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7973B - 磁性液体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磁性液体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7973B
CN112727973B CN202011612104.XA CN202011612104A CN112727973B CN 112727973 B CN112727973 B CN 112727973B CN 202011612104 A CN202011612104 A CN 202011612104A CN 112727973 B CN112727973 B CN 112727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upport plate
housing
shell
magnetic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21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7973A (zh
Inventor
李德才
李泽鹏
李子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6121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7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7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7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7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7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6/00Magnetic springs; Fluid magnetic springs, i.e. magnetic spring combined with a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06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液体减振器,包括外壳、第一减振组件和第二减振组件,外壳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第一减振组件位于第一腔室内,且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壳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且壳体在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第二减振组件位于第二腔室内,第二减振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悬浮部件、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磁性悬浮部件在外壳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之间。本发明的磁性液体减振器,能够提高减振效率。

Description

磁性液体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液体减振器。
背景技术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在密封、传感、减振等领域广泛应用。磁性液体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将密度比他大的物体悬浮起来,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液体的一阶浮力原理;磁性液体可以将浸没在其中的永磁体悬浮起来,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相关技术中的,磁性液体减振装置仅利用磁性液体的一阶或二阶浮力原理,减振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磁性液体减振器,提高减振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壳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且所述壳体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第二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悬浮部件、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磁性悬浮部件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能够提高减振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悬浮部件包括第五永磁体、第六永磁体和连接杆,所述第五永磁体和第六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连接杆设在所述第五永磁体和第六永磁体之间,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永磁体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永磁体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五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五永磁体的相同磁极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四永磁体和所述第六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四永磁体和所述第六永磁体的相同磁极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限定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直筒形,所述第一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一端均为平面,所述第三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一端均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1,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2,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3,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距离为D4,且D1=D2=D3=D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液体减振器还包括多个第七永磁体,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分别设在所述外壳的四周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材料为导磁材料,且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液体减振器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端盖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邻近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底面具有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容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且包含端盖。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且不包含端盖。
图3是图1中所示磁性液体减振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第一腔室11,
第一减振组件2,壳体21,第二腔室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13,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第四支撑板217,第一永磁体22,第二永磁体23,
第二减振组件3,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第五永磁体311,第六永磁体312,连接杆313,第三永磁体32,第四永磁体33,
第七永磁体4,端盖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包括外壳1、第一减振组件2和第二减振组件3。
外壳1内具有第一腔室11,第一腔室11内填充有磁性液体。如图1所示,第一腔室11的开口朝向上方。
第一减振组件2位于第一腔室11内,且第一减振组件2包括壳体21、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壳体21内具有第二腔室211,第二腔室211内填充有磁性液体,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如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对布置,且壳体21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减振组件2悬浮在第一腔室11内,第一减振组件2与第一永磁体2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减振组件2与第二永磁体23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相等。
第二减振组件3位于第二腔室211内,第二减振组件3包括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位于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悬浮在第二腔室211内,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与第三永磁体32在左右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与第四永磁体33在左右方向上的间隔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第一减振部件利用一阶浮力原理悬浮在第一腔室11内,第二减振部件利用二阶浮力原理悬浮在第二腔室211内,同时利用一阶浮力原理和二阶浮力原理进行减振,能够提高减振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包括第五永磁体311、第六永磁体312和连接杆313,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连接杆313设在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之间,且连接杆313的一端与第五永磁体311相连,连接杆313的另一端与第六永磁体312相连,其中第三永磁体32和第五永磁体311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三永磁体32和第五永磁体311的相同磁极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第四永磁体33和第六永磁体312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四永磁体33和第六永磁体312的相同磁极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
