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0802B - 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0802B
CN112780802B CN202011188265.0A CN202011188265A CN112780802B CN 112780802 B CN112780802 B CN 112780802B CN 202011188265 A CN202011188265 A CN 202011188265A CN 112780802 B CN112780802 B CN 112780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haft
opening
housing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82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0802A (zh
Inventor
能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8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0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1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cylindrical slid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 F16K11/087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the plug being only rotatable around one spi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7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sphe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4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5/0442Spindles and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5/00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 F16K5/06Plug valves; Taps or cocks comprising only cut-off apparatus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a more or less complete surface of a solid of revoluti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being predominantly rotary with plugs having spherical surfaces; Packings therefor
    • F16K5/0647Spindles or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Abstract

旋转式阀装置包括驱动单元(70)、轴(32)、阀(30)以及壳体(20)。该阀包括外周部(331、341、351),该外周部限定外周开口(334、344、354)。壳体限定阀容纳空间(23)、入口开口(251、261A、262A、263A)以及出口开口(251A、261、262、263)。该阀包括通道(361、362、363)和阀端表面(333、352),该阀端表面面对壳体并且限定端表面开口(338、356)。壳体包括面对阀端表面的壳体内表面(29、67)。阀被容纳在壳体中,使得在阀端表面和壳体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S1、S2)。壳体内表面包括沿轴向方向从壳体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部(292、292A、613、613A)。

Description

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旋转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呈圆柱形状的旋转阀包括可旋转的转子以及外壳。转子在转子的外周部中限定转子外周开口并且外壳限定出口开口。旋转阀通过使出口开口与转子外周开口重叠而允许流入转子的流体通过出口开口流出(例如,参见JP 2013-249904)。在下文中,将JP2013-249904中描述的旋转阀简称为旋转阀。
转子还包括位于转子的外周部中的转子外周闭合表面。旋转阀使转子外周闭合表面与出口开口重叠以闭合转子。即,旋转阀是通过使转子旋转来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转子的开关阀。
另外,旋转阀在转子的外周部与外壳的面对外周部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在转子的端表面开口与外壳的面对转子端表面开口的内表面之间限定足够的空间。因此,旋转阀在外壳中不仅在转子内部而且还在转子外部限定用于流体的通道。结果,当流体通过转子外周开口从出口开口流出时,旋转阀可以使流体相对于旋转阀的尺寸以大流率流动。
发明内容
在此,考虑使用旋转阀作为能够调节流体通过出口开口流出的流率的流率调节阀。具体地,认为旋转阀通过调节转子的旋转位置以及出口开口和入口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与转子外周开口之间的重叠面积来调节流体通过出口开口流出的流率。
然而,由于旋转阀在转子的端表面开口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因此流入转子的流体的一部分不流到转子外周开口而是通过端表面开口流入转子的外部。即,即使调节出口开口或入口开口中的一个开口与转子外周开口之间的重叠面积,流体也仍通过端表面开口流出。因此,即使当旋转阀试图通过调节重叠面积来控制从出口开口流出的流体的流率时,从出口开口流出的流体的流率仍会变化。转子用作阀装置的阀。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调节流体的流出量的旋转阀装置。
旋转阀装置包括驱动单元、轴、阀以及壳体。驱动单元被构造成传递旋转力。轴被构造成通过从驱动单元传递的旋转力旋转。阀具有管状形状并被构造成与轴一起旋转。阀包括外周部,该外周部在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轴的外侧并且限定外周开口。壳体限定阀容纳空间、位于壳体的面对外周部的一部分处的入口开口以及位于壳体的面对外周部的一部分处的出口开口。阀容纳空间是其中容纳阀的空间。入口开口是流体从阀容纳空间的外部流入阀容纳空间中所通过的开口。出口端口是流体从阀容纳空间流出到阀容纳空间的外部所通过的开口。该阀限定流体在其中流动所通过的通道并且包括在轴的轴向方向上面向壳体的阀端表面。阀端表面限定与通道流体连通的端表面开口。阀被构造成根据所述阀的旋转位置来调节外周开口与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中的一个端口之间的重叠面积。壳体包括面对阀端表面的壳体内表面,并且阀容纳在壳体中使得在阀端表面与壳体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壳体内表面在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包括突出部。突出部从壳体内表面沿轴向方向突出。
以此方式,当壳体内表面包括位于轴的径向外侧并沿轴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时,该突出部用作限制流体流入阀端表面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阻力。据此,阀装置可以限制流体流入阀端表面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以及限制流体从该间隙中流出。因此,阀装置能够减小通过出口开口的流体的流出量在流体流入和流出阀端表面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时产生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阀装置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阀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阀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阀的第一阀端表面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阀的第二阀端表面的立体图。
图7是图2中的部分VII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阀的止挡件的示意图。
图9是沿着图2中的线IX-IX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图2中的部分X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3是图12中的部分XIII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2中的部分XIV的放大图。
图15是使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阀装置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7是与图13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8是与图7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9是与图13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0是与图13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21是与图13相对应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阀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部分相同或等同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以省略对相同或等同部分的描述。另外,当在实施例中仅描述部件的一部分时,可以将在先前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应用于部件的其它部分。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即使没有特别地指定组合,但只要实施例不对组合造成任何问题,这些实施例就可以彼此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例)
将参照图1至图11描述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阀装置10是所谓的旋转阀装置。阀装置10应用于冷却系统1,该冷却系统1被构造成使冷却水循环以冷却车辆的内燃发动机2。阀装置10控制通过冷却系统1循环的冷却水的流率。冷却水例如是包含乙二醇为主要成分的流体。其它液体也可以用作冷却水。
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1包括阀装置10、内燃发动机2、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散热器5以及水泵6。
内燃发动机2包括:容纳火花塞等的气缸盖501;容纳气缸等的气缸体502;以及是用于冷却水的通道的水套503。流动通过水套503的冷却水通过与气缸等操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阀装置10连接至水套503的出口。
阀装置10位于气缸盖501的设置有水套503的出口的部分处并且在流动通过水套503之后已被加热的冷却水流入阀装置10中。阀装置10被构造成使所需量的冷却水分别流到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以及散热器5。
空调热交换器3通过使从阀装置10流出的冷却水与流入车厢的空气之间交换热量来散发冷却水的热量。水泵6连接到空调热交换器3的下游位置,使得已经流动通过空调热交换器3的冷却水流到水泵6。
油冷却器4通过使从阀装置10流出的冷却水与油之间交换热量来冷却油。水泵6连接至油冷却器4的下游位置,使得已经流动通过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流到水泵6。
散热器5通过使从阀装置10流出的冷却水与外部空气交换来散发冷却水的热量。水泵6连接到散热器5的下游位置,使得已经流动通过散热器5的冷却水流到水泵6。
水泵6具有连接到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的上游端,和连接到水套503的入口的下游端。水泵6被构造成对已经从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加压并且使被加压后的冷却水流到水套503中。
如上所述,在冷却系统1中,水泵6使冷却水循环并且阀装置10向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中的每一个供应所需量的冷却水。
接下来,将描述阀装置10。如图2所示,阀装置10包括壳体20、阀30、驱动单元70,驱动单元盖罩80等。阀装置10被构造为球阀,该球阀通过使阀30围绕将在后面描述的轴32的轴线Axs旋转而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阀装置10。沿着轴32的轴线Axs的方向被定义为轴向方向DRa,而垂直于轴向方向DRa并且从轴向方向DRa径向延伸的方向被定义为径向方向DRr。
壳体20容纳阀30。壳体20由例如树脂材料等制成。壳体20包括:壳体本体21,其具有中空形状并且容纳阀30;管道构件50,冷却水通过该管道构件从壳体本体21流出;以及分隔壁60,其附接到壳体本体21。
壳体本体21具有大致长方体外观并且具有有底形状。壳体本体21在壳体本体21沿轴向方向DRa的第二侧中限定开口并且包括构成壳体本体21的外周的壳体外壁22。壳体外壁22在壳体本体21内部限定具有筒形状的阀容纳空间23和沿轴向方向DRa的轴线。
壳体外壁22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发动机附接表面25,内燃发动机2被附接至该发动机附接表面25;管道附接表面26,管道构件50被附接至该管道附接表面26;以及壳体开口表面27,分隔壁60被附接至该壳体开口表面27。发动机附接表面25和管道附接表面26被设置为基本上彼此平行。
壳体外壁22具有包括壳体内周表面28以及壳体内底表面29的内表面。壳体内周表面28限定阀容纳空间23的侧部。壳体内底表面29位于壳体本体21沿轴向方向DRa的与第二侧相反的第一侧中并形成壳体本体21的底部。壳体内底表面29包括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轴32的轴支撑件291。壳体内底表面29包括底表面突出部292,该底表面突出部292朝壳体本体21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侧(即,从壳体本体21向内)突出。
发动机附接表面25具有基本平坦的形状并且内燃发动机2附接到发动机附接表面25。发动机附接表面25限定入口端口251,冷却水通过该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中。入口端口251具有圆形开口并且水套503流体连接到入口端口251。在该实施例中,入口端口251对应于入口开口。
管道附接表面26具有基本平坦的形状并且管道构件50附接至该管道附接表面26。管道附接表面26限定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出口端口262以及第三出口端口263。已经通过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出口端口262以及第三出口端口263朝管道构件50流出。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出口端口262以及第三出口端口263中的每个均具有圆形开口。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出口端口262以及第三出口端口263中的每个均对应于出口开口。
