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0740A - 动力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0740A
CN112780740A CN202010672419.7A CN202010672419A CN112780740A CN 112780740 A CN112780740 A CN 112780740A CN 202010672419 A CN202010672419 A CN 202010672419A CN 112780740 A CN112780740 A CN 112780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wheel
ring
base
slope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24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0740B (zh
Inventor
刘国光
陈勇志
陈明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724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0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0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0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0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9/00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 F16H19/02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 F16H19/04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or oscillating motion and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rising a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其包含有一个底座、一个齿条、一个齿环以及一个输出轮;齿条以可水平移动的方式设于底座,齿环设于底座且啮接齿条,使齿环可被齿条所驱动而转动,输出轮设于底座且与齿环同轴设置,当输出轮位于第一位置时,输出轮会被齿环所带动而同步转动,当输出轮爬升至第二位置时,输出轮会跟齿环分开,使输出轮能相对齿环转动;由此,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可以达到输入及输出的行程转换,并简化整体结构设计及节省操作空间,以实现良好的动力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动力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输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简化结构的动力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动力传输机构大致上可分成连续直进式和循环往复式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在结构方面通常都是永久结合,另外在作动时则是时而连动时而分离,并在下一次循环作动前回复初始状态。然而,传统动力传输机构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零件数量多且占据较多空间,所以尚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其结构简单且节省操作空间,以实现良好的动力传输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包含有一个底座、一个齿条、一个齿环、以及一个输出轮。该底座具有第一斜坡部;该齿条设于该底座且能够相对于该底座水平移动,该齿条具有第一齿部;该齿环设于该底座,该齿环的内环面具有凹槽,该齿环的外环面具有第二齿部,该齿环以该第二齿部啮接该齿条的第一齿部;该输出轮设于该底座且与该齿环同轴设置,该输出轮具有凸部和邻接于该凸部的第二斜坡部,当该输出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输出轮的凸部嵌设于该齿环的凹槽,当该输出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输出轮的凸部脱离该齿环的凹槽。
由上述可知,当该齿条受到启动后会先带动该齿环转动,此时因为该输出轮位于第一位置,所以该齿环能利用该凹槽推动该输出轮的凸部,使该输出轮跟着一起转动并同时输出动力,当该输出轮转动到利用该第二斜坡部沿着该底座的第一斜坡部爬升至该第二位置时即完成动力输出。接着,当该输出轮在反转时,由于该输出轮与该齿环相互分开,使该齿环在该输出轮反转时保持不动。在该输出轮反转完成之后,该齿条受到回推力量而带动该齿环反转,当该齿环反转到使该凹槽对应于该输出轮的凸部时,该输出轮会下降至第一位置,使该输出轮的凸部再次卡合于该齿环的凹槽,如此即完成一次循环操作。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利用该输出轮的离合式设计,可有效简化整体结构及节省操作空间,并能实现良好的动力传输效果。
优选:该输出轮还相对于一组设于该底座的盖板进行转动,该盖板与该输出轮之间设有一个弹性件,当该输出轮从第一位置爬升至第二位置时,该弹性件会被压缩以蓄积回复力,当该齿环反转到使凹槽对应于该输出轮的凸部时,该弹性件所释放的回复力会将该输出轮下压至第一位置并加以保持。
优选:该底座具有一个枢轴部,该输出轮具有一个第一环部、一个第二环部及一个第三环部,该第一环部的底面设有第二斜坡部,该第二环部被该第一环部所围绕且连接第二斜坡部,该第三环部同轴连接该第二环部的底面且共同被一个枢孔所贯穿,该输出轮以该枢孔可枢转地套设于底座的枢轴部。此外,该盖板具有一个杆部和一个盘部,该杆部组接于该底座的枢轴部,该盘部连接该杆部的顶端且抵压于该输出轮的第一环部及该输出轮的第三环部,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输出轮的第三环部且以顶底两端分别顶抵于该盖板的盘部和该输出轮的第二环部。
