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7335Y - 计算机外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外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7335Y
CN201097335Y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CN200720138957U CN201097335Y CN 201097335 Y CN201097335 Y CN 201097335Y CN 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 U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 U CN 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CN 200720138957 U CN200720138957 U CN 200720138957U CN 201097335 Y CN201097335 Y CN 2010973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orce
assembly
comp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devices
f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裕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733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73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73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包含一本体、一掀盖、一第一磁力组件、及一第二磁力组件。本体具有一开口,用以供至少一附属装置通过而置入本体中。掀盖枢设于本体,用以覆盖开口。第一磁力组件设置于掀盖的内侧面,而第二磁力组件设置于本体中,并相对于第一磁力组件的位置而设置。第二磁力组件与一磁力调整单元相接,用以调整第一磁力组件及第二磁力组件之间的斥力或吸力,而改变掀盖及本体之间的夹角,借以使掀盖靠合于本体或掀开以供取放附属装置。

Description

计算机外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磁力固持掀盖于本体或由本体开启掀盖的计算机外围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计算机外围装置,以鼠标为例,与计算机装置的信号传送方式,已摆脱连接线材的束缚,而逐渐朝向无线化发展,以减少传统有线传输方式信号线对操作空间的限制。其中,无线鼠标借助蓝牙(Bluetooth)等无线通信协议传输的无线信号接收器(receiver)与计算机相连,而以无线传输方式的无线鼠标必须借助电池供应电源,因此在无线鼠标内必须增设一电池室,以供电池装设。
目前所见的无线信号接收器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而缩减无线信号接收器的体积,以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但其无线鼠标与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为独立的构件,无线信号接收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体积轻巧的优点反而成为使用者在收纳时的问题,存在着信号接收器在携带或是收纳时容易遗失的危险。
计算机外围装置,例如鼠标内部,往往还保留了大量的空间没有被使用,因此便有人提出将无线接收器收纳于计算机外围装置内部的构想。在公知技术中的一种作法是,在计算机外围装置的表面(例如鼠标底面),设置一内凹的容置槽,用来容纳无线接收器,但是此类设计的计算机外围装置,仅利用简易的固持装置来固定无线接收器,无线接收器有受到外力振动而脱落的危险。
另一种公知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包含了本体及枢设于本体的掀盖,本体上表面具有开口,以连通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掀盖则可覆盖开口,以使容置空间维持封闭,例如台湾专利第M244525号及第I265445号,都是利用通过本体的开口,来取放无线接收器、甚至计算机外围装置的电池,然后再以掀盖覆盖开口。但上述的台湾第I265445号及第M244525号专利,其掀盖都是以卡扣组件卡扣于本体,借以固持掀盖于本体上。此种卡扣容易因为组装公差,而导致固持力不足、或是固持力过强而不易拆卸的问题。而卡扣组件在反复操作使用后,也容易出现材料疲乏而损坏的问题。而掀盖开启后,无法固定角度,在取放无线接收器或是电池过程中,掀盖会因重力不断落下盖住开口,也造成了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借以改进掀盖不易开启、固持力不足以及开启后无法暂时固定角度导致操作不变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其包含一本体、一掀盖、一第一磁力组件及一第二磁力组件。本体具有一开口,而掀盖枢设于本体,用以覆盖开口。第一磁力组件设置于掀盖的内侧面,第二磁力组件设置于本体中,并相对于第一磁力组件的位置而设置。第二磁力组件与一磁力调整单元相接,借以调整第一磁力组件及第二磁力组件之间的斥力或吸力,而改变掀盖及本体之间的夹角,借以使掀盖靠合于本体或掀开以供取放附属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其包含有一本体、一掀盖、一第一磁力组件及一可变化磁力的第二磁力组件。本体的表面开设一开口,且掀盖枢设于本体,用以覆盖开口。第一磁力组件为一永久磁铁,设置于掀盖的内侧面,以一磁极朝向本体内部。第二磁力组件设置于本体中,对应于第一磁力组件,且第一磁力组件与第二磁力组件互相面对的一侧具有相同的极性。第二磁力组件可改变磁力大小,改变本体及掀盖之间的夹角,借以使掀盖靠合于本体或或掀开以供取放附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助第一磁力组件及第二磁力组件的组合,就可以同时达成固持掀盖以及使掀盖自动开启的功能,且掀盖开启角度可以借助斥力大小来调整。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将固持掀盖以及使掀盖自动开启的功能整合由单一组件来达成,简化了计算机外围装置的结构,也使开启或靠合掀盖的操作更为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掀盖靠合于本体的状态;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掀盖由本体掀开的状态;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显示掀盖靠合于本体的状态;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显示掀盖由本体掀开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A、5B及5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掀盖被掀开的过程;
