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8547A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8547A
CN112768547A CN202110182246.5A CN202110182246A CN112768547A CN 112768547 A CN112768547 A CN 112768547A CN 202110182246 A CN202110182246 A CN 202110182246A CN 112768547 A CN112768547 A CN 112768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wire
layer
wires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22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锋
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urbuddy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urbudd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urbuddy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urbudd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22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8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8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8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网;导电网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以及至少一条用于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导电丝互相平行;连接丝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将平行的导电丝直接编织成网状形成导电网与细栅结合,无需高分子膜即可将极细的导电丝稳定地与细栅完成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技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主流的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经接近了理论极限,具有异质结的下一代高效电池被寄予厚望,但目前异质结技术还远未成熟,在生产环节的成本极高,与PERC电池的生产成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降本是异质结电池未来能成为主流的前提。在异质结电池生产中,电池片上需要使用银浆作为焊点,而银作为贵金属,价格高昂,因此银浆的成本在电池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降低银浆造成的高成本,目前采用一种取消焊点的技术方法,即将用于导电的焊带和电池上的细栅进行焊接,但由于焊带和细栅宽度很窄,所以焊接之后的拉力很小,在之后的搬运、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外力影响而脱开,并且焊带极细,多根焊带一一与细栅焊接容易偏移错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拉出多根相互平行的焊带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复合到一种高分子膜上,而后将复合有焊带的高分子膜与电池片按顺序通过设备摆放形成电池串,再通自动化设备将多串电池串叠层成一块组件,最后利用常规的层压工序层压使得高分子膜上的焊带与细栅连接形成欧姆接触,焊带一次性稳定地与细栅完成连接,不易偏移错位,并且完成焊带与细栅连接的同时组件即封装完成,对处于组件内部的焊带与细栅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高分子膜复合焊带,高分子膜的膜材成本较高,并且生产时需要首先对高分子膜的可靠性以及其与其他电池组件材料的匹配性进行实验验证,导致生产周期较长;2、焊带与高分子膜复合工艺需要引入覆膜设备,增加了设备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网;
所述导电网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以及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所述导电丝互相平行。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丝与所述导电丝相交且相邻的两条导电丝至少连接于一条所述连接丝的两侧;
和/或,至少部分所述连接丝与所述导电丝倾斜相交;
和/或,所述导电丝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连接丝;
和/或,所述连接丝至少部分为环状;
和/或,所述连接丝至少部分呈弦波状;
和/或,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全部导电丝的第一连接丝;
和/或,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部分导电丝且交错设置以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二连接丝。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丝包括铜丝、铝丝、银丝、锡丝、铜合金丝、铝合金丝、银合金丝、锡合金丝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导电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以及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导电丝的直径为0.005mm~0.25m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网包括若干导电网单元,所述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两侧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中部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圆形。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网为目数为50-1000目的导电网;和/或,所述导电网的在垂直于所述导电丝方向的长度为100-200m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网包括第一导电网单元和第二导电网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丝或所述导电网上涂覆有导电层。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包括金属层;和/或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和/或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层包括锡层、铅层、铋层、银层、铟层、铜层、镍层、锑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金属层包括含有锡、铅、铋、银、铟、铜、镍、锑中至少两种的合金层;
所述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包括含有银颗粒和/或铜颗粒的导电胶层。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网;导电网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以及用于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导电丝互相平行;连接丝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将平行的导电丝直接编织成网状形成导电网与细栅结合,无需高分子膜即可将极细的导电丝稳定地与细栅完成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6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7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8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00、导电网;1、导电丝;11、第一导电段;12、第二导电段;2、连接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先将多根相互平行的焊带复合到一张高分子膜上,而后将复合有焊带的高分子膜与电池片按预设规则摆放后层压,使得高分子膜覆盖连接于电池片表面从而使得高分子膜上的焊带与电池片表面的细栅连接形成欧姆接触,但高分子膜价格高昂,使用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测,并且需要增加专用的复合设备将焊带与高分子膜进行复合,价格、时间成本高昂。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参照图1所示,包括导电网100;导电网100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1以及至少一条用于连接导电丝1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2;导电丝1互相平行。
