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4809A -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4809A
CN113224809A CN202110419214.2A CN202110419214A CN113224809A CN 113224809 A CN113224809 A CN 113224809A CN 202110419214 A CN202110419214 A CN 202110419214A CN 113224809 A CN113224809 A CN 113224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magnetic
piece
control
magnetic at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92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92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48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4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48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7142 priority patent/WO2022222863A1/zh
Priority to US18/381,61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799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47Orientating, locating, transpor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属于电子设备充电控制的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不同;第一控制件,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与充电器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引,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分离。本申请能够便捷、安全地使得电子设备和与其适配的充电器相互分离。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充电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得到了越加广泛地应用。无线充电技术和装置能够提高此类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用户体验,因此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
无线充电装置通常通过磁感应的方式实现充电。比如:充电器设有发射充电线圈,被充电的电子设备设有接收充电线圈,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耦合互感,以实现无线充电。在充电状态下,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需要相互对准,以保证电子设备充电的效率和效果。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之间能够相互对准,通常需要在充电器和电子设备之上设置互为异名磁极的磁吸部件,以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特性将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对准。
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其中一项不足是:磁吸部件虽然能够实现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之间的轻松、准确对准,但其会使得电子设备和充电器之间始终处于相互吸引的状态。在充电完成后或用户需要临时使用电子设备时,用户需要手动将电子设备和充电器分离,导致用户操作的便捷程度不够理想。此外,当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来电的情况下)需要突然或快速地将电子设备和充电器分离时,容易因突然拉拽导致处于相互吸引状态的电子设备和充电器摔落或磕碰。
申请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用户无法便捷地将电子设备和实现无线的充电器相互分离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一磁吸件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不同;第一控制件,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与充电器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引,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分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器,包括: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包括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第三磁吸部与第四磁吸部不同;第二控制件,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在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二磁吸件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引,在第二磁吸件处于第四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相互分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充电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与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如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器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如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充电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三方面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本申请第四方面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三方面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本申请第四方面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一控制件。第一磁吸件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不同。由此,第一磁吸件在第一状态下能够与充电器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引。第一磁吸件在第二状态下能够与充电器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分离。第一控制件能够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与充电器进行定位对准,以实现快速高效地无线充电;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充电完成后或在用户可能需要拿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可以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分离,并由此使得电子设备与充电器之间能够轻松便捷地相互分离。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与充电器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第二状态下与充电器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状态下与充电器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第二状态下与充电器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在第三状态下与电子设备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在第四状态下与电子设备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在第三状态下与电子设备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在第四状态下与电子设备的配合方式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第一磁吸部件:110,第一磁吸部:112,第二磁吸部:114,第一控制部件:120,第一充电线圈:130,处理器:140,存储器:150,显示界面:160,第一控件:162,第二控件:164,第三控件:166,第四控件:168,充电器:200,第二磁吸件:210,第三磁吸部:212,第四磁吸部:214,第二控制件:220,第二充电线圈:230,适配器:240,线缆:250,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300,第一获取模块:310,第一处理模块:320,充电器的控制装置:400,第二获取模块:410,第二处理模块: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顺时针”、“逆时针”、“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而言,无线充电技术和装置能够提高此类电子设备在充电时的用户体验,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充电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磁感应实现充电的技术。为了实现磁感应,需要在电子设备和与该电子设备适配的充电器上分别设置充电线圈。其中,电子设备之上设置的充电线圈为接收充电线圈,充电器之上设置的充电线圈为发射充电线圈。为了保证接收充电线圈和发射充电线圈之间能够轻松而准确地相互对准,电子设备和与该电子设备适配的充电器上通常还分别设有磁吸部件。