壳体开口表面27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并且分隔壁60被附接到该壳体开口表面27。壳体开口表面27设置在壳体本体21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侧中。另外,壳体开口表面27限定壳体开口271,该壳体开口271将阀容纳空间23流体连接至壳体本体21的外部。通过将分隔壁60附接到壳体开口表面27来闭合壳体开口271。
管道构件50是已经流入到阀容纳空间23中的冷却水分别流到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所通过的管道。管道构件50包括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和第三管道53,这些管道中的每个管道均具有圆筒形状。管道构件50通过在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和第三管道53之间利用管道连接部54进行连接而构成。
管道连接部54连接于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和第三管道53之间并且将管道构件50附接到管道附接表面26。管道连接部54接触并固定到管道附接表面26。垫圈55设置在管道连接部54和管道附接表面26之间以限制冷却水泄漏到阀装置10的外部。
第一管道51具有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出口端口261的内部的上游端以及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通过软管(未示出)连接至散热器5的下游端。第二管道52具有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二出口端口262的内部的上游端以及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通过软管(未示出)连接至空调热交换器3的下游端。第三管道53具有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三出口端口263的内部的上游端以及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通过软管连接至油冷却器4(未示出)的下游端。另外,第一密封单元561、第二密封单元562以及第三密封单元563分别设置在第一管道51和第一出口端口261之间、第二管道52和第二出口端口262之间以及第三管道53和第三出口端口263之间。
第一密封单元561将从第一出口端口261流出的冷却水引导至第一管道51。第二密封单元562将从第二出口端口262流出的冷却水引导至第二管道52。第三密封单元563将从第三出口端口263流出的冷却水引导至第三管道53。第一密封单元561、第二密封单元562和第三密封单元563中的每一个均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冷却水可以流动通过这些密封单元。另外,第一密封单元561、第二密封单元562和第三密封单元563中的每一个均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具有上游端,该上游端被构造成与限定在阀30的外周部中的开口连通。第一密封单元561包括第一阀密封件571以闭合阀30的外周部和第一密封单元561之间的间隙。类似地,第二密封单元562和第三密封单元563分别包括第二阀密封件572和第三阀密封件573以闭合阀30的外周部与第二密封单元562之间以及阀30的外周部与第三密封单元563之间的间隙。
第一阀密封件571至第三阀密封件573限制冷却水在阀30的外周部与第一密封单元561至第三密封单元563之间泄漏。第一阀密封件571至第三阀密封件573中的每个密封件均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具有与阀30的外周部接触的上游表面。第一阀密封件571、第二阀密封件572、第三阀密封件573分别例如由树脂构件形成为基本上环形形状。第一阀密封件571、第二阀密封件572和第三阀密封件573分别限定第一密封件开口581、第二密封件开口582以及第三密封件开口583。冷却水在第一阀密封件571中流动通过第一密封件开口581、在第二阀密封件572中流动通过第二密封件开口582、并且在第三阀密封件573中流动通过第三密封件开口583。
分隔壁60闭合壳体开口271并保持容纳在阀容纳空间23中的阀30。分隔壁60具有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厚度方向的盘形形状并且在轴向方向DRa上从壳体开口271的第二侧(即,壳体开口的外部)朝壳体开口271的第一侧(即,壳体开口的内部)装配到壳体开口271中。分隔壁60的外直径与壳体开口271的内直径基本上相同。因此,分隔壁60通过使分隔壁60的外周部与壳体内周表面28接触而闭合壳体开口271。
另外,分隔壁60包括分隔壁附接部61,该分隔壁附接部61具有板状形状并且位于分隔壁60在轴向方向DRa上远离壳体本体21的第二端中。分隔壁附接部61从分隔壁60的外周部径向向外突出。分隔壁附接部61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板厚度方向。分隔壁附接部61具有面对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侧的表面,该表面与壳体开口表面27接触并固定到壳体开口表面27。
分隔壁60限定在轴向方向DRa上穿过分隔壁60的轴插入孔62。轴32插入轴插入孔62中。轴插入孔62设置成使得当轴32被插入轴插入孔62中时,轴插入孔62与轴线Axs同轴。轴插入孔62设置有用于保持插入到轴插入孔62中的轴32的轴承63以及用于限制冷却水流入轴插入孔62中的轴密封构件65。
轴承63由例如滚珠轴承构成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插入到轴插入孔62中的轴32。轴承63位于轴插入孔62在轴向方向DRa上远离壳体本体21的第二侧上。轴插入孔62还设置有金属环64。金属环64设置在轴承63的外周部处以支撑轴承63。金属环64例如由金属形成为基本上环形形状并且轴承63可以被压配到金属环64中。
轴密封构件65例如由树脂构件制成基本上环形形状。轴密封构件65的内直径与轴32的外直径基本相同,使得当将轴32插入轴插入孔62中时,轴密封构件65与轴32的外周部接触。
分隔壁60限定分隔壁通孔66,已经流入轴插入孔62中的冷却水通过该分隔壁通孔66从轴插入孔62流出。分隔壁通孔66沿径向方向DRr穿过分隔壁60并且从轴插入孔62径向向外延伸至分隔壁60的外周部。分隔壁通孔66还穿过壳体本体21并且与壳体通孔(未示出)流体连通。
分隔壁60具有开口闭合表面67,其形成分隔壁60在轴向方向DRa上面对阀容纳空间23的第一表面。当分隔壁60闭合壳体开口271时,开口闭合表面67与壳体内周表面28和壳体内底表面29一起限定阀容纳空间23。开口闭合表面67位于阀容纳空间23在轴向方向Axs上与壳体内底表面29相反的一侧上。开口闭合表面67在开口闭合表面67的基本中心处限定轴插入孔62。
开口闭合表面67具有从开口闭合表面67凹陷的内凹部611和外凹部612。内凹部611和外凹部612在轴线AXs的周向方向上完整地围绕轴插入孔62定位。阀30具有第三阀外表面352。内凹部611位于第三阀外表面352的径向内侧。外凹部612位于内凹部611的径向外侧并面向第三阀外表面352。开口闭合表面67包括支撑阀30和轴32两者的连接支撑件616。
分隔壁60在内凹部611和外凹部612之间具有闭合表面突出部613。闭合表面突出部613朝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侧(即,朝阀装置10向内)突出并且在径向方向DRr上将内凹部611与外凹部612分开。
具有基本环形形状的壳体密封构件68设置在分隔壁60的外周部与壳体内周表面28之间。壳体密封构件68闭合分隔壁60的外周部与壳体内周表面28之间的间隙并调节插入到轴插入孔62中的轴32的位置。
壳体密封构件68的外直径略小于壳体开口271的内直径并且略大于分隔壁60的外直径。因此,当分隔壁60装配到壳体开口271中时,壳体密封构件68被沿径向方向DRr压缩。壳体密封构件68利用在壳体密封构件68被沿径向方向DRr压缩时所产生的应力按压分隔壁60并将分隔壁60定位在壳体开口271在径向方向DRr上的基本中心处。即,当将轴32插入到轴插入孔62中时,壳体密封构件68将轴32在径向方向DRr上的位置设置成基本上是壳体开口271的中心。
分隔壁附接部61具有在轴向方向DRa上背离壳体开口表面27的第二表面。驱动单元盖罩80附接到分隔壁附接部61的第二表面。
驱动单元盖罩80容纳驱动单元70。驱动单元盖罩80具有由树脂构件制成的中空形状并且在其中限定驱动单元空间81,驱动单元70被容纳在该驱动单元空间81中。
驱动单元盖罩80具有用于连接至ECU(未示出)的连接器82。连接器82将阀装置10连接至ECU并且端子83被插入连接器82中。驱动单元70和稍后将描述的旋转角度传感器73被连接至端子83。
驱动单元70包括:马达71,其传递用于使阀30旋转的旋转力;齿轮单元72,其进一步将马达71的输出传递至阀30;以及旋转角度传感器73,其检测齿轮单元72的旋转角度。
如图3所示,马达71具有马达本体710、马达轴711、蜗轮712以及马达侧端子713。当向马达侧端子713供电时,马达本体710传递驱动力。马达本体710形成为基本圆筒形状并且马达轴711从马达本体710的远离马达侧端子713的第二端突出。从马达本体710传递的驱动力经由马达轴711和蜗轮712被传递到齿轮单元72。
齿轮单元72由减速机构构成,该减速机构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多个齿轮并且被构造成将从蜗轮712传递的驱动力传递至轴32。具体地,齿轮单元72包括第一齿轮721;第二齿轮722,该第二齿轮722被构造为与第一齿轮721啮合;第三齿轮723,该第三齿轮723被构造为与第二齿轮722啮合。轴32连接至第三齿轮723。在齿轮单元72中,第二齿轮722的外直径大于第一齿轮721的外直径并且第三齿轮723的外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22的外直径。
此外,第一齿轮721至第三齿轮723被设置为使得其相应的轴线与蜗轮712的轴线正交。第三齿轮723被设置为使得第三齿轮723与轴线Axs同轴。轴32连接到第三齿轮723。
驱动单元70被构造成使得蜗轮712、第一齿轮721至第三齿轮723以及阀30一起旋转并且相应的旋转彼此具有相关性。即,蜗轮712、第一齿轮721至第三齿轮723以及轴32的旋转角度彼此具有相关性,使得可以从具有相关性的齿轮中的另一个的旋转角度计算齿轮中旋转角度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构造为检测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传感器73附接至驱动单元盖罩80的内周部的面对第三齿轮723的一部分上。旋转角度传感器73是集成了霍尔元件的霍尔效应传感器。旋转角度传感器73被构造为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传感器73经由连接器82连接至ECU(未示出)并且被构造成将检测到的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传输至ECU。ECU被构造为基于从旋转角度传感器73传递来的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来计算阀30的旋转角度。
为了检测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传感器73可以是诸如磁阻(MR)传感器和感应式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或者除了霍尔效应传感器以外的诸如电位传感器的接触式角度传感器。旋转角度传感器73可以被配置为检测蜗轮712、第一齿轮721和第二齿轮722中的任何一个的旋转角度。
接下来,将参照图2和图4至图10描述轴32和阀30,轴32可通过从驱动单元70传递的旋转力而绕轴线Axs旋转。如图2所示,轴32连接到阀30,并且当轴32旋转时,阀30可以与轴32一起旋转。
轴32沿着轴线Axs延伸成圆柱形状并且在轴向方向DRa上穿过阀30。如图4所示,轴32包括形成轴32的外周部的轴外周部321以及在轴外周部321上形成为扁平形状的轴平坦部322。
轴平坦部322构成轴外周部321在径向横截面上的线性部。轴平坦部322形成为使得径向横截面中的线性部沿着轴向方向DRa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轴32在径向横截面上具有六边形形状。轴平坦部322形成为使得形成六边形形状的一边沿轴向方向DRa延伸。
轴平坦部322在径向方向DRr上与后述的第三阀35重叠。此外,轴平坦部322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小于第三阀35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轴平坦部322的位置将在后面描述。
轴平坦部322的径向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六边形,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为诸如四边形或八边形的形状。轴平坦部322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不必须小于第三阀35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并且可以大于第三阀35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
参照图2,轴32具有连接到轴支撑件291的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齿轮单元72的第二端。轴32的第二端位于轴向方向DRa上的一侧上。阀30固定到轴外周部321。在本实施例中,轴32的第二端对应于轴端部。
阀30被构造成通过绕轴线Axs旋转来调节从阀30流出的冷却水的量。轴32被插入阀30中,并且轴32和阀30容纳在阀容纳空间23中使得阀30和轴32可一起旋转。
阀30具有轴线沿着轴向方向DRa延伸的管状形状并且在轴向方向DRa上延伸。具体地,阀30形成为使得第一阀33、第二阀34、第三阀35、管状连接部314以及管状阀连接部315彼此连接。在阀30中,第一阀33、管状连接部314、第二阀34、管状阀连接部315以及第三阀35从轴向方向DRa的第一侧到第二侧(即,从轴32的第一端到第二端)以该顺序设置。第一阀33和第二阀34通过管状连接部314彼此连接。第二阀34和第三阀35通过管状阀连接部315彼此连接。
阀30的第二阀34和管状连接部314在阀容纳空间23中沿径向方向DRr面对入口端口251。
阀30在阀30的中心处具有呈圆柱中空形状的轴连接部316。轴32被插入轴连接部316中。轴32通过插入到轴连接部316中而与阀30连接。
阀30例如形成为使得第一阀33、第二阀34、第三阀35、管状连接部314、管状阀连接部315和轴连接部316通过注射模制而一体形成。
阀30是阀本体以使已经流入阀30的冷却水流出至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出口端口262以及第三出口端口263。通过使阀30旋转,第一阀33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二阀34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第二出口端口262,并且第三阀35被构造为来选择性地打开和闭合第三出口端口263。
第一阀33至第三阀35被设置成使得其相应轴线与轴线Axs同轴。此外,在第一阀33至第三阀35的每一个中,与第一阀33至第三阀35的每一个在轴向方向DRa上的两端相比,轴向方向DRa上的中心部分径向向外扩展。第一阀33至第三阀35中的每个被构造成使得冷却水可以在其中流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阀33具有第一阀外周部331,该第一阀外周部331形成第一阀33的外周部并且在第一阀外周部331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361。另外,第一阀33包括第一阀内表面332,该第一阀内表面332面向轴向方向Axs并限定第一内开口336,冷却水通过该第一内开口336流入第一通道361中。第一阀33还包括在轴向方向DRa上与第一阀内表面332相反的第一阀外表面333。在第一阀33中,已经流入阀容纳空间23中的冷却水进一步通过第一内开口336流入第一通道361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61对应于通道。
