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154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154A
CN112739154A CN202011431886.7A CN202011431886A CN112739154A CN 112739154 A CN112739154 A CN 112739154A CN 202011431886 A CN202011431886 A CN 202011431886A CN 112739154 A CN112739154 A CN 112739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attery
wearable device
thermal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18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成
王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18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9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9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连接带和导热件,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且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上,且沿着所述连接带的延伸方向延伸。上述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由最初的简单功能慢慢发展到具有拍照、录像、上网、视频聊天、GPS定位、玩游戏等诸多功能。然而随着功能越来越多,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可穿戴设备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
现有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主要依靠可穿戴设备表面的自然对流以及辐射散热,然而由于此种方式的散热面积较小、效率较低,无法将可穿戴设备的热量快速带走。因此,现有的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连接带和导热件,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且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上,且沿着所述连接带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主体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导热件,然后再通过导热件将热量传递至连接带,连接带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因此可以将设备主体产生的热量从连接带表面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降低了设备主体的温度。因此,该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10-设备壳体、120-电池、140-显示屏、150-主板、160-主板屏蔽盖、170-第三端、180-第四端;
200-连接带、210-第一连接部、220-第二连接部、230-针扣、240-第一端、250-第二端;
300-导热件;
400-隔热层;
500-均热层;
600-界面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100、连接带200以及导热件300。
连接带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连,导热件300与设备主体100相连,且导热件300至少部分设置在连接带200上,且沿着连接带200的延伸方向延伸。由上述内容可知,导热件300在连接带200的长度方向上与连接带200并排设置。连接带200可以设有针扣230,用户可以将连接带200的一端绕过手腕套入针扣230,然后使该端与针扣230连接,从而方便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导热件300可以是石墨片,也可以是金属片,或者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选地,导热件300为石墨片,石墨片厚度薄、导热系数高,且具有良好的韧性,石墨片在被弯折后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导热件300,然后再通过导热件300将热量传递至连接带200,连接带200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因此可以将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从连接带200表面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降低了设备主体100的温度。因此,该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较好。
导热件300对设备主体100的热量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导热件300被损坏则会影响热量传递的效果,因此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热件300埋设在连接带200之内,此种方式可以避免碰撞、摩擦等动作对导热件300造成损坏,从而有利于提升设备主体10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地,设备主体100中聚集的热量会影响可穿戴设备的运行,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导热件300固定在连接带200上,且使导热件300显露于连接带200的外侧表面。当热量从设备主体100传递至导热件300时,可以直接通过导热件300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中,如此更有利于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
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一方面会通过导热件300传递到外界环境中,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连接带200传递至用户的皮肤,当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时,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可能会使用户产生不适,因此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隔热层400,隔热层400设置于连接带200上,隔热层400位于导热件300背离外侧表面的一侧。也就是说,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后,隔热层400处于用户的皮肤与导热件300之间。通过在导热件300背离外侧表面的一侧设置隔热层400,可以阻止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用户的皮肤,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上述隔热层400可以与连接带200分体设置,两者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带200包括上述的隔热层400,隔热层400背离导热件300的一面为连接带200的内侧表面,该内侧表面可与用户的皮肤相接触。也就是说,隔热层400与连接带200可一体设置。此种方式下,通过将隔热层400作为连接带200的内侧表面既可以起到隔绝热量传递的作用,也可以降低连接带200的厚度,如此不仅有利于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因连接带200过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以及增加可穿戴设备的重量。
由于可穿戴设备所产生的热量通常会聚集在可穿戴设备的局部区域,因此热量从设备主体100传递到导热件300的过程中容易聚集在导热件300的部分区域,从而无法有效地利用连接带200上的较大的散热面积散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可选的实施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均热层500,均热层500设置于隔热层400与导热件300之间。通过设置均热层500可以将从设备主体100传递来的热量铺散开来,以此来利用较大的散热面积散热,进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均热层500发挥均热作用的同时,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热量,将均热层500设置于隔热层400与导热件300之间,一方面可以扩大散热面积,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隔热层400隔绝热量的作用以此来避免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对用户造成不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均热层500与隔热层400粘接,且均热层500与导热件300贴合。可选地,均热层500可以通过双面胶与隔热层400粘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隔热层400粘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均热层500与隔热层400粘接可以避免均热层500与隔热层400之间存在其他介质而影响隔热层400的导热效果;均热层500与导热件300贴合可以使均热层500与导热件300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均热层500与导热件300之间的热量传递。
