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42900A -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42900A
CN112742900A CN202011489759.2A CN202011489759A CN112742900A CN 112742900 A CN112742900 A CN 112742900A CN 202011489759 A CN202011489759 A CN 202011489759A CN 112742900 A CN112742900 A CN 112742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eveling
steel plate
platform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97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2900B (zh
Inventor
梁建军
陈才
周华欣
朱韶军
赵文俊
刘旭
李永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97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42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42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2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42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2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06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包括校平台,所述校平台用于放置待校平的钢板,所述校平台上滑动设置有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用于连接待校平的钢板,所述调平装置与待校平的钢板连接后位于待校平钢板的上方;所述校平台上且位于调平装置与钢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抵接装置,所述抵接装置用于驱动调平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所述抵接装置顶起调平装置时,所述调平装置带动钢板向上移动从而让钢板的板面在竖直向上发生形变。本申请具有改善钢板校平时的费时费力问题的效果。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校平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背景技术
焊接T型钢是由两块长条状钢板焊接而成,是一种经济型断面钢材。T型钢与角钢、槽钢、工字钢、H型钢一样,具有节省材料,抗弯能力高的特点。在工业厂房,机械设备,桥梁,高速公路,民用建筑等领域均有大量使用,市场需求巨大。与热轧T型材相比,焊接T型材规格范围更宽,选择空间更大,并且具有制作设备通用性强的特点。
由于焊接工艺自身特点,焊接T型材存在着多种焊接变形问题,有矫正的需要。如图1所示,是相关技术的一种T型钢变形形式,包括第一板体7以及第二板体8,第一板体7与第二板体8相互垂直,第一板体7与第二板体8相接触的位置为焊接位置;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板体7的板面发生整体弯曲,这种情况下的钢板T形焊接成品便不合格,需要在焊接之前将第一板体7进行调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钢板进行校平时,一般都是人工手动进行校平,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钢板的硬度较大,校平时也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钢板校平时的费时费力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包括校平台,所述校平台用于放置待校平的钢板,所述校平台上滑动设置有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用于连接待校平的钢板,所述调平装置与待校平的钢板连接后位于待校平钢板的上方;所述校平台上且位于调平装置与钢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抵接装置,所述抵接装置用于驱动调平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所述抵接装置顶起调平装置时,所述调平装置带动钢板向上移动从而让钢板的板面在竖直向上发生形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板进行校平时,首先把钢板放置在校平台上,并让钢板凸出的一侧板面背离校平台放置,并将钢板与调平装置进行连接,接着将抵接装置放置在钢板上,然后通过抵接装置驱动调平装置竖直向上移动,由于此时钢板与调平装置连接,抵接装置带动调平装置上移时也会对钢板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此时钢板的板面便会竖直向上发生形变;由于钢板凸出的一侧板面背离校平台,此时钢板会从弯曲状态逐渐拉成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对钢板的校平;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对钢板手动进行校平,进而达到方便对钢板进行校平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调平装置包括横梁、支撑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横梁上且用于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滑动组件与放置在校平台上的钢板板面滚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组件能够让横梁稳定地在校平台上滑动,若是在校平台上铺设有多块待校平的钢板,则能够沿着校平台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架,从而依次对多块钢板进行校平,