参照图2和图5,第一阀外周部331限定第一外周开口334,当轴32旋转时,该第一外周开口334通过第一密封件开口581将第一通道361流体连接至第一出口端口261。第一阀33通过将第一外周开口334流体连接到第一出口端口261而允许已经流入第一通道361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出口端口261而流出到散热器5。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一阀外周部331中的第一外周开口334对应于形成在阀外周部中的外周开口。
第一外周开口334形成在第一阀外周部331中并且沿着轴线Axs的周向方向延伸。通过旋转轴32,根据第一外周开口334与第一密封件开口581之间的重叠面积来调节从第一阀33流动至散热器5的冷却水的量。
第一阀外周部331在轴向方向DRa上在第一外周开口334与第一阀外表面333之间具有第一阀延伸部339。第一阀延伸部339具有沿着轴线Axs延伸的圆柱中空形状并且形成在第一阀外周部331在轴向方向DRa上远离第二阀34的第一侧上。第一阀延伸部339朝壳体内底表面29延伸。
另外,第一阀延伸部339具有第一阀外表面333,该第一阀外表面333设置在第一阀延伸部339在轴向方向DRa上远离第一外周开口34的第一端处。第一阀延伸部339沿轴向方向DRa的尺寸小于第一外周开口334沿轴向方向DRa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延伸部339对应于阀延伸部。
第一阀内表面332设置在第一阀33的在第一阀33的面对轴向方向DRa的两个表面中更靠近入口端口251的表面中。第一阀外表面333设置在第一阀33的在面对轴向方向DRa的两个表面中更远离入口端口251的表面中。
如图6所示,轴32被管状连接部314覆盖并且在第一阀内表面332的基本中心处穿过第一阀内表面332。第一阀内表面332利用多个第一轮辐部337连接至管状连接部314。
多个第一轮辐部337沿径向方向DRr从管状连接部314延伸。另外,多个第一轮辐部337在第一轮辐部337中的相邻轮辐部之间限定第一内开口336。第一内开口336用作连通通道,其将第一阀33的外部流体连接至第一通道361。
第一阀外表面333面对壳体内底表面29。如图5所示,第一阀外表面333限定了开口成圆形形状的第一外开口338。第一阀22被设置成使得第一阀外表面333不与壳体内底表面29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外表面333对应于设置在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处的阀端表面。第一外开口338对应于形成在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处的端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内底表面29对应于设置在壳体20的面对第一阀外表面333的位置处的壳体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阀30容纳在阀容纳空间23中使得具有预定空间的间隙S1被限定于第一阀外表面333和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壳体内底表面29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该底表面突出部292限制冷却水流动通过间隙S1。
底表面突出部292沿着轴向方向DRa环形地突出。具体地,如图7所示,底表面突出部292从壳体内底表面29朝向第一阀33突出并且延伸到第一阀33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径向方向DRr上与第一阀延伸部339重叠。底表面突出部292包括位于底表面突出部292的外周部处的前端。第一阀延伸部339包括位于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内周部处的前端。底表面突出部292的前端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对应于突出部。
底表面突出部292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内周部的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另外,第一阀延伸部339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的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对应于流体阻力表面。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对应于阻力表面。
如上所述形成的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限定通道。该通道与间隙S1流体连通。与间隙S1流体连通的通道和间隙S1构成迷宫结构。迷宫结构形成为使得当冷却水流动通过迷宫结构时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迷宫结构通过具有底突出部292和第一阀延伸部339在径向方向DRr上彼此重叠的部分而形成。
当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开口338从第一阀33流出时,迷宫结构例如使已经从第一外开口338流出的冷却水在壳体内底表面29处反射。因此,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当冷却水通过间隙S1流入第一通道361时,迷宫结构例如使已经从间隙S1流出的冷却水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处反射,从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优选的是,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一外周开口334重叠的范围内在轴向方向DRa上形成得尽可能大。在本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的尺寸使得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一外周开口334重叠。底表面突出部292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与第一阀延伸部339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基本相同。
另外,底表面突出部292位于轴32和轴支撑件291两者的径向外侧。另外,底表面突出部292位于第一阀外表面333的径向内侧。具体地,底表面突出部292被定位成使得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与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D1小于轴32与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小于轴支撑件29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沿径向方向DRr的间隙。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小于在轴向方向DRa上第一阀外表面333与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底表面突出部292可以位于轴32的径向外侧并且位于轴支撑件291的径向内侧。
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径向方向DRr上的厚度大于间隙D1。底表面突出部292形成为使得径向方向DRr上的厚度从底表面突出部292的根侧到前端侧基本恒定。底表面突出部292形成为使得底表面突出部292的内直径和外直径中的每个均从根侧到前端侧基本恒定。此外,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1在轴向方向DRa上基本恒定。
优选的是,底表面突出部292被定位成使得间隙D1尽可能小。在本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等于或小于第一阀外表面333和壳体内底表面29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的一半。
此外,优选的是,底表面突出部292被定位成使得间隙D1与在轴线Axs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距离的比率等于或小于0.15。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33形成为使得在轴线Axs与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为约20mm。相反,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与在轴线Axs与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之比为约0.1。具体地,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约为2mm。
当冷却水流动通过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时,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流体的边界层。流体的边界层限制冷却水流动通过流体的边界层。
流体的边界层是指当具有粘性的流体在物体的表面附近流动时,由于粘性的作用,流体的速度变慢的区域。流动通过流体的边界层的流体的速度在靠近物体的表面的方向上变慢,而在远离物体的表面的方向上变快。
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却水流动通过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时,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两者的附近都产生边界层。因此,在流动通过底表面突出部292与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的冷却水中,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附近流动的冷却水被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限制流动。此外,在底表面突出部292与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中流动的冷却水中,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流动的冷却水被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限制流动。
当间隙D1小于预定值时,流动通过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的冷却水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两者附近流动。在这种情况下,流动通过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的冷却水的一部分被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两个边界层限制流动。
即,当间隙D1小于预定值时,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和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彼此重叠。优选的是,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之间具有重叠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1等于或小于大约2mm。结果,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为使得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33之间的通道中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的一部分与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附近产生的边界层的一部分重叠。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阀34。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阀34具有形成第二阀34的外周部的第二阀外周部341。第二阀在第二阀外周部341的内部限定第二通道362。另外,第二阀34具有第二阀内表面342,该第二阀内表面342面向轴向方向Axs并且位于第二阀34的面对第一阀33的第一阀内表面332的第一端处。第二阀内表面342限定第二内开口346,冷却水通过该第二内开口346流入第二通道362。第二阀34被构造成使得已经通过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内开口346流入第二通道36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362对应于流动通道。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阀外周部341限定第二外周开口344,当轴32旋转时,第二外周开口344通过第二密封件开口582将第二通道362流体连接至第二出口端口262。第二阀34通过将第二外周开口344流体连接至第二出口端口262而允许已经流入第二通道362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出口端口262流入空调热交换器3中。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阀外周部341中限定的第二外周开口344对应于在阀外周部中限定的外周开口。
第二外周开口344在轴线Axs的周向方向上延伸。通过旋转轴32,根据第二外周开口344和第二密封件开口582之间的重叠面积来调节从第二阀34流出到空调热交换器3的冷却水的量。
第二阀内表面342形成在第二阀外周部341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处。如图5所示,轴32被管状连接部314覆盖并且轴32在第二阀内表面342的基本中心处穿过第二阀内表面342。此外,第二阀内表面342利用多个第二轮辐部347连接至管状连接部314。
第二轮辐部347从管状连接部314沿径向方向DRr延伸。另外,第二轮辐部347在第二轮辐部347中的相邻第二轮辐部之间限定第二内开口346。第二内开口346用作连通通道,其将第二阀34的外部流体连接至第二通道362。
第二阀内表面342面对第一阀内表面332。第二内开口346面对第一内开口336。第二轮辐部347通过管状连接部314连接到第一轮辐部337。
管状连接部314将第一阀33连接到第二阀34。管状连接部314的外直径小于第一阀内表面332的外直径和第二阀内表面342的外直径。
如图2所示,管状连接部314在管状连接部314的外周部与壳体内周表面28之间限定第一阀间空间37。第一通道361和第二通道362通过第一阀间空间37彼此流体连通。
第二阀34具有轴连接部316以在第二阀34的基本中心处覆盖轴32的外周部。第二阀外周部341具有在轴向方向DRa上背离第二阀34的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二阀外周部341的第二端连接至管状阀连接部315。第二阀34被构造成使得已经流入第二通道362的冷却水通过管状阀连接部315而流入第三阀35。