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带200具有第一端240和第二端250,设备主体100设置于第一端240和第二端250之间,导热件300自第一端240延伸至第二端250。导热件300自连接带200的第一端240延伸至第二端250可以延长导热件300的长度,使得导热件300与设备主体100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增大导热件300的散热面积,从而改善散热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110和电池120,设备壳体110与连接带200固定相连,电池120设置于设备壳体110内,导热件300与电池120接触。设备壳体110可以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也可以支撑保护设备主体100内的元器件。可选地,电池120可以是能够进行充放电的锂电池,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电池120在供给电能的同时也会产生热量,使导热件300与电池120接触可以将电池12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连接带200,进而通过连接带200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以此降低可穿戴设备运行时的温度,避免因电池120温度过高影响可穿戴设备的运行。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具有第三端170和第四端180,连接带200设有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导热件3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220之间,设备主体100的第三端170与第一连接部210转动相连,设备主体100的第四端180与第二连接部220可拆卸相连。在设备主体100的第四端180与第二连接部220相连的情况下,导热件300和连接带200中的至少一者与设备主体100接触。可选地,第一连接部210可以为转轴固定柱,第二连接部220可以为卡扣。在一种状态下,设备主体100与连接带200固定连接,此种状态下设备主体100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导热件300和/或连接带200传递到外界环境中,此种方式对热量的传递的阻碍较小,散热较快;在另一种状态下,设备主体100的第四端180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20分开,此时,设备主体100可以进行翻转,翻转后的设备主体100可以通过自然对流以及辐射散热,以此来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110、显示屏140、电池盖和电池120,显示屏140设置在设备壳体110的一侧,电池盖设置于设备壳体110的另一侧,电池120位于设备壳体110、显示屏140以及电池盖共同形成的内腔中,在设备主体100的第四端180与第二连接部220相连的情况下,导热件300和连接带200中的至少一者与电池盖接触。可选地,电池盖具有防水的功能,当设备主体100翻转后,电池盖可以保护电池120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液体对电池120造成损害。在一种状态下,设备主体100与连接带200固定连接,电池12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盖,电池盖再通过与导热件300和/或连接带200接触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中,从而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在另一种状态下,设备主体100的第四端180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20分开,此时,设备主体100可以进行翻转,此种方式下,电池12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电池盖自然对流以及辐射散热,以此来改善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110、显示屏140、主板屏蔽盖160、主板150和电池120,显示屏140设置在设备壳体110的一侧,主板屏蔽盖160设置于显示屏140与主板150之间,电池120设置于主板150背离主板屏蔽盖160的一侧,显示屏140与主板屏蔽盖160之间,和/或主板150与电池120之间,和/或电池120与导热件300之间设有界面填充层600,界面填充层600为导热件或者隔热件。主板屏蔽盖160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一方面,金属材料制成的主板屏蔽盖160可以为主板150上的芯片屏蔽干扰,另一方面此种主板屏蔽盖160也可以起到均热的作用。界面填充层600可以填充间隙、导热或者隔热,因此,一方面,通过界面填充层600填充各个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可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界面填充层600的导热或者隔热作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主板150温度比显示屏140温度高的情况下,显示屏140与主板屏蔽盖160之间的界面填充层600为隔热件,采用隔热件可以避免因主板150温度过高而影响显示屏140显示;在主板150温度比显示屏140温度低的情况下,显示屏140与主板屏蔽盖160之间的界面填充层600为导热件,采用导热件可以将显示屏140的热量传递到连接带200,然后利用连接带200较大的散热面积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从而有利于显示屏140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可穿戴设备的具体种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连接带和导热件,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且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上,且沿着所述连接带的延伸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埋设在所述连接带之内;或者,所述导热件固定在所述连接带上,且显露于所述连接带的外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连接带上,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导热件背离所述外侧表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均热层,所述均热层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导热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层与所述隔热层粘接,且所述均热层与所述导热件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导热件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和电池,所述设备壳体与所述连接带固定相连,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电池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连接带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相连,所述设备主体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相连,
在所述设备主体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导热件和所述连接带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设备主体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显示屏、电池盖和电池,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所述电池盖设置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电池位于所述设备壳体、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电池盖共同形成的内腔中,
在所述设备主体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情况下,所述导热件和所述连接带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电池盖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设备壳体、显示屏、主板屏蔽盖、主板和电池,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设备壳体的一侧,所述主板屏蔽盖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主板背离所述主板屏蔽盖的一侧,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屏蔽盖之间,和/或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之间,和/或所述电池与所述导热件之间设有界面填充层,所述界面填充层为导热件或者隔热件。
