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2474A -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2474A
CN112762474A CN202011603343.9A CN202011603343A CN112762474A CN 112762474 A CN112762474 A CN 112762474A CN 202011603343 A CN202011603343 A CN 202011603343A CN 112762474 A CN112762474 A CN 112762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valve plate
air inlet
peripheral surfa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33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2474B (zh
Inventor
刘国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ye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ye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ye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ye Calc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33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2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2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2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2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5/00Blast-producing apparatus before the fire
    • F23L5/02Arrangements of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3/00Construction of valves or dampers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包括燃烧塔以及固定于燃烧塔周侧的三个进气环管;每个进气环管外周面均均布有六个分别与燃烧塔连通的送气管;送气管外周面固定有套管;送气管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穿设有与连接杆沿竖向滑移连接的连接轴;连接轴外周面固定有连接盘,连接盘外周面沿连接盘周向均布有四个螺旋叶片;送气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盘转动的转动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进气管的进气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烧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石灰石过程中,需要不断向燃烧炉中通入助燃空气,当助燃空气不足时,会对石灰石的煅烧效率造成影响。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2377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石灰石窑,包括进料口、换气阀、燃料口、燃烧竖炉、交叉通道、冷却室、非燃烧炉以及废气出口,进料口与燃烧竖炉连接,换气阀与燃烧竖炉连接,燃烧竖炉与交叉通道一端连接,交叉通道一端与非燃烧炉连接,燃烧竖炉与非燃烧炉通过交叉通道连接,非燃烧炉与废气出口连接,废气出口在非燃烧炉顶部通过燃烧竖炉与非燃烧炉之间通过交叉通道连接使燃烧竖炉内的高温气体进入非燃烧炉内传导热量。向燃烧炉内通入助燃气体过程中,由于燃烧炉内气体分布不均匀,会出现燃烧炉与进气管的接触位置气压过高的情况,当炉内压力大于进气管的压力时,会导致进气管内的空气无法通过压差进入燃烧炉内,从而影响燃烧炉的进气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炉内压力大于进气管的压力时,会导致进气管内的空气无法通过压差进入燃烧炉内,从而影响燃烧炉的进气效率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进气管的进气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包括燃烧塔以及固定于所述燃烧塔周侧的三个进气环管;每个所述进气环管外周面均均布有六个分别与燃烧塔连通的送气管;所述送气管外周面固定有套管;所述送气管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穿设有与连接杆沿竖向滑移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周面固定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外周面沿连接盘周向均布有四个螺旋叶片;所述送气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盘转动的转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送气管内设置连接盘以及螺旋叶片,便于通过螺旋叶片转动向燃烧塔内鼓风,从而将空气送入燃烧塔内,降低由于燃烧塔内空气压力过高时,空气无法进入燃烧塔内的情况,降低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套管外周面的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外周面的第一带轮以及转动安装于套管内周面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外周面固定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外周面套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带轮随第一带轮转动的传动带;所述从动轴靠近第三阀板一侧固定有锥齿轮;所述套管内周面沿竖向滑移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与锥齿轮啮合的锥齿环;所述锥齿环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连接轴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为螺旋叶片的旋转提供动力,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促进空气流动,从而使送凤管内的空气流入燃烧塔内,进而便于向燃烧塔内鼓风。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与连接盘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盘向下移动时,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簧向连接盘施加向上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三弹簧驱动连接盘向上复位。