优选:该输出轮还具有一个输出部,该输出部自该第一环部的外环面沿着该第一环部的径向凸伸而出,且该输出部的宽度朝远离该第一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该齿环的内环面具有与凹槽邻接的凸肋,当该输出轮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输出轮的凸部被该齿环的该凸肋所支撑住,使该输出轮保持在第二位置。
优选:该齿条具有一个长条孔,该齿条以一根穿设于该长条孔的螺丝设于该底座,使该齿条能够相对于该底座水平位移。
优选:该底座的第一斜坡部具有第一斜面,该输出轮的第二斜坡部具有第二斜面,当该输出轮的第二斜坡部的该第二斜面抵靠于该底座的第一斜坡部的该第一斜面时,该输出轮能够自第一位置相对于该齿环爬升至第二位置。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对于动力传输机构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所提供的输出轮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省略齿条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输出轮位于第一位置。
图6为图5沿6-6剖线的剖视图。
图7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齿环被齿条所带动,且输出轮被齿环所带动。
图8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输出轮的第二斜坡部抵靠于底座的第一斜坡部。
图9为图8沿9-9剖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省略齿条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输出轮位于第二位置。
图11为图10沿11-11剖线的剖视图。
图12类同于图7,主要显示输出轮单独反转。
图13类同于图11,主要显示输出轮单独反转。
图14类同于图12,主要显示齿条带动齿环反转。
(符号说明)
10…动力传输机构 12…滑杆
20…底座 21…枢轴部
22…第一斜坡部 23…第一斜面
30…齿条 31…长条孔
32…第一齿部 33…螺丝
40…齿环 41…凸肋
42…凹槽 43…第二齿部
50…输出轮 51…第一环部
52…第二环部 53…第三环部
54…第二斜坡部 55…第二斜面
56…凸缘 57…凸部
58…输出部 59…枢孔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60…盖板 61…杆部
62…盘部 6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所列举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于整篇说明书中,包括以下介绍的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中,有关方向性的名词皆以附图中的方向为基准,但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上”、“下”、“内”、“外”、“顶”、“底”、“左”、“右”、“前”、“后”等方向性形容用语,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主张范围的用意。其次,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近似的元件或其结构特征。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10包含有一个底座20、一个齿条30、一个齿环40、以及一个输出轮50。
底座20具有一个呈中空的枢轴部21和三个以等间隔方式环绕枢轴部21的第一斜坡部22,三个第一斜坡部22以枢轴部21为中心呈旋转对称,从每一个第一斜坡部22朝枢轴部21的方向看来,每一个第一斜坡部22的左端具有一个第一斜面23。
齿条30具有一个长条孔31,齿条30利用一根穿设于长条孔31的螺丝33而设置于底座20,使齿条30能够相对于底座20水平移动。此外,齿条30的一侧边具有一个第一齿部32。
齿环40套设于底座20的枢轴部21,齿环40的内环面具有三个凸肋41,齿环40以三个凸肋41抵靠于底座20的三个第一斜坡部22,三个凸肋41相对于底座20的枢轴部21呈等间隔排列,使得相邻两个凸肋41之间形成一个凹槽42。此外,齿环40的外环面具有一个第二齿部43,齿环40以第二齿部43啮接齿条30的第一齿部32,使齿环40能受齿条30的驱动而转动。
输出轮50具有一个第一环部51、一个第二环部52及一个第三环部53,第二环部52被第一环部51所围绕,第二环部52的外周缘通过三个以等间隔方式排列的第二斜坡部54连接第一环部51的底面,第三环部53同轴连接第二环部52的顶面且共同被一个枢孔59所贯穿,输出轮50以枢孔59套设于底座20的枢轴部21,使输出轮50与齿环40呈同轴设置。如图3所示,从每一个第二斜坡部54朝枢孔59的方向看来,每一个第二斜坡部54的左端具有一个第二斜面55,每一个第二斜坡部54的底面则是具有一个凸缘56,且每一个第二斜坡部54的外周面往外凸伸出一个凸部57。此外,输出轮50还具有一个输出部58,输出部58自第一环部51的外环面沿着第一环部51的径向凸伸而出,且输出部58的宽度朝远离第一环部51的方向逐渐减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个盖板60和一个弹性件63。如图2及图5所示,盖板60具有一个杆部61和一个连接于杆部61的盘部62,盖板60以杆部61插接于底座20的枢轴部21,盖板60以盘部62抵压于输出轮50的第一环部51及输出轮50的第三环部53。弹性件63(在此为压缩弹簧)套设于输出轮50的第三环部53且以其顶底两端分别顶抵于盖板60的盘部62和输出轮50的第二环部52,用以对输出轮50提供往下的顶抵力量。
当本发明位于初始状态时,如图4所示,输出轮50在弹性件63的作用力之下保持在如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P1,此时输出轮50的三个凸部57以一对一的方式嵌设于齿环40的三个凹槽42内(如图6所示),使输出轮50能被齿环40所带动而同步转动。
当齿条30被启动而带动齿环40朝如图7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齿环40会利用三个凹槽42推动输出轮50的三个凸部57,如图9所示,使输出轮50跟着齿环40一起转动。在输出轮50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输出部58推动滑杆12以输出动力,一旦输出轮50转动到使第二斜坡部54的第二斜面55抵接于底座20的第一斜坡部22的第一斜面23时,输出轮50会通过第二斜坡部54沿着底座20的第一斜坡部22逐渐爬升,如图8及图10所示,在输出轮50爬升的过程中会压缩弹性件63,使弹性件63蓄积弹性回复力。当输出轮50爬升至如图10所示的第二位置P2时,输出轮50的三个凸部57脱离齿环40的三个凹槽42,使两者不会同步作动,且输出轮50会利用三个凸部57抵接于齿环40的三个凸肋41,使输出轮50保持在与齿环40呈现上下分离的状态。
