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7025A - 无线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7025A
CN112737025A CN202011583534.3A CN202011583534A CN112737025A CN 112737025 A CN112737025 A CN 112737025A CN 202011583534 A CN202011583534 A CN 202011583534A CN 112737025 A CN112737025 A CN 112737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attraction
piece
supporting body
wireless charg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35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35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37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37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7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座,包括:座体,座体设有第一磁吸件;支撑体,支撑体与座体可转动地相连,支撑体设有充电件,充电件用于对放置在支撑体上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支撑体还设有适于与第一磁吸件配合的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基于对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控制,使得支撑体和座体相互平行,或使得支撑体和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根据本申请的无线充电座,基于对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控制,可实现无线充电座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且无线充电座的厚度小,占用空间小,控制简单。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现今已经很普及,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多行业中,利用无线充电座,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带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座可分为卧式,立卧式以及立卧均可等类型,通过设备自身结构能够实现手机平放、立放、横纵等各种状态。但相关技术中,无线充电座存在难以实现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的自动切换,或者厚度大、空间占用大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座,基于对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控制,可实现无线充电座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且无线充电座的厚度小,占用空间小,控制简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设有第一磁吸件;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座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支撑体设有充电件,所述充电件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所述支撑体还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磁吸件配合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基于对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控制,使得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相互平行,或使得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且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由此,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可实现支撑体在与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和与座体平行设置的位置之间的切换,换言之,可实现无线充电座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且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具有厚度小、占用空间小、控制简单的优点,从而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座的厚度,减少空间占用,并且降低控制成本。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无线充电座处于卧式状态,即支撑体和座体相互平行;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无线充电座处于立式状态,即支撑体和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的局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无线充电座处于卧式状态;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无线充电座处于立式状态。
附图标记:
无线充电座100;
座体10;第一磁吸件11;第四磁吸件12;第二安装腔13;避让口14;第一固定部15;第一固定槽151;
支撑体20;转轴21;充电件22;第二磁吸件23;第三磁吸件24;第一安装腔25;第二固定部26;斜面部261;第二固定槽262;
电子设备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100。无线充电座100用于对电子设备200无线充电。其中,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游戏装置、音乐播放装置、存储装置、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或者应用于汽车的设备等。此外,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电子设备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100,可以包括座体10和支撑体20,支撑体20与座体10可转动地相连。例如,参照图3和图4所示,支撑体20形成为圆盘状,支撑体20上设有两个转轴21,座体10上设有两个枢转孔(图未示出),两个转轴21与两个枢转孔一一对应地可枢转配合。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座体10设有第一磁吸件11,支撑体20设有充电件22,例如,充电件22可为充电线圈,充电件22用于对放置在支撑体20上的电子设备200无线充电,支撑体20还设有适于与第一磁吸件11配合的第二磁吸件23,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换言之,可以是第一磁吸件11为第一电磁铁,或者,第二磁吸件23为第一电磁铁,或者,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均为第一电磁铁。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基于对所述第一磁吸件11与第二磁吸23件之间的磁力控制,使得支撑体20和座体30相互平行,或使得支撑体20和座体30之间呈夹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体20和座体30相互平行时,无线充电座100处于卧式状态;当支撑体20和座体30之间呈夹角设置时,无线充电座100处于立式状态,例如,在立式状态,支撑体20和座体3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5°、50°、55°、60°、65°、70°或75°等预设值。
例如,参照图1所示,第一电磁铁断电,支撑体20和座体10平行且贴合;参照图2所示,第一电磁铁通电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相吸,支撑体20和座体10之间呈夹角设置,其中,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指的是在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也是在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极性相同(即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相斥时),支撑体20和座体30平行。
参照图6和图7所示,第一磁吸件11为第一电磁铁,第二磁吸件23为永磁铁,当支撑体20需要由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可控制第一电磁铁断电,从而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脱离磁吸配合,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体20由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到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当支撑体20需要由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切换至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可控制第一磁吸件11通电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相吸,从而带动支撑体20转动以使得支撑体20转动至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由此,通过控制通入第一电磁铁的电流,即可实现支撑体20在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和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之间的自动切换,换言之,可实现无线充电座100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切换,且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具有厚度小、占用空间小、控制简单的优点,从而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座100的厚度,并且降低控制成本。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100,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且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由此,通过控制通入第一电磁铁的电流,即可实现支撑体20在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和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之间的自动切换,换言之,可实现无线充电座100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切换,且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具有厚度小、占用空间小、控制简单的优点,从而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座100的厚度,并且降低控制成本。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参照图7)切换至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参照图6)时,调整通入第一电磁铁的电流流向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相斥,换言之,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磁吸相反,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一电磁铁断电。
