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19124A -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19124A
CN112719124A CN202110111203.8A CN202110111203A CN112719124A CN 112719124 A CN112719124 A CN 112719124A CN 202110111203 A CN202110111203 A CN 202110111203A CN 112719124 A CN112719124 A CN 112719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burr
white part
defining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1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19124B (zh
Inventor
陈礼杰
舒培超
康洁
袁亮
张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111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19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19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9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19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19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2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去毛刺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Description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白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总成的零件比较多,一般有400个左右的零部件,大部分零件为模具冲压钢板件,冲压零件不可避免产生毛刺,毛刺影响白车身外观质量以及防腐蚀性能。针对当前汽车行业,对毛刺并无现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传统技术中,针对白车身总成去毛刺有如下可行方法:(1)人工去毛刺,即通过人工使用相关工具(打磨机、砂纸、油石等)去毛刺;(2)模具去毛刺,即增加一序压边模具,将切边毛刺压平,去除毛刺。但是,对于人工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人力成本、效率低、批量生产可行性低;而对于模具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模具费用、零件开发成本,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相关技术中去毛刺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总成数据;
根据所述白车身总成数据,获取每个白车身零件在所述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析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的位置状态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被搭接零件的方向;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未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背对操作人员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完成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判断和设置后,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进行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设计软件中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形成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上设置毛刺方向线;
控制所述毛刺方向线向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同向延伸,设置所述毛刺方向线为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所形成的参考数据,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分析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加工过程中,定义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正反面相对于模具的冲压方向,确定所述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在不同模具加工工序正反面放置状态,进行相关模具结构设计,使得经过模具加工后产生的所述毛刺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包括:
识别终端,用于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车身设计终端,与所述识别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以及,
冲压工艺终端,与所述车身设计终端通信连接,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通过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这样,可在不增加开发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在白车身零件设计阶段,将有利于白车身焊接质量的毛刺方向体现在数据中,协同冲压工艺,实现减少车身毛刺外露,提升白车身外观感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的步骤S100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的步骤S200的详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简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发明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注意:接下来要介绍的示例仅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必须为如下具体的步骤、数值、条件、数据、顺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来运用本发明的构思来构造本说明书中未提到的更多实施例。
在传统技术中,针对白车身去毛刺有如下可行方法:(1)人工去毛刺,即通过人工使用相关工具(打磨机、砂纸、油石等)去毛刺;(2)模具去毛刺,即增加一序压边模具,将切边毛刺压平,去除毛刺。但是,对于人工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人力成本、效率低、批量生产可行性低;而对于模具去毛刺方法,具有如下缺点:增加模具费用、零件开发成本,不符合汽车节能降本的行业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及系统。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S200、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S300、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基于冲压模具冲裁零件的基本原理,在白车身零件进行模具冲压加工后必然会产生毛刺毛刺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钣金模具冲裁过程中,钣金受刃口的剪切力,切边处钣金材料发生断裂,在断裂过程中,裂纹处呈现撕裂状;针对模具冲裁零件冲压毛刺为单边毛刺。冲压件切边断面特征包括:圆角带a、光亮带b、撕裂带c,其中撕裂带c就包含毛刺区d;毛刺方向取决于模具冲压方向影响。而且,白车身零件上产生的毛刺会影响白车身外观质量以及防腐蚀性能,但是传统的去毛刺方法并不可取。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通过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这样,可在不增加开发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在白车身零件设计阶段,对白车身零件在冲压加工时产生毛刺的情况、以及白车身零件搭接时毛刺朝向进行考虑,将有利于白车身焊接质量的毛刺方向体现在数据中,在设计过程中将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体现出来,协同冲压工艺,实现减少车身毛刺外露,提升白车身外观感知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0即所述“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总成数据;
S120、根据所述白车身总成数据,获取每个白车身零件在所述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
S130、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
在白车身工程设计阶段,白车身总成的框架数据完成后,基于设计上白车身零件的搭接关系并结合上述理论,确定有利于减少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外露的朝向(即毛刺定义方向)。具体地,可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先将白车身总成数据导入计算机三维软件中;根据导入的白车身总成数据,可以获得白车身总成中每个白车身零件的信息,可以获得白车身零件在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而根据白车身零件在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可以获得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的位置关系(如搭接关系或非搭接关系),就可据此判断和设置每个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
而且,上述步骤S130即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32、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析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的位置状态信息;
S134、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被搭接零件的方向;