当输出轮50的输出部58受到滑杆12的推动时,输出轮50会朝如图12及图1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此时输出轮50与齿环40仍呈现上下分离的状态,所以只有输出轮50单独反转,在输出轮50反转完成后,输出轮50的凸部57仍保持抵接于齿环40的凸肋41,接着齿条30受到回推力量带动齿环40朝如图1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齿环40反转到使三个凹槽42对应于输出轮50的三个凸部57时,弹性件63所释放的弹性回复力会将输出轮50往下推顶,使输出轮50从如图10所示的第二位置P2下降至如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P1,如此即完成一次循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动力传输机构10利用齿环40与输出轮50的离合式设计,可有效简化整体结构及节省操作空间,并实现良好的动力传输效果。

Claims (7)

1.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底座,该底座具有第一斜坡部;
齿条,该齿条设于所述底座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移动,该齿条具有第一齿部;
齿环,该齿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该齿环的内环面具有凹槽,该齿环的外环面具有第二齿部,该齿环以该第二齿部啮接所述齿条的所述第一齿部,使该齿环能够受所述齿条的驱动而转动;以及
输出轮,该输出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齿环同轴设置,该输出轮具有凸部和邻接于该凸部的第二斜坡部,当该输出轮的该第二斜坡部抵靠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斜坡部时,该输出轮能够自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齿环爬升至第二位置,当该输出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该输出轮的所述凸部嵌设于所述齿环的所述凹槽,使该输出轮能被所述齿环所带动而同步转动,当该输出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该输出轮的所述凸部脱离所述齿环的所述凹槽,使所述输出轮能够相对于所述齿环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轮还相对于一组设于所述底座的盖板进行转动,所述盖板与所述输出轮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弹力将所述输出轮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具有枢轴部;
所述输出轮具有第一环部、第二环部及第三环部,所述第一环部的底面设有所述第二斜坡部,所述第二环部被所述第一环部所围绕且连接所述第二斜坡部,所述第三环部同轴连接所述第二环部的顶面且共同被一枢孔所贯穿,所述输出轮以该枢孔可枢转地套设于所述底座的所述枢轴部;
所述盖板具有一个杆部和一个盘部,所述杆部组接于所述底座的枢轴部,所述盘部连接所述杆部的顶端且抵压于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一环部及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三环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三环部且以顶底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盘部和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二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轮还具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自所述第一环部的外环面沿着所述第一环部的径向凸伸而出,且所述输出部的宽度朝远离所述第一环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环的内环面具有与所述凹槽邻接的凸肋,当所述输出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轮的凸部抵接于所述齿环的凸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具有长条孔,所述齿条以穿设于所述长条孔的螺丝设于所述底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斜坡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二斜坡部具有第二斜面,当所述输出轮的所述第二斜坡部的所述第二斜面抵靠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斜坡部的所述第一斜面时,所述输出轮能够自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齿环爬升至所述第二位置。
CN202010672419.7A 2020-07-14 2020-07-14 动力传输机构 Active CN112780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419.7A CN112780740B (zh) 2020-07-14 2020-07-14 动力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2419.7A CN112780740B (zh) 2020-07-14 2020-07-14 动力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740A true CN112780740A (zh) 2021-05-11
CN112780740B CN112780740B (zh) 2022-03-15

Family

