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02380U -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02380U
CN202602380U CN2012201435793U CN201220143579U CN202602380U CN 202602380 U CN202602380 U CN 202602380U CN 2012201435793 U CN2012201435793 U CN 2012201435793U CN 201220143579 U CN201220143579 U CN 201220143579U CN 202602380 U CN202602380 U CN 202602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magnet unit
storage tank
positioning function
automatic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435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1435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02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02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023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有一机体以及一磁性单元;该机体内设置一无线传输模块,该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一传输线圈,在该机体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部,该传输线圈位于该容置部中,且该传输线圈的外缘与该容置部的内缘之间具有一活动距离;该磁性单元设置于该传输线圈的中央。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单向无线充电、双向无线充电且能自行移动并吸附定位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如:行动式电子装置)在进行无线充电或放电时,主要是利用发收电路模块来进行无线接收和无线发送,以让第一电子装置的电力无线发送给第二电子装置储存(即第一电子装置放电,第二电子装置充电),以形成单向无线充电;反之,两电子装置亦能进行反向无线输送电力(即第二电子装置放电,第一电子装置充电),以形成双向无线充电;由于前述电力在无线发送过程中必然有所损失,为了达到最高的无线充电效率,两发收电路模块之间的准确对应成为一大关键。
然而传统电子装置的定位结构,可参阅图2右方的电子装置200所示,是在该机体30的外壁面开设有一容置部33(如:凹槽),该容置部33嵌设有一磁性单元40,该磁性单元40包含有一正极朝外的第一磁吸组件41和一负极朝外的第二磁吸组件42,能在该容置部33中自由地旋转,如此在该电子装置200为行动式电子装置时,放置于另一相同的电子装置上(图未示)后,由将两电子装置的磁性单元相互对齐,使各自的磁性单元的二磁吸组件能旋转呈相互磁吸的状态,达到定位的功效。
惟,上述两电子装置200的磁性单元40是设置于固定位置处,当两电子装置200没有对齐放置时,各自的磁性单元40均受限于该容置部33中而不会移动,难以使两磁性单元40相互靠拢,则会使两电子装置200的传输线圈32不易相互对齐而呈交错对应,在进行电力的无线传输时,容易会有所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能适用于单向无线充电或双向无线充放电,由此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体,其内设置一无线传输模块,该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一传输线圈,在该机体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部,该传输线圈位于该容置部中,且该传输线圈的外缘与该容置部的内缘之间具有一活动距离;以及
一磁性单元,设置于该传输线圈的中央。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无线传输模块与该传输线圈之间连接有至少二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由多股线体相互缠绕而成。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机体的容置部可活动地设有一盘体,该盘体在其一盘面具有一中央容置槽以及一围绕该中央容置槽的环状容置槽,该中央容置槽承载该磁性单元,而该环状容置槽承载该传输线圈。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在其另一盘面设有复数凸点,该些凸点可滑动地接触该容置部的壁面。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磁性单元包含一正极朝外的第一磁吸组件和一负极朝外的第二磁吸组件,该第一、二磁吸组件以平卧彼此固接成盘状,该磁性单元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的周缘设有一圈凸缘,该凸缘将该磁性单元限制于该中央容置槽内。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可自由旋转地枢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嵌设有一轴承,该转轴的一端固定地插接于该轴承而能自由旋转,该转轴的另端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垂伸有一凸柱,该磁性单元的中心固定地设置有一轴承,该轴承系套接于该凸柱。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磁性单元包含一导磁件以及一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缠绕该导磁件且一并固定于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
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磁线圈连接有二第二导线,每一第二导线由多股线体相互缠绕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由磁性单元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再加上具有自动旋转、自行移动、吸附定位以及耐拉扯的功效,又具有可变换磁力极性的功效,能增加适用类型,以能应用于单向无线充电以及双向无线充放电,且欲充电时不须两电子装置特意对齐放置,亦无需上下颠倒任一电子装置,使用上相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搭配另一电子装置实施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搭配另一电子装置实施的剖断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盘体搭配磁性单元、传输线圈实施的第一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盘体搭配磁性单元、传输线圈实施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盘体搭配磁性单元、传输线圈实施的第三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盘体搭配磁性单元、传输线圈实施的第四实施例图。