图6A、6B及6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掀盖被掀开的过程;及
图7A、7B及7C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显示掀盖被掀开的过程。
其中,附图标记:
100   计算机外围装置
110   本体
110a  容置空间
111   开口
112   卡持座
113   承载座
120   掀盖
130   致动组件
131   第一磁力组件
132   第二磁力组件
133   电流调整组件
134   电路板
135   切换开关
136   拨转式切换开关
136a   轴杆
137    拨转式切换开关
137a   轴杆
210    第一附属装置
220    第二附属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无线鼠标、无线轨迹球、无线键盘、无线网络摄像机、游戏控制器等计算机外设装置;而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第一附属装置例如可为一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附属装置例如可为一电池,但并不以此为限。于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将以无线鼠标做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但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A、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100,其包含有一本体110、一掀盖120及一致动组件130(请参考图3A及图3B)。
本体1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0a,且本体110的表面开设连通容置空间110a的一开口111,用以供一对象通过而被置入容置空间110a中。本体110还包含有一卡持座112及二承载座113,其中卡持座112设置于容置空间的底面上,靠近本体110的前段,且具有一朝向本体110后段的卡持口。
掀盖120枢接于本体110,用以覆盖开口111,且掀盖120可相对于本体110掀起或靠合。盖体120被掀起后,可供一第一附属装置210及二第二附属装置220通过开口111,而被置入本体110的容置空间110a中。接着再将掀盖120覆盖于本体110的开口111,使第一附属装置210及第二附属装置220不会从容置空间111a中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附属装置210可为计算机外围装置100的无线接收器,用以连接一计算机主机,以供计算机主机与计算机外围装置100之间以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信,而第一附属装置210可在计算机外围装置100不需要使用时,收纳于容置空间110a中,以避免遗失。作为无线接收器的第一附属装置210插设于卡持座112的卡持口,以将第一附属装置210固定于本体110的容置空间110a。二第二附属装置220可为电池,其数量并不限定为二,可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以供应计算机外围装置100运行所需要的电力。二第二附属装置220分别设置于二承载座113中,此二承载座113为电池座,用以固定第二附属装置220,并提供接触电极以导通并传送第二附属装置220所提供的电力。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收器及电池仅作为第一附属装置210及第二附属装置220的应用说明,第一附属装置210及第二附属装置220并不限定于无线接收器及电池,可为任何可被收纳于本体110的容置空间110a的装置或组件。
请继续参考图3A至图3B所示,致动组件130主要用以固持掀盖120于本体110,或是将掀盖120由本体110掀起。致动组件130包含一第一磁力组件131、一第二磁力组件132、一磁力调整单元,该单元包括一电流调整组件133、一电路板134及一切换开关135。第一磁力组件131为一永久磁铁,具有极性相反的二磁极,其中第一磁力组件131设置于掀盖120的内侧面。并以一磁极朝向本体110内部。磁力调整单元的电路板134设置于本体110之中,而电流调整组件133及第二磁力组件132设置于电路板134上,且电流调整组件133与电路板及切换开关135电性连接。切换开关135设置于本体110表面,例如本体110的下表面,以供使用者切换。第二磁力组件132为一可变化磁力的电磁铁,在通电后产生磁力,而在没有通电时则具备铁磁性,可被永久磁铁(例如第一磁力组件131)所吸引。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磁力大小依据电流的大小变化,而极性方向则随电流方向改变。第二磁力组件132对应第一磁力组件131设置于本体110中,并相对于第一磁力组件131的位置而设置。通过电流方向的改变,可使第一磁力组件131及第二磁力组件132互相面对的一侧具有相同的极性,而产生斥力以将掀盖120由本体110掀起。而停止通电至第二磁力组件132后,则可使第二磁力组件132被第一磁力组件131吸引,而将掀盖120固持于本体110。第二磁力组件132电性连接于电流调整组件133,接受电流输入。电流调整组件133为一直流电路,电性连接于第二磁力组件132及计算机外围装置100的电源,例如做为电池的第二附属装置220,用以提供电流至第二磁力组件132,并调整通过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电流大小,而改变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磁力大小。切换开关135电性连接电流调整组件133,用以切换电流调整组件133与电源之间为通路或是断路。