其中,电子设备之上设置的磁吸部件环绕在接收充电线圈的周缘,充电器之上设置的磁吸部件环绕在发射充电线圈的周缘。电子设备之上设置的磁吸部件和充电器之上设置的磁吸部件互为异名磁极,二者相互吸引,以实现接收充电线圈和发射充电线圈之间的定位对准。尽管相关技术能够实现发射充电线圈和接收充电线圈之间的对准,但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其与充电器之间始终处于相互吸引的状态。因此,在充电完成后或用户需要临时使用电子设备时,用户需要手动将电子设备和与其适配的充电器分离,因此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技术与装置存在着用户操作便捷程度不够理想的技术问题。尤其,当用户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来电的情况下)需要突然或快速地将电子设备和充电器分离时,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技术与装置容易出现因突然拉拽导致处于相互吸引状态的电子设备和充电器摔落或磕碰的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下面结合图1至图1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一控制件120。第一磁吸件110包括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第一磁吸部112与第二磁吸部114不同。第一控制件120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11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吸引,在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110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或者该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磁吸件110可以采用铁、钴、镍等铁磁类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为永磁体磁吸件或电控磁吸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磁吸件110的形状可以为环形、扇形、圆形、多边形中的任一种。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磁吸件110的设置位置可以为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部或底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磁吸件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比如,对于例如手机或上网本的电子设备100而言,由于此类电子设备100的尺寸相对较大,并且此类电子设备100的形状相对扁平,因此,此类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磁吸件1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110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背板上分散布置。
再比如,对于例如电动牙刷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电子设备100,而言,由于此类电子设备100的尺寸相对较小,并且此类电子设备100的形状相对立体,因此,此类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磁吸件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并且其形状为环形,一个第一磁吸件110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底部围绕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的周向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控制件120可以为马达、电控开关、磁控开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相互适配,充电器200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第一磁吸件11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0和与其适配的充电器200之间的定位对准。
为了实现上述作用,第一磁吸件11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磁吸件210被设置为位置相互对应的异名磁极。第一磁吸件110包括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第一磁吸部112与第二磁吸部114不同。第二磁吸件210包括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不同。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三磁吸部212为位置相互对应的异名磁极,第二磁吸部114和第四磁吸部214为位置相互对应的异名磁极。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在彼此靠近时相互吸引并贴合接触,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即:接收充电线圈)和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即:发射充电线圈)的相互对准。
第一控制件120与第一磁吸件110电力连接或通过动力传动件连接。第一控制件120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110运动或充磁或消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即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吸引的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即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的状态)。
可以理解,第一控制件120不仅能够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互分离可以为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的吸引力消除,也可以为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相互排斥。
可以理解,在第一磁吸件110在第二状态下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排斥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材料、尺寸、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而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排斥力的大小。
比如,对于例如平板电脑的重量体积较大的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增大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尺寸或增加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数量,以保证电子设备100在无线充电状态下与充电器200紧密连接固定,并保证电子设备100在非充电状态下或在用户可能需要对其进行拿取时,用户可以轻松地将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分离。
再比如,对于例如智能手环或蓝牙耳机的重量体积较小的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减小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尺寸或减少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数量,以在保证电子设备100在无线充电状态下与充电器200紧密连接固定的基础上,避免电子设备100在非充电状态下或在用户可能需要对其进行拿取时,电子设备100因异名磁极的斥力被弹开。
在第一磁吸部112为南磁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部114为北磁极。或者,在第一磁吸部112处于充磁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部114处于消磁状态。
比如,第一磁吸件110为南磁极(S极),第二磁吸件210为与第一磁吸件110的南极对应设置的北磁极(N极)。
再比如,第一磁吸件110包括并排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南极和一个或多个北极,第二磁吸件210同样包括并排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北极和一个或多个南极,第一磁吸件110中南极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磁吸件210中北极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第一磁吸件110中北极的设置位置与第二磁吸件210中南极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可以沿环形布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可以连续布置或间隔布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控制件120可通过电路通断或机械传动,对第一磁吸件110进行控制。
