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931B - 涡环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涡环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52931B CN112752931B CN201980062875.5A CN201980062875A CN112752931B CN 112752931 B CN112752931 B CN 112752931B CN 201980062875 A CN201980062875 A CN 201980062875A CN 112752931 B CN112752931 B CN 1127529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supply
- component
- supply port
- passag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09—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by means of vortex 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C—FLUID-CIRCUIT ELEMENT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COMPUTING OR CONTROL PURPOSES
- F15C1/00—Circuit elements having no moving parts
- F15C1/14—Stream-interaction devices; Momentum-exchange devices, e.g. operating by exchange between two orthogonal fluid jets ; Proportional amplifi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C—FLUID-CIRCUIT ELEMENT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COMPUTING OR CONTROL PURPOSES
- F15C1/00—Circuit elements having no moving parts
- F15C1/16—Vortex devices, i.e. devices in which use is made of the pressure drop associated with vortex motion in a fl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46—Air flow forming a vortex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涡环产生装置具有成分供给口(60),该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空气通路(C)或所述放出口(25)的周围,将放出成分供给到空气中。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环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涡环产生装置中,当利用线性致动器驱动可动部件时,从放出口放出涡环状的空气(以下也简称为涡环)。此时,产生源收纳室的放出成分通过成分供给口被引入到空气室,在包含于涡环中的状态下从放出口放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69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涡环产生装置中,当在从放出口放出的涡环中放出成分在周向上不均匀时,可能无法可靠地对对象物赋予放出成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在从放出口放出的涡环中放出成分在周向上不均匀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式是一种涡环产生装置,该涡环产生装置具有:外壳20,其上形成有放出口25;以及推出机构30,其以将所述外壳20的内部的空气通路C的空气从所述放出口25呈涡环状放出的方式推出该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环产生装置具有成分供给口60,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空气通路C或所述放出口25的周围,将放出成分供给到空气中,所述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所述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
在第一方式中,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因此,能够在周向上具有充分宽度的范围内对放出口25供给放出成分。此外,通过将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空气通路C或放出口25的周围,能够利用空气的动压从成分供给口60吸入放出成分。
第二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为环状。
在第二方式中,能够遍及在空气通路C或放出口25中流动的空气的整周供给放出成分。因此,能够遍及涡环的整周分散放出成分。此外,通过利用空气的动压,能够从环状的成分供给口60的整周吸入放出成分。
第三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路C包括通路面积朝向下游侧减小的节流通路C2,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节流通路C2的下游侧。
在第三方式中,增大在成分供给口60附近流动的空气的流速,成分供给口60附近的压力降低。因此,更加容易将放出成分从成分供给口60吸入到空气中。
第四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放出口25的附近。
在第四方式中,能够抑制从成分供给口60供给到空气中的放出成分向空气通路C的上游侧逆流。
第五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进行配置。
在第五方式中,能够使从多个成分供给口60向空气中赋予的放出成分变得均匀。
第六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空气通路C的内周面,所述成分供给口60的开口总面积比该空气通路C的内周面中的与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相邻的封闭面B的总面积大。
在第六方式中,能够在周向上充分地确保成分供给口60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使放出成分在周向上分散。
第七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筒状的通路形成部件40,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形成所述空气通路C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的下游侧端部41与所述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之间。