CN202011431886.7A 2020-12-09 2020-12-09 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2739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886.7A CN112739154A (zh) 2020-12-09 2020-12-09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1886.7A CN112739154A (zh) 2020-12-09 2020-12-09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154A true CN112739154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59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1886.7A Pending CN112739154A (zh) 2020-12-09 2020-12-09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9154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8506A (ja) * 2004-09-28 2006-04-13 Kyocera Corp 撮像装置
US20090310311A1 (en) * 2006-04-27 2009-12-17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003615U (zh) * 2011-03-14 2011-10-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散热装置
CN205071566U (zh) * 2015-07-28 2016-03-02 东莞钱锋特殊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散热缓冲屏蔽复合结构
CN105658021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
CN105658019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表带散热结构
CN107850871A (zh) * 2015-07-13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通过使用腕带作为散热片的热解决方案
US10048722B2 (en) * 2014-10-15 2018-08-14 AzTrong Inc. Wear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conducting path
CN108712853A (zh) * 2018-07-23 2018-10-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38401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共轴翻转的双屏幕可穿戴设备
CN110138930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取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CN110691494A (zh) * 2019-09-30 2020-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0222496U (zh) * 2019-09-18 2020-03-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
CN210287214U (zh) * 2019-05-28 2020-04-10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的结构
CN211719770U (zh) * 2020-05-25 2020-10-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8506A (ja) * 2004-09-28 2006-04-13 Kyocera Corp 撮像装置
US20090310311A1 (en) * 2006-04-27 2009-12-17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003615U (zh) * 2011-03-14 2011-10-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散热装置
US10048722B2 (en) * 2014-10-15 2018-08-14 AzTrong Inc. Wearabl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conducting path
CN105658021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散热结构
CN105658019A (zh) * 2014-11-10 2016-06-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表带散热结构
CN107850871A (zh) * 2015-07-13 2018-03-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通过使用腕带作为散热片的热解决方案
CN205071566U (zh) * 2015-07-28 2016-03-02 东莞钱锋特殊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移动电子装置的散热缓冲屏蔽复合结构
CN108712853A (zh) * 2018-07-23 2018-10-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38401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共轴翻转的双屏幕可穿戴设备
CN110138930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取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CN210287214U (zh) * 2019-05-28 2020-04-10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的结构
CN210222496U (zh) * 2019-09-18 2020-03-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智能手表
CN110691494A (zh) * 2019-09-30 2020-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1719770U (zh) * 2020-05-25 2020-10-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3024B1 (en) Thermal solution for heat dissipation by radiation in wearable devices
US20100008047A1 (en) Passive thermal solution for hand-held devices
CN111342511A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充电系统
CN11032501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18531441A6 (ja) ヒートシンクとしてリストバンド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よる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のための熱に関する解決策
EP3843366B1 (en) Terminal device
CN10851351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5050359A (zh) 一种移动终端以及对该移动终端散热的方法
WO2023179120A1 (zh) 电子设备
CN108430193B (zh) 散热组件
CN207124842U (zh) 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770296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12739154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044457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13175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207235341U (zh) 基于终端的散热结构及终端
CN217116715U (zh) 芯片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712853B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2367833U (zh) 屏蔽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58183A (zh) 芯片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US9674987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KR100490903B1 (ko) 방열판식 배터리를 부착한 휴대폰
CN20882114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10691494A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08449862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