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3351A -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723351A CN112723351A CN202011598959.1A CN202011598959A CN112723351A CN 112723351 A CN112723351 A CN 112723351A CN 202011598959 A CN202011598959 A CN 202011598959A CN 112723351 A CN112723351 A CN 1127233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ite
- graphene oxide
- oxidant
- acid
-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3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243 precurs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830 interca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2687 interca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150000008065 acid an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150000008064 anhyd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O MHAJPDPJQMAII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Substances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06010040844 Skin exfolia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299 exfoli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286 potassium permangan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Nit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N+]([O-])=O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147 aluminium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17604 nitric aci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ROOXNKNUYICQNP-UHFFFAOYSA-N ammonium per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NH4+].[NH4+].[O-]S(=O)(=O)OOS([O-])(=O)=O ROOXNKNUYICQ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40117975 chromium trioxide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WGLPBDUCMAPZCE-UHFFFAOYSA-N chromium tr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Cr](=O)=O WGLPBDUCMAPZC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GAMDZJFZMJECOS-UHFFFAOYSA-N chromium(6+);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Cr+6] GAMDZJFZMJECO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USHAGKDGDHPEEY-UHFFFAOYSA-L potassium per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K+].[K+].[O-]S(=O)(=O)OOS([O-])(=O)=O USHAGKDGDHPEEY-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LCPVQAHEFVXVKT-UHFFFAOYSA-N 2-(2,4-difluorophenoxy)pyridin-3-amine Chemical compound NC1=CC=CN=C1OC1=CC=C(F)C=C1F LCPVQAHEFVXVK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178 carb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C(*)=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AXZAYXJCENRGIM-UHFFFAOYSA-J dipotassium;tetrabromoplatinum(2-) Chemical compound [K+].[K+].[Br-].[Br-].[Br-].[Br-].[Pt+2] AXZAYXJCENRGIM-UHFFFAOYSA-J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700 ep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487 potassium perchlor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UMPKMCDVBZFQOK-UHFFFAOYSA-N potassium;iron(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K+].[Fe+3] UMPKMCDVBZFQO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CHQMHPLRPQMAMX-UHFFFAOYSA-L sodium persulfate Substances [Na+].[Na+].[O-]S(=O)(=O)OOS([O-])(=O)=O CHQMHPLRPQMAMX-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870 ammonium persulf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5457 i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35 electron micrograp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78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38 interca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DLYUQMMRRRQYAE-UHFFFAOYSA-N tetraphosphorus deca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1P(O2)(=O)OP3(=O)OP1(=O)OP2(=O)O3 DLYUQMMRRRQYA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85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0524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98—Graphene oxid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4/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graphene
- C01B2204/02—Single layer graphe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石墨、插层液、第一氧化剂、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于低温下混合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获得第一混合物,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对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获得第二混合物,浸入至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层状结构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前驱体;于低温下混合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生成酸酐,获得氧化液;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氧化液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酸酐氧化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生成氧化石墨;及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由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
背景技术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其层间距较小,约为0.335nm。采用现有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第二氧化剂难以快速地进入该石墨的层状结构,并扩散至该层状结构的中心区域对该层状结构的中心区域进行氧化,导致现有的Hummers法并不适用于对较大尺寸的石墨进行氧化来制得较大尺寸的氧化石墨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Hummers法并不适用于对较大尺寸的石墨进行氧化来制得较大尺寸的氧化石墨烯的问题。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
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层状结构的石墨、插层液、第一氧化剂、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
于低温下混合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获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获得第二混合物,其中,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所述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前驱体;