达到方便移动调平装置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横梁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放置条,所述放置条的上端面与放置在校平台上的钢板的下板面相贴合,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放置条的上方;所述支撑架在横梁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架上的放置条分别与钢板上靠近钢板板边的下板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板靠近板边处的下板面贴合在放置条的上端面后,通过抵接装置将调平装置竖直向上顶起时,支撑架上的支撑条也会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将钢板靠近板边处的区域也竖直向上提起,从而强制性地对钢板实现拉直,并且钢板直接铺在校平台上,工人能够直观地看到钢板的变形量。
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移杆以及滚轮,所述滑移杆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滑移杆的长度方向与放置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滑移杆上;所述放置条的上端面与钢板靠近边缘的下板面贴合时,所述滚轮与钢板的上板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转动设置在滑移杆上后,能够直接带动支撑架在钢板的上表面上移动,并且滚轮与钢板的上表面贴合、放置条与钢板的下表面贴合,能够对钢板实现夹持,从而在抵接装置带动横梁以及支撑架上移时,达到让支撑架能够稳定夹持钢板进行校平的效果。
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横梁上、另一个所述支撑架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个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横梁上时,能够调节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钢板,进而能够达到校平不同宽度的钢板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放置条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与间隙的高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两个支撑架的距离时,直接滑动其中一个支撑架,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在连接板上并沿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即可,从而达到调节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较为方便的效果;当横梁上的连接板处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空隙内后,抵接装置竖直向上将横梁顶起时,处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横梁会直接受力被顶起,即不需要将连接板与夹持部进行固定也可以实现对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推动,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抵接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用于与所述连接板的下板面相抵接,所述液压千斤顶放置在钢板的上板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千斤顶,使得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从而与连接板的下板面相抵接,接着继续伸长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横梁便会受力向上移动,而由于液压千斤顶放置在钢板的上板面,此时液压千斤顶抵住钢板的部分无法向上移动,而钢板贴合在放置条上端面的部分则会受到放置条的推动竖直向上移动,进而能够让钢板的板边逐渐上翻;由于钢板放置在校平台上时,钢板的凸起的一侧板面便已经是背离校平板放置,因此在液压千斤顶推动横梁上移时,会将钢板下凹的部分逐渐拉成水平状态,达到校平钢板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校平台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校平台内设置有结构加强组件,所述结构加强组件用于阻止校平台发生形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校平台内部中空设置时,能够减轻校平台的重量,并且在制造时用料更少,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但校平台内部中空设置后,钢板在校平台上方受力进行校平时,很容易导致校平台间接受力而发生形变,此时结构加强组件能够对校平台的本身结构进行加固,从而达到让校平台在对钢板进行校平时本身不易发生形变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结构加强组件包括加强主板以及加强侧板,所述加强主板的板面形状与校平台的截面形状相配,所述加强主板设置在校平台内,所述加强侧板设置在校平台的内壁上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侧板的板面与所述加强主板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加强主板上开设有多个卡入槽,所述加强侧板通过卡入槽与所述加强主板相卡接;所述加强主板沿着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内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主板沿着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内设置有多个,则能够对校平台的内部空间进行一个支撑,使得校平台在受到外力时不易发生形变;而在校平台的内侧壁上