参考图4所示,为电路示意图,切换开关135切换电流调整组件133与电源之间为通路后,电源的电力可使电流调整组件133开始运行。如上所述,电流调整组件133为一直流电路,可输出电流,并可随着时间逐渐增加输出的电流大小,在一特定时间后,例如五秒钟后,将电流提升至最大值。第二磁力组件132在接收电流后,便开始产生磁力,且此一磁力会因为电流的改变,逐渐加强。
参考图5A、图5B及图5C所示,为掀盖操作的示意图。图5A为切换开关135呈现关闭的状态,此时电源至电流调整组件133之间为断路,因此电流调整组件133不会输出电流至第二磁力组件132。此时第二磁力组件132并无法产生与第一磁力组件131互斥的磁力。相反的,此时的第二磁力组件132具备铁磁性,而被第一磁力组件131所吸引,而将掀盖120固持于本体110上。图5A为切换开关135刚开启时的状态,电源与电流调整组件133之间被切换为通路,使电源调整组件开始输出小电流至第二磁力组件132。第二磁力组件132也开始输出小磁力并与第一磁力组件互斥,使掀盖120由本体110被掀起,形成小夹角。图5C为切换开关135开启一段时间之后,此时电流调整组件133输出的电流已经随着时间增加至最大值,因此第二磁力组件132产生的磁力也会到达最大值,使得本体110与掀盖120之间具备最大的夹角。
请参考图6A、图6B及图6C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外围装置的掀盖操作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包含一本体110、一掀盖120及一致动组件,本体110与掀盖120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致动组件包含一第一磁力组件131、一第二磁力组件132、一磁力调整单元,该单元还包括一电流调整组件133、一电路板134及一拨转式切换开关136。第一磁力组件131为一永久磁铁,设置于掀盖120的内侧。电路板134设置于本体110之中,而电流调整组件133及第二磁力组件132设置于电路板134上。第二磁力组件132为一可变化磁力的电磁铁,在通电后产生磁力,而在没有通电时则具备铁磁性,可被永久磁铁(例如第一磁力组件131)所吸引。电流调整组件133为一可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电性连接于第二磁力组件132及计算机外围装置的电源,用以改变通入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电流大小。拨转式切换开关136设置于本体110的下表面,并以一轴杆136a连接电流调整组件133,拨转式切换开关136可被转动而调整电流调整组件133的电阻值,从而调整经由电流调整组件133至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电流大小,而改变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磁力大小。
图6A以拨转式切换开关136将电流调整组件133的电阻值调整至极大值甚至是断路的状态。此时没有电流进入第二磁力组件132,因此第二磁力组件132无法产生与第一磁力组件131互斥的磁力。相反的,此时的第二磁力组件132被第一磁力组件131所吸引,而将掀盖120固持于本体110上。图6B为开始转动拨转式切换开关136,逐渐缩小电流调整组件133的电阻值,使通过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电流开始增加。第二磁力组件132也开始输出小磁力并与第一磁力组件131互斥,使掀盖120由本体110被掀起,形成小夹角。图6C为拨转式切换开关136将电流调整组件133的电阻值调整至最小值后,使通过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电流到达最大值,此时第二磁力组件132产生的磁力也会到达最大值,使得本体110与掀盖120之间具备最大的夹角。
请参考图7A、图7B及图7C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外围装置的掀盖操作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包含一本体110、一掀盖120及一致动组件,本体110与掀盖120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致动组件包含一第一磁力组件131、一第二磁力组件132、及一磁力调整单元,本实施中该磁力调整单元为一拨转式切换开关137。第一磁力组件131为一永久磁铁,设置于掀盖120的内侧。第二磁力组件132也为一永久磁铁,设置于本体110中,并与第一磁力组件131互相对应。拨转式切换开关137设置于本体110的下表面,并以一轴杆137a连接第二磁力组件132,其可被拨转而转动第二磁力组件132,借以改变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磁极位置,使第二磁力组件132与第一磁力组件131相斥或是相吸。
图7A为第一磁力组件131与第二磁力组件132相吸的状态。此时的第二磁力组件132的二磁极与第一磁力组件131的二磁极,是以相异的磁性互相面对,因此第一磁力组件131与第二磁力组件132互相吸引,将掀盖固持于本体110上。图7B为开始转动拨转式切换开关137,逐渐改变第二磁力组件132的二磁极的位置,此时第一磁力组件131及第二磁力组件132的磁极会开始出现互相交错的状态,而开始产生斥力,使掀盖120由本体110被掀起,形成小夹角。图7C为拨转式切换开关137使第二磁力组件132的二磁极,以完全相同的极性互相面对。此时第二磁力组件132与第一磁力组件131之间的斥力也会到达最大值,使得本体110与掀盖120之间具备最大的夹角。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其具有一开口;
一掀盖,枢设于该本体,用以覆盖该开口;
一第一磁力组件,设置于该掀盖的内侧面;及
一第二磁力组件,设置于该本体中,并相对于该第一磁力组件的位置而设置;且其中该第二磁力组件还与一磁力调整单元相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力单元件为一电磁铁,且该磁力调整单元包括有一电流调整组件,其并与一电路板及一切换开关电性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调整组件为一直流电路或是一可变电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该第二磁力单元件皆为一永久磁铁,且该磁力调整单元为一拨转式切换开关;该拨转式切换开关与该永久磁铁相接。
5. 一种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其表面开设一开口;
一掀盖,枢设于该本体,用以覆盖该开口;
一第一磁力组件,为一永久磁铁,设置于该掀盖的内侧面,以一磁极朝向该本体内部;及
一可变化磁力的第二磁力组件,设置于该本体中,对应于该第一磁力组件,其中该第一磁力组件及该第二磁力组件互相面对的一侧具有相同的极性;