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杠;所述送气管内周面固定有第一阀板;所述送气管外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送气管通过弧形槽沿送气管径向滑移连接有第二阀板;所述第二阀板远离驱动电机一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阀板沿送气管径向滑移连接的方形槽;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顶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孔;所述第二阀板靠近驱动电机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用于与丝杠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便于在送气管内设置用于隔断气流流动的进气阀;燃烧炉内气体充足时,通过关闭进气阀,隔断燃烧炉与外界的空气流动,降低外界气流对燃烧炉内燃烧效率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阀板通过两个第一滑槽分别沿内螺纹管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用于与内螺纹管外周面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件为内螺纹管提供限位作用,从而使丝杠与内螺纹管啮合过程中,内螺纹管会带动第二阀板移动;而当插接件与内螺纹管分离后,内螺纹管会随丝杠转动,从而使第二阀板停止移动,进而便于对第二阀板的启停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插接件顶部固定有第一导向片,所述第一滑槽顶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片远离内螺纹管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导向片一端通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二阀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片向远离内螺纹管一侧移动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第一弹簧驱动第一导向片向靠近内螺纹管一侧复位。
可选的,所述套管内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二阀板一侧固定有两个限位件;所述第二阀板靠近固定板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限位件均通过第二滑槽沿套管径向与第二阀板滑移连接;所述插接件靠近限位件一侧开设有用于与限位件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与限位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件,并借助限位件使插接件与内螺纹管分离,解除对内螺纹管的限位作用,第二阀板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停止移动,从而便于对第二阀板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
可选的,所述进气环管上设置有六组用于切断进气环管内气流流向的阀门组件;每组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贯穿进气环管且与进气环管连通的阀门盒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阀门盒内的第三阀板;所述第三阀板顶部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沿竖向与送气管外周面滑移连接;所述套管与送气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齿条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阀门组件,便于进气环管内的气流被第三阀板阻隔,从而使气流流入送气管内,进而便于向燃烧炉内送气。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方形槽与第二阀板固定连接的转动轴以及穿设于第一阀板内的转动圆管,所述转动圆管与第一阀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外周面沿转动轴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所述转动圆管内周面沿转动圆管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所述转动圆管远离驱动电机一侧固定有用于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阀板向远离驱动电机一侧移动后,转动轴移动过程中抵压转动圆管,并通过螺旋状凸起抵压螺旋状凹槽,从而为转动圆管提供转动力矩,转动圆管转动后会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便于将第二阀板的线性运动转变与传动齿轮的转动,并带动第三阀板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阀板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二阀板通过两个第三滑槽分别沿竖向滑移连接有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与插接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两个所述连接件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导向件,两个所述第三滑槽的相对外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二导向件均通过第二导向槽沿竖向与第二阀板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均与第二导向槽底面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底部固定有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件向下移动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用于驱动连接件向上复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螺旋叶片转动向燃烧塔内鼓风,从而将空气送入燃烧塔内,降低由于燃烧塔内空气压力过高时,空气无法进入燃烧塔内的情况,降低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2.通过设置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便于在送气管内设置用于隔断气流流动的进气阀;燃烧炉内气体充足时,通过关闭进气阀,隔断燃烧炉与外界的空气流动,降低外界气流对燃烧炉内燃烧效率的影响;
