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23200B -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23200B
CN112723200B CN202011567172.9A CN202011567172A CN112723200B CN 112723200 B CN112723200 B CN 112723200B CN 202011567172 A CN202011567172 A CN 202011567172A CN 112723200 B CN112723200 B CN 112723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unterweight
hinged
frame
frame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71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23200A (zh
Inventor
任军辉
张桂
张维友
祁加勇
袁光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71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23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23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3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23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23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配重总成包括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上端的上配重总成,以及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后端的后配重总成;上配重总成包括调节块和驱动调节块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第一驱动件,调节块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第一驱动件驱动调节块旋转以使调节块的另一端转向车架尾部总成的后侧;后配重总成包括后配重块和驱动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的第二驱动件,后配重块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第二驱动件驱动后配重块旋转以使后配重块的另一端远离车架尾部总成。通过上配重、后配重的转动,达到调节设备重心目的,即可通过较小范围内的转动实现设备较大范围内的重心调节,且整体稳定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流动式起重设备如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一般要通过配重来平衡起重力矩,目前流动式起重设备如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的配重由上配重和后配重组成。
上配重,设置于车架的车架尾部总成上,设备在使用时为便于在设备驾驶室内对其后方视野的观察,其总体结构形式为上配重重心靠设备驾驶室侧,即上配重靠设备驾驶室侧外形尺寸较靠设备尾部大。目前主要有两种具体结构形式,一种为固定安装在车架尾部总成上的重心位置不可调节结构形式;另一种为活动安装于车架尾部总成上的重心位置可调节结构形式。
固定安装在车架尾部总成上的重心位置不可调节结构形式的上配重,其不足之处在于为平衡设备的起重力矩,该上配重需要制作的较重,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与使用能耗。
活动安装于车架尾部总成上的重心位置可调节结构形式的上配重,如专利号为“200420069320.4带移动配重机构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其所述技术方案,为平衡设备起重力矩,其配重在车架尾部总成上沿设备前后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从附图中可看出其配重重心是近设备驾驶室侧,即使在移动调节时也是重心近驾驶室,而平衡设备起重力矩最佳的效果是配重重心远离设备驾驶位置。即该技术方案要求其配重的移动调节范围较大(配重伸出车架尾部总成的距离要长)。固,目前活动安装于车架尾部总成上的重心位置可调节结构形式的上配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1、配重重心靠设备驾驶室侧,需要配重的移动调节范围较大(配重伸出车架尾部总成的距离要长)或配重自重较重。2、因配重伸出车架尾部总成的距离太长,将使设备总长增大,对设备工作空间要求增大,使设备使用场地受到限制,不便于通用化。
后配重,目前基本均是固定安装于车架的车架尾部总成后侧面上,重心不可调节,其不足之处在于,为平衡设备的起重力矩,该上配重也需要制作的较重,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与使用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较大范围调节起重设备重心且整体稳定性好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还相应提供一种具有该配重总成的起重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包括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上端的上配重总成,以及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后端的后配重总成;所述上配重总成包括调节块和第一驱动件,所述调节块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和调节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调节块在水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从车架尾部总成的上端转向车架尾部总成的后侧;所述后配重总成包括后配重块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后配重块的上端和下端之一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和后配重块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后配重块在竖向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后配重块的上端和下端之另一远离所述车架尾部总成。
上述的配置总成,通过上配重、后配重的转动,达到调节设备重心目的,相比目前同类设备上大多采用的固定式配重结构或仅上配重可在较小范围内直线调节的配重结构,通过较小范围内的转动即可实现设备较大范围内的重心调节,且整体稳定性更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调节块设有两块,两块调节块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块调节块彼此靠近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相应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
通过两块调节块的张合,可进一步实现在较小范围内的转动达到设备较大范围内的重心调节的目的。
设调节块与车架尾部总成铰接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两块调节块的铰接端铰接。
所述调节块呈开口朝向车架设置的弧状结构。
所述调节块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弧线,两条弧线之间的间距从铰接端到自由端逐渐减小。
所述上配重总成还包括设于车架尾部总成上端的固定块,所述调节块铰接于固定块上,所述第一驱动件铰接于固定块和调节块之间。
所述后配重块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
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的上端面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铰接于后配重块朝向车架尾部总成一端的端面位置。