图8为图2的磁性单元采以导磁件搭配电磁线圈实施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电子装置搭配另一电子装置实施的剖断面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于其一侧顶面设有容置部、磁性单元和传输线圈以搭配另一电子装置实施的实施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于其一侧侧面设有容置部、磁性单元和传输线圈以搭配另一电子装置实施的实施例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200电子装置;
10、30机体;
11、31无线传输模块,12、32传输线圈,13、33容置部,14、34第一导线,141、341线体,15盘体,151中央容置槽,152环状容置槽,153凸点,154凸缘,155转轴,156、158轴承,157凸柱,16电源部;
D活动距离;
20、40磁性单元,21、41第一磁吸组件,22、42第二磁吸组件,23导磁件,24电磁线圈,25第二导线,251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其内设置一无线传输模块,该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一传输线圈,在该机体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部,该传输线圈位于该容置部中,且该传输线圈的外缘与该容置部的内缘之间具有一活动距离;以及一磁性单元,设置于该传输线圈的中央;据此,使具有自动旋转、自行移动、吸附定位以及耐拉扯的功效,又具有可变换磁力极性的功效,以增加适用类型,从而能应用于单向无线充电以及双向无线充放电,且欲充电时不须两电子装置特意对齐放置,亦无需上下颠倒任一电子装置,使用上相当方便。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图1~图7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是采以两个磁吸组件做为磁性单元的实施例,其中图4~图7所示是在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还设有盘体搭配磁性单元、传输线圈实施的第一、二、三、四实施例,另如图8、图9所示则在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是采以电磁线圈搭配导磁件做为磁性单元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100,包含一机体10以及一磁性单元20。
该机体10内设置一无线传输模块11,该无线传输模块11具有一传输线圈12,以能据以无线传输,又在该机体10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部13,该传输线圈12位于该容置部13中,且该传输线圈12的外缘与该容置部13的内缘之间具有一活动距离D;而该磁性单元20设置于该传输线圈12的中央,如图所示,该容置部13设置于该机体100的背侧内,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应设置于背侧,使该磁性单元20和该传输线圈12依据该机体10类型,也能设置于该机体10的周侧内或前侧内,由此予以保护并具有美观效果。
上述中,该无线传输模块11与该传输线圈12之间连接有至少二第一导线14,每一第一导线14是由多股线体141相互缠绕而成;由此增加第一导线14的结构强度,以具有耐拉扯的功效,而前述多股线体141能全部为金属线体(如:铜线)、部份为金属线体搭配部份非金属线体(如:尼龙线)、或是一金属线体搭配其它非金属线体所组成,其中以全部为金属线体为较佳实施,如此在少数线体断线后,仍能电性连接以维持无线传输的功效。
又该机体10的容置部13可活动地设有一盘体15,该盘体15在其一盘面具有一中央容置槽151以及一围绕该中央容置槽151的环状容置槽152,该中央容置槽151是承载该磁性单元20,而该环状容置槽152是承载该传输线圈12;由此使该磁性单元20和该传输线圈12均能固定且方便于一起移动,而前述盘体15为塑料材料制造,以具有绝缘性、重量轻及低摩擦阻力的功效,以利于滑移且能降低对传输的干扰。
上述磁性单元20包含一正极朝外的第一磁吸组件21和一负极朝外的第二磁吸组件22,该第一、二磁吸组件21、22是以平卧方式彼此固接成盘状,该磁性单元20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内;而前述第一、二磁吸组件21、22可为彼此对半固接成圆盘状的第一、二磁铁。
由上述构件所构组而成的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当欲与另一电子装置200进行无线充电或是放电时,可参阅图3所示,两电子装置100、200无论何者为发送方、何者为接收方,不需上下颠倒其中一电子装置,就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单元20是处于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以能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而自动旋转,使一电子装置100的第一磁吸组件21吸附于另一电子装置200的第二磁吸组件42、并使该一电子装置100的第二磁吸组件22吸附于该另一电子装置200的第一磁吸组件41而彼此定位(亦即:磁性单元20能自动旋转并吸附定位),进而使两电子装置100、200的无线传输模块能据此而准确对应,达到最佳的无线充电效率。
其次,再如图3所示,由于所述另一电子装置200的机体30内设有复数容置部33,以供其无线传输模块31的传输线圈32和磁性单元40各别设置定位,但也使传输线圈32和磁性单元40难以在机体30的容置部33中移动,此时就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单元20能连同该传输线圈12和该盘体15一起移动,所以当另一电子装置200的机体30置放于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100的机体10上时,不须特意对齐放置,也不受限于任一电子装置的重量(如另一电子装置200具有重量而不易受磁力吸附作用移动时),则位于本实用新型机体10的容置部13中的磁性单元20,即会与另一电子装置200内的磁性单元40产生磁力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单元20会自动带着该传输线圈12一起移动一活动距离D,待该磁性单元20移至对应位置后即形成定位(此时该磁性单元20的第一、第二磁吸组件21、22自动旋转而分别对应吸附于另一电子装置200的第一、第二磁吸组件41、42),以利于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圈12与另一电子装置200的无线传输模块31的传输线圈32进行无线传输。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单元20与该盘体15的搭配方式,有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的周缘设有一圈凸缘154,该凸缘154是将该磁性单元20限制于该中央容置槽151内;由此防止该磁性单元20脱离该盘体15。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内是可自由旋转地垂向枢设有一转轴155,该转轴155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20的中心(例如:圆盘状磁性单元20的圆心),该转轴155可在中央容置槽151内自由旋转,该磁性单元20乃可被转轴155带动而随着转轴155一起自由旋转,达到自动旋转并吸附定位的目的。此外,该中央容置槽151可省略掉图4所示的凸缘154,因为该磁性单元20已固设于该中央容置槽151。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内进一步嵌设有一轴承156,该转轴155的一端固定地垂向插接于该轴承156而能自由旋转,该转轴155的另端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20的中心(例如:圆盘状磁性单元20的圆心),该磁性单元20能随着该转轴155一起自由旋转,达到自动旋转并吸附定位的目的。此外,该中央容置槽151可省略掉图4所示的凸缘154,因为磁性单元20已固设于转轴155。