于低温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所述第二氧化剂与酸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酸酐,获得氧化液;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氧化液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所述酸酐氧化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生成氧化石墨;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地,所述插层液为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一氧化剂为三氧化铬、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及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氧化剂为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及高氯酸钾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酸溶液为浓硫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石墨为片状,该片状石墨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和/或
所述单层的氧化石墨烯为片状,该片状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5~8:0.5~9;和/或
所述石墨、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6:10~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3h~5h;和/或
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0.5h~8h;和/或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10min~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和/或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所述第二氧化剂与酸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酸酐,获得氧化液。
进一步地,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将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所述氧化石墨的部分环氧基水解生成羟基和羧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次加热处理的温度60℃~95℃,时间为0.25h~1h。
进一步地,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以还原过量的酸酐。
进一步地,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0%~60%。
进一步地,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除酸、酸洗、及水洗。
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可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时,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所述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的内部中,形成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由第二氧化剂和酸生成的酸酐可快速地浸入该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中并扩散至该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中心区域,对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进行氧化,生成充分氧化的氧化石墨。再对该氧化石墨进行剥离,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由于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的内部中,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具有较大的层距,酸酐可充分地浸入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内部对石墨进行氧化,使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对较大尺寸的石墨进行氧化以制备出具有较大尺寸的氧化石墨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XRD衍射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的XRD衍射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XRD衍射图谱;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XRD衍射图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及
图8为本发明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所有的和任意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层状结构的石墨、插层液、第一氧化剂、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10min~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获得第二混合物,其中,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所述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前驱体;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所述第二氧化剂与酸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酸酐(即,活性氧化物),获得氧化液;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氧化液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所述酸酐氧化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生成氧化石墨;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地,所述插层液为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浓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氧化剂为三氧化铬、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及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过氧化氢,该过氧化氢的浓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氧化剂为强氧化剂,选自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及高氯酸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高锰酸钾。
进一步地,所述酸溶液为浓硫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浓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为片状,该片状石墨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
进一步地,所述单层的氧化石墨烯为片状,该片状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5~8:0.5~9,例如为1:5:0.5、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5、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5、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5、1:8:1、1:8:2、1:8:3、1:8:4、1:8:5、1:8:6、1:8:7、1:8:8、或1:8:9。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6:10~40,例如为1:3:10、1:3:20、1:3:30、1:3:40、1:4:10、1:4:20、1:4:30、1:4:40、1:5:10、1:5:20、1:5:30、1:5:40、1:6:10、1:6:20、1:6:30、或1:6: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3h~5h。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0.5h~8h。
在一实施例中,可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一滤网上,将所述滤网置于氧化液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以便于在第二次加热处理结束后,将氧化石墨和剩余的氧化液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对氧化石墨进行后处理,以获得氧化石墨烯。所述后处理包括离心、剥离及烘干处理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可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时,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所述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的内部中,形成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由第二氧化剂和酸生成的酸酐可快速地浸入该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中并扩散至该层距较大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中心区域,对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进行氧化,生成充分氧化的氧化石墨。再对该氧化石墨进行剥离,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由于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的内部中,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具有较大的层距,酸酐可充分地浸入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内部对石墨进行氧化,使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对较大尺寸的石墨进行氧化以制备出具有较大尺寸的且充分氧化的氧化石墨烯。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氧化石墨具有较大的层距,使得该氧化石墨极易被剥离,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将氧化石墨分散于冰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所述氧化石墨的部分环氧基水解生成羟基和羧基,使得所述氧化石墨具有官能团多样性。其中,所述第三次加热处理的温度60℃~95℃,时间为0.25h~1h。