管状阀连接部315在其中限定第二阀间空间38。第二阀间空间38与第二通道362和第三通道363两者连通。管状阀连接部315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的外直径等于第二阀34的第二端的外直径。管状阀连接部315的第一端面对第二阀34的第二端。管状阀连接部315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第二端,该第二端的外直径等于第三阀35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的外直径。管状阀连接部315连续地连接到第二阀外周部341和第三阀外周部351两者。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阀35。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阀35具有形成第三阀35的外周部的第三阀外周部351。第三阀35在第三阀外周部351中限定第三通道363。第三阀35的第三阀外周部351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第一端,该第一端连接到管状阀连接部315。第三阀35具有第三阀外表面352,该第三阀外表面面向轴向方向并位于第三阀35的第二端中。第三阀外表面352背离管状阀连接部315。第三阀外表面352限定第三外开口356。已经流入第二通道362的冷却水通过第二阀间空间38流入第三通道363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道363对应于通道。
另外,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三阀外周部351限定第三外周开口354,该第三外周开口354通过旋转轴32通过第三密封件开口583将第三通道363流体连接至第三出口端口263。第三阀35通过将第三外周开口354流体连接到第三出口端口263而允许已经流入第三通道363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三出口端口263流向油冷却器4。在本实施例中,由第三阀外周部351限定的第三外周开口354对应于在阀外周部中限定的外周开口。
第三外周开口354在第三阀外周部351中沿轴线Axs的周向方向延伸。通过旋转轴32,从第三阀35向油冷却器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根据第三外周开口354和第三密封件开口583之间的重叠面积进行调节。
第三阀外周部351具有在轴向方向DRa上在第三外周开口354与第三阀外表面352之间的第三阀延伸部359。第三阀延伸部359具有沿着轴线Axs延伸的圆柱中空形状并且位于第三阀外周部351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端处。第三阀延伸部359朝向开口闭合表面67延伸。
第三阀延伸部359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第二端,第三阀外表面352设置在该第二端处。第三阀延伸部359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小于第三外周开口354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阀延伸部359对应于阀延伸部。
第三阀外表面352面对开口闭合表面67。如图6所示,第三阀外表面352限定形成为圆形形状的第三外开口356。第三阀35被设置成使得第三阀外表面352不与开口闭合表面67接触。轴连接部316被设置在第三阀35的基本中心处。
此外,如图8和9所示,第三阀35具有阀定位部355,该阀定位部355限制阀30旋转。阀定位部355通过与稍后将描述的止挡件615接合来限制阀30旋转。
阀定位部355具有杆状形状。阀定位部355沿径向方向DRr从管状阀连接部315朝第三阀35的内周表面延伸。此外,阀定位部355在周向方向上的尺寸沿从阀定位部355在径向方向DRr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增大。
阀定位部355被设置在第三阀外周部351的内周表面在第三外周开口部354的外侧的一部分上。阀定位部355被设置在在轴向方向DRa上不与第一轮辐部337和第二轮辐部347两者重叠的位置处。
轴连接部316具有管状形状并且轴32被插入并固定到轴连接部316以连接到阀30。当轴32旋转时,轴连接部316将轴32的旋转力传递到阀30。
轴连接部316朝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侧从第二阀34延伸至第三阀35。轴连接部316在轴向方向DRa上具有第二端,该第二端由设置在开口闭合表面67上的连接支撑件616支撑。
轴连接部316具有内周部,该内周部的形状与轴外周部321的形状匹配。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与轴外周部321接触。如图4所示,轴连接部316的内直径与轴外周部321的圆筒部的外直径基本相同。轴连接部316具有与轴平坦部322接触的连接平坦部317。连接平坦部317具有平坦形状。
具体地,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的连接平坦部317具有呈六边形形状的径向横截面。连接平坦部317的横截面对应于轴外周部321的轴平坦部322的径向横截面。
连接平坦部317构成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在径向横截面上具有线性形状的部分。连接平坦部317形成为使得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的线性部分沿着轴向方向DRa延伸。
此外,连接平坦部317被设置成在径向方向DRr上与轴平坦部322重叠并且与轴平坦部322接触。此外,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
另外,连接平坦部317在轴向方向DRa上比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中心C2更靠近第三阀外表面352。
具体地,在第三阀外表面352与连接平坦部317在轴向方向DRa上的中心C1之间限定组装距离L1。连接平坦部317被设置使得组装距离L1等于或小于阀30在第三阀外表面352和第一阀外表面333之间的总长度的一半。即,组装距离L1等于或小于在第三阀外表面352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中心C2之间的阀中心距离L3。
优选的是,连接平坦部317被设置在尽可能靠近轴32与驱动单元70之间的连接部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平坦部317形成为使得组装距离L1等于或小于阀中心距离L3的一半。
第三阀外表面352对应于设置在阀30沿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端处的阀端表面。限定在第三阀外表面352处的第三外开口356对应于限定在阀端表面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端处的端表面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闭合表面67对应于面对第三阀外表面352的壳体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阀30容纳在阀容纳空间23内部使得具有预定空间的间隙S2被限定在第三阀外表面352和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
开口闭合表面67包括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该闭合表面突出部613限制冷却水流动通过间隙S2。在本实施例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对应于突出部。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轴向方向DRa上环形地突出。具体地,如图10所示,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从开口闭合表面67朝向第三阀35突出并延伸到第三阀35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径向方向DRr上与第三阀延伸部359重叠。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外周部具有前端。第三阀延伸部359在第三阀延伸部359的内周部具有前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前端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三阀延伸部359的前端。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具有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该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三阀延伸部359的内周部。第三阀延伸部359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的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对应于流体阻力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对应于阻力表面。
如上所述形成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与第三阀35之间限定通道。该通道与间隙S2流体连通。间隙S2以及与间隙S2连通的通道类似于间隙S1以及与间隙S1连通的通道的组合而构成迷宫结构。
迷宫结构被构造成例如当冷却水通过第三外开口356从第三阀35流出时,通过使已经从第三外开口356流出的冷却水在开口闭合表面67处反射来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迷宫结构被构造成例如当冷却水通过间隙S2流入第三通道363时,通过使已经通过间隙S2流出的冷却水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处反射来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
优选的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三外周开口354重叠的范围内在轴向方向DRa上形成得尽可能大。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形成为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三外周开口354重叠的尺寸。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略大于第三阀延伸部359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在轴32和连接支撑件616两者的径向外侧并且被设置在内凹部611和外凹部612之间。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也被设置在第三阀外表面352的径向内侧。具体地,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在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与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D2小于在轴32与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2小于连接支撑件616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可以设置在轴32的径向外侧并且设置在内凹部611的径向内侧。
间隙D2小于第三阀外表面352与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阀外表面352在轴向方向DRa上面对外凹部612。因此,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2小于第三阀外表面352与外凹部612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
另外,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径向方向DRr上的厚度大于间隙D2。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形成为使得在径向方向DRr上的厚度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根端到前端基本恒定。此外,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形成为在轴向方向DRa上从根端到前端基本恒定。另外,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2在轴向方向DRa上基本恒定。
优选的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2与底表面突出部292的间隙D1类似地尽可能小。在本实施例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形成为使得间隙D2等于或小于第三阀外表面352与外凹部612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
间隙D2与轴线Axs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的比率与间隙D1与轴线Axs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的比率类似地确定。因此,将省略对间隙D2与轴线Axs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的比率的说明。
当冷却水流动通过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第三阀35之间的通道时,在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附近产生限制冷却水流动的流体的边界层,类似于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2等于或小于约2mm,类似于间隙D1。结果,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成使得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第三阀35之间的通道中在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的一部分与在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附近产生的流体的边界层的一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为使得间隙D2等于或小于约2mm。
如图2所示,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轴向方向DRa上远离开口闭合表面67定位的第一端处具有止挡件615。当阀30旋转时,止挡件615通过与阀定位部355接合来限制阀30旋转。
止挡件615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第一端沿径向方向DRr延伸以在轴32的周向方向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如图9所示,止挡件615具有杆状形状,并且在径向方向DRr上朝轴连接部316延伸。止挡件615与轴连接部316接触。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描述阀装置10的操作。ECU(未示出)基于车辆的行驶状态来计算分别用于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所需的冷却水量。ECU计算阀30的旋转角度(即马达71的旋转角度),以向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5中的每一个供应所需量的冷却水。然后,ECU将关于计算出的马达71的旋转角度的信息发送到阀装置10。