3.设置阀门组件,便于进气环管内的气流被第三阀板阻隔,从而使气流流入送气管内,进而便于向燃烧炉内送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燃烧炉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燃烧塔;2、进气环管;21、第一滑槽;22、插接件;23、第一导向片;24、齿条;25、第一弹簧;26、固定板;27、限位件;28、第二滑槽;29、插槽;3、送气管;31、转动片;32、弧形槽;33、连接件;34、方形槽;35、进风孔;36、安装槽;37、内螺纹管;4、套管;41、驱动电机;42、丝杠;43、转动轴;44、连接轴;45、连接盘;46、螺旋叶片;47、连接杆;5、第一阀板;51、第二导向件;52、第二导向槽;53、第二弹簧;54、固定环;55、锥齿环;56、第三弹簧;6、第二阀板;61、第二斜面;62、转动圆管;63、螺旋状凸起;64、传动齿轮;7、阀门组件;71、阀门盒;72、第三阀板;73、第一带轮;74、从动轴;75、第二带轮;76、传动带;77、锥齿轮;78、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参照图1和图2,燃烧炉进气系统包括燃烧塔1以及固定于燃烧塔1周侧的三个进气环管2。每个进气环管2外周面均均布有六个分别与燃烧塔1连通的送气管3。送气管3外周面固定有套管4,进气环管2贯穿套管4设置。生石灰燃烧时需要不断向燃烧炉内通入空气;向进气环管2内进气后,通过送气管3使进气环管2与燃烧塔1连通,进而达到为燃烧炉送气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套管4外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杠42。送气管3内周面固定有第一阀板5;送气管3外周面开设有弧形槽32,送气管3通过弧形槽32沿送气管3径向滑移连接有第二阀板6。第二阀板6远离驱动电机41一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阀板5沿送气管3径向滑移连接的方形槽34。第一阀板5和第二阀板6顶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孔35。第二阀板6靠近驱动电机4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6,安装槽36内转动安装有用于与丝杠42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37。第一阀板5与第二阀板6插接时,送气管3处于关闭状态;驱动电机41通过丝杠42与内螺纹管37啮合带动第二阀板6移动;第二阀板6移动后,第一阀板5的进风孔35和第二阀板6的进风孔35连通,空气由进气环管2流入燃烧炉内。
参照图4和图5,安装槽36内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1,第二阀板6通过两个第一滑槽21分别沿内螺纹管37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件22。插接件22用于与内螺纹管37外周面插接;插接件22为内螺纹管37提供限位作用,从而使丝杠42与内螺纹管37啮合过程中,内螺纹管37会带动第二阀板6移动。插接件22顶部固定有第一导向片23,第一滑槽21顶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片23远离内螺纹管37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远离第一导向片23一端通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二阀板6固定连接;第一导向片23向远离内螺纹管37一侧移动时,第一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便于通过第一弹簧25驱动插接件22向靠近内螺纹管37一侧复位。
参照图3和图5,套管4内周面固定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靠近第二阀板6一侧固定有两个限位件27;第二阀板6靠近固定板26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8,每个限位件27均通过第二滑槽28沿套管4径向与第二阀板6滑移连接。插接件22靠近限位件27一侧开设有用于与限位件27插接的插槽29,插槽29与限位件27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限位件27与插槽29插接后,限位件27会通过第一斜面抵压插槽29,并推动插接件22向远离内螺纹管37一侧移动,从而使插接件22与内螺纹管37分离。
参照图4,第二阀板6的方形槽34靠近驱动电机41一侧固定有转动轴43;第一阀板5内贯穿设置有转动圆管62,转动圆管62与第一阀板5转动连接。转动轴43外周面沿转动轴43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63,转动圆管62内周面沿转动圆管62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螺旋状凸起63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转动圆管62远离驱动电机41一侧固定有传动齿轮64。第二阀板6向远离驱动电机41一侧移动后,转动轴43移动过程中抵压转动圆管62,并通过螺旋状凸起63抵压螺旋状凹槽,从而为转动圆管62提供转动力矩,转动圆管62转动后会带动传动齿轮64转动。
参照图3,进气环管2上设置有六组用于切断进气环管2内气流流向的阀门组件7。每组阀门组件7包括贯穿进气环管2且与进气环管2连通的阀门盒71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阀门盒71内的第三阀板72。第三阀板72顶部固定有齿条24,齿条24沿竖向与送气管3外周面滑移连接。齿条24用于与传动齿轮64啮合。传动齿轮64转动后会带动齿条24下降,从而使第三阀板72下降;第三阀板72下降后进气环管2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限制了空气的流动方向。
参照图3和图4,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外周面固定有第一带轮73,套管4内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轴74,从动轴74外周面固定有第二带轮75。第一带轮73和第二带轮75外周面套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带轮75随第一带轮73转动的传动带76。从动轴74靠近第三阀板72一侧固定有锥齿轮77。驱动电机41通过传动带76带动从动轴74转动,从动轴74带动锥齿轮77转动,锥齿轮77带动锥齿环55转动。
参照图4和图5,第二阀板6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78,第二阀板6通过两个第三滑槽78分别沿竖向滑移连接有连接件33。每个连接件33与插接件22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61。两个连接件33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导向件51,两个第三滑槽78的相对外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导向槽52,每个第二导向件51均通过第二导向槽52沿竖向与第二阀板6滑移连接。第二导向件51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53,每个第二弹簧53底端均与第二导向槽52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导向件51向下移动时,第二弹簧5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53用于驱动连接件33向上复位。两个连接件33底部固定有固定环54,固定环54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与锥齿轮77啮合的锥齿环55。两个插接件22分别与内螺纹管37分离时,插接件22通过第二斜面61抵压连接件33,并推动连接件33向下移动;固定环54向下移动后会带动锥齿环55与锥齿轮77啮合。
参照图4,锥齿环55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底部固定有连接轴44,连接轴44外周面固定有连接盘45,连接盘45外周面沿连接盘45周向均布有四个螺旋叶片46。送气管3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杆47,连接轴44沿竖向与连接杆47滑移连接。锥齿环55与锥齿轮77啮合后,锥齿环55会带动螺旋叶片46转动,便于将气流送入燃烧炉内。连接杆47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片31,转动片31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56,第三弹簧56顶端与连接盘45底面固定连接。连接盘45向下移动后,第三弹簧56处于压缩状态,第三弹簧56向连接盘45施加向上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三弹簧56驱动螺旋叶片46向上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生石灰燃烧时需要不断向燃烧炉内通入空气;向进气环管2内进气后,启动电机,驱动电机41通过丝杠42与内螺纹管37啮合带动第二阀板6移动;第二阀板6移动后,第一阀板5的进风孔35和第二阀板6的进风孔35连通,空气由进气环管2流入燃烧炉内。
