴保持在固定位置,以此来补偿不同拍摄角度及位置下所产生的姿势差,并且通过保持偏转轴的位置不变,使位于载体2中的磁体402与位于基座3中的位置传感器403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使得在各种姿态和角度下,载体2都会沿着唯一的轨迹运动,从而保证了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使整个光学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改善光学效果。
实现弹性元件5产生上述预压力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形成在载体2和基座3中任意一者上的凸起结构602,该凸起结构602与安装点601可以具有高度差,具体为,凸起结构602在垂直于载体2和基座3的用于安装弹性元件5的表面的方向上高于安装点601,弹性元件5能够跨越凸起结构602并固定安装到安装点601处,以对凸起结构602产生弹性预压力。这里,弹性元件5跨越凸起结构602时与凸起结构602紧贴。当弹性元件5安装到低于凸起结构602的安装点601处时,凸起结构602会顶起弹性元件5的相应区域,使得弹性元件5在其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对凸起结构602产生弹性预压力。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可以在弹性元件5上形成有凸起部603,弹性元件5安装到安装点601后,凸起部603被载体2或基座3的安装表面顶起,从而产生弹性预压力。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也可以将弹性元件5设置成具有凹状结构604,如将弹性元件5可以冲压成具有该凹状结构604,并且在将弹性元件5固定安装到安装点601后,凹状结构604的外侧底部会抵压在载体2或基座3的表面,凹状结构604的底部被载体2或基座3的表面顶起,而在凹状结构604的弹性作用下,使弹性元件5始终具有贴向载体2或基座3的表面的趋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元件5构造为片状结构时,可以采用上述的凸起结构602来达到预压作用,片状结构的弹性元件5既可以在载体2的偏转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弹性,又可以在被凸起结构602顶起时产生适当的弹性预压力。当弹性元件5构造为具有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时,除可以通过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来实现预压效果外,也可以另外设置凸起结构602来进一步保证更好的预压效果。应当理解的是,下述的对凸起结构602相对于弹性元件5的位置布局同样适用于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设置在弹性元件上的位置,本公开实施例中仅以凸起结构602做出示例性说明,对于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的位置布局不再赘述。参照图6和图7所示,当弹性元件5设置在光学元件1和载体2之间时,可以在载体2上形成有凸起结构602,参照图8和图9所示,当弹性元件5设置在载体2和基座3之间时,可以在基座3上形成有凸起结构602,这种情况下的凸起结构602同时也可以作为上述的球头301,供弹性元件5、载体2和光学元件1以此球头301为中心进行偏转。本公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60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可以为图6和图7中的块状结构,也可以为如图8和图9中的球面结构或弧面结构,球面结构或弧面结构可以使得弹性元件5沿着轴段产生扭转时,球面的凸起结构602可以使该扭转过程圆滑过渡,圆滑的表面可以保护扭转过程中凸起结构602免受应力集中而致的断裂或损坏。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弹性元件5可以构造为对称结构,如可以构造为关于下述的第一轴段503或第二轴段504对称,此时,弹性元件5的边缘区域可以通过安装点601贴设在载体2或基座3上,而在弹性元件5的对称中心处被凸起结构602顶起。将凸起结构602设置在弹性元件5的中心位置,可以使弹性元件5被均匀地顶起,即,使其产生的弹性预压力分布在弹性元件5的中心处,从而保证载体2相对于基座3偏转的稳定性。当通过上述弹性元件5的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实现预压效果时,凸起部603或凹状结构604也可以设置在弹性元件5的对称中心处。
为了使得弹性元件5所产生的预压力可以抵抗各种角度和位置下偏转的部件的重力,本公开实施例中,安装点601和凸起结构602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构造成,使得预压力至少大于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重力之和,如可以使预压力为该重力之和的两倍到三倍之间,当用户在运动、行进或做出较大动作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时,载体2和光学元件1等动件在晃动的情况下产生的瞬间加速度会大于动件的重力加速度,使弹性元件5需要抵抗大于原本动件的重力的力,如此设置预压力使得弹性元件5可以在各种拍摄姿势和拍摄角度下抵抗动件的重力,从而保证动件偏转的偏转轴保持不变。在拍摄过程中载体2和光学元件1处于不同位置和角度时,凸起结构602对弹性元件5的压力、弹性元件5对凸起结构602产生的预压力以及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重力会始终形成力的平衡,甚至在载体2和光学元件1重力的方向处于与预压力的方向相反的位置时,大于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重力之和的预压力也会足以补偿该重力,由此保证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偏转轴保持在固定位置,而不会由于光学元件1和载体2的重力因素产生偏移,避免摄像头对焦不清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载体2和光学元件1的重力大小来调整高度差,如重力越大高度差可以随之增加,以此增大预压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模拟各种情况下动件对弹性元件5可能产生的力来设置该高度差,使得预压力可以足以抵抗在各种姿态下动件对弹性元件5所施加的力,从而保证弹性元件5的可靠性。
弹性元件5的边缘可以焊接到各安装点601处,或者为了达到更好地安装效果,弹性元件5上可以形成有安装孔,安装点601可以包括形成在载体2和基座3上的与该安装孔匹配的安装柱,安装孔可以过盈套接在安装柱上。具体地,安装孔可以套接到安装柱的底部并与载体2或基座3的表面贴合,并可以进一步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将弹性元件5固定在安装柱上,使弹性元件5的安装更加稳固可靠。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5也可以采用热铆接的方式固定在载体2或基座3上,本公开实施例中对弹性元件5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定。