设置加强侧板后,两个校平台内侧壁上的加强侧板卡接在加强主板两侧的卡入槽内,能够阻止校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而校平台两个内端壁上的加强侧板卡接在加强主板上下两端的卡入槽内,能够阻止校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的形变,从而提高校平台在对钢板进行校平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加强主板上开设有人孔,所述加强主板上且位于人孔的内孔边上设置有一圈加固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人孔后,方便工人进入校平台的内部,使得工人在校平台内部安装加强主板时更为方便;而加固板体的设置则能够让加强主板开孔之后让本身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对钢板进行校平时,首先把钢板放置在校平台上,并让钢板凸出的一侧板面背离校平台放置,并将钢板与调平装置进行连接,接着将抵接装置放置在钢板上,然后通过抵接装置驱动调平装置竖直向上移动,由于此时钢板与调平装置连接,抵接装置带动调平装置上移时也会对钢板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此时钢板的板面便会竖直向上发生形变;由于钢板凸出的一侧板面背离校平台,此时钢板会从弯曲状态逐渐拉成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对钢板的校平;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对钢板手动进行校平,进而达到方便对钢板进行校平的效果;
需要调节两个支撑架的距离时,直接滑动其中一个支撑架,使得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在连接板上并沿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即可,从而达到调节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较为方便的效果;当横梁上的连接板处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空隙内后,抵接装置竖直向上将横梁顶起时,处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横梁会直接受力被顶起,即不需要将连接板与夹持部进行固定也可以实现对横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推动,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适用性;
加强主板沿着校平台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内设置有多个,则能够对校平台的内部空间进行一个支撑,使得校平台在受到外力时不易发生形变;而在校平台的内侧壁上设置加强侧板后,两个校平台内侧壁上的加强侧板卡接在加强主板两侧的卡入槽内,能够阻止校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而校平台两个内端壁上的加强侧板卡接在加强主板上下两端的卡入槽内,能够阻止校平台在水平方向上的形变,从而提高校平台在对钢板进行校平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钢板弯曲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校平台;2、调平装置;21、横梁;211、连接板;22、支撑架;221、放置条;23、滑动组件;231、滑移杆;232、滚轮;3、抵接装置;31、液压千斤顶;4、夹持部;41、第一夹板;42、第二夹板;5、结构加强组件;51、加强主板;511、卡入槽;512、人孔;513、加固板条;52、加强侧板;6、钢板;7、第一板体;8、第二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参照图2,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包括校平台1,校平台1的形状为长方体形,校平台1用于放置待校平的钢板6,校平台1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而钢板6则放置在校平台1的上端开口处,并且放置的钢板6的宽度大于校平台1的上方开口的宽度;校平台1上滑动设置有调平装置2,并且调平装置2的滑动方向与校平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调平装置2用于连接待校平的钢板6,调平装置2与待校平的钢板6连接后位于待校平钢板6的上方;校平台1上且位于调平装置2与钢板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抵接装置3,抵接装置3用于驱动调平装置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抵接装置3顶起调平装置2时,调平装置2带动钢板6向上移动从而让钢板6的板面在竖直向上发生形变。
如图2、3所示,调平装置2包括横梁21、支撑架22以及滑动组件23,支撑架22设置在横梁21上且用于对横梁21进行支撑,支撑架22由两根竖杆以及一根横杆焊接而成,整个支撑架22形成一个“H”型。支撑架22在横梁21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架22上的放置条221分别与钢板6上靠近钢板6板边的下板面相贴合;其中一个支撑架22固定焊接在横梁21上、另一个支撑架22沿着横梁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横梁21上;滑动组件23安装在支撑架22上,滑动组件23与放置在校平台1上的钢板6板面滚动配合。
如图3、4所示,支撑架22远离横梁21的一端水平焊接有放置条221,放置条221的上端面与放置在校平台1上的钢板6的下板面相贴合,滑动组件23位于放置条221的上方。而滑动组件23包括滑移杆231以及滚轮232,滑移杆231的长度方向与放置条221的长度方向一致,滑移杆231焊接在支撑架22的两个竖杆上,而滚轮232转动设置在滑移杆231上;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滑移杆231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滚轮232,即在滑移杆231上焊接有一根转动杆,滚轮232则转动设置在这根转动杆上;放置条221的上端面与钢板6靠近边缘的下板面贴合时,滚轮232则与钢板6的上板面相贴合。