比如,第一控制件120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110消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充磁,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再比如,第一控制件120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移位,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复位,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由于第一控制件120能够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吸引的状态变化至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充电完成后或用户需要临时使用电子设备时,解除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之间的磁吸关系,以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程度。并且,当用户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突然或快速地将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分离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可以避免因突然拉拽导致处于相互吸引状态的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摔落或磕碰的弊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件120用于驱动第一磁吸件110转动或翻转,以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具体而言,第一控制件120可以为马达。第一控制件120通过例如齿轮或连杆的传动件与第一磁吸件110连接。第一磁吸件110可以具有圆盘形状或圆环形状。第一控制件120驱动第一磁吸件110执行转动动作或翻转动作,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沿其所处的平面旋转,或使得第一磁吸件110沿其所处的平面翻转。由此,原本与第二磁吸件210位置对应且相互吸引的第一磁吸件110可以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可以被便捷轻松地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10为电控磁吸件,第一控制件120用于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充磁或消磁,以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具体而言,第一控制件120可以为电控开关。第一控制件120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与第一磁吸件110电连接。第一磁吸件110可以为电控永磁铁。第一控制件120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充磁,以赋予第一磁吸件110磁性或第一磁吸件110的改变磁路分布,并使得第一磁吸件110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吸引,第一控制件120控制第一磁吸件110消磁或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再次改变磁路分布,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磁吸件1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部114,第一驱动件120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部114位置互换,以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可以连续布置,也可以通过其他非磁性件(比如隔板件或连接件)相互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比如,如图1所示,第一磁吸件110包括分别具有半圆环形状的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即: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南磁极S)和一个第二磁吸部114(即: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北磁极N)。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一个第二磁吸部114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第一控制件120具体为马达,其与第一磁吸件110直接连接或通过齿轮件间接连接,以使得第一控制件120能够驱动第一磁吸件110转动。第二磁吸件210包括分别具有半圆环形状的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一个第四磁吸部214。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一个第四磁吸部214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对称布置,并拼合出圆环结构。第二充电线圈230通过线缆250与适配器240连接,适配器240可以连接墙壁电源。当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磁吸部112和第四磁吸部214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第二磁吸部114和第三磁吸部212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以及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的定位对准。第一控制件120可以驱动第一磁吸件110沿其所在的平面旋转180°,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当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三磁吸部212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第二磁吸部114和第四磁吸部214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分离,以便于用户取用电子设备100。可以理解,为了在充电时再次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第一控制件120可以通过马达反转,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再比如,如图3所示,第一磁吸件110包括分别具有四分之一圆环形状的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即: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南磁极S1和南磁极S2)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即:图1中电子设备100的北磁极N1和北磁极N2)。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南北磁极相互间隔地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第一控制件120具体为马达,其与第一磁吸件110直接连接或通过齿轮部件间接连接,以使得第一控制件120能够驱动第一磁吸件110转动。第二磁吸件210包括分别具有四分之一圆环形状的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南北磁极相互间隔地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第二充电线圈230通过线缆250与适配器240连接,适配器240可以连接墙壁电源。当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一状态,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两个第二磁吸部114和两个第三磁吸部212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以及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的定位对准。第一控制件120可以驱动第一磁吸件110沿其所在的平面旋转90°,以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如图4所示,当第一磁吸件110处于第二状态,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两个第三磁吸部212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两个第二磁吸部114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分离,以便于用户取用电子设备100。可以理解,为了在充电时再次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第一控制件120可以通过马达反转,使得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120通过驱动至少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至少一个第二磁吸部114位置互换,以控制第一磁吸件1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控制方式简单便捷,并且可使得第一磁吸件110在第二状态下产生与第二磁吸件210的互斥力,以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之间的快速、便捷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130。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间隔布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的数量分别为偶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充电线圈130为接收充电线圈。电子设备100在充电状态下,第一充电线圈13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相互耦合互感。
可以理解,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的数量越多,则第一控制件120在执行控制操作时可选择的旋转角度则越多。比如,如图3所示的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分别两个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120可通过将第一磁吸件110旋转90°或180°,以实现第一磁吸件110的状态切换。在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分别三个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件120可通过将第一磁吸件110旋转60°或120°,以实现第一磁吸件110的状态切换。
可以理解,第一控制件120在执行控制操作时可以旋转小于360°的预设角度(比如:30°),以实现对第一磁吸件110的状态切换。第一控制件120在执行控制操作时还可以旋转大于360°的预设角度(比如:390°或750°),以实现对第一磁吸件110的状态切换,并由此避免或减少马达快速启停带来的误差。