阀装置10基于从ECU接收的关于旋转角度的信息使马达71旋转。阀装置10使马达71旋转以通过齿轮单元72和轴32使阀30旋转,使得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第二外周开口34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供给所需量的冷却水。
具体地,当阀装置10允许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朝散热器5流出时,阀装置10使阀30旋转以将第一外周开口334流体地连接至第一出口端口261。另外,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及第一外周开口334与第一密封件开口581之间的重叠面积使得所需量的冷却水流到散热器5。如图11所示,阀装置10允许已经通过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内开口336流入第一通道361。已经流入第一通道361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朝第一出口端口261流出。
另外,当阀装置10允许冷却水通过第二外周开口344流出到空调热交换器3时,阀装置10使阀30旋转以将第二阀34的第二外周开口344流体地连接到第二出口端口262。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及第二外周开口344和第二密封件开口582之间的重叠面积使得所需量的冷却水朝空调热交换器3流动。如图11所示,阀装置10允许已经通过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内开口346流入第二通道362。已经流入第二通道362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外周开口344流出至第二出口端口262。
另外,当阀装置10允许冷却水通过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向油冷却器4时,通过使阀30旋转,阀装置10将第三阀35的第三外周开口354流体地连接至第三出口端口263。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及第三外周开口354与第三密封开口583之间的重叠面积以使所需量的冷却水流向油冷却器4。如图11所示,阀装置10允许已经通过入口端口251流入阀容纳空间23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二阀34的第二通道362流入第三通道363。已经流入第三通道363的冷却水经由第三外周开口354通过第三出口端口263流出。
阀装置10包括旋转角度传感器73,该旋转角度传感器73被构造为检测第三齿轮723的旋转角度并且将关于检测到的旋转角度的信息反馈至ECU,从而调节马达71的旋转角度。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阀装置10,阀装置10包括底表面突出部292以及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定位于轴32的径向外侧并沿轴向方向DRa突出。即,壳体内底表面29包括用作限制冷却水流向间隙S1的阻力的底表面突出部292。开口闭合表面67具有用作限制冷却水流向间隙S2的阻力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
因此,阀装置10能够抑制冷却水流入间隙S1和间隙S2以及从间隙S1和间隙S2流出。如果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1,则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可能变化。由于阀装置10可以减小由间隙S1引起的冷却水的量的变化,因此阀装置10可以准确地调节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如果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2,则通过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可以变化。由于阀装置10可以减小由间隙S2引起的冷却水的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准确地调节通过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位于轴32的径向外侧。因此,在阀装置10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可以容易地设置在靠近壳体内底表面29的位置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可以容易地设置在靠近开口闭合表面67的位置处。
因此,与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两者均位于轴32的径向内侧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1和间隙S2。因此,与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两者均位于轴32的径向内侧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在阀装置10中,底表面突出部292位于第一外开口338的径向内侧。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位于第三外开口356的径向内侧。底表面突出部292被设置在冷却水从第一阀33的外部通过间隙S1朝第一外开口338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在通道中位于间隙S1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在冷却水从第三阀35的外部通过间隙S2朝第三外开口356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通道中位于间隙S2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阀33的外部朝第一外开口338流动的冷却水在流动通过间隙S1之后很可能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处反射。从第三阀35的外部朝第三外开口356流动的冷却水在流动通过间隙S2之后可以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处反射。因此,阀装置10可以容易地限制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开口338和第三外开口356流入阀30中。
因此,阀装置10能够抑制在通过第一通道361朝第一外周开口334流动的冷却水与通过第一外开口338流入第一通道361的冷却水碰撞时产生的压力损失。阀装置10能够抑制在通过第三通道363朝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动的冷却水与通过第三外开口356流入第三通道363的冷却水碰撞时产生的压力损失。因此,阀装置10能够准确地控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流率。
阀装置10的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环形地突出,使得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可以沿具有圆形形状的第一外开口338和第三外开口356的周向设置。因此,与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没有形成为圆形形状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入和流出第一外开口338和第三外开口356。
另外,阀装置10可以增加壳体20的壁的厚度,其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被设置在该壁中。结果,可以增加其中设置有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的壳体20的壁的强度。
在阀装置10中,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延伸部339在径向方向DRr上彼此重叠。间隙S1和与间隙S1连通的通道的组合构成迷宫结构。在阀装置10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第三阀延伸部359在径向方向DRr上彼此重叠。间隙S2和与间隙S2连通的通道的组合构成迷宫结构。
因此,在阀装置10中,与底表面突出部292和第一阀延伸部339不彼此重叠的情况相比,冷却水流入和流出第一外开口338所通过的通道可以更长。阀装置10可以通过使流动通过由与间隙S1连通的通道和间隙S1构成的通道的冷却水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和壳体内底表面29处反射来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因此,阀装置10可以增加由与间隙S1连通的通道和间隙S1构成的通道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阀装置10中,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第三阀延伸部359不彼此重叠的情况相比,冷却水流入和流出第三外开口356的通道可以更长。阀装置10能够通过使流动通过由与间隙S2连通的通道和间隙S2构成的通道的冷却水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开口闭合表面67处反射来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因此,阀装置10可以增加由与间隙S2连通的通道和间隙S2构成的通道的压力损失。
因此,阀装置10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1和间隙S2,使得阀装置10可以准确地控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阀装置10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1小于轴32与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阀装置10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2小于轴32与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
因此,与间隙D1大于轴32与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与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的通道狭窄并且具有大的压力损失。与间隙D2大于轴32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的通道狭窄并且具有大的压力损失。
因此,与间隙D1大于轴32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1。结果,准确地控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与间隙D2大于轴32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限制冷却水流入和流出间隙S2。结果,准确控制从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阀装置10被设置成使得间隙D1小于第一阀外表面333与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阀装置10被定位成使得间隙D2小于第三阀外表面352与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
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的通道位于冷却水从第一阀33的外部朝第一通道361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的下游侧。与位于冷却水从第一阀33的外部朝第一通道361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的上游侧的通道相比,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更窄并且具有更大的压力损失。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的通道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冷却水从第三阀35的外部朝第三通道363流动所通过的通道的下游侧。与位于冷却水从第三阀35的外部朝第三通道363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的上游侧的通道相比,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的通道更窄并且具有更大的压力损失。
因此,与间隙D1大于第一阀外表面333和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冷却水被限制通过第一外开口338流入阀30。使得可以准确地控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类似地,与间隙D2大于第三阀外表面352和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的间隙的情况相比,冷却水被限制通过第三外开口356流入阀30,使得可以准确地控制从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其中将树脂构件填充在模具中的注射成型来模制阀30。当模制阀30时,用于模制阀30的熔融树脂在模具内部产生气体。由于当模具填充有树脂时,气体随着树脂的流动与树脂一起朝模具的下游侧流动,因此,气体可能会残留在模具中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或第二端被模制于模具中所处的位置上。
当阀30在气体残留在阀3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在模具内被模制所处的部分处的状态下被注射成型时,气体被填充的树脂构件压缩并且产生热量。当阀30用树脂模制时,这可能导致在阀3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的表面上产生燃烧。
另一方面,阀30具有位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端处的第一阀延伸部339以及位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二端处的第三阀延伸部359。因此,在第一阀延伸部339的表面和第三阀延伸部359的表面上可能发生在模制阀30时所产生的气体所引起的燃烧。
第一阀延伸部339使通道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延伸。第三阀延伸部359使通道在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延伸。因此,在第一阀延伸部339和第三阀延伸部359的表面上产生的诸如燃烧的缺陷不会影响在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和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的通道的延伸以及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的通道的延伸。