ID=7575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2419.7A Active CN112780740B (zh) 2020-07-14 2020-07-14 动力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07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38A (en) * 1989-11-07 1993-01-05 Tokuden Kosumo Kabushiki Kaisha Motion converting mechanism and rotary tool
US9765689B1 (en) * 2016-11-25 2017-09-19 Kurt Amplatz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mproved torque transmission
WO2017195557A1 (ja) * 2016-05-11 2017-11-1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CN110030374A (zh) * 2018-01-0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档装置
CN209604500U (zh) * 2019-01-22 2019-11-08 深圳市好邦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输出放大机构及系统
CN110608274A (zh) * 2019-09-06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齿轮与齿条的机械传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38A (en) * 1989-11-07 1993-01-05 Tokuden Kosumo Kabushiki Kaisha Motion converting mechanism and rotary tool
WO2017195557A1 (ja) * 2016-05-11 2017-11-16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開閉体のロック装置
US9765689B1 (en) * 2016-11-25 2017-09-19 Kurt Amplatz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improved torque transmission
CN110030374A (zh) * 2018-01-05 2019-07-19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换档装置
CN209604500U (zh) * 2019-01-22 2019-11-08 深圳市好邦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输出放大机构及系统
CN110608274A (zh) * 2019-09-06 2019-12-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齿轮与齿条的机械传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740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09412B1 (en) Adjustable locking/unlocking structure for telescopic tube
US20090151966A1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Impact Power Tool
US7059452B2 (en) Brake assembly for a stroller
US20030089575A1 (en) Safety switch for power tools
TWI750820B (zh) 背靠鎖定機構及其汽車安全座椅
US6698566B2 (en) Clutch type safety switch for power tools
CN112780740B (zh) 动力传输机构
CA3122177A1 (en) Shower plug bracket and moving assembly
CN114055996A (zh) 一种单向传动花鼓结构以及自行车
JP2010526267A (ja) ギヤ変速装置の従動アセンブリ
CN107816495B (zh) 变速机构
CN108022779B (zh) 推拉式快拆机构
CN209761161U (zh) 一种带离合机构的自动开门装置
CN110566054B (zh) 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TWI655110B (zh) 具空轉時棘齒面脫開效果之花轂
TWI688515B (zh) 後功率變速器
CN212032924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N210948058U (zh) 一种带离合的门锁打开装置
CN210948059U (zh) 一种适用于门锁的离合结构
JP2007521626A (ja) モジュールカード排出機構
US6817020B2 (en) Ejection structure
CN110578427A (zh) 带离合的门锁打开装置
US10888984B2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TWI611086B (zh) 簡易變號之號碼鎖結構
CN211796164U (zh) 一种马桶盖板的拆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69, Xinhe Avenue, Dayawan West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Applicant after: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8 / F, innovation building, No.1, zhongkeji Road, petrochemical Avenue, Daya Bay,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Applicant before: Huanrong Electronics (Huizhou)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