通过将第一磁吸部112的数量和第二磁吸部114的数量设置为偶数并将第一磁吸部112和第二磁吸部114设置为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间隔布置,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充电线圈130与第二充电线圈230之间的精确对准和高效耦合互感,以保证充电效率和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200,包括:第二磁吸件210和第二控制件220。第二磁吸件210包括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第三磁吸部212与第四磁吸部214不同。第二控制件220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210在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件210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磁吸件110相互吸引,在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四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件210与第一磁吸件110相互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200可以为能够与墙壁电源电力连接的充电插头,还可以为例如移动电源的蓄电装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参见上文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磁吸件110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磁吸件210的材料、形状、设置位置和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比如,对于例如充电插座的充电器200而言,由于此类充电器200的尺寸可以设计的相对较大,因此,此类充电器200的第二磁吸件2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210可以在充电器200的表面上分散布置。
再比如,对于例如移动电源的充电器200,而言,由于此类充电器200的尺寸相对较小并需要具备较高的便携性,因此,此类充电器200的第二磁吸件2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参见上文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控制件120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控制件220可以为马达、电控开关、磁控开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200与电子设备100相互适配,充电器200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第二磁吸件210用于实现充电器200和与其适配的电子设备100之间的定位对准。第一磁吸件110与第二磁吸件210实现相互吸引的方式,以及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和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实现相互对准的方式与上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控制件220与第二磁吸件210电力连接或通过机械件动力传动连接。第二控制件220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210运动或充磁或消磁,以使得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即与第一磁吸件110相互吸引的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即与第一磁吸件2110相互分离的状态)。
可以理解,第二控制件220不仅能够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四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互分离可以为第二磁吸件210和第一磁吸件110之间的吸引力消除,也可以为第二磁吸件210和第一磁吸件110之间相互排斥。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的材料、尺寸、数量,以及设置位置,而控制第一磁吸件110和第二磁吸件210之间排斥力的大小,具体的调整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三磁吸部212为南磁极的情况下,第四磁吸部214为北磁极。或者,在第三磁吸部212处于充磁状态的情况下,第四磁吸部214处于消磁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可以沿环形布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可以分别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可以连续布置或间隔布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控制件220可通过电路通断或机械传动,对第二磁吸件210进行控制,其具体实现方式与上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第二控制件220能够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与第一磁吸件110相互吸引的状态变化至与第二磁吸件210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充电完成后或用户需要临时使用电子设备时,解除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之间的磁吸关系,以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程度。并且,当用户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突然或快速地将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分离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200可以避免因突然拉拽导致处于相互吸引状态的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摔落或磕碰的弊端。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将控制电子设备100和充电器200相互分离的件即:第二控制件220设置于充电器200上,以避免增加电子设备100的重量和体积,保证电子设备100的便携性能,并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时的用户体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件220用于驱动第二磁吸件210转动或翻转,以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第二控制件220驱动第二磁吸件210进行转动或翻转的方式以及优势可以与第一控制件120驱动第一磁吸件110进行转动或翻转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210为电控磁吸件,第二控制件220用于控制第二磁吸件210充磁或消磁,以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第二控制件220控制第二磁吸件210进行充磁或消磁的方式以及优势可以与第一控制件120控制第一磁吸件110进行充磁或消磁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磁吸件2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至少一个第四磁吸部214,第二控制件220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至少一个第四磁吸部214位置互换,以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可以连续布置,也可以通过其他非磁性件(比如隔板件或连接件)相互间隔。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比如,如图5所示,第二磁吸件210包括分别具有半圆环形状的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即:图5中充电器200的南磁极S1)和一个第四磁吸部214(即:图5中充电器200的北磁极N1)。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一个第四磁吸部214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第二控制件220具体为马达,其与第二磁吸件210直接连接或通过齿轮件间接连接,以使得第二控制件220能够驱动第二磁吸件210转动。第二充电线圈230通过线缆250与适配器240连接,适配器240可以连接墙壁电源。第一磁吸件110包括分别具有半圆环形状的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一个第二磁吸部114。一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一个第二磁吸部114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当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三状态,第三磁吸部212和第二磁吸部114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第四磁吸部214和第一磁吸部112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以及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的定位对准。第二控制件220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210沿其所在的平面旋转180°,以使得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如图6所示,当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四状态,第三磁吸部212和第一磁吸部112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第四磁吸部214和第二磁吸部114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由此,可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分离,以便于用户取用电子设备100。可以理解,为了在充电时再次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第二控制件220可以通过马达反转,使得第二磁吸件210由第四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