例如,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磁吸件11为第一电磁铁,第二磁吸件23为永磁铁,当支撑体20处于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无线充电座100内的硬件电路向第一磁吸件11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保持在吸合状态(参照图7);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到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无线充电座100内的硬件电路向第一磁吸件11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相斥以带着支撑体2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体20处于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相对面相吸,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到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通过改变通入第一电磁铁的电流方向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相斥,第一磁吸件11对第二磁吸件23的斥力可推动支撑体20转动至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参照图6),由此,有利于保证支撑体20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的可靠性,且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一电磁铁断电,从而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使用成本。
如图3和图7所示,支撑体20上设有第三磁吸件24,第二磁吸件23和第三磁吸件24间隔开设置在支撑体20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例如,第二磁吸件23和第三磁吸件24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参照图6),且第三磁吸件24到支撑体20的转动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第二磁吸件23到支撑体20的转动中心线的距离,座体10上设有适于与第三磁吸件24配合的第四磁吸件12,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电磁铁,换言之,第三磁吸件24为第二电磁铁、或者,第四磁吸件12为第二电磁铁,或者,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均为第二电磁铁。在支撑体20处于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参照图7),第二电磁铁断电,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之间无电磁力;在支撑体20处于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参照图6),第二电磁铁通电以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正对面相吸。其中,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正对面指的是,在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到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可控制第一电磁铁断电,从而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脱离磁吸配合,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铁通电以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正对面相吸,支撑体20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到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在支撑体20到达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正对面保持在吸合状态以保证支撑体20处于支撑体20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可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正对面相吸,从而带动支撑体20转动以使得支撑体20转动至支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由此,通过控制通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电流,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座100在立式状态和卧式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且工作的可靠性高。
如图3-图5所示,第一磁吸件11为第一电磁铁,第二磁吸件23和第三磁吸件24均为永磁铁,第四电磁铁为第二电磁铁。由此,有利于降低无线充电座100的生产成本和控制成本。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1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相对面相吸,第四磁吸件12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相对面相斥,以使得支撑体20转动,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第四磁吸件12断电。
可以理解的是,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无线充电座100的硬件电路保持向第一磁吸件11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相对面保证在吸合状态,第四磁吸件12断电可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相对件之间没有电磁力,也就是说,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在支撑体20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不起作用,由此,支撑体20可在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之间的排斥力的综合作用下由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有利于保证支撑体20从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切换的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动作的可靠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当支撑体20需要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1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相对面相斥,第四磁吸件12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相对面相吸,以使得支撑体20转动,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1断电。换言之,当支撑体20到达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时,第一磁吸件11断电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之间没有电磁力,无线充电座100的硬件电路保持向第四磁吸件12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相对面保持在吸合状态。由此,支撑体20可在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的相对面之间的相斥力,以及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相对面之间的吸引力的综合作用下由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有利于保证支撑体20从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的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动作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采用电磁铁和永磁体结合作用,实现支撑体20的抬起和落下,使电子设备200立卧均可使用,占用空间小,可以使无线充电座100做小做薄,且可通过控制第二磁吸件23和第四磁吸件12的通电状态来实现对无线充电底座的卧式状态、立式状态的切换,控制成本低。
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6和图7所示,对第一磁吸件11和第四磁吸件12的通电状态的控制可以通过按钮实现,或者,也可以在无线充电座100内置蓝牙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信号以控制第二磁吸件23和第四磁吸件12的通电状态,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均为多个,多个第三磁吸件24和多个第四磁吸件12一一对应配合。例如,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均为五个且在无线充电座100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五个第三磁吸件24和五个第四磁吸件12一一对应配合。由此,进一步提高支撑体20在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和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之间切换的可靠性。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等,需要说的是,第三磁吸件24和第四磁吸件12的数量、尺寸和排布位置可以根据无线充电座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体20具有第一安装腔25,充电件22和第三磁吸件24均位于第一安装腔25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充电件22和第三磁吸件24设置在第一安装腔25内,可使得充电件22和第三磁吸件24与外界杂物隔离开,有利于条充电件22和第三磁吸件24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座体10上设有第二安装腔13,第一磁吸件11设在第二安装腔13内,座体10的朝向支撑体20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腔13连通的避让口14,第二磁吸件23通过避让口14伸入到第二安装腔13内。例如,第二磁吸件23设在支撑体20的朝向座体10的一侧侧壁上,第二磁吸件23通过避让口14伸入到第一安装腔25内,支撑体20在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和与座体30平行的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二磁吸件23始终位于第二安装腔13内。由此,通过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均位于第二安装腔13内,从而有利于使得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与外界杂物隔离开,有利于提高用户实用体验。
如图5-图7所示,第二安装腔13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部15,第一磁吸件11设在第一固定部15的侧壁上,支撑体20的朝向座体1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部26,第二固定部26上形成有斜面部261,第二磁吸部固定在斜面部261上,在支撑体20处于与座体30呈夹角设置的位置,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相吸且斜面部261和第一固定部15的侧壁抵接配合。由此,便于第一磁吸件11和第二磁吸件23之间配合以及脱离配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法。