当钢板6靠近板边处的下板面贴合在放置条221的上端面后,通过抵接装置3将调平装置2竖直向上顶起时,支撑架22上的支撑条也会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将钢板6靠近板边处的区域也竖直向上提起,从而强制性地对钢板6实现拉直,并且钢板6直接铺在校平台1上,工人能够直观地看到钢板6的变形量。并且,滚轮232转动设置在滑移杆231上后,能够直接带动支撑架22在钢板6的上表面上移动,并且滚轮232与钢板6的上表面贴合、放置条221与钢板6的下表面贴合,能够对钢板6实现夹持,从而在抵接装置3带动横梁21以及支撑架22上移时,达到让支撑架22能够稳定夹持钢板6进行校平的效果。
如图3所示,支撑架22远离放置条22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4,夹持部4包括第一夹板41以及第二夹板42,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均水平焊接在支撑架22上,而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留有间隙,横梁21上靠近地面侧焊接有一块连接板211,连接板211的厚度则与间隙的高度相同,即连接板211插在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的空隙内。
当其中一个支撑架22滑动设置在横梁21上时,能够调节两个支撑架2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钢板6,进而能够达到校平不同宽度的钢板6的效果;而需要调节两个支撑架22的距离时,直接滑动其中一个支撑架22,使得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夹持在连接板211上并沿着连接板211的长度方向滑动即可,从而达到调节两个支撑架22之间的距离较为方便的效果;当横梁21上的连接板211处于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的空隙内后,抵接装置3竖直向上将横梁21顶起时,处于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的横梁21会直接受力被顶起,即不需要将连接板211与夹持部4进行固定也可以实现对横梁21在竖直方向上的推动,从而提高了支撑架22的适用性。
如图1、4所示,抵接装置3包括液压千斤顶31,液压千斤顶31并未与任何部件连接,而是直接放置在待校平的钢板6的上表面上;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用于与连接板211的下板面相抵接。
启动液压千斤顶31,使得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从而与连接板211的下板面相抵接,接着继续伸长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横梁21便会受力向上移动,而由于液压千斤顶31放置在钢板6的上板面,此时液压千斤顶31抵住钢板6的部分无法向上移动,而钢板6贴合在放置条221上端面的部分则会受到放置条221的推动竖直向上移动,进而能够让钢板6的板边逐渐上翻;由于钢板6放置在校平台1上时,钢板6的凸起的一侧板面便已经是背离校平板放置,因此在液压千斤顶31推动横梁21上移时,会将钢板6下凹的部分逐渐拉成水平状态,达到校平钢板6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
如图1、4所示,校平台1内设置有结构加强组件5,结构加强组件5用于阻止校平台1发生形变;校平台1内部中空设置时,能够减轻校平台1的重量,并且在制造时用料更少,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但校平台1内部中空设置后,钢板6在校平台1上方受力进行校平时,很容易导致校平台1间接受力而发生形变,此时结构加强组件5能够对校平台1的本身结构进行加固,从而达到让校平台1在对钢板6进行校平时本身不易发生形变的效果。具体地,结构加强组件5包括加强主板51以及加强侧板52,加强主板51的板面形状与校平台1的截面形状相配;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校平台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而加强主板51的板面形状也为矩形,加强主板51焊接在校平台1内,因此加强主板51的三个板边分别与校平台1的三个内壁相焊接,并且加强主板51沿着校平台1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1内设置有多个。加强侧板52焊接在校平台1的内壁上且设置有多个,而加强侧板52的板面与加强主板51的板面相垂直;加强主板51上开设有多个卡入槽511,加强侧板52通过卡入槽511与加强主板51相卡接;并且,焊接在校平台1两个内侧壁上的加强侧板52的板面与校平台1的内侧壁的壁面相垂直,而焊接在校平台1的内底壁上的加强侧板52的板面则与校平台1的内底壁的壁面相垂直。
加强主板51沿着校平台1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1内设置有多个,则能够对校平台1的内部空间进行一个支撑,使得校平台1在受到外力时不易发生形变;而在校平台1的内侧壁上设置加强侧板52后,两个校平台1内侧壁上的加强侧板52卡接在加强主板51两侧的卡入槽511内,能够阻止校平台1在竖直方向上的形变;而校平台1两个内端壁上的加强侧板52卡接在加强主板51上下两端的卡入槽511内,能够阻止校平台1在水平方向上的形变,从而提高校平台1在对钢板6进行校平时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加强主板51上还开设有人孔512,而加强主板51上且位于人孔512的内孔边上焊接有一圈加固板条513;设置人孔512后,方便工人进入校平台1的内部,使得工人在校平台1内部安装加强主板51时更为方便;而加固板体的设置则能够让加强主板51开孔之后让本身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钢板6进行校平时,首先通过厂房内的龙门吊将横梁21以及支撑架22均竖直吊起,吊到放置在校平台1上的钢板6的正上方,然后再下方,使得滑移杆231上的滚轮232处于校平台1的开口上方,而支撑架22上的放置条221则位于校平台1的开口一侧;随即把钢板6放置在校平台1的开口上方,使得校平台1的上端两个顶边将钢板6进行支撑。放置时,需要将钢板6凸起的一面背离校平台1的开口放置。调整钢板6的位置,让滚轮232贴在钢板6的上板面,并且放置条221的上端面与钢板6靠近板边的下板面相贴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时,钢板6的下板面有可能触及不到放置条221的上表面,不过这种情况可以忽略,因为将横梁21上顶时,放置条221会主动上移贴合在钢板6的下板面上。