再比如,如图3所示,第二磁吸件210包括分别具有四分之一圆环形状的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即:图7中充电器200的南磁极S1和南磁极S2)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即:图7中充电器200的北磁极N1和北磁极N2)。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两个第四磁吸部214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南北磁极相互间隔地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第二控制件220具体为马达,其与第二磁吸件210直接连接或通过齿轮部件间接连接,以使得第二控制件220能够驱动第二磁吸件210转动。第二充电线圈230通过线缆250与适配器240连接,适配器240可以连接墙壁电源。第一磁吸件110包括分别具有四分之一圆环形状的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两个第一磁吸部112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围绕第一充电线圈130南北磁极相互间隔地对称布置,并拼合限定出圆环结构。当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三状态,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两个第四磁吸部214和两个第一磁吸部112位置相对并相互吸引贴合。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以及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与充电器200的第二充电线圈230的定位对准。第二控制件220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210沿其所在的平面旋转90°,以使得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如图8所示,当第二磁吸件210处于第四状态,两个第三磁吸部212和两个第一磁吸部112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两个第四磁吸部214和两个第二磁吸部114位置相对并相互排斥分离。由此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分离,以便于用户取用电子设备100。可以理解,为了在充电时再次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的相互吸引,第二控制件220可以通过马达反转,使得第二磁吸件210由第四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驱动件220通过驱动至少一个第三磁吸部212和至少一个第四磁吸部214位置互换,以控制第二磁吸件210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其控制方式简单便捷,并且可使得第二磁吸件210在第三状态下产生与第一磁吸件110的互斥力,以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充电器200之间的快速、便捷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充电器200还包括:第二充电线圈230。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间隔布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磁吸部212的数量和第四磁吸部214的数量分别为偶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充电线圈230为接收充电线圈。充电器200在充电状态下,第二充电线圈230与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充电线圈130相互耦合互感。
可以理解,与上文同理,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的数量越多,则第二控制件220在执行控制操作时可选择的旋转角度则越多。
可以理解,与上文同理,第二控制件220在执行控制操作时可以旋转小于360°的预设角度,还可以旋转大于360°的预设角度。
可以理解,与上文同理,通过将第三磁吸部212的数量和第四磁吸部214的数量设置为偶数并将第三磁吸部212和第四磁吸部214设置为围绕第二充电线圈230间隔布置,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充电线圈130与第二充电线圈230之间的精确对准和高效耦合互感,以保证充电效率和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101、电子设备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用于衡量或表示电子设备的被使用状态。可以理解,目标状态可通过监测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而获得。比如:监测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监测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是否达到预设的剩余电量阈值、监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来电尚未接通状态或处于拨号状态或处于通话状态、监测电子设备是否正在被触发、监测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其中,该应用程序可以包括游戏应用程序、视频或语音通话应用程序、视频或音乐播放应用程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置状态用于指示电子设备被所置的物理环境。比如,位置状态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在被摆放位置的离地高度,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可以理解,位置状态可通过检测电子设备的物理状态而获得。比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方向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获取包括电子设离地高度和摆放角度的位置状态。再比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以及图像采集装置和图像分析技术,获取包括电子设备与障碍物之间相对距离的位置状态。
S102、电子设备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判定在此情况下适宜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换言之,在此情况下适宜将电子设备和充电器相互分离。
通过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并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可保证用户能够便捷、快速而安全地取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够对用户的触发和使用需求进行预先判断,以提前将电子设备和充电器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2包括:
S102a、在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比如,目标状态包括电量状态(即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该电量状态可以为100%电量(即满电)或90%电量(即接近满电),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为满电或接近满电),则可以判定电子设备已完成充电,或电子设备已处于电量相对充足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用户随时取用电子设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2包括:
S102b、在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比如,目标状态包括响应状态(即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来电尚未接通或正在拨号或正在通话的状态),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电子设备正处于来电尚未接通或正在拨号或正在通话的状态),则可以判定用户需要取用该电子设备。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用户随时取用电子设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2包括:
S102c、在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位置状态进行检测,并对位置状态是否符合预设安全位置进行判定。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位置状态符合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才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保证电子设备安全,有效避免其摔落损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2包括:
S102d、在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比如,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即用户正在或将要或可能触发电子设备运行游戏应用程序时),则可以判定用户需要取用该电子设备,并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便用户随时取用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目标状态可以由用户触发电子设备100进行设定,也可以在电子设备100出厂前预先设定。比如:如图10所示,用户可以触发电子设备110的显示界面160显示多个控件,该多个控件用于触发开启目标状态。该多个控件具体包括:第一控件162,第二控件164,第三控件166,以及第四控件168。第一控件162用于触发开启电量状态作为目标状态,第二控件164用于触发开启响应状态作为目标状态,第三控件166用于触发开启位置状态作为目标状态,第四控件168用于触发开启运行状态作为目标状态。当上述四个控件全部开启,则电子设备在充满电状态、来电待接通或接通状态、视频、语音待接通或接通状态、游戏程序前台运行状态均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将电子设备与充电器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轮训检测第一磁吸件是否处于第一状态。电子设备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可以以预设周期轮训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仅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执行S101和S102,以实现将电子设备与充电器相互分离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第一磁吸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常正在与充电器相互配合,以进行充电;或者,电子设备已完成充电,但仍未与充电器解除配合关系。
可以理解,在第一磁吸件未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磁吸件可以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排斥或彼此并未吸引);或者,在此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状态,其不存在与充电器相互配合的关系或需要。
通过轮训检测第一磁吸件是否处于第一状态,可以及时在必要或需要时实现电子设备与充电器的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包括:
S101a、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包括:
S101b、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翻转,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由于第一控制件通过驱动第一磁吸件转动或翻转,以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因此,第一控制件能够便捷而稳定地对第一磁吸件的状态进行切换调整。其中,通过驱动翻转控制第一磁吸件进行状态切换的实施方式反应灵敏、响应迅捷,能够快速地实现电子设备与充电器之间的相互分离。相比于翻转实施方式,通过驱动转动控制第一磁吸件进行状态切换的实施方式不需要预留执行翻转动作所需的空间,其所需的设计空间较小,尤其适用于体积小巧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包括:
S101c、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消磁,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由于第一控制件通过控制第一磁吸件充磁或消磁,以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磁吸件的控制方式更为简单。并且电控磁吸件的体积小巧,占用空间较少。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101a包括以下的S101a’:
S101a’、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件的第一磁吸部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控制件的第二磁吸部位于第二位置,在第二状态下,第一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数值固定的第一目标角度(比如:30°,或60°,或90°),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还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至固定位置,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由于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因此,第一控制件能够便捷而稳定地对第一磁吸件的状态进行切换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充电器,如图11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201、获取与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用于指示电子设备用于衡量或表示电子设备的被使用状态。
S202、在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的种类和监测方式与上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上述目标状态以及其与预设条件的比对结果可以通过充电器直接监测获得,亦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直接监测,并通过电子设备以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被传输至充电器。
可以理解,如上述所言,将控制电子设备和充电器相互分离的部件(即:第二控制件)设置于充电器上,以避免增加电子设备的重量和体积,保证电子设备的便携性能,并提高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的用户体验。相应地,由充电器对场景条件是否符合预设场景条件进行判定,可便于充电器直接、快速地对第二控制件进行控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a、在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b、在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c、在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d、在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因和优势与上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轮训检测第二磁吸件是否处于第三状态。电子设备在第二磁吸件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可以以预设周期轮训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第三状态。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仅在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执行S201和S202,以实现将电子设备与充电器相互分离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第二磁吸件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通常正在与充电器相互配合,以进行充电;或者,电子设备已完成充电,但仍未与充电器解除配合关系。
可以理解,在第二磁吸件未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磁吸件可以处于第四状态(即: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排斥或彼此并未吸引);或者,在此情况下电子设备处于自由状态,其不存在与充电器相互配合的关系或需要。
通过轮训检测第二磁吸件是否处于第三状态,可以及时在必要或需要时实现电子设备与充电器的相互分离。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a、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b、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翻转,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包括:
S201c、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消磁,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S201a包括以下的S201a’:
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其中,在第三状态下,第二控制件的第三磁吸部位于第三位置,第二控制件的第四磁吸部位于第四位置,在第四状态下,第三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第四位置,第四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三位置。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数值固定的第二目标角度(比如:30°,或60°,或90°),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还可以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至固定位置,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由于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因此,第二控制件能够便捷而稳定地对第二磁吸件的状态进行切换调整。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该终端可以为电子设备或充电器。该终端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对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或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充电器的终端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包括:
S301、终端触发终端预先设定磁吸分离场景条件。
其中,在S301后执行S302。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磁吸分离场景条件可由用户触发终端进行设置或更改。
S302、终端判定终端和发射座是否分离。
其中,S302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308,S302的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S303。
可以理解,终端和发射座已分离则终端可以退出检测,终端和发射座未分离则终端可以继续执行检测判定过程。
S303、终端获取当前场景模式。