在第七方式中,在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与通路形成部件40的下游侧端部41之间形成有成分供给口60。由此,能够容易地在放出口25的附近形成环状的成分供给口60。
第八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七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20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之间划分出成分室27,该成分室27贮存向所述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放出成分。
在第八方式中,能够容易地在通路形成部件40与外壳20之间形成环状的成分供给口60和与该成分供给口60连通的成分室27。
第九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供给口60在所述外壳20的外部形成于所述放出口25的周围。
在第九方式中,从位于外壳20的外部的成分供给口60向涡环中供给放出成分。
第十方式的涡环产生装置在第一~第九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机构30具有振动板31和使该振动板31振动的驱动部35,并且,所述推出机构30构成为,使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进行振动,在所述基准位置,该振动板31的变形量为零,在所述推出位置,使该振动板31从该基准位置朝着所述空气通路C的下游侧发生变形。
在第十方式中,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比其靠下游侧(前侧)的推出位置之间位移,但是,不从基准位置向上游侧(后侧)位移。因此,能够抑制从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空气向空气通路C的上游侧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涡环产生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放出口的附近的内部构造的展开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振动板的动作时的位置的变化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振动板的变形量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比较例的振动板的变形量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的放出口的附近的内部构造的展开图。
图7是实施方式二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实施方式二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实施方式三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三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四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实施方式四的涡环产生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例示,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实施方式一的涡环产生装置10放出涡环状的空气(涡环R)。涡环产生装置10使涡环R包含规定的放出成分,朝向对象者等供给含有放出成分的涡环R。放出成分包括香味成分、水蒸气、具有规定的效能的物质等。放出成分优选为气体,但是,也可以是液体,该情况下,优选为微粒子状的液体。
如图1所示,涡环产生装置10具有形成有放出口25的外壳20、推出机构30、通路形成部件40、以及成分供给装置50。在外壳20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C。在涡环产生装置10中,被推出机构30推出的空气通路C中的空气成为涡环R而从放出口25放出。在从放出口25放出的涡环R中包含从成分供给装置50供给的放出成分。
<外壳>
外壳20具有前侧开放的壳主体21、以及堵住该壳主体21的前侧的开放面的大致板状的前板22。在前板22的中央部,前后贯通地形成有圆形的放出口25。在前板22的后表面连续形成有大致筒状的周壁23。周壁23从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朝向后方延伸。周壁23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而缩径的锥状。周壁23的外周端部固定于壳主体21的内壁。周壁23的前侧的末端部与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连续。周壁23的轴心与放出口25的轴心大致一致。
<通路形成部件>
通路形成部件40配置于周壁23的后侧。通路形成部件40形成为沿着周壁23的内周面的大致筒状。通路形成部件40形成为随着朝向前侧(即空气通路C的下游侧)而缩径的锥状。通路形成部件40的轴心与放出口25的轴心大致一致。通路形成部件40的轴心与周壁23的轴心大致一致。
在壳主体21的内壁、周壁23和通路形成部件40之间划分出成分室27,该成分室27暂时地贮存放出成分。成分室27可以说是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40的周围的大致筒状的空间。
<推出机构>
推出机构30配置于外壳20内的靠后方处。推出机构30具有作为可动部件的振动板31、以及使该振动板31前后位移的线性致动器35。振动板31包括振动板主体32、以及形成于该振动板主体32的外周缘部的框状的弹性支承部33。振动板31经由弹性支承部33固定于外壳20的内壁。线性致动器35构成使振动板31前后振动的驱动部。线性致动器35的基端(后端)支承于壳主体21的后壁。线性致动器35的末端(前端)与振动板31的中央部连结。
线性致动器35使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振动。由此,向前侧推出空气通路C中的空气(在图1中利用空心箭头标记)。
<空气通路>
在外壳20中,从振动板31到放出口25形成有空气通路C。空气通路C包括第一通路C1、以及与该第一通路C1的下游端连续的第二通路C2。第一通路C1被壳主体21的内壁包围。第一通路C1的通路面积固定。第二通路C2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40的内部。即,第二通路C2被周壁23包围。第二通路C2构成通路面积朝向下游侧减小的节流通路。由此,在第二通路C2中,空气的流速随着朝向下游侧而逐渐增大。
<成分供给装置>
成分供给装置50将对涡环R赋予的放出成分供给到外壳20的内部。具体而言,成分供给装置50将规定的放出成分经由供给路51供给到外壳20内被划分出的成分室27。成分供给装置50包括产生放出成分的成分产生部、以及输送由该产生部产生的放出成分的输送装置(图示省略)。成分产生部例如为从成分原料气化出放出成分的气化式。搬送装置例如由空气泵构成。成分供给装置50将调节成规定浓度的放出成分适当地供给到成分室27。
<成分供给口>
涡环产生装置10具有用于将放出成分供给到空气通路C的成分供给口6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20的内部形成有1个成分供给口60。成分供给口60配置于放出口25的附近。