因此,与不具有第一阀延伸部339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能够确保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与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1之间的足够通道并且减小由在模制阀30时产生的气体引起的缺陷的影响。与不具有第三阀延伸部359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能够确保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和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2之间的足够通道并且减小由在模制阀30时产生的气体引起的缺陷的影响。
底表面突出部292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一外周开口334重叠。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三外周开口354重叠。因此,阀装置10能够限制从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在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处反射并限制具有流动困难。
阀装置10具有在阀30内部沿径向方向DRr突出的阀定位部355。因此,与阀定位部355在轴32的轴向方向DRa上从第三阀外表面352突出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减小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包括被构造成使阀30的旋转停止在阀30的周向方向上的基准位置处的止挡件615。因此,与作为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不同构件的止挡件615设置在壳体20内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在结构上简化阀装置10。
在阀装置10中,轴外周部321具有轴平坦部322,并且轴连接部316具有与轴平坦部322接触的连接平坦部317。因此,除了利用在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与轴外周部32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外,阀装置10还能够利用轴平坦部322压靠连接平坦部317的力而使阀30旋转。结果,与仅通过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与轴外周部32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阀30旋转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能够使阀30更容易地旋转。即使阀装置10不包括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通过将轴平坦部322引入轴外周部321中并将连接平坦部317引入轴连接部316中也能够使阀30容易地旋转。
顺便提及,关于用于使阀30旋转的力,轴平坦部322压靠轴连接部316的力大于在轴连接部316的内周部与轴外周部32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阀30中轴平坦部322压靠轴连接部316所处的部分可以利用从轴32传递的旋转力沿阀30的周向方向弹性变形。这种弹性变形引起由阀定位部355所确定的在阀30周向方向上的基准位置位移。此外,基准位置的位移随着弹性变形的部分与阀定位部355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距离变大而变得更大。
另一方面,连接平坦部31 7设置在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的位置处。因此,与连接平坦部317和阀定位部355在径向方向DRr上不彼此重叠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能够减小连接平坦部317与阀定位部355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距离。因此,即使从轴平坦部322传递的旋转力使连接平坦部317沿阀30的周向方向弹性变形,阀装置10仍能够容易地限制阀30从由连接平坦部317的变形引起的基准位置的位移。即使阀装置10不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阀装置10也可以在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的同时容易地限制阀30从基准位置位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阀装置10在温度低于预定温度的环境中使用并且从内燃发动机2启动起的经过时间短时,由于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2散发的热量小,因此冷却水的一部分可能被冻结为冰。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将与冰一起循环通过阀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当阀30旋转时,诸如冰之类的异物可能会被卡在第一阀外周部331至第三阀外部351和壳体内周表面28之间,因此阀30可能无法旋转。
相反,阀装置10被设置成使得连接平坦部317与第三阀外表面35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阀30的总长度L2的一半,该第三阀外表面352在第一阀外表面333和第三阀外表面352之中最接近驱动单元70。
因此,与第三阀外表面352与连接平坦部317之间的距离大于阀30总长度L2的一半的情况相比,阀装置10可以使轴平坦部322与连接平坦部317接触的部分定位成靠近驱动单元70。因此,阀装置10能够使将从驱动单元70传递来的旋转力经由轴平坦部322传递到连接平坦部317的部分定位在驱动单元70附近。
因此,当诸如冰的异物被卡在壳体内周表面28与第一阀外周部331至第三阀外周部351之间时,阀装置10可以将从驱动单元70传递的旋转力传递至异物。因此,即使诸如冰之类的异物被卡在阀装置10中,阀装置10也可以通过将来自驱动单元70的旋转力传递至异物而容易地去除或破坏诸如冰之类的异物。即使阀装置10不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也可以通过将阀30更靠近驱动单元70的一端和连接平坦部317之间的距离设定成等于或小于阀30的总长度L2的一半,阀装置10可以容易地将从驱动单元70传递的旋转力传递给异物。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12和1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壳体内底表面29包括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底表面突出部292相对应的底表面突出部292A。底表面突出部292A位于第一阀外表面333的径向外侧。即,在该实施例中的底表面突出部292A被设置成使得轴32与底表面突出部292A之间的间隙大于轴32和第一阀外表面333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在该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A对应于突出部。
底表面突出部292A具有位于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内周部的前端。第一阀延伸部339具有位于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外周部的前端。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前端面对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前端。
在本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A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外周部的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3。另外,第一阀延伸部339在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外周部具有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3。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3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3对应于流体阻力表面。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3对应于阻力面对表面。
底表面突出部292A被设置成使得在第一阻力面对表面423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3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限定间隙D3。尽管底表面突出部292A在径向方向DRr上的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底表面突出部292的位置不同,但是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形状、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以及厚度与第一实施例的底表面突出部292类似地设置。另外,间隙D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D1类似地设置。
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闭合表面67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相对应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位于第三阀外表面352的径向外侧。即,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被设置成使得轴32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大于在轴32和第三阀外表面35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在该实施例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对应于突出部。
另外,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位于外凹部612的径向外侧。开口闭合表面67具有朝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第一侧突出的外边缘。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具有位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的内周部处的前端。第三阀延伸部359具有位于第三阀延伸部359的外周部处的前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的前端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三阀延伸部359前端。
在该实施例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三阀延伸部359的外周部的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4。另外,第三阀延伸部359具有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4的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4。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4对应于流体阻力表面。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4对应于阻力面对表面。
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被设置成使得在径向DRr上在第二阻力面对表面424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4之间限定间隙D4。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在径向方向DRr上位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不同的位置,但是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的形状、在轴向方向DRa上的尺寸、和厚度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类似地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间隙D2类似地设置间隙D4。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阀装置10,底表面突出部292A位于第一外开口338的径向外侧。另外,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位于第三外开口356的径向外侧。底表面突出部292A位于通过第一外开口338从第一阀33流出的冷却水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底表面突出部292A在通道中位于间隙S1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位置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位于通过第三外开口356从第三阀35流出的冷却水流动所通过的通道中。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在通道中位于间隙S2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外开口338流出的冷却水在流动通过间隙S1之后可以在底表面突出部292A处反射。从第三外开口356流出的冷却水在流过间隙S2之后可以在闭合表面突出部613A处反射。因此,阀装置10容易地限制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开口338从阀装置10流出以及通过第三外开口356从阀装置10流出。结果,阀装置10能够限制冷却水从间隙S1和间隙S2流出,使得阀装置10能够准确地控制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三外周开口354流出的冷却水的量。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冷却系统1中,阀装置10位于水套503的入口侧并且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水泵6的上游位置处。阀装置10在阀装置10的上游侧连接至空调热交换器3、油冷却器4以及散热器5并在阀装置10的下游侧连接至水泵6。
具体地,阀装置10限定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出口端口261相对应的连接到散热器5的第一出口端口261A。阀装置10限定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出口端口262相对应的连接至空调热交换器3的第二出口端口262A。阀装置10还限定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三出口端口263相对应的连接至油冷却器4的第三出口端口。