S136、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未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背对操作人员的方向。
一般白车身总成由钣金零件(白车身零件)搭接后焊接,附带毛刺的白车身零件搭接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状态:一种情况下,白车身零件上的钣金毛刺的毛刺方向朝上,即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外侧,外观感知质量差;另一种情况下,白车身零件上的钣金毛刺的毛刺方向朝下,即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内侧(这种情况下,较大的钣金毛刺会被搭接零件压扁,较小的钣金毛刺会藏在搭接面的制造缝隙中),外观感知质量较好。而且,对于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外侧的白车身零件,在进行电泳和喷漆后,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外露区域漆面不易附着,车身防锈蚀能力差;而对于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外侧的白车身零件,在进行电泳和喷漆后,白车身零件的冲压圆角区域漆面附着良好,车身防锈蚀能力好。
因此,在得到每个白车身零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后,需要判断该白车身零件与其他零件是处于搭接关系还是处于非搭接关系。而基于上述原则,在判断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存在搭接关系时,需要使得白车身零件与其他零件的搭接关系为第二种状态(即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内侧),而避免出现第一种状态(即钣金毛刺朝向搭接的外侧),从而要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被搭接零件的方向;而在判断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不存在搭接关系时,需要使得白车身零件的边界毛刺方向朝向操作人员(客户、驾驶员、维修人员、总装工人等)不易被观察和触及的方向,以避免人员划伤、影响车身外观感知质量,从而要设置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背对操作人员的方向。
例如,在白车身总成中,对于白车身的前围板与白车身的前围左下加强板,由于白车身的前围左下加强板的边界与白车身的前围板搭接,参考上述原则为使得二者搭接时出现毛刺朝向搭接的内侧状态,可判断和设置前围左下加强板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前围板的方向(即朝向搭接的内侧方向),有利于通过与前围板搭接让前围左下加强板的边界毛刺不外露。
而且,上述步骤S130即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完成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判断和设置后,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进行保存。即在完成上述每个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的判断、识别后,将每个零件识别的毛刺定义方向保存至相应文档中进行存储,以便在后续的毛刺方向标记及模具冲压工艺设计中进行使用。
此外,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00即所述“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设计软件中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
S220、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形成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基于上述步骤中得到的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零件设计软件三维数据中对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设置毛刺方向标记,将白车身零件有利于减少毛刺外露的毛刺方向以标记形式体现出来,形成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便于后续模具冲压工艺设计时针对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进行工艺设计,最终在加工出的白车身零件上体现出毛刺定义方向。
而且,上述步骤S210即所述“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2、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上设置毛刺方向线;
S214、控制所述毛刺方向线向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同向延伸,设置所述毛刺方向线为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标记。
具体地,可在三维设计软件中对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进行标记,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运用三维设计软件(如CATIA)的创成式曲面设计模块,在工具栏“插入”选项下,在数据中插入“几何图形集”,并命名“毛刺方向标记”;
创成式曲面设计模块下,以“毛刺方向标记”为当前工作对象;
在白车身零件的零件基准平面上,创建并选择点(平面上靠中间位置任意点)为作为“毛刺方向标记”的毛刺方向线的起点;
结合白车身零件的零件曲面特征,以上述步骤中的毛刺方向线的起点沿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拉伸一定距离(20mm),作出毛刺方向线;
线条显示定义毛刺方向线的线条粗1mm,颜色红色。这样就在白车身零件上形成了毛刺方向标记。
此外,上述步骤S300即所述“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所形成的参考数据,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数据完成后传递至模具冲压工艺,模具冲压工艺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实现上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而且,所述“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分析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加工过程中,定义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正反面相对于模具的冲压方向,确定所述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在不同模具加工工序正反面放置状态,进行相关模具结构设计,使得经过模具加工后产生的所述毛刺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相同。
可知,在通过模具对白车身零件进行冲压加工时,针对切边的白车身零件,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与冲压方向相同;而针对落料的白车身零件,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与冲压方向相反。
因此,在模具冲压工艺阶段,可通过在三维软件中获取上述步骤中得到的白车身零件的参考数据“毛刺方向线”;根据白车身零件的结构特点所明确的边界成型工艺,针对边界通过模具切边的毛刺加工方向与冲压方向相同、或者针对边界通过模具落料的毛刺加工方向与冲压方向相反的基本原则,分析定义白车身零件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正反面放置状态,从而确定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与毛刺方向线相同,并以此进行相关模具结构设计,使得最终白车身零件经过模具加工后产生的毛刺加工方向与毛刺定义方向相同。
通过应用上述步骤方法,使白车身零件搭接更多的实现毛刺外露,使得最终获得的白车身总成外观感知质量佳,漆面附着良好,车身防腐蚀能力佳。
此外,如图4所示,针对上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包括:
识别终端10,用于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车身设计终端20,与所述识别终端10通信连接,用于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以及,
冲压工艺终端30,与所述车身设计终端20通信连接,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与上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在相应的方法实施例中详细阐述,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本发明中,通过定义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结合白车身零件搭接的特点,通过合理搭接减少毛刺外露,改善车身外观质量及防腐蚀性;在车身设计时通过技术手段,在三维数模中定义并体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解决了数据上未体现毛刺方向的问题;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考虑设计上定义零件毛刺方向,减少毛刺外露;通过改变白车身零件的外边界毛刺方向朝向,使得相关操作人员(客户、驾驶员、维修人员、总装工人等)不易被观察和触及的方向,可避免人员操作划伤、影响车身外观感知质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本发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储存有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处理器是计算机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装置的各个部分。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型,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型,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例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服务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总成数据;
根据所述白车身总成数据,获取每个白车身零件在所述白车身总成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分析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的位置状态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被搭接零件的方向;