更详细地讲,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40的筒轴方向的下游侧端部41与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之间。由此,在空气通路C的下游端的周围形成有环状(严格地讲为圆环状)的1个成分供给口60。即,圆环状的1个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空气通路C中的最接近放出口25的位置。
图2是成分供给口60的附近的空气通路的内周面的展开图。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成分供给口60为圆环状,沿着空气通路C的周向延伸。在将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长度设为L1、将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宽度设为W1时,L1比W1大。而且,本实施方式的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与1个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相等。而且,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1个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1/2以上。这样,在相对于1个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充分确保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时,能够使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在空气通路C的周向上分散,并且将该放出成分供给到空气中。另外,优选1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长度L1为1个放出口25的周向长度L2以下。
-运转动作-
参照图1对涡环产生装置10的基本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在涡环产生装置成为运转状态后,线性致动器35使振动板31振动。当振动板31向前侧变形时,空气通路C的容积减小。其结果是,空气通路C的空气朝向放出口25流动。
第一通路C1的空气流入第二通路C2。在第二通路C2中,通路面积逐渐减小,因此,空气的流速增大。当空气的流速增大时,该空气的压力变低。特别地,第二通路C2的流出端的通路面积最小。因此,第二通路C2的流出端的空气的流速实质上在空气通路C中最大。因此,第二通路C2的流出端的空气的压力实质上最低。
在第二通路C2的流出端形成有成分供给口60。因此,当压力低的空气通过成分供给口60时,由于该空气的压力与成分室27的压力之差,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被抽吸到空气通路C。即,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借助通过成分供给口60的动压而被抽吸到空气通路C。
如果通过成分供给口60的空气的流速固定,则能够从成分供给口60抽吸固定的放出成分。因此,能够将空气中或涡环R中的放出成分的浓度控制为固定。
成分供给口60形成为包围空气通路C的周围的环状,因此,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遍及空气通路C的整周进行分散。此外,该放出成分容易被赋予给在空气通路C中流动的空气中的特别是靠外周的空气。因此,在空气通路C中,能够均匀地对靠外周的空气赋予放出成分。
这样,包含放出成分的空气立即到达放出口25。通过放出口25的空气为比较大的流速,与此相对,其周围的空气静止。因此,在两个空气的不连续面处,在空气作用有剪切力,在放出口25的外周缘部附近产生涡环。利用该涡环,形成从放出口25前进的涡环状的空气(图1中示意地示出的涡环R)。该涡环R在包含放出成分的状态下被供给到对象者。
如上所述,从成分供给口60遍及空气流的周围的整周地供给放出成分。因此,在涡环R中,放出成分也在周向上被分散。因此,能够抑制放出成分在涡环R中不均匀。从成分供给口60向特别是靠外周侧的空气供给放出成分。因此,能够在涡环R中包含大量的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
成分供给口60位于放出口25的附近。当成分供给口60和放出口25比较远时,被供给到空气中的放出成分在到达放出口25之前的期间扩散,涡环R中包含的放出成分的量可能减少。与此相对,通过使成分供给口60和放出口25接近,能够抑制这种放出成分的扩散。
当使成分供给口60位于放出口25的附近时,实质上,成分供给口60位于空气通路C的最下游端。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从成分供给口60到推出机构30(严格地讲为振动板31)为止的距离。因此,即使由于振动板31的振动而使空气通路C的空气稍微逆流,也能够抑制从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放出成分附着于推出机构30。因此,例如能够避免由于放出成分的附着而使推出机构30及其周边部件的维护的频度增加。
当使成分供给口60成为环状时,例如与使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不均匀的情况相比,通过放出口25的空气的流速在周向上变得均匀。因此,能够在放出口25中稳定地形成涡环R。
-推出机构的振动板的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涡环产生装置10运转时,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振动。在推出机构30停止时,振动板31处于基准位置(图3的P1所示的位置)。在基准位置,振动板31的变形量为零,该振动板31成为平板状的状态(在本例中为垂直的状态)。另一方面,当振动板31处于推出位置(图3的P2所示的位置)时,振动板31向前侧(空气通路C的下游侧)发生变形。即,振动板31成为向前侧鼓出的状态。这样,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振动,不从基准位置向后侧发生变形。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5所示的比较例那样,当振动板31在比基准位置靠后侧的位置(称为拉入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振动时,振动板31向后方移动的变形量增多,由此助长了空气通路C的空气的逆流。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板31不从基准位置向后侧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逆流。因此,如上所述,例如能够抑制放出成分附着于振动板31等。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出机构30中,从推出位置到基准位置的速度V2比从基准位置到推出位置的速度V1小。即,在推出机构30中,推出位置的振动板31慢慢地返回到基准位置。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空气通路C中的空气的逆流。另外,这里所说的速度V1、V2包括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
-实施方式一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一,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这里,关于涡环R的周长,放出口25的周向长度占主导地位。由此,当设为L1≥L2×(1/2)时,能够充分地确保相对于涡环R的周长的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长度,能够抑制涡环R中包含的放出成分的不均匀。此外,通过使成分供给口60在空气通路C开口,能够利用在空气通路C中流动的空气的动压,将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吸入到空气通路C。