其中,在S301后执行S304。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当前场景模式包括状态当前使用场景模式。
S304、终端判定是否满足磁吸分离场景条件。
其中,S304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305,S304的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S309。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使用场景模式为游戏程序前台运行、来电接通中、视频通话中等模式时,则可以判定满足磁吸分离场景条件。
S305、终端获取当前水平位置和相对高度。
其中,在S305后执行S306。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水平位置和相对高度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等装置采集获得。
S306、终端判定是否满足磁吸分离位置条件。
其中,S306的判定结果为是,则执行S307,S306的判定结果为否,则执行S309。
S307、终端执行磁吸分离。
其中,在S307后结束。
S308、终端退出检测。
其中,在S308后结束。
S309、终端不执行磁吸分离。
其中,在S309后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300,用于控制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控制装置3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10,第一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第一处理模块320,第一处理模块320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310获取的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第一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在第一获取模块310获取的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或者,在第一获取模块310获取的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或者,在第一获取模块310获取的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或者,在第一获取模块310获取的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或者,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翻转,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或者,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消磁,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320具体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以使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控制件的第一磁吸部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控制件的第二磁吸部位于第二位置,在第二状态下,第一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一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300能够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因而也具有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的控制装置400,用于控制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充电器,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10,第二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与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第二处理模块420,第二处理模块420用于在第二获取模块410获取的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第二处理模块420具体用于:在第二获取模块410获取的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或者,在第二获取模块410获取的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或者,在第二获取模块410获取的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或者,在第二获取模块410获取的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420具体用于: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或者,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翻转,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或者,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消磁,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420具体用于: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以使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其中,在第三状态下,第二控制件的第三磁吸部位于第三位置,第二控制件的第四磁吸部位于第四位置,在第四状态下,第三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第四位置,第四磁吸部通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第三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400能够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因而也具有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40,存储器150及存储在存储器150上并可在处理器14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因而也具有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像校正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不同;
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充电器的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引,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为南磁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磁吸部为北磁极;
或者,在所述第一磁吸部处于充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磁吸部处于消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围绕所述第一充电线圈间隔布置。
4.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包括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所述第三磁吸部与所述第四磁吸部不同;
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在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二磁吸件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磁吸件与电子设备的第一磁吸件相互吸引,在所述第二磁吸件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磁吸部为南磁极的情况下,所述第四磁吸部为北磁极;
或者,在所述第三磁吸部处于充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四磁吸部处于消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三磁吸部和所述第四磁吸部围绕所述第二充电线圈间隔布置。
7.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在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
所述在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翻转,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消磁,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件的第一磁吸部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件的第二磁吸部位于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1.一种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在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
所述在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翻转,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消磁,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件的第三磁吸部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控制件的第四磁吸部位于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三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四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15.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磁吸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一磁吸件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以使所述第一磁吸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控制件的第一磁吸部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件的第二磁吸部位于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18.一种充电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充电器配合的电子设备的目标状态;