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浓度为30%~60%的双氧水,以还原过量的酸酐。
可以理解的,氧化石墨中不可避免的吸附有酸酐,需要采用双氧水来还原酸酐。
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除酸、酸洗、及水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单层,该单层的氧化石墨烯为片状,该片状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
实施例一
于0℃的温度下混合10g鳞片石墨烯(30目)、100ml浓硫酸、及40ml过氧化氢溶液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45℃的恒温水浴槽中5h,获得含有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第二混合物;
于0℃的温度下向350ml浓硫酸中加入50g高锰酸钾粉末,获得氧化液;
于0℃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再于40℃的温度下反应30min,生成含有酸酐的氧化液;
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浸泡在氧化液中,于40℃的温度下反应4h,生成氧化石墨;
将氧化石墨分散在1000ml的冰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将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加热至95℃,低速搅拌0.5h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至无气体产生,再进行后处理,获得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烯。
经测量,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产率为175%。
参图1,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的XRD衍射图谱显示,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的层间距为0.886nm。
参图5,实施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显示,实施例一一的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约为530μm。
实施例二
于0℃的温度下混合10g鳞片石墨烯(30目)、150ml浓硫酸、及70g过硫酸钾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80℃的恒温水浴槽中5h,获得含有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第二混合物;
于0℃的温度下向350ml浓硫酸中加入50g高锰酸钾粉末,获得氧化液;
于0℃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再于40℃的温度下反应30min,生成含有酸酐的氧化液;
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浸泡在氧化液中,于40℃的温度下反应4h,生成氧化石墨;
将氧化石墨分散在1000ml的冰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将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加热至95℃,低速搅拌0.5h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至无气体产生,再进行后处理,获得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
经测量,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的产率为172%。
参图2,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的XRD衍射图谱显示,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的层间距为0.872nm。
参图6,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显示,实施例二的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约为450μm。
实施例三
于0℃的温度下混合10g鳞片石墨烯(50目)、70ml浓硫酸、及85g三氧化铬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置于80℃的恒温水浴槽中5h,获得含有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第二混合物;
于0℃的温度下向350ml浓硫酸中加入50g高锰酸钾粉末,获得氧化液;
于0℃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再于40℃的温度下反应30min,生成含有酸酐的氧化液;
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浸泡在氧化液中,于40℃的温度下反应4h,生成氧化石墨;
将氧化石墨分散在1000ml的冰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将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加热至95℃,低速搅拌0.5h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至无气体产生,再进行后处理,获得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
经测量,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产率为165%。
参图3,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的XRD衍射图谱显示,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的层间距为0.851。
参图7,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显示,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约为260μm。
对比例一
于室温下将10g鳞片石墨烯(50目)加入至150ml浓硫酸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10g五氧化二磷,搅拌30min后,继续搅拌并缓慢滴加40ml过氧化氢,获得混合物;
将混合物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充分搅拌20min后,再静置5h,制得对比例一的氧化氧化石墨烯前驱体;
于0℃的温度下向350ml浓硫酸中加入50g高锰酸钾粉末,搅拌30min后,加热至40℃,获得氧化液;
将对比例一的氧化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氧化液中,于40℃的温度下反应4小时,生成氧化石墨;
去除多余的氧化液,将生成氧化石墨分散于1000ml的冰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将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加热至95℃,低速搅拌0.5h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至无气体产生,再进行后处理,获得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
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中还存在大量的未被氧化的黑色石墨,导致除杂困难。且经测量,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产率仅为75%。
参图4,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的XRD衍射图谱显示,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为0.831,且图谱中存在明显的石墨衍射峰,这表明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不纯,掺杂有未被氧化的石墨。且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大于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
参图8,对比例一的氧化石墨烯的SEM电镜图显示,对比例一经差速离心分离出的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约为30μm,远小于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层状结构的石墨、插层液、第一氧化剂、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
于低温下混合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获得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插层液中的插层剂浸入至石墨的层状结构中;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获得第二混合物,其中,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的第一氧化剂受热分解,撑开所述层状结构,使得大量的插层剂浸入至所述层状结构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前驱体;
于低温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所述第二氧化剂与酸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酸酐,获得氧化液;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置于氧化液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所述酸酐氧化该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生成氧化石墨;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获得单层的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层液为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一氧化剂为三氧化铬、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及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第二氧化剂为高锰酸钾、高铁酸钾、及高氯酸钾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酸溶液为浓硫酸、浓硝酸、及浓磷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石墨为片状,该片状石墨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和/或
所述单层的氧化石墨烯为片状,该片状氧化石墨烯的径向尺寸为100μm~5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5~8:0.5~9;和/或