在实施方式一中,将成分供给口60形成为环状。由此,能够遍及空气通路C的空气的整周供给放出成分,能够遍及整周使涡环R中的放出成分变得均匀。此外,能够向在空气通路C中流动的空气的靠外周侧的空气供给放出成分,因此,能够抑制放出成分被消耗而未包含在涡环R中。此外,例如当仅在空气通路C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形成成分供给口60时,可能由于存在不均匀的成分供给口60而使在放出口25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在周向上不均匀。与此相对,在本结构中,能够使在放出口25流动的空气的流速在周向上变得均匀,因此,能够形成稳定的形状的涡环R。
在实施方式一中,形成有通路面积朝向下游侧减小的第二通路C2(节流通路C2),在该节流通路C2的下游端配置有成分供给口60。由此,能够增大通过成分供给口60的空气的流速,能够可靠地将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抽吸到空气中。此外,在能够这样增大通过成分供给口60的空气的流速时,还能够可靠地抑制包含放出成分的空气的逆流。
在实施方式一中,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放出口25的附近。因此,能够抑制在空气流出到放出口25之前的期间内放出成分扩散。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向涡环R中赋予放出成分。此外,能够抑制从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放出成分附着于推出机构30和该推出机构30的周边的部件。
在实施方式一中,在筒状的通路形成部件40的下游侧端部41与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之间形成有成分供给口60。由此,不需要用于形成成分供给口60的加工,能够容易地在最接近放出口25的位置形成环状的成分供给口60。
在实施方式一中,在外壳20与通路形成部件40之间划分出成分室27。因此,能够利用通路形成部件40的同时,在成分供给口60的附近形成成分室27。
在实施方式一中,推出机构30构成为,使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振动,在所述基准位置,该振动板31的变形量为零,在所述推出位置,使该振动板31从该基准位置向所述空气通路C的下游侧发生变形。由此,与图5所示的比较例相比,能够减少空气通路C中的空气的逆流的量。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这种逆流而使放出成分附着于推出机构30及其周边部件。
<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1>
在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1中,在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中,在外壳20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成分供给口60。与实施方式一同样,多个(在本例中为4个)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放出口25的附近。具体而言,例如多个成分供给口60由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40的下游侧端部41的多个缺口孔形成。多个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进行排列。由此,能够均匀地向空气中供给放出成分。
在多个成分供给口60之间分别形成有封闭面B。即,各封闭面B形成于空气通路C的内周面中的、与多个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成分供给口60和封闭面B的数量是简单的例示,只要为2个以上即可,可以是任意的数量。
如图6的展开图所示,各成分供给口60以各自的周向长度L1’比各自的宽度W1大的方式在空气通路C的周向上延伸。由此,与实施方式一同样,能够在空气通路C的周向上分散地供给放出成分。
在本例中,多个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长度L1’的合计(即全长L1)为1个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因此,与实施方式一同样,相对于涡环R的周长,能够充分地确保成分供给口60的整体的周向长度L1,能够抑制涡环R中的放出成分的不均匀。
此外,将多个成分供给口60的开口面积(图6的区域S1’)的合计(开口总面积)设为S1,将多个封闭面B的开口面积(图6的区域S2’)的合计(总面积)设为S2。该情况下,本例的多个成分供给口60构成为满足S1>S2的关系。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周向上的成分供给口60的开口面积,能够抑制涡环R中的放出成分的不均匀。
(实施方式二)
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二的涡环产生装置10与上述各方式相比,与成分供给口60有关的构造不同。在实施方式二中,在空气通路C中,以包围放出口25的流入端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在本例中为4个)喷嘴62。各喷嘴62以放出口25的轴心为中心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进行排列。各喷嘴62经由管状的供给路51而与成分供给装置50连接。
在各喷嘴62的末端分别形成有成分供给口60。成分供给口60以朝向放出口25的轴心的方式位于该放出口25的流入端附近。各喷嘴62的成分供给口60在放出口25的周向上延伸。即,各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长度L1’比其宽度W1大。此外,在本方式中,各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长度L1’的合计即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
当涡环产生装置10运转时,成分供给装置50的放出成分经由供给路51被供给到各喷嘴62。从各喷嘴62的成分供给口60朝向流入放出口25的空气供给放出成分。包含放出成分的空气成为涡环R而从放出口25放出。
在本例中,各成分供给口60也在周向上延伸,因此,针对流入放出口25的空气,能够在周向上分散地供给放出成分。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涡环R中的放出成分在周向上不均匀。此外,各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因此,相对于涡环R的周长,能够充分地确保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
(实施方式三)
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三的涡环产生装置10与上述各方式相比,与成分供给口60有关的构造不同。在实施方式三中,形成有向外壳20的外部供给放出成分的管道65。管道65沿着外壳20的前板22进行配置。管道65形成为中空的框状,在其内部形成有筒状的空间。该空间构成成分室27。适当地从成分供给装置50向成分室27供给放出成分。