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1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槽151,第一磁吸件11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51内,由此,可以增大第一固定部15与第一磁吸件11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固定部15和第一磁吸件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参照图4所示,斜面部261上有第二固定槽262,第二磁吸件23固定在第二固定槽262内,由此,可增大第二固定部26与第二磁吸件23之间的配合面积,从而有利于增大第二固定部26和第二磁吸件2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座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设有第一磁吸件;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座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支撑体设有充电件,所述充电件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所述支撑体还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磁吸件配合的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电磁铁;
基于对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力控制,使得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相互平行,或使得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无线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断电,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电磁铁通电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正对面相吸,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座体之间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需要由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与所述座体平行的位置时,调整通入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电流流向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正对面相斥,当所述支撑体到达与所座体平行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电磁铁断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三磁吸件间隔开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且所述第三磁吸件到所述支撑体的转动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磁吸件到所述支撑体的转动中心线的距离,所述座体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三磁吸件配合的第四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电磁铁,在所述支撑体处于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铁断电;在所述支撑体处于与所述座体平行的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以使得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的正对面相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为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三磁吸件均为永磁铁,所述第四电磁铁为第二电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需要由与所述座体平行的位置切换至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件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相对面相吸,所述第四磁吸件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的相对面相斥,以使得所述支撑体转动,当所述支撑体到达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时,所述第四磁吸件断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需要由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切换至与所述座体平行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件通入反向电流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相对面相斥,所述第四磁吸件通入正向电流以使得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的相对面相吸,以使得所述支撑体转动,当所述支撑体到达与所述座体平行的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件断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吸件和所述第四磁吸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磁吸件和多个所述第四磁吸件一一对应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充电件和所述第三磁吸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座体的朝向所述支撑体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的避让口,所述第二磁吸件通过所述避让口伸入到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壁上,所述支撑体的朝向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形成有斜面部,所述第二磁吸部固定在所述斜面部上,在所述支撑体处于与所述座体呈夹角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吸且所述斜面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壁抵接配合。
CN202011583534.3A 2020-12-28 2020-12-28 无线充电座 Pending CN112737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3534.3A CN1127370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无线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3534.3A CN1127370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无线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7025A true CN112737025A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3534.3A Pending CN112737025A (zh) 2020-12-28 2020-12-28 无线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370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908A (zh) * 2021-10-27 2022-01-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座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39244U (zh) * 2017-07-28 2018-02-23 深圳市沃行实业有限公司 支架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207853537U (zh) * 2018-03-01 2018-09-11 深圳市法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108536221A (zh) * 2018-03-26 2018-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TW202005221A (zh) * 2018-05-24 2020-01-16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充電座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224440A (zh) * 2019-12-09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座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39244U (zh) * 2017-07-28 2018-02-23 深圳市沃行实业有限公司 支架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207853537U (zh) * 2018-03-01 2018-09-11 深圳市法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108536221A (zh) * 2018-03-26 2018-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TW202005221A (zh) * 2018-05-24 2020-01-16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充電座
CN111224440A (zh) * 2019-12-09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座及电子设备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908A (zh) * 2021-10-27 2022-01-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座
WO2023070657A1 (zh) * 2021-10-27 2023-05-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6789B2 (en)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60252463A1 (en) Mobile phones
US5909100A (en) Charging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US7639832B2 (en) Headphones
WO2002049161A3 (de) Elektromechanische verbindungsvorrichtung
JP3183355U (ja) 自動位置決め機能付き電子装置
CN112737025A (zh) 无线充电座
EP3796625A1 (e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heads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onent
CN101771737A (zh) 电子装置
CN111541832A (zh) 电子设备、摄像方法及摄像装置
WO2021254359A1 (zh) 可穿戴设备组件
CN202602380U (zh)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10641962A (zh) 一种翻转输送装置
CN112511946A (zh) 防止左右耳机误放的真无线耳机和充电仓
CN111684192B (zh) 手持云台
CN201097335Y (zh) 计算机外围装置
CN113224809A (zh)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8190693U (zh) 移动终端
JP2002239197A (ja) 遊技機
CN220456698U (zh) 充电器
CN215221784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EP4346065A1 (en) Electromagnet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220543338U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系统
CN219875821U (zh) 磁性组件和车载支架
CN212185975U (zh) 智能镜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