所述石墨、第二氧化剂、及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3~6: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80℃,时间为3h~5h;和/或
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0.5h~8h;和/或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石墨、插层液、及第一氧化剂10min~30min,获得第一混合物;和/或
于不高于2℃的温度下混合所述第二氧化剂和酸溶液0.5h~3h,所述第二氧化剂与酸溶液中的酸反应生成酸酐,获得氧化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将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获得氧化石墨分散液;及
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所述氧化石墨的部分环氧基水解生成羟基和羧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加热处理的温度60℃~95℃,时间为0.25h~1h。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氧化石墨分散液进行第三次加热处理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以还原过量的酸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经过第三次加热处理后的氧化石墨分散液中加入双氧水之后,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剥离处理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氧化石墨进行除酸、酸洗、及水洗。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氧化石墨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98959.1A CN112723351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98959.1A CN112723351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23351A true CN112723351A (zh) | 2021-04-30 |
CN112723351B CN112723351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7561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98959.1A Active CN112723351B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72335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24034A (zh) * | 2022-08-02 | 2022-09-30 | 西南石油大学 | 纳米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油基钻井液 |
WO2022238757A1 (en) * | 2021-04-06 | 2022-11-17 | Amanidaz Hossein | A simple method for producing oxidized graphen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8711A (zh) * | 2014-07-27 | 2014-10-22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采用电化学辅助制备单层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CN106564891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石墨烯和高导电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CN108557813A (zh) * | 2018-07-26 | 2018-09-21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一步法制备超大尺寸单层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CN109534335A (zh) * | 2018-12-29 | 2019-03-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大尺寸氧化石墨烯 |
CN110697698A (zh) * | 2019-11-28 | 2020-01-17 |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11598959.1A patent/CN1127233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8711A (zh) * | 2014-07-27 | 2014-10-22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采用电化学辅助制备单层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CN106564891A (zh) * | 2016-11-07 | 2017-04-19 |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石墨烯和高导电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CN108557813A (zh) * | 2018-07-26 | 2018-09-21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一步法制备超大尺寸单层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CN109534335A (zh) * | 2018-12-29 | 2019-03-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大尺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大尺寸氧化石墨烯 |
CN110697698A (zh) * | 2019-11-28 | 2020-01-17 |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38757A1 (en) * | 2021-04-06 | 2022-11-17 | Amanidaz Hossein | A simple method for producing oxidized graphene |
CN115124034A (zh) * | 2022-08-02 | 2022-09-30 | 西南石油大学 | 纳米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油基钻井液 |
CN115124034B (zh) * | 2022-08-02 | 2023-10-20 | 西南石油大学 | 纳米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油基钻井液 |
US11873444B1 (en) * | 2022-08-02 | 2024-01-16 |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 Nanographe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and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723351B (zh) | 2023-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23351B (zh) | 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57038B (zh) |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
CN103787317B (zh) | 一种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2167311B (zh) | 一种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
CN104649253A (zh) | 一种多孔石墨烯及多孔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2153077A (zh) | 一种具有高碳氧比的单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
CN105752967A (zh) | 一种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3613093B (zh) |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
CN104973591A (zh) | 一种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83343A (zh) | 一种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
Kianpour et al. |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graphite sourc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synthesis of graphene oxide | |
TW201515994A (zh) | 奈米石墨烯空心粒子及其製作方法 | |
CN113860295A (zh) | 一种采用大粒径鳞片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
CN106082194A (zh) | 一种制备大比表面积且层数较少的石墨烯的方法 | |
KR102413334B1 (ko) | 팽창성 흑연(expandable graphite)을 사용한 전도성 박막의 제조방법 | |
CN113830757A (zh) | 一种低氧化石墨经插层后热剥离制备低缺陷石墨烯的方法 | |
KR20210128176A (ko) | 그래핀-탄소나노튜브 복합체의 제조방법 | |
CN110171819A (zh) | 一种高效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
CN110697698B (zh) | 一种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9127431A (ja) | 多層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酸化方法 | |
KR20160104430A (ko) | 그래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그래핀 | |
KR20130017275A (ko) | 그래핀 분산액의 제조 방법 | |
KR20200004126A (ko) | 수산화 반응을 이용한 친환경적으로 산화 흑연 및 산화 그래핀을 제조하는 방법 | |
WO2015167042A1 (ko) | 산화흑연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래핀 구조물질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CN111422857A (zh) | 石墨烯纳米气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吸附剂、催化剂、光学材料、储能材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