以这种方式设置的阀装置10使阀30旋转以将第一外周开口334流体连接至第一出口端口261A,使得从散热器5流出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外周开口334供应至第一阀33中。另外,阀装置10使阀30旋转以将第二外周开口344流体连接至第二出口端口262A,使得从空调热交换器3流出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外周开口344供应至第三阀35中。类似地,阀装置10使阀30旋转以将第三外周开口354流体地连接至第三出口263A,使得从油冷却器4流出的冷却水通过第三外周开口354供应至第三阀35中。
另外,阀装置10允许已经流入第一阀33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内开口336流到第一阀33的外部并且进一步通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入口端口251对应的入口端口251A流到阀装置10的外部。阀装置10允许已经流入第二阀34和第三阀35中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内开口346流到第二阀34和第三阀35的外部并且通过入口端口251A流到阀装置10的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入口端口251A对应于出口开口。第一出口端口261A、第二出口端口262A和第三出口端口263A对应于入口开口。
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调节第一外周开口334和第一密封件开口581之间的重叠面积。结果,通过第一出口端口261A流入第一阀33中的冷却水的量可以被控制。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调节第二外周开口344和第二密封件开口582之间的重叠面积。结果,通过第二出口端口262A流入第二阀34中的冷却水的量可以被控制。阀装置10调节阀30的旋转位置以调节第三外周开口354和第三密封件开口583之间的重叠面积。结果,通过第三出口端口263A35流入第三阀35中的冷却水的流量可以被控制。
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类似。通过使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造相同或等同的构造,该实施例中的阀装置10可以产生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优点相似的优点。
(其它实施例)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代表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各种修改。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底表面突出部292A被设置于在径向方向DRr上面对第一阀延伸部339的位置处的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底表面突出部292A可以在轴向方向DRa上越过第一阀延伸部339朝阀30的第二侧延伸。具体地,如图17所示,底表面突出部292A可以延伸至面对第一阀外周部331的一部分的位置处,该部分相对于在轴向方向DRa上的两端在径向方向DRr上向外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前端沿着第一阀外周部331的形状形成。即,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前端形成为使得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内直径朝着前端增加并且底表面突出部292A在径向方向DRr上的厚度朝前端减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底表面突出部292和292A的内直径和外直径形成为从根部到前端具有相同尺寸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8和19所示,当第一阀延伸部339形成为在朝向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前端的方向上更靠近轴线Axs时,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可以形成为在朝向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前端的方向上更远离轴线Axs。
具体地,底表面突出部292和292A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内直径和外直径朝向前端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8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底表面突出部292可位于第一阀外表面333的径向内侧。如图19所示,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底表面突出部292A可位于第一阀外表面333的径向外侧。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可以在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与第一阀延伸部339之间限定恒定的距离,或者不限定恒定的距离。
例如,如图20和21所示,当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外直径形成为朝第一阀延伸部339的前端减小时,底表面突出部292A可以在朝向前端的方向上增大内直径。
例如,底表面突出部292A形成为从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根端到前端具有恒定的外直径,但是从根端到前端,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内直径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可以不同于底表面突出部292A的其它部分。具体地,如图20所示,底表面突出部292A具有从根端到前端具有恒定尺寸的外直径,而内直径在从前端到根端的方向上尺寸减小。如图21所示,底表面突出部292A具有从根端到前端具有恒定尺寸的外直径,而内直径具有从根端到前端具有恒定尺寸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大于第一部分的尺寸的第二部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壳体内底表面29上形成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并且在开口闭合表面67上形成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具有设置在壳体内底表面29上的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并且可以不具有设置在开口闭合表面67上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阀装置10可具有设置在开口闭合表面67上的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并且可以不具有设置在壳体内底表面29上的底表面突出部292和292A。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仅设置底表面突出部292和292A之一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仅设置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之一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和底表面突出部292A两者。阀装置10可具有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两者。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设置在第一阀外表面333的径向内侧或外侧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设置在第三阀外表面352的径向内侧或外侧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阀装置10中,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可以在轴向方向DRa上面对第一阀外表面333。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可以在轴向方向DRa上面对第三阀外表面352。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3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可以形成为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阀30重叠。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间隙D1小于轴32和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间隙D2小于轴32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间隙D1大于轴32与第一流体阻力表面411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另外,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间隙D2大于轴32和第二流体阻力表面412之间在径向方向DRr上的间隙。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间隙D1和间隙D3中的每个均小于第一阀外表面333和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间隙D2和间隙D4中的每个均小于第三阀外表面352和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阀装置10可被构造成使得间隙D1和D3中的每一个大于第一阀外表面333与壳体内底表面29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另外,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间隙D2和间隙D4中的每一个大于第三阀外表面352和开口闭合表面67之间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间隙。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一外周开口334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第三外周开口354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在径向方向DRr上与第一外周开口334重叠。此外,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闭合表面突出部613和613A在径向方向DRr上与第三外周开口354重叠。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第一阀外周部331具有第一阀延伸部339并且第三阀外周部351具有第三阀延伸部359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第一阀外周部331不具有第一阀延伸部339并且第三阀外周部351不具有第三阀延伸部359。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阀定位部355位于第三阀35中并且止挡件615位于闭合表面突出部613中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阀定位部355位于第一阀33上并且止挡件615位于底表面突出部292上。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不具有阀定位部355和止挡件615。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第三阀外周部351的内周表面上形成阀定位部355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阀定位部355位于第三阀外周部351的外周表面上。阀装置10可以具有位于第三阀外周部351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两者上的两个阀定位部355。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连接平坦部317位于轴连接部316中并且轴平坦部322位于轴外周部321中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不具有连接平坦部317和轴平坦部322。
在上述实施例中,阀装置10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连接平坦部317和轴平坦部322,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具有连接平坦部317和轴平坦部322,而没有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两者。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设置成使得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不与阀定位部355重叠。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阀装置10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并且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而没有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两者。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组装距离L1等于或小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长度的一半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构造成使得组装距离L1大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长度的一半。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阀装置10具有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并且组装距离L1等于或小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长度的一半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已经描述了连接平坦部317在径向方向DRr上与阀定位部355重叠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阀装置1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组装距离L1位于小于阀30在轴向方向DRa上的长度的一半的位置处,而不包括底表面突出部292、292A和闭合表面突出部613、613A。

Claims (12)

1.一种旋转式阀装置,包括:
驱动单元(70),其被构造成传递旋转力;
轴(32),其被构造成通过从所述驱动单元传递的所述旋转力而旋转;
阀(30),其具有管状形状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轴一起旋转,所述阀包括外周部(331、341、351),所述外周部在所述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轴的外部并且限定外周开口(334、344、354);以及
壳体(20),其限定:
阀容纳空间(23),所述阀被容纳在所述阀容纳空间中;