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导电丝1的间距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导电丝1间距相等设置,电流更均匀。
于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丝2与导电丝1优选互相垂直设置。每根连接丝2均横跨所有的导电丝1,连接丝2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如图2所示的不相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丝2与导电丝1相交且相邻的两条导电丝1连接于所述连接丝2的两侧,即呈编织形态,结构更稳定,即使连接丝2与导电丝1连接点脱落也不易松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丝1包括铜丝、铝丝、银丝、锡丝、铜合金丝、铝合金丝、银合金丝、锡合金丝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导电丝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以及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丝1的直径为0.005mm~0.25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丝1上或导电网100整体上涂覆有导电层(图未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层包括金属层和/或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和/或导电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更优选的,金属层包括锡层、铅层、铋层、银层、铟层、铜层、镍层、锑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金属层包括含有锡、铅、铋、银、铟、铜、镍、锑中至少两种的合金层,更便于与电池片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果,导电网100中不同的导电丝1可以涂覆相同的导电层,也可以涂覆不同的导电层,甚至在同一导电丝1上可以分段涂覆不同的导电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包括含有银颗粒和/或铜颗粒的导电胶层,导电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与电池片连接之后的应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网100包括若干导电网单元,每个导电网单元覆盖一串电池串,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两侧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和/或三角形,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中部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圆形。即位于电池片中间部分的导电丝截面形状为圆形,位于电池片边缘部分的导电丝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和/或三角形,因为通常电池片中间部分的电流会比较大,而三角形或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的截面形状的导电丝更有利于光线反射,因此在电池边缘放置横截面为三角形和/或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的导电丝可以使得整个电池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网100为目数为50-1000目的导电网;和/或,导电网100的在垂直于导电丝1方向的长度为100-200mm。即:导电网100可以是在目数为50-100目时且在垂直于导电丝1方向的长度为100-200mm,也可以是导电网100在目数为50-100目时在垂直于导电丝1方向的长度不在100-200mm范围内。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连接丝2优选金属连接丝,更容易实现成网,更优选的,连接丝2是铜丝、铝丝、金丝、银丝、锡丝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可以是金属合金丝,金属合金丝中包含铜、铝、金、银、锡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合金。连接丝2可以是与导电丝1具有相同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具有不同的横截面,于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丝2与导电丝1横截面相同,更优选的,连接丝2与导电丝1的横截面尺寸也相同,更便于编织成网状。示例性的,连接丝2与导电丝1均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且连接丝2与导电丝1的直径相等。
连接丝2表面还可以涂覆反光层,提高反光效率,更优选的,反光层厚度为5-20μm,有效弥补连接丝2本身挡光带来的功率损失。连接丝2表面也可以涂覆与导电丝1表面相同材质的涂覆层,便于与导电丝1的焊接或粘结结合形成节点,增强导电网的强度和提高导电网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导电结构包括导电网;导电网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以及用于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导电丝互相平行;连接丝连接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将平行的导电丝直接编织成网状形成导电网与细栅结合,无需高分子膜即可将极细的导电丝稳定地与细栅完成连接,稳定连接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于本实施例中,至少半部分连接丝2与导电丝1倾斜相交设置,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丝2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如图4所示,连接丝2的间距不相等。可以如图3与图4所示,所有连接丝2均与导电丝1倾斜相交设置,也可以是部分连接丝2与导电丝1倾斜相交,另一部分连接丝2与导电丝1垂直相交。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对导电丝1的间距是否相等不作限定。相邻的两根导电丝1可以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同一侧,也可以是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不同侧。
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丝1的间距不相等。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丝2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与导电丝1垂直设置,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与导电丝1非垂直相交设置,还可以是部分连接丝2与导电丝1倾斜相交,另一部分连接丝2与导电丝1垂直相交。本实施例对连接丝2的间距是否相等不作具体限定。相邻的两根导电丝1可以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同一侧,也可以是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不同侧。
实施例4:参照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丝2包括用于连接全部导电丝1的第一连接丝21和用于连接部分导电丝1且交错设置以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二连接丝22。其中,第二连接丝22可以是长度相等的,也可以是不同长度的,可以与第一连接丝21一一间隔交错排列,也可以无规律地排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导电丝1可以是间距相等的,也可以是间距不等排布;导电丝1可以与第一连接丝21垂直,也可以是非垂直相交;导电丝1可以与第二连接丝22垂直,也可以是非垂直相交。相邻的两根导电丝1可以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同一侧,也可以是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不同侧。
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接丝2包括用于连接部分导电丝1且交错设置以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二连接丝22。第二连接丝22可以规律排布,示例性的,参照图8所示,第二连接丝22呈弦波状周期性排布在导电丝1上。第二连接丝22也可以无规律地排布在导电丝1上。另外,本实施例中,导电丝1可以是间距相等的,也可以是间距不等排布;导电丝1可以与第一连接丝21垂直,也可以是非垂直相交;导电丝1可以与第二连接丝22垂直,也可以是非垂直相交。相邻的两根导电丝1可以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同一侧,也可以是连接于同一连接丝22的不同侧。