接着再将液压千斤顶31放置在钢板6上,并使得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与连接板211在竖直方向上相正对;此时启动液压千斤顶31,让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竖直伸长顶住连接板211,连接板211便受到抵触力上移,从而带动放置条221上移;此时放置条221上移便顶着钢板6靠近板边的下表面上移,将弯曲的钢板6逐渐拉直,从而实现钢板6的校平。而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1与连接板211实质上为一个工字型钢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平台(1),所述校平台(1)用于放置待校平的钢板(6),所述校平台(1)上滑动设置有调平装置(2),所述调平装置(2)用于连接待校平的钢板(6),所述调平装置(2)与待校平的钢板(6)连接后位于待校平钢板(6)的上方;所述校平台(1)上且位于调平装置(2)与钢板(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抵接装置(3),所述抵接装置(3)用于驱动调平装置(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所述抵接装置(3)顶起调平装置(2)时,所述调平装置(2)带动钢板(6)向上移动从而让钢板(6)的板面在竖直向上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2)包括横梁(21)、支撑架(22)以及滑动组件(23),所述支撑架(22)设置在横梁(21)上且用于对横梁(21)进行支撑,所述滑动组件(23)安装在支撑架(22)上,所述滑动组件(23)与放置在校平台(1)上的钢板(6)板面滚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远离横梁(21)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放置条(221),所述放置条(221)的上端面与放置在校平台(1)上的钢板(6)的下板面相贴合,所述滑动组件(23)位于放置条(221)的上方;所述支撑架(22)在横梁(21)上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架(22)上的放置条(221)分别与钢板(6)上靠近钢板(6)板边的下板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3)包括滑移杆(231)以及滚轮(232),所述滑移杆(231)设置在支撑架(22)上,所述滑移杆(231)的长度方向与放置条(2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滚轮(232)转动设置在滑移杆(231)上;所述放置条(221)的上端面与钢板(6)靠近边缘的下板面贴合时,所述滚轮(232)与钢板(6)的上板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22)固定设置在横梁(21)上、另一个所述支撑架(22)沿着横梁(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横梁(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远离放置条(22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包括第一夹板(41)以及第二夹板(42),所述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横梁(21)上设置有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的厚度与间隙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装置(3)包括液压千斤顶(31),所述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液压千斤顶(31)的活塞杆用于与所述连接板(211)的下板面相抵接,所述液压千斤顶(31)放置在钢板(6)的上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平台(1)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校平台(1)内设置有结构加强组件(5),所述结构加强组件(5)用于阻止校平台(1)发生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组件(5)包括加强主板(51)以及加强侧板(52),所述加强主板(51)的板面形状与校平台(1)的截面形状相配,所述加强主板(51)设置在校平台(1)内,所述加强侧板(52)设置在校平台(1)的内壁上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侧板(52)的板面与所述加强主板(51)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加强主板(51)上开设有多个卡入槽(511),所述加强侧板(52)通过卡入槽(511)与所述加强主板(51)相卡接;所述加强主板(51)沿着校平台(1)的长度方向在校平台(1)内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主板(51)上开设有人孔(512),所述加强主板(51)上且位于人孔(512)的内孔边上设置有一圈加固板条(513)。
CN202011489759.2A 2020-12-16 2020-12-16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Active CN112742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759.2A CN112742900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9759.2A CN112742900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2900A true CN112742900A (zh) 2021-05-04
CN112742900B CN112742900B (zh) 2023-02-10

Family