其中该第二磁力组件可改变磁力大小,以改变该本体及该掀盖之间的夹角。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磁力组件为一电磁铁,且该计算机外围装置还包含一电流调整组件,用以输出电流至该第二磁力组件,并调整该电流之大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调整组件为一直流电路,可随开启时间逐渐增加输出的电流大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切换开关,用以使该电流调整组件与一电源之间为通路或是断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调整组件为一可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磁力组件及一电源之间,用以改变通入该第二磁力组件的电流大小。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外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拨转式切换开关,连接于该可变电阻,用以被拨转而调整该可变电阻的电阻值。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2007-08-24 2007-08-24 计算机外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733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CN201097335Y (zh) 2007-08-24 2007-08-24 计算机外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CN201097335Y (zh) 2007-08-24 2007-08-24 计算机外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7335Y true CN201097335Y (zh) 2008-08-06

Family

ID=3992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389578U20072013895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97335Y (zh) 2007-08-24 2007-08-24 计算机外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733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83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固定装置
CN107924213A (zh) * 2015-08-13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可从另一电子设备分离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83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固定装置
CN104460833B (zh) * 2013-09-16 2017-1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固定装置
CN107924213A (zh) * 2015-08-13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可从另一电子设备分离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07924213B (zh) * 2015-08-13 202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可从另一电子设备分离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9042U (zh) 用于耳塞、便携式收听或电子设备的盒和无线收听系统
CN201097335Y (zh) 计算机外围装置
CN110730404A (zh) 一种弹出式蓝牙耳机充电仓
CN101056324B (zh) 具有滑动模块的便携式终端
CN101771737A (zh) 电子装置
CN106878852A (zh) 无线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1601210A (zh) 一种耳机盒磁吸式开合盖装置
CN113068093B (zh) 充电盒、蓝牙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0609630U (zh) 一种弹出式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01708843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开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9561749U (zh) 连接座和连接头
CN113691904B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201491079U (zh) 一种模块手机
CN210431789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盒
CN207339962U (zh) 磁悬浮手机支座
CN209787404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具有该无线耳机的电子设备
CN208956290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装置以及蓝牙耳机套件
CN219961657U (zh) 具有防水滑动开关的训狗器发射器
CN112737025A (zh) 无线充电座
CN207234770U (zh) 一种中继电台
CN217691885U (zh) 一种新型对讲机充电结构
CN212064341U (zh) 一种耳机盒磁吸式开合盖装置
CN110493682B (zh) 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TW200907637A (en)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CN212588487U (zh) 一种反磁力自动开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