实施例4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二、三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内进一步垂直延伸出有一凸柱157,该磁性单元20的中心(例如:圆盘状磁性单元20的圆心)固定地设置有一轴承158,该磁性单元20由其轴承158而套接于该凸柱157,该磁性单元20能据此而自由旋转,达到自动旋转并吸附定位的目的。此外,该中央容置槽151可省略掉图4所示的凸缘154,因为磁性单元20已由其轴承158而以紧配合方式套接于凸柱157。
请参阅8图、9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100,其差异处在于:该磁性单元20包含一导磁件23以及一电磁线圈24,该电磁线圈24缠绕该导磁件23且一并固定于该盘体15的中央容置槽151内;前述电磁线圈24连接有二第二导线25,每一第二导线25由多股线体251相互缠绕而成,以增加第二导线25的结构强度,使具有耐拉扯的功效,且在少数线体断掉后,仍能电性连接,使该磁性单元20仍能产生磁力吸附作用,继而以助进行后续的无线传输;而前述的两第二导线25与一设于该机体10内的电源部16(如: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由通电使该电磁线圈24产生极性,进而影响该导磁件23磁性并达成磁力吸附定位的功效。
而为了方便滑移且减少与容置部13壁面之间的磨擦阻力,该盘体15在其另一盘面具有圆弧面,但不限于此实施,如图9所示,该盘体15亦能在其另一盘面进一步设有复数凸点153,该些凸点153是可滑动地接触该容置部13的壁面。
上述磁性单元20是由导磁件23搭配电磁线圈24,再加上改变两条第二导线25中的电流流向,即可达成变换磁力极性的功效,以随时配合另一电子装置200的磁性单元40实施,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且如图9所示,在该磁性单元20(即导磁件23和电磁线圈24)自行带动该传输线圈12移至定位后,即可切断通电,以在两电子装置100、200的传输线圈12、32间进行无线传输时,能降低对无线传输的干扰;在图9中,另一电子装置200的磁性单元40亦能采以相同的导磁件搭配电磁线圈实施;而所述的导磁件为含有磁性材料的棒体、块体或是环体实施。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各该实施形态中,所述的电子装置100、200可为:行动式电子装置(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数字相机)、电动器具(如:电动工具)、供电装置、或是仅用以将电力无线发送出去的无线充电装置(例如汽车驾驶人若欲在驾驶当中对移动电话无线充电,仅需将移动电话大约地置放于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上,就能让磁性单元20自动旋转并吸附定位,甚至于使磁性单元20自行带动无线传输模块11的传输线圈12移至对应位置定位,完全不需移开视线、也不需降低驾驶时的注意力,符合安全需求。
再者,如图10所示,所述的电子装置100为笔记本电脑(或是平板计算机),而另一电子装置200为手机(可参阅图2的右方所示),前述电子装置100是在其机体10的一侧顶面(即键盘设置处)内设有该容置部13,该磁性单元20(二磁吸组件)设于该传输线圈12中且可活动地置于该容置部13内,如此在另一电子装置200放置于该机体10的一侧顶面且位在该容置部13上时,不须特意使两电子装置100、200的磁吸单元20、40相互对齐,该容置部13内的磁性单元20即会受磁力吸附作用,一并带着该传输线圈12自动移至相对应处定位,使二磁吸单元20、40相互吸附而二传输线圈12、32相互对齐,以利于进行电力的无线传输。
而一般用户在操作该笔记本电脑(电子装置100)的按键(或触控接口)时,会将手机(电子装置200)置于该笔记本电脑旁边,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如图11所示,将上述容置部13、磁性单元20(导磁件及电磁线圈)和传输线圈12设于该机体10的一侧侧面处,另一电子装置200亦在其机体30的相对侧侧面处固定设有相对应的传输线圈32,该传输线圈32中固定设置该磁性单元40,如此当二电子装置100、200的机体10、30侧面彼此相互对应时,同样不须特意使两磁吸单元20、40相互对齐,在该机体10的容置部13中的磁吸单元20获得该电源部16的输电后,即产生磁力极性,以与另一机体30的磁性单元40形成吸附作用,接续该磁吸单元20会连同该传输线圈12自动移至相对应处定位,亦同样使二磁吸单元20、40相互吸附而二传输线圈12、32相互对齐,以利于进行电力的无线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的特点在于:
1)由在该机体10内设置一容置部13,并提供一供滑移的活动距离D,除了具有保护以及美观的功效,还利于该磁性单元20能透过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进而自行带着该无线传输模块11的传输线圈12移动至定位,再加上将该磁性单元20设计为能自由旋转的结构,在充电时则不须将两电子装置特意对齐放置,亦无需上下颠倒任一电子装置,使用上相当方便。
2)由将该磁性单元20设计为能以改变电流方向而变换磁力极性的结构,以增加所能吸附定位的对应定位结构。
3)由将第一、二导线14、25均各别采以多股线体141、251相互缠结而成,以增加导线的结构强度,使具有耐拉扯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其内设置一无线传输模块,该无线传输模块具有一传输线圈,在该机体的一侧内具有一容置部,该传输线圈位于该容置部中,且该传输线圈的外缘与该容置部的内缘之间具有一活动距离;以及
一磁性单元,设置于该传输线圈的中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无线传输模块与该传输线圈之间连接有至少二第一导线,每一第一导线由多股线体相互缠绕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机体的容置部可活动地设有一盘体,该盘体在其一盘面具有一中央容置槽以及一围绕该中央容置槽的环状容置槽,该中央容置槽承载该磁性单元,而该环状容置槽承载该传输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在其另一盘面设有复数凸点,该些凸点可滑动地接触该容置部的壁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磁性单元包含一正极朝外的第一磁吸组件和一负极朝外的第二磁吸组件,该第一、二磁吸组件以平卧彼此固接成盘状,该磁性单元可自由旋转地设置于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的周缘设有一圈凸缘,该凸缘将该磁性单元限制于该中央容置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可自由旋转地枢设有一转轴,该转轴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嵌设有一轴承,该转轴的一端固定地插接于该轴承而能自由旋转,该转轴的另端固定地插接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垂伸有一凸柱,该磁性单元的中心固定地设置有一轴承,该轴承系套接于该凸柱。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磁性单元包含一导磁件以及一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缠绕该导磁件且一并固定于该盘体的中央容置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磁线圈连接有二第二导线,每一第二导线由多股线体相互缠绕而成。