如图3所示,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均为圆柱形,连接杆313同样为圆柱形,第五永磁体311、第六永磁体312和连接杆313的同轴布置,连接杆313的左端与第五永磁体311相连,连接杆313的右端与第六永磁体312相连,第五永磁体311与第三永磁体32的磁极相同,第六永磁体312与第四永磁体33的磁极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永磁体311的直径和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和第六永磁体312的直径和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均相同,连接杆313的直径小于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的直径,且连接杆313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五永磁体311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第一壳体212与第二壳体213相连,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限定出第二腔室211,壳体2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第一支撑板214和第二支撑板215分别与第一壳体212相连,且第一支撑板214和第二支撑板215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支撑板214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支撑板215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分别与第二壳体213相连,且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三支撑板216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四支撑板217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支撑板214的右端与第一壳体212的右端相连,第二支撑板215的右端与第一壳体212的右端相连,且第一支撑板214的尺寸与第二支撑板215的尺寸相等。第三支撑板216的左端与第二壳体213的左端相连,第四支撑板217的左端与第二壳体213的左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板214与第一壳体212,第二支撑板215与第一壳体212还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第三支撑板216与第二壳体213,第四支撑板217与第二壳体213还可以是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均为直筒形,第一支撑板214邻近第一永磁体2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板215邻近第一永磁体22的一端均为平面,第三支撑板216邻近第二永磁体23的一端和第四支撑板217邻近第二永磁体23的一端均为平面。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均为矩形,可以理解地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方形。
根据本申请的磁性液体减振器,通过设在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能够为壳体21提供浮力,保证壳体21悬浮在外壳1的中央位置,提高减振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14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1,第二支撑板215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2,第三支撑板216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3,第四支撑板217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距离为D4,且D1=D2=D3=D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当D1=D2=D3=D4,第一支撑板214与第一壳体212之间形成的间隙、第二支撑板215与第一之间形成的间隙、第三支撑板216与第二壳体213之间形成的间隙及第四支撑板217与壳体21之间形成的间隙在第一减振部件沿左右方向移动时,能够提供阻力,从而提高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液体减振器还包括多个第七永磁体4,多个第七永磁体4分别设在外壳1的四周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七永磁体4位于第一腔室11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七永磁体4设在第一腔室11内时,外壳1的材料可以为导磁材料或者非导磁材料。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设在多个第七永磁体4,保证第一减振组件2悬浮在外壳1中央,从而提高减振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的材料为导磁材料,且多个第七永磁体4位于第一腔室11外。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七永磁体4设在第一腔室11外时,外壳1的材料为导磁材料,并且当第七永磁体4设在第一腔室11外时,不仅能提高减振效率,还能够避免第一减振组件2与第七永磁体4发生碰撞,并且避免第七永磁体4上吸附磁性液体,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液体减振器还包括端盖5,端盖5与外壳1相连,端盖5用于密封第一腔室11,端盖5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如图3中所示端盖5的上端)和第二端(如图3中所示端盖5的下端),端盖5的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邻近第一腔室11,第一永磁体22与端盖5的第二端相连。
如3所示,端盖5的下端还设有由上向下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了用于安装第一永磁体22的容置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通过设在环形凸起,能够稳定的固定第一永磁体22,从而保证第一减振组件2悬浮在第一腔室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底面具有沿外壳1高度方向上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用于安装第二永磁体23的容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内底面的环形凸起与端盖5下端面的环形凸起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从而保证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在上下方向的位置相对,使第一减振组件2能够悬浮在第一腔室11的中央。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一些具体实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包括外壳1、第一减振组件2、第二减振组件3、多个第七永磁体4和端盖5。
外壳1内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腔室11,第一腔室11内填充有磁性液体。
第一减振组件2位于第一腔室11内,且第一减振组件2包括壳体21、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壳体21内具有第二腔室211,第二腔室211内填充有磁性液体,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且壳体21在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永磁体22和第二永磁体23之间。
壳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第一壳体212与第二壳体213相连,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3限定出第二腔室211,壳体21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14、第二支撑板215、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第一支撑板214和第二支撑板215分别与第一壳体212相连,且第一支撑板214和第二支撑板215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支撑板214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支撑板215与第一壳体212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分别与第二壳体213相连,且第三支撑板216和第四支撑板217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三支撑板216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四支撑板217与第二壳体213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
第二减振组件3位于第二腔室211内,第二减振组件3包括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三永磁体32和第四永磁体33之间。
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包括第五永磁体311、第六永磁体312和连接杆313,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连接杆313设在第五永磁体311和第六永磁体312之间,且连接杆313的一端与第五永磁体311相连,连接杆313的另一端与第六永磁体312相连,其中第三永磁体32和第五永磁体311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三永磁体32和第五永磁体311的相同磁极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第四永磁体33和第六永磁体312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第四永磁体33和第六永磁体312的相同磁极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
多个第七永磁体4分别设在外壳1的四周壁面上,且多个第七永磁体4位于第一腔室11外。
端盖5与外壳1相连,端盖5用于密封第一腔室11,第一永磁体22与端盖5的下端相连。
端盖5的下端还设有由上向下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了用于安装第一永磁体22的容置空间。外壳1的内底面具有由下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用于安装第二永磁体23的容置空间。外壳1内底面的环形凸起与端盖5下端面的环形凸起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磁性液体减振器的运行原理。
当减振器受到外界振动时,第一减振组件2在外壳1内左右移动并与第一腔室11内的磁性液体产生摩擦、碰撞和粘性剪切以消耗能量,第一减振组件2在第一永磁体22、第二永磁体23和多个第七永磁体4磁场力的左右下保持在第一腔室11的中央。
第一磁性悬浮部件31在壳体21内左右移动并与第二腔室211内的磁性液体产生摩擦、碰撞和粘性剪切以消耗能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
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第一减振组件包括壳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填充有磁性液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且所述壳体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
第二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悬浮部件、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磁性悬浮部件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悬浮部件包括第五永磁体、第六永磁体和连接杆,所述第五永磁体和第六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连接杆设在所述第五永磁体和第六永磁体之间,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永磁体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永磁体相连,其中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五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三永磁体和所述第五永磁体的相同磁极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四永磁体和所述第六永磁体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四永磁体和所述第六永磁体的相同磁极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限定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直筒形,所述第一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一端均为平面,所述第三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撑板邻近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一端均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1,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2,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为D3,所述第四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距离为D4,且D1=D2=D3=D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七永磁体,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分别设在所述外壳的四周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材料为导磁材料,且多个所述第七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端盖在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邻近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端盖的第二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液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具有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上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容置空间。