入口开口(251、261A、262A、263A),其位于所述壳体的面对所述外周部的位置处,流体从所述阀容纳空间的外部通过所述入口开口流入所述阀容纳空间中;以及
出口开口(251A、261、262、263),其位于所述壳体的面对所述外周部的位置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出口开口从所述阀容纳空间流出,其中
所述阀在其中限定所述流体流动通过的通道(361、362、363),
所述阀包括阀端表面(333、352),所述阀端表面在所述轴的轴向方向上面对所述壳体并限定与所述通道流体连通的端表面开口(338、356),
所述阀被构造成根据所述阀的旋转位置调节在所述外周开口与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开口中的一个之间的重叠面积,
所述壳体包括面对所述阀端表面的壳体内表面(29、67),
所述阀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使得在所述阀端表面和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限定间隙(S1、S2),
所述壳体内表面包括位于所述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的突出部(292、292A、613、613A),以及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所述壳体内表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阀端表面的径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阀端表面的径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与所述阀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包括在所述径向方向上面对所述突出部的阻力面对表面(421、422、423、424),
所述突出部包括面对所述阻力面对表面的流体阻力表面(411、412、413、414),以及
所述突出部被设置成使得所述阻力面对表面与所述流体阻力表面之间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间隙小于所述轴与所述流体阻力表面之间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阻力面对表面与所述流体阻力表面之间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所述间隙小于所述阀端表面与所述壳体内表面之间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外周部包括在所述外周开口与所述阀端表面之间的阀延伸部(339、359),以及
所述阀延伸部朝所述壳体内表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不与所述外周开口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包括阀定位部(355),所述阀定位部在所述阀的周向方向上限定用于所述阀的基准位置,
所述阀定位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外周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突出,
所述突出部包括止挡件(615),所述止挡件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朝所述阀定位部突出,使得所述止挡件在所述周向方向上与所述阀定位部重叠;以及
所述止挡件通过与所述阀定位部接合而将所述阀停止在所述基准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包括具有柱形中空形状的轴连接部(316),所述轴通过插入到所述轴连接部中而连接到所述阀,
所述轴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轴连接部的内周表面上的连接平坦部(317),所述连接平坦部具有平坦形状,以及
所述轴包括位于所述轴的外周表面上的轴平坦部(322),所述轴平坦部具有平坦形状并且与所述连接平坦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阀包括具有柱形中空形状的轴连接部(316),所述轴通过插入到所述轴连接部中而连接到所述阀,
所述轴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轴连接部的内周表面上的连接平坦部(317),所述连接平坦部具有平坦形状,
所述轴包括位于所述轴的外周表面上的轴平坦部(322),所述轴平坦部具有平坦形状并且与所述连接平坦部接触;以及
所述连接平坦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与所述阀定位部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式阀装置,其中
所述轴具有位于所述轴向方向的一侧上的一端,所述一端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
所述阀端表面位于所述轴向方向的所述一侧上,以及
所述阀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阀端表面与所述连接平坦部之间的长度,所述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阀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总长度的一半。
CN202011188265.0A 2019-11-07 2020-10-30 阀装置 Active CN112780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2525A JP7419752B2 (ja) 2019-11-07 2019-11-07 バルブ装置
JP2019-202525 2019-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802A CN112780802A (zh) 2021-05-11
CN112780802B true CN112780802B (zh) 2023-11-17

Family

ID=7575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8265.0A Active CN112780802B (zh) 2019-11-07 2020-10-30 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0220B2 (zh)
JP (1) JP7419752B2 (zh)
CN (1) CN1127808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68549A (ko) * 2021-11-11 2023-05-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제어 밸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02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总成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4981594A (zh) * 2013-02-19 2015-10-1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流体计量阀组件
CN106014590A (zh) * 2015-03-25 2016-10-12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旋转件的多通阀
CN107407432A (zh) * 2015-03-03 2017-11-2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JP2018048683A (ja) * 2016-09-21 2018-03-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KR20190056029A (ko) * 2017-11-16 2019-05-24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워터펌프 일체형 멀티 밸브 장치
KR20190093495A (ko) * 2018-02-01 2019-08-09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멀티 밸브 장치
CN110199144A (zh) * 2017-01-17 2019-09-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6503U (ja) * 1982-01-18 1983-07-20 株式会社東芝 抽気加減弁
JP4596518B2 (ja) * 2004-06-25 2010-12-08 株式会社ダンレイ 湯水混合弁
JP5914176B2 (ja) 2012-05-31 2016-05-11 株式会社ミクニ ロータリ式バルブ
US20140175310A1 (en) * 2012-12-07 2014-06-26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Slit valve assembly having a spacer for maintaining a gap
US9759240B2 (en) * 2012-12-31 2017-09-12 Ge Oil & Gas Pressure Control Lp No-bolt security latching system
JP6432433B2 (ja) * 2014-07-07 2018-1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
US11125412B2 (en) * 2014-12-01 2021-09-21 Current Lighting Solutions, Llc Lighting device with efficient light-spreading lens system
JP2017133616A (ja) * 2016-01-28 2017-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弁装置
JP2017166569A (ja) * 2016-03-16 2017-09-2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JP6772991B2 (ja) * 2016-09-27 2020-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弁装置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JP6897173B2 (ja) * 2017-03-07 2021-06-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高圧ポンプ
JP2018194167A (ja) * 2017-05-18 2018-12-06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制御バルブ
WO2018230644A1 (ja) * 2017-06-14 2018-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および、バルブの製造方法
JP6708178B2 (ja) * 2017-07-24 2020-06-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CN110741192B (zh) 2017-06-14 2022-03-22 株式会社电装 阀装置
CN115355336A (zh) * 2018-05-31 2022-11-18 株式会社电装 阀装置
JP7192546B2 (ja) * 2019-02-07 2022-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水制御弁装置
US11085549B1 (en) * 2019-03-26 2021-08-10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Valve
JP7176482B2 (ja) * 2019-06-17 2022-11-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
JP7434814B2 (ja) * 2019-11-07 2024-0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4902A (zh) * 2012-10-31 2013-05-22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泵总成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CN104981594A (zh) * 2013-02-19 2015-10-14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内燃发动机流体计量阀组件
CN107407432A (zh) * 2015-03-03 2017-11-2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CN106014590A (zh) * 2015-03-25 2016-10-12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模块化旋转件的多通阀
JP2018048683A (ja) * 2016-09-21 2018-03-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
CN110199144A (zh) * 2017-01-17 2019-09-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及其组装方法
KR20190056029A (ko) * 2017-11-16 2019-05-24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워터펌프 일체형 멀티 밸브 장치
KR20190093495A (ko) * 2018-02-01 2019-08-09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멀티 밸브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6160A (ja) 2021-05-20
JP7419752B2 (ja) 2024-01-23
US11300220B2 (en) 2022-04-12
US20210140555A1 (en) 2021-05-13
CN112780802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4949B (zh) 流量控制阀
CN110953376B (zh) 阀装置
EP3199848B1 (en) Refrigerant control valve device
US10808856B2 (en) Flow control valve
US11149862B2 (en) Valve device and cooling system
US10508748B2 (en) Control valve
CN111684185B (zh)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
US11085548B2 (en) Valve device
US11149627B2 (en) Cooling-water control valve device
CN111479990B (zh) 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US10626784B2 (en) Rotary type valve device
CN112780802B (zh) 阀装置
US11162601B2 (en) Valve device
JP7331646B2 (ja) バルブ装置
US11703136B2 (en) Control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