基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5的结构,凸起结构602可以设置在第一轴段503或第二轴段50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如在图4和图5所示的弹性元件5中,凸起结构602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部501和第二安装部502的对应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中心区域,使得弹性元件5的四周的各个安装区域均产生弹性预压力,保证两个轴段处的偏转轴位置均保持不变;或者在图2和图3所示的弹性元件5中,凸起结构602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即设置在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的交汇处,更具体地说,凸起结构602可以设置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第二安装部502的中心区域,此时采用一个凸起结构602即能保证两个轴段处的偏转轴的位置保持不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得到更加可靠的预压效果,除在处于中心区域的第二安装部502处设置凸起结构602外,在两端的第一安装部501处也可以设置有凸起结构602。本公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602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在各个位置处的高度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而仅不限于上述的几种布置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光学模组,参照图13,该光学模组可以包括光学元件1、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和用于接收经所述光学元件转向后的光线的图像传感器8,光线经由光学元件1转向后输送到图像传感器8,实现成像,图12中点划线表示光线的反射路线。其中,驱动机构为上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该光学模组具有上述驱动机构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2),用于承载光学元件(1);
基座(3),用于容纳所述载体(2);
电磁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3)中的电磁线圈(401)和设置在所述载体(2)中的磁体(402),以产生电磁感应;以及
弹性元件(5),连接在所述载体(2)和所述基座(3)之间,以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使所述载体(2)相对于所述基座(3)转动,所述弹性元件(5)包括:
第一安装部(501),用于安装在所述基座(3)上;
第二安装部(502),用于安装在载体(2)上;
相互垂直的第一轴段(503)和第二轴段(504),以及
缓冲段(505),所述第二轴段(50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502)直接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缓冲段(505)与所述第一轴段(503)连接,所述第一轴段(503)的一端连接该缓冲段(505),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5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502)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轴段(503)和所述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的交汇处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503)和所述第二轴段(504)为直线段,所述缓冲段(505)为波浪段,并且所述弹性元件(5)构造为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上,所述第一轴段(503)与所述第二轴段(504)的延伸线交汇处靠近至少包括有所述光学元件(1)和所述载体(2)的动件的重心,或者与所述动件的重心重合,可选地,所述载体(2)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光学元件(1)相匹配的倾斜面(201),所述弹性元件(5)倾斜设置,以至少部分地贴合在该载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倾斜设置在所述载体(2)和所述光学元件(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形成有朝向所述载体(2)的球头(301),所述载体(2)上形成有与所述球头(301)相匹配的球头座(202),所述球头(301)的垂直于所述倾斜面(201)的轴线穿过所述动件的重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301)的表面形成有耐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2)和所述基座(3)上形成有安装点(601),所述弹性元件(5)通过固定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点(601)上而弹性变形,以产生抵压所述载体(2)或所述基座(3)的弹性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2)和所述基座(3)中任意一者上形成有凸起结构(602),该凸起结构(602)与所述安装点(601)具有高度差,所述弹性元件(5)跨越所述凸起结构(602)并固定安装到所述安装点(601)处而弹性变形,以对所述凸起结构(602)产生弹性预压力。
10.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元件(1)、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和用于接收经所述光学元件(1)转向后的光线的图像传感器(8),所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10176661.5A 2020-03-13 2020-03-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Active CN112782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6661.5A CN112782902B (zh) 2020-03-13 2020-03-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6661.5A CN112782902B (zh) 2020-03-13 2020-03-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902A true CN112782902A (zh) 2021-05-11
CN112782902B CN11278290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574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6661.5A Active CN112782902B (zh) 2020-03-13 2020-03-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29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042A (zh) * 2021-07-18 2021-10-0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75430A (en) * 1977-01-03 1980-09-24 Polaroid Corp Cassette receiving apparatus
JPH1010400A (ja) * 1996-06-19 1998-01-16 Minolta Co Ltd レンズ鏡胴
WO2009133690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TW201217899A (en) * 2010-10-18 2012-05-01 Tdk Taiwan Corp An anti-shake device and an optical system having the anti-shake device
CN102820759A (zh) * 2011-06-08 2012-12-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取像模组
CN205377622U (zh) * 2015-09-25 2016-07-06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变移轴中心的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US20170195566A1 (en) * 2016-01-05 2017-07-06 Tdk Taiwan Corp.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capturing method
WO2017137777A2 (en) * 2016-02-11 2017-08-17 In Tandem Designs Pty Ltd Light source