所述后配重块的下端与车架尾部总成的转向桥体铰接。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车架和臂架,所述车架具有车架尾部总成,所述臂架的尾部安装于车架尾部总成上,所述臂架的首部安装有起吊机构;还包括上述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可根据控制要求或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自动或人工操作实现上配重、后配重的转动,达到调节设备重心目的,通过较小范围内的转动即可实现设备较大范围内的重心调节,且整体稳定性更好。且该配置总成还具有减轻设备重量,使制造与使用成本经济等优点,具体体现在:
1、上配重的重心在第一驱动件驱动下,将远离设备驾驶室,在设备前后方向上移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所产生的平衡力矩更大,配重伸出车架尾部总成距离也较短,固,本配重自重可较现有技术轻,制造成本与设备的使用能耗将更经济。
2、后配重为重心可调节结构,在第二驱动件驱动下,其所产生的平衡力矩等同或大于相对于目前的固定式后配重结构,固,本配重自重可较现有技术轻,制造成本与设备的使用能耗将更经济。同时,后配重与上配重同时工作,将在较小的调节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平衡力矩,对设备整体制造成本与设备的使用能耗将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处于初始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配重总成处于初始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配重总成处于工作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处于工作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流动式起重设备如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一般包括车架10和臂架,车架10的尾部具有车架尾部总成3,臂架的尾部安装于车架10上,臂架的首部安装有起吊机构。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一般要通过配重来平衡起重力矩。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包括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3上端的上配重总成1,以及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3后端的后配重总成2。
其中,上配重总成1包括固定块11、两块调节块12和两个与调节块12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件13。固定块11可拆卸安装于车架尾部总成3上部的上端面板31上,两块调节块12铰接于固定块11上端面上,第一驱动件13铰接于相应的调节块12与固定块1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两块调节块12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个第一驱动件13相应地也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块调节块12彼此靠近的一端铰接且与固定块11铰接。
具体地,调节块12呈开口朝向车架设置的弧状结构,设调节块12与固定块11铰接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块12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弧线,两条弧线之间的间距从铰接端至自由端逐渐减小,从而调节块12呈牛角状结构。
第一驱动件13用于驱动相应的调节块12在水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调节块12的自由端从车架尾部总成3的上端转向车架尾部总成3的后侧。
固定块11的外端面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与两块调节块12处于初始状态的外弧线轮廓一致的弧段,固定块11的内端面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为与车架体匹配的直边。
本实施例中,后配重总成2包括后配重块21和第二驱动件22,后配重块21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后配重块21的下端与车架尾部总成3的转向桥体32铰接,第二驱动件22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3和后配重块21之间,具体地,第二驱动件22的一端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3的上端面板31的底部,第二驱动件22的另一端铰接于后配重块21朝向车架尾部总成3一端的端面位置,第二驱动件22用于驱动后配重块21在竖向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后配重块21的上端远离车架尾部总成3。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3和第二驱动件22均为调节油缸。
具体地,车架尾部总成的上端面板3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驱动件22缸筒端的第一铰座总成33,后配重块21朝向车架尾部总成3的一端端面位置设有安装第二驱动件22活塞杆端的第二铰接总成211。转向桥体32尾端和后配重块21下端之间设有第三铰接总成,第三铰接总成包括设于转向桥体32尾端的车架铰接座322,以及设于后配重块21朝向车架尾部总成3一端的端面下端的后配重块铰接座212,其中,后配重块铰接座212设有两个,两个后配重块铰接座212和车架铰接座322通过铰接轴铰接。
固定块11上端面上设有用于与两块调节块铰接的第四铰接总成111,第四铰接总成111设置于固定块11上端面远离车架体的一端。此外,固定块11的上端面上还设有两个用于与相应第一驱动件13铰接的第五铰接总成112,第五铰接总成112设置于固定块11上端面靠近车架体的一端。调节块12的内侧面中部设有用于与相应第一驱动件13铰接的第六铰接总成12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配重总成的配重调节原理为:
上配重总成:当设备需进行重心调节时,上配重总成1的调节油缸(第一驱动件13)伸出,驱动设置于固定块11上的两调节块以第四铰接总成111为中心分别向两外侧转动,使其上的调节块的自由端远离固定块11的弧形轮廓边侧,其设备总体重心向设备后侧进行了转移,设备整体稳定性增加。
后配重总成:当设备需进行重心调节时,后配重总成2的调节油缸(第二驱动件22)伸出,驱动设置于车架尾部总成后侧面方向上的后配重块21绕第三铰接总成向远离驱动动桥体方向转动,其设备总体重心向其后侧进行了转移,设备整机稳定性增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包括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3)上端的上配重总成(1),以及设于起重设备车架尾部总成(3)后端的后配重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重总成(1)包括调节块(12)和第一驱动件(13),所述调节块(12)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3)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3)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3)和调节块(1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13)用于驱动调节块(12)在水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所述调节块(12)的另一端从车架尾部总成(3)的上端转向车架尾部总成(3)的后侧;所述后配重总成(2)包括后配重块(21)和第二驱动件(22),所述后配重块(21)的上端和下端之一与车架尾部总成(3)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2)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3)和后配重块(21)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22)用于驱动后配重块(21)在竖向平面内绕其铰接轴旋转,以使后配重块(21)的上端和下端之另一远离所述车架尾部总成(3);所述上配重总成(1)还包括设于车架尾部总成(3)上端的固定块(11),所述调节块(12)铰接于固定块(1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