在管道65的前表面中央形成有包围放出口25的圆环状的成分供给口60。成分供给口60与管道65的内部的成分室27连通。从成分供给口60对从放出口25放出的涡环R放出放出成分。成分供给口60以其周向上的全长L1比空气流动方向的宽度W1大的方式在放出口25的周向上延伸。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进而与L2相等。因此,针对从放出口25放出的涡环R,能够在周向上分散地供给放出成分。
(实施方式四)
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四的涡环产生装置10与上述各方式相比,与成分供给口60有关的构造不同。在实施方式四中,在外壳20的前侧形成有包围放出口25的筒状喷嘴66。筒状喷嘴66形成为从外壳20的前板22向后方凹陷,在其内部形成有筒状的成分室27。在筒状喷嘴66的前侧(末端)形成有圆环状的开口,该开口构成成分供给口60。成分供给口60的轴向长度L1比其径向的宽度W1大。
在本方式中,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进而比L2大。因此,针对从放出口25放出的涡环R,能够在周向上分散地供给放出成分。
在本方式中,成分供给口60为环状,因此,能够遍及涡环R的整周供给放出成分。此外,在本方式中,通过利用涡环R的涡环的动压,还能够从成分供给口60抽吸成分室27的放出成分。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是,能够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方式和详细情况的多种变更。此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对象的功能,则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组合或置换。以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记载用于区分被赋予这些记载的语句,并不限定该语句的数量和顺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涡环产生装置中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涡环产生装置
20外壳
25放出口
26内周缘部
27成分室
30推出机构
31振动板
35驱动部
40通路形成部件
41下游侧端部
60成分供给口
Claims (8)
1.一种涡环产生装置,该涡环产生装置具有:
外壳(20),其上形成有放出口(25);以及
推出机构(30),其以将所述外壳(20)的内部的空气通路(C)的空气从所述放出口(25)呈涡环状放出的方式推出该空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环产生装置具有成分供给口(60),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空气通路(C)的周围,将放出成分供给到空气中,
所述成分供给口(60)的周向上的全长L1为所述放出口(25)的周向上的全长L2的1/2以上,
所述推出机构(30)具有振动板(31)和使该振动板(31)振动的驱动部(35),
所述空气通路(C)包括:
第一通路(C1),所述推出机构(30)配置于该第一通路(C1);以及
与所述第一通路(C1)的下游端连续且通路面积朝向下游侧减小的节流通路(C2),
在所述外壳(20)的内部形成有成分室(27),该成分室(27)与所述第一通路(C1)分隔开,贮存向所述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放出成分,
所述成分供给口(60)以与所述节流通路(C2)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节流通路(C2)的下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为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放出口(25)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空气通路(C)的内周面,
所述成分供给口(60)的开口总面积比该空气通路(C)的内周面中的与成分供给口(60)在周向上相邻的封闭面(B)的总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筒状的通路形成部件(40),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形成所述空气通路(C)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成分供给口(60)形成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的下游侧端部(41)与所述放出口(25)的内周缘部(2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0)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40)之间划分出所述成分室(27),该成分室(27)贮存向所述成分供给口(60)供给的放出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环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出机构(30)构成为,使所述振动板(31)在基准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进行振动,在所述基准位置,该振动板(31)的变形量为零,在所述推出位置,使该振动板(31)从该基准位置朝着所述空气通路(C)的下游侧发生变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4725A JP6711383B2 (ja) | 2018-09-28 | 2018-09-28 | 渦輪発生装置 |
JP2018-184725 | 2018-09-28 | ||
PCT/JP2019/037591 WO2020067151A1 (ja) | 2018-09-28 | 2019-09-25 | 渦輪発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52931A CN112752931A (zh) | 2021-05-04 |
CN112752931B true CN112752931B (zh) | 2022-03-25 |
Family
ID=69950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62875.5A Active CN112752931B (zh) | 2018-09-28 | 2019-09-25 | 涡环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33178B2 (zh) |
EP (1) | EP3832221B1 (zh) |
JP (1) | JP6711383B2 (zh) |
CN (1) | CN112752931B (zh) |
WO (1) | WO20200671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45835B2 (ja) * | 2018-09-28 | 2021-03-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渦輪発生装置 |
CN115698602A (zh) * | 2020-06-10 | 2023-02-03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涡环产生装置 |