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目标状态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控制件控制第二磁吸件由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量状态,响应状态,位置状态,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电量状态指示的电量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响应状态指示接收到第一输入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位置状态指示处于预设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或者,在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运行状态指示目标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控制件控制所述第二磁吸件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以使所述第二磁吸件由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控制件的第三磁吸部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控制件的第四磁吸部位于第四位置,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三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四磁吸部通过转动所述第二目标角度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2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19214.2A 2021-04-19 2021-04-19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32248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9214.2A CN113224809A (zh) 2021-04-19 2021-04-19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CT/CN2022/087142 WO2022222863A1 (zh) 2021-04-19 2022-04-15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US18/381,610 US20240047998A1 (en) 2021-04-19 2023-10-18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9214.2A CN113224809A (zh) 2021-04-19 2021-04-19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4809A true CN113224809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8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9214.2A Pending CN113224809A (zh) 2021-04-19 2021-04-19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7998A1 (zh)
CN (1) CN113224809A (zh)
WO (1) WO20222228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63A1 (zh) * 2021-04-19 2022-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95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94739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2304889U (zh) * 2020-08-31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12518551U (zh) * 2020-08-3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12531926A (zh) * 2020-12-03 2021-03-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US20210099027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Apple Inc. Magnetic alignment systems with nfc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2671119A (zh) * 2020-12-08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2168B2 (en) * 2014-01-28 2018-03-06 Lg Innotek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CN113224809A (zh) * 2021-04-19 2021-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1951A (zh) * 2019-08-30 2019-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10099027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Apple Inc. Magnetic alignment systems with nfc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11131568A (zh) * 2019-12-23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994739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CN212304889U (zh) * 2020-08-31 2021-01-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12518551U (zh) * 2020-08-3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CN112531926A (zh) * 2020-12-03 2021-03-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CN112671119A (zh) * 2020-12-08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2863A1 (zh) * 2021-04-19 2022-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7998A1 (en) 2024-02-08
WO2022222863A1 (zh)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097334A1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移动终端
US9735629B2 (en) Electromagnetic alignment of inductive coils
CN101820128A (zh) 充电式手持设备的充电座
US202400479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ger,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CN204721072U (zh)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装置
EP27055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harging
CN106025690A (zh)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US20120133328A1 (en) Charging Cradle
CN203119520U (zh) Nfc充电装置
CN10428120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20150070691A (ko) 휴대단말기 무선충전이 가능한 벨트 시스템
CN204465111U (zh) 无线充电对位辅助装置
US2022036012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11668886A (zh) 一种无线充电与nfc通信共用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213959831U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890449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107453117A (zh) 数据线插拔方法、数据线插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21615011U (zh) 一种吸附感应式磁性手机壳
CN112511946A (zh) 防止左右耳机误放的真无线耳机和充电仓
CN217588035U (zh) 一种自带鼠标垫的无线充电鼠标
CN218940782U (zh) 一种磁吸无线充电器
CN204442464U (zh) 一种手机充电安全支架
CN218771360U (zh) 磁吸无线双向充电移动电源
WO2014202831A1 (en) Charging rechargeable apparatus
JP3222288U (ja) 携帯端末用バッテリー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