3)铰接于固定块(11)和调节块(12)之间;所述后配重块(21)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驱动件(22)的一端铰接于车架尾部总成(3)的上端面板(31)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22)的另一端铰接于后配重块(21)朝向车架尾部总成(3)一端的端面位置;所述后配重块(21)的下端与车架尾部总成(3)的转向桥体(32)铰接;所述调节块(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弧线,两条弧线之间的间距从铰接端到自由端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12)设有两块,两块调节块(12)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两块调节块(12)彼此靠近的一端与车架尾部总成(3)铰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3)相应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13)关于车架的纵向中心面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其特征在于,设调节块(12)与车架尾部总成(3)铰接的一端为铰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两块调节块(12)的铰接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12)呈开口朝向车架设置的弧状结构。
5.一种起重设备,包括车架和臂架,所述车架具有车架尾部总成(3),所述臂架的尾部安装于车架(10)上,所述臂架的首部安装有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
CN202011567172.9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Active CN112723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172.9A CN112723200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172.9A CN112723200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3200A CN112723200A (zh) 2021-04-30
CN112723200B true CN112723200B (zh) 2023-07-18

Family

ID=75616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7172.9A Active CN112723200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232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8605U (zh) * 2009-07-09 2010-05-1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随车起重机用翻转配重机构
CN102826465A (zh) * 2012-09-11 2012-12-1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配重机构及起重机
CN207551838U (zh) * 2017-11-28 2018-06-29 马鞍山市诚鑫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重心可变叉车配重块
CN110775840A (zh) * 2019-10-31 2020-02-11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配重平移组件及起重机
CN111422764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CN214527817U (zh) * 2020-12-25 2021-10-29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上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214527819U (zh) * 2020-12-25 2021-10-29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58605U (zh) * 2009-07-09 2010-05-1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随车起重机用翻转配重机构
CN102826465A (zh) * 2012-09-11 2012-12-1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配重机构及起重机
CN207551838U (zh) * 2017-11-28 2018-06-29 马鞍山市诚鑫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重心可变叉车配重块
CN110775840A (zh) * 2019-10-31 2020-02-11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配重平移组件及起重机
CN111422764A (zh) * 2020-04-30 2020-07-17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CN214527817U (zh) * 2020-12-25 2021-10-29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上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214527819U (zh) * 2020-12-25 2021-10-29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3200A (zh) 2021-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5203B2 (ja)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カーボディウエイト支持装置
US20220024731A1 (en) Counter-balanced mobile device and crane
CN214527817U (zh)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上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112723200B (zh)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214527819U (zh)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103626048A (zh) 一种自装配辅助装置及起重机
CN211052987U (zh) 一种垂臂支座连接杆焊接工装
CN112209240A (zh) 一种摆臂式悬挂起重机
CN114195025A (zh) 带载配重变位装置及作业机械
CN212608962U (zh) 可安全避让的限力补偿稳罐装置
CN214527818U (zh)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后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N211312641U (zh) 挖掘机多动作臂节能结构
CN112374379A (zh) 一种新型起重臂
CN112062069A (zh) 一种高空工作平台摆动机构
CN110526181A (zh) 一种带电作业平台及绝缘斗臂车
CN220612293U (zh) 一种具备浮动式传动机构的混铁车加盖机构
CN215590871U (zh) 一种卡车用高强度导流罩电动调节装置
CN215846554U (zh) 一种具备高度调节装置的焊接机器人
CN212769733U (zh) 一种高空工作平台摆动机构
CN217419425U (zh) 一种闸杆能转90度的多弹簧气动道闸
CN210313244U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的钢缆导向装置
CN219080032U (zh) 一种市政道路路缘石施工装置
CN219469497U (zh) 一种用于行吊的多功能机械臂
CN212959687U (zh) 一种可更换及微调的配重铁
CN215851536U (zh) 一种用于撬毛台车的升降安全顶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