CN114109873B (zh) * | 2021-11-22 | 2022-09-1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风阻回弹机构的涡环产生装置 |
CN118328486B (zh) * | 2024-06-12 | 2024-08-0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轮转式送风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57216A (ja) * | 2007-03-12 | 2008-10-23 | Akira Tomono | 公衆用情報提示装置 |
CN103608587A (zh) * | 2011-06-20 | 2014-02-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流体运送装置 |
CN104769367A (zh) * | 2012-07-24 | 2015-07-08 | 赤木富士雄 | 流体搬运装置以及流体搬运方法 |
JP2016086988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成分放出装置およびアミューズメント機器 |
CN107081241A (zh) * | 2017-03-16 | 2017-08-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非圆形合成射流的产生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55714A (en) * | 1955-10-17 | 1958-10-14 | William J Thomas | Smoke ring producing toy gun |
US3396738A (en) * | 1964-11-27 | 1968-08-13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Fluid gu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3589603A (en) * | 1968-12-04 | 1971-06-29 | Harry Eugene Stubbs | Vertex transport |
CA1005363A (en) * | 1972-06-12 | 1977-02-15 | Robin E. Schaller | Vortex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4157703A (en) * | 1978-04-24 | 1979-06-12 | Wham-O Mfg. Co. | Toy gun |
US4534914A (en) * | 1981-12-23 | 1985-08-13 | Nihon Sanso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vortex rings of a gas in a liquid |
US5181475A (en) * | 1992-02-03 | 1993-01-26 | Consolidated Natural Gas Service Company, Inc. |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ontrol of nitric oxide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devices using vortex rings and the like |
US5483953A (en) * | 1995-04-08 | 1996-01-1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Aerosol dispensing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 medicated vapor into the lungs of a patient |
US5474059A (en) * | 1995-04-08 | 1995-12-12 | Cooper; Guy F. | Aerosol dispensing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 medicated vapor into the lungs of a patient |
EP1470338A4 (en) * | 2002-01-03 | 2012-01-11 | Pax Scient Inc | TOURBILLONARY RING GENERATOR |
US20030160105A1 (en) * | 2002-02-22 | 2003-08-28 | Kelly Arnold J.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persing a conductive fluent material |
US6824125B2 (en) * | 2002-09-10 | 2004-11-30 | Andrew S. W. Thomas | Simple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d production of vortex ring bubbles of a gas in a liquid |
WO2004071541A1 (en) * | 2003-02-06 | 2004-08-26 | S. C. Johnson & Son Inc. | Vortex generator for dispensing actives |
US7204431B2 (en) * | 2003-10-31 | 2007-04-17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ospray ion source for mass spectroscopy |
US7300040B2 (en) * | 2004-12-23 | 2007-11-27 | Andrew Sydney Withiel Thomas | Simple, mechanism-free device, and method to produce vortex ring bubbles in liquids |
JP5317706B2 (ja) * | 2007-02-02 | 2013-10-16 | 明 伴野 | 表示装置 |
JP2008275196A (ja) * | 2007-04-25 | 2008-11-13 | Fuji Heavy Ind Ltd | 空気砲 |
US20160045696A1 (en) * | 2007-11-27 | 2016-02-18 | Mapatunage A. Siriwardena | Toroidal ring ventilator |
US8607774B2 (en) * | 2009-08-13 | 2013-12-17 | Jeffery M. Davis | Vortex ring producing gun |
DE102011076456A1 (de) * | 2011-05-25 | 2012-11-2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orrichtung zum Mischen eines ersten und eines zweiten Medienstroms eines Strömungsmediums |
US9092953B1 (en) * | 2012-01-24 | 2015-07-28 | Bruce J. P. Mortime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mote haptic stimulus |