CN2012201435793U 2012-04-09 2012-04-09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2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35793U CN202602380U (zh) 2012-04-09 2012-04-09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35793U CN202602380U (zh) 2012-04-09 2012-04-09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02380U true CN202602380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4357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2380U (zh) 2012-04-09 2012-04-09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023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654A (zh) * 2015-09-08 2017-03-15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站
CN108696311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机构
CN112803601A (zh) * 2020-12-29 2021-05-14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3314316A (zh) * 2021-05-25 2021-08-27 奇力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5654A (zh) * 2015-09-08 2017-03-15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站
CN108696311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机构
CN112803601A (zh) * 2020-12-29 2021-05-14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3314316A (zh) * 2021-05-25 2021-08-27 奇力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13314316B (zh) * 2021-05-25 2024-01-02 奇力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构件及无线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3355U (ja) 自動位置決め機能付き電子装置
CN202602380U (zh)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电子装置
EP3157125A1 (en) A wirelessly rechargeable battery
EP1998343A3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ring coil unit, mobile terminal,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ring system
CN202197132U (zh) 无线充电装置
US20150077206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airing inductively-coupled devices
WO2015054690A1 (e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N102957214B (zh) 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
CN102545326A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移动终端
WO2013024395A2 (en) Receiver electrodes of a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ing system
CN106340970B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104247210A (zh) 自动位置可调无线充电器和利用该充电器的充电方法
CN103683519A (zh) 无线充电系统
CN201966700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用线圈绕组结构
CN108497708A (zh) 一种方便灵活的智能书桌
CN103701187B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103457424A (zh) 一种双转子无铁芯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07117319U (zh) 一种通过磁铁吸附固定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3243078U (zh) 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发射器位置调节结构
US2022036012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205791637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5160218U (zh) 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发射器
CN20380070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地面发射装置
CN205004809U (zh) 太阳能磁悬浮无线充电装置
CN201114711Y (zh) 一种电子装置结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