实施例6: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网100包括第一导电网单元和第二导电网单元,第一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小于第二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具体的,使用时第一导电网单元贴合连接于电池片背面,网孔较为紧密,提高导电网与电池片的连接强度,第二导电网单元连接于电池片正面,网孔较为稀疏,降低遮光程度。于本实施例中,对导电丝1的间距是否相等、导电丝1与连接丝2是否垂直,以及连接丝2的长度和是否等距排布等不做限定。
实施例7: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丝2贴合于导电网100的同一侧。
实施例8: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丝2至少部分呈环状。优选的,每根连接丝2呈弦波状弯曲,并互相连接形成相邻的环状。当然,连接丝2还可以每根呈弦波状弯曲但弦波不交错形成环状,或者以其他弯曲形式连接形成环状,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实施例1-实施例8任意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有益效果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中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网;
所述导电网包括至少两条导电丝以及至少一条用于连接所述导电丝形成网状结构的连接丝;所述导电丝互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与所述导电丝相交且相邻的两条导电丝至少连接于一条所述连接丝的两侧;
和/或,至少部分所述连接丝与所述导电丝倾斜相交;
和/或,所述导电丝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连接丝;
和/或,所述连接丝至少部分为环状;
和/或,所述连接丝至少部分呈弦波状;
和/或,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全部导电丝的第一连接丝;
和/或,所述连接丝包括用于连接部分导电丝且交错设置以形成网状结构的第二连接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包括铜丝、铝丝、银丝、锡丝、铜合金丝、铝合金丝、银合金丝、锡合金丝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导电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以及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导电丝的直径为0.005mm~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包括若干导电网单元,所述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两侧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和/或三角形,所述导电网单元中位于中部的导电丝的横截面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为目数为50-1000目的导电网;和/或,所述导电网的在垂直于所述导电丝方向的长度为100-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网包括第一导电网单元和第二导电网单元,所述第一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电网单元的网孔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或所述导电网上涂覆有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金属层;和/或所述导电层包括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和/或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锡层、铅层、铋层、银层、铟层、铜层、镍层、锑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金属层包括含有锡、铅、铋、银、铟、铜、镍、锑中至少两种的合金层;
所述含有导电颗粒的非金属层包括含有银颗粒和/或铜颗粒的导电胶层。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
CN202110182246.5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Pending CN112768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2246.5A CN112768547A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2246.5A CN112768547A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8547A true CN112768547A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2246.5A Pending CN112768547A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8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4746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4746A (zh) * 2022-05-12 2022-08-05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CN114864746B (zh) * 2022-05-12 2024-03-15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9306B2 (ja)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524237B2 (ja) 無メイングリッド高効率のバックコンタクト太陽電池、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プロセス
CN103140942B (zh) 使用平坦金属网的太阳能电池互连方法
CN107527964A (zh) 具有柔性线互连的光伏模块
JP538081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44541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2357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3565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941252B1 (ja) セルストリング構造及び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813565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セル
JP2012156460A (ja)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2156459A (ja)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0122875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6015391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CN210692545U (zh) 一种无主栅光伏组件
CN111048609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68547A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电结构及光伏组件
JP2006165149A (ja) 光起電力素子、光起電力素子集合体、光起電力素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12848448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高反射金属网及其构成的光伏组件
CN111403526A (zh) 设有导线的聚合物膜及设有导线的聚合物膜的制造方法
JP2011211081A (ja)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3093208U (zh) 一种mwt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和电池组件
CN110943140A (zh) 一种光伏元件间的连接器、光伏元件组及光伏系统
CN111403498A (zh) 双面太阳电池互联结构
CN110061081A (zh)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及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