US20130214054A1 (en) * | 2012-02-09 | 2013-08-22 |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 Generat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vortex rings entrained with charged particles |
US20150328960A1 (en) * | 2014-05-15 | 2015-11-19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Hvac vent utilizing vortex ring air flow |
WO2015181100A1 (en) * | 2014-05-27 | 2015-12-03 | Oce-Technologies B.V. | Air vortex assisted sheet flipping device |
US9682388B2 (en) * | 2014-12-05 | 2017-06-20 | Elwha Llc | Using vortex rings to deliver gases at a distance |
JP2017053592A (ja) * | 2015-09-11 | 2017-03-16 | 株式会社九電工 | 空気調和用渦輪発生装置 |
JP2017198433A (ja) * | 2016-04-29 | 2017-11-02 | 株式会社九電工 | 空気渦輪発生装置 |
JP6876974B2 (ja) * | 2017-01-20 | 2021-05-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渦輪発生装置 |
JP6876973B2 (ja) * | 2017-01-20 | 2021-05-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渦輪発生装置 |
JP2018204889A (ja) * | 2017-06-07 | 2018-12-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渦輪発生装置 |
WO2019147797A2 (en) * | 2018-01-26 | 2019-08-01 | Quest Engines, LLC | Audio source waveguide |
-
2018
- 2018-09-28 JP JP2018184725A patent/JP67113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25 WO PCT/JP2019/037591 patent/WO2020067151A1/ja unknown
- 2019-09-25 CN CN201980062875.5A patent/CN11275293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25 EP EP19865070.7A patent/EP3832221B1/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5 US US17/212,543 patent/US1133317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57216A (ja) * | 2007-03-12 | 2008-10-23 | Akira Tomono | 公衆用情報提示装置 |
CN103608587A (zh) * | 2011-06-20 | 2014-02-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流体运送装置 |
CN104769367A (zh) * | 2012-07-24 | 2015-07-08 | 赤木富士雄 | 流体搬运装置以及流体搬运方法 |
JP2016086988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成分放出装置およびアミューズメント機器 |
CN107081241A (zh) * | 2017-03-16 | 2017-08-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非圆形合成射流的产生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32221B1 (en) | 2023-08-09 |
US20210207629A1 (en) | 2021-07-08 |
JP6711383B2 (ja) | 2020-06-17 |
JP2020051729A (ja) | 2020-04-02 |
WO2020067151A1 (ja) | 2020-04-02 |
EP3832221A1 (en) | 2021-06-09 |
EP3832221A4 (en) | 2021-09-22 |
US11333178B2 (en) | 2022-05-17 |
CN112752931A (zh) | 2021-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52931B (zh) | 涡环产生装置 | |
JP2020523104A5 (zh) | ||
US11225889B2 (en) | Silencer and ejector in which silencer is used | |
EP1844690A3 (en) | Foam soap generator | |
CN111093742A (zh) | 用于处理流体并将流体输送到眼睛的方法和设备 | |
KR20140020944A (ko) | 이젝터 | |
JP6821383B2 (ja) | 高真空イジェクタ | |
EP2678124B1 (en) | Dry-type cleaning chassis, dry-type cleaning device, and dry-type cleaning system | |
JP2013508051A (ja) | 流体投与装置用の投与ヘッド | |
CN113165790B (zh) | 雾化器 | |
JP2008014548A (ja) | 空気質成分供給装置 | |
US11859646B2 (en) | Vortex ring generation device | |
US20210199106A1 (en) | Microblower | |
JP6120469B1 (ja) | 真空ポンプの寿命を延ばす運用方法 | |
WO2015019864A1 (ja) | 支持用エアプレートおよびその気体流抵抗器 | |
JPH03260405A (ja) | コアンダノズル | |
JP4357989B2 (ja) | 流体噴射ノズ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流体噴射装置 | |
KR101979333B1 (ko) | 다단 유체 가속기 | |
JP2019188336A (ja) | 粉体供給ノズル、気流式粉砕機および粉体供給方法 | |
JP2017035658A (ja) | 塗装機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回転霧化頭 | |
JP2024066155A (ja) | 微細気泡生成ポンプ | |
KR101597200B1 (ko) | 유체 충돌 장치 | |
CN118719354A (zh) |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 |
JP2018048623A (ja) | 流体誘引ユニット | |
JP2008088820A (ja) | エジェク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