当检测到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与其他零件未处于搭接状态时,设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朝向背对操作人员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和设置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步骤之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完成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判断和设置后,对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进行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设计软件中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形成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对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进行毛刺方向标记”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置的每个所述白车身零件的边界处的毛刺定义方向,在具有毛刺定义方向的所述白车身零件上设置毛刺方向线;
控制所述毛刺方向线向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同向延伸,设置所述毛刺方向线为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毛刺方向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方向标记所形成的参考数据,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对应的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冲压工艺”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分析白车身零件的模具加工过程中,定义所述白车身零件的正反面相对于模具的冲压方向,确定所述白车身零件加工后的毛刺加工方向;
根据所述白车身零件在不同模具加工工序正反面放置状态,进行相关模具结构设计,使得经过模具加工后产生的所述毛刺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相同。
9.一种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终端,用于在白车身总成的设计阶段,获取白车身零件的毛刺定义方向;
车身设计终端,与所述识别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对获得的白车身零件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进行处理,获取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以及,
冲压工艺终端,与所述车身设计终端通信连接,根据获得的所述毛刺定义方向的参考数据,设计模具冲压工艺,使白车身零件的加工方向与所述毛刺定义方向对应。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的所有方法步骤或部分方法步骤。
CN202110111203.8A 2021-01-27 2021-01-27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Active CN112719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1203.8A CN112719124B (zh) 2021-01-27 2021-01-27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1203.8A CN112719124B (zh) 2021-01-27 2021-01-27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9124A true CN112719124A (zh) 2021-04-30
CN112719124B CN112719124B (zh) 2022-12-27

Family

ID=7559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1203.8A Active CN112719124B (zh) 2021-01-27 2021-01-27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1912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415A (en) * 1991-09-25 1994-02-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vehicle panel
US5984222A (en) * 1996-08-30 1999-11-16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accommodation cassette
CN101439377A (zh) * 2008-12-22 2009-05-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顶盖搭接处的冲压处理方法
US20170297076A1 (en) * 2015-03-31 2017-10-19 Jsol Corporation Press-die-shape automatic cre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and press-molding simulation system
CN107273441A (zh) * 2017-05-26 2017-10-20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质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70355008A1 (en) * 2014-12-18 2017-12-14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Progressive press line assembly
CN112163281A (zh) * 2020-10-30 2021-01-01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钣金零件热变形cae仿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3415A (en) * 1991-09-25 1994-02-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vehicle panel
US5984222A (en) * 1996-08-30 1999-11-16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accommodation cassette
CN101439377A (zh) * 2008-12-22 2009-05-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与顶盖搭接处的冲压处理方法
US20170355008A1 (en) * 2014-12-18 2017-12-14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Progressive press line assembly
US20170297076A1 (en) * 2015-03-31 2017-10-19 Jsol Corporation Press-die-shape automatic cre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and press-molding simulation system
CN107273441A (zh) * 2017-05-26 2017-10-20 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质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163281A (zh) * 2020-10-30 2021-01-01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钣金零件热变形cae仿真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19124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8032B2 (ja) バインダートリム部品付きメタルブランクとその設計方法
CN107321846B (zh) 一种覆盖件棱线整形锐化方法及其整形模
JP2010120032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9647993A (zh) 一种处理棱线滑移缺陷的方法
CN112719124B (zh) 提高白车身外观质量的冲压同步工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6964722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冲压工艺及装备
CN113361007B (zh) 零件翻边曲面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209477A (zh) 一种梁类零件的端头的成型方法
CN101491870A (zh) Lcd面板框架制法
US10226901B2 (en) Method for rounding edges of polymer motor vehicle components
CN112676454A (zh) 摆臂冲压工艺方法及摆臂
KR101201341B1 (ko) 자동차 패널부품 프레스 제조방법
JPH03247Y2 (zh)
CN205417785U (zh) 一种乘用车发动机盖
CN109746320A (zh) 车轮轮辐的制造方法
JPS59101237A (ja) 自動車車体フランジ部の加工方法
JP3328241B2 (ja) プレス機による打ち抜き加工方法
JP4301442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インナ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0985496A (ja) プレス加工方法
CN116049986A (zh)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中修边刀块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RU263135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заднего пола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задний пол, выполненный указанным способом
CN116237720A (zh) 一种汽车顶盖的加工方法
JP2007130658A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JP2532382Y2 (ja) 切り曲げ加工用プレス装置
CN105108455B (zh) 翻边孔快速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