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78965A -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78965A
CN112778965A CN201911096473.5A CN201911096473A CN112778965A CN 112778965 A CN112778965 A CN 112778965A CN 201911096473 A CN201911096473 A CN 201911096473A CN 112778965 A CN112778965 A CN 112778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lcohol
rubber adhesive
silicone rubber
type sili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64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78965B (zh
Inventor
刘彬
邓强
王强
陈世容
白德
周绍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64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78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78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8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78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78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属于硅橡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交联剂2~5份、催化剂0.1~0.5份、热混增粘螯合物1~3份和稀释剂0~15份;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95份和补强填料5~20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具有触变性与透明性,具有极强的粘接性,能够明显提高对ABS和硅胶的粘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硅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60℃至200℃长期使用,此外还具备良好的耐紫外性能、耐辐照性能、耐氧老化性能、化学稳定性能及电气绝缘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橡胶按其包装方式可分为单组份和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按硫化机理又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单组分缩合型硅橡胶按不同的硫化基团又可分为脱醇型、脱酮肟型、脱醋酸型、脱丙酮型、脱酰胺型等。其中,脱醇型、脱酮肟型、脱醋酸型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粘接剂。
在ABS与硅胶粘接领域,基于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粘接剂通常选用具有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脱醇型硅橡胶,其中要求胶粘剂对ABS和硅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以防在粘接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部件脱落。
传统透明性脱醇型硅橡胶是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交联剂、钛酸酯为催化剂,这种透明性醇型硅橡胶通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做到完全触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这类胶粘剂的过程中,ABS与硅胶连接缝隙容易出现胶粘剂外溢现象,致使产品出现污染缺陷,同时传统透明醇型硅橡胶对ABS的粘接性很差。
采用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制备的单组分透明醇型硅胶,具有良好触变性,同时因能加入带有氨基的增粘剂,较传统醇型硅胶的粘接性也更加优异,具有更好的普适粘接性,但对于ABS和硅胶粘接性也同样达不到要求。
以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的脱醇型硅橡胶相关专利申请如下:
公开号为CN 103756628A,公开日为2014年04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烷氧基封端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烷氧基封端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封端聚合物10~20份、封端催化剂3~5份、钛酸酯偶联剂15~20份、补强剂50~80份、交联剂5~10份和增粘剂5~8份;通过封端处理、纯化处理、混料和成品等步骤制备而成。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烷氧基封端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对反应聚合物进行烷氧基封端,提高了密封胶的储存稳定性,储存时间长达12个月以上;封端反应条件温和,封端效率高,可进行连续化生产;生成的烷氧基封端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能满足电子级别产品的要求。但该专利文献主要在于提高硅橡胶的储存性,且主要应用在电子领域,并未涉粘接性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提高对ABS与硅胶的粘接效果。
公开号为CN 108546543A,公开日为2018年09月1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硅密封胶,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000份、填料800~1500份、补强树脂2~10份、增塑剂5~10份、交联剂2~5份、催化剂1~5份、偶联剂0.5~1份、固化剂0.5~1份、光稳定剂20~40份;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异丙酯和双钛酸二异丙酯复配的混合催化剂;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复配的混合交联剂;所述固化剂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改性的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机硅密封胶深层固化速度快,且耐黄变效果优异,能够更好的满足LED灯具行业对密封胶的高性能要求。但该专利文献同样主要在提升深层固化速率,解决了LED领域密封胶黄变的问题,并未涉及粘接ABS与硅胶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109593510A,公开日为2019年04月09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烷氧基封端的有机硅聚合物,由两端含有乙烯基的聚二有机基硅氧烷和含有氢基的烷氧基硅烷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提供了一种单组分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包括基胶、交联剂、催化剂和填料,其中,基胶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烷氧基封端的有机硅聚合物。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烷氧基封端的有机硅聚合物,烷氧基封端的有机硅聚合物作为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的基胶,可使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稳定性较好,具有非常好的储存期。其主要在于进一步提高硅橡胶的储存期,使该密封胶能够储存两年以上,并未涉及粘接性问题。
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对于以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的脱醇型硅橡胶,研究主要体现在提升粘接剂储存稳定性方面,而怎样提高特定领域的粘接性问题并未涉及,尤其是在ABS和硅胶粘接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具有触变性与透明性,具有极强的粘接性,能够明显提高对ABS和硅胶的粘接效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31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95份和补强填料5~20份。
所述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选自粘度为1500~20000mPa·s的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补强填料为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为100~400m2/g。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两者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锡回流液或有机锡回流液中的一种。
所述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极大的提高了整个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剥离强度和内聚破坏率,能够明显提高对ABS和硅胶的粘接效果。
所述稀释剂为50~350mPa·s甲基硅油。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30~60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60~12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交联剂2~5份、催化剂0.1~0.5份、热混增粘螯合物1~3份和稀释剂0~15份,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95份和补强填料5~20份;得到的醇型硅橡胶粘接剂与传统透明性醇硅橡胶相比,具有触变性及更好的粘接性与储存稳定性。
2、本发明,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极大的提高了整个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剥离强度和内聚破坏率,能够明显提高对ABS和硅胶的粘接效果。
3、本发明,“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30~60个小时,混合均匀;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60~120分钟;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硅橡胶粘接剂,与传统透明性醇硅橡胶相比,具有触变性,更好的粘接性与储存稳定性”,整个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设备为常规设备,生产周期短,且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交联剂 2份