US20180259787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Reflecting module for oi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732715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US20180321504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evice
US20190227256A1 (en) * 2018-01-25 2019-07-2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0275270A (zh) * 2019-06-21 2019-09-24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模块
CN11069118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美细耐斯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稳像功能的相机模块
CN110764217A (zh) * 2019-11-07 2020-02-07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驱动装置及棱镜组件
WO2020039944A1 (ja) * 2018-08-24 2020-02-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2782903A (zh) * 2020-03-13 2021-05-11 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75430A (en) * 1977-01-03 1980-09-24 Polaroid Corp Cassette receiving apparatus
JPH1010400A (ja) * 1996-06-19 1998-01-16 Minolta Co Ltd レンズ鏡胴
WO2009133690A1 (ja) * 2008-04-30 2009-1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TW201217899A (en) * 2010-10-18 2012-05-01 Tdk Taiwan Corp An anti-shake device and an optical system having the anti-shake device
CN102820759A (zh) * 2011-06-08 2012-12-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取像模组
CN205377622U (zh) * 2015-09-25 2016-07-06 爱佩仪光电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变移轴中心的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US20170195566A1 (en) * 2016-01-05 2017-07-06 Tdk Taiwan Corp.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capturing method
WO2017137777A2 (en) * 2016-02-11 2017-08-17 In Tandem Designs Pty Ltd Light source
US20180259787A1 (en) * 2017-03-08 2018-09-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Reflecting module for oi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732715A (zh) * 2017-04-18 2018-11-0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
US20180321504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evice
US20190227256A1 (en) * 2018-01-25 2019-07-25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110691188A (zh) * 2018-07-05 2020-01-14 美细耐斯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稳像功能的相机模块
WO2020039944A1 (ja) * 2018-08-24 2020-02-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275270A (zh) * 2019-06-21 2019-09-24 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模块
CN110764217A (zh) * 2019-11-07 2020-02-07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驱动装置及棱镜组件
CN112782903A (zh) * 2020-03-13 2021-05-11 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042A (zh) * 2021-07-18 2021-10-0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2902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41798U (zh) 弹性元件及其安装结构
CN106896620B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US8319839B2 (en) Optical image system
CN11023174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663033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0044222A1 (ja) 撮影用光学装置
US8314841B2 (en) Image stabilizer and related imaging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9015846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800477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N111142319B (zh) 反射模组及潜望式摄像头
CN112782903B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CN111295820A (zh) 致动器和相机装置
CN218350668U (zh) 光学单元
CN217385951U (zh) 光学单元及智能手机
US20230103186A1 (en) Optical unit and smartphone
CN112782902B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模组
KR20220156494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211928276U (zh) 用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弹性元件的安装结构
JP2004045478A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通信装置並びに情報コンセント
CN114265262B (zh) 光学单元
CN115145000A (zh) 光学单元、智能手机及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22130182A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111596435A (zh) 一种棱镜马达
JP7266708B2 (ja) 反射体駆動装置
CN219875921U (zh) 一种光学防抖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