ID=75647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9759.2A Active CN112742900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4290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0968A (en) * 1981-04-20 1983-08-30 Barbieri Louis C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deformed container structures and the like
JPH05305337A (ja) * 1991-04-03 1993-11-19 Daiichi Kenzai Kogyo Kk 金属製装飾材の補正用押圧装置
JP2016026885A (ja) * 2014-07-04 2016-02-18 株式会社エスティー 加圧式歪取装置
JP3207399U (ja) * 2016-08-29 2016-11-10 末夫 鈴木 鋼板のプレス矯正装置
CN205949555U (zh) * 2016-07-27 2017-02-15 广州煌辉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液晶盒卡匣不锈钢上下框校平机
CN109175002A (zh) * 2018-10-25 2019-01-11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型构件变形后的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CN211566245U (zh) * 2019-12-10 2020-09-25 山东澳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减低板材翘曲程度的真空压机
CN211839647U (zh) * 2020-01-19 2020-11-03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车辆交叉杆检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0968A (en) * 1981-04-20 1983-08-30 Barbieri Louis C Apparatus for reforming deformed container structures and the like
JPH05305337A (ja) * 1991-04-03 1993-11-19 Daiichi Kenzai Kogyo Kk 金属製装飾材の補正用押圧装置
JP2016026885A (ja) * 2014-07-04 2016-02-18 株式会社エスティー 加圧式歪取装置
CN205949555U (zh) * 2016-07-27 2017-02-15 广州煌辉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液晶盒卡匣不锈钢上下框校平机
JP3207399U (ja) * 2016-08-29 2016-11-10 末夫 鈴木 鋼板のプレス矯正装置
CN109175002A (zh) * 2018-10-25 2019-01-11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型构件变形后的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CN211566245U (zh) * 2019-12-10 2020-09-25 山东澳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减低板材翘曲程度的真空压机
CN211839647U (zh) * 2020-01-19 2020-11-03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车辆交叉杆检修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玉宝等: "卷板机平板校平调直及调整焊接应力的新方法", 《机车车辆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2900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5393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nelizing and installing wall and roof panels
CN112742900B (zh) 可移动式的板材调直设备
CN204139569U (zh) 滑移脚手架
CN209817465U (zh) 预制柱快速定位校核装置
CN112922032A (zh) 预埋板平整度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10206156B (zh) 一种顶升式建筑屋面平台的顶升系统
CN210342760U (zh) 建筑物桁架抬升装置
CN109465576B (zh) 钢结构拼缝的缺陷校正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N216276881U (zh) 可自动滑移的建筑用钢结构模架结构
CN115198774B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032914B (zh) 钢支撑与地下连续墙连接节点及其校正模具和施工方法
CN215696950U (zh) 便携式钢箱梁焊接组装变形调直装置
CN112758862B (zh) 辊道安装方法
JP2019031800A (ja) 屋根葺き方法
CN210598201U (zh) 一种下托结构及预制构件微调工具
CN209773118U (zh) 拉弯矫直机矫辊安装结构
CN219357482U (zh) 一种用于型钢矫正的简易装置
CN209833669U (zh) 一种护栏底座移动装置
CN209163450U (zh) 一种工具式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支撑装置
CN113352018B (zh) 一种批量加工系杆的方法
CN216912172U (zh) 一种小型钢模板钻孔装置
CN214613363U (zh) 钢轨焊缝竖向调直机
CN215253721U (zh) 一种幕墙安装用龙骨支撑结构
CN218375526U (zh) 建筑物移位装置
CN210498895U (zh) 用于钢结构焊接时钢板间的接缝调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