催化剂 0.1份
热混增粘螯合物 1份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15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份和1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20份。
实施例2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41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15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份和2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20份。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锡回流液。
所述稀释剂为50mPa·s的甲基硅油。
所述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
实施例3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51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200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5份和4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5份。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回流液。
所述稀释剂为300mPa·s的甲基硅油。
实施例4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交联剂 5份
催化剂 0.5份
热混增粘螯合物 3份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200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5份和4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5份。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4份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回流液。
所述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
实施例5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52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61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100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和2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回流液。
所述稀释剂为350mPa·s的甲基硅油。
实施例6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062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10000mPa·s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和200m2/g比表面积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回流液。
所述稀释剂为350mPa·s的甲基硅油。
所述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
实施例7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30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6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实施例8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45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7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实施例9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50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9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实施例10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60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12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下面任意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其中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与下述对比例1-对比例7所得到的硅橡胶粘接剂进行对比。
粘接性强度按照GB/T 7122-1996 90°剥离强度来测定;
粘接性好坏按照GB/T 13477.8-2005中的内聚破坏率来测定。
对比例1
非热混增粘混合物,三者一起直接加入到硅橡胶体系中。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30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六甲基二硅氮烷1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6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2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4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8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3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50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9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4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5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95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5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3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7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6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4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85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7
单组分硅橡胶的常规增粘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5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350mPa·s的甲基硅油10份,醋酸锡回流液0.3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95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8
传统透明性硅橡胶粘接剂。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55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二次钛催化剂1.5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10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传统型透明性脱醇硅橡胶粘接剂。
对比例9
传统透明性硅橡胶粘接剂加入热混增粘物螯合物。
先将10000mPa·s粘度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90份、比表面积200m2/g的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10份,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60个小时,混合均匀;然后开始抽真空排泡,依次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二次钛催化剂1.5份,热混增粘螯合物2份,在真空条件下混合120分钟;最后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传统型透明性脱醇硅橡胶粘接剂。
将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与下述对比例1-对比例7所得到的硅橡胶粘接剂分别按照标准,制备ABS与硅胶的剥离件,待放置7天后测试其剥离强度和内聚破坏率。内聚破坏率是胶粘剂对粘接性好坏的直接体现因素,即对基材粘接性越好,内聚破坏率越高。测试结果均见以下表1。
表1中的KH560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为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Figure BDA0002268481570000101
表1
从表1中的测试结果,在看对比例8和对比例9时,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基础聚合物时,制备出的传统型透明醇型硅橡胶粘接剂时,两者对ABS与硅胶的剥离强度和内聚破坏率都为零,可以得出传统型透明醇型硅橡胶基本对ABS与硅胶基本没有粘接性。
从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如果把制备增粘螯合液中的三种物质,未进行热混,而只是简单的一起加入到硅橡胶中,其剥离强度和内聚破坏率基本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从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6与对比例2-7对比可以得出,硅橡胶粘接剂中采用热混增粘螯合物相对与其他常规增粘剂,该硅橡胶粘接剂对ABS与硅胶的粘接性有着显著的提高:剥离强度从0.2k·Nm-1左右提升到0.8k·Nm-1左右,而且内聚破坏率达到了90%以上。进而表明,在烷氧基硅橡胶粘接剂体系中,加入常规增粘剂对ABS与硅胶的粘接性并没有实质性或者明显的改善。采用本发明的热混增粘螯合物,能明显提升该类型硅橡胶粘接剂对ABS与硅胶的粘接性。