CN202011612104.XA 2020-12-30 2020-12-30 磁性液体减振器 Active CN112727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104.XA CN112727973B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性液体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104.XA CN112727973B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性液体减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7973A CN112727973A (zh) 2021-04-30
CN112727973B true CN112727973B (zh) 2021-11-02

Family

ID=7561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2104.XA Active CN112727973B (zh) 2020-12-30 2020-12-30 磁性液体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79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2515B (zh) * 2022-04-29 2023-02-07 北京交通大学 内置质量块的一阶浮力磁性液体减振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9235A (ja) * 1987-04-16 1988-10-26 Nkk Corp 磁性流体ダンパ装置
JPS6465341A (en) * 1987-09-04 1989-03-10 Nippon Seiko Kk Damper device employing magnetic fluid
JPH07301271A (ja) * 1994-05-06 1995-11-14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回転粘性ダンパー
CN103122965A (zh) * 2013-02-08 2013-05-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
CN104879412A (zh) * 2015-04-29 2015-09-02 北京交通大学 带隔磁罩的一阶浮力原理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04912994A (zh) * 2015-06-23 2015-09-1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柱形一阶浮力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05141106A (zh) * 2015-09-15 2015-12-09 清华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的运动工作台
CN105240432A (zh) * 2015-06-23 2016-01-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太空的一阶浮力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06838089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未充满型磁性液体一阶浮力原理减振器
CN107974805A (zh) * 2017-11-14 2018-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洗衣机及其减振方法
CN108799394A (zh) * 2018-07-23 2018-11-13 上海交通大学 动力吸振器与吸振器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51192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磁性流体式作動機構
CN102032304B (zh) * 2010-12-29 2012-09-05 北京交通大学 磁性液体减振装置
CN102748419A (zh) * 2011-04-22 2012-10-24 赖向阳 磁悬浮减振方法
CN104565167B (zh) * 2014-12-29 2017-05-17 北京交通大学 自适应变刚度直线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204533318U (zh) * 2015-01-28 2015-08-05 北京交通大学 永磁体提供回复力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04948627B (zh) * 2015-04-29 2017-04-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带隔磁罩的一阶浮力原理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06678255A (zh) * 2017-01-03 2017-05-1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磁屏蔽的一阶浮力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59235A (ja) * 1987-04-16 1988-10-26 Nkk Corp 磁性流体ダンパ装置
JPS6465341A (en) * 1987-09-04 1989-03-10 Nippon Seiko Kk Damper device employing magnetic fluid
JPH07301271A (ja) * 1994-05-06 1995-11-14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回転粘性ダンパー
CN103122965A (zh) * 2013-02-08 2013-05-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
CN104879412A (zh) * 2015-04-29 2015-09-02 北京交通大学 带隔磁罩的一阶浮力原理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04912994A (zh) * 2015-06-23 2015-09-1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柱形一阶浮力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05240432A (zh) * 2015-06-23 2016-01-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太空的一阶浮力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05141106A (zh) * 2015-09-15 2015-12-09 清华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的运动工作台
CN106838089A (zh) * 2016-12-14 2017-06-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未充满型磁性液体一阶浮力原理减振器
CN107974805A (zh) * 2017-11-14 2018-05-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结构、洗衣机及其减振方法
CN108799394A (zh) * 2018-07-23 2018-11-13 上海交通大学 动力吸振器与吸振器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mping performance of a novel ferrofluid dynamic vibration;Jie Yao;《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20191030;第190-204页 *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验研究;朱姗姗;《振动与冲击》;20161016;第189-19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7973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4579B (zh)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12196927B (zh) 基于一阶和二阶浮力原理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US9952086B2 (en) Magnetic float liquid level detector with vertically reversible attachment
CN112727973B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US20140197299A1 (en)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CN112112921B (zh)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12196926B (zh)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KR20110125988A (ko) 선형 진동자
CN112228486B (zh) 可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
KR101275286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111365397B (zh) 一种磁铁对置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12211940B (zh) 磁性液体减振装置
CN114439876B (zh) 一种摩擦起电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12392888B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207732605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4221873U (zh)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214007879U (zh) 基于一阶和二阶浮力原理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12392887B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12392886B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12196923A (zh) 基于二阶浮力原理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
CN112392891B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12392889B (zh) 基于一阶浮力原理的磁性液体减振器
CN214007868U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213981781U (zh) 磁性液体减振器
CN112196922B (zh) 自适应主动式磁性液体减振装置和减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