第二阀板6移动后,限位件27与插槽29插接,限位件27会通过第一斜面抵压插槽29,并推动插接件22向远离内螺纹管37一侧移动,从而使插接件22与内螺纹管37分离。内螺纹管37失去限位作用后,第二阀板6停止移动。
两个插接件22分别与内螺纹管37分离后,插接件22通过第二斜面61抵压连接件33,并推动连接件33向下移动;固定环54向下移动后锥齿环55与锥齿轮77啮合。驱动电机41通过传动带76带动锥齿轮77转动,锥齿环55转动后会带动螺旋叶片46转动,便于将气流送入燃烧炉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塔(1)以及固定于所述燃烧塔(1)周侧的三个进气环管(2);每个所述进气环管(2)外周面均均布有六个分别与燃烧塔(1)连通的送气管(3);所述送气管(3)外周面固定有套管(4);所述送气管(3)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杆(47),所述连接杆(47)上穿设有与连接杆(47)沿竖向滑移连接的连接轴(44);所述连接轴(44)外周面固定有连接盘(45),所述连接盘(45)外周面沿连接盘(45)周向均布有四个螺旋叶片(46);所述送气管(3)与套管(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盘(45)转动的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套管(4)外周面的驱动电机(41)、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41)输出端外周面的第一带轮(73)以及转动安装于套管(4)内周面的从动轴(74);所述从动轴(74)外周面固定有第二带轮(75);所述第一带轮(73)和第二带轮(75)外周面套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带轮(75)随第一带轮(73)转动的传动带(76);所述从动轴(74)靠近第三阀板(72)一侧固定有锥齿轮(77);所述套管(4)内周面沿竖向滑移设置有固定环(54),所述固定环(54)底部转动安装有用于与锥齿轮(77)啮合的锥齿环(55);所述锥齿环(55)内周面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连接轴(44)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7)顶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片(31),所述转动片(31)顶部固定有第三弹簧(56),所述第三弹簧(56)顶端与连接盘(45)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杠(42);所述送气管(3)内周面固定有第一阀板(5);所述送气管(3)外周面开设有弧形槽(32),所述送气管(3)通过弧形槽(32)沿送气管(3)径向滑移连接有第二阀板(6);所述第二阀板(6)远离驱动电机(41)一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阀板(5)沿送气管(3)径向滑移连接的方形槽(34);所述第一阀板(5)和第二阀板(6)顶部分别开设有进风孔(35);所述第二阀板(6)靠近驱动电机(4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6),所述安装槽(36)内转动安装有用于与丝杠(42)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管(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6)内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1),所述第二阀板(6)通过两个第一滑槽(21)分别沿内螺纹管(37)径向滑移连接有插接件(22);所述插接件(22)用于与内螺纹管(37)外周面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22)顶部固定有第一导向片(23),所述第一滑槽(21)顶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片(23)远离内螺纹管(37)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远离第一导向片(23)一端通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二阀板(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内周面固定有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靠近第二阀板(6)一侧固定有两个限位件(27);所述第二阀板(6)靠近固定板(26)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8),每个所述限位件(27)均通过第二滑槽(28)沿套管(4)径向与第二阀板(6)滑移连接;所述插接件(22)靠近限位件(27)一侧开设有用于与限位件(27)插接的插槽(29),所述插槽(29)与限位件(27)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环管(2)上设置有六组用于切断进气环管(2)内气流流向的阀门组件(7);每组所述阀门组件(7)包括贯穿进气环管(2)且与进气环管(2)连通的阀门盒(71)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阀门盒(71)内的第三阀板(72);所述第三阀板(72)顶部固定有齿条(24),所述齿条(24)沿竖向与送气管(3)外周面滑移连接;所述套管(4)与送气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齿条(24)转动的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方形槽(34)与第二阀板(6)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3)以及穿设于第一阀板(5)内的转动圆管(62),所述转动圆管(62)与第一阀板(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3)外周面沿转动轴(43)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63),所述转动圆管(62)内周面沿转动圆管(62)周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每个所述螺旋状凸起(63)均与螺旋状凹槽啮合;所述转动圆管(62)远离驱动电机(41)一侧固定有用于与齿条(24)啮合的传动齿轮(64)。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板(6)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78),所述第二阀板(6)通过两个第三滑槽(78)分别沿竖向滑移连接有连接件(33);每个所述连接件(33)与插接件(22)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61);两个所述连接件(33)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二导向件(51),两个所述第三滑槽(78)的相对外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导向槽(52),每个所述第二导向件(51)均通过第二导向槽(52)沿竖向与第二阀板(6)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51)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53),每个所述第二弹簧(53)底端均与第二导向槽(52)底面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33)底部固定有固定环(54)。
CN202011603343.9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Active CN112762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3343.9A CN1127624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3343.9A CN1127624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474A true CN112762474A (zh) 2021-05-07
CN112762474B CN112762474B (zh) 2023-06-09

Family

ID=7569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3343.9A Active CN112762474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247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5745A1 (en) * 2004-06-15 2006-04-13 Cummings Craig D Gas flow enhancer for combustion engines
CN201497329U (zh) * 2009-10-16 2010-06-02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套筒竖窑内驱动空气气流均布装置
JP2012026397A (ja) * 2010-07-27 2012-02-09 Ikeuchi:Kk 吸気冷却装置
CN205024147U (zh) * 2015-10-21 2016-02-10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用于焦炉的孔板式煤气流量调节装置
CN207762971U (zh) * 2017-12-25 2018-08-2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低能耗燃烧装置
CN110156351A (zh) * 2019-05-23 2019-08-23 江苏华冶钙业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钙煅烧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0163345U (zh) * 2019-05-23 2020-03-20 江苏华冶钙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氧化钙煅烧炉
CN210688258U (zh) * 2019-07-29 2020-06-05 苏州夏威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to燃烧炉的助燃装置
CN211260774U (zh) * 2019-12-02 2020-08-14 苏州众程节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烟气再循环的烟气深度燃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5745A1 (en) * 2004-06-15 2006-04-13 Cummings Craig D Gas flow enhancer for combustion engines
CN201497329U (zh) * 2009-10-16 2010-06-02 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套筒竖窑内驱动空气气流均布装置
JP2012026397A (ja) * 2010-07-27 2012-02-09 Ikeuchi:Kk 吸気冷却装置
CN205024147U (zh) * 2015-10-21 2016-02-10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用于焦炉的孔板式煤气流量调节装置
CN207762971U (zh) * 2017-12-25 2018-08-2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一种低能耗燃烧装置
CN110156351A (zh) * 2019-05-23 2019-08-23 江苏华冶钙业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钙煅烧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0163345U (zh) * 2019-05-23 2020-03-20 江苏华冶钙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氧化钙煅烧炉
CN210688258U (zh) * 2019-07-29 2020-06-05 苏州夏威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to燃烧炉的助燃装置
CN211260774U (zh) * 2019-12-02 2020-08-14 苏州众程节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烟气再循环的烟气深度燃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2474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2474A (zh) 一种燃烧炉进气系统
CN112280569A (zh) 废气进焦炉系统及其换向装置
CN101650027B (zh) 多功能煤粉燃烧器
CN214095496U (zh) 一种底部进气的桨叶式焙烧炉
CN105752620A (zh) 双轴加湿输送机
CN2348258Y (zh) 新型垂直螺旋下饲式燃煤机
CN115594423B (zh) 一种白云石和石灰石煅烧用工业悬浮炉
CN117550607B (zh) 一种活性炭制备方法及设备
CN203024152U (zh) 负压式高温烧嘴
CN218932054U (zh) 一种基于双重传热系统的热解装置
CN201487949U (zh) 多功能煤粉燃烧器
CN218238359U (zh) 一种菱镁矿用富氧燃烧设备
CN211639759U (zh) 一种涡状弹簧装配装置
CN219828830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燃烧头调节装置
CN117106488B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反应器及方法
CN203010585U (zh) 循环流化床螺旋给煤装置
CN214307089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器
CN215831945U (zh) 一种可加大处理量的链条炉排装置
CN117066641B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火焰切割装置
CN116589206B (zh) 基于互联网的适用于生物质燃料的氧化钙悬浮煅烧生产线
CN111023142B (zh) 一种根据温度改变供给量的燃料供应装置
CN213066114U (zh) 一种天然气助燃装置
CN211925779U (zh) 一种伴烧气连锁控制型酸性气火炬燃烧器
CN215112591U (zh) 制氢装置用高温顶烧超低NOx燃烧器
CN214199680U (zh) 一种底部进气的多桨叶式焙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