Claims (8)

1.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基础胶料和辅料,所述辅料以100份基础胶料为重量基准的添加重量为:
Figure FDA0002268481560000011
所述基础胶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80~95份和补强填料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二甲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选自粘度为1500~20000mPa·s的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填料为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积为100~4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两者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锡回流液或有机锡回流液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混增粘螯合物包括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热混增粘螯合物通过六甲基二硅氮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摩尔质量1:1:1在氮气的保护下,在80℃温度下热混4个小时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50~350mPa·s甲基硅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基础胶料加入行星搅拌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搅拌30~60个小时,混合均匀;
b、将交联剂、稀释剂、热混增粘螯合物、催化剂分次加入行星搅拌机,在真空条件下混合60~120分钟;
c、将上述物料在氮气的保护下过滤在隔绝空气的PP管内,即得醇型硅橡胶粘接剂。
CN201911096473.5A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778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6473.5A CN112778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6473.5A CN112778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8965A true CN112778965A (zh) 2021-05-11
CN112778965B CN112778965B (zh) 2022-12-09

Family

ID=7574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6473.5A Active CN112778965B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789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649A (zh) * 2021-08-11 2021-12-07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0627A (ja) * 1999-04-08 2000-10-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熱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接着剤および接着剤の製造方法
CN102850992A (zh) * 2012-09-16 2013-01-02 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灌封胶
CN104031389A (zh) * 2014-06-05 2014-09-10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耐湿热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合物
CN104774333A (zh) * 2015-04-30 2015-07-15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加成型有机硅橡胶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42705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201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标签用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052A (zh) * 2020-05-27 2020-07-10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脱醇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0627A (ja) * 1999-04-08 2000-10-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熱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接着剤および接着剤の製造方法
CN102850992A (zh) * 2012-09-16 2013-01-02 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灌封胶
CN104031389A (zh) * 2014-06-05 2014-09-10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耐湿热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合物
CN104774333A (zh) * 2015-04-30 2015-07-15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加成型有机硅橡胶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42705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201A (zh) * 2016-12-14 2017-05-31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子标签用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052A (zh) * 2020-05-27 2020-07-10 绵阳惠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脱醇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HUI YAN,等: "Adjusting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e rubber filled with nanosilica by changing the surface organic groups of nanosilica", 《COMPOSITES PART B》 *
屈裴,等: "车灯用脱醇型RTV-1有机硅密封胶的研制", 《有机硅材料》 *
黄文润: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配制 ( 十一)", 《有机硅科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649A (zh) * 2021-08-11 2021-12-07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78965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3842B (zh) 一种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CN109280533B (zh) 单组份脱醇型透明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0625548B1 (en) Room-temperature-cur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CN103484056B (zh) 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514172A (ja) アルコキシ官能性シロキサン反応性樹脂を含む湿気硬化性ホットメルトシリコーン接着剤組成物
CN105001422B (zh) 一种加成型硅橡胶用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加成型硅橡胶
CN106519246B (zh) 多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052B (zh) 一种脱醇缩合型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216A (zh) 一种脱醇型低模量高伸长率的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715B (zh) Led背光源用改性硅烷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EP0178751A1 (en) Silicone elastomers with good adhesion
CN107523259B (zh) 一种α-570偶联剂改性的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
WO2014077100A1 (ja) 室温硬化性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CN112143446A (zh) 一种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42705A (zh) 一种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8039A (zh) 单组分高透明脱醇型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711A (zh) 单组分透明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14958291B (zh) 一种单组分高粘接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1443A (zh) 高透光率单组份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139027B (zh) 一种有机硅压敏胶基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965B (zh) 一种醇型硅橡胶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5084B (zh) 一种快速固化型有机硅密封胶
CN115124974A (zh) 一种脱醇有机硅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0323A (zh) 一种烷氧基封端有机硅聚醚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密封胶的制备
CN